1987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咬”住不放
——吉林省委省政府推行承包制纪事
本报记者 江世杰
我们的改革事业,如泅海,似登山。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胆量、魄力、智慧、勇敢。 ——题记
半年多以前,一度被冷落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突然“时来运转”:不仅被认定是搞活企业的一个“法宝”、一种“模式”,而且推崇它很可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的一个创举。承包制,终于“名正言顺”了!
伴着这一历史性转变,我国省、市、自治区中推行承包制时间最早、面积最大、折腾最少、效果最好的吉林省,也终于抬起了头颅,挺直了腰板。七八个月来,他们引“包”进城的经验以及因此带来的巨大变化,陆续在一些全国性会议上详细介绍,并且频繁地出现在广播、荧屏、报纸、期刊……
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农村包产到户的鲜花,之所以首先在江淮大地灿然开放,决定性因素显然是当时安徽省委的精心浇灌;企业承包经营的星星之火,能最先在吉林省内熊熊燎原,是不是也与省委、省政府的坚决支持有关……
联想,多么自然!事实正是这样。几年来,吉林省党政领导不仅“咬”住承包经营不放,而且为此经受了沉重的思想压力,承担了相当的政治风险!
决断
选准承包之路固然可喜,但是坚持下来更不容易。
吉林省的承包经营,起步于1982年秋天。当时,在吉林市
的带动之下,全省实行盈亏包干责任制的企业,接近企业总数的一半。到年底一算帐,承包的效益十分可观:从全省来说,预算内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减少了6500万元;从吉林市来看,仅
4个月就将上缴利润数额由“0”增加到850多万元。1983年初,承包制在全省工交企业一“推”就“广”。上半年过去,工业产值、实现利润、上缴利税都嗖嗖地同步“冒高”。7月26日,吉林省政府就上半年工业生产的大好形势,向国务院写了正式报告。8月4日,国务院将这个报告转发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并特别指出:“这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工业生产速度不低而经济效益普遍不好的情况下,是特别令人高兴的成就。”
事物的发展偏偏曲折而又凑巧!此时此刻,本该兴奋、自豪、欣喜的吉林省领导同志,却一个个满脸愁云,满腹烦恼。原来,六七月间,国家对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的决定传到了下边,精明的厂长、经理们一揿计算器,发觉当时的利改税办法,往往形成“鞭打快牛”,“水涨船高”,企业越拚命干越不合算。他们多愿意继续实行承包制呀!但又意识到这需要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特别批准,而这种可能性几乎等于零。他们当然希望省委、省政府能出面“顶住”,但也觉得几乎没有这种可能性,因为“胳膊终究扭不过大腿”呀!于是,他们思想苦闷,心灰意冷,一想起承包合同不能兑现,企业、职工应该得到的好处打了水漂,挖掘企业潜力的劲头也软下来了。省里不断接到各地、市、县的“警号”:生产增长减速,利润指标下掉……
情况紧急,怎么办才好?如果“顺水推舟”,趁机毁弃合同、中止承包,既无风险,又很省心。但是,省委、省政府领导想的是千方百计推进改革,坚持承包。他们认为:承包制也好,利改税也好,都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从实践上两相比较,前者比后者更易被企业的职工、干部接受,效果更好。而且,承包合同早在年初就已签订,维护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十分重要。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不坚决,旗帜不鲜明,不仅工业生产的大好形势保不住,而且企业改革的“前功”很可能“尽弃”。经过深思熟虑,省长把省财政厅的负责同志,请到自己办公室来讲明情况。认识很快统一,省长把手一挥:“好!拿纸来,我说,你记——
“年初各地对企业签订的包干合同,只要符合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原则的,一律按合同兑现,该奖的要奖,该罚的要罚……”
他抑扬顿挫、不紧不慢地口述完了,又拿过记录仔细看了一遍,抬起头来,斩钉截铁地说:“一字不改了。以省政府名义,马上用加急电报发下去!”
9月初,省委工作会议又重申了省政府紧急电报的精神。企业干部职工吃了坚决兑现承包合同的“定心丸”,胸中的石头落了地。很快,生产的“滑坡”现象停止了,经济效益指标又昂起了脖子。这一年,全省工业产值比1982年增长14.7%,财政收入增长21%;收支相抵,竟然有了1亿多元的节余,这是吉林省近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变 通
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必然和旧的经济体制发生矛盾,想躲也躲不开。正如俗语所说: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1985年春天,从省会长春到县属小镇,从长白山下到西部草原,吉林大地到处都在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吉林省拒不实行利改税!”
“吉林省违犯国家税法!”
“吉林省搞目标管理,国家没有得到大头!”
“吉林省不同中央保持一致!”
原来,1984年初,吉林省委、省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作出了一个新决定:变承包经营为在利改税基础上的目标管理。这一改变虽被一些厂长、经理嘲笑为“脱了裤子放屁”,但他们对此还是表示满意。因为这样既不违背利改税原则,又能用承包的机制去激励企业奋发进取,使企业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从而也就有了活力。果然,1984年,吉林省的工业产值又比上年增长13.6%,财政收入增长21.6%。1984年底,国家体改委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地,发出了题为《吉林省实行“目标管理”办法效果显著》的简报,对吉林省的这一变通办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谁知,正是这份简报引起了有关部门对吉林省的疑虑。他们察觉,有的企业在上交利润时出现了“到站下车”现象——目标任务内如数上交,超目标部分却自行留下了;有的企业还用这部分资金搞了集体福利。这种情况发生在全国基建投资失控和消费基金严重膨胀之时,那当然是十分扎眼的。于是乎,上面派的调查组接踵而来,全省上下,笼罩着忐忑不安的气氛。
其实,这时候的省委、省政府领导,想得最多的根本不是自己的境遇。
他们思考着革除旧体制种种积弊的问题:有家酒厂,1981年霉烂酿酒原料(玉米、小麦)47吨,丢失麻袋1万条,丢失酒瓶22万个,20辆公用自行车花去修理费3200元,平均每辆160元;有家钢管厂,1981年烧坏电机110台,损坏轴承10785套……为什么如此?不就是因为“大锅饭”太香,责、权、利太不统一么?而承包经营,就能解决这样的“老大难”问题。
他们惦记着全省那1万多个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的企业——既有解放前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又有“一五”期间兴建的骨干厂,既有“大跃进”号角中上马的“小洋群”,还有“文革”中简易投产的小厂子。当前国家拿不出钱来搞更新改造,难道让它们“自己的梦自己圆”也不可以?
他们牵挂着与企业同患难、共命运的广大职工,30多年来国家欠下的生活福利帐太多了,总不能让那些50年代入厂的老工人,老是祖孙三代滚在一铺炕上,挤在一间屋里……
他们也搜集着反映承包制威力的各种事实和数据。例如省冶金系统,实行承包的1983年和1984年同未承包的1982年相比,两年增加工业产值12.2亿元,实现利润增加近2.2亿元,上交的利润、税金净增1.13亿元;虽然这两年企业多留利7000万元,但这7000万元全部投入了15项重点改造工程,变成了企业新增加的固定资产。
他们还想到了“自费改革”中一些别的问题。例如,发给城市居民的副食补贴,长春市才2.5元,其他城市只有2元,远远低于相邻的兄弟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为给企业增加后劲,从严控制了奖金发放,职工人均年收入已从3年前的全国第13位,降至第20位以后。这说明近二三年,省里在财政状况好转以后,在花钱问题上手是紧的,并没有忘乎所以……
想到这些,省委、省政府领导成员,心中充满了自信:他们不否认承包制还需要完善,省里工作也有不足之处,但他们坚定地认为,承包制确实是破除“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一种有效办法,能调动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他们心平气和,热情接待上面来的同志。从省委书记、省长到有关厅局长,轮流前往宾馆向调查组汇报情况,听取意见;或者陪同参观、考察,随时解答问题……
有说服力的事实,省领导同志诚恳、坦率的态度,使上级机关的同志加深了对承包制的了解和理解。随着北方夏天的到来,人们心上的冰块渐渐溶解。改革路上的又一道难关度过了。
小气候
1986年5月底一天下午,长春市工人文化宫宽阔的门前,小汽车、大客车、摩托车、自行车挤得满满的。1450个座席的礼堂,座无虚席,连走廊、过道、乐池、后台也是人挤人。全市企业的厂长、书记、工会主席、各主要业务科长,在一小时前甚至半小时前接到通知,赶来听市领导传达省里的经济政策。他们心里明白,所谓“经济政策”,就是“承包经营”的同义语,但在脸上、眼里,却写着期待、疑虑、焦急……有人在“咬耳朵”:莫非省里想出了新主意?承包经营还能不能搞下去?
1985年下半年,国家决定企业进行自费工资套改,让把奖金拿出来增加到固定工资上。吉林省有7000个企业拿出了2.4亿元奖金,平均给每个工人长了一级半工资。这样做,职工当然普遍欢迎,但厂长、经理却犯难了:活奖金变成了死工资,刚打破一点的平均主义又以新的形式出现;厂长、经理手里没有钱(奖励基金),再严密的经济责任制也缺乏兑现手段……
还有些事令厂长、经理有口难言。企业整党中有些“歪嘴和尚”故意模糊了一些是非界限:说什么实行厂长负责制就是削弱党的领导;企业经营者按承包合同领奖就是“一切向钱看”,甚至有人威胁其中的共产党员,说他们是“要钞票,不要党票”……
此外,厂长、经理在组织生产中也面临一系列困难:燃料、动力涨价,平价原材料难买,流动资金利息上升,税种增多、税率调高……
压力,各种各样的压力,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党内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古脑儿向厂长、经理们袭来,相当一部分同志支撑不住,打退堂鼓了。长春市到5月中旬,120户预算内企业只有54户勉强同意继续承包;从全省看,情况同样不妙……
这一切,吉林省领导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深入调查,反复分析,一个聪明的想法,化作了生动、形象的譬喻:大面积的干旱虽然无法防止,小区域内却可以人工降雨;数九严冬虽然寒冷异常,塑料大棚里却瓜嫩菜绿,一派春意……他们决定独立负责地运用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采取措施支持承包、稳定承包。
2月底,在全省工业生产办公会上,省里拿出了8条扩大单项承包的意见。
5月8日,在全省工业生产经济效益分析汇报会上,省里又推出8条政策与企业见面。
5月中旬刚过,省委、省政府决定同时召开全省经济体制改革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集中研究如何在不利的条件下,把承包经营坚持下去并搞得更好。5月27日上午,省长在闭幕式上宣布了经过集思广益重新制订的搞活企业16条意见,就象是为“受旱”的承包经营从政策上下了一场“及时雨”……
这样估价《16条》的作用并不过份。要不,各地、州、市负责同志怎么会“雷厉风行”地赶回去开传达会议。长春市凭借省会的有利条件,用几十部电话分头通知,硬是在短时间内就开成了上面提到的那个传达会,而且是“一竿子插到底”。果然,市领导把《16条》逐条宣读完毕,台上台下顿时掌声四起,经久不息……
这暴风雨般的掌声,既表明了吉林省广大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对承包制的拥护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吉林省委、省政府不避艰险、坚持改革的深深敬意。


第2版(经济)
专栏:短评

向实践要办法
吉林省几年来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经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改革是艰巨的,复杂的。要顺利地完成改革的任务,作为领导者,必须找出和坚持正确的方法,包括原则性的方法和具体方法。
正确的、最优化的方法从哪里来?当然要从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党的政策中来,但是,这并不能代替领导者面向实际,到基层去,到企业去,到群众中去,从改革实践中去寻求办法。从群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办法和方法,一方面集中了众多人的智慧,另方面又因为它来自群众,易为大家所接受、所掌握,因而也总是表现出了比较强的生命力。这点已为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进程所证明。
向实践要办法,还能增强领导者的坚定性。在改革中,对某种办法,其说不一,议论纷纷,是很自然的事。但若使某项措施取得成效,则必须有一种坚持的精神,而敢于坚持的魄力并不仅仅是个人性格或不怕风险所能奠定的,它更需要实践作为基础,作为后盾。
我们曾说,改革要“走一步,看一步”。这并不是提倡轻视理论、抛弃总体设计的盲目实践,其主要含义,应该是随时注意倾听实践的呼声,真正地面向实践去寻找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那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2版(经济)
专栏:

浙江一些卷烟黑市交易猖獗 国家顾客受损烟贩牟取暴利
本报讯 据今天出版的市场报报道:浙江一些地方卷烟黑市交易相当严重,大量紧俏香烟落到烟贩子手里,以高出牌价1至3倍的价格出售。
卷烟是国家专卖品,早在4年前,国务院就颁布了《烟草专卖条例》。但是,据浙江省烟草专卖局提供的材料,该省近年来形成了5个规模很大的公开卷烟黑市。在黄岩县的上蔡,参加黑市交易的有100多家集体和个体户,还有少数国营商店,日上市烟贩达500多人,成交香烟2000多箱,价值40万元。黑市交易大户金清综合商店今年上半年贩烟额达1100万元,比它所在的县公司年销售额还高出1倍,省内20多个单位进它的高价烟。
黑市香烟品种齐全,价格高昂。西湖牌每盒卖1.80元,杭州牌2.60元,宁波牌2.40元,大重九2.20元,牡丹牌3.20元,云烟4.40元,进口的良友烟每盒5元,万宝路6.40元,还有许多记者不太熟悉的紧俏烟,价格也平均高出牌价两倍多。与此相反,国营商店里除少量凭票卷烟外,根本见不到好烟,柜台上摆着的几乎都是大量积压的低档烟。
卷烟黑市的货源,一部分来自本地的国营公司和大饭店。杭州市糖业烟酒公司长征路、建国北路两个批发部,去年1月至今年1月底,仅对湖州菱湖飞燕商店和椒江灵济综合商店,就高价批发卷烟40多万条,飞燕商店将一批提货单转手卖给烟贩子钟楚根,钟又将这些单子倒卖给杭州别的烟贩。香烟在仓库里未动,中间已被赚去几道钱。另一部分货源是从省外高价购进的。今年4月,瑞安县丽岙镇杨士岳等8人,合伙从广州高价购进中华和牡丹烟4700条。烟贩的贩运工具有军车、警车、邮车、外贸运货车等,贩运手段有化装、设夹层等。
浙江省烟草专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1至7月,专卖系统查处违法贩烟案2524起,查获黑市烟157万条。由于专卖机构不健全,某些地方领导和部门各谋近利,黑市卷烟处于查不胜查的境地。一些地方领导把卷烟黑市当作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以致浙江全省只有17个县成立了专卖局,仅占1/4;11个地区公司只有9个挂了专卖局牌子。举足轻重的杭州、宁波两市都坚持不建立专卖局。


第2版(经济)
专栏:

西北五省区旅游业发展迅速
今年接待国外游客将突破40万人次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王运才报道:占全国疆土约1/3的西北地区,1979年以来旅游业迅速发展,据不久前召开的西北五省区旅游协会会议提供的情况,去年五省区共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32万多名。今年预计可突破40万人次。
大西北的旅游景点非常丰富,除有举世瞩目的西安秦兵马俑和敦煌莫高窟之外,还有雄伟的古堡阳关、玉门关、香火不绝的佛教圣地塔尔寺、拉卜楞寺,热浪滚滚的吐鲁番,烟波浩淼的青海湖等等。在开展传统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西北各省区还从本地实际出发,开发了许多颇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如新疆的民族风情旅游和登山探险旅游,甘肃的宗教旅游和冰川旅游,青海的沿青藏公路作世界屋脊探险和高原狩猎旅游,宁夏的沙漠旅游和乘羊皮筏子横渡黄河的旅游,陕西的书法旅游。目前,西北地区的旅游业已呈现旅游旺季延长、淡季不淡的新局面。
近年来,西北五省区中心城市都增加了航线和航班,旅游旺季,民航还增开旅游包机。西北地区还拥有可接待国外游客的高中档床位1.1万多张,翻译、导游队伍也逐步壮大。


第2版(经济)
专栏:

阿鲁科尔沁旗畜牧加工发展快
皮毛肉三个加工系列初具规模
本报讯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形成皮(包括皮革及皮革制品)、毛(包括洗毛、梳绒、加工把毛等)、肉(包括骨血脏器)三个加工系列。加工企业已达13个,产品品种103个,年创利税300万元。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就地增值,已成为地方工业的支柱,地方财政的重要财源。
这个旗每年收购的近8万只菜羊、1万头菜牛,全部能就地屠宰加工,就地增值。去年,旗肉联厂的部分产品已销往国外,这个厂还积极开展肉类深加工、精加工和骨血脏器的生物制药等综合利用,产品销往几个省市。
天山皮革厂的山羊皮夹克挺括大方,畅销区内外;山羊皮褥子远销欧美市场。1980年,这个旗同赤峰皮鞋厂合作,成立了天山联营皮鞋厂,年产各式皮鞋6万双。这个厂生产的童鞋,1985年和1987年两次获全国儿童用品“金鹿奖”。
全旗有8家乡镇企业从事畜产品加工业,主要项目有:梳绒、加工山羊把毛、猪毛、马毛和加工羊毛地毯。天山镇把毛厂生产的“生有峰”和“双齐”山羊把毛,质量优良,被外贸部门列为免检的出口商品。 (朱国才)


第2版(经济)
专栏:

驾车遍驶全国 不须开口问路
汽车司机地图册问世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 由于一种新颖别致、方便实用的地图册问世,汽车司机如今驾驶车辆走遍全国,再也用不着开口问路了。
地图册名为《中国汽车司机地图册》,由测绘出版社出版,是建国以来内容最详细的全国地图册。它分幅别具匠心,用120幅图详细标明国内公路铁路的分布、走向及沿途地理环境,每几公里就注出地名及其里程。同时,图册选用竖长条形的24开本,携带比较方便。
这本地图册不仅是汽车驾驶员长途行车的好帮手,而且对其他经常出远门的同志也不失为一本良好的旅行指南。同时,也可以供物资供销等部门制订运输计划及计算运费作参考。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亚湾核电站北京安全审查会结束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张益俊)历时4天的大亚湾核电站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北京核安全审查会今天已经结束,中国和法国的160多位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次北京审评会议,是国家核安全局上个月在法国召开的
“大亚湾核电站巴黎审查会”的继续,它对大亚湾核电站的核岛和常规岛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审查。
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姜圣阶主持了这次会议。
他说,自7月7日正式接到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在大亚湾“建造广东核电站的申请书”和“初步安全分析报告”后,国家核安全局就组织了国内130名专家进行了全面的审查。
据透露,这次会议后,国家核安全局将按法定程序将审查结果提交给下个月召开的核安全专家委员会会议讨论,以便最后决定是否给大亚湾核电站发放全面建造许可证。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剥下假冒者的伪装
段全龙
眼下,生产或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范围之广、品种之多、数量之大、手段之狡猾、危害之甚,实属少见。
从假冒商品生产和经营范围来说,不仅有个体户,还有一些集体单位和全民单位;不仅发生在农村,而且发展到城市;不仅在暗地里,而且竟在工商行政部门的眼皮底下捣鬼。
从假冒伪劣商品品种、数量来说,既有烟酒、食品、药物,又有电器、化肥、自行车等,既有以斤、瓶、条计算的,也有以吨、车、箱计量的。
从假冒手段来说,有的把名牌酒瓶内装上普通白酒,进而装上工业酒精加上生水兑制的非饮用酒,印制和伪造正牌商品的商标、发货票、财务章等。
搞假冒商品的,起初只是在名牌或正品烟盒内装上其它低质烟叶卷成的烟支,从而在消费者身上多抠出几个钱来,以肥自己;后来胆子越来越大,进而发展到图财害命,诸如家用电器绝缘不好造成触电死亡者有之,低劣变质食品使人中毒死亡者有之,假冒伪劣药品使病人得不到及时医治,以致死亡者也有之。这些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一句“座右铭”,就是“不管真的假的,能赚钱就是好的”,他们从不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眼里。广大消费者对此早已怨声载道,深恶痛绝。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依我之见,触犯刑律的当然要绳之以法。但这还不够,现在有不少城市把各类假冒伪劣商品搬上大街展览,以引起广大消费者的警觉,并且挂出了“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方法”的告示牌,以便消费者识别这些商品,这是一个好办法。它可以剥下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伪装,置他们于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


第2版(经济)
专栏:

湖北省地矿业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改革给湖北省地矿业带来了活力,八年来,这个省地矿局发现矿地一百一十四处,其中九种矿产填补了国家和省内空白;取得科研成果二百一十二项,其中七十一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目前,全局在完成地质找矿任务的前提下,抽出百分之二十八的职工从事社会性地质工作和其他经营项目。


第2版(经济)
专栏:

江苏企业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成效
江苏省企业技术改造取得显著成效。自一九八一年以来,这个省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达一百一十亿多元,成交外汇十点一亿美元,共完成技术改造项目一万六千八百六十八个,使全省经济在技术力量推动下稳步发展。最近的统计分析表明,江苏省近几年经济的增长有近百分之四十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


第2版(经济)
专栏:

第一条彩色涂层钢板生产线投产
为灰黑色的钢板“穿”上鲜艳的绿色、黄色新衣——我国第一条彩色涂层钢板生产线最近在武汉钢铁公司建成并投入试生产,从而填补了国内钢铁生产的一项空白。这种彩色涂层钢板,是在冷轧薄板上,镀上一层薄锌层,作为原料板;然后再上涂层机组,经过两次涂彩和烘烤工艺处理,便成了非常漂亮的彩色钢板。


第2版(经济)
专栏:

福建工商银行与企业合办储蓄所
福建省工商银行一年多时间,与企业合办了一百零八个储蓄所,目前存款余额近一亿元。这些储蓄所的工作人员全部由企业委派,并有明确规定,服务差的工作人员可随时撤换,奖金也拉开档次。合办储蓄所的营业时间一般比国家银行的储蓄所长四至六小时,而且绝大多数地处原先银行无法插足的繁华闹市,弥补了多年来“黄金地带”银行储蓄网点少的不足。


第2版(经济)
专栏:

漓江日前又增添一艘新型旅游船
桂林市旅游车船公司又一艘新型旅游船,于日前在漓江下水,投入营运。这是加入漓江客运的第一百零九艘旅游船,有一百一十个客位。它马力大,采用喷水推进装置,航速每小时二十余公里,比一般游船航速约快一半;它吃水浅,行驶平稳,适于在枯水期航行;船内铺有地毯,设有空调、闭路电视、酒吧、航空式坐椅等。(据新华社)


第2版(经济)
专栏:

种菇能手刘成香
四川宜宾县草坪村农民刘成香,是当地闻名的种蘑菇能手,他家每天生产鲜蘑250多公斤,年收入达4万多元。
新华社记者 邓久翔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