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心探访

“西游”路上二女将
丁浪文 苗地画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前11集和电视系列片《唐蕃古道》播出后,受到国内外观众的瞩目。前者被誉为是真正中国牌的;后者被称作是献给藏族人民和伟大祖国的一条圣洁哈达。一个表现天上;一个着眼人间。一个是浪漫的;一个是纪实的。但是很少人知道这两部佳作的导演都是年过半百的女性:杨洁和王娴。她们都为“西游”之作呕心沥血,率领剧组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所创作的艺术品都闪烁着独特之光。把她们称为两个“西游”女将大约不为过分吧。
杨洁说:唐僧取不到真经决不回头,我拍不好《西游记》死不甘心。
记者:杨洁同志,剧组反映你干练泼辣。据说你父亲同周总理一起赴法勤工俭学,解放前夕在成都牺牲,大概生活的磨练使你变得这么开朗豁达。
杨洁(以下简称杨):我们剧组还有父辈享有盛名的同志,所以我向全组提出要求:不靠父辈的光照亮自己,而要自己发光。
记者:许多外国朋友看了前11集,觉得很有光彩,赞誉它是一部正宗的《西游记》。据我所知,电影界几位著名老导演想拍《西游记》,终因资金、特技太复杂等而停了下来。
杨:拍《西游记》碰到的困难是综合性的。其规模之大,人物之多,造型、特技之难,制作之复杂,在我国电视剧创作中是罕见的。我们表现这个神话世界的途中,一切都是新的,每走一步都在探索。
记者:把这部古典名著搬上屏幕,让观众认可是很难的,你主要的创作设想是什么?
杨:首先,孙悟空大闹天宫和保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曲折地表达了人民对神权、君权的蔑视和对自由幸福的追求,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着重突出这种不畏权势的抗争精神和不避艰险的进取精神。为此,在突出渲染神话世界前提下,赋予孙悟空、唐僧师徒更多的人性,比如唐僧在美丽的女儿国国王的苦苦挽留下,也曾心旌摇动;孙悟空的造型不勾脸,是一个活脱脱的充满反抗旧秩序精神的漂亮小伙子式的美猴王。原著描写唐僧途中屡次遇妖,其克敌制胜的过程大同小异,为了避免雷同,力求每集有所变化,或在故事情节上有所取舍、归并、发展,使故事各具特色;或在统一基调上找出侧重点,这一集重悲剧气氛,那一集重喜剧气氛,上一集多闹剧色彩,下一集多抒情色彩。使观众看每一集都有新鲜感,但总的还是变幻莫测的《西游记》。
记者:吴承恩笔下五光十色的瑶池仙境、妖魔巢窟这些人间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表现得相当引人入胜。
杨:我们忠于原著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博采电影、戏曲、话剧、舞蹈等姐妹艺术之长,同时还从武术、杂技、魔术表演中得到启发,没有框框,不论哪个领域的,只要有助于表现我们的艺术风格,就借鉴采用。比如拍战争片,烟都是黑的,而《西游记》的烟,一会儿是白的,一会儿是红的,一会儿是蓝的,虚无缥缈,多彩多姿,就来源于魔术。
记者:你们是不是有很先进的特技设备?
杨:没有。拍外景连升降机也没有。拍“偷吃人参果”这场戏,砍了几根青竹,借个藤椅,用绳子固定牵拉升降,摄影师坐在藤椅上拍。在拍摄手段上,外国比我们先进,关键是我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是外国所没有的,用简陋的手段,把祖国大好河山有机地和神话故事统一交融,使人感到西游世界是多么神奇壮丽,而且是中国式的。可以说,祖国的山川孕育了这部《西游记》。
记者:花果山水帘洞拍得太美了,展现了原著奔腾驰骋的艺术魅力的飞翔境界。
杨:就这一个景,我们跑了六七个省市,采了贵州黄果树的大瀑布、福建东山岛的沙滩礁石、海南的椰林、湖南张家界的绮丽风光。我记住文艺界一位老前辈的话:越是民族的,越可能是世界的。
记者:你爬过火焰山吗?
杨:爬过。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有一阵子,有人说我们游到哪儿去了,怀疑我们乱花钱,告到财政部。部里派人调查,结果,发现我们设备差,拍摄条件很苦,反而建议广播电视部拨专款买了一套新机器给我们。我说,《西游记》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游”。不游,在摄影棚是拍不出来的。
记者:你带队东冲西突,历时6年之久,春节25集就可以全部播出了,你这个导演怎样指挥的,大概有点诀窍吧。
杨:我只求领导给我一定的人权、财权。干得好的留下,不好好干的请回。用唐僧取经的进取精神要求自己和别人,这也算诀窍吧。我从事广播电视工作已经40年,这次是人生道路上最后的冲刺了,无论如何我也得冲上去! (上)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

冗庸之间
谢逸
读了黄裳同志的《蟋蟀》,引起一些另外的联想。“荣”获“蟋蟀相公”称号的除贾似道之外,还有晚明的马士英。此公也贪婪淫奢,声色狗马,当兵书紧急之时,他还在房中大斗其蟋蟀;清兵快要渡江了,他还打起“奉旨捕蟾”的灯笼,叫人去捉虾蟆。从劣迹上说,贾、马二人可算得是历史上的一对“活宝”。
封建社会里因人设事,什么姑表舅子都可拉入官场,加之还可以出钱买官,一些白痴蠢子也就戴上了乌纱,因此,冗官庸员就挤满衙门,清闲无事,什么蠢事都做出来了。宋朝一个叫范觉民的做了天官侍郎,其人肥而喜睡,又厌宾客,常挂歇息牌于门前,自己关在房中睡大觉,人们叫他“三觉侍郎”。清朝的一个御史不理政事,杯不离手,日夜都在醉乡中,人称之为“糟团御史”。好事者在他的门前贴上“糟团日日醉春风”的诗句,加以嘲讽,但他若无其事,只在诗后批上“知道了”三字。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他们不“三觉”不“糟团”,又做什么去呢?这类怪事历史上还有不少,管钥匙的也呼为司空、太保,驾船的称作“使君”,养马的叫做“仆射”,都带上了官衔,这是从职与称上说的。至于钻营吹拍、趋炎附势的,就有“由窦尚书”、“屈膝执政”之类,从绰号去看,就可窥见其人的品质。由于“漫天司空,遍地太保”,必然钻进了一些庸才蠢才,这种情况历朝都有。
冗庸之间,当然不能划上等号,但也不无相通之处。在冗员当中,不少人是真才实学、精明干练的,却由于没有靠山而被挂在一边,空有大志而无事可做,日子久了,就被折磨得抑郁以终。而人要增长才能,是在实践中锻炼的,终日闲暇无所事事,不经风雨,肩无重担,又怎能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呢?且衙门之内挤满冗员,闲聊无事,必然会评头品足,碎言蜚语,进而互相扯皮排挤,彼此勾心斗角,将这方寸之地搞得乌烟瘴气。在这种内耗日盛的情况下,庸才必然更加庸下去,而身怀才识的也可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旋涡,给冲得头昏眼花而变成庸人,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历史是一面镜子,应该用来照照自己。我们现在有些单位也冗员过多,人浮于事。据有关方面估计,我国的干部队伍一九八五年底比一九八○年净增了百分之五十,增得较多的是党政机关。我们年年喊缩编裁冗,实际年年增员。这两年是卡紧了一些,但由于瞒天过海,偷梁换柱,此风还未完全刹住。在这么多的超编冗员当中,是否也出现了一些管锁太保,屈膝执政之类?既然名实不符且不称职,就应妥善处理。既然“知道”自己“日日醉春风”的不对而又不改,那就让他“糟团”去罢,睡而不醒的就让他“三觉”去罢。只有甩掉这些沉重的赘物,为振兴中华而拚搏的鲲鹏才可振翼腾飞。


第8版(副刊)
专栏:

我阅神州(二首)
陈咏华
村姑
梳妆不象妈妈
妈妈不说什么
笑,从镜中溢出
被嫂嫂接上眉端
好奇的蝶结忘了
花手帕舒坦地拢住喜爱
泼水似的长发
把村庄披成柔嫩
说巧克力比樱桃有意思
樱桃并不噘嘴
却在城里的姐妹口中羞开了
心事多了,不说出来
让种樱桃的小伙去猜
逛城
招招手就到了
车象河水河水太古老
牛路不迷迷马路
将一把年纪和自己扔了
扔的是过去
城在逛我
把自己淹在彩色里
染得差不多了再走
角落里丢下眼光
丢下路的种子
回村就说
来年多些人去收割


第8版(副刊)
专栏:

护珠棚
黄家玲
到珠场的那天晚上,我枕着涛声入睡。翌晨拂晓,同珍珠工人一起下海。
我们踏着退潮后浪痕依稀的滩涂,朝着大陆架中的护珠棚走去。朝阳在海面抹上一层胭脂色。回首珠场的育苗大楼,仿佛渐渐远去的海市蜃楼。驶向深海的渔船,象在海天中飞翔的蝴蝶……
护珠棚到了,珍珠姑娘正在珠池摇洗珠贝;另一些在棚角的小木屋里插珠核。同行的朋友告诉我,在护珠棚插核的珠贝,由于紧靠珠池,离开海水的时间短,成活率达95%以上;而在岸上插核的珠贝成活率只有40%左右。插核的珠贝收获周期比天然珠缩短一半,只要5年时间,产量却增加好几倍。护珠棚还担负着看守珠贝和防风的任务。风暴到来之前,工人们就以它为立足点开展抢险活动。
一阵急浪涌来,少顷,长梯上探出一颗湿漉漉的脑袋。这是从场部游泳来护珠棚值班的青年工人。看见我惊讶的样子,工友们给我讲起场长老刘的一个故事。
“文革”初期,老刘听说曾鼎力支持他办场的珍珠养殖专家黄副县长被造反派打成重伤,连忙把他接到珠场,星夜摇筏送上护珠棚。老刘利用工余时间下海捕虾捉鱼,让老黄经常吃到海鲜;还天天仰泳六里的水程给老黄送报纸;给他讲关于珍珠的传说。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息,老黄康复了。老刘又用竹筏把他转移到海湾对岸的渔村去。
老黄走后不久的一天夜里,南海突然掀起风暴。造反派从县城赶来,迫令交出老黄。老刘虚与委蛇,带造反派到长满仙人掌的海滩“寻找”。蓦然间,他翻身跃入黑浪如山的大海,造反派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我们到的那天晚上刮着四级大风。老刘担任场长以来,冒着风暴潜海抢险,几成家常便饭。除了指挥工人抢收各自负责的珠笼,还得收齐自己负责管养的1500笼总数5万个的大号珠贝。
老刘超人的水性象磁铁吸引着我。他是这个珠场的第一个工人和第一任场长。经他多次考察,才选定这个地处亚热带南缘,气候温和,饵料丰富,海沙细软洁净的僻静海湾作珠池。办场20多年,老刘亲手制定人工育苗、人工插核、人工管养直至加工制作等一整套珍珠生产的科学管理程序,闯过了室内人工育苗和室内插核的好些禁区,创造了一个珠贝内培育出432颗珍珠的奇迹,丰富了我国南珠生产。他长期坚持言传身教,培育了近千名科技骨干。
老刘的事迹委实令人感动。我听着,不觉朝阳已升到护珠棚的顶端。大海猛烈涨潮,金浪滔滔,珠棚距离水面只有三四米了……
老刘不久前到羊城参加交易会去了,同外商洽谈南珠工艺新产品的出口问题。我见不到他,但我熟悉了他,了解了他的理想、情操和个性。他象热爱珍珠一样爱他的事业,守护着在风浪中闪闪发光的护珠棚。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读《巴金书简(初编)》
龚明德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巴金是一位以正直、坦诚为广大读者所爱戴的著名作家。他不止一次地向海内外读者剖白:他厌恶说假话。他的书信更是如此。30年代,巴金曾说他写信总是“拿起笔随便乱涂几下就算完事”,阅读他1935年至1987年横跨半个世纪的书信时,从这些独具风姿的自白和没有经过修饰的“信手任心”的文字中,更能瞧见一个真实的巴金。
《巴金书简(初编)》(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选收书信191封,除几封信曾发表过外,其余全是根据原件整理抄印的。它的公开出版,对研究巴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也会有所助益。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的信中,已蕴存着堪称巴金精神的珍贵品质;40年代和50年代的信中,保存了关于沙汀创作和文化生活出版社以及其它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60年代致香港学者和70、80年代致外国巴金著作翻译家和研究者的信中,有大量鲜为人知的重要内容;还有不少谈及中外作家、作品的文字。这些书信,巴金写作时,压根儿没考虑到将来会结集出版,完全是“私人”写给朋友或读者的,巴金审阅时又未作任何改动。其史料价值不同于时下的某些或多或少掺进了非历史的回忆文章。
同时,这些书信也是荡漾着巴金一以贯之的诚挚情感的美丽的文字。他谈社会、谈人生、谈文学、谈友情,都是那样真实亲切,令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一位20岁刚过的女青年婚后觉得夫妻生活并不象婚前所想象的一样,巴金去信劝他们互相谅解、互相改进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办法”,还鼓励这对年轻夫妻安心翻译(后来这对夫妻双双成为翻译家和文学家)。巴金在劝他人时,并不回避自己生活中的矛盾。他当时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义务看稿读校样,他说他看校样看得“想自杀”。曹禺好几年都想买一床鸭绒被,巴金一直记在心中,当得到机会托人代买时,巴金写信说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沙汀让人从成都捎给巴金一包沱茶,巴金得知这消息,立即回信给沙汀说:带茶叶的人虽然还没有回到上海,但“我似乎已经闻到茶香了”……


第8版(副刊)
专栏:

白桦叙情〔中国画〕 宋雨桂 冯大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