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文)
专栏:

学习座谈十三大精神
广西区委领导和大学生直接对话
新华社南宁11月23日电 (记者朱明、杜新)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陈辉光和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侯德彭,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钟家佐等,11月21日下午到大学校园,参加区教育厅召开的学习十三大精神座谈会。他们与广西大学、广西农学院、广西民族学院等10所高等学校的40多名大学生直接对话,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加快广西经济建设问题。
座谈会上,气氛和谐,思想活跃,发言热烈。
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同学们学习中最感兴趣的问题。他们联系广西实际,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在这次座谈中,不少学生关切地提出,广西经济情况落后于全国,原因究竟是什么?陈辉光说,解放30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经济是有很大发展的,但按人均产值来算,还比较落后。其中原因,除了过去受“左”的影响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起步晚了一些,这是我们主观努力不足的地方;在客观上,广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一个大的问题是投入少,30多年来广西人均投入不到全国人均投入的一半。但是,振兴经济的关键还是要靠改革、开放。这几年,广西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赶上全国平均速度。现在,我们看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但也要看到广西有利的一面。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十三大精神,从广西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工作,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我相信广西的经济是能上去的,要有这个信心。这个责任也将要落到你们年轻人身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
实行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许多同学争着问区党委领导同志,在党政分开后,党委将如何发挥作用?广西在这方面有些什么想法?陈辉光、钟家佐就这个问题作了回答。他们说,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党委要抓政策、方针大事,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重要干部的推荐等,不再包揽一切行政事务,要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职能和各种群众团体的作用。广西如何贯彻这一精神呢?区党委考虑首先抓好企业的党政分开,落实好厂长责任制;其次,各级党委里面的明显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以及机构设置中党政重叠、交叉的,先抓紧理顺。
同学们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十三大文件中关于教育的阐述。他们说,赵紫阳同志的报告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广西教育还很落后,不知区党委今后有何设想?陈辉光、侯德彭同志回答说,教育确实很重要,区党委也是把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广西采取的措施,第一是增加投资,在财政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教育经费。这几年,广西每年增加的教育经费,都大于当年财政增收幅度,也高于全国教育经费增长的平均比例。我们还采取各种措施,动员社会各方面集资办学。广西财力有限,但总的来说,全区教育经费每年都是增加的,并且每年还从地方外汇中拿出几十万美元,选送一部分研究生、进修生出国留学。第二,我们还要加强中小学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条件的地方要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还要采取措施把民族教育办好。
同学们与区党委领导同志还就知识分子待遇、学校共青团工作和物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学们对贯彻十三大精神充满信心,表示要为振兴广西经济作贡献。


第3版(政文)
专栏:

全国少数民族慰问团慰问法卡山将士
据新华社南宁11月23日电(通讯员李牛胜)由11个民族的代表和艺术家组成的全国少数民族慰问团,今天结束了对法卡山部队为期8天的慰问。
连日来,慰问团带着全国各族人民对前线将士的深情厚爱,深入到前沿阵地、边防哨所、野战医院,亲切看望日夜守卫着祖国南疆的指战员。
慰问团还慰问了10月份击落入侵越机的空军部队以及驻守友谊关、金鸡山、水口关的部队。


第3版(政文)
专栏: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记中央军委顾问李志民上将
本报记者 柏生
身患肺癌的李志民上将平静地安睡在三○一医院的病床上,心脏监视仪上一颗坚强的心留下了顽强的生命轨迹。毅力和疾患在斗争。11月16日11时零4分,这位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默默地离开我们,家中的亲人只见到了他写在纸上一串颤颤巍巍的字:“不要为我影响工作,全党全国都这样怎么得了!”这就是一位革命老人的遗言。
在李志民同志病情危重的最后时刻,姚依林、杨尚昆、胡耀邦、秦基伟、宋任穷、杨得志等许多中央领导都去探望了这位老战友。无言的沉默,一双双泪眼相对,久久地传递着战友的深情。杨尚昆同志曾沉痛地对李志民同志的家属说:“我很早就和志民同志一起工作了,红军长征时期三军团的人现在没有几个了,他对党、对国家是卓有贡献的……”
李志民同志1906年出生于湖南浏阳县,半个多世纪的军旅生涯伴随他度过了漫长的一生。1980年李志民同志从福州军区调任中央军委顾问后,他身居二线,却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军队的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正象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李志民同志给党中央写的信中说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看到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干部成长起来,我作为一个老战士,为党的事业,还要尽一份微薄之力,发光发热。
1984年冬季,当时他已身患病疾,视神经萎缩,仍远行千里,回到革命老根据地湖南的浏阳、永顺等地区进行社会调查。他在农民家做客,和他们促膝攀谈生活,了解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的生产情况。在实地调查中,他亲眼看到当年哺育革命成长的老根据地人民有的仍处在贫困的生活边缘,他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国还有不少落后地区的人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啊……”在近两个月的调查活动中,他食宿俭朴,不许农村干部为他设宴接风。他在给中央写的《关于湘西地区和浏阳县等革命根据地改变贫困面貌问题的调查》报告中说:“回想当年敌人摧残革命根据地时,我们曾鼓励群众:‘烧了茅屋勿(不)要紧,革命胜利盖高楼!’现在,革命胜利35年了,革命根据地‘公路不通、电灯不亮、广播不响’的情况应该改变了!……我们中顾委、人大常委和各级顾问小组的老同志在健康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到山区走一走,看一看,与革命老根据地的干部群众谈一谈,当个参谋,促使革命老根据地的经济繁荣起来……”
老根据地人民的疾苦撕绞着李志民将军的心。忆当年,自己走上革命道路后,改掉原名李明阶叫志民,不就是立志终生为人民服务嘛!他亲自奔走,联系了退换下来的旧设备,为山区的人民装上了小广播、电话,使得老区的人民打开了闭塞之门,沟通了与外界的经济生活信息。他认为让农民掌握科学知识是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百年大计。他把家中的风琴送给了山村的小学校,用自己的津贴为家乡买了两台彩电,并将家乡的旧居交给当地办起了青年人的读书学习阅览室;他用自己的稿费,为家乡买了大批发展农副业的通俗科技书刊和适于农村学校青少年学习的知识读物。
近年来,他为了主持抗大校史和红三军团军史、战史,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工作等书的编写,四处奔波、筹措经费、召集人员。他说:不编写出这些书,作为一个生还者,我们对不起千千万万流血牺牲的先烈。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我们为什么能打败装备精良的反动派和帝国主义侵略者,我们的秘密武器就是坚强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本本书相继出版了,李志民将军象是卸下了一副重担,他虚弱的身体再也无力支撑了,而他个人的回忆录,到现在却仅仅写了一个详尽的提纲。


第3版(政文)
专栏:

上海一对伉俪成为百岁寿星
新华社上海11月23日电 (记者严卫民、通讯员何仁初)今天,上海一对伉俪双双跨入百岁之年,成为上海第一对百岁寿星夫妇。
这对寿星中的老先生叫袁敦梓,老太太叫毛惠琴,他们结婚已有80年了。两位老人虽已届百岁高龄,但身体尚健,饮食正常,思路清晰,行走不需搀扶。平时铺床叠被、掸尘擦桌,都自己动手。袁老先生爱读报,每天《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参考消息》等5种报纸是必读的。毛老太是个“球迷”,电视节目中的球类比赛是必看的。谈起中国女排勇夺“五连冠”,她能说得头头是道。
两位老人的膝下有62个子、孙、曾孙和玄孙,其中近一半在海外。近几年中每年都有海外的子孙来探望二老。仅今年头10个月,就来了七八批。
这对经过百年沧桑的寿星,深为国家的兴旺发达而高兴。他们说:“国泰民安、万象更新,是我们老年人最大的福气。”社会各方对这对寿星十分关心。街道的同志经常上门嘘寒问暖,华东医院的医生定期上门为老人做健康检查。今天,老人所在区的区委书记、区长特意来到他们家中祝寿,并向二老赠送了一幅《双百寿辰》画。
(附图片)
图为二老所在区的区长和书记前来向他们赠送《双百寿辰》图。
新华社记者 任珑摄(传真照片)


第3版(政文)
专栏:

全国11个中等城市办学研讨会提出
贯彻“先培训后就业”原则 废除变相“顶替”“内招”办法
本报武汉11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杨建武、本报记者魏玉凤报道:中等城市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初、中级人才的培养上。这是昨天结束的全国11个中等城市办学方向研讨会提出的首要任务。
会议认为:目前中等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部门还没有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在应有的战略地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还很突出;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人才通向乡镇企业的渠道不畅,造成乡镇企业人才奇缺,“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尚未完全落实。
会议提出,要联系中等城市的实际,改善教育结构,在扎扎实实搞好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和充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并重视对中高级技工的培养,切实转变忽视提高劳动者素质、轻视中、初级人才作用的思想。
会议希望中等城市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把教育的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地方的整体规划。教育结构、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都要适应地方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既要坚持依靠企业办学的方针,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又要探索面向社会办学的管理体制。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要有步骤地改变现行的统包分配制度,并使中专、技校毕业生能流向农村乡镇企业与集体企业。中等城市应尽快制定实施“先培训、后就业”的规划,并通过地方立法,明确规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时限要求,首先应在那些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工种)实行,废除那种变相的“顶替”、“内招”的劳动就业办法。


第3版(政文)
专栏:

习仲勋代表中共中央向台盟致词希望
团结台胞为祖国统一做出新贡献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第四次全盟代表大会和庆祝台盟成立40周年大会上,习仲勋同志受中共中央委托,到会致贺词。
习仲勋说,台盟是1947年11月12日由一部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的台湾省人士发起成立的,40年来走过了爱国的革命的光荣历程。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台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的和平统一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各级组织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帮助我们党和政府做好对大陆台胞的工作,调动成员和所联系台胞的积极性,为祖国四化建设服务;加强大陆台籍同胞与岛内外台胞的友好往来,反映台胞的意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发展爱国统一的力量。40年来,台盟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在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习仲勋接着说,刚结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大会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经验,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进一步确定了今后加快、深化改革的方针和任务。党的十三大和十三届一中全会从政治上、组织上、理论上保证了我们党的路线能够长期稳定地延续下去,保证了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他说,台盟和其他民主党派都是我们党的久经考验的亲密朋友,是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维护安定团结、建设四化的重要依靠力量。我们党坚定不移地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支持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相信,各民主党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将同我们党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习仲勋最后说,振兴中华、统一祖国是中华民族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国外侨胞的共同愿望。党的十三大所确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必将有力促进祖国统一的实现。我们争取和平统一祖国,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的拥护。台湾同大陆的统一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形势正在向着有利于祖国统一的方向发展。最近,台湾当局开始放宽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的限制,这是一个明智之举,我们表示欢迎。海峡两岸同胞互相往来,来去自由是我们的一贯政策。我们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台湾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具有爱国的光荣传统。
他说,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号召“大陆同胞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继承了台湾人民的爱国传统,同台湾人民有着血肉联系。我们希望台盟今后继续团结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台胞,为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广泛联系台湾各界人士,反映他们对国是的意见、建议,沟通海峡两岸之间的交流往来,增进大陆同胞同台湾同胞的相互了解,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奋斗!


第3版(政文)
专栏:

记者来信有“回音”
本报北京11月23日讯 中共铁道部党组端正党风路风领导小组对本报11月11日第四版刊登的《这样的服务态度真少见》的记者来信,反映石家庄至北京的98次列车服务工作低劣问题非常重视,日前,已将查处情况致函人民日报。
与此同时,本报还收到加拿大驻华大使狄鄂的来信。这位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的在华工作的外国朋友,在信中十分诚恳地说:“我参加这次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50周年庆典活动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已把11月8日在98次列车上的遭遇淡忘了,但我相信中国铁路当局一定会纠正记者在报纸上揭露的问题,因为中国人民理应享受比98次列车上更好的服务态度。”
根据铁道部领导的有关批示,北京、郑州铁路局进行了认真调查,并对有关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不良反映的98次两名女乘务员作出停职检查、行政警告处分,免发当月奖金,调离现工作岗位的处理;对有关单位和领导进行了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为了端正路风,维护路誉,进行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铁道部党组端正党风路风领导小组将这件事通报全路,使各单位和干部职工引以为戒。


第3版(政文)
专栏: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
新华社贵阳11月23日电 (记者龙向超)拥有43万人口的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今天成立。上午十时,穿着节日盛装的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地汇集在沿河中学广场,举行庆祝自治县成立大会。
沿河县有土家族、苗族等12个民族,其中土家族为19.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4%以上。经国务院1986年10月7日批准,设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沿河县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山区县。1934年5月,贺龙等同志率领红三军曾在这个县境内开展游击战争。解放后,这里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198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比解放初期翻了两番多。


第3版(政文)
专栏:

首届大中学生歌曲创作大奖赛在津举行发奖演唱会
本报天津11月23日电 “首届星海杯全国大中学生青春之歌歌曲创作大奖赛”获奖作品发奖演唱会今晚在天津举行。
这次大奖赛是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繁荣歌曲创作、满足青年学生对歌曲的渴求而举办的。活动自今年4月开展以来,得到全国大中学生和一批专业与业余歌词曲作者的支持和欢迎,仅湖北省就收到参赛歌曲近2000首,广东省收到近千首。著名词曲作者谷建芬、王健、郭峰、陈哲等人专向这次大赛献了新作。经评选,共选出一等奖2首、二等奖4首、三等奖14首及纪念奖50首。其中,一等奖歌曲《哦,十分钟》的曲作者范真真是宁波市中学生,年仅15岁。
今晚的演唱会由刚刚评选出来的全国最佳节目主持人主持,一些为青年喜爱的歌唱演员参加了演出。大奖赛由中国青年报、北京星海乐器联合公司和中国录音录相出版总社举办。


第3版(政文)
专栏:

珠影新片《大清炮队》受到好评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 珠江电影制片厂新近摄制的故事片《大清炮队》最近在京试映,受到了许多文艺界行家和各界观众的好评。
各界人士称赞这部影片颂扬了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从艺术的角度再次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真理。影片通过对封建社会底层人民思想性格的剖析,塑造了一组近代农民的群像。不少观众认为这是近年来较为优秀的一部历史片,对今天也有教育意义。
由著名演员辛明、刘晓庆、葛存壮等主演的这部影片重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页,描写了鸦片战争期间,一支由农民临时拼凑起来的炮队,在抵御英法联军的战斗中全军覆没的悲壮故事。刘晓庆在影片中首次女扮男装,塑造了一个十分感人的形象。影片由青年导演陈国军执导。将在全国上映。


第3版(政文)
专栏:

《老年生活百科知识全书》将与读者见面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通讯员李志强)一本专门为老年人出版的《老年生活百科知识全书》即将与读者见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为这本书题写了书名,聂荣臻同志写了序,王震、宋任穷、肖劲光、荣高棠同志题了词。这本书由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和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主任王照华任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编写。
这本书共800多页,对有关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常见疾病、长寿要领、康复保健、心理规律、人生价值、婚姻家庭、体育强身、文化娱乐、福利待遇、合法权益、国家关于离退休干部职工的政策等方面,进行了通俗、系统的阐述。正象聂荣臻同志在序言里讲的那样:“这部书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体现了为老年生活的指导、实用、服务的方针,是老年人的良师益友”。


第3版(政文)
专栏: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整修完工
据新华社南京11月23日电(通讯员张卫民、记者殷学成)经过两年多分期整修,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现已完全恢复了抗战胜利后重建时的规模。今天,南京市人民政府在公墓举行了隆重的祭扫仪式。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位于风景秀丽的钟山北麓,共安葬烈士100多名,其中有4名苏联飞行员和1名美国飞行员。我国抗战初空军英雄刘粹刚、高志航、周志开、阎海文、陈怀民、沈崇诲等烈士都长眠在这里。


第3版(政文)
专栏:

梁实秋夫人韩菁清飞抵北京探亲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徐小萍)已故著名文学家梁实秋的夫人韩菁清今天从香港飞抵北京探亲。
韩菁清女士在台北料理完丈夫的丧事后,前往香港与未获准去台奔丧的女儿梁文茜、外孙女王群相会。今天中午,她们三人一起从香港乘飞机抵达北京,韩菁清在京的亲属到机场迎接。
韩菁清在京将拜会梁实秋先生的生前好友、著名作家谢冰心等,并将梁实秋先生的遗著和她自己演唱的歌曲录音带、录相带分送给友人。


第3版(政文)
专栏:

亲情牵人心
新华社记者 范丽青 何云华
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后,一批又一批的台湾同胞涌向香港,前往大陆探望久别的亲人。在启德机场,在罗湖桥头,我们常可以听到一个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常可以看到一幅幅牵动人心的感人场面。
在香港中旅社领到第一张台湾同胞旅行证件的谢峻先生,今年66岁。他孤身一人生活在台湾高雄乡间。当年离开大陆时,抛下年仅两岁的儿子和即将分娩的妻子。38年过去了,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家乡的亲人。他对记者说,“想家呀,不知道我的老婆和孩子怎么样了?我见到他们,一定会大哭一场。”由于他思亲心切,等不及与亲人联系,就离开了台湾。他满有把握地说:“我的家就在南昌城外二十里地。哪条街巷,哪个村子,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臂上戴着黑纱的刘先生,一提起回乡探母便泪水双流。他80多岁高龄的老母亲不幸在台湾正式开放探亲的前几天去世了。当刘先生接到家乡来的报丧信时,内心非常痛苦,象一把尖刀在他的心上刻下永远的人生遗憾。他哽咽着说:“我在台湾无法孝敬母亲,只能到母亲灵前谢罪了。”
带着大女儿将回江苏老家的李先生,在台湾已经成家立业。虽然儿女事业有成,家庭生活美满,但丝毫不能减轻他的乡愁。父母早在他年幼时已去世,当年拉扯他长大的长兄和大姐也已成为死别,家中只有72岁的小哥哥在等着他。去年他与家乡通信得知这些情况后,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回乡探亲。他激动地说,“现在只想快快回到家乡,为父母、兄姐扫墓,和哥哥团圆。”同时,他带着大女儿一块回乡,是想让在台湾出生的下一代知道自己的根在那里。
64岁的潮汕籍台胞谢先生快步走出深圳罗湖海关,眼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周围的景物是那样的陌生。离别几十年的妻子什么样了?当年尚在母腹中的女儿是什么模样?在香港同乡的陪同下,他好不容易才认出了前来接他的妻子,顿时双眼模糊,两腿发软。妻子流着泪,女儿用颤抖的声音喊了一声:“阿爸!”谢先生看看妻子,看看女儿,颤抖着双唇,许久许久方才说出一句话:“能见到你们就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