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深切怀念张北华同志
段君毅
张北华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被迫害致死,至今离开我们已经十余年了。他是一位忠于党的事业,勇挑革命重担,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为党为人民建立的功绩和在逆境中敢于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高风亮节,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他的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张北华同志,原名张训荣,又名张恩堂、张维之。1911年3月19日,生于山东省商河县营子镇一个中农家庭里,他是兄妹6人中最小的一个。1927年他考入山东省立青州师范读书,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1年上半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下令通缉,离开青州去北平,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1931年下半年,他以小贩身分做掩护,到长辛店铁路工人中做工作,后又回到北平。1932年初,他回到山东担任共青团济南市委书记。这期间济南市团的工作有了较大发展,许多工厂和学校都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同年山东省委遭受大破坏,他被调到省委,担任省委秘书长工作。1933年2月,山东省委再次遭受破坏,省委书记任作民同志被捕后,以他为主组成了山东临时省委,由他担任临时省委书记,恢复了省委的工作。同年夏天,他去泰安、鲁南巡视工作,并在沂水、苍山两县领导发动了农民暴动,由于敌人的残酷镇压,暴动遭受失败。
1933年7月,由于省委组织部长宋鸣时叛变投敌,北华同志在济南被捕。北华同志在敌人法庭上和监狱中受尽摧残,在敌人酷刑面前临危不屈,大义凛然,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气节。1937年10月,在日本侵略军侵占鲁北,山东形势异常严重情况下,由于党组织的积极营救和狱中同志们的坚决斗争,国民党反动当局被迫将北华同志等一批共产党员和其他政治犯释放出狱。
  二
北华同志出狱后,没有回家看望,立即去找党组织。他和党组织接上关系后,受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同志的派遣,去泰西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
泰西地区是指泰山以西的泰安(西部)、肥城、长清、东平、平阴、东阿、汶上、宁阳等县。这个地区有泰肥、大峰、平阿、东平四个山区,基本上连接在一起。泰西地区北靠山东省会济南,西跨黄河,东临京浦铁路,南有汶河两岸,可以直接威胁济南和京浦铁路。
北华同志到泰西后,立即去找在济南一起坐过监狱和认识的战前党员崔子明等同志,并和先到达泰西的战前党员原静沧同志一起,着手发动游击战争。他们依靠熟悉当地情况的同志,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主张,组建抗日武装,于1937年12月30日,举行了武装起义。1938年1月11日,他们到肥城二区空杏寺,与泰安、肥城两县其他地方组建的抗日武装集合,宣布成立“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北华同志被推选为自卫团主席,原静沧同志任政治部主任。
自卫团成立后,对敌人接连展开出击。汉奸范维新在肥城城里组织维持会,自卫团决定先消灭他。当时天寒地冻,下着鹅毛大雪,北华同志率队从空杏寺出发,拂晓时对敌突然袭击。由于情况掌握准确,行动迅速果断,没打几枪,就将20多名汉奸抓获,并将汉奸维持会长范维新处决。初战告捷,人心大快,自卫团接着选拔60名队员,由北华同志率领,于1938年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夜袭界首车站。北华同志和崔子明等同志,手持大刀,身入敌营,砍死十几名正在酣睡中的日军,夺了两支崭新的日本三八式步枪和一支德国造马枪。
同年3、4月间,为了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台儿庄会战,北华同志派人和国民党展书堂的八十一师联系。展部支援几箱炸药,自卫团派人炸了万德车站附近铁路大桥,并在泰安城南北集坡车站附近设伏,炸了一列军车,使敌人十多天不能通车,有力地配合了台儿庄会战。敌人为了确保铁路线,对自卫团部队实行报复。1938年4月3日,派数百名日军进攻肥城,自卫团主动撤出肥城。次日拂晓,从泰安城出动进攻肥城的一路敌人,进至靠近鱼池镇的道朗村一带,日军沿途烧杀,激起了广大群众的反抗,红枪会用长矛大刀与敌展开白刃搏斗。北华同志和原静沧同志,率领自卫团部队,向敌人发起冲锋,将敌人打散。这次战斗,日军伤亡20多人,红枪会也有不少伤亡,自卫团部队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政治部主任原静沧同志英勇牺牲。
1938年初,中央决定任命郭洪涛同志为山东省委书记,由他带领我们一批干部到山东工作。5月上旬,郭洪涛同志和我们全体同志到达泰安九区边家院镇自卫团司令部住处。洪涛同志向自卫团领导干部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指示,详细听取了北华同志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自卫团在组建武装和开展游击战争中的成绩,并当即决定建立泰西特委,由董君毅(段君毅)、张北华、何光宇、孙光、万里等同志为特委委员,董君毅同志任特委书记,北华同志任特委军事部长,兼任自卫团主席,何光宇同志任自卫团副主席。特委成立后,首先集中力量抓自卫团部队的整顿和巩固工作,将建党、整军和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列入重要日程。自卫团部队经过四五个月的整顿,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发展了一批党员,各大队普遍建立了党支部,清除了个别坏人,调整了干部,使部队充满了朝气,战斗力得到提高。
1938年11月,泰西特委根据苏鲁豫皖省委指示,将特委领导的武装——自卫团和东进梯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下辖一、二、三团和泰安独立团,共约4000余人,由刘海涛同志任司令员,北华同志任政委。
1939年3月8日,罗荣桓同志和陈光同志率一一五师师部和杨勇同志为团长的686团,到达泰西地区。罗陈首长非常关心六支队的成长,派了一批红军干部和经延安抗大学习过的干部到六支队工作,加强了支队和团、营、连的领导,进一步提高了六支队的战斗力。1939年8月,北华同志奉命调到津浦路东工作,以后到延安学习。到延安后他先在马列学院学习,并参加了中央党校的整风,1945年,北华同志出席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华同志仍回到山东工作。1946年初任济南市委书记兼鲁中区党委委员。1948年济南解放后,他任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后调任徐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军管会主任。全国解放后,调任全国总工会第一机械工会主席,以后又调到甘肃省工作。
北华同志是一位在真理面前无私无畏,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共产党人。
1958年“共产风”“高指标”等不正之风严重地泛滥起来。这年下半年,北华同志担任甘肃省委工交部部长,他发现大办钢铁有问题,向省委写了一篇较长的工作报告,指出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官僚主义好大喜功造成的。不久彭德怀同志在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各省都要找批判对象,这时北华同志也受到错误批判。“共产风”“高指标”,将甘肃人民推向了缺衣少食的困难境地,当时张北华同志虽身处逆境,但处处想到群众,他亲到问题严重的通渭县去帮助开展救灾工作。当时他侄儿从山东老家到甘肃省去找他,谈到家乡受“共产风”“高指标”之害和通渭县差不多,并谈到他父亲是因饥饿而死,这些就更加重了北华同志精神上的痛苦。
1961年下半年,北华同志任甘肃省委常委、省监委书记。他深知这项工作对端正党风的重要。在省委的领导下,遵照党中央1961年6月的指示,对批判错了和处理错了的冤假错案进行了甄别,大量被错划为“右派”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同志得到了平反,这对于调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战胜困难,恢复与发展工农业生产,起了良好的作用。
“文革”开始不久,北华同志即受到林彪、“四人帮”迫害。一次批斗会没开完,他突然晕倒瘫痪,在疾病缠身中,他仍继续和林彪、江青、康生的倒行逆施和强加给他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斗争,他把自己为革命战斗的一生,全盘告诉专案组人员,当个别人追问他,硬要他承认是叛徒时,他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不懂历史!”“你们要拿出真凭实据,否则,别进我的家门”。一些造反派为了置他于死地,对他实行软硬兼施,使他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严重的摧残和折磨,1975年7月2日,这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悲愤而死。
北华同志逝世后,他的老伴于之一同志和子女们,为北华同志平反昭雪问题,继续和“四人帮”一伙斗争。在甘肃、北京、山东等地一些老同志的大力支持下,推行极“左”路线的人,在事实面前,不得不给北华同志平反,召开了追悼会。北华同志以一位共产党员身分得到安葬。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后中共甘肃省委又重新给北华同志作了结论,彻底予以平反昭雪。
北华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我们要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为实现社会主义四化而努力奋斗!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忆李兆麟将军
陈雷 王明贵 张瑞麟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同志离开我们已经40多个春秋了。我们作为东北抗联的老战士,曾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度过了同日本侵略者进行14年殊死搏斗的艰苦年代。兆麟同志在民族危亡关头,抱着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表现出了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高尚品德。他那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山河破碎 勇赴国难
李兆麟原名李操兰,化名张寿笺。1908年11月2日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县铧子乡小荣官屯一个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勤奋好学,胸怀报国大志,他在书箱上刻下了“运思出奇、横扫千军”八个大字表达自己远大的抱负。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炮轰北大营,进而武装占领我东北三省。在这国土沦丧,骨肉同胞惨遭蹂躏的危难时刻,年轻的李兆麟满腔义愤,毅然离开家乡,到北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春,他随共产党员冯乃革、冯基平返回东北,在辽阳一带组织第24路抗日义勇军,积极开展武装抗日斗争。并在辽阳小堡一带的农民中,建立了“反帝大同盟”、“少年先锋队”和“妇女会”等反日群众组织。同年5月,李兆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随后,受党组织派遣,以煤矿工人的身份为掩护,在本溪煤矿搞工运工作。他和工人一起挖煤、推车、看水泵,秘密地向工人宣传抗日救国思想,还建立了抗日救国会。由于沉重的劳动,紧张的工作,加上恶劣的生活环境,他染上了严重的肺病。1933年2月,被调回奉天休养治疗。他一面治病,一面坚持工作。他担任奉天特委军事委员会干事,兼青年士兵委员会负责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党的兵运工作中去。他经常以找同乡崔军医看病为名,出入于北大营和东山咀子的伪靖安军兵营。正当策动伪军起义工作顺利进展的时候,奉天特委遭到破坏,党的领导人和许多共产党员被捕入狱。兆麟同志在沈阳南关的家也被搜查,母亲、妹妹都被投入监狱。到处是敌人盯梢的密探,他有家不能归。这是李兆麟参加革命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个大的磨难。他不但未灰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抗日救国的决心。他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中又坚持了40多天的工作。由于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加上叛徒特务严密监视,他在奉天已无法继续活动下去,乃在1933年8月初,怀着寻找党组织、迎接新战斗的期望,乘火车北上,去到中共满洲省委所在地——哈尔滨。
鏖战哈东 辗转下江
李兆麟到哈尔滨后,曾在满洲省委负责军委工作,不久,到农村去组织抗日武装,建立珠河根据地,先后担任珠河游击队副队长、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政委等职,同著名的抗日将领赵尚志一起,攻宾州,袭五常,鏖战在哈东地区。
1935年1月28日,哈东支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赵尚志任军长,李兆麟任第一团政治部主任。他同团长一起,率领全团在延寿、方正一带积极开展游击活动。他主动地和四军军长李延禄配合行动,取得了占领刁翎镇、攻克林口城等一系列战果。
1936年1月,李兆麟随三军主力部队到达汤原县境。根据《八一宣言》精神,北满抗日部队成立了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后改称北满抗联总司令部),赵尚志任总司令,李兆麟为总政治部主任。此后,他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和三、六军汤旺河留守处主任的身份留守汤旺河,担负起建立三、六军后方军事根据地的任务。他指挥了攻袭汤旺河沟里伪森林警察队重要据点老钱柜的战斗。从此,小兴安岭汤旺河一带完全在我军控制之下,成为三、六军的后方基地。4月,李兆麟又在汤原吉兴沟,争取伪汤原县森林警察大队长于祯(外号叫于四炮)弃暗投明,参加到抗日行列中来。李兆麟还主持建立了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政治军事学校,亲任教育长(校长由赵尚志兼任)。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北抗联各部主动出击,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战。这时,李兆麟回到三军兼任政治部主任。他领导部队积极开辟三江平原游击区,并协助中共富锦县委建立安邦河、沙岗、腰山等地的地下党组织及抗日救国会、妇女会和儿童团等,使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出现了新局面。尤其是汤原县的格节河区男女老少1000多人为纪念“九一八”而举行的暴动,影响很大。李兆麟不仅指挥部队打了一些胜仗,而且在各部队中做了不少细致的思想工作。他曾花了10天的时间同金矿工人出身的独立师师长祁致中谈话,解释党的政治主张和抗日救国的政策,解除了他的疑虑,使他进一步坚定了抗日到底的决心。不久,独立师就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祁致中担任军长。
突破封锁 率部西征
1938年4月,三江地区春寒料峭,天上飘着雪花,李兆麟率领六军在汤原黑金河露营。他接到去北满临时省委参加第七次常委会的通知,便率二十几人的少年排向依兰进发。为了躲开敌人,只能拉荒走,自己开拓前进的道路。在弯弯曲曲的汤旺河边,他和排长、副官一起伏在缴获敌人的地图上,仔细地研究最佳的行军路线。过河之前,他站在一个高处用望远镜遥望西山,确认敌人没有什么动静之后,才发出命令,用从渔民家借到的一只小船往返摆渡五六次,二十几个同志安全地渡过了河。
5月中旬,会议刚刚结束,日伪军就进山袭击省委机关。省委书记张兰生率省委机关人员向北方转移。李兆麟为保卫省委安全转移,自己率小部队把敌人引到相反方向,边打边退。他派出了几个人踩蹓子,以迷惑敌人。大家沿着小河沟趟水走了十几里地,巧妙地甩掉了带军犬追踪的敌人,终于在四块石把部队集合起来。此后,作为北满省委代表的李兆麟,即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线,奔赴下江地区。他在梧桐河畔的黄老鸹亮子开始整顿部队。在艰苦的环境中办起了教导队,培养青年战士。他还自编自演活报剧,教育战士在困难面前不能妥协动摇。
在敌人不断展开“大讨伐”的严重形势下,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于1938年6月在通河召开了第八次常委会,决定跳出敌人包围圈,开辟新的游击区,除留少数部队在原地坚持斗争外,三、六、九、十一军主力部队穿越小兴安岭,向黑嫩平原的海伦县境远征。李兆麟未能参加会议,但当他接到省委的指示后,立即在萝北县境主持召开了第六军和活动在该地区的北满其它各军师团干部会议,研究执行省委指示,准备西征。随即制定了西征的行动计划,开始筹集给养和军需物品。他又亲赴第11军活动地区整顿部队,为远征做好准备。
这次西征是在北满临时省委统一领导下,抗联三、六、九、十一军主力部队约有800人参加,由李兆麟、金策、冯治纲具体组织,分三批进行。
8月上旬,第六军首批远征队伍,由冯治纲率领,从萝北梧桐河畔老等山出发。途中宿营时,遭到日伪军袭击。二师师长张传福英勇牺牲,冯治纲带领队伍冲出敌围。远征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行军,终于到达海伦东部八道林子,与第三军三师张光迪所率领的部队会合。
第二批远征队9月从老等山出发。部队在沼泽地里冒雨行军,一些战士因饥寒患病而牺牲。行至刘垮屯附近时,伪汤原县治安队骑兵追来,中我埋伏,被歼一部。此后,为缩小目标,抗联战士就分兵数路,穿行在人迹罕至的小兴安岭密林中,克服重重困难,先后于10月上旬到达海伦,与首批远征队会合。
为支援西征先头部队,李兆麟率第六军教导队从江北转移到江南的富锦、宝清一带,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他率领由六军教导队和11军一师组成的第三批远征队,于11月初冲破敌人的封锁线,渡过松花江到达萝北县境。为了解决冬装问题,李兆麟派小股部队奔袭鹤立岗,缴获大量棉布、棉花。用三天时间,指战员自己动手做好了棉衣,部队又继续前进。
英雄的抗联战士在兆麟同志率领下,冲破敌人的重重包围,战胜饥饿和严寒,最后在12月29日到达海伦八道林子与先头西征部队会合。
厉兵秣马 平原游击
1939年1月2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召开了第九次常委会议,讨论确定了依托小兴安岭西麓山区。在黑嫩平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重建根据地的活动方针。4月12日召开的省委第二次执委会议,决定改北满临时省委为北满省委,选举金策为书记,李兆麟为常委兼组织部长。并决定撤销北满抗联总司令部,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及总指挥部,李兆麟任总指挥,许亨植任总参谋长。
1939年5月30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在德都朝阳山后方基地正式编成,发表了成立宣言及致东北抗联第一、二路军的通电。为庆祝第三路军建成,李兆麟编写了《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激励全军官兵“厉兵秣马,慷慨赴火线”,“杀敌救国复河山”。
抗联第三路军在与敌人进行的数十次战斗中,影响较大、对敌人打击最为严重的,是1939年9月18日夜里在李兆麟的部署下一举攻占讷河县城的战斗。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春到1940年初,仅第三路军龙北部队与敌人进行较大的战斗即40余次,其中击败敌人有30余次,缴获大小武器500余支,攻袭城镇七、八处,破坏火车站3个,消灭敌人250余名。
1939年12月,李兆麟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部队的情况,亲自起草三路军总指挥部《关于目前形势和新的战斗任务》的文件,发给三路军各部队。
1940年1月,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决定,第三路军各部分别改编为第三、六、九、十二支队。各支队重编后,频繁出动,相机消灭敌人。同年7月,正在朝阳山活动的第三路军总指挥部突然被敌包围,双方立刻交火,李兆麟和教导队战士一起坚持战斗。三支队政委赵敬夫率队突围护送指挥部和李兆麟同志安全转移。一场血战,敌我双方均受重大损失。北满省委委员张兰生、三支队政委赵敬夫等10名同志光荣牺牲。
当敌人正在吹嘘他们袭击朝阳山总指挥部的“胜利”的时候,第三、九支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连续攻克了讷河县、克山县的一些村镇和克山县城,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情绪,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同时,第六支队在海伦东萧家屯与“讨伐”队激战中俘虏伪警察“讨伐”队长王警佐。第十二支队越过中东路深入到三肇平原,攻占肇州县丰乐镇后,又一举攻占了肇源县城,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统治。
天将破晓 血沃北疆
1940年冬,在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之前,日本侵略者增调重兵进驻东北,抗联的处境更加困难。为保存实力,提高部队素质,迎接大反攻,党组织决定,抗联部队除留一部分队伍继续坚持活动外,陆续转入苏联境内,集中在中苏边境地区整训。1941年初李兆麟同志又返回东北,部署三支队在大兴安岭南北开辟新的游击区。这支部队一年中,破坏了敌伪的许多木业,横扫呼玛河金沟,与敌人战斗22次,取得很大胜利。1942年7月,东北抗联被编入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第88旅(后称为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为政治副旅长。他们在领导部队进行军事、政治训练的同时,又派遣小部队回东北开展侦察活动。这时,三路军的部分部队仍在北满山区坚持游击战争。为迎接抗战胜利做好思想、政治和军事上的准备,李兆麟做了大量工作。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根据东北党委会的决定,周保中、李兆麟、冯仲云率抗联干部,在党中央派往东北的干部和军队到来之前,先机进入东北。李兆麟率百余名干部来到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满地区。他经牡丹江到达哈尔滨后,立即建立起东北抗联办事处。李兆麟是我党哈尔滨市委委员、松江省工委委员和北满分局委员。10月1日他担任了新成立的滨江省政府副省长和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进城后,李兆麟仍保持着共产党员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优良作风。
1945年12月底,国民党“接收”大员来到哈尔滨。我党从大局出发,决定李兆麟辞去副省长职务,专任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做为我党和群众的代表,无情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一伙穷凶极恶的国民党特务分子躲在阴暗角落里策划了多种谋杀李兆麟的方案。1946年3月8日,哈尔滨各界妇女召开解放后的第一个“三八”节庆祝大会,李兆麟在会上发表了与“接收”大员针锋相对的、激动人心的讲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就在他讲话的第二天下午,抗联的卓越领导者、民族英雄李兆麟不幸被国民党特务分子暗杀。
噩耗传出,中外震惊。1946年8月15日松江省和哈尔滨市人民把李兆麟的遗体安葬在哈尔滨道里区的一座公园内。墓碑上镌刻的“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之墓”几个金色大字光彩熠熠。李兆麟的历史功绩,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