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斐济前总督考虑出任共和国总统
新华社惠灵顿10月20日电 斐济前总督加尼劳已表示,只要斐济有一部“可以接受的新宪法”,他将考虑出任共和国的总统。
据今天此间获得的最新消息说,加尼劳所认为“可以接受”的意思是,这部新宪法既能为斐济人民接受,也能为国际社会接受。
他说,新宪法应当由公民投票通过。
加尼劳表示,他确信斐济各族公民将会对新宪法投赞成票。新宪法将保证土著斐济人在议会中占优势。
英国女王15日已接受了加尼劳提出的辞去总督职务的请求。
另据报道,兰布卡临时政府的不管部部长艾哈迈德·阿里和曾于10月9日拒绝参加内阁就职宣誓的印度族事务部长艾琳·贾伊·纳拉扬已于昨天宣誓就职。


第6版(国际)
专栏:

对美国袭击伊朗石油钻井平台
国际社会作出不同反应
本报大马士革10月20日电 记者周国铭报道:美国对伊朗石油设施的袭击在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引起不同反应。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谴责美国的攻击,表示利比亚支持伊朗反对美国侵略行动。阿尔及利亚外交部发言人对美油轮在科威特海域遭袭击和伊朗钻井平台被炸表示遗憾。海湾国家舆论担心,海湾地区将由此而出现新的战争升级。
正在美国进行私人访问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日表示,完全支持美国袭击伊朗在海湾石油平台的行动,并说,美国的行动是绝对正确的,是深思熟虑的回答。
法国和西德外交部分别发表声明,对美国超出行使自卫权利的决定表示理解。法国还强调应确保海湾国际通道的自由和安全,必须努力避免海湾争端的升级,呼吁尽快全面实施安理会598号决议。西德表示要继续支持联合国为结束两伊战争所做的努力。要求两伊积极响应联合国秘书长的最新停火建议。
意大利政府则对美国这一行动将给海湾地区带来的严重后果表示担忧。
苏联对美国袭击伊朗钻井平台也迅速作出反应。塔斯社当天发表的评论说,美国海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伊朗的“武装侵略行为”,是“军事行动的升级”。


第6版(国际)
专栏:一句话新闻

一句话新闻
△美国总统里根19日同助手们讨论股票市场问题,并指示政府官员同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和投资界领导人进行磋商。
△印尼两列火车客车因信号错误在雅加达南部相撞,100余人丧生,300多人受伤。
△加拿大联邦政府财政部长威尔逊19日说,虽然股票下跌,政府没有理由对股票市场进行干预,因为加的经济是健康的。
△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莫伊索夫19日在向联邦议会作报告时突然发病,会议一时中断,经治疗后,莫坐着继续讲话。
△法国总统密特朗19日上午抵波恩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密执政时虽多次到波恩,但进行国事访问还属首次。
△新西兰19日宣布,将召驻斐济大使回国述职并考虑对斐济实行广泛的制裁措施。(本报讯)


第6版(国际)
专栏:

保共中央机关报文章认为
中国内外政策通向革新与和平
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工人事业报》不久前发表文章,称赞中国的内外政策是“通向革新与和平的方针”。
文章说,中国在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决议的过程中一直奉行全国现代化的政策,第七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令人鼓舞的目标,中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文章接着说,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无疑将会加深中国社会深刻的变革过程。
文章在谈到对外政策时说:“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致力于巩固世界和平与安全,被公认为是国际安全与地区安全的一名卫士。”
文章强调说,今年是保中“两国友好关系史上最有成效的一年,实现了两国最高级领导人的互访,商定了直至下世纪初的广泛和目标明确的经济与科技合作纲要”。
文章最后说,保中对话令人信服地证明,每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根据客观规律和本国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
(新华社索非亚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捷报刊纷纷载文
赞扬我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捷克斯洛伐克一些报刊最近纷纷发表文章,赞扬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的成果和中捷两国的友好合作。
《人民民主报》的文章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解决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太低的问题,而中国的国民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增长速度多年来一直保持在世界最前列。1986年中国国民收入增长7%、工业生产增长9%、投资增长10%,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这一趋势。中国正在顺利实现1978年提出的到本世纪末使社会总产值翻两番的长远目标。
《劳动报》的文章说,自实行开放政策后,外国在中国的投资额大大增加,1986年达到74.3亿美元,建立了约2000多家合资企业。客观看问题的人都承认,改革加快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增强了社会主义实力,缩小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
《自由言论报》的文章说,中国在国际生活的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根据独立自主的原则,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加强同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上所有主要政治力量的关系。中国领导人特别重视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并努力使这一关系具有积极特点。该报赞扬中捷两国的友好合作,认为捷总理什特劳加尔访华和中共中央代理总书记、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访捷是把相互合作推向新阶段的重大步骤。(新华社布拉格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总统表示将对美国进行报复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说伊朗不会对美袭击无动于衷
本报大马士革10月20日电 记者周国铭报道:美国19日对伊朗海上石油平台的袭击事件,引起了伊朗官方的强烈反应。据报道,伊朗总统哈梅内伊于19日晚主持召开了伊朗支援战争最高委员会紧急会议,讨论美国对伊朗的攻击,会后,他强烈谴责美国对伊朗“野蛮的侵略行动”,表示“伊朗将以牙还牙,对美国进行报复”。
哈梅内伊说,美国这样做是犯了一个大错误。这一行动将给美国自己在这一地区增加麻烦。
伊朗外交部在昨晚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谴责美国对伊朗石油经济设施的袭击是“明目张胆地侵犯伊朗领土”的行为。声明表示,伊朗将坚决还击美国的侵略,并要求美国对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承担全部责任。声明还指出“美国的侵略行径违背了安理会598号决议的精神,旨在阻挠安理会为结束两伊战争所做的努力”。
伊朗的高级军事官员卡马尔19日也说,美国的这次攻击行动证明,美国实际上已卷入了同伊朗的全面战争,伊朗将对美国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卡马尔还说,美国同伊朗的对抗还表明美国在两伊战争中已“公开支持”伊拉克。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9日电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拉贾依·霍拉萨尼今天在这里表示,伊朗对美国袭击伊朗两个石油平台决不会“无动于衷”。
霍拉萨尼说:“美国的这些侵略行为是对国际法、联合国宪章精神和条款的明目张胆的挑衅。”
他警告说,美国这样做表示它“已向我国发动了一场全面战争”。
当被问及美国的袭击是否会影响联合国秘书长为调解两伊冲突所进行的和平使命时,霍拉萨尼说:“我们仍坚定地信赖联合国安理会和秘书长。”
但他又说,美国的侵略行径影响了安理会的威信。
(附图片)
上图为炮击伊朗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军舰,下图为燃烧着的钻井平台。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日本自民党产生新总裁
本报记者 孙东民
十月二十日零时十五分,政调会长伊东等几位自民党领导人出现在首相官邸门口。一项重要的裁决刚刚由中曾根首相(党总裁)在这里签署。在转播实况的摄影机面前,伊东等人表情严肃地坐着黑色轿车直奔相距不远的自民党总部。十五分钟之后,代理干事长宇野向记者宣布:经过中曾根裁定,现任干事长竹下登被指定为自民党的下届新总裁。
一个时期以来为内外所注目的执政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争夺战,是在经过这一戏剧性的场面之后决定胜负的。竹下、安倍、宫泽三派之间为谋取总裁的职位,各自采用合纵连横的战术去争取多数。竹下自恃党内最大派系的地位,试图联合安倍派、河本派一举获得过半数;安倍则在与竹下、河本派联合的同时,亦与宫泽派接近,进行两面作战,而宫泽则面对安、竹联合,最终寄期望于没有候选人的中曾根派。但出于各自的利害关系,三位候选人都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全力以赴,协商的原则都是自己当选为前提,尽管经过几十次的三者协商和二者协商,最终都是各不相让,无从统一。这样,无条件地请现任总裁出面裁定,便成为现实的选择。
中曾根在取得三位候选人同意无条件地服从裁决之后,取得了下任总裁的决定权。中曾根作为即将卸任的总裁,能够在这次选举中一锤定音,这在自民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现任自民党干事长竹下登,能在这次与安倍、宫泽等实力人物形成的三足鼎立之中一举获得总裁提名,并非偶然。据称中曾根首相在这次选举中的战略是,与三位候选人之间保持等距离,在合纵连横中审时度势,关键时刻支持多数,以便在移交政权之后仍在党内保持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中曾根指名竹下登为下届总裁,此中原委,据悉有三:首先,竹下派是党内最大派系,从稳定政局、谋求党内团结看,是最现实的选择;第二,竹下派所属议员构成原田中派的绝大多数,田中派是中曾根政权的关键支持力量,竹下在中曾根政权内任过四期藏相,支持中曾根路线,又表示过要继承中曾根政策;第三,竹下是党内资深政治家,先后在佐藤内阁、田中内阁内担任官房长官,尤其具有出色的政治协调能力和政策执行能力。虽然竹下在外交方面的经验还是未知数,但中曾根正可在交班后仍在外交方面施加影响。
竹下登在获得中曾根首相的提名之后,自民党总裁选举委员会基于安倍、宫泽宣布退出竞选,并办理了辞退手续,今天已宣布决定竹下为下届总裁。按照该党的议程,在本月三十一日举行的自民党代表大会上,竹下将正式成为新总裁。舆论界普遍认为,竹下登接任总裁一职,是自民党的现实的选择。财界人士希望“早日建立举党一致的内阁,全力解决国内外面临的重要课题”。自民党内的各派领袖均表示与竹下合作;竹下派人士称,近几天内将本着重视派系均衡的原则安排人事,安倍、宫泽将分别在党内和未来的内阁内居要职。
此外,竹下政权的外交政策虽有待发表,但据竹下派“经世会”发言人对本报记者称:竹下曾在田中内阁内对中日友好作过相应的工作,新总裁将重视中日关系,促进两国经济合作。
(本报东京十月二十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人物

日本自民党新总裁——竹下登
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竹下登于10月20日被现任自民党总裁中曾根康弘指定为下届自民党总裁。由于自民党在国会中拥有稳定多数,新总裁将出任下届内阁总理大臣。
竹下登1924年2月26日生于日本岛根县饭石郡挂合町。现年63岁。1947年9月从早稻田大学商学系毕业,后回岛根县任中学英语教员。青年时代立志从政,1951年当选为岛根县议会议员,任该县联合青年团团长。1958年以来10次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在自民党和内阁中历任自民党青年局局长、通产省政务次官、内阁官房副长官和长官、自民党国会对策副委员长、自民党副干事长、建设大臣、自民党全国组织委员长、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委员长、大藏大臣等职。中曾根内阁期间,先任大藏大臣,现任自民党干事长。
竹下登原属自民党田中派实力人物。7月4日,率领113名自民党原田中派议员成立竹下派(经世会)。目前是自民党内最大派系。
10月5日,竹下登发表了自己的施政设想,题为《创造面向世界的文化经济国家》,明确表示要继承中曾根的基本路线。在内政方面,主张积极的财政论、日本列岛家乡论(即把日本建设成宛如自己的故乡一样美好的田园)。在外交上,主张以日美协调为基轴,积极发挥日本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
竹下登1972年以来多次访问过我国。1987年1月访华时曾同邓小平主任会谈。
作为老资格的政治家,在党内有出色的协调能力,常采取水到渠成式的“熟柿战略”。善于忍耐,有“政界阿信”之称。
兴趣广泛,长于鉴赏日本画。精于柔道,取得五段的资格。喜欢的座右铭是:“竹子上下均有节”。(青文)
(附图片)
新华社发


第6版(国际)
专栏:

叙利亚总统会见伊朗总理
叙伊成立三个双边委员会
新华社大马士革10月19日电 据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援引接近叙利亚总统府人士的话说,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今天在会见伊朗总理穆萨维时向他保证,叙利亚在即将召开的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上将阻止通过任何反对伊朗的决议。
这位人士说,阿萨德和穆萨维讨论了两伊战争、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海湾增强海军力量和黎巴嫩局势等问题。双方强调了防止两伊战争扩大的必要性,呼吁外国军舰撤出海湾水域,以确保国际航运自由。
这位人士还说,双方同意准备一份关于一旦海湾地区和世界各地发生大事时两国将进行协调的政治备忘录。
穆萨维是18日抵达大马士革进行正式访问的。他已分别同叙利亚总理和外长进行了会谈。
新华社大马士革10月19日电 叙利亚和伊朗两国18日在大马士革成立了政治、经济和文化3个委员会,以加强双边关系。
叙利亚一位权威人士说,这3个委员会是在叙利亚总理卡西姆和来访的伊朗总理穆萨维举行会谈时成立的。
这位人士说,两国总理在会谈中讨论了重新安排叙利亚欠伊朗的20亿美元的债务、伊朗以低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价格向叙利亚提供250万吨石油以及叙利亚向伊朗出口工业品和食品等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争取国际支持 迫使苏联撤军
阿圣战者伊斯兰联盟派代表团前往联合国
新华社伊斯兰堡10月20日电 据阿富汗抵抗力量人士今天在这里说,新当选的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由七个主要抵抗组织组成)主席毛尔维·尤尼斯·哈利斯即将在最近几天内率代表团前往联合国。
这位人士说,代表团去联合国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对阿富汗抵抗力量反对苏联侵略斗争的支持,并要求联合国迫使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他说,代表团将尽力争取参加下个月联大关于阿富汗问题的辩论,以便能在这个世界讲坛上陈述该联盟的观点。
他说,如果代表团被拒之门外,那末,将把代表团团长的发言稿和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全部背景材料散发给出席本届联大的各国代表。
这位人士还说,该代表团将在纽约举行记者招待会,并会见各国代表团领导人。代表团还将到华盛顿拜会美国总统里根。


第6版(国际)
专栏:

菲律宾议会大厦发生爆炸
新华社马尼拉10月20日电 菲律宾议会大厦2楼会议厅20日上午当地时间八点半左右发生爆炸。
马尼拉警方对记者说,这是反对科·阿基诺政府的菲律宾右翼或左翼政治集团为了动摇政府的一种行动。
警方说,由于爆炸时间是在早晨,议员们还没有到会,因此没有人员伤亡,只是厅内的座椅被炸毁。
目前还没有人宣称对此事件负责,警方正进行调查。


第6版(国际)
专栏:

斯里兰卡五十多万平民流离失所
新华社科伦坡10月19日电 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在斯里兰卡北部和东部地区,由于印度维持和平部队和当地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发生激战,造成大约55万斯里兰卡平民无家可归。
在印度军队向泰米尔猛虎组织发起猛攻的8天中,仅贾夫纳半岛就有50万多人流离失所。这些难民无家可归,目前只好栖身于学校或教堂里。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瑞典司法大臣因间谍逃走辞职
瑞典司法大臣斯滕·维克伯姆因向苏联提供情报的重要间谍犯斯蒂格·贝林逃走十九日宣布辞职。维克伯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贝林逃走是一个严重事件,它“证实了司法当局存在缺陷”,“负责当局显然犯了严重错误”。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间谍犯贝林本月五日被允许在一名看守监视下回斯德哥尔摩与妻子团聚。由于看守不严,贝林与其妻于六日凌晨双双逃走。追捕逃犯的行动至今仍无结果。
洪都拉斯总统赴美国正式访问
洪都拉斯总统何赛·阿斯科纳·奥约十九日启程前往华盛顿对美国进行为时六天的正式访问。据悉,阿斯科纳将会见里根总统,讨论中美洲冲突及双边关系等问题。阿斯科纳在启程前发表讲话说,如果尼加拉瓜不执行第二次埃斯基普拉会议协议,他赞同美国国会增加对尼反政府武装力量的援助,并希望美国设法保护其与尼加拉瓜毗邻的友好国家。
孟加拉国工人举行全国性罢工
孟加拉国工会工人十九日晨开始举行为期两天的全国性罢工,造成首都达卡市交通中断,商店关门。这次罢工是由十八个工会组成的孟加拉联合会发起的,他们要求政府给受水灾的工人发放百分之六十的物价津贴和补发两个月的工资。据该联合会人士说,政府已拒绝了工会方面的要求,所以工会决定举行大罢工。据这位罢工组织者估计,全国大约将有三百五十万工人和雇员参加罢工。
据孟加拉国国家通讯社今天报道,劳工部长安瓦尔·扎希德指责罢工是非法的。他说,罢工破坏了政府为救济和安置灾民所作的努力。
斯里兰卡四十名大学生被炸死
据斯里兰卡军方人士十九日说,当日下午,斯里兰卡东部巴提卡洛阿区发生一起地雷爆炸事件,造成四十名大学生死亡,二十人受伤。这些人士说,这批贾夫纳大学的学生是在印军维持和平部队一队士兵的护送下乘坐一辆国营公共汽车前往巴提卡洛阿大学的路上触及被埋设的地雷遇难的。乘坐同一辆汽车上的印军也有三名士兵当场丧生。据报道,这起事件是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的武装人员干的。(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在阿曼湾举行实弹军事演习
新华社科威特10月19日电 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团结报》19日报道,美国军舰过去3天里在阿曼湾举行了实弹军事演习。阿联酋通讯社援引航运界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说,这次军事演习表明,在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海岛城”号16日在海湾遭到导弹袭击之后,美军正在研究对付伊朗的战术。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舒尔茨的中东之行
林皎明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本月16日开始对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埃及进行访问,并将在伦敦与约旦国王侯赛因会晤,整个旅程行色匆匆。
据报道,舒尔茨此行是要“估计形势”,试探中东地区阿以和谈的现实可能,“探索提出新计划的方法”。但从他的访问结果来看,无论在调和以色列内部两派就中东和平国际会议的对立,或是在缩小阿以双方就这次国际会议的程序和形式上的分歧方面,都未取得什么进展。
舒尔茨两年后重访中东,正值该地区形势激烈动荡、危机四伏之时。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以色列继续在黎巴嫩南部、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区对巴勒斯坦人实施暴行;两伊袭城战、油轮战愈演愈烈;美伊两国已从紧张军事对峙发展到屡次直接武装冲突和连锁报复行动。与此同时,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的执行仍在调解阶段。阿拉伯国家首脑特别会议筹备工作即将就绪。中东和海湾局势现状,都决定了舒尔茨在中东的回旋余地极为有限,甚至连某些美国国会官员都认为他去中东“不是时候”。
然而,就里根政府来说,此时派国务卿到中东试探摸底,是有其现实考虑的。里根总统的第二届任期所剩时间不多,此届政府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无所作为的状况遭到国内的批评和奚落,如不抓紧时间作些交待,所受压力将会更大。这是其一。美国虽然原则上接受中东和平国际会议的主张,但仍坚持除非巴解组织正式承认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否则拒绝其参加会议的立场。舒尔茨至今认为苏联“没有获得”参加中东和平进程的“权利”,甚至重提“双边谈判”的老调。显然,这一切与阿拉伯有关各国的立场仍有相当距离。在以色列方面,以沙米尔为首的利库德集团坚决反对国际会议,拒绝与巴解组织进行任何谈判,工党领袖佩雷斯虽愿有条件地接受国际会议的建议,但一般认为,只要两派对立不能消除,中东国际会议问题只能留交下届政府解决。美国担心,这种僵局如持续下去,在中东有酿成“暴力行动”的危险。舒尔茨此行正是为试图在中东有关各方及以色列内部寻求打破僵局的“新计划”。这是其二。
此外,用西方外交界人士的话来说,舒尔茨中东之行的着眼点“在莫斯科”。目前,美苏已就中导达成原则协议,并在筹备自雷克雅未克之后的第二次美苏首脑会谈,无疑将涉及诸如中东等地区冲突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恰在舒尔茨中东访问期间,苏联第一副外长沃龙佐夫也在同一地区穿梭访问。这显然不是不期而遇,而是美苏两国在中东问题上新的一轮交手之前进行实地考察,并将根据各自在中东的利益做一番新的较量。
在舒尔茨访问中东期间,海湾发生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和美国船只被导弹击中两起事件。美国军舰19日摧毁伊朗一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进行报复。海湾局势骤然再度紧张。这在客观上冲淡了国际社会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关注。舒尔茨向沙特国王保证,美国“决心并愿意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再次暗示美国军事卷入海湾事务的意图。然而,美国自“伊朗门事件”以来在中东丧失的“威信”,能否就此轻易挽回,是很值得怀疑的。美国长期无视阿拉伯各国和巴勒斯坦的民族利益,偏袒以色列的扩张政策,是其中东政策的致命弱点。此次中东之行,舒尔茨试图以原有方针寻求出路,自然是办不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