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深化企业改革 开展双增双节 提高经济效益
国家经委部署今冬明春工交生产流通工作
本报北京10月14日讯 记者鲁牧报道:国家经委今晚在电报大楼举行电话会议,通报今年前三季度工交生产情况,部署今冬明春工交生产、流通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在提高效益上争上游,不在产值、速度上比高低。
国家经委主任吕东主持了这次电话会议。
国家经委副主任叶青在通报今年以来的情况时说,前三季度的工交生产和商品流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局面,总的形势是好的。特别是第二季度大面积地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生产和效益一月比一月好。展望全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增长速度将为12%—13%,今年工业总产值比1979年翻了一番多。
他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经济战线上的广大职工正以搞好当前工交生产、流通工作的实际行动迎接大会的召开。十三大期间和以后,要认真学习大会精神和文件,加快改革步伐,同时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增产适销对路产品,稳定市场,扩大出口,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今年第四季度的工作,要突出提高经济效益和为明年生产、改革做好准备,力争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根据明年“经济要进一步稳定,改革要进一步深入”的经济工作方针,国家经委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今冬明春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今冬明春各地要帮助企业解决好承包中出现的新问题,抓好成功率,把企业的潜力挖出来。继续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物质消耗两大关键上狠下功夫。
——抓好电力、原材料的生产和供应工作,促进增产增收。尤其要搞好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办法解决好紧缺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安排好今冬明春的市场供应。加强物价监督和检查,坚决制止乱涨价和变相涨价,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和市场良好秩序。
——交通运输要挖潜增运,保证计划和重点运输任务完成。
——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当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寒、防冻、防火、防盗等工作,消除各种隐患。
——瞻前顾后,做好明年一季度的生产准备。在组织今年第四季度生产时,切不可把原材料、在制品吃光用尽,一定要留有余地,以使明年生产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确保明年生产稳定协调发展。


第2版(经济)
专栏:

一副对联 反映群众心声
化肥价高 引起领导重视
栖霞副县长同农民对话改进工作
本报讯 “高价物资俺不要,平价粮食俺不卖,请政府谅解”。一位农民的对联,引起了山东省栖霞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不久前,县政府负责同志就生产资料供应问题同农民进行了一次对话,并扎扎实实地做了服务工作。
今年以来,栖霞县部分生产资料供应紧张,化肥、柴油等平价少、高价多,群众意见很大。在唐家泊镇召开的人代会上,镇人大代表、西上寨村农民柳玉民以提案的形式向政府反映了这个问题。并在提案末尾写了前面提到的对联和横批。镇党委、政府很重视这件事。他们进一步调查了情况,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件事,及时教育各级干部克服官僚主义,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搞好服务工作。同时,副县长曲学道来到唐家泊镇,与西上寨、下牛蹄夼、唐家泊村的部分农民进行了一次对话。
曲学道听了大家的反映后说,农民的不满情绪政府是理解的。这个问题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工作中的官僚主义作风。我们有些同志确实在思想感情上同农民有距离,对农民的困难漠不关心,服务喊得响,实际做得少。他还具体向农民介绍了化肥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他说,少数单位或个人乘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是一条原因,但紧张不全是这点造成的。化肥生产是投入大、效益低的行业。国家为了维护农民利益,对化肥厂计划内生产的化肥统一调拨,并给政策性经济补贴,以保证化肥以较低价格卖给农民。计划外生产的化肥,国家不统一调拨,也不给补贴,生产厂家就按实际生产价格自己处理。我们计划外采购的正是这部分化肥,因而价格比牌价高。
听了副县长的分析和解释,在座的群众消了气,表示理解国家的难处。
曲学道还向农民征求对县政府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农民们见县长态度诚恳,都端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要求政府针对土地、果园承包到户的特点,搞好农药供应;有的要求政府抓好科技普及工作,还有的要求政府抓好秋种的服务工作。曲副县长把这些意见带回后,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具体措施。他们针对秋种期间化肥、柴油需求量大的实际,发动有关部门外出采购,一个部门包几个乡镇。为了维护农民利益,县政府对计划外采购的物资规定了最高限价。县政府领导还带领商业、供销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县化肥厂、磷肥厂,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和职工的后顾之忧,鼓励工人多生产化肥。县化肥厂从8月中旬开始,平均每天比过去多生产40多吨化肥。此外,县、乡、镇政府还发动群众大积大造土杂肥,广开肥源,为秋种备下较充足的肥料。
(林桂学 王川强)


第2版(经济)
专栏:

“日野”“日产”卡车质量低劣
我国用户蒙受损失纷纷索赔
本报讯 据国际商报报道,今年以来,中国各地陆续发现从日本进口的“日野”、“日产”卡车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用户因此蒙受经济损失,纷纷对日本厂商提出索赔。
国家物资局从日本进口的15000辆“日野”FC164和FC166两种型号的载重车,自1985年底至1986年间陆续到货投入使用约半年后,不断出现制动不佳、轮胎爆破、挡风玻璃自裂、弹簧钢板断裂和驾驶室顶棚裂等质量问题。其中以驾驶室顶棚裂缝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且具有规律性。仅在浙江、江西、安徽三省的商检局检验的275辆车中,就有85辆因存在上述质量问题,占检验数量的30.9%,中国商检部门认为是不合格品并出具了检验证书。
据商检部门的检验结果表明,出现上述质量缺陷系因设计不良所致,用户据此提出索赔。
天津第二运输公司于1986年6月进口的
“日野”KY—220H型12吨载重倾卸卡车,在投入使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普遍发生钢板弹簧断裂、轮胎爆破及早期磨损等严重质量问题。今年4月间,还发生了一起因轮胎在运行过程中自行爆破引起的人亡事故。
国家物资局于1985年间向日本日产汽车公司购买的1万辆NISSANH40E22型2.75吨卡车(也称“卡星”牌卡车)也普遍在行驶到1万公里左右时,发现发动机烧串机油现象日益严重,致使汽车无法正常使用。尽管卖主已部分认赔了用户的经济损失,有的更换发动机总成;但时隔不久,重新更换过的发动机又继续出现同样的质量缺陷,经检测,这种发动机早期磨损过甚,各主要机件配合不当,系因设计不合理造成品质不佳。


第2版(经济)
专栏:

河北省承德钢铁厂劳动服务公司以废铁、废渣为原料,加工生产成市场需要的各种产品,有些产品质量达到了先进水平。该公司自行加工制造的压型板成型机,加工的屋面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美观耐用等特点,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本报记者 田永有摄


第2版(经济)
专栏:三言两语

与群众讲讲贴心话
加正
一副对联,反映出农民的不满情绪。栖霞县的领导没有发怵,而是主动到群众中去,和农民对话,并且告诫政府部门克服官僚主义,加强服务工作,为农民分忧解难。应当说是一件顺民心的好事。
领导就是服务这句话已经说了好几年了,但一些同志确实是停留在“说”字上。正象这位副县长说的,是“嘴上喊得响,实际做得少”。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找不着“门儿”,想不出法儿,听着干部唱高调干着急,心里没个不火。这影响的不光是生产,更重要的是损害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其实,生产上遇到一些暂时性的困难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仅不想办法帮助农民排忧解难,甚至连几句让农民感到贴心的话也不愿说。农民怎能不寒心呢?
栖霞县的事实说明,农民兄弟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如实向他们讲清楚问题和困难的原因,就能取得他们的谅解与支持。当然,对话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要象栖霞那样,认真改进工作,尽力办好能够办到的事情。


第2版(经济)
专栏:

科学饲养产出多——
李兆勤三年出栏肉牛1500头
本报讯 河北省隆化县养牛大户李兆勤家的500头肉牛又要出栏了。在这之前,经他手育肥上市的肉牛已超1000头。
李兆勤是隆化县十八里汰乡京堂沟村人,从1984年开始养肉牛。他在畜牧和外贸等部门的指导、扶持下,采用以酒糟为主料的速育法喂牛。他抓住成年牛的最佳育肥期,进行科学喂养,使牛日增重1.1公斤以上,育肥期由原来的150天缩短到100天左右。经外贸部门检测,优质率达92%以上。这种育肥肉牛方法符合科学,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高。
3年来,李兆勤共向市场提供优质肉牛325吨。他的饲养规模逐年扩大,目前牛场存栏肉牛620头。他先后荣获“科技能人”、河北省“养牛状元”等称号。 (彭怀)


第2版(经济)
专栏:

为了缓解“吃肉难”——
任子乐今年已售肥猪289头
本报讯 9月23日上午,一辆辆满载着滚瓜溜圆肥猪的汽车相继驶出大连市甘井子区西小磨子村养猪专业户任子乐老汉的猪场。这一次,任子乐又向国家出售了152头肥猪。
任老汉今年60岁,1983年,他带领全家人承包了每年亏损2万多元的村养猪场,当年就获利1万多元。今年以来,市场猪肉供应紧张。一些小商贩先后四五次来到他的猪场,要以每斤高出国家收购价1角五分到2角的价格收购肥猪,都被任老汉一一拒绝。9月23日,他说服家里人,以每公斤2.60元的价格,把152头育肥猪全部卖给国家,平均每头重110公斤。至此,今年以来他共向国家出售了289头肥猪。到年底,他还可以向国家出售150多头肥猪。
目前,任子乐已投资12万元,正在兴建一座千头肥猪场,大养其猪,为缓解“吃肉难”做出贡献。 (王延年)


第2版(经济)
专栏:

江西今年粮食产量将创新纪录
据江西省政府预测,全省今年粮食总产量将达一千五百五十万吨,增产近一百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江西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粮食连年丰收,每年向国家交售的商品粮均在一百五十万吨以上。(据新华社)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际航空展览会在北京开幕
本报北京十月十四日讯 记者吕网大报道:展示国际航空工业新技术的“八七”国际航空展览会今天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展览会剪彩。
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九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六十多家公司展出了航空电子、仪器仪表、空中管制系统、地面维修设备、战术雷达监视系统和飞机发动机及其测试仪器等各种先进航空设备。


第2版(经济)
专栏:

电子工业科技交流中心开业
本报北京十月十四日讯 中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今日在北京开业。电子工业技术是国民经济各工业部发展的“加速器”,实行行业管理后,为加快电子工业部直属四十多个研究所、院校的科技成果在各工业部的推广应用,电子部设立这个常设技术市场。


第2版(经济)
专栏:

杭州西子味精在竞争中创名牌
本报讯 隶属供销社系统的杭州西子味精厂,近年来在市场竞争中创出了名牌,产品连年获得省、部优质产品奖。去年在巴黎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这个仅有四百余名职工的工厂,年产量达一千四百多吨,每年上交国家税金一百多万元。(王来法)


第2版(经济)
专栏:

一场风波后的思考
光明日报记者 樊云芳 本报记者 龚达发
(一)
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设在武汉的华中分公司,目前正经历着它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9月14日,记者刚踏进分公司的门厅,马上有人递上一份由32名干部职工签名的告状信。
记者看到:一间间办公室里,办公的人寥寥无几。“眼看好好的公司被搞乱了,谁还有心思干活?”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姜巍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
“分公司的工作已近乎瘫痪。”不下20名干部职工对记者说了这样的话。
8月19日,华中分公司原总经理王惠恒奉命返京,接替他的,是由湖北省经贸厅任命的朱松刚。朱一上任,就吩咐分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厅党组说了,对张宗富、刘一川同志(分公司的两个副总经理),已另有妥善安排,今后的工作就不用找他们了。”
其时,张宗富、刘一川正在外地出差,根本不知道被免职一事。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触动了公司里多数职工非常敏感的神经,有人喜形于色,有人愤愤不平……
消息传到华中分公司与港商及蛇口工业区合资兴办的达奇有限实业公司里,一下就炸了锅。有人摔掉了手中制图的笔:“老子不干了,散伙!”有人连呼“上当”:“早知有这么多行政干预,当初真不如搞个民办公司!”
华中分公司是达奇实业有限公司的控制股东,刘一川以华中分公司副总经理、同时又是达奇公司创始人与主要组织者的身份,被董事会任命为达奇公司总经理。现在刘一川被免职,另行安排,这无疑给“达奇”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怎么能不引起“达奇”同仁的忧虑?(二)
湖北省经贸厅厅长、党组书记找出差回来的张宗富谈话。张宗富虽然对厅里的做法意见一大堆,但这位48岁的工程师接受了既成事实,同意“平调”到省经贸厅当一名“副处级调研员”。
刘一川却当场跟厅长顶撞起来。
“你们把分公司的班子一锅端,有没有考虑到企业经营的连续性?有没有考虑到尊重企业的自主权?为什么事先不跟被免职的本人谈一次话?为什么事先不征求企业中多数职工的意见?……
42岁的刘一川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一激动就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和仪态。
从经贸厅出来,刘一川前思后想,怎么也想不通:
华中分公司是跟总公司借款25万元开业的。开业3年来,作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省经贸厅,非但没有给过一分钱,却从分公司开支走了20多万元“行政办公费”;厅里没有给分公司安排过一个业务项目,是分公司的全体职工辛辛苦苦开发了300多项技术引进项目,为国家创造了400多万元利税;厅里也没有帮分公司解决过什么具体困难,是分公司职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买了设备、汽车,买了职工宿舍,买了建办公楼的土地,还创办了达奇公司。要说分公司这几年从厅里得到过什么,那就是一张又一张塞人进来的“手谕”,一条又一条捆绑手脚的“禁令”,一顶又一顶硬性摊派的“苛捐杂税”。此时此刻,眼看着“达奇”就要进入“收获季节”,眼看着各项业务越来越兴旺,眼看着办公大楼就要拔地而起,厅里却连个招呼也不打,突然给你来个班子连锅端!
这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我们有几次顶了厅里的“摊派”?还是因为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没有完全服从厅里的“指挥”?
象这样的行政部门,到底对企业的发展起个什么作用?为什么它和企业的关系就象老子和儿子的关系?为什么它可以对企业横加干预而不承担经济责任,企业却只有俯首听命,没有保护自己与抗干扰的能力?(三)
那么企业职工又拥有什么权利呢?他们拥有告状权。
半个月内,分公司的部分干部职工连续上访了省内七八个部门,在舆论上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但改组分公司的领导班子属于省经贸厅的权限,谁能去直接干预呢?
情况反映到北京中技总公司。9月4日,总公司向湖北省经贸厅发了一个公函。函中这样评价华中分公司:“华中分公司成立至今不到三年的时间,业务和各项工作都有较大发展。”“特别是最近一年多来”,“在抓好技术引进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出口业务,与港商及蛇口工业区合资兴建了达奇实业有限公司,为把新技术发明转变为出口商品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已初见成效。为了适应公司业务发展,调整了内部机构,改选了党支部,加强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总公司恳切地希望湖北省经贸厅在对华中分公司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时,“考虑到技术公司业务的特点和专业性”,“考虑到分公司领导的相对稳定和连续性”,“考虑到分公司职工的承受能力”。
尽管总公司的公函口气婉转,声明这是“几点看法,供参考”,但湖北省经贸厅领导依然觉得费解:这不属于它的管理权限,它为什么要干预?
总公司的公函显然无济于事,华中分公司部分干部职工的告状逐步升级。9月8日,有5名干部职工擅自开一辆汽车赴京找经贸部告状,被有关部门中途拦截。13日,有32名干部职工(不包括张、刘两人)签名的告状信问世了。32名,恰恰是华中分公司职工总人数的一半。而其时,公司有12名职工正在外面出差。
告状信中呼吁:“我们希望任何关系到中技华中分公司命运和前途的决策,不能由(经贸厅)几个领导关着门决定。”呼吁“政企分开,搞活企业”。告状信说:我们这些人“亲身经历了华中分公司在经贸体制改革的洪流中诞生以来的艰难历程”,“我们不忍心它遭到人为的摧残”。(四)
华中分公司部分干部职工反映的问题是否属实?分公司的问题能否妥善解决?9月15日上午,带着问题,记者走访了湖北省经贸厅一位副厅长。
问:厅党组免去张、刘职务,出于什么考虑?
答:因为他们不合适。特别是刘一川这个干部,不仅骄傲,有时简直狂妄自大。作风霸道,动辄训人,用人上也有亲有疏。我们认为他欠缺当领导的素质。当然,全面地看,他积极肯干,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和活动能力。
问:厅里是否看到了32名干部职工的告状信?
答:听说了。现在看来,公司里支持刘一川的也可能是多数,但我们没有去作过民意测验。
问:作出免职决定之前,厅里有没有征求过分公司职工中的不同意见?有没有听过党支部的意见?
答:都没有。因为不必要。这是属于干部正常调动么。过去选拔“第三梯队”,提拔干部,都要搞民意测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这次正常调动,没有必要这样做。
事态究竟会如何发展,眼下谁也无法预料。
也许,只要干部管理权限还在湖北省经贸厅手里,只要省经贸厅“我自岿然不动”,中技华中分公司的这场风波终将得到平息。职工们不会一直“闹”下去,刘一川也只有“服从分配”。目前这场风波尚未平息,但它留下的思考题值得人们去探索。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企业抱怨行政部门干预过多,而行政部门则忙忙碌碌,很是辛苦。如何调整企业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吗!


第2版(经济)
专栏:

辉县4万吨尿素装置生产稳定
小化肥厂改建扩建有了经验
本报辉县10月13日电 记者李杰报道:由国家计委和化工部联合主持召开的河南省辉县化肥厂4万吨尿素装置现场总结会今天在这里结束。与会专家通过现场考察,广泛评议后认为,这套装置的成功,为我国小化肥厂改建和扩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
辉县化肥厂4万吨尿素装置是去年底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的。今年4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方面专家对这套装置进行了严格的技术考核。结果表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现在又经过几个月的考验,整个装置生产稳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值,有的超过了设计值。
4万吨尿素装置是由化工部第四设计院设计的,设备全部国产化。它以煤为原料,可以就地取材,不象引进装置那样吃的是细粮——天然气和原油。据悉,会后,化工部将组织设计院尽快完成4万吨尿素装置的通用设计,选择厂点,“七五”期间,将有计划地对50个小化肥厂进行改建。


第2版(经济)
专栏:

化整为零
——西藏速写之二
本报记者 卢小飞
我们从围裙说起。藏族的服饰里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妇女的围裙。
贡嘎县吉德秀的“谐玛”围裙在全藏独树一帜。工艺精致,色彩鲜艳,远销江孜、青海、印度、尼泊尔。不幸的是
“割尾巴”的时候,这里的织机销声匿迹。而今,家家户户的织机又都响起来了。
一个家庭,即是一个小小工厂,耳聪目明的拉萨及尼泊尔商人远道来此收购,将这个闭塞的小镇与市场连接起来。这也是织机重新起动的重要原因。
由于特殊的人文地理原因,西藏社会经济系统发育缓慢,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多年的实践告诉人们,在这里用内地的办法办大工业不行,搞计划经济也不灵。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西藏选择的经济发展道路是:化整为零,以个体和集体经营为主,以市场调节为主。
各地的民族工业由集中改为分散。在拉萨、日喀则、江孜、山南、亚东等地,传统的手工业生产静悄悄地散落在幽巷里、庭院中。去年,仅旅游商品一项,就收入55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两倍多。上面说到的吉德秀镇,去年总收入130万元,其中手工业72万元(不算自用部分),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江孜地毯素受国际市场青睐。古色古香的花纹和手工编织的力度独具特色。我来到日喀则宗山东面的陋巷扎热林59号,主人班多今年58岁,织了大半辈子地毯。手艺远近闻名,织法细,剪工精。尤其擅长难度大的凹剪,号称全藏第一把剪刀。可是这样的手艺人,前些年却一直在赶马车。
“1977年我开始在家里偷偷摸摸地搞。居委会书记到我家来,我拉住他的手:‘你抓我也可以,救我也可以!’年轻的书记默许了我,可我还是提心吊胆。没想到不到10年,我就能光明正大地开作坊啦!”
班多的5个孩子全跟他学织毯,各自承担洗染织剪中的一道工序。他还带了7个徒弟。从收购羊毛到销售成品的全部生产过程,由他一人筹划。一般一年可生产24对卡垫,纯收入7000多元。去年12月,他到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个体劳动者代表会,受到赵紫阳总理的亲切接见。
象班多这样的个体户,在日喀则和江孜已有1200多户。除江孜地毯外,日喀则的“金宝地”小帽、扎西吉彩的银包木碗、拉孜和谢通门的藏刀,均已在市场上创出了牌子,成为供不应求的旅游商品。
商业的改革也体现了“化整为零”的思想。在全藏,经营状况不好的国营商店,或下放给集体,或承包、租赁给个人。到去年底,全区已发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达3.9万多户,从业人员有5.1万多人。去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10亿多元,其中个体工商业就占3.8亿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福建玩具工业跃登全国第五位
福建省玩具工业发展迅速,目前这个省的玩具生产仅居广东、上海、北京、江苏之后,跃登全国第五位。据统计,今年1至9月份产值达六千五百万元,又比去年同期增长47.7%。产品也从以前只能生产简单的竹木、塑膜吹气玩具,发展到今天以塑料成型为主的机动、电动、电子玩具和布绒玩具等七百多个品种。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