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书简

关于“狂”的通信鲍昌同志:
今天收到《散文》,首先拜读了《说狂》。最近,我本想对“狂”发表些小意见,出之以杂文,也想了想。你的文章,写得颇好,看法与我相同。当然,当中的材料,有的与“狂”不十分恰切,如“嗜痂”,“闻臭”(辜鸿铭)。如引证,象怀素“狂草”(例子不错,我抄过一点小材料;“虐待狂”;名利“使人发狂”,儒林外史范进)。我特别查了《论语》:“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子在陈,曰:‘归欤,归欤!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此句之“狂简”与友人、老专家杨伯峻解释不同,他解为“我们那里的学生们志向高大的很”;把“不知所以裁之”释为“指导”。我认为:“狂简”似应解为:志大狂放,未能归于正道,所以“裁之”。学生是最富于才华的,故云“斐然成章”。这个看法,不知是否?
我年已八十有二,记忆力、组织能力均太弱了,读了点书,旋读旋忘,引用点材料,查书为难,因为读了大作十分高兴,故作笔谈。你说,就当前青年的“狂”,另写一文,我以为很好。“狂”,是进取的动力,是有才华的表现,“狂”而不至于“妄”就好了。
你忙,我也杂事甚多,甚多。匆匆,草草,谅之!
好!
克家
86.11.24灯下克家师长:
事务纷繁,禀安稀疏,今奉大札,欣悦何名。我写小文《说狂》,旨在阐发今日之中国处在变革时期,一代青年,应有进取革新之“狂”劲儿,实是在为探索新潮而鼓吹。文中举例,确有不尽恰切之处,坛席指正,心悦诚服。
先生信中言及《论语·公冶长》中之“狂简”,窃以为“狂简”可用“志大才疏”释之。按《说文》:“简,牒也。”原意乃是竹简。后引伸而有省略、缺少、粗疏之义。《论语·雍也》云:“可也,简。”皇疏:“简,谓疏大无细行也。”疏大无细行,与志大才疏意思相似。然“简”亦可作“大”理解。《尔雅·释诂》:“简,大也。”如是,则“狂简”又是“狂大”,杨伯峻前辈所说之“志向高大”,亦可通之。然则“简”复可作“傲”理解。《吕氏春秋·骄恣》:“自骄则简士。”注云:“简,傲也。”于是“狂简”又可释为“狂傲”。总之,虽有狂心大言,不能敏学实干,亦就是“狂简”之意。凡“狂简”者,均未能真正掌握进取之道,故先生释“狂简”为“志大狂放,未能归于正道”,甚为深刻。
然则“未能归于正道”者,行事必出谬误。谬误为妄,故古人常以狂、妄并提,是为“狂妄”。先生于信末云:“‘狂’而不至于‘妄’就好了。”斯可谓金玉良言,更为深刻。试观古今中外之文艺大家,于其锐意创新之际,无不显出某种“狂”态,拙文《说狂》已引证之李白、徐渭、歌德、梵高等人,无不如此。他们决非一味狂妄,却总能杂糅百家,博取众长,所谓“转益多师是吾师”者也。故他们的作品虽有狂气,并无人斥他们为狂妄。
反之,仅有狂心大言,动辄宣称“××与××已经过时”,“××时代已经过去”,不事艰苦之笔耕,但以否定他人为能事,此类行径,决非真正的创新。近日浏览国外文艺资料,发现晚近数十年间,一些文人以强烈之排他性,轻率地互相否定,因而新生之“主义”,几多过商市之招牌。例如属于“现实主义”系列者,新出现的有无边现实主义、照相现实主义、总体现实主义、超级现实主义、悲怆现实主义、环境现实主义、征候现实主义、恐怖现实主义、动物心理现实主义、表现的现实主义,等等。属于“现代主义”系列者,新出现的有新超现实主义、新原始主义、新构成主义、恐世主义、极端主义、透视主义、风格主义、后结构主义、表意文字主义、漩涡主义,等等。所有这些“主义”,寿命短得可怜,一如儿童嬉玩之走马灯,迅速兴替。至于其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则知者寥寥,令人一叹。
文章乃严肃之道。名篇佳制,须呕心沥血、惨淡经营方能成之。一部红楼,万家传诵,实曹雪芹“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所致。一部《战争与和平》,举世闻名,亦托尔斯泰六载辛劳、多次增删之结果。故文学之道,须付出坚实之水磨工夫。今欲批评一位作家,自当对其作品认真研究一过;若粗加浏览,即一笔抹杀,岂不失之轻率乎?要之,我赞赏作家、批评家之首创精神,敢于在传统基础上标新立异;但必须先熟习对手,并出之以科学态度。否则,即易陷入“狂简”,使孔夫子为难矣。
区区意见,或有不当,即希先生裁正。冬月已临,诸多珍摄。
大安
鲍 昌 1986.11.28


第8版(副刊)
专栏:

说“名”
陈小川
中国人重“名”。买东西要名牌货,听戏要听名角戏,旅游要到名山大川,读书要读名著,到了各地要吃名小吃,开会要请名人,凡此种种,多得很。以至重名到了因名废实程度的事,说来也不少,而且还被推崇着,渴死不饮“盗泉”,饿死不食周粟是古时候的美谈。今天,剪彩必请名人,仿佛能剪出好运,饭店要请名人题匾,似乎可题出财源。函授班如果仅仅请到二三流名人、亚名人、准名人授课,一定要在作家、教授名前加“著名”二字,以示其名。其实著名与否,并不在有没有冠词。适应着国人重名心理,各种名的系列应运而生:十大名酒、十大名胜、三大名牌自行车、五大名牌电冰箱、四大名旦、四大名医、十大名作家、八大名小吃……
但我又以为国人是不大重名的。不少地方,甭管名医不名医,挂号费一律三角;甭管名作家不名作家,稿酬大都以千字数;也不论名教师不名教师,外出讲课以课时计酬,标准是铁的。不重名的,主要是文化方面,而茅台酒与二锅头早就不一视同仁了。
由此我便想到“名”最初的诞生,原本是实至名归的,名声噪起,一般还得靠硬功夫。王麻子、张小泉,当初保准是在竞争中斗败了许许多多刘麻子、李大泉才“名”起来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名也如此。那么何以我们的社会就那么恭敬地承认茅台酒,却不大承认精神文化产品的名呢?看来文化市场中的价值规律作用,人们还远未认识。
兰州地处西北,绝沾不上京戏发祥地的边儿,更谈不上京戏普及。但是,据说五十年代梅兰芳先生去那儿演出,票价五元,照样场场爆满。看来那会儿人还是承认文化产品的价值差别的。后来,“大锅饭”从体制到社会心理都日趋炉火纯青,这点些许的承认就没有了。今天,人们在抱怨京剧出不了梅兰芳、尚小云的时候,多少该有点儿反躬自省精神。大锅饭一开,每人一勺,哪位就算有梅先生的天赋才气,也犯不上下梅先生那么苦的功夫。前不久,我还看到有人在报纸上抱怨,解放初在琉璃厂,花两块钱买了李苦禅的三棵白菜。如今的真迹动辄三五百。假如今天李苦禅的三棵白菜还卖两块钱,那么日后中国没有国画大师,谁也别怨。到那会儿,即便花多少钱,成立多少个“抢救委员会”,也难以见效了。
那么我是不是在主张“三棵白菜”可以漫天要价呢?非也。因为根本“漫天”不了。个体户的一套进口名牌西装可以卖四五百,谁要说他“宰人”,他准回答“有人愿意挨宰呀”。这话就没错。他知道卖一千没人要,甚至卖五百五都要滞销,卖不出去自动降价。个体户里多得是研究价值规律的“专家”。怎么文化市场中的价值规律独独孱弱无力,会让文化人“漫”出“天”去呢?
当然,“名人”之名也是变化的。有些名书法家题的匾额,我就不敢恭维。名写家也绝不是字字珠玑,篇篇都“文起八代之衰”。但是,珠玑便珠玑价,豆腐渣便豆腐渣价,包括名家手下出来的豆腐渣,这才是尊重价值规律。所幸是今天已经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飞鸽”、“凤凰”已经明显比不名的牌子有区别了。我以为这是对“王麻子”们的承认,是一大进步。下一步呢?


第8版(副刊)
专栏:

讴歌民族生命的底蕴
——舞蹈《黄河魂》观后
赵大鸣文 赵士英画
古老沉郁的钟声,打破了长夜的静寂,在无际的黑暗里蔓延。一群精疲力竭的赤膊汉子,匍匐在颠簸摆晃的船头翘首凝望,焦灼地期待着那早该露出来的东方曙色。突然,一道刺目的闪电照亮四野,在刹那的惊愕中,这群汉子仿佛变成一组凝固了的雕像,伫立在观众眼前。身底下混浊的河水重又咆哮起来,唤醒了黄河船夫那股沉溺在生命深处的蛮勇力量。肌肉怒张的臂膀再次操起船桨,奋力划去。呐喊、喧嚣和着黄河浪涛滚滚而来,直催着长夜里行进的船,一刻不停地逐浪而去,奔向东方……这是在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奖作品《黄河魂》的一个场面。那群赤膊的黄河船夫,正是这伟大民族的灵魂所在。
《黄河魂》把黄河深厚的背景和船夫慓悍的造型搬上舞台,是对民族精神的大写意,其舞蹈形象有着浓重的历史感和超越舞台时空的丰富性。中华民族的历史,象一部古老悠长的故事,但《黄河魂》想传达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对昨天历史的回顾,而是在历史的反思中,对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之所以能自强不息、世代繁衍的生命底蕴的揭示。
《黄河魂》的动作形象构成,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舞蹈文化基础上的。为此,从局部的动作韵律到整体的艺术氛围,都渗透和洋溢着中国民族艺术特有的精神。然而,作品又没有流于表面照搬旧有的造型手法,而是用变革的舞蹈语汇、现代的表现手法,透过外部的形态节奏,深入地开掘并把握了埋藏于深处的情感特征和性格本质,而且根据作品创作的需要进行化解,使之变形。这样,《黄河魂》的舞台形象,就摆脱了传统舞蹈只重娱乐观赏的审美特性,除去了旧的艺术趣味附加给人体的外在装饰,让动作成为内在生命的赤裸表达。
除了运用舞蹈特有的艺术手段之外,《黄河魂》还吸取了雕塑艺术的特殊造型效果。在动作流动变化中,强调瞬间的凝固感,动与静的对比,以及形体变化对不同空间层次的充分占有,使舞台形象起伏跌宕,形成一组组醒目的黄河船夫的群像。编导还借鉴了电影蒙太奇中叠印的手法,同时在几个空间中展开不同姿态的造型段落,使之相互映衬。甚至有意打乱一般集体舞习惯的谐调与对称,让演员在音乐旋律的贯穿下自由发挥。在这种貌似纷乱的动作形象变化中,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激烈搏斗的壮观场面,豁然呈现在观众眼前。舞蹈形象亦更具有了现代审美意识的松弛与开阔。
编导苏时进同他的合作者尉迟剑明,曾以双人舞《再见吧!妈妈》在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创作一等奖。这次《黄河魂》再次获一等奖,标志着他们在艺术上向更高层次的迈进。与此同时,苏时进还创作了男子独舞《播下希望》和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画卷的大型集体舞《一条大河》等。这位多产的青年编导所编创的舞蹈,在抒发人物情感同时,注意整体氛围的深厚与凝重,在直观动作形象中,注入着深沉的意蕴,具有独特风格。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新书架

《浪漫曲》
近年来出书不易,出诗集尤难。邹荻帆的《浪漫曲》能在这种“不景气”中问世,应该说文化艺术出版社是有见识的。诗集收集了这位老诗人近作八十首,大都是作者近年来深入林区、油田、长春汽车城、新疆石河子垦区、西北大戈壁的作品,热情讴歌了祖国四化建设的脚步和当代人风貌。诗人说:“这也是一个充满了革命壮志的浪漫主义时代”。他又说自己的诗不求说大话、梦话,而是“说些能与读者共勉的话。”(斯友)


第8版(副刊)
专栏:

天空
乐建中
这是一张蓝色的请帖
邀请过多少
太阳般炽热的诗情
星星般美丽的传说
当然风也有过,雨也有过
今天,天空是宽阔的
清奇、劲健而瑰丽
容下了所有风格的想象和思索
从心口飞腾的鸽群
旗杆上的旋律
所有的风所有的笑窝
正拥向太阳
这团青春之火
阳光印刷的履历表
等待生机和活力庄严前行
望着这片蔚蓝的天空
瞳仁和心都会感到清澈


第8版(副刊)
专栏:

山村小店〔版画〕 杨可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