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京城三轮车时话
本报记者 赵蓓蓓 龚金星
编者按:一个时期以来,读者不断来信反映,北京一些三轮车工人以介绍旅馆为名,敲诈勒索外地进京旅客。最近,本报记者就此作了查访探索,了解到一些实际情况,也触及了一些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近两年,北京的人力三轮车可着实见长。每当夜幕降临,在北京的几个火车站附近,在前门、大栅栏等繁华闹市,在一些旅馆、饭店跟前,那三五成群的三轮车给北京市的交通运输增添了新的活力。
可是,对于一些三轮车工人,人们似乎有些印象不佳。为什么?信不过。
各有“高招”
三轮车行业是“马路工厂,分散经营”,从业人员也较复杂,有闲散待业者,有退休工人、郊区农民、进城民工甚至还有在职职工。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三轮车处于“无政府”状态。有些人不择手段地坑人骗钱,挨坑的往往是些外地旅客。
这些人抓起“票子”来,各有“高招”:
信口雌黄,连蒙带骗。去年11月5日晚7时45分,一男一女随着刚下车的旅客走出北京站出站口。
“住旅馆不?”两个小伙子主动上前打招呼。
“么子旅馆?”男旅客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问。
“东四益都,在闹市。”
“坐公共汽车怎么走?”
一小伙子一本正经地说:“您甭问,北京的公共汽车现在已经不开了!我们用三轮车送您去,两人十块钱,保管您住上。”
常来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公共汽车末班车一般都到夜里11时,也有通宵汽车。可这位三轮车工人,为了招揽乘客,竟把有说成无。也有把无说成有、把远说成近的,还真骗了一些初来乍到的旅客。据北京火车站治安民警说,有位从丰台来的旅客懵里懵懂地又被拉回丰台附近的旅馆。
威逼利诱,软硬兼施。有的三轮车工人利用某些公差旅客爱占小便宜的心理,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引诱乘客。去年11月7日晚,虎坊桥路口一个拉平板三轮车的青年跟两名旅客谈生意时,打开装票的烟盒说:“这儿有发票、三轮车票、出租汽车票、公共汽车票,您要哪种?”只要你坐他的车,随你挑选,多给几张也可以。据说,这些票证,有的是从熟人手里弄来的,也有的是从一些专门捡废票的人手里买来的。
有的拉车人则强行勒索。宣武区公安分局一位民警同志告诉记者,有位从新疆来的旅客,在永定门火车站乘上三轮车,付车费时,身上的钱被几个拉车人看见,于是他们把这个旅客拉到僻静处,向旅客索钱。旅客抗争,结果被用刀刺伤,钱被抢走。还有的人竟从坐他们车的外国人手中抢外汇,影响极坏。
漫天要价,得捞就捞。有的人要价因人而异,见到老幼妇女就狠敲竹杠。有位山西女青年来京旅游,在前门乘了辆平板三轮车,到广安门外达观营(乘公共汽车仅需一角五分钱)。拉车的是个体三轮车工人俊福栓。他拉到目的地后,开口就要四十元,女青年据理力争,俊福栓竟动手抢她的挎包。据了解,北京站客运三轮车站收到的信中,基本上都是多收车费的问题。
按规定,货运三轮车不准搞客运,但据我们所见所闻,搞客运的三轮车中,多数是货运三轮车。
上述问题,大部分都出在那些无照运营的“黑车”上。目前,北京市的“黑车”明显上升。我们曾在大栅栏一带看了十五辆揽客的平板三轮车,其中有八辆无牌照。去年1月至11月10日,仅北京火车站地区就查出三百六十六辆这样的“黑车”。
都管都不管
虽然这些坑骗乘客的只是少数人,但却败坏了首都和三轮车行业的声誉。
难道就没人管管?
管是管了。近几年来,北京市政府颁布过《北京市人力客运三轮车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公路货物运输管理暂行办法》等,各区也相继成立了三轮车管理社,有的地区每年还重点进行整顿。整一次,好一阵,可过些时候,又一切照旧。
原因何在?记者走访了公安、工商、三轮车站、火车站治安联防等单位,得到的回答竟惊人地相似:全市对三轮车缺乏一个统一的、固定的、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和措施。
按规定,公安局管客运,交通局管货运,工商局管市场监督,税务局管税收,三轮车社管人员,说起来是综合治理,但却无人去具体落实。你要问北京现在有多少三轮车在运营?有多少三轮车无照经营?有多少货运三轮车搞客运?谁也不清楚。据统计,北京上了牌照的三轮车已近八万辆,其中货运三轮车就有七万九千多辆,个体的占70%,约五万五千六百辆。但在工商局领了营业执照的个体客货运三轮车仅一千九百多户,只占个体三轮车的3.4%。那五万三千多辆,有没有在搞运营的?那些连车照也没有的“黑车”又有多少?
几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对目前三轮车的管理状况似乎都有意见,都埋怨其他部门不管,都感到自己无能为力。的确,其中有一些客观原因。一是人力有限。“黑车”活动频繁时,管理人员大都下班了。再说,那么多车也管不过来。二是相当一些三轮车工人法制观念淡薄。另外,有些管理规章也陈旧落后,不健全。如里程计价标准,客运是1983年规定的,货运根本无标准,有的只是参照客运标准。现在许多方面费用都涨价,三轮车也就各行其是了。货运三轮车的票证也象出租汽车一样,“一个和尚一个庙”,五花八门,混乱不堪。
几方都需要
除了上述管理体制等问题外,还有个管理政策和手段问题。北京市政府曾明文规定,北京市旅馆介绍业务一律由市旅店公司旅馆介绍站统一办理,可是,为什么相当一部分三轮车工人仍在私自介绍旅馆?
旅客需要。外地人进京,第一件事自然是找住处。来过北京的自己还能去找,初来乍到的,两眼一抹黑,有个人给找住处,当然再好不过了。到旅馆介绍站,倒也方便,但怎么到住处去?坐公共汽车,有时间限制;坐出租车吧,有的出差人又不好报销。再说,偌大个北京城,外地人找起来很容易晕头转向。在前门旅店介绍站,我们曾看到两名外地旅客,在窗口前犹豫了半天,还是失望地走了,嫌介绍的地方远。出差人反正能报销,谁愿意花钱买个不方便?
旅店需要。北京旅店介绍站有三个,在那里挂户的旅馆有三百一十多家,九万多张床位。可北京市每日仅三个火车站的客流量就达二十二万,高峰时期可达二十七万。光靠三个介绍站,能行吗?再看看北京的旅馆。截至去年10月底的统计,共有旅馆三千八百九十六家,床位四十二万八千多张,市区的约占三分之一。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去年5月31日调查,北京七个城区住店旅客流量为十二万多人,占床位的44.4%。市区内的旅馆大部分都能住满,高峰时期还供不应求,但边远地区能住上一半人就不错了。这就出现了一个供求上的不平衡。市旅店公司旅馆介绍站党支部书记陈金宝对记者说,市内旅店上报给介绍站的床位比较少,大部分都让熟人、关系户和“回头客”包了。记者还从公安部门和三轮车工人那里了解到,有的旅馆也把部分床位包给了三轮车工人。这样,三轮车工人用不着拉着客人四处找旅馆,旅馆也不用上报介绍站,双方都省事,至于这里面有无其它交易,不得而知。记者来到西草市一家挂着“客满”牌子的旅馆,听一位服务员说:“你在这里要没有熟人和关系,最好去找那些蹬三轮车的人,否则你就住不上。”
在这三千多家旅馆中,有两千六百多家是集体和个体的。国营的还可吃“大锅饭”,集体、个体的可就得自负盈亏了。他们当然欢迎三轮车工人给他们拉来住客。
宣武区公安分局的老梁对记者说:“我们曾给旅馆开过会,凡货运三轮车拉来的旅客一律不要收,可不起多大作用。我们只算治安账,可旅馆要算经济账。我们也不能强制旅馆不接待客人呀。”
三轮车工人也需要。街上跑着汽车出租车,你不介绍旅馆,提供方便,谁愿多花钱乘三轮?拉不着客人,怎么养家糊口?
公安部门也无法过多干涉。这些蹬三轮车的,大部分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若不许他们干这行,他们的生活来源怎么办?东城区公安分局管辖的北京站客运三轮车站,还专门联系了三四十家旅馆,给那些三轮车工人开辟财源。可旁边的北京市旅馆介绍站对三轮车工人抢他们的生意就很有意见:不是规定统一管理吗,为何又自立门户?东城区公安分局的高绳武则认为,客运站开办旅馆介绍业,是为三轮工人创造生产条件。有组织总比没组织强。让这些人有正当收入,对社会、对个人都有好处。
该让人放心
看来,对三轮车这一行不仅要管,而且要讲究科学管理。记者看到北京站地区货运三轮管理站就管得有条有理。平板三轮整齐地排成一排待客。货主要车,有专人开票派车。开票人在登记本上写明要车日期、时间、车号、车主姓名、货物名称、重量、去向地址、车费等。车票上也写明车号、日期、时间、地点,以便顾客监督。开票的人说:“顾客都愿到我们这儿来要车,因为让人放心。”
北京站治安联防三轮车管理站负责人李月林向记者介绍说,这个站有固定的管理人员,并建立了严格的业务管理制度,如设立三轮车工人档案卡,开票走车、日夜三班监督等,同时制定了处罚条例,工作基本走上正轨。1986年还没有人反映这里的三轮车工人有敲诈勒索的。他说:“三轮车的好处是辅助交通,起一种拾遗补缺作用,应该说是社会需要的一种行业。管好了不仅方便群众,还能增加国家税收。1986年6月至10月,这个管理站拉货八百多吨,上交税款一万两千多元。”
写出新篇章
三轮车经营中的问题,反映了我们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及某些政策和手段的不适应。近几年,个体行业迅猛发展,而我们的管理工作远未跟上,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都希望尽快在全市建立统一的三轮车管理机构,统一三轮车的编号、票证和里程计价,加强对三轮车工人的管理和监督。
“可惜老舍只写了旧社会的‘洋车夫’,没写写新社会的三轮车工人。”一位老人感叹道。那么,三轮车行业的同志们,你们想在新的篇章里写些什么呢?(附图片)
题头画 苗 地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表扬

弦轴断,悠扬吉它难出音 莫发愁,远声工厂寄新轴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间,我托人在外地购买了一把广州市远声乐器厂生产的吉它,在车上不慎将弦轴折断了,心里十分懊悔。为了配个弦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广州市远声乐器厂质检科的负责同志写了一封信。这个厂在一个星期内,不仅回了信,还寄来了弦轴。
湖北英山县中学 胡 坤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表扬

矫正器,货物虽好不对路 一封函,工厂退货不推辞
我写这封信,表扬浙江天台县凯迪新兴工业实验厂。事情是这样:我曾函购这个厂生产的矫正器,他们寄来后,我发现矫正器对我这类患者无用途,就写信要求退货。真想不到,他们不仅没有责难我,还同意给我退货。
吉林榆树县中专文秘班 扈景秋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答复反应
你报1986年11月15日第五版刊登了题为《如此先取相,后付款》的读者来信,经查,由于依时彩印公司当班人的粗心,把给顾客的一元七角二分的单据误写为十七元零二分,以致造成顾客误解。我们今后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事实上,任德全同志只取走了照片,并没有把款汇给这家公司。
广州市教育工业公司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心里话

期望更多的优秀通俗文学作品问世
——致作家的一封信敬爱的作家爷爷、奶奶、叔 叔、阿姨们:
我是一个高中学生,在周末、节假日的时候,常常借一些文艺书刊来看。我看的大多是通俗小说,有相当一部分是武侠小说。我认为这是一种可以松弛神经、沉浸在学海中的愉快的方法。现在文盲很少,人们大多是看书的。除了学习之外,通俗小说也有消遣娱乐的作用,正象我们看歌舞一样,市场是越来越大了。但是,我实在不能够这样“看”下去了。我们这个县城,只有一座图书馆,私人书摊却很多,我的书源多数来自那儿。办书摊的主要目的是赚钱,自然良莠不齐。这些书中,有的既无出版社名称,又无作者姓名。有些书,装潢精美,里面却常常出现大段议论,为一些腐朽思想辩护;还有一些书,它的艺术水平低劣到令我不敢相信的地步。
我是通俗文学的拥护者。我察觉到正在兴起的通俗文学的重要(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有了变化,追求精神享受了)。通俗文学,应该是在轻快、浅显的文章中给人以健康和美的享受,逐渐提高人们的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我现在才发现,这原来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通俗文学作品应该适应(不是迎合)人民的需要,而不应是人民去适应作品。作家太重要了。我在这儿遣词造句,想着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想到作家写作的辛苦,他们寓教于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不象我们读书时那样轻松愉快。
我作为一个读者,热切期望作家能够写出更多的优秀通俗作品。它要生动、有趣,让人易于接受,丰富人民的生活,进而美化人民的心灵。
此致敬礼!
河南省固始县高中
夏红梅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是慰问军属还是讨吃喝?
最近,我回鄂西北农村探亲,听到不少军人家属反映,每逢年节,乡村干部登门慰问军属时,主人都要酒肉招待一番。谁家如不设宴,就会落得一个麦秆吹火——小气的名声。因此,军人家属只要听说给军属拜年的人开始行动,全家便忙乎开了。一位部队干部的家属,因孩子小,人手不够,只好请邻居帮忙应酬。有的军属说:“这样慰问军属,不如不搞。”
元旦过后紧接着就是春节,希望各级领导在拥军爱民活动中办些实事,把党的温暖送到烈军属的心上,不可借此搞吃喝的不良风气。
河南新乡市驻军某部军务处 杨文学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毖后录

要盖新房须买挂历不应该!
最近,我县凡申请建新房的农民,都要花五元三角钱买一本1987年的电影明星挂历。原因是,县建设委员会的上级派给他们一万本挂历的推销任务,县建委又把这任务摊派给各乡、镇的村镇规划办公室,村镇规划办公室就把主意打到了申请建新房的农民身上。农民对此牢骚颇多。可实际上,县建委、各乡、镇的村镇规划办公室对此也是有苦难言。他们为了完成推销任务,把正常工作也放下了。如金岭镇分了七百本挂历,申请建新房的农民又没有那么多,村镇规划办公室的同志被这事搞得愁眉苦脸,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我认为:往下硬性摊派这些与工作毫不相干的挂历,不管是为单位还是为个人谋利益,都是不应当的。
山东招远县 郭正义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毖后录

集资三载 电未通 钱无影
三年前,我回家乡安徽砀山县周寨区休假时,听到个好消息:区领导决定全区每人集资十元,半年内为每家通上电。群众立即集资几十万元。三年后的今天,我又回到家乡,不但电没通,而且听说钱也不知去向。群众对此怨声载道。
江苏泗阳县 张 鸣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建议与要求

应注意给保姆检查身体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进入城市,当了保姆。这本来是好事,但人们却忽视了保姆身体是否健康的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有一部分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但大多数人没有临床表现,却具有传染性,医学上把这部分人叫做无症状带病毒者。其它一些疾病,如伤寒、疟疾等,也都有一部分人是无症状带菌或带虫者。儿童,特别是婴幼儿,身体抵抗力较弱,很容易遭受菌毒的侵袭。带有病毒、病菌的保姆整日跟孩子在一起,很自然就会把病菌传染给孩子。为了保障婴幼儿的身体健康,请保姆的家庭,事先应带保姆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认无病后再让照料小孩。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保姆的管理,以防把疾病带入家庭。
山东淄博市淄川区卫生局
阎盛霆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耳闻目睹

良好习惯自养成
人们说,在一些中小城镇人流拥挤的集市附近,如果没有强制性的管理措施,维护好自行车存取秩序是很难办到的,因为人们都想着自己方便。但也并不全是这样。日前,我途经河北辛集市,就见到一幅存取车秩序井然的图景(见图)。
细打听,也没有什么奥秘。无非是,管理人员自始至终热情地接待、疏导,细心地调整档位,爱护车辆;存车人不论事急事缓,白天黑夜,耐心地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顺序存取。存车人都表现出一种谦和、谅解的态度,心平气和。
存取自行车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从小事中可以看出辛集人的精神境界。
卢传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