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鼓掌欢送
郭大东
某地为期一天的研讨会,采取有准备的发言和即兴自由报名发言相结合的形式,规定每位发言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谁要是发言超过十五分钟而煞不住,听众便可鼓掌,以示拒听,“欢送”发言人下台。在那天上午的会议中,果真有四人因发言超时受到听众的鼓掌“欢送”。
这掌声是严肃的,宣布了罗嗦先生为不受欢迎的人。
这掌声又有幽默的意味,明明是要把罗嗦先生“轰”下台,却采用了“热烈欢送”的形式。
的确,罗嗦先生是令人讨厌的。他一人登台开了口,在座众人皆受苦。你就那么一点意思,东拉西扯,拖泥带水,无休无止地糟蹋众人的时间。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过:
“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掉时间相比了。”可见,罗嗦先生给人们造成的灾难和不幸是无可比拟的。现在,人们普遍增强了时间观念,更加认识了时间的价值,对罗嗦先生的折磨无法再忍受了。以前开会碰上罗嗦先生登台,碍于情面,忧于失礼,只好硬着头皮听下去,如今不行,得采取措施了。这鼓掌“欢送”,就是措施之一。
罗嗦先生“混”不下去了,出路就是“炼话”。鲁迅故乡的人,把方言土语中意味深长、富有表现力的话,称为“炼话”。“话”之前着一“炼”字,值得深思。发言演讲作报告方面的罗嗦症,就须用“炼话”来治,把那些言之无物的“空话”、装潢摆设的“套话”、言不由衷的“假话”、毫无意义的“废话”,统统“炼”掉。无话免开尊口,有话力求精萃。
开短会,讲短话,不知有多少文章提倡过了,看来还得有具体措施。列宁曾经把报告人的时间卡在十分钟之内,作为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开会的一条纪律;国际上不少学术讨论会的主持人对报告人超过时间发出警告性的铃声。现在人们又发明了用鼓掌“欢送”罗嗦先生下台,而且动了真格的。让我们为“欢送”罗嗦先生下台的掌声再一次鼓掌吧!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自信心·兼容性·应变力
杨苗青
人的素质提高的标志,除了学历、文凭这一类硬尺码外,我以为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的自信心、兼容性和应变力诸方面。
一个民族的自信心决定了这个民族主体的凝聚力,决定了人对自存环境和未来的热爱。我到过全国许多城市,广州人和天津人的自信心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天津一位干部说:“咱们天津解决了水,目前正在解决煤气、交通,现在总觉得有奔头,人心齐,三五年后不得了。”广州的一位居民说:“我们广州的物价虽然贵一些,但要买什么都有;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工作辛苦点也值得。来个客人要逛乐园,要上宾馆吃顿便饭都很方便,扬手就可以叫到出租汽车,还是开放好,改革好,广州城越建越好。”三言两语揭示了他们对今天生活的充实感,表达出他们做“天津人”、“广州人”的自豪感,反映了这两个地方的人们那种浓厚的商品经济意识和强烈的主人公意识。社会学家认为,当今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蕴藏在具备勃勃雄心和民主风气的众生之中。根据这一看法,我可以肯定: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必将很快在广州、天津出现。
人的素质的高低,还可以通过人们自身的兼容性,即人们心理的承受能力去评估。比如美国,它的首都既有意大利城、日本城,又有唐人街、哈莱姆,这种允许各种人保留各自的生活方式而在美国存在的兼容性,很容易使人理解到为什么美国社会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还照常运转。而不象那些“纯而又纯”的国家那样弱不禁风。一个国家,一个人,对各种文化现象要欢迎、理解、至少是容忍。为什么我们一些同志老是不能团结人?不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或者是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但不能求大同存大异,甚至不能求大同存小异?这就是因为兼容性太差!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为什么前几年我们队伍中竟出现一些为几百元港币就被拉下水的干部?甚至出现几杯洋酒下肚就拿国家利益做交易的意志薄弱者?同样是因为长期闭关锁国,没见过世面、没经过风雨,心理承受力差。而开放改革后的广州人,从总体上说是接受了严酷的洗礼。今天,无论是迎接多元文化思想的碰撞,还是承受物价开放的冲击,他们都表现出超乎内地人所具备的弹性。有了这样的兼容性,经济改革的步子可以再大一些,政治体制的改革也不妨在这里试行。一句话,自信心是人的勇气、骨气,兼容性是人的能量、本事,二者构成了人的素质最丰富的内涵。
那么人的素质的外延是什么呢?答案是——应变力。
人们的艺术兴趣,由单一到多层次,由欣赏性转向自娱性,文艺工作者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需要应变力;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追求由美观耐用到美观时髦,工厂的产品要加快更新换代,需要应变力;我们国家由产品经济向计划商品经济转化,需要应变力;我们党由斗争的失误转向积极的建设,更需要应变力。总之,人类每一点进步,都需要在文化思想上具备应变力!透过广州那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音乐茶座、老人舞会和多功能的影剧场;透过广州街头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夜半灯火通明的小食店;透过那十三年产值增加一百倍的白云山制药厂的变迁;透过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历史名人的足迹,我们看清了历史上屡开风气之先的广东人民无可估量的应变力。正是这种应变力,使他们能最优化地领会并实践三中全会的精神,用非凡的气魄去驾驭商品经济!使他们的文化思维方式,进入了由线性思维方式向立体思维方式升华的崭新历程。
人在文化思想上的自信心、兼容性与应变力,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会成为强大的推动力量。


第8版(副刊)
专栏:

故国游
非马
长城
是什么样的浪漫豪情
使我们争先攀登
高耸嶙峋的背脊
去瞻望
自动调距的镜头里
萋萋的岁月
蜿蜒万里的
龙的骸骨
文明与
野蛮的争斗
何其艰烈
你看这长城
蜿蜒起伏
无止无休
紫禁城
何等残酷的刑罚
被推出午门斩首的老臣
必须踉跄走过
一条长廊又一条长廊
一个宫院又一个宫院
一道宫门又一道宫门
曲折的宦途
迢遥的绝路
谗言镣铐的沉重脚步
在凹凸不平的砖地上
依稀仍可辨识
回 音 壁
有求必应而
我们并不在乎我们听到的回音
只是模糊卑微的
不来自上帝
八六年九月于芝加哥


第8版(副刊)
专栏:

千岛湖短歌
马力
两岸山上是深绿色茶树,江水在山谷间奔流。江中泊着打鱼的鹭鸶船,船极轻盈,仅船底的一小部与平滑的水面温柔地接触。如果将绿漪比作优美的谱线,这点小船儿就是跳跃在线上的美妙的音符了。这里不象我的家乡白洋淀,渔人大都站在后舱外面的船板上,只划单桨,而且那竹桨极细极长,一下一下逍遥翻飞,不停击碎湖面的宁静。
远岸滩头,一只只乌篷船仿佛凝止在一面透明玻璃镜中,恰好作了江景的点缀。远远近近的山,深深浅浅的绿,皆朦朦印入新安江清澈江流中。
转过几座青峰,就驶入千岛湖了。
我不知千岛湖是否也有连天波涌和浪涛叠卷的场景,但我觉得,它除去波平似镜的柔媚之外,一定也有粗犷不羁的性格。对于悠久的吴越文化,我们只过多地知道它的阴柔,它的商女唱愁、清音凄婉的一面,而它更有阳刚与义烈。燕赵固然多慷慨悲歌之士,会稽也是雪耻报国之乡。辟草莱,浮大泽,断发文身,正是越人强胜生命力的显示。不然,何以有这一片膏腴丰饶世界?
千岛湖实则是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这以前,沿新安江两岸有肥沃农田和星罗棋布的村镇。为了建成这座大型水库,三十五万亩良田被淹入深深的水底,二十七万人迁离桑梓地。千岛湖美丽的自然风光是淳安人民艰苦奋斗,自我牺牲精神的写照。
游船继续被浪花轻盈托举,飘向远方,尚浸在迷蒙灰雾中的岛屿。碧波上,先浮动一片紫褐,然后涌起一团翠绿。紫的是沙岸,绿的是浓荫。这湖中的上千岛屿,莫非就是一簇簇凝固的浪花?呵,是纤夫紫红色的肩胛吧,它扛举的正是绿色的生命!在这深广湖底,该埋藏多少神奇感人的传说啊!血化作水,心凝成了耸峙的岛。这湖底深埋的,应是一段难忘的历史,值得歌唱的岁月。它坚忍地沉默着,任时光的波涛在它上面绿绿地流淌,却把千百个崇高的信念顽强地伸出水面……
我真愿有一颗灵魂潜入这脚下的波浪,去追踪,去寻觅。平静的湖面下,该是一片何等辉煌的天地!那层层碧波,是岁月镌刻的年轮吧,它记载着“沧海桑田”的史实,也深嵌着淳安人民的丰功伟绩。
千岛湖,是一面历史的镜子。
又到了一个码头。滩岸的泥土呈赭红色,湖水轻轻漫卷上来,便在一片碧绿中激起圈圈浑浊的污黄。岸畔泊着各式船只;古老的乌篷船,新式的漂亮游艇,将历史与现实、昨天和今天,都融入这静静的港湾里了。
湖面尽情地让清风飘起细软的涟漪,粼粼地绿着,且将淡红的霞光揉出无数美丽图案。我徜徉在岛屿的森林里,如同穿越世纪的冰川与历史的峡谷。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我要寻找……”
赵晓冬
人说韩少功在湖南青年作家中获誉最多,然而在艺术创作道路上,为求不断突破自己所付出的心力和痛苦也最多。他总在不断地寻求,不管前面等待他的是成功、褒扬,还是失败、贬抑。正象他的获奖小说《飞过蓝天》中那只永不疲倦地叫着“我要寻找”的鸽子。
他很质朴。谈吐机智而不露锋芒,带着浓重的湘音,还洋溢着一种平和的热情。今年1月,他离开喧嚣的城市,一头扎到荒远的湘西去了。不是以作家的身份去体验生活,而是以湘西自治州团委副书记的职责去参与生活。他跑遍了自治州的十个县。在一个还没有通公路的土家族山村,他被惊喜而又感动的村民们称作“第一个到这里来的省城干部”。他喜欢湘西的工作与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心态调整”。“文学是一种积累和渲泄,有时需要孤独。作家活得太热闹了,就不知道自己想写什么了。”
“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写出现代观念与民族意识相结合的作品。”这是韩少功追寻的新目标。因此,他既热衷于搜集民俗风情,研究古老的民族文化形态,又广泛涉猎当代中国的与外国的哲学、美学、文学乃至自然科学著作。即便是写山中古歌,民族史画,也意在向读者释放出“现代观念的热能”!
“观念更新并不是一切,思维和审美的灵魂还是大德大智,是真诚和智慧。”韩少功说。
他在寻找!在继续真诚地寻找……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谈片

仍应自反
谢 逸
乾隆年间的袁枚,名气确是不小,他的某些诗文曾倾倒过许多读者,但此公生前死后,却有些不得人心。
与他同时的赵翼,也是清代名士,曾和他开了一次不小的玩笑,向太守递送控词,说他是妖、是狂、是怪、是精,说他“借风雅以售其贪婪”,“假觞咏以恣其饕餮”,“到处总逢迎恐后”,“出门必满载而归”,还“结交要路公卿”,“引诱良家子女”,是“风流班首”,“名教罪人”。赵袁两公都名传海内,且是游戏之举,太守就设宴作词息讼。此事亦被后辈视为“风趣”,但影响却是不小。
袁枚田产万金,现银二万,够阔气的了。他做过几任知县,自谓清俸有些盈余,但赵翼却说他因此而腰缠遂满。不过,他的发财主要在于替人作墓志,竟有写一篇而捞得千金的,手伸得颇长。至于收蛾眉为门生,偶有所作即登诗话加以捧扬,如果真的是汲引后进,当然是件好事,假若真象赵翼说的是“乡觅温柔”,或是贪那“百金之赠”,那就是别有用心,下流庸俗了。
不少人反对姚鼐替袁枚作墓志,可见其形象不大佳妙。但姚说袁的文采“有可取”,如此评价比较公允。而作为袁枚好友的赵翼,平日就应诚恳相劝,即使以戏控针砭,但用此恶词也有损宽厚。不过,如果袁枚平日正直无邪,善于反己,赵是无法捕风捉影,也写不出那样的控词。故曰:宽厚之行也,仍应自反。


第8版(副刊)
专栏:

冬的童话(版画) 魏运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