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龙舞·龙筝·龙舟·龙灯·龙餐
我国明年举办龙年大型旅游活动
本报讯 记者刘霄报道:最新消息表明,富有吸引力的龙年国际旅游年将于元旦前夕拉开序幕。届时,全国重点旅游省市将配合“龙头”北京,推出一批以龙为题材的旅游活动项目,形成高潮迭起、常年不断的声势。
1987年12月31日龙年前夕,北京展览馆舞龙迎宾,陈希同市长将向旅游年的第一位客人颁发荣誉证书,全市20家大饭店布置冷餐菜台,歌舞助兴。明年的元宵节前后、清明节前后、端午节前后以及重阳节前后,北京将举行大型元宵灯会、龙筝比赛、龙舟比赛和舞龙比赛。常年性的活动有:天安门城楼再次向外国旅游者开放;200名“有奖购物”活动的中奖者可携一名亲友免费来京旅游一周,大观园将定期举办“元妃省亲”表演和红楼戏曲演出;向生肖为龙的国外游客赠送纪念品等。
其他旅游重点省市中,陕西省在唐乐宫举办“大龙宴”,精选御膳“龙凤呈祥”、“游龙戏凤”、“群龙戏珠”、“龙宫献宝”等,并以大型仿唐乐舞伴宴;还举办“龙年国际书法交流周”,包括巨型“龙”字书法表演,中外书法家笔会等。广州市将组织舞龙、游龙、赛龙、龙灯会、龙年民间艺术欢乐节等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动,舞龙表演不但有金龙、银龙、火龙、沙龙,还邀请澳门的“醉龙”参加。为配合龙年活动,许多城市的旅游饭店设计了龙餐龙宴、风味小吃,旅游商品生产部门将提供龙为主题的工艺品和纪念品。全旅游系统已着手业务培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欢迎广大外国旅游者以及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参加龙年国际旅游年。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宣部向各地各部门的宣传部门提出要求
认真组织好十三大文件的学习和宣传
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中共中央宣传部11月3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的党委宣传部门在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把十三大文件的学习和宣传组织好,为实现十三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奋斗。
中宣部是为印发1987年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宣传部长会议纪要《认真组织好十三大文件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发出上述通知的。这次会议是为讨论十三大文件的学习和宣传工作而举行的。胡启立同志曾到会作重要讲话。会议经过讨论产生的纪要有六点内容:
一、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十三大的主题是加快改革,深化改革。赵紫阳同志代表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论证了我国社会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了党在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方针,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全面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会议一致认为,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牢牢抓住加快和深化改革这个主题,精心地组织好十三大文件的学习和宣传,普遍、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教育,团结、鼓舞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十三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共同奋斗。
二、分层次、分领域、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学习。首要的是集中组织好党员干部,特别是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从事宣传、理论、新闻、出版、教育、文化、艺术工作的党员干部的学习。这一学习从现在起安排到1988年上半年,采取小集中、分批轮训等多种办法进行,保证每个党员干部有半个月学习时间。会议强调,一定要集中精力钻研、消化十三大报告,不要以繁杂的辅导材料代替或冲淡主要文件。为加深对文件精神的理解,应结合学习新近出版的《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重要文献摘编》。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部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十三大代表亲自担负宣讲文件的任务。党校、干校要把学习十三大文件列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党员干部的学习,应在通读、精读文件的基础上,密切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不断加以深化。理解文件的精神和结论,要从具体到抽象,从事实到理论,避免泛泛议论和简单重复概念。学习中,要实事求是地回顾本地、本单位的工作,肯定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的经验,提出贯彻、落实十三大精神的步骤和办法。要把深入学习文件,同正确理解已经和将要出台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结合起来,同具体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同不断总结贯彻十三大精神过程中出现的新气象、新经验结合起来。党员领导干部应注意正确对待政治体制改革中职能的划分、权力的下放和机构的调整,带头克服官僚主义现象和封建主义影响;在搞好党风和纠正不正之风中,应当有坚决的态度和实际的行动。
一般党员都要有组织地参加学习。对大学生、研究生党员,要多用研讨、切磋的方法,引导他们准确把握文件精神。对工人党员,可讲解文件,组织专题辅导和对话。对农民党员,采用分批轮训的办法,在今冬明春由各地县委规划、实施。
对非党干部和广大群众,包括工人、农民、街道居民、高中以上学生,由各单位有准备地组织宣讲,或通过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时事政治课、班组生活会、学习日活动等)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
为推动基层党员和群众的学习,各级党委应组织领导干部、宣传干部、理论工作者、讲师团成员、教师、报告员、宣传员到基层进行宣讲、座谈、对话活动。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应作为宣传十三大精神的主渠道之一而充分发挥传播、引导、鼓舞作用。
四、理论工作要围绕十三大文件的精神和各项重大决策,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阐述、论证。要在学习、宣传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理论研究落后于改革开放实践的状况,把理论工作者的主要精力和聪明才智真正转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宣传部门、社会科学部门、党校、文科院校及有关政策研究部门,要根据十三大报告中列举的我们党几年来发挥和发展了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制定规划,落实选题,组织专题的或多学科的联合研究,从多方面作深入的论证和进一步的发挥。为此,会议要求大力推动理论、宣传工作者同广大实际工作者密切结合,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下功夫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从县情、市情、省情的调查入手,不断深化对国情的认识,正确理解、说明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央的各项决策。要在调查中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形势的科学预测和对政策的超前研究。
理论工作者要认清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的时代大趋势。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用科学的观点和创新的精神,研究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实践,说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紧迫问题。我们应该力求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有所贡献。
通过十三大文件的学习、宣传和研究,进一步加强理论队伍的建设。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增进理论、宣传、文化工作者内部的团结,长期稳定地实行“双百”方针,努力创造民主、和谐、融洽的气氛。重视发挥在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作用,积极地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
五、研究国际舆论动向,切实搞好十三大精神的对外宣传。
六、把宣传工作的改革和宣传部门的改革提到日程上来,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战线是党的一条重要战线。宣传舆论部门在实现党的路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担负着重大责任。要在加快和深化全面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中来考虑、推进宣传工作自身的改革。宣传部门要在认真学习中央对宣传工作的指示,并系统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当前情况和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的目标、思路和具体方案。积极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搞好新闻改革、出版和发行改革、文艺体制改革。调查研究文化经济政策问题,尽可能地为促进精神生产和发展宣传文化事业创造条件。要深入基层,接触实际,准确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和社会舆论动向,及时发现各方面的先进事物,用群众切身的经验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各级宣传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协同有关部门切实改善和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贯彻;任何放松或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都会贻误四化大业,妨碍改革、开放的进程。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贯穿民主和开放的精神,建立、健全社会协商对话的制度、渠道、网络,通过平等的交流、恳谈,达到上下沟通,增进相互理解;要着眼于积极的引导和耐心的疏导,发展在实践中已经创造的不搞运动而通过正面教育解决思想问题的新经验;要用精干的政治工作人员和多方面业务干部相结合的办法,走出一条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的新路子;要根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精神,切实教育好党员;要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充分依靠群众进行自我教育。


第1版(要闻)
专栏:

第六届全运会准备工作就绪
本月二十日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开幕
本报广州11月7日电 距离第六届全运会开幕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了,广州市节日气氛越来越浓,市民们忙着摆花贴画,迎接各路体育健儿。今天,全运会组委会新闻发言人在这里宣布:全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将按原计划于11月20日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将陆续抵达广东。
为迎接全运会,投资5亿多元新建的44个体育场馆已全部竣工,改建的56个场馆也装修完毕。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体育场、游泳馆、体育馆等3座主要场馆雄伟壮观,设备达到80年代一流水平。
全运会主席团和组委会已成立,其所属的竞赛、接待、宣传等12个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全部就位。
本届全运会共设44个竞赛项目和3个表演项目,部分项目在大会开幕前已进行了决赛,其余的男子足球、女子篮球、举重、田径、游泳等27个项目的决赛,将在大会开幕后进行。对这些项目决赛的日程安排已经抽签排定,器材调试检查完毕,可以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开幕式、闭幕式、火炬接力、文艺演出等活动全部准备好;由1.5万余人参加表演的大型团体操《凌云志》排练完成,并进行了预演。
为保证全运会顺利进行,交通、电信、服务及接待工作都作了妥善安排。本届全运会将首次使用电脑管理系统,准确、迅速通报比赛成绩和查询资料。
目前,“创最佳形象,迎六运盛会”的口号已深入市民之中。“微笑在广州”、“友爱在车厢”等活动在广泛开展。届时,“十里花街迎全运,八方健儿创佳绩”,全运会将按照“隆重、热烈、精彩、圆满”的要求进行。
(王政富)


第1版(要闻)
专栏:

来华外国游客逐年增加
年增长率超过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增长率
本报讯 记者刘霄报道: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沈受君11月7日透露,自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旅游形象大大改变,旅游的吸引力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9年来,我国旅游业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国有组织接待的游客人数年均增长率达20%,其中外国游客年均增长率达26.2%,超过同期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年均增长率。
沈受君说,今年以来我国旅游接待人数277万,外汇收入12.8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和20%。
今年旅游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外国游客增幅高,除第二第三大客源国美、英来华人数稳步增长外,第一大客源国日本以及联邦德国来华人数均增两成以上,而法国游客增长了4成多,意大利游客翻了一番。二是重点旅游城市热度又有上升,北京、上海、西安接待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17.6%和20%,桂林增长率高达52.2%。


第1版(要闻)
专栏:

终身总统布尔吉巴丧失工作能力辞职
突尼斯总理担任总统组成新政府
新华社突尼斯11月7日电 突尼斯非洲通讯社今天上午报道,突尼斯总理齐纳·阿比丁·本·阿里担任共和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职务。
齐纳·阿比丁·本·阿里今晨6点半在突尼斯电台宣读一项公报宣布,为了执行突尼斯宪法第57条的规定,并根据一项医疗报告,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因丧失工作能力而辞去他的职务。
1974年9月突尼斯社会主义宪政党第9次代表大会提名布尔吉巴为国家的终身总统。1975年3月,布尔吉巴正式成为终身总统。
新华社突尼斯11月7日电 据突尼斯电台广播,突尼斯新总统齐纳·阿比丁·本·阿里今天上午在这里组成了突尼斯新政府。
新政府主要成员如下:赫迪·巴库什任总理,穆罕默德·萨拉赫·阿亚里任司法国务部长,萨拉赫丁·巴利任国防国务部长,马哈茂德·梅斯蒂里任外交部长,哈比卜·阿马尔任内政部长。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经济发展铺展宽坦大道
我国公路建设进入最好时期
一批高标准公路正加紧兴建 国道将以一级二级公路为主
本报北京11月7日讯 记者曹照琴、刘士安报道:交通部公路局负责人今天对记者说,9年来我国公路建设成果显著,全国除西藏墨脱县外,县县通了汽车,93%的乡通了公路。
这位负责人还提供了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公路总里程为97.5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了10万公里;一级公路达1050公里,二级公路达25750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近5倍和1.22倍。这表明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仍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道路数量不多,缺乏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二是道路的技术标准低、质量差,造成行车速度慢、油耗大、交通事故多等问题,损失浪费严重。
交通部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新建与改建相结合,以改善提高现有公路为主”的方针,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加快公路建设。广东在5年内集资6个亿,新建改建二级、三级公路近1000公里,新铺油路2000公里,改渡为桥12处,全省交通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用贷款建成的大桥约有30座。用粮、棉、布“以工代赈”帮助山区和贫困地区修建公路,近3年来全国共计增加道路4.7万公里,桥梁约4000座。
为了把宝贵的资金花在刀刃上,避免盲目投资,交通部对公路建设加强宏观控制,凡“七五”计划内项目和新开工项目都须经过论证,公开招标,实行跨行业竞争。根据现有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大中城市进出口路、旅游公路、经济发达地区和开发区之间的干线公路等,列为公路建设的重点。目前正在加紧兴建一批高标准公路,北京—塘沽、深圳—广州、广州—佛山、上海—嘉定、上海—松江、西安—临潼6条高速公路有的已破土动工;沈阳—大连一级公路干线已建成一半。“七五”期间北京—哈尔滨和北京—广州两条国道干线将全线改建为一级、二级公路,预计今后15年内,全国国道将以一级和二级公路为主。


第1版(要闻)
专栏:

贫困,我们向你宣战
——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大趋势之三
高鸿宾 刘允洲
贫穷,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应当受诅咒。
穷则思变,是因为穷不堪忍受。
一个“穷”字,不知压迫了祖祖辈辈多少中国人,也不知激起多少志士仁人的愤懑与抗争!远的不说,近代以来,哪一次革命不是同时向贫困宣战。
社会主义一开始就是向剥削制度宣战,也向贫困宣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的伟人把这八个大字,赫然书在社会主义旗帜上。今天的改革与现代化大业,是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最后铲除贫困的宣战。
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就在这样一个崭新的历史背景下,拉开了帷幕。
改革,使东部、西部地区经济同样上升,但东部
上升得更高,西部的贫困,于是情势更见紧迫……
改革,使贫困在中国国土上大步退缩。
1978——1986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陡增到424元,翻了一番多。
1986年,国家已经把每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50元,作为确定贫困县的基本标准。即使这个数字,也高于1978年整个农村的收入水平。
历史,令人惊喜地在8年间跃进了一大步。但是,在欣喜的同时,也应当引起我们的警醒:向外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国仍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向内看,我们大约还有上亿低收入人口,三四千万温饱不足的人口。
仿佛是一种上升的造地运动,有的崛起如高山,有的隆起如高地,在改革中,尽管贫困地区也有了可喜的进步,但同经济发达区相比,仍然扩大了差距。据统计,1981年到1985年,西部11省、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增加了776.76亿元,而东部10省、区增加了2575.15亿元,后者是前者的三倍多,彼此4年间拉大的差距,几乎相当于过去几十年里累积起来的差距。
近几年,我国农村始终有10%到15%的低收入人口,年平均收入不及全国平均数的50%,在这些数字背后,该是一种何等严峻的现实啊!
为革命流过血的土地,在革命胜利数十年后仍然
一片贫瘠,这怎么能不叫人揪心扯肠……
八十年代初,一位党的高级干部回到阔别30多年的故乡沂蒙山。
贫瘠的土地,破陋的土房,赤身裸体的娃娃,衣衫褴褛的姑娘……30多年几乎未变的贫困景象扑入眼帘,令老人潸然泪下。他痛心地说:“我们愧对养育、支持了革命的家乡……。”
类似的场景,在类似沂蒙的延安、井冈山、大别山……也出现过。这些为革命流过血的土地,在革命胜利数十年后仍然一片贫瘠,这怎么能不叫人揪心扯肠呢!
有许多岁月和机会,是在“越穷越革命”中被折腾丢的。贫困,压得许多人抬不起头,挺不直腰,却又一度成了被遗忘的敌人,任随它在一片片土地上逞凶狂……今天,全国仍有涉及300多个县的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不能说,这仅仅是底子薄、条件差等原因造成的。
当改革使我国绝大多数人过上了温饱生活后,这些地区的贫困便格外地扎眼了。改革,使富裕重新成为亿万人民的热烈追求,使贫困重新成为社会主义不能容忍的敌人。贫困地区,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1984年,中央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从当年起,动用了总计27亿元的粮、棉、布等物资,“以工代赈”,发放到贫困地区。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贫困地区的发展,作为一个特殊部分纳入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计划。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在不长的时间内,四面八方的关心与援助涌向贫困地区。国家机关动起来了,各地领导动起来了,社会各界动起来了。宋健同志率领国家科委工作队首先深入大别山区,农牧渔业部到武陵山区,林业部到九万大山,商业部到沂蒙山区……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关注着贫困,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意识到贫困的严峻挑战。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经济开发将作为最终解决中国农民温饱问题、进而改变贫困地区贫困落后面貌的伟大历史性事业,在改革中兴起了。
据统计,从1984年以来,全国农村人均年纯收入2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已由农村人口总数的20.7%下降到11.3%,150元以下的由7.6%下降为4.31%。
同是那个沂蒙山区,仅仅近两年间,贫困人口减少了117万,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29.6%,人均收入增长8.6%。荒山野岭间新添了100多万亩林地,兴办起1万多家乡村企业……今年,那位曾经为沂蒙的贫困潸然泪下的高级干部又回到家乡,山区热火朝天的开发,使他激动不已,又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有一个蛋,可以吃掉,也可以养鸡下蛋……以“三西”地区建设为发端,在近年形成的经济开发新机制,同这个古老故事,竟是一个哲理
贫困地区不能没有援助,但仅有援助又会是什么结果呢?
几十年来,国家曾给予贫困地区巨大投资。1950—1983这33年间,中央对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贫困面较大的省区补贴达276亿元,对西部6个省、区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2334亿元,占国家基建总投资的1/4强。1980—1985这5年间,国家用于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总额达400亿元。支援不能说不大,效果不能说没有。但在相当多地区,效果并非尽如人意。
宝贵的扶贫资金,在有些地方变成了楼堂馆所,在更多的地方“用在饭锅里,用在床铺上”,救得一时之急,没有救得千日之穷。钱用完了,面貌依旧。
一个古老的故事说,两个穷汉各捡到一枚鸡蛋,一个把蛋吃了,照样穷着;一个孵蛋养鸡,鸡生蛋,蛋生鸡,后来富了。改革,促使人们运用这个故事的哲理来思索: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把数十亿、上百亿元的扶贫资金变成“下蛋鸡”?
“蛋变鸡”的大规模试验,始于“三西”地区建设。“三西”——甘肃的定西、河西,宁夏的西海固,其中的定西、西海固地区,“穷甲天下”,土地贫瘠,生态条件恶劣,多数农民家徒四壁、一贫如洗。1982年一场大旱之后,这里人均占有粮食只有203公斤,有多少农民尝足了饥饿之苦!
就在这一年的7月,赵紫阳总理视察甘肃中部。随即,中央决定从1983年起到1993年,每年拨出2亿元专款用于“三西”地区建设。这么一大笔钱,怎么用好?还象过去那样,搞成救济款,平均无偿地象“胡椒面”一样撒下去吗?不能。改革,改出了新办法:资金按“以工代赈”办法下发,有偿使用,按项目投放管理,给一笔钱,就要办好一件事。新办法造成了新机制,在这个机制中,贫苦农民再不是坐等救济的“社会包袱”,而开始成为开发建设、奋发图强的主体。
5年滋养,5年生聚。有了一个新机制,“三西”开始站起来了。
生态破坏基本止住了,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产值以每年10%的速度上升,家庭工副业和乡镇企业的产值增长8倍多,约30%的人不再愁温饱,约40%的人没有特大灾害可以吃饱肚子。今年“三西”地区又成功地抵御了10个月的大旱。这是初步的变化,却是历史性的变化。赵紫阳同志最近分两次视察了定西、西海固,充分肯定了“三西”建设的巨大成就,称赞这是“创造性地执行中央方针、政策的结果”。
创造,创造了什么?——一个新的经济开发机制。
开发与开发方式的开发,都还只是开端,千百万群众的创造,因而显得格外重要
改革,是生产力的解放,也是人的解放。一旦放开手脚、革新观念,千千万万农民和干部,便会有万万千千创造和办法。在群众实践中,新型的开发方式在不断地丰富,这是贫困地区最可宝贵的变化趋势。
打开“山门”,走出“山门”;跳出山区,建设山区;能引进的引进,能输出的输出……“不管什么办法,只要治得‘穷’,只要不违法,就是好办法!”各个贫困地区,都在走自己的路。
河北省定县女青年韩凤霞,到贫困山区办起一家刺绣厂,雇请128个贫苦农民当工人,工厂头10个月就实现利税10万多元,工人月工资100多元。这个厂还培训了500多名女工,不久后全县发展起500多个家庭刺绣厂。
能人到贫困地区办实业,在许多地方受到欢迎。有人说,办私人企业是对贫苦农民的“剥削”。但一位受“剥削”的农民说,过去吃不上饭,现在温饱不愁了。贫困地区的干部则说,贫困户都能就业,我们这里就不贫困了。奇怪吗?不用国家发救济款,不用干部象过去那样煞费苦心,农民却升起了新的希望。不奇怪,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没有纯粹的社会主义;而即使不是纯粹的社会主义,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位中央领导同志不久前在贫困地区视察时,充分肯定了启用农村能人办私人企业这个办法。随着群众实践的发展,这类不断出现的新办法,正在形成一个经济开发的新格局。最近,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又提出一系列推动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指导性原则。例如,打破按人口分配资金的办法,实行按效益分配资金;改变就贫困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局面,实行开发项目公开招标,不管是谁,不管哪个地区,谁能办就给谁办……
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办法,还在寻求新的办法。求实,创新,这是贫困地区的希望所在。
更大的希望在未来,更大的挑战也在未来……
消灭贫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急速变革的当代,一切都在变动之中。贫困地区在发展,发达地区也在发展;中国在迎头赶上去,世界也在加速前进。
一位专家预测,今后中国贫困地区的发展速度可能超过发达地区,但在未来50年或更长时间内,由于彼此基数不同,起点不一,绝对数额的差距可能还会扩大……
区域性发展的失衡,不仅困扰着中国,也象怪影似地困扰着世界。美国东部山区至今仍有与繁荣极不相称的贫困,意大利为南部所累,英国在扶助北爱尔兰,法国致力于改变落后的西南部……各国有各国的情况,又有区域平衡发展这个共同的难题。而缓和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我们要走的路或许更长。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在未来世纪,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会放慢,亚太地区却将崛起。区域经济的大幅度跳跃是可能的,更趋落后也是可能的。关键看谁更能抓住历史的机会。
许多人在论证中国经济下一个世纪从东到西重点的转移,预言到时西部将出现的跳跃。这不无可能,但决不会轻而易举。千里行程,始于足下。未来的转移,正是从现在的经济开发起步的。在这里,关键同样是看谁更能抓住历史的机会。
就更大范围说,中国是世界的不发达地区。中国贫困地区的开发与中国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相通的。“贫困,我们向你宣战”!直到下个世纪中叶,直到目标全部实现,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是不会休战的。
更大的希望在未来,更大的挑战也在未来!


第1版(要闻)
专栏:

前往欧洲四国进行国事访问
李主席离乌鲁木齐抵法国
阿尔卑斯滨海省省长等到机场热烈欢迎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7日电 (记者汪有富)国家主席李先念偕夫人林佳楣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这里前往巴黎,开始进行对法国、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四国的国事访问。
陪同李主席出访的国务院副总理乔石等同机离开乌鲁木齐。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顾问委员会主任王恩茂和自治区党政领导人到机场送行。
李先念主席一行是5日中午乘专机从北京到达乌鲁木齐的。
新华社法国尼斯11月7日电 (记者魏国强、沈孝泉)国家主席李先念及夫人林佳楣应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于今天下午乘专机抵达法国阿尔卑斯滨海省首府尼斯市,开始对法国进行为期7天的国事访问。
陪同李主席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乔石、外交部副部长周南及经贸部副部长张皓若也同机到达尼斯。
今天,尼斯的天气晴朗。当地时间17时25分,李主席一行乘坐的专机徐徐降落。在飞机的舷梯旁,李主席受到法国阿尔卑斯滨海省省长庞萨以及专程从巴黎赶来的法国外交部官员的热烈欢迎。庞萨省长向李主席夫人林佳楣献了由红菊花和黄玫瑰花组成的象征中国国旗的花束。
前往机场迎接李主席的还有中国驻法国大使周觉、中国驻马赛总领事张恩扬以及使馆工作人员和中国在尼斯的留学生代表数十人。
李主席在庞萨省长的陪同下乘车前往将要下榻的内格莱斯科旅馆。从明天起,李主席一行将对尼斯市进行两天的参观访问,然后前往法国首都巴黎。在那里,他将同法国总统密特朗及总理希拉克举行会晤。
尼斯市位于法国东南部的“蓝色海岸”中心,濒临地中海,人口37.5万,是法国的第五大城市。这里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名胜古迹众多。
在赴法途中,李主席的专机曾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沙迦市短暂停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