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快速追踪改革生活
——陈冲改革题材小说漫评
白海珍
近两年的小说评论,似乎更多地关注了小说潮中的各种主义和各种热。然而,河北作家陈冲既不为小说潮中的各种主义所困扰,也没有趋时小说潮中的各种“热”,而是热情地拥抱着改革大潮,执著于改革题材的创作。几年来,他写了十几篇改革题材小说,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陈冲是一位“快速追踪生活”的作家,又努力追求“写出新意来”。因此,他的改革题材小说,既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也不重复自己走过的脚印,总是一篇比一篇有新意,一篇比一篇深化,可以说,是与改革同步的文学。《厂长今年二十六》是陈冲写改革的第一篇,他以对改革事业的关注和热忱,借一个服装厂的巨大变革,热情呼唤改革和改革者。《小厂来了个大学生》伴随着改革的深化脱颖而出,它从整体构思上突破了描述改革过程的框架,将笔触对准了人的心理世界,着力刻画了路明艳厂长的典型心理,从而揭示出宗法式的家长制给改革带来的深层阻力,较早地提出了清除封建主义残余的问题;《会计今年四十七》脱掉“改革者和反对改革者斗争”的模式,把改革中的矛盾展示为改革者之间和改革者自身的冲突,在描写他们卷入了改革潮流的同时,也揭示出了他们身上的历史的精神负担,并发出了“改革者也要改革自己”的呼唤;《超群出众之辈》摒弃了“英雄史观”的思维模式,围绕着一桩农民进城承包工厂案,深刻地透视出城市到处弥漫的小生产意识,从人们的群体文化心理上反映了城市改革的繁难和艰巨,给改革题材小说创作带来了新意。总之,陈冲改革题材小说,热情拥抱改革,快速追踪改革,迅捷地记录下了改革大潮冲击下的人生心态和社会心理,及时地提出了“今天社会围绕着转动的那些问题”,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表现出了作家对改革生活的热情和对生活的锐敏力。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不仅需要克服各种深重的阻力和障碍,而且需要经受历史蜕变时期的艰难和痛苦,甚至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因而改革中的悲剧不可避免。陈冲改革题材小说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着力反映改革事业的艰难,具有历史变革时期的悲剧感。《小厂来了个大学生》在路明艳典型心理的描写中,透露出作者的悲剧意识。小说的女主人公路明艳,是一家“先进”厂的女厂长,她精明强干,求贤若渴,要来整个局属工厂都不要的大学生杜萌。然而,当杜萌的改革触动了路明艳,她就露出了封建家长制的面容,把自己视如“宝贝”的大学生踢出厂去,将他的改革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无疑是对改革和改革者的一个反动。因此,当作者发出“工厂需要专业知识管理人才”的时候何时到来的呼唤,就赋予了作品一种悲剧意味,具有了一种悲剧美感力。《会计今年四十七》反映的悲剧,“是改革者的悲剧”。第二机床厂的厂长和书记,在改革中非但不能通力合作,反而“两个改革者不能拴在一个槽子上”,从而导致了改革者分道扬镳的悲剧结局。而王茂林的悲剧,则完全是由改革者自身造成的。这位47岁的老会计,虽然主动自愿地卷进了改革潮流,但他所醉心推行的三级核算制,因袭的是苏联50年代那套东西。因此,陈旧知识使他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传统观念使他跟不上改革大潮,保守思想使他的一套做法与改革南辕北辙,结果终于落伍,去阻碍甚至反对自己真心拥护的改革。这一悲剧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一部分改革者虽然自愿地卷进了改革大潮,但尚未自觉地意识到改革时代对他们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改革者亟须改革自己,不能不经过一场严峻的精神洗礼。《超群出众之辈》写了改革者走投无路的艰难处境,悲剧情绪贯穿作品始终。农民企业家应光宗,雄心勃勃地进城承包了塑料七厂,得到了二轻局经理刘光庭的批准和支持。但是,在城市到处弥漫的小生产意识的包围中,他所承包的塑料七厂,不但遭到“梁山好汉”的“杀富济贫”的打击,而且受到了区检察院的法律干预,在纷纭复杂的经济官司中,走投无路大败而归。二轻局经理刘光庭,是一个握有权力的改革者,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推行改革,但他却无法反拨到处弥漫着的小生产意识,也无力改变整个社会机制,因而同样地栽在应光宗承包工厂上,最后处于尴尬境地而被调回省城,导演了一幕改革者的悲剧。应光宗的悲剧、刘光庭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是改革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可以说,这是一部完整意义的悲剧。而这样的悲剧,不但令人警醒,促人深思,也助人反省,是“改革的助力和动力”。
陈冲改革题材小说还有一个特点,是注重人物心理刻画,尤其注重人物的典型心理刻画,因而具有社会心理小说的审美特征。陈冲继《厂长今年二十六》之后,摆脱了描写改革过程的框架,继而挣脱掉惯见而又板滞的思维模式,写改革之于人生心态和典型心理,出现了《小厂来了个大学生》、《会计今年四十七》、《铁马冰河入梦来》、《粉红色的车间》、《超群出众之辈》等小说。他的这些小说,大都没有复杂的情节,也不注重人物外部特征的描写,而是着力于探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揭示人的典型心理。从而触及到了改革生活的深层,带有更普遍的社会性,具有社会心理小说的审美特征。中篇小说《铁马冰河入梦来》,用多种视角观照改革大潮冲击下的人生心态,塑造了二三十个不同心理特征的人物;但我以为写得最为成功的人物,是机电局长郭振山。作品着力于灵魂的剖析和心理的刻画,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和心理特征。这是一个改革事业中的反派人物,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官僚加政客的典型。同时,又是改革事业中一切投机家的真实写照。他身居高位,并非才华出众;他业务平庸,但做官有术;他反对改革,并不直接出面;他表面镇静,而内心虚弱;他为了升官和保官,处心积虑又忧心忡忡;他用尔虞我诈的手段把别人挤下去,又担心别人对自己如法炮制。他有一副病态的“憔悴”,内心充满了“危机感”。因为他“总觉得在某一个没有预见的角落里,潜伏着一个凶恶的魔鬼,随时都有可能一跃而出,吞噬掉他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一切”。作者着力写了郭振山的心理危机,入木三分地揭示出这个人物那悲苦而又骚动不安的复杂心灵,又层层剥出这个人物那颗虚弱而又充满危机感的卑污灵魂,从而透视出改革大潮冲击下的一部分人的人生心态和社会心理——这些,正是郭振山典型心理刻画的成功之处,又是这种社会心理小说的美学价值所在。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纵横谈

开拓新视野 进入新境界
齐文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提请全党认清马克思主义需要有新的大发展这个时代的大趋势,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这对于全党,同时也对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具有极其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的文艺事业要有更大的发展,也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不断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努力使我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科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文艺理论研究有很大进展,文艺战线人才辈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开展,我们的文艺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开拓视野,更新观念,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开拓新视野,首先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运用党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来观察分析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例如,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等等,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认识社会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矛盾,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我们的作家、文艺理论家,要对新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各种各样的理论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就离不开这些新的理论观念的指导。如果我们不认真学习这些新的理论问题,开拓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观念,仍然用某些过时的理论观念,用僵化的思想,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答案,甚至难以摆脱困惑和迷茫,找不到走向更新境界的正确道路,我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也不可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因此,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要十分强调有创新的意识,变革的意识,要开拓我们的视野,发展新观念。
开拓新视野,还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评价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生活,从而真实地反映我们时代的面貌,创作出充分表现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内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使我们眼花缭乱,迷惑不解。比如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出现了以前我们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有很大争议的人物。用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来评价这些新事物、新情况,来评价这些有争议的人物呢?只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有了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我们的作家,在观察、分析和评价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评价各种各样的人物,在刻画各种各样的性格,塑造多种多样的艺术典型时,就会有自己的“主心骨”,就不至于始终处于迷茫和困惑的境地,就有可能帮助我们的作家,更自觉、更真实、更有远见卓识地来反映今天的变革生活和各种各样的改革家。在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中,有了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能更好地指导我们去正确评价当前的文艺现象、文学思潮和文艺作品,去探索各种理论问题。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更新的观念,我们的文艺就会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格局,我们的文艺理论科学也就会有更新的发展。
如果说,我们改革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我们的文艺的改革的目的则是为了解放和发展文艺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使我们新时期的文艺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这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可以相信,在改革、开放、建设的时代大趋势中,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也会越来越繁荣,出现更加光辉灿烂、繁花似锦的文艺春天!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普及传统文化的桥梁
——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冯其庸
随着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播放,今年夏天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读红、评红、研红的热潮。这样波澜壮阔的文化热潮、红学热潮,是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不曾有过的。这一股红学的热潮给当前社会和文化生活带来的积极意义,我认为是不能低估的,而且它的作用,决不限于红学界。事实上,它几乎已经是全社会性的了。只要看看《红楼梦》知识竞赛的盛况,就可以看出这股红学热潮的真正的积极意义来。一个中学生,竟会读《红楼梦》至八遍,相当艰深的题目,参赛者竟然能对答如流,而且具备这种条件的人已遍布全社会的许多行业。一股红学热潮,实质上就是兴起了一股全社会性的读书热潮,求知热潮。青年人急需补课,急需学习,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如此。然而用什么方法来促使群众自觉地而且极有兴致地来补课呢?这股红学热潮,似乎给我们新辟了一个途径。何况《红楼梦》确实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书,你读下去,就必然要读《红楼梦》以外的书,这样《红楼梦》就成为群众接受传统文化的一座桥梁了。这种形势的出现,是以电视剧《红楼梦》的播放为契机的。
当前的红学的特点,一是深化,二是转化。深化,是指红学研究方面,确实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越来越深入。转化,是指由红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其他艺术门类的成果。例如建筑方面,原本存在于纸上的大观园,现在居然在北京南菜园和上海青浦巍然矗立于地上了,还有正定的荣国府一条街。这种情况,在其他古典文学的研究中是绝难做到的。我认为此类建筑,还有大观园的各种模型,应该说是红学实践的部分。其次是影视方面。《红楼梦》转化为影视艺术,确实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是红学史上的一次飞跃,可以说《红楼梦》终于找到了它最佳的传播手段和最广阔的艺术领域了。大家知道《红楼梦》这个题目是硬得无人敢碰的题目,即使碰,也只能是枝枝叶叶地碰,哪敢整部一起端?现在电视剧《红楼梦》竟然整部拿下来了,这好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需要多大的气力和勇气!这两大发展趋势,使我们当代的红学真正做到了“有声有色”!
就电视剧《红楼梦》的主要方面来说,我认为取得了很大成功。碰这个硬题目,事先并不能保证一定达到今天的结果,如果不是他们以极大的事业心去精心创作的话,也可能完全失败。然而电视剧《红楼梦》播放后,一时收视率之高几乎是空前的。如果不是它本身确有吸引人的力量的话,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当然我作这样的分析,是把它放在过去没有人敢碰,现在是第一次尝试这个现实的基点上来说的。
我曾说过,拍电视剧《红楼梦》,难点太多了。一是它没有强烈吸引人的情节,你看《红楼梦》本身每回结束时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话虽如此说,但它却缺少强烈的悬念。它叙述的只是似乎细腻而又琐碎的日常生活,要以这样平淡无奇的生活流程去吸引千千万万的观众,让他们每到放映时乖乖地坐在荧屏前,整整坐七八十分钟,这实在是难事。《红楼梦》本身固然有吸引力,但是如果电视剧没有自己的吸引力的话,观众早已自己去读《红楼梦》,何必定要坐在屏幕前呢?二是选择演员的难关,这个关我认为是太难了。曹雪芹塑造了一群年岁小、天分和才气高、智慧出众的人物,在他下笔创作的时候,当然不会想到今天导演碰到的困难。我佩服导演的决心和毅力,毅然去选择外形和年岁上与剧中人差不多的小演员,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决定,事实证明了这一决定是正确的、成功的。三是《红楼梦》头绪纷繁,描写面宽广,人物众多而事件琐碎,而且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从神话的境界到现实的上中下各色生活,究竟从何写起,以什么为线索,这又是一个难关,剧作者和导演采取了避虚就实的办法,删去了太虚幻境等浪漫主义的虚构(这是否妥当,还值得讨论),又找出了自己的一条以实为据的贯穿线。在以上三个大问题上,导演、作者、演员能连闯三关,这是这部电视片能够达到成功的基本条件。
我认为这些没有足够的表演经验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的小演员能演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是十分不容易了,何况其中有一部分角色还确实演得很成功、为社会所普遍赞赏呢?我觉得宝玉、王熙凤、宝钗、袭人、平儿等等,都是成功的。陈晓旭的林黛玉似乎观众对她有距离,但我的感觉却有点与众不同。从表演的难度来说,我认为林黛玉最难演。因为她才华出众,慧心灵性,许多属于气质和修养方面的东西,很难表演出来。曹雪芹是以“冷月葬诗魂”这句诗来象征和概括她的,这就是说,林黛玉是诗的化身,或者说林黛玉的一生就是一首诗,一首哀伤的、怨愤的、动人的、充满着激情的诗。在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还找不到第二个气质高雅涓洁到如此程度的艺术形象。西园主人说:“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洵仙草为前身,群芳所低首者也。”这个“艳、娇、香、清、俊、韵、美、幽、媚、秀、文、丽、雅”的十三字评,可以说把林黛玉基本上作了概括,但还有所遗漏,这就是含蕴在她的思想里的反抗意识和她对理想爱情追求的愿以身殉的执著。请想想,仅仅是韵、俊、清、雅、幽这几个字,如何表演法?所以这个人物的有些方面,在舞台或银屏上是难以表达的,这是文字所独有的魅力,是其他艺术所难以比并的。因此,不可能也不应该同时强求其他艺术也要与它一样,尤其不可以强求影视艺术,影视艺术也决不能保证把古典名著中的精华毫无遗漏地再现出来。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决不可能互相代替。
一部《红楼梦》具有多层次的内涵,一个林黛玉的形象,同样也具有多层次的内涵,她的韵、清、俊、雅,既是外在的更是内蕴的,现在的林黛玉对于外在的比较容易把握的方面是表现出来了,而她的内在的属于气质禀赋和才华修养方面的东西,也就是本来就比较难以表现的东西,就没有能表现或表现得很少,这就难怪观众会不满足了。可不可以要求演得更好一点,更有深度一点呢?观众的这种要求是合理的,我想积以时日,演员也是可以不断提高的,然而现在毕竟是迈出的第一步啊!
邓婕的王熙凤自然是全剧中最成功的一个,无论是外形还是性格,都无愧于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的丽而辣。论形象,邓婕的王熙凤是够理想的了;论性格,邓婕的王熙凤是颇为性格化的。据说她在生活中是很斯文的,那末在舞台上能完全是另一副性格就更为难得了。由于她的成功,有的评论家甚至说王熙凤的形象过于突出,压倒了其他角色,形成了王熙凤中心。但我觉得这不是王熙凤或邓婕的过错,任何一个演员总要尽心竭力于他的角色的,何况王熙凤本来是这样一个光彩四射,满室生风的人物,如果减弱了她,未必就能使这个戏更为增色。相反,其他角色应该努力赶上王熙凤,如果主要的角色都能旗鼓相当,相互辉映,相互激射,这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欧阳奋强的贾宝玉,初看时似乎并不十分理想,但看到后面,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感到演员愈来愈进入角色了。我认为导演能毅然地挑一个男角来演贾宝玉,也是具有魄力和识力的。欧阳的贾宝玉之最可贵处,就是使你感到纯真,使你感到“思无邪”,使你感到贾宝玉当时真是这么回事,做到这一点真是不容易啊!这应该说是电视剧《红楼梦》成功的重要之点。
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一些大场面,如元妃省亲、秦可卿大出丧,其场面之大,礼仪之多,变化之复杂,是一般的剧情中少有遇到的。导演、演员、舞美设计者能匠心独运,安排出这样两场有声有色的大戏来,真是见功力。不少抒情场面也令人难忘,如黛玉入京、读西厢、听曲、葬花、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以及前面的玉生香等等,都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当然,电视剧《红楼梦》毕竟是首闯难关,一切都要开创,都要摸索。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但全剧可议之处也是很多的。就全局性的问题来说,删去太虚幻境和补入天香楼的情节,就有点考虑不周。《红楼梦》的第五回从全书结构来说,确是一个总纲,许多后部的情节线索,都在这一回预示了。删去这一回,就显得前后失去照应。而天香楼情节的添补,却成了蛇足,对全剧只能带来消极的影响。从剧中的人物来说,有一些显然与书上对不起来,如刘姥姥、焦大、柳湘莲、倪二等等,其中尤以刘姥姥对全剧起的反作用最大。另外,十二钗中的史湘云、妙玉也没有得到精心的设计,湘云和妙玉都失去了她们在书中的丰采。作者是把妙玉放到宝、黛一个层次上的。从人物的形象和内蕴来说,我感到妙玉近于林黛玉而又不同于林黛玉。可惜在电视剧中,这个形象没有得到足够的安排。
电视剧《红楼梦》另一个大的不足之处,是目前的戏,还只能说是情节的搬演,尽管也塑造出了几个较为成功的艺术形象,但从总体来说,它与《红楼梦》原作还有较大的距离。《红楼梦》最令人难忘的是全书漾溢着诗的激情、感情的激流。整个前面八十回书,如山间的流水,虽然蜿蜒曲折,有时甚至急流淙淙、浪花四溅,但它却始终流畅自如,真如行云流水。这种贯串含蕴在全书的诗的激情、诗的素质,目前还没有能体现出来。大家公认《红楼梦》是多层次的,内蕴是十分丰富的,但现在似乎还只是把最表层的易于为读者捉摸到的东西表演出来了——尽管这已属难得,但毕竟还缺少深度,缺少内涵。
至于后部情节的新创,可议之处就更多了。如果说对前面大部分即原著的八十回部分是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意见的话,那末对后部的新创就不是如此。我感到它离原书太远了,试想贾母、王夫人如何能成为宝黛爱情的支持者呢?如果真是这样,林黛玉怎么可能忧伤成疾呢?《红楼梦》之所以能激动人心,是因为有宝黛爱情的悲剧,是因为她们的美好的爱情遭到了封建势力的无情摧残。林黛玉的葬花诗之所以如此动人,是因为她哀吟出自己的命运,如果根本就没有封建势力的压力,那末也自然就没有了悲剧。后部新创贾母、王夫人赞成宝黛的爱情,其实质就是抽掉了悲剧的社会内容,变成了事故性的“悲剧”。这就失去了它动人的内涵,失去了时代和社会的意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