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追求和平的心声
在东京看话剧《荒野落日》
  孙东民
  如果人只变成数字,
  人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如果连死者的声音都被抹杀,
  就该再次找寻他们的心声;
  若说时代铸成大错,
  错误罪责究竟在谁?!
  ……
没有笑容,只有沉痛的表情;没有掌声,只闻听一片击拍合唱。分不清是演员还是观众,齐声高唱一曲《反战者之歌》。此情此景,不禁催人泪下。目送默默无言地离去的人群,我心中又响起话剧《荒野落日》最后一场中的台词:我们要用自身的勇气和力量,继续揭露恶魔般疯狂的七三一部队的罪恶;“为了死难者,也为了证明我们自己作为人的良知!”
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五十五周年,日本著名的俳优座剧团以其良知和勇气上演的话剧《荒野落日》,受到日本进步人士的广泛重视。正因此剧并非虚构,而是以史实为基础,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期间“关东军七三一细菌战部队”用中国人的躯体做细菌战武器试验的暴行,所以在人们心中引起更大的反响和共鸣。
臭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队出笼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出于扩大对外侵略战争的需要,日军最高统帅部以石井四郎中将为中心成立所谓“关东军防疫给水本部满州第七三一部队”,在哈尔滨附近的平房地区,秘密从事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最疯狂、灭绝人性的人体细菌战试验。大量的伤寒、霍乱、鼠疫、炭疽热、破伤风等细菌,在中国人、朝鲜人、俄罗斯人、混血人种和美国以及英国俘虏身上做各种试验,并在活生生的人体上进行解剖,制作标本,以“观察”被试验者从发病到死亡的全过程。这些丧心病狂的恶魔把被迫供他们试验的人称为“园木”加以编号,仅据已揭露出来的材料,就有三千多人死于恶魔之手。日本知名作家森村诚一置威胁与迫害于不顾,与另一名作者下里正树一起,经过艰苦的调查,以《恶魔的盛宴》为书名将这一见不得人的“昭和史的耻部”公之于世。此书一出,畅销日本,社会为之震惊。
话剧《荒野落日》的剧情以作家森下正一在战后三十七年公布了七三一部队的历史真相,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而展开。森下在某大学讲演,医学部学生吉田健、大塚奈美从讲演中听到“冈村班长”的名字,经过调查,证实此人正是自己伯父“冈村卓造”。战后的冈村利用在七三一部队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换取了财产、名誉和社会地位。而与此同时,原七三一部队几名成员受良心的苛责在苦恼中度日:有的一到中秋月明,便想起被杀害的中国人而彻夜难眠;有的因曾亲自用氰酸毒气杀害俄罗斯母子而痛苦不堪,发出赎罪的呻吟。大塚奈美面对已成为医学界名士、至今不放弃侵略意识的伯父感到失望,抱定医术乃仁术的宗旨,毅然走上学习新医学的道路。
《荒野落日》没有华丽的布景与灯光设计,整个演出在阴森可怕的七三一部队平房背景下进行。话剧以同情心和正义感歌颂了受害者的坚贞不屈,揭露了那个曾严令部下把七三一的秘密带入坟墓、后又以出卖试验资料苟且偷生的部队长石井。
话剧的编导以及《恶魔的盛宴》作者森村诚一等人在谈到上演这一话剧的目的时指出,《荒野落日》并不是残酷剧,也不是为伤害哪一个人而演。它是要向人们大声疾呼:再也不要重犯过去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罪行。为了不再重现过去黑暗的历史,首先要在舞台上重现历史的事实,通过宣传让人们去思考。现在这样做,为时未晚,否则,一旦将来有人发难,那将追悔莫及。剧组编导者的这种信念,表达了广大日本人民正视过去,追求和平的心声。
为了让没有经历战争的日本下一代了解和平的可贵,战争的可怕,《荒野落日》剧组今年将继续在全国各地公演。他们通过自己的呐喊,向世人敲着警钟,唤起人们的良知。话剧《荒野落日》观后,不禁令我想起一位亚洲朋友意味深长的话:只有正视过去,认真反省错误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第7版()
专栏:

  我心中的一棵青松
  ——怀念森德拉尔老人*
  高梁我心中有棵青松,枝叶繁茂,刚毅劲挺。他由恒河水浇灌,在印度的古老土地扎根。他的宽阔的胸膛,刻满印中人民友好的年轮。我曾见他拄着拐杖到处奔走,把友谊种子撒遍印度村镇;曾听他向群众讲解“潘查希拉”,**雄辩有力,如松涛阵阵。他给大地带来和平的风,大地迎风铺开片片松林。每当中国兄弟来访,他在土屋前亲切接迎。祝福的水洒在客人身上,**友好的话交谈不尽。纯朴里闪耀着传统美德,任何享受比不上人民间的友情。友谊、理解是他唯有的财富,独立、和平是他的崇高灵魂。一生经历多少风雨,动摇不了他对印中友好的信心。听!临终前他仍然叮嘱,要把友好事业代代继承。如今,他的高大形象活在人间,标志出一百个友好的年轮。孔雀、白鸽、鹦鹉翩翩飞来,和平的人民庆祝他的再生。啊,我心中的青松,永不凋谢,永远坚挺!
*印中友协创始人,生前对印中友好作出重要贡献。今年是他百年诞辰。
**印地文“五项原则”的译音,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简称。
***印度传统习惯,表示祝福。


第7版()
专栏:海外胜迹

  荣誉的宝塔尖
  雪舟子 银珠儿
在英国首都伦敦,从牛津街延伸至泰晤士河,这里有个四平方英里的享有自治权的小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威斯敏斯特区。这区区之地,却集中了伦敦的建筑精华:白金汉宫和圣詹姆士皇宫,国会大厦和大理院,以及国家画廊。
在这个小区内,最主要的建筑是威斯敏斯特教堂它的主体建筑长一百五十六米,宽六十米,高六十多米。始建于1050年。建筑宏伟,雕刻精美,是世界有名的大教堂之一。
威斯敏斯特教堂之所以举世闻名,不仅是因为建筑宏伟,更重要的原因是撒克逊王爱德华从1066年死后就埋葬在这里。从1277年亨利二世以来,这里一直是英国国王的墓地,也是英国国王,女王加冕和举行婚礼的地方。当地人将它称为“荣誉的宝塔尖”。如果死后能葬在这里,那是无尚光荣的。大名鼎鼎的牛顿、狄更斯、达尔文、乔叟等就葬在这里。但莎士比亚的墓却并不在此。因为莎士比亚葬在他的故乡,而且墓志铭写着:“使我安息者将得上天保佑;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因此后人无法将他的坟墓迁进这里。殿内有一块石头,样子十分平常,可是有着不平凡的历史。这块石头曾从爱尔兰搬迁到爱奥邦,苏格兰第一王在它上面加冕,后来肯涅司统一整个苏格兰时,又把它带到斯昆,他也在上面加冕。1296年,爱德华国王征讨苏格兰时将它夺过来,并在石上配了一把寻常的橡木椅子,雕刻简陋,但英国历代皇帝登基时就在这椅上端坐加冕。因此这块石头和椅子在英国人眼里极为神圣。
教堂的入门处,有一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无名英雄墓碑。下面葬着一名由法国战场上运回的士兵的尸体。墓志铭上刻着“无名者最有名。他们为英王、为国家、为人类和平正义而牺牲”。它已作为悼念为祖国死去的战士们的象征。
爱德华的神龛筑在高台之上,四周是列王列后的陵寝,站在高台上,俯视下面是挤满了坟墓的礼拜堂。在这些坟墓中,有个特殊的人,即老伯尔,他以一百五十二岁的高龄葬在这里。他生于1483年,目击十代君主的更迭。他第一次结婚时已八十岁,生一子一女。他于一百二十二岁时第二次结婚。后来,好奇的亚兰德伯爵把他招来伦敦觐见国王,不幸于几个月后去世。
每当新国王加冕时,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布置得焕然一新,金碧辉煌。各国代表、皇亲国戚上千人云集一堂,喇叭齐鸣,圣诗班高唱《我乃欣然》之诗,达官们佩戴勋章,手执英国各地的徽帜相继而入,王后及英王的前面由若干人手捧御用品引导进入教堂。祈祷完毕,行“承认礼”,由大主教主持仪式。国王到神坛边跪下,右手放在《圣经》上,并作宣誓,签名。接着,英王在乐班唱圣诗声中,由大礼官为他卸下红袍,走向神台前的那块石头上的爱德华御座就座,由高级贵族四人在英王头上张一华盖。大主教用圣油涂在英王两手、头上及前胸部,英王冕冠静立,沐膏礼完,王佩宝剑,披御袍,献神球御笏。大主教将王冕戴在英王头上,效忠礼完毕,再举行王后加冕礼。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于1953年6月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里举行加冕礼仪的。
年代悠久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也是英国历史事件的见证者,英国王室的重大礼仪活动几乎都是在这里进行的。而且它那古老宏伟的建筑,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附图片)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正门


第7版()
专栏:

  “六十分钟” 普遍爱看
  余增桦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于9月2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节目记者的电视采访,畅谈了国内外大事。
“六十分钟”是美国电视的一个专题节目,它以时钟“嘀嗒、嘀嗒”声开始,接着播放时事、政治、经济、商业、家庭、社会问题以及名人特写等内容的节目,涉及面广,知识性、趣味性强。当时钟转完一圈,这个节目也刚好结束,是名副其实的“六十分钟”。
这个节目在全美电视收视率统计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全美电视赛中,它先后获得七个大奖。“六十分钟”每周播出一次,每星期日晚上七时播出。根据美国有关当局规定,在这段时间里只能播出新闻、公共服务性节目或儿童节目,所以它选择这个时间不会遇上娱乐性节目的“对台戏”。同时,这个专题节目的经济效益也很高,插在这个节目中播放的广告,每半分钟就收费五万美元。这样,每年能获利六千万美元以上。
“六十分钟”节目1968年开始播出。初播时,每两周播出一次。由于节目主持人注重节目内容的深度,选择重点题材,深入报道,因此能针对时弊,揭发内幕。如有一次,节目主持人针对美国国内“假文凭充斥”的问题,将一名用假文凭开业的医生请到电视屏幕上,由他“现身说法”,揭露真相,立即吸引众多的观众。据统计,“六十分钟”播出十八年来,大部分节目内容翔实可靠,制作精细,形式丰富多彩,深得观众喜爱。甚至包括总统、国务卿在内的政府官员也几乎每期必看。
“六十分钟”节目组的工作人员约有七八十人,经常在国内外采访,工作繁忙,有的人一年只有七八个周末得与家人团聚,其余时间都在采访、录制岗位上。他们之中不乏久负盛名的记者,以华莱士、塞弗、里森纳、布雷特利组成的工作班子,号称“四大支柱”。
“六十分钟”专题电视节目以它丰富实在的内容,高水平的工作效率,博得了很高的声誉。


第7版()
专栏:世界艺苑

  一颗耀眼的流星
  李春
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确太短了,只有三十六个春秋,象是夜空里一颗一闪而过的流星。阿米底奥·莫迪利阿尼,是意大利现代画家,生于一八八四年七月十二日。他从十四岁起开始学绘画。二十二岁时,他来到巴黎,在这里结识了毕加索等人。毕加索非常赞赏他的天才。头几年,他主要搞石雕创作,常常打石头到深夜。后因健康关系,一九一四年起又转而从事绘画。此后,他更加勤奋,想敲开命运之门。可是他哪里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九二○年一月的一天,由于旧病复发,死神夺去了他的生命。第二天的黎明,与他结婚没几年的妻子也因悲伤而跳楼身亡。
莫迪利阿尼画了许多妇女肖像,这里介绍的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幅(见左图),作于一九一七年。他笔下的人物别有风味。首先,是有着几何图形的美和浓郁的装饰趣味。这幅画上的少女,颈子长长的,椭圆形的鹅蛋脸,细长的鼻子,小小的樱口,唯独那对美丽的眼睛却很大。从她的眼神里可以感觉到一丝淡淡的哀愁。这情调无疑是画家郁闷心情的反映。这位少女很可能就是画家的妻子,据说他经常以妻子为模特儿作画。其次,莫迪利阿尼的画总是非常简练概括,整体感很强。他擅长以流畅、圆润的线条勾勒人物的轮廓,这些线条很有韵味。此外,他画的人物总有点夸张,但是这种夸张往往给画面更增加魅力和情趣。在我们中国画论中不是常强调“自有我在”吗?莫迪利阿尼正是一位善于表现自我,富有个性特色的艺术大师。(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减肥在西方
  徐步青
世界医学界普遍认为,少吃含大量胆固醇和脂肪的食物是减肥良方。如今,西方国家市场上历来极受欢迎的巧克力、土豆片和高脂肪乳制品等已很少有人爱吃,肉类食品的销售量也已大大减少,而带有麦皮的黑面包、燕麦片、蔬菜、水果等则销售甚旺。不少商店纷纷提供“减肥餐”和减肥食品。
节食减肥在西方国家甚为普遍,妇女尤其注意节食,一般只吃半饱,有的不吃饭而只吃少量水果充饥。今年二月美国减肥中心在纳什维尔市发起一项全市集体减肥运动,吸引了该市所有七万多胖子参加。
运动减肥法在西方也很盛行。不管春夏秋冬,到处可见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登山、滑雪、打球、跑步,做健美操。
西方医药界正在积极研制各种减肥药。据西德《明镜》周刊报道,目前至少有两个医药公司,可望制成一种新的减肥药,既可防止身体发胖,也无副作用。


第7版()
专栏:

  冲雪而开的小花
  郭宏安
三月初,莱蒙湖畔阿罗拉山房四周的草地上,残雪未消,东一片,西一片,在越冬的灰暗的绿草间,显得更洁白无暇。一天早晨,我站在阳台上四下眺望,无意间发现那片雪上有黑色的斑点,星星般洒满了一角。那是什么?我定睛细看,仿佛是一根根细铁丝从雪中伸出来,顶着一个极小的暗红色的帽子。我下了楼,走近那片雪,原来是一片小花,不过指甲大,紫中透蓝,花下一根细嫩的、微红的茎,长不盈寸,周围有一个铜钱般大小的洞。面对这花,这雪,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多么顽强的生的意志啊!
这一片雪,大概是二月中旬那场大雪的最后一块阵地了。那场雪好大,纷纷扬扬,打着旋,一阵紧似一阵,仅一天功夫,便把莱蒙湖畔的城镇乡村盖了个严严实实。
雪后的世界,万籁俱寂,那安静怕是此地的居民们久违了数十年的。什么汽车声,火车声;什么飞机声,一切机械的声音都顿时消失了。只有教堂的钟声,偶而从远处飘过;附近哪一根树枝突然不堪重负,发出清脆的断裂声;房前的一丛竹子,在寒风中响起一片簌簌声;或者哪户人家的鸡叫了,狗吠了,小树林中不知什么鸟儿啾啾叫了几声。这样的声音非但打不破寂静,反而会闹中生静,正所谓“鸟鸣山更幽”。
然而,在这一片寂静中,谁会注意倾听大自然的钟仍在不停地走动;谁会想到,在这一片残雪下面,竟有数十株小花正在日夜兼程,到了开放的时刻会不顾大雪压顶,硬是冲开一个小洞,伸出小小的脑袋对着太阳微笑。它们环顾左右,除了枯萎了的野草、落叶的树,并不见有别的花儿。它们感到孤单吗?似乎不。它们仿佛是花草大军的侦察兵,拿着一个小铃铛,先行打探春天的消息,过不了许久,一阵铃铛声就会唤出那支姹紫嫣红的部队,浩浩荡荡地陆续开进宅院、田野、山谷、丘陵,甚至高山的岩石间。
我向房东打听到,这小花叫作高山钟花,果然是个好名字。房东是位地理教员,对阿尔卑斯山区的花草鸟兽十分熟悉。他告诉我,高山钟花一般在雪刚消融时就开花,若是天冷积雪迟迟不化,它就会自己吸收地热,在雪中化开一个小孔,或横或纵地伸出雪外,这也许是因为它的生物钟的指针已经指向了开花的时刻吧。差不多和高山钟花同时开放的还有番红花、龙胆花、银莲花、报春花、蝴蝶花、圣诞玫瑰等。
果然,不出两天,便有一片黄色的番红花开放了。花有六瓣,黄色,象酒盅一样向着太阳,每个花瓣中间有一条淡紫色的线。它的叶子是针状的,象普通的野草,人们仿佛还没有注意到它的花蕾,它已经突然开放了。房东告诉我,若在山上的牧场里,白色的番红花常常是密密匝匝地一大片,远远望去,还以为是一片片残雪呢。番红花虽小,名气却大得很,《圣经》和《荷马史诗》中都提到过它。古代腓尼基人拿它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威尼斯人甚至设立专门机构经营,因为此花可提取染料,并可作药用。
我凝视着雪中的小花,心里想着,大自然的生命力是何等的奇特,这雪中之花,是如此纤细,却又如此强大,给人多少启迪,多少遐想。(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