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改变产销布局开展省际贸易
西菜东运一年一亿多公斤
本报讯 记者陈健报道:在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统购统销制度、促进省际贸易等措施的激发下,我国出现了西菜东运迅速发展的新势头。
去年仅通过国营蔬菜公司组织的西菜东运数量已达一亿二千万公斤,调运面涉及全国二十三个省市的一百六十多个县市。去年河西走廊蔬菜调省外运量达四千八百多万公斤,比1980年增加了339%,居全国十八个蔬菜外调省之首。华北西部山西省等地的蔬菜瓜果外调量也有猛增之势。现在,华北和东北的许多地方吃上了西北的甘蓝、洋葱、土豆、白菜、青椒等蔬菜。这对打破蔬菜“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旧格局,改变我国传统农作物布局,改善市场供应,乃至繁荣西部地区农村经济,都不无意义。
目前“西菜”的主产区西北高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于多种蔬菜生长。加之不少品种与东部地区蔬菜生长期前后错开,此淡彼旺,有上市“时间差”可利用。更重要的是,改革使当地农民有了更多的发展商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自主权;远距离销售以及城乡间贸易,有了比以前更通畅的渠道。在西菜运出区,收益较高的瓜果蔬菜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措施。甘肃张掖市的蔬菜收益,去年平均每户农民净增七十元,重点产区的蔬菜产值已占农业产值的一半左右。此外,包装材料、运输、装卸等服务项目,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的专家指出:西菜东运现在仅仅是开始,潜力远未充分发挥,若在运输、包装保鲜和产销协调方面把工作做得更好些,发展还会加快。


第2版()
专栏:新语

  “减政”!
  成山
简政好懂,“减政”怎讲?
所谓“减政”,指减少行政干预。笔者以为,减少并要大大减少行政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是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深入改革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我们要大声疾呼“减政”!
理由之一,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把过去以行政指令为杠杆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改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培养市场机制、减弱行政干预,是经济改革的总趋势和必然要求。农村如此,城市也如此。
理由之二,先行一步的农村改革,已经使农民成为有决策权、自主权的商品生产者,市场机制悄无声息然而十分有力地走向农村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过去对农民以及农村各种经济组织统得严严实实的行政管理体系,不仅可以而且应该更快更多地松开。农村“减政”应当先行。
理由之三,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行政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正在减少。但势有起,亦有伏。近一二年来,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又出现了“加政”的势头——行政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不是在减,而是在加;或者减了一阵子,又回过头加上去了。九月二十二日本报披露,山西和河北相邻二地,为了保护各自利益,使用行政手段,生硬地在公路上拦道截车、阻塞流通,即是一例。又如,某地为了完成粮食合同定购、委托代购,层层下达行政指令,甚至作出硬性规定,谁如完不成任务就收回谁的承包田,不让孩子上学,干部缓调工资,党员缓予登记,等等。花样之奇,令人吃惊;而凡此种种,又决非罕见。这是我们呼吁“减政”的重要理由。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来指挥经济,管理体制集中,计划指令繁密。社会经济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方方面面,上上下下,从产到销,瞬息万变,运转起来仿佛旋动一个大万花筒,靠上令下行的一层层行政干预,怎能应付得了,怎能不顾此失彼,指挥失误,压抑创造与发展的生机!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打破行政过多干预经济的格局。这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当然,在经济发展中,合理的行政干预是要有一些的。有些行政干预虽然不尽合理,但一下子取消不具备条件,也需要一步一步地来。性急不得。
行政干预大大减少,经济谁指挥?一是还要有计划,二是靠市场机制;计划也是同市场结合的计划。价值规律这只无形之手,会推动农民来发展商品经济的。现在的问题是,市场机制一下子培养不起来,市场上各种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磕磕碰碰,矛盾重重。解决这些矛盾要靠深入改革,创造新办法,做大量工作。这就意味着,“减政”,决不是“减工作”。


第2版()
专栏:短评

  喜看“西菜”向东运
西北蔬菜源源东运,这则消息令人感到新鲜、欣喜,又不无启发。
西部这个名字,历来同荒凉同义。如今哪来这么多菜外运?这应当说是农村改革的成果。蔬菜产得多,一则说明生产水平的提高,二则是农民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种植业布局的结果。过去我们长期用行政手段管理农业,不管效益如何,叫种什么就得种什么,叫种多少就得种多少。不是过去西北不能多产蔬菜,而是那时粮食吃紧,而且越是紧越不让种菜。死守一业,形成僵局。改革把这个僵局打破了。
一般来说,新鲜蔬菜不易远运远销。过去长期实行统购统销,“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商品上了“绑”,自然走不远。改革把这个僵局也打破了。对于农民来说,经济效益是最有效的“指挥者”。只要允许可以经销的商品无阻拦地外运,农民和其他运销者是能够让商品插翅高飞,找到自己落脚的市场的。为什么“西菜”大量东运?因为东部需要西部的蔬菜。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改革中实行了放开购销。这也管住,那也限制,“西菜”如何能东运?不知那些总不愿意让商品在“自家地盘”痛快进出的同志,能否得到一点启发?


第2版()
专栏:

  世界粮食计划署捐赠国代表参观我国受援项目
  三十七项执行成果受赞扬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记者蒲立业、赵鹏)世界粮食计划署捐赠国代表在参观了援助我国的项目后,对我国执行项目成果表示赞扬。
在世界粮食计划署捐赠国的支持下,世界粮食计划署从1979年以来陆续向我国提供了三十七个开发项目,总额达四亿美元。其中,宁夏水利建设、大熊猫保护等十五个项目已执行完毕,土壤改良、水利、林业、渔业等二十二个项目正在执行中。这些援助不仅促进了各地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农牧渔业部和外交部组织的这次世界粮食计划署主要捐赠国代表参观团,于9月11日至22日奔赴江苏、安徽、山东三省,参观了渔业发展、土壤改良和治沙造林等三个粮食援助项目和沂蒙山区。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和产生的效益,并对中国农村经济如何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他们高度赞扬我国受援项目的执行成果,并表示今后将继续提供援助。参加这次参观团的有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阿根廷、瑞典、比利时以及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京代表处的代表。
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今晚为参观团举行了招待会。丹麦、荷兰、新西兰、英国等国驻华使馆的官员应邀出席。


第2版()
专栏:

  丢掉“乡乡村村通公路”口号
  浙江公路建设重点放到山区
新华社杭州9月23日电(记者许群)“若要富,先修路”。浙江省有关部门最近作出决定,“七五”期间,把交通建设的重点放在山区。同时,改变过去盲目搞“乡乡村村通公路”的做法,把资金集中起来,投放到开发山区经济最有关键意义和效益的项目上去。
近几年,浙江省山区公路平均每年增加五百公里,约占全省新建公路的60%。对方便山区群众生活,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片面强调乡乡村村通公路,致使资金使用有些分散,影响了效益的发挥。“七五”期间浙江省将新建公路三千公里,其中60%分布在山区。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他们把建设的重点首先放在那些经济效益显著的地区。不盲目搞乡乡、村村通公路。并根据前几年广开渠道,筹集资金的成功经验,继续实行“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办法,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群众修建的公路、机耕路实行“自建、自用、自养、自管”。


第2版()
专栏:

  云南蔬菜外销量六年增八倍多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据《中国商业报》最新报道,云南省销往外省的蔬菜量六年增长了八倍多,仅去年到今年销往省外七十多个城市的早菜就达六千万公斤。昆明市今年上半年国营蔬菜混合平均零售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4%;集市菜价下降了7.9%。


第2版()
专栏:

  增加农业投入 “风库”变为粮库
  安西粮棉连年大幅度增长
据新华社兰州9月23日电(记者孙洪祥、张松青)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的甘肃省安西县近几年不断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大幅度提高了主要农作物及棉花产量,成了全省六十二个农业县中人均提供商品粮最多的县。去年,全县商品粮达到二千一百五十万公斤,商品棉八十万公斤,分别比1980年提高1.2倍和3倍。
安西县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耕地二十五万亩,这里地广人稀,处在沙漠和戈壁包围之中,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广种薄收。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为引导农民在提高收入的基础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每年秋后抽调县、乡干部深入农村调查多投入、多产出、多收益的先进典型,总结他们的经验,然后一面汇集成册印发给各乡、村,一面组织人员分赴各村、队进行宣传。开春后,县、乡两级各部门再派出干部到各生产队帮助全县农民逐户建立投入产出帐本,落实生产计划,使大家干有措施,求有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展生产。据统计,去年全县农民直接用于农业物化投入的资金超过一千二百五十万元,平均每亩耕地达五十元,比1980年增加二十元。农业投入的增加,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去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三百二十公斤,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七百零二元,居甘肃省各农业县第一位。


第2版()
专栏:

国家工商局长任中林重申
  发展个体经济方针不变
 上半年个体工商户减少三十六万
据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陈芸)今年上半年全国个体工商业比去年底减少三十六万户,从业人员减少了四十六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任中林今天在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的一次筹备会上披露这一情况后,重申发展城乡个体工商业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方针,这是不会改变的。
任中林回顾说,发展个体工商业对国家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好处。近几年我国个体工商业一直是持续发展的,目前从事这项事业的劳动者,包括个体劳动者合作经营组织的人在内,已达二千万之多。今年出现个体工商业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被合理调整掉的以外,有原材料、经营场地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上的原因。目前从客观需要说来,个体工商业不是多了,而是不够。许多地方吃饭难、做衣难、修理难、交通难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如果认为现在个体工商业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必须按照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在发展国营、集体经济的同时,继续发展个体经济。


第2版()
专栏:

改革管理办法 实行群管群治
  林县红旗渠效益不减当年
本报讯 闻名全国的河南林县红旗渠,在水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效益不减,去年10月至今年7月,当地遭到三十年来少有的大旱,降水量只有历年平均降水量的一半,但全县小麦比去年增产一千四百万公斤。今年上半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二点六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
最近几年,林县县政府根据新情况重新讨论制定了《红旗渠灌区管理条例》。“条例”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确规定了县、乡、村各级管理范围,渠道的管理责任落实到户,乡、村负责较大工程的维修工作,每年从工副业收入中拿出一定资金来用于水利建设,保证所辖渠道维修、管理的用工、用料投资。县红旗渠管理处,按照“条例”规定标准,定期对乡、村渠道进行检查,达不到标准的要追究责任。在用水上,实行统一分配,各单位直到户都按水量计费,淡、旺季价格浮动,鼓励节约用水和蓄水。
去年秋季以来,乡、村共集资一百多万元,投工八十九万个,挖砌土石一百一十多万方,分别对所辖范围内的大小渠道和水利设施进行了清淤维修。截至今年8月底,已完成需维修工程量的85%。水库、池塘大部分经过清淤整修,恢复了蓄水能力。(常俊杰)


第2版()
专栏:

选准主攻方向 修筑防渗渠道
  稷山水浇地扩大两万余亩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杨玉良、通讯员卢志峰报道:山西省稷山县委、县政府帮助农民解决兴修水利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七月下旬到八月中旬,仅仅二十多天时间,这个县就修筑防渗渠道二百四十多公里,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扩大了水浇地二万五千亩。
这个县近几年放松了水利工作,主要原因是在部分干部和群众中存在一些糊涂认识,一些人怕修水利劳民伤财,一些人认为土地分散经营,不好组织人力。还有一些人认为,这几年一直风调雨顺,不修水利不花钱,照样能丰收。针对这种种思想,县委首先从统一认识入手做工作。夏收后,县委书记张世贤带着县委和县政府成员去看农民引水浇地的情景。在清河镇吴壁村村南,他们看到,晚上农民抽水浇地,八百多米渠道,由于破败不堪,不断决口跑水,一家浇地二十多个农民手持电筒护渠,弄得人人精疲力竭,叫苦不迭。一个又一个村的事实,使大家认识到,兴办水利刻不容缓。县委和县政府从本县实际出发办水利,把主攻方向放在当年就能见效益的修防渗渠道上。同时采取国家给一点,集体补一点,农行贷一点,但大部分资金根据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由农民自筹的办法解决。全县农民今年共自筹资金一百多万元。农民出劳力,技术人员和专业队进行防渗铺设,县水利部门派人以村验收。(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
专栏:

  高产的“胡椒王”
海南岛琼海县九曲江区新村乡归侨蔡有花家自留山上生长着一株高产“胡椒王”。这株胡椒高十五米,围宽一点五米,年结青果二十五公斤。它是从一株老化的胡椒根瘤上重新发蔓,沿一株苦楝树攀缘生长起来的,至今已有二十三年历史,经受历年大旱和一次强台风袭击都安然无恙。图为主人登梯采摘胡椒情景。
谢南健摄


第2版()
专栏:

  上海无线电脑传呼系统开通
命名为“南星二台”的上海无线电脑数字传呼系统二十日正式开通,全天为用户服务。
这套系统包括王安电脑、CE发射机松下程控交换机等。用户只要配备烟盒大小的数字传呼机,在离市中心半径二十五公里范围内,无论走到哪里,传呼中心都能在八秒钟内找到。无线传呼系统既可与市内电话及长途电话联结服务,也可以为企业、单位提供专线,具有高效、及时地传递信息的优越性。目前上海已拥有二千五百个传呼机用户。


第2版()
专栏:

  五十一条运输线跨企业管理
我国交通运输质量管理有了新发展,目前有五十一条运输线开展了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质量管理活动,建立了纵横连锁、相互监督的动态质量管理体系。这些运输线都杜绝了重大质量事故,货损率大大减低,货差现象基本消灭。
开展联合质量管理的五十一条运输线主要是航运线,包括申青线、津申线、烟秦线、申湘线等运输干线。(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引进易开罐生产线合同签约
本报讯 中国包装总公司华东制罐总厂引进二片易开罐生产线合同,二十三日在京由引进双方中国技术进口总公司和意大利爱发美麦克风公司正式签约。该生产线是我国引进的二片易开罐生产线中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条生产线。华东制罐总厂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南郊,每分钟可生产八百至一千只铝制二片易开罐,年产可达二点五亿只。该工程计划明年一季度动工,一九八八年投产,预计五年可收回投资。


第2版()
专栏:来信

  千岛湖水碧悠悠
  污染隐患使人愁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内,它既有太湖的浩瀚之势,又有西湖的娟秀风韵。而且,水质好。据测定,水体属国家一级标准,湖内污染物质极少,含沙量在全国大型水库中是最少的,湖水透明度在七米左右,酸碱度在六点九至七点九之间,有关的二十三项水质指标都在国家规定的一级水标准之内。许多专家赞誉千岛湖水的纯净为国内所罕见。
但是,自1983年千岛湖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区以来,出现了一些水质被污染的苗头,实在令人担忧。千岛湖主要水源的新安江上游,新建了不少工厂,其中有污染的企业多达三百多个。有个县的主排水口,每天向新安江排放污水达六千七百多立方米。歙县太平桥一带江水浑浊,翻滚着黑色的泡沫。新安江上游不少地带植被破坏严重,涨水季节,泥沙俱下。淳安县境内,每年污水排放量也有一千二百立方米左右。淳安和建德交界处的建德铜矿,由于没有解决好铜渣处理问题,大量废渣倾倒入湖,使工厂附近的湖水中铜、铅、锌含量大增,现在已基本无鱼。
千岛湖水是新安江下游人民、尤其是杭州市居民饮用的源头水,如不尽早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不少有识之士呼吁,大家都来关心保护千岛湖水。
新华社通讯员 钱美
新华社记者 汪祖高
许群


第2版()
专栏:

河南省武陟县种植“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已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近年来,该县采用科学培育与传统种植方法相结合的办法,使怀药的品质不断提高,今年已提前五个月完成全年出口任务。王天定摄


第2版()
专栏:

  一万比二十
——招远县王宝瑛、刘志坚创造苹果快速育苗法纪事
  本报记者 陈满正
同样一株苹果苗,采用传统的嫁接法,两年只能繁育二十株左右;采用快速育苗法,却能繁育万株苗以上——这就叫“一万比二十”。
这种快速育苗法的创始人,是山东省招远县河西村助理农艺师王宝瑛和县农艺师刘志坚。这项科研成果,曾获得1981年烟台地区和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王宝瑛,五十四岁,文化不高,但从青年时代起就喜欢摆弄果树,对嫁接果苗十分着迷。他家院子里,栽有梧桐、桂花、冬青,还有各种果树。1957年,他曾把棉花嫁接在梧桐树上,想把梧桐树变成棉花树。1958年,他去四川探亲,又用一双半高沿胶鞋背回两棵桔子苗,嫁接在臭椿树上,想让南桔北移……这些嫁接,想法不谓不奇,但都失败了。他交了点学费,也学得了许多关于植物嫁接的经验。
1975年,山东从国外引进一批优良苹果种苗,王宝瑛千方百计弄来几株接穗。当时,他管着队里的五亩苗圃。如果全部嫁接上良种,至少需要三万个接芽。采用常规办法繁育稀少珍贵的良种,时间太长,速度太慢了,能不能快速育苗呢?他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了这个念头。快速育苗到底怎么搞,他不清楚。但他认定了这条路,倔着呢,单枪匹马地一连搞了两年试验。结果嫩芽的成活率还是提不高,快速育苗碰到了严重阻碍,不解决这个问题,快速育苗就无希望。这时,他深深感到自己基础理论差,攻克这样的高难课题实在力不从心,需要老师给予指教和帮助。
无巧不成书。197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宝瑛结识了一位果树行家,他名叫刘志坚,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长期作全县的果树技术推广工作。刘志坚对王宝瑛钻研果树的精神很钦佩,觉得理当帮助他完成这项有意义的科研课题。从此,两人密切合作,全力以赴,解决了试验中一系列困难和技术难题。就拿提高嫩芽嫁接成活率来说,他们经过仔细观察和试验发现,嫩芽所以接不活,主要是对接芽保护不好,湿度不够,水分不足,接芽一经风吹日晒很快干死。为提高嫩芽嫁接成活率,他们严把两道关:一是嫩芽一定要带木质嫁接,二是嫩芽接上砧木绑紧后,要用砧木上接口附近的一片活叶裹住接芽处。这片活叶不可小视,它既可使嫩芽保持湿润,又能为嫩芽提供水分。这样做,使嫩芽嫁接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五年过去了,经过五年试验,快速育苗终于获得成功。记者在果园里看到嫁接四五年的苹果树,亩产已达一两千公斤。茂盛的树冠,丰收的果实,对快速育苗的成就作了肯定而满意的回答。
1980年,招远县引进两根“红富士”接穗,到1983年已繁育成品苗三十多万株,半成品苗三百多万株,1985年出圃三千多万株。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这个县五年前只有果树八万亩,现在发展到二十三万亩,其中“红富士”达十万多亩。烟台地区在同一时期,果树也从八十万亩发展到现在的一百九十九万亩。快速育苗在山东省已经普遍推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