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2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冲破只求温饱的小圈子 发扬爱国家爱集体精神
贵州“双文明户”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作用
新华社贵阳9月22日电 (记者龙文彬)贵州省农村近年来出现五万个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新型农户——“双文明户”。他们敢于致富,善于致富,并热情帮助群众共同致富,正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主力军。
这批“双文明户”,绝大多数是从农村共产党员、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基层干部中涌现出来的。他们成为农村勤劳致富户以后,积极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龙里县六广乡长萌村的熊厚祥,过去曾担任过生产队会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通过发展家庭养殖业、造纸业和加工业,使全家每人平均产粮一千公斤,人均收入近千元。熊厚祥致富后,积极带领群众改变本村贫困面貌。1983年以来,他家先后投资六千多元,办起提水站、水电站和硫铁矿厂,无偿帮助群众解决了六十多亩“望天田”的提水灌溉问题,还免费供应全村的照明用电,吸收村上剩余劳力从事采矿业。1985年,他所在的村民组人均吃粮从过去一百五十公斤提高到四百公斤,人均收入从六十元提高到三百多元。熊厚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建设新农村作出了贡献,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县农民学习的榜样。
贵州省的许多“双文明户”已经成为推广新技术、带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骨干力量。松桃苗族自治县甘龙镇麻兔村农民技术员、共产党员冉崇炳,积极钻研农业技术知识,靠科技致富。为了帮助群众发展商品生产,他带头成立科普小组,把自己订的科技报刊和农业科技书籍集中起来,又把他家的一间房子作为阅览室,还在这里举办培训班,向乡亲们传授技术。去年,他指导本村农民发展白术、金银花等药材生产,结果户户增加收入;全村农业总产值比1984年翻了一番,人均收入达九百八十二元。冉崇炳先后被评为贵州省优秀党员和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这里的“双文明户”冲破了只求温饱的小圈子,爱国家、爱集体的精神进一步发扬。


第4版()
专栏:

  坚持原则敢于碰硬 关键时刻以身殉职
  拜力汉被追授为模范纪检干部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2日电 (记者刘光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9月20日在昌吉市召开干部大会,追授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拜力汉(哈萨克族)为模范纪律检查干部。
三十二岁的拜力汉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是被人们公认的刚直不阿的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去年9月7日,他在犯罪分子制造的爆炸事件中与犯罪分子搏斗,不幸以身殉职。
1984年上半年拜力汉担任县纪委副书记不久,便承担了县委交给的调查县畜牧局经济犯罪案件的任务。他坚持党性原则,敢于碰硬,和调查组的同志一起,基本搞清了原县畜牧局主要负责人贪污财物逾万元的问题,又揭出了掌管县畜牧局大量钱物的保管员吴升仁偷拿公家基建工地木材、红砖为自己盖了四间新房,又将三千多元公款存入自己存折等问题。在办案过程中,他冲破关系网,顶住说情风,并且深入细致地作调查,走访了七百个驾驶员,清算了几年的帐目,多次访问知情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确凿证据,终于把拖延了几年、几次派调查组都没有搞彻底的县畜牧局的经济问题,搞了个水落石出。
在马背上度过了童年的拜力汉,十八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家乡当过牧工,担任过州卫生局副局长、县委宣传部干事等职务。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勤勤恳恳地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事。


第4版()
专栏:

  端正党风 巩固整党成果
  玉田县聘请离退休干部担任监督员
本报讯 中共河北省玉田县委在端正党风工作中,聘请离退休党员干部担任义务党风监督员,收到较好的效果。
这个县共有离退休党员干部一千三百五十人,县委非常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今年6月,全县农村整党结束后,县委聘请了一百三十四名离退休党员干部为义务党风监督员。其任务是:监督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倾听群众呼声;发现党员干部搞不正之风,及时提出批评帮助,问题较大的,提请党委加以解决。县委明确指出,凡党风监督员提出的情况属实的问题,党委要认真解决,否则县委要追查该单位党委的责任。
党风监督员守职尽责,两个多月来,他们深入近百个乡、镇,逐村走访,向各级党委反映有关党风方面的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孤树乡瓦厂1982年因管理混乱亏损十多万元,一直没进行处理,群众意见很大。党风监督员赵广民一上任就提出这个问题,并提请乡党委加以解决。乡党委、乡政府组织财会人员,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对该厂帐目进行了清理,查出这厂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等问题。乡政府决定撤销该厂厂长的职务,并追究其经济责任。
(张宝华 宋丽安)


第4版()
专栏:

  在团组织热情关怀和帮助下
  大批外地青年成为宝安县乡镇企业骨干力量
本报讯 广东省宝安县针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加强农村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发挥十万外来青年大军在乡镇企业中主人翁的作用。
宝安县位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来,这个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到一千五百多个,吸收了本省和来自湖南、广西等地农村青年就业达十万多人,占总就业人数的80%。大量外来青年涌入宝安县乡镇企业,给这个县农村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过去,以乡、村为单位建立团支部的基层组织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今年3月,共青团宝安县委对全县一千五百多家乡镇企业的青年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制订了全县乡镇企业建团计划,县、区两级成立了由党委负责同志牵头的建团领导小组。具体方法是,在有团员三人以上的企业建立团支部,团员不足三人的企业,就近建立联合团支部,在乡或农工商公司建立团总支。到7月底,全县已有二百八十多家企业建立了团组织,为近千名外来团员转接了组织关系。合理设置基层团组织,使组织结构和团员流向趋于一致,使外来团员青年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外来青年离开故乡,只身来到异地工作,希望得到团组织的关怀和帮助。宝安县团委通过一些企业基层团组织从政治、生活各方面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爱工厂、爱岗位、争做企业主人翁的教育;进行文化技术培训,提高青年素质;维护青年的切身利益,为青年排忧解难。
共青团宝安县委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充实青年的业余生活。由于宝安县团委抓住了农村青年流向的“龙头”,较好地解决了外来务工的青年教育问题,使一大批外来青年成了乡镇企业的骨干力量。
目前,宝安县已有六千多名外来青年提出了入团申请。仅今年上半年,这个县就吸收了三千五百多名符合团员条件的外来青年入团,并从他们中选拔了一批基层团干部。


第4版()
专栏:

蒙阳镇党委在村级整党中
  教育党员更新观念发展商品生产
本报讯 四川省彭县蒙阳镇村级党支部在整党中,从实际出发,抓住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这个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收到较好的效果。
蒙阳镇位于成都市近郊,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条件。但是,由于受小农经济和小生产观念的束缚,一些党员干部轻视商品生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搞活和生产力的提高。东塔村的地理条件在全镇最好,经济收入却在全镇处于最低水平。群众对党支部“守着几分田过日子”的观念提出尖锐的批评。在整党中,党支部组织党员反复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对比其它村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尝到的甜头和自己在这方面吃到的苦头,下决心摆脱保守习惯势力的影响,树立“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思想。党支部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订出经济发展规划。他们对原有的小规模肉食厂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使年产香肠达到五百吨,创造产值两百万元;并与福建泉州市签订了三百五十吨的出口合同,为国家换取外汇。现在,该村正在筹建一个综合性停车场,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党支部书记杨伦华满怀信心地说:“今年群众的人均收入可以大大增加。这都是整党带来的成果啊!”
柏林村党支部过去在“只要肚子饱,生活就算好”的思想支配下,不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村的问题,镇党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该村,帮助党支部摒弃保守思想,树立开拓精神,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商品生产。党支部书记罗开发的认识提高后,带病骑车到一百多里远的成都凤凰山养鸡场为群众寻找致富门路。现在,这个村已办起一个年产二十万只鸡的饲养场,年产值可达九十万元。据统计,通过整党,全镇新办企业十七个,扩建四个,使镇、村两级所办企业达到七十多个。今年1—6月,全镇工业总产值为九百七十三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2%;农业总产值为五百八十四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三十三点三万元。
(重庆《支部生活》供稿)


第4版()
专栏:

  甘肃省农民歌手杨连志(左一)自费来云南前线慰问子弟兵。他跋山涉水到前沿阵地猫耳洞里为战士们演唱,受到欢迎。
      桂宝魁摄(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漫话

  面子、办实事及其它
  建达
报载:青年女工贺诗琴,无辜被人非法拘禁和诬陷。她所在的主管单位——衡阳铁路分局个别领导偏听偏信,把一些莫须有的事实强加到她的头上,并作了错误结论。后来,当地检察机关查清了事实真相,对诬陷者作了处理。可是,受害者却一直背着“黑锅”,连应该调的工资也调不上。贺诗琴多次向上级及纪检、妇联等部门写信告状,但这些信却一封封被转到了贺诗琴所在的主管单位,难怪分局的一位领导得意地说:“你告来告去,还不是告到我们手里来了。”
从有关报道看,衡阳铁路分局领导与贺诗琴并无私仇,他们之所以要拒绝为她解决问题,原因恐怕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如果贺诗琴工资调上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那不就否定了他们自己?因此,他们就要动用手中权力,给她一点颜色看。这种为了自己“面子”而坚持错误的作法,不但有悖于共产党人的道德,而且也是缺乏法制观念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贺诗琴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多次向上级申诉,这说明她对上级党政组织的信任。按理说,上级有关部门收到她的申诉信后,就应该派人认真调查,督促问题尽快解决。党中央一再强调,各级干部要为群众办实事。认真处理贺诗琴的申诉信,不就是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吗?光顾自己省事,而把群众来信弃之一旁,或下转了事,这同中央倡导的办实事的精神相去太远了。


第4版()
专栏:

  首届中国联邦德国合作社问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王迎春)首届中国联邦德国合作社问题研讨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中国和联邦德国的几十名专家将对两国合作社的发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据介绍,目前我国农村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经济发展很快,并在新的形势下形成一些明显的特点: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内,各种形式的专业性经济联合体不断涌现;乡镇企业合作经济迅速发展,进一步起到了农村经济的支柱作用。到1985年底,全国乡镇企业总数已达一千二百二十二万多个,总产值达二千四百八十一亿元,占农村总产值的40%,就业人数已达七千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8%以上。农村供销合作社改官办为民办,恢复民间性质,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服务中心,现在全国已有三万五千多个供销合作社,有四百三十多万职工,85%以上的农户已在供销合作社入股,供销社的资产已达一百七十九亿元。农村信用社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合作金融组织,对扶持农民致富起了明显作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国农业银行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赖夫埃森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会议将于24日结束。


第4版()
专栏:

  习仲勋会见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全国主席戴维·奥基基·阿马约率领的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代表团。
习仲勋说,阿马约主席率领的代表团是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第一个访华代表团。这意味着中国和肯尼亚两国以及中国共产党和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也意味着两国人民友谊的加强。
阿马约说,代表团的访问将有助于加深相互了解。他希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不断加强。
会见后,习仲勋设晚宴欢迎肯尼亚客人。
代表团是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于今天上午抵京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中联部部长朱良今天下午同代表团进行了会谈。


第4版()
专栏:外事简讯

  外事简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政府社会福利和妇女事务部部长莎海尼·阿蒂奎·雷赫门为团长的巴基斯坦妇女代表团。宾主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这是全国妇联近二十年来邀请来华访问的第一个巴基斯坦妇女代表团。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2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正在北京参加第一次北京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的全体评委及来宾共三十多人。
这次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是于本月18日正式开始的,计划于27日结束。
会见时在座的还有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和这次小提琴比赛的评委会主席吴祖强等。
▲国务委员姬鹏飞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尼日尔马拉迪省省长阿马杜·赛义尼·马伊加先生。
马伊加是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于9月9日前来我国访问的,将于23日离京回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法国海军参谋长莱恩哈特上将和夫人一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刘华清等会见时在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22日晚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欢迎巴基斯坦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拉希姆丁·汗上将及夫人一行。
拉希姆丁一行是21日抵达北京的。22日上午,客人们在北京郊区观看了军事表演。
▲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会长伍修权22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宴请了日本和平与安全保障研究所理事长猪木正道和夫人一行。宾主就当前的国际形势进行了交谈。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22日晚上在北京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和阿拉伯也门建交三十周年。
国务委员姬鹏飞和阿拉伯也门驻华大使侯赛因·阿卜杜勒哈利格·贾拉勒出席了招待会。
▲对外友协会长章文晋22日会见并宴请哥伦比亚—中国友好协会代表团。
▲国务委员谷牧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以西米昂·米蒂为团长的罗马尼亚海关代表团。
▲国务委员张劲夫、日本驻华大使中江要介22日为在北京开幕的日本旭硝子工业技术展览会剪彩,并参观了展览。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济南军区某团在连队党支部整顿中
  引导党员正确对待得与失
本报讯 济南军区某团党委在全团党员中开展“共产党员得失观”的讨论,引导大家正确看待共产党员的得与失。
前不久,这个团对连队党支部进行整顿,正在这个团帮助整党的师政委汤秀庭,在调查党员的现实思想时,发现部分党员在得失问题上存在有糊涂观念。为使同志们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他和这个团党委研究决定,在连队党支部整顿阶段,紧紧围绕“共产党员应具备有什么样的得失观”问题在全团党员中开展讨论。他们在讨论中采取的四种方法是:
一,组织党员学习英雄事迹,把学习前线英雄人物与后方模范结合起来。二,组织本单位在正确对待分工、走留、家庭困难、荣誉等方面的先进典型登台演讲。三,利用文艺活动等形式配合讨论,组织党员和团员青年学唱《四有青春放光华》、《小草》等歌曲,开展竞赛。四,利用黑板报、录音,选登、播放优秀党员的事迹。
通过讨论,很多党员能够正确对待“得与失”。特务连共产党员范小恒说:“我是个代理排长,有人说我操心多、事情干得多得罪人多,吃亏大,我觉得,代理排长使我学到了带兵的经验和管理能力,虽然我当不了干部,也同样为人民尽好义务,从这个意义说,我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运生 社斌 彦龙)


第4版()
专栏:

  解放军三○二医院文明行医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易俭如报道:一名从外地到北京做手艺的小工匠得了急性脑炎被送到解放军三○二医院,病人交不起押金,医院照样收治。
解放军三○二医院是全军唯一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他们除接收军队病人外,还敞开医院大门,尽力接纳地方病人。一位患严重乙型肝炎的地方女青年被某医院判定活不过三天,患者的父母抱着一线希望把病人送到三○二医院,经过八十二天的精心医治,就治愈出院。当一些危重病人不能来医院时,医务人员还尽量上门送医送药。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听说哈尔滨某医院收治一名严重腹水的肝炎患者,他接受邀请后,不顾自己的孩子有病,毅然前去会诊,开方治疗,病人很快转危为安。
这所医院的医务人员自觉献身传染病医疗事业,争做文明医务工作者。一些危重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医务人员就主动帮助喂食、翻身、擦洗;病人食欲不佳,他们就热情地代购食品或从家中带来可口的食物。病人的亲属称赞三○二医院为“贴心医院”。


第4版()
专栏:

  我党优秀党员、原六机部副部长
  罗坦同志在京逝世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六机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罗坦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罗坦同志是因病久治无效于今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的,终年七十一岁。
罗坦同志1915年生于上海,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任抗大二大队一队区队长、延安农具厂总务科长,晋绥军区兵工部股长、科长。建国后,历任川南行署企业管理局副局长,一、二机部副局长、局长,六机部配套局、生产局局长、副部长、党组成员、顾问等职。
罗坦同志一生忠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风正派,光明磊落,团结同志,平易近人。他参加革命五十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为我国兵器工业、机械工业和船舶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万里、余秋里、胡乔木、王震、薄一波、谷牧、张劲夫、张爱萍等领导人送了花圈。
余秋里、段君毅等各界人士及罗坦同志的生前友好五百多人参加了告别仪式。


第4版()
专栏:

  留在南岭的丰碑
——记英勇献身的筑路工人林威泽
  本报记者 颜世贵
峰峦起伏,云遮雾障。横跨湘粤两省交界的南岭山脉,象一头不可征服的巨兽,挡住了衡广复线的去路。这里,虽说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却有着生与死的考验……
今年3月15日清晨,一阵暴雨过后,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为了抢时间在燕塘二号隧道出口处清洞口,五局一处六队一班代理班长林威泽带领几个工人,冒雨清理石碴。
中午,一个工人途经洞口,林威泽停下手里的活给他让路,习惯地抬头向上看。突然,发现在十多米高的山坡上,一块石头飞下来,撞在洞门的端墙上,又急速下落,眼看就要砸在自己跟前的青年女工小郑的头上。林威泽一面高喊:“快跑——!”一面伸手去推埋头干活的小郑。就在这一瞬间,林威泽倒下了。石头击中了他的头部。
“老林,林威泽!”人们焦急地呼喊着,用最快的速度,将浑身沾满泥土的林威泽抬往医院。
他终因伤势过重,把自己最后的一腔热血,洒在了衡广复线工地。
噩耗传到六队,全队沉浸在悲痛之中。天黑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断,人们站在雨地里一动不动,那过去了的往事,一件件,又闪耀在眼前……
林威泽在二十多年的筑路生涯中,曾六次舍己救人。哪里施工出现险情,哪里危及同志的生命,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表现了一个筑路工人的崇高情怀。
“要不是林师傅救我,我早就报销了。”老工人张永禄沉痛地回忆道。那是在1970年7月,在云贵高原的野马寨至大湾铁路支线的施工中。一天,张永禄在藤桥隧道的上导坑向漏斗里扒碴,用力过猛,被石头一绊,连人带石头一齐跌进了两米多深的漏斗里,腰部扭伤了,腿也摔坏了,被掉下的石头挤得不能动弹。林威泽闻讯赶来。漏斗上口宽约一米多,斗底就很小了,下面的人上不来,上面的人下不去,情况十分危急。林威泽急中生智,不顾个人安危,从下导坑爬上漏斗底下的斗车里,鼓足平生力气,把漏斗底部的石块顶松动了。顿时,石块刷刷往下掉,砸在他的头上、身上、脚上,弹到斗车的钢板上叮当响。张永禄得救了,林威泽也受了伤,两人一起被送进了医院。
林威泽,出生在福建云霄县城关镇。1964年8月,他不顾母亲与亲友的劝阻,告别了家乡,来到满目荒凉的工地,住的是草棚,钻的是穷山沟,成天和泥巴石头打交道。同他一起参加新线建设的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有一些回去了。
林威泽没有半点动摇,从鹰厦线、开阳支线、贵昆线、水城一二五专用线、野大线、湘黔线……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衡广复线;塌方、冒顶、溶洞、暗河、涌沙、突水、泥石流、山洪……所有危难都经历过。
前几年,有的人看到沿海地区活了,做生意容易赚钱,就劝林威泽:“你家在侨乡,人又聪明,还会点手艺,何必非在山沟里吃辛受苦修铁路呢!”林威泽笑道:“好日子谁不会过?可我们当筑路工的拍屁股溜了,这铁路谁来修?我既然选择了这一条路,就要走到底!”
长年的洞内劳动,使他身患多种疾病,但没有一种疾病能征服他。这几年,他的腰痛病是越发加重了。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泡上一大瓶药酒。每天装上一墨水瓶,带在身边,腰痛难忍了,就喝上一口,稍稍减轻一点,又拚命干开了。
他的妻子是农村户口,三个孩子跟着吃高价粮,没有房子,租人家的,还要赡养老人,全靠他每月一百来元的收入。1984年5月,妻子不幸去世,他把三个孩子带在身边,大的不过十四岁,最小的只有七岁,生活的担子更加沉重了。但他没有被压倒,付出了惊人的精力,里里外外一把抓,连续三百来天上零点班,保证了工程的进度。
人去物在。林威泽在生命的历程中,仅仅走完了四十八个年轮。作为一个普通的筑路工人,他并没有留下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那一座座隧道,一座座与其相连的耸立在万山丛中的桥梁,以及那一条条横亘在大地的钢铁大道,可以为他作证:他不愧是一个真正的筑路工人!
铁道部衡广复线建设指挥部称赞林威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凯歌,号召全线职工向他学习!林威泽这个普通的名字,飞出深山峡谷,传遍绵延千里的复线建设工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