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他山片石

在竞争中改进
——南斯拉夫报业一瞥
  朱维群
南斯拉夫丰富多彩的报刊杂志,往往使初到者有眼花缭乱之感。街头巷尾、车站码头、广场公园,到处都有四壁琳琅的小报亭。人们没有订报的习惯,上下班路上,顺手在这些小报亭买报看。一递一接之间,报纸将大量新鲜的消息、观点、议论输送给读者,同时又接受着读者严格的选择和取舍。
最充分广泛地提供消息
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以来,报业也经历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是在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报刊是劳动者和公民用以获取消息、以便实现其各项自治权力的工具。用贝尔格莱德大学一位新闻学教授的话说:“获取最充分、最广泛和及时的消息,是自治者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是自治者赖以实现其他一切自治权力的先决条件之一。”新闻界由此提出一系列响亮的口号:“保证自治者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有全面、真实和及时的了解!”“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对劳动人民封锁消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五十年代以来,联邦和各共和国的党报都改为“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的机关报。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新闻法,使报业管理日益法制化、社会化,报纸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同时也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报社记者和编辑,不再通过行政渠道分派,而是从公开招聘中选拔。在财政上,报社也同其他“联合劳动组织”一样自负盈亏,个人收入同报社经营好坏直接挂钩。这样一改,报纸受行政干预少了,在更大程度上卷入了竞争的激流。
改革,促使南斯拉夫报业迅速发展。1947年全国有报纸二百一十七种,发行量约三百万份。而现在已达三千多种,发行一千五百万份,全国平均每一个半人就有一份报纸。
大小相争小报挤大报
竞争也带来了新课题。不少内容严肃、在国内外影响卓著的大报一些年来发行量下跌。而许多后起的小报,特别是晚报,娱乐性、体育性报纸,销数却扶摇直上,出现了大报发行量小,小报发行量大的局面。比如联邦社盟的《战斗报》,革命历史悠久,历来对全国性事件的报道最具权威性,1949年发行六十六万份,而到1973年竟跌到二万八千份,近年也只回升到五万份上下,在报界屈居第十四位。近年全国发行量超过十万份的前六家报纸中,只有塞尔维亚社盟的《政治报》是著名大报,其余全是小报。由此造成:全国二十五种日报之中,目前只有四种报纸经济上可以自立。
互补互养大报办小报
在新的条件下,各大报除了下苦功夫改进报道内容外,在组织发行等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改革,以适应竞争的形势。
环绕大报办小报,形成报纸联合企业,就是增强大报生存竞争能力的措施之一。目前,南斯拉夫一个报社往往出版一二十种报刊。如《战斗报》社,同时还出版《经济政策》、《电视新闻》等多种报刊。它出版的《新闻晚报》,报道面广泛,社会新闻多,文笔活泼,与《战斗报》风格迥然不同,近年发行跃升到三十三万份。而《战斗报》自己,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严谨、庄重的风格,依然不揽、不登广告,在思想舆论界坚持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目前,许多报社里办小报的人数已远远超过办大报的人数。这样,某一种报可能赔钱,但整个企业却总能盈利。更重要的是,大报对衍生出来的小报在政治上也可发挥积极的影响。
一日多版灵活多样
各大报的出版方式也日趋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有的对开报在已有一二十块版的基础上还常以生活专题增加版面,随报赠送。各共和国报一般都附送每周广播电视节目报,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为了提高时效,许多报纸一日多次出版。如在萨格勒布出版的《信使报》,每天发行四次。第一次在头天晚上八点,连夜发送到外地,夜里十一点、两点增添最新消息后再出版两次,最后一版在当天清晨五点印出,就地销售。这样,本市和全国各地都能在早晨看到当天的《信使报》。
记者素质提高体质下降
改革、竞争对记者、编辑的文化程度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1963年时,南斯拉夫新闻工作者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20%。而现在,上升到占50%。整个队伍日益年青,六十岁以上的只占3%。
重大的社会责任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也使南斯拉夫新闻工作者付出艰巨的劳动和牺牲。据《新闻周报》披露:从1980年至1985年共有二百五十二位记者去世,他们的平均寿命为五十七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十二岁。其中大部分人恰恰是那些被称为“严肃的政治性报纸”的记者、编辑。这家杂志感慨道:“目前50%的报社都有附属医疗机构,但是记者们不到迈不开步的时候,是不去那里的。”
看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南斯拉夫报业已经适应并且形成了这样一种新的观念:竞争,而不是独占,才是新闻领域的正常状态。在竞争中,谁也不能指望一劳永逸地保持自己的地位。越是大报,越得不断提高素质,不断创新。


第7版()
专栏:域外漫记

  达卡长高了
  梅禾星
记得上一次去达卡是在1970年,那时候我还年轻,曾兴致勃勃地在这座城市漫步、观光、与人攀谈。十六年后旧地重游,心中难免有些激动,最先想到的自然是那些还保留在记忆深处的风物。
不料,如今作为孟加拉国首都的达卡已经变得无法辨认了。
首先是认不出机场来了。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一座新兴建的现代化国际机场。随着城区的扩展,老机场已经退缩到市内,老停机坪上盖起了楼房。尽管楼群中心仍有一大块平地,却很难想象那是可以起降大型飞机的地方。
进入闹市,街树还是那么葱郁,三轮车还是装扮得那么华丽……但无论怎么看,都不象旧日的达卡。左右上下端详一番,才猛然发现,是达卡长高了:街旁耸立着前所未有的高楼,城市在天幕上的轮廓明显地挺拔起来了。
朋友们的介绍证实了我的观察。
十五年前,全市只有两座十层以上的建筑物,现在已有几十座超过十层的楼房,四至十层的建筑已多得数不胜数。
一位当地官员告诉我,城市向高空发展是客观的需要。孟加拉国约有一亿人口,而土地面积大约为十四万三千平方公里。土地是肥沃的,但随着工业、交通的发展,耕地在减少。为了少占用可耕地,保证粮食生产,政府近年来号召节约盖房用地,鼓励建筑高层化。有些措施是强制性的,如规定国家投资兴建的房子不得低于十五层。有些措施是引导性的,如国家银行规定,私人盖四层以下房屋,贷款的年利高达13%,而盖四层以上房屋时,贷款利息可减少3%。此外,还有一些照顾实际困难的办法。如果暂时无足够资金建高楼,也允许人们按高层楼房奠基,先少盖几层,待有了资金再加盖楼层。驱车达卡,很容易见到一、二层楼早已营业,而三、四层楼正在施工的景象。
达卡长高了,也变得更美了。许多新建筑为这古老的城市增添了光彩和活力。
1982年建成的烈士陵墓别具一格。它由高低错落的七座混凝土塔排列成三角状,在形体上相互分离,在构图上浑为一体。从正面看,颇有点象一座微型金字塔,从侧面看,又恰似一盆清丽的兰花。孟加拉人民用这组建筑来缅怀为效忠祖国而捐躯的英雄儿女。
1983年在达卡建成了国家博物馆新馆。它收藏着古老的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经典,又拥有最新式的空调设备和录音录相装置,真是一座古今人类文明成果美妙结合的文化殿堂!1985年,又新竣工一批体育馆、学校、饭店、居民楼……
祝福你——越长越高、越变越美的达卡!你是孟加拉国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不断发展的象征。(附图片)
  达卡新姿


第7版()
专栏:

  “芭蕾爆竹”惊四座
  薛奕明
芭蕾是西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中国的芭蕾还很年轻,至今才二十多年。今年2月,中国芭蕾雏燕飞抵世界芭蕾强国美利坚,班门弄斧。
纽约市的欢迎十分别致。布鲁克林音乐学院是美国颇负盛名的音乐家摇篮,学院剧场被誉为“全美十二个最佳表演地之一”。中国芭蕾舞团到达时,剧场大门口悬挂着一双塑料充气“红舞鞋”,配着红色巨幅飘带,有两层楼高。美国朋友这种新奇精巧的欢迎仪式,很快沟通了两国芭蕾艺术家的心灵。在“红菱艳”悬挂的剧场,中国芭蕾演员共演出十二场,场场爆满。最后几场,连过道上都站着观众。剧场的负责人惊叹:“想不到中国芭蕾舞在美国如此轰动,我们剧场很久未出现过这种盛况了。”
凡能被邀到美国首都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的艺术团体,都是具有第一流水平的。中国芭蕾舞团在这里的表演剧场演出,门票每张二十至五十美元不等,是比较高的,但几乎场场满座。一位来自波士顿的芭蕾舞演员羡慕地对我们说:“你们真是幸运儿,能在这里演出。我在美国还没有享受过这种荣誉。”
对许多美国人来说,东方的中国是个谜。中国人居然到西方来演芭蕾,这更引起广泛兴趣。《纽约邮报》评论:“中国人发明了火药,西方人发明了芭蕾,将两者合一,你可期待得到芭蕾的爆竹。”《纽约时报》舞蹈评论权威安娜·基塞尔戈夫曾连续写了四篇文章评中国芭蕾舞。她说,中国芭蕾舞“把欧洲传统与中国风格相揉合,优美舞姿令人叫绝”。
中国芭蕾起步虽晚,但能短期奋飞跃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博采众长。在美国演出期间,中国芭蕾舞演员也不忘向外国同行学习。纽约百老汇现代歌舞举世闻名,且经久不衰。中国芭蕾舞演员来此求教,还观看了著名编导兼演员格拉齐艾拉·达妮艾拉等现代舞蹈家示范、表演的技巧娴熟的爵士舞、现代舞、踢踏舞等。(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未来的新型帆船
  顾玉清
  自从传统的帆船在现代海运中渐渐消失以后,风力学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法国制造了一种新型帆船(见上图),人们称之为2000年的帆船。
以“翠鸟”命名的这种帆船是由卢西恩·马拉瓦德教授设计的。船上安装有两根十米高的涡轮帆,呈椭圆柱形,受风面约四十二平方米。涡轮帆上面有两条吸气缝,运行时,位于顶端的风扇运转,吸入空气,使迎风和避风面之间产生不同的压力,从而带发动机运转,驱船前进。这个系统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功效比最好的传统风帆高四至五倍。
为了详细测定“翠鸟”号涡轮帆船的效能,法国有关方面曾组织了一次横跨大西洋的探索性航行。“翠鸟”号从法国的拉罗谢尔港启航,穿比斯开湾,经亚速尔群岛,过百慕大群岛,历时三十个月,最后胜利抵达纽约。
数据测定表明:涡轮帆船能够节省碳氢燃料50%—60%。当风速每小时达到二十五至三十海里时,“翠鸟”号帆船航行十海里,无需柴油发动机驱动。对于燃料消耗占船舶经营费用的30%—50%的现状来说,涡轮帆船如能投入商业性航行,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为此,法国政府正在继续研究,拟开始小批量试产。
目前,一艘排水量为四千五百吨的油船已经安装了两个这样的涡轮帆系统,准备在今后两年的航行中,进一步证实它的实际使用价值。
“翠鸟”号涡轮帆船,被法国人认为是风、水、电子技术的结合体。它的诞生,不仅给不景气的造船工业带来了希望,而且预示着帆船的未来。(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舰队街日渐没落
  陈封
两份新的全国性日报《独立报》、《伦敦每日新闻》今年内将在伦敦出版。在工商各业不很景气的形势下,英国报业却显出兴旺迹象,这是引人注目的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家报馆的馆址都远离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报馆集中地——舰队街。在某种意义上,新兴报纸脱离舰队街似乎也是冲破旧传统的表现。
最早向舰队街旧传统挑战的是今年3月出版的《今日报》。雄心勃勃的创办人埃迪·沙采用最新电子设备编辑和印刷套色报纸,成功地甩脱印刷工会的种种限制。但是由于它的内容枯燥,立场不鲜明,销数日减,终由《观察家》周刊的老板罗兰德接管了。不过埃迪·沙作为打破古老的英国办报传统的先锋,是会在英国报业史上留下名字的。
即将问世的《独立报》是惠特姆·史密斯集资三千万美元创办的。在一年的筹备期内,他从其他报馆“挖”了一批编采人员,组成了一个相当强的班底。他说,《独立报》的竞争对手是《泰晤士报》、《卫报》和《每日电讯报》。《独立报》的读者将是知识界的中青年。他准备亏本三年,然后扭亏为盈。
预定11月间出版的《伦敦每日新闻》是由《镜报》集团老板罗伯特·马克斯威尔创办的。这份报纸的读者对象也是年轻一代的中产阶层。
受新兴报纸的影响,舰队街里的一些老牌报纸也想摆脱印刷工会的羁绊,采用新技术来降低成本,旧楼房不便安装新机器,所以都在作迁出计划。与此同时,一些英国的以及国际性的大企业则准备到舰队街来建办公大楼,那些陈旧的建筑物都将被拆毁。例如,保守党的《每日电讯报》迁出后,新业主将在原地建一座二十层高楼。
驰名世界两个世纪的舰队街古老风貌不久将消失,从而结束英国报业曾放过光采的一段历史。《每日电讯报》的新任年轻主编麦克斯·哈斯汀斯说:“舰队街所代表的是许多腐败的、低效率的和醉态的工作方式。我们离开它,就是把我们过去时代最糟糕的东西抛掉。”
哈斯汀斯的话反映了新一代英国报人的观点。即将创刊的两份全国性日报均以收入较丰的青年和中年人为对象,因为这一阶层的读者思想较开放,且其中一部分人肯定将是未来十几年内英国政坛以及工商财界的精英。新报纸的老板们心中也许有协助塑造新一代保守党人的意图吧。


第7版()
专栏:

  夏威夷人的蕾
  赵绍棣
到过夏威夷群岛的人,无不对当地人们用色彩鲜艳、浓香扑鼻的花环接送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夏威夷人把这种戴在客人脖子上的花环称为“蕾”。去夏威夷作客,一走出机场或码头,接待您的朋友就会给您戴上一个蕾。沁人心脾的清香使长途旅行的客人感到疲劳顿消。离别前,抚摸着精致、绚丽的蕾,又使客人有流连忘返之感。
送蕾是当地波利尼西亚人的民族传统习惯,这种礼节有点类似我国藏民向客人献哈达。波利尼西亚人许多风俗习惯都被现代化生活方式所改变,但送蕾却为所有的现代夏威夷人接受并继承下来。
这种礼仪用于送往迎来,对取得成就的人的祝贺,对别人表示感谢和歉意。甚至对老人的敬重、对恋人的热爱,都可以用献一枚蕾的方式来表达。蕾是不能随便扔掉的,地道的夏威夷人要把蕾带回家悬挂在门上或椅子上,直到凋谢干枯为止,以表示对送蕾人的尊敬。
蕾分两种:用贝壳、种子、头发、象牙、花绢及各种动物的骨骼做成的蕾经久耐用;而用鲜花、树叶制成的蕾只作一时之需,但用得最多最普遍。
夏威夷群岛地处热带,岛上鲜花四季常开,当地居民也都有种花的爱好。屋前房后,姹紫嫣红,百花争妍。花是织蕾的材料。街头地上,花店花摊,随处可见。小店主一边织蕾,一边出售,每枚蕾两到三个美元不等,生意还很不错。(附图片)
  佩“蕾”姑娘驭鲸戏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