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一席未完的对话
舒平
方向盘和指南针是一对邻居,却不大和谐。一天傍晚,断续的阵雨驱走了几分伏天闷热,他俩就聊起天来。
方:听说您喜欢指点方向,是吗?
南:我操此业久矣,这是使命。记得当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于涿鹿之野,蚩尤作起“五里之雾”,军士们不辨所向,黄帝用我做指南车,为军士拨雾指迷,才擒杀了蚩尤。
方:方向确是不能迷失的。爱因斯坦说过:A(成功)=X(艰苦劳动)+Y(方向正确)+Z(少说废话),把方向列为成功的极重要因素。毛泽东在论政治方向、工作作风、战略战术时,方向也总是摆在第一位。
南:史籍有记载,指南针是祖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功绩多着哩!航海用的精致的罗盘仪就是以指南针为基础的。有了它,唐代鉴真和尚乘坐的东渡巨帆,才制服了狂风恶浪,把天台宗的经典和密宗的佛像带往日本。有了它,宋代景德镇的“青花”、“五彩”等中国名瓷,才乘长风破万里浪,远播于南亚和非欧。有了它,明朝的“三保太监”才能七次下西洋。吴自牧《梦粱录》说,海商船舶远涉重洋,“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
方:是这样的。但无论海陆空哪种交通器,都不光要指南针,还须有方向盘(舵)同它配对,方能济事。这是因为世上的路都不是笔直的,一个位于南方的目标,并非照您指针的S端直闯过去就能到达。记得前年在《光明日报》上读到一篇题为《前路》的短论,分析了从杭州开往北京的“京杭直快”的走向,指出其杭沪一段是向东北开的,沪宁一段几乎向西,宁津一段是向北偏东,最后津京一段又向西偏北。北京位于杭州之北,列车的四段行程几乎没有一段是向正北的,如果没有方向盘及时调整走向,光凭您这指针的N极所指,能够开到目的地吗?可见,路总是曲折的,要靠开拓出来的,而方向盘才是曲折前进的开路先锋。
南:这是地理上的情形。新中国的航船是开往社会主义的,只要认准了社会主义方向,就行。
方:是的,新中国航船的目标是社会主义,而且也已经开进了这个境域,但我们要的是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是我们一路走来,遇到的模式却形形色色。有不要商品货币的社会主义,有“权力中心至高无上”的社会主义,有“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有大锅饭铁饭碗的社会主义,有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如此等等,都自诩为“唯一正确”。其实,它们一不反映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这个社会主义的本质,二不符合国情,是赝品,是曲折的前进道路上的貌似直捷的岔道。在这上面,先辈们留下了多少沉重的足迹和辛酸的回忆啊。我们今天搞改革,就是要吸取前车之鉴,灵活地掌握方向盘,须后退时得后退,该转弯时要转弯,开拓出一条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大道来。切莫在岔道上直线性地莽撞。
南:搞社会主义当然要把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放在首位,不能再蹈覆辙。
方: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的指南针通常有血有肉有好恶,不象物理的指南针那样铁面无情。它或许对单一公有制温情脉脉,搞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当然就背离了它的不偏不倚的指针。它或许对吃大锅饭一往情深,搞责任制就会被视为离经叛道。正如“京杭直快”由杭发车后,司机转动方向盘向东北开,指南针的高音喇叭就响起来:偏了,North!当列车走上沪宁段,方向盘把车头折向西去时,高音喇叭又响了:偏了,North!这样,方向盘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南、方二位正讨论得热火,隔壁的我以手指敲着墙壁说,天亮就要上班,你们最好跟着去看一下吧……


第8版()
专栏:

青藏高原深处
冯文超
柯柯——是青藏高原深处的一块腹地。
可你从火车上下来踏到这块土地上时,就象踏入外星球一样陌生。南边一道赭红色的山峰是昆仑山的余脉,北面一道同样颜色的山峰是祁连山的余脉。两列山峰对峙着,象是红脸膛的巨人,高原的风真是把高明的雕刻刀,把它们雕刻得这样险峻、挺拔。地上是黄渍渍的荒漠,只有坨坨骆驼草在风中顽强歌唱。
八十年代初期,两条铁轨从青海湖边向这里伸延,一路穿山过岭,直达戈壁新城格尔木。柯柯,就是铁路工人扎下的第一个大本营。
这里哪有蓝色呢?铁路工人也在寻找。昆仑山下,有一道晶亮的银带,那是柯柯盐湖盛产的洁白如玉的雪花盐,掘地一百三十米深的长井,取出的水也是带咸味的。铁路工人们就喝着这样的井水,开始创业了。楼房盖起来了,戈壁滩上的小路浇上了柏油,商店、邮局、俱乐部的牌子花花绿绿,青海特产小吃酿皮摊也出现了。紧接着,列车运来了新鲜蔬菜和铁路工人的家属。这里有了爱情,有了欢声笑语,又矗起了高高的电视接收塔。
他们还在寻找。春天在哪里?他们种了树,种了花,可都枯死了。他们继续在寻找。爬上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意外地看到一星绿色,那一蓬野草里,竟藏着一眼汩汩的泉水,它象清凉的汽水,润着这大戈壁滚烫的嘴唇,润着高原跋涉者的心田。
从泉水边生长野草的地上取来了土,又从山脚下牧羊老乡废弃的羊圈里挖来了羊粪,绿色,终于升出了地平线。
追随着春天的脚步,你可以看到车务段院里的花草繁茂。那花圃的围栏十分精致,是用铁铸成的“飞天”造型,鸣沙山下反弹琵琶的飞天姑娘,长裙飘拂,一头扎在这花红草绿中纵情起舞,给人的印象是那样逼真。
工务段院里的喷水池雕塑更令人叫绝,那是两尾大鲤鱼,用青石雕刻得象刚从河里跃起的一样逼真。铁路工人告诉我,说是离柯柯不远处,有一个叫连湖的地方,那里有个淡水湖,盛产着从江南来落户的大鲤鱼。那鱼长有几斤重,肉鲜味美,这鱼就是按那鱼原样雕的。谁也没有想到这空气稀薄的高寒的青藏高原,会有这种奇迹,可这毕竟是真的。我悟出工人们雕刻这鱼的用意。人生在于寻找,大自然也欢迎喜欢求索的人们。
水电段的院里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一排镶着大玻璃的暖窑。走进去觉得热气拂人,春意盎然,黄瓜和西红柿都结得硕果累累。我挨样品尝,说实话,比起内地产的,确有点涩苦,可它们是这块荒漠、神奇的土地孕出的珍珠啊!
看管暖窑的老工人对我讲了一件趣事,说是一天他见这暖窑里种的菜都蔫了,急得团团转,又查不出原因。晚上蹲在暖窑里听动静,终于发现是玻璃上有个破洞,冷空气进来了……
想不到柯柯这块荒凉的腹地,竟有着苏州园林的妙处,这段院不是留园、狮子林、拙政园吗?可它和别处景致的不同之处不光是寻找、表现美,更表现了一种进取精神。工务段院里的“扎根亭”,更印证了这个看法。
“扎根亭”建造在工务段院内,完全是古典式样的建筑,四角飞檐象昂起的龙头。从这里北望祁连山、南望昆仑山和一片广袤的大戈壁滩,顿觉心胸开阔。风天,看那戈壁滩上条条“黄龙”缠绕飞舞,飞沙走石。风和日丽时,你会默想起欧阳修的“醉翁亭”来,也想喝个酩酊大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这奇山奇地啊!
根是扎下来了。可柯柯人大多都有“思乡病”,想念西宁城,更向往北京、上海的繁华。每逢谁出差去了这些地方,一定摄影多张,采购些食品和时兴衣物,回来又谈论都市的风光,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可他们欢喜过了后,就又默默在柯柯干自己的工作。我离开柯柯那天,竟油然生起了眷恋之情,象是爱上了这豪爽、野性、坚韧又心地善良的柯柯“姑娘”。
那天没风,天空是鲜蓝鲜蓝的,太阳象是气象站预报好天气的红气球一样浮在空中。蓝色,只在这天上瞧见了。可我想,真正的色彩在人间!


第8版()
专栏:

大西北记忆〔木刻〕 安正中


第8版()
专栏:艺文谈片

诸葛亮与中国文化
刘啸
成都武侯祠门庭很少出现淡季,每天的游人数以万计。这里有诸葛亮最大的塑像,并汇集了历代名人名士为他题写的诗词文章,天下溢美之词几乎囊括已尽。多少年来,中国人正是在这样的地方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日益坚定了信念:理想的社会主要是由理想的人格组成的——象刘备这样的“明君”,诸葛亮这样的“贤臣”,赵云、张飞这样的“忠勇之士”。
以上理想人格系统,明君只能有一个,且通常具有血缘、身份的不可选择;忠勇之士在非战争的年代也不那么重要,且战争的年岁毕竟不多。因此在这个人格系统中,贤臣格外值得讲究。似乎万民的福与祸,国家的兴与衰,都系之于有无既智慧超群,又鞠躬尽瘁、克己奉公的贤臣身上,这大概是诸葛亮倍受推崇的一个原因。
我国古代社会,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往往泾渭分明,比如侠客形象,从来就是民间喜爱,官方斥责。而诸葛亮的形象却得到全社会的认同,稗官小说、草台戏剧不惜笔墨,朝野文人、封建皇帝推举鼓颂。一千多年来,一方造塑像,一方拜塑像;一方乐于宣扬,一方乐于接受。这种文化认同倾向,是我国封建意识形态结构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可以看作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结构稳定的一个特征。
典型形象的千古不衰,现代社会有些难以理解。今天的新闻媒介,每天都在大量推出典型形象和新闻人物。推出也是更新,大量新形象的确立,总是伴随着旧形象的迅速遗忘,名噪一时而后无影无踪,或者说,名人象秋风扫落叶在人们的意识中一闪而过。即使在过去,古希腊的悲剧也好,喜剧也好,中世纪的帝王将相也好,有几个人物形象能同诸葛亮一样在舞台上从不间断地连续表演一千多年?这个事实本身就有耐人寻味的东西。典型形象千秋常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背景的亘古不变。
记得在诸葛亮曾躬耕的襄阳古隆中,清人立了一个牌坊,上面铭文称诸葛“三代下一人”,大意是说夏商周以后直到清代,中国只出现了诸葛亮一个人才,以后就没有了。这种崇拜先人、贬抑后人的态度,显然是孔子的时代就已确立的传统。不过,这句话清代把它铭上牌坊,好象又经过了一番长时间的实践检验。的确,封建官僚政治窒息了许多人才,大量生产出的是平庸、腐败的家伙。从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看,诸葛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繁琐僵化的封建政治中,实在又是最充分地展现了个人才华的乱世英雄。仅此一点,就够备受压抑的封建文人们羡慕一辈子了。


第8版()
专栏:

大山情怀
佟石

每颗山民的心都长满情节一代
便是一章
有个病弱者来读了一遍
便获得了
山峰的骨骼山泉的血
山龄
又一次挂绿又一次披红
如年轻的女郎
临风舞蹈
谁说她已几百岁几千岁了呢
她却微微一笑——大山
不相信年龄
山月
你恨那昏黑的天空
便伸出银臂把山峰推醒
但当群山举起戳天的剑
你却成了
天的护心镜
山民与故事
是山民养育了故事
是故事养育了山民
呵——
当多少人与旧的故事告别
转过身来
又成了新故事的主人公


第8版()
专栏:

纯真的语言
——观《福建省少年儿童书法绘画展览》
张维瑄
见到少儿的书法作品,总使我去联想“少年老成”的脸蛋儿,但那老辣辣的字却可能是孩子们搬了椅子垫起来站在桌前写出的,书法较多的表达了孩子们向大人摹仿、学习的愿望。但孩子们看待世界的心灵又毕竟是真纯的,这一特点在他们的绘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教师节期间在北京官园,观赏了来自福建的一百五十件少儿书画作品。这些作者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才四岁。孩子们童心常驻又渴望走向成熟的心态,借有形的语言,令我印象更为深刻。九岁的小龚心以挥洒而稚拙的笔墨,作国画《我和一休比聪明》,意趣盎然,惹人喜爱。听说他在二三岁时,就爱站到爸爸的画桌前指指点点,居然对“老爸爸”的画也大加评点。小家伙已经有《美猴王》、《卓别林》等四幅画分别选送到意大利、西班牙参展。而十四岁的黄真用草书写的楹联“铁石梅花气概,山川芳草风流”,流畅娟秀,和婉遒丽,很有点闺秀风度又不失笔力的雄健。书画的语言是没有国界的。去年8月18日,黄真在福建省体育场大厅为日本友人当众挥毫,以书相赠。有个日本朋友对她说:“你字写得这样好,是个天才少女。我的孩子和你一样年纪,我要把你的字裱了挂到厅里,天天鼓励孩子向你学习……”。
东海之滨的福建少儿的书画晋京展出尚属首次。首都的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喜欢这些作品吗?听说下个月这些画将送到香港展出,那里的孩子又会作何评价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