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非洲四国领导人在马拉维会谈
讨论地区安全和制裁南非等问题
新华社卢萨卡、内罗毕9月11日电 据报道,三个非洲前线国家领导人今天在马拉维的布兰太尔与马拉维总统班达举行会谈,讨论地区安全和对南非实行制裁等问题。
三个前线国家的领导人是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莫桑比克总统萨莫拉和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这三个国家和马拉维都是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的成员。该组织的宗旨是减少南部非洲国家对南非政权的经济依赖。协调会议成员国的大部分进出口货物均假道南非,为防备南非的报复,该组织正在努力寻找其它出海口。
据报道,前线国家领导人正在争取马拉维在保证贝拉—穆塔拉铁路线安全问题上的合作。在不能使用南非港口的可能性日趋增加的情况下,该通道对于津巴布韦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马拉维是唯一一个与比勒陀利亚政权有着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它反对对南非实行严厉制裁。但是,它与南非的贸易通道必须经过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三国。据悉,马拉维总统班达在会谈中努力寻求在港口货物运输方面和其他三个国家的互助合作。
卡翁达说:“会谈是在友好气氛中进行的。我们讨论了影响这一地区货物运输的严重因素。”
据认为,布兰太尔会谈创造了三个内陆国家和海岸国家莫桑比克之间在货物运输中进行更多更有效合作的新机会。


第6版()
专栏:

南非索韦托群众勇敢地走上街头为流血事件的死难者送葬。


第6版()
专栏:

在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
东盟将再次提出解决柬埔寨问题提案
新华社曼谷9月12日电 (记者李国田)泰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尼·披努颂坎今天在外交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在即将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东盟将再次提出解决柬埔寨问题的提案,重申东盟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和使柬埔寨独立、自由的立场。
他说,柬埔寨问题是东盟各国非常重视的问题。今年,东盟各国组织特别代表团到非洲、拉美和中东等二十一个国家进行访问,介绍柬埔寨形势,寻求这些国家对民柬联合政府的支持。通过访问,这些国家对柬埔寨问题和东盟对解决柬埔寨问题的立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他说,泰国认为,今年联大支持东盟提案的国家不会少于去年。实际上,支持民柬的国家每年增多,而越南却不断遭到谴责。
他还说,“在今年东盟的提案中没有提及民柬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八点建议。东盟认为,这个问题应在联大以外争取各国的支持。”现在,东盟国家正在寻找各种和平途径,使柬埔寨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尼还透露,由外长西提·沙卫西拉率领的泰国代表团将于9月19日去联合国参加会议并顺访美国。西提将在这一期间会见美国领导人和一些国家参加联大的代表,就包括柬埔寨问题在内的一些问题同他们交换意见。


第6版()
专栏:

万里副总理在澳大利亚强调
中国决心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新华社墨尔本9月12日电 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万里副总理今天中午在这里出席了澳中商业合作委员会和澳中工商总公会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在宴会上介绍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万里在宴会上说,多年来,澳中商业合作委员会和澳中工商总公会为推动中澳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谈到中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时,万里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进行建设不能不主要依靠自己的人力、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关起门来搞现代化建设。中国过去三、四百年经济停滞落后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长期闭关自守。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下决心实行对外开放。”
万里强调指出,中国十分重视同澳大利亚的经济合作。澳大利亚经济技术领域的许多特长,正是中国四化建设所需借鉴和引进的。他认为,双方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领域很多。
万里的讲话博得出席宴会的约二百人的热烈欢迎。


第6版()
专栏:

中曾根发表政见演说
加强与亚太邻国关系是日本外交基本原则
新华社东京9月12日电 (记者李守贞)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今天强调,维持和加强同亚洲、太平洋近邻国家的良好关系是日本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中曾根是分别在日本众参两院全体会议上发表政见演说时说这番话的。
中曾根在谈到对外关系时说,日本最近发生了影响日本与亚洲近邻各国关系的事件,实在遗憾。今后要在真正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增进与中国长期稳定的相互合作关系。
中曾根还表示要进一步密切日美关系。关于日苏关系,中曾根说,日本坚持解决领土问题后再缔结和平条约的基本方针,并为此进行坚韧不拔的努力。


第6版()
专栏:

埃以首脑会谈结束
没有找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办法
本报讯 据外电报道,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以色列总理佩雷斯12日在亚历山大结束了两天的首脑会谈,并发表了联合声明。会谈之后,穆巴拉克总统向新闻记者公布了这项声明,他说他和佩雷斯总理讨论了巴勒斯坦问题,但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因为这不是在二十四小时内就可以办到的。在此以前,佩雷斯接受以电台记者采访时说,有关巴勒斯坦在各项和平会谈的代表权问题上,以埃之间仍然分歧。
新华社亚历山大9月11日电 据中东通讯社报道,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今晚在这里说,他将在12日同以色列总理佩雷斯就在首次会谈中还未解决的问题继续举行第二次会谈。
穆巴拉克在今天的第一次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有关塔巴争端国际仲裁问题的协议签署后,将会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铺平道路。
他说,巴勒斯坦问题是会谈中讨论的主要问题。
佩雷斯的发言人透露,他对塔巴问题的解决感到满意。
这位发言人援引佩雷斯的话说,以色列不反对同阿拉伯进行直接对话,并承认巴勒斯坦人有权参加决定自己的命运。(附图片)
9月1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同以色列总理佩雷斯在埃及亚历山大市举行会谈。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波将全部释放反对国家和破坏公共秩序的罪犯
新华社华沙9月11日电 (记者王京臣)波兰内务部长切·基什查克上将今天向波兰总检察署提议,在本月15日之前全部释放被捕和被判刑的所有犯有反对国家和破坏公共秩序罪行的罪犯。
波通社说,这一建议不涉及具有恐怖性质、间谍、破坏活动及出卖国家机密等犯罪活动。基什查克是“基于国家的安全状况以及国内形势日趋稳定”而提出这一建议的。波兰议会今年7月17日曾通过《关于犯有某些罪行的罪犯特别审理法》,政府于7月23日开始释放某些犯人。到本月8日,已释放一万三千零九十五人。
据透露,目前在波兰全国共监押十一万四千名犯人,而上述《特别审理法》将涉及到约二万名犯人,其中近一万五千名将根据此法在15日前释放。《特别审理法》还号召犯有反对国家和破坏公共秩序罪行的罪犯在今年12月31日前自首,这样可以免于起诉。


第6版()
专栏:

法国西德总理在巴黎会谈
决定密切合作对付恐怖活动
本报巴黎9月10日专电 记者张启华报道:法国总理希拉克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9日在巴黎举行了会谈,并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德两国决定更加紧密地开展反恐怖活动。
法德两国总理原定的会谈议题是国际经济和贸易问题,为下周召开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会议和共同体部长会谈作准备。但几天来,国际恐怖活动抬头,法国巴黎地铁车站被人埋放炸弹后,巴黎市府大厦的邮局和西德科隆一政府机关先后挨炸,造成了严重的伤亡。两国总理因此把反恐怖斗争作为紧急议题。他们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法德已加强联合行动,采取了新的反恐怖措施。两位总理还宣布,他们已要求共同体执行主席英国立即召开一次由十二国内政和安全部长参加的特别会议,共同对付国际恐怖活动。两国总理商定今年11月再次会晤。


第6版()
专栏:

里根收到戈尔巴乔夫复信
新华社华盛顿9月11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10日晚上证实,他已经收到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他早些时候请求苏联释放被拘留的美国记者丹尼洛夫的信件所作的答复。
里根在白宫为欢迎来访的巴西总统而举行的国宴上向记者透露了这件事,但他没有透露戈尔巴乔夫复信的内容。
《华盛顿邮报》11日援引美国政府官员的话说,戈尔巴乔夫对里根的请求作了“基本上是积极的答复”。这位苏联领导人希望在不危害两国关系的前提下解决这一问题。


第6版()
专栏:一句话快讯

一句话快讯
▲美国11日在内华达试验场进行了今年第九次地下核试验。
▲苏联莫斯科商业总局前局长特列古博夫和第一副总局长彼得里科夫分别因贪污受贿和滥用职权被判处徒刑十五年和十二年,两名处长各被判处十年徒刑。
▲葡萄牙著名科学家阿图尔·拉瓦拉11日当选为欧洲地震学会主席。
▲法国法新社11日报道,法军第二十七师的五百三十名士兵将从9月25日起陆续离开法国前往黎巴嫩,以替换联合国驻黎部队的法军部队。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1日抵挪威进行国事访问,讨论英国工业污染造成的酸雨和石油政策等问题,并考察挪威北部地区的防务情况。
▲加拿大国防部长佩林·贝蒂12日访美,讨论相互合作的领域。
▲欧洲议会11日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对日本货征收进口税,以抵消共同体对日本的大量贸易逆差。
▲欧洲议会11日通过一项动议,要求成立“欧洲反恐怖局”。
▲泰国陆军司令差瓦立和其他几位高级军官乘坐的一架直升飞机10日在接近地面时坠毁,幸喜无一人受伤。
▲墨西哥警方10日透露,新莱昂州洪水造成二十九人死亡、近十万人受害,物质损失达四百万美元。
▲菲律宾五千名支持前总统马科斯的人11日在马尼拉冒雨举行庆祝活动,庆祝马科斯六十九岁生日。
(本报讯)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乌干达北部地区局势不断恶化
乌干达北部的局势不断恶化。据刚从北部地区回来的旅游者说,反政府军已在那里建立了四个据点。乌干达政府迅速派兵前往北部,希望一举消灭反政府军。当地的居民纷纷外逃,许多道路,特别是从基特古姆到古卢的道路已不能通行。
沙米尔称将增建犹太人定居点
据来自约旦河西岸的消息报道,以色列外交部长、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米尔在“自由运动”最近召开的会议上讲话时表示,他在十月中旬接管内阁以后将决心坚持他同佩雷斯达成的有关建立二十七个新犹太人定居点的政府计划。
北约在西德丹麦举行军事演习
北约部队九月十二日开始在西德的石荷州和丹麦的日德兰半岛举行代号为“勇敢卫士”的秋季军事演习。这次军事演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北约部队“保卫通向波罗的海通道”的防御能力。参加这次演习的有来自西德、丹麦、英国、美国和荷兰等国的六万五千名官兵。整个军事演习将进行到十月七日。
智利戒严后驱逐三名法国神甫
智利政府九月十一日宣布驱逐三名法国神甫。这三名法国神甫是皮诺切特总统遇刺事件发生后,八日上午在警察的搜捕行动中被捕的。他们被指控不遵守智利军方的规定和散发反对智利当局的材料。有消息说,这三名法国神甫被捕后,法国政府为使他们获得释放进行了斡旋活动。
(据新华社)
巴西各地百万职工举行大罢工
九月十一日,巴西各地一百多万人举行大罢工。参加的有银行职员、医务人员、公立学校教师和社会福利部门的职工。罢工者要求增加工资。十一日上午,首都巴西利亚绝大多数银行关闭,大批警察在罢工场所维持秩序。劳工部长、工会代表和企业主代表正在举行紧张的谈判,以确定一项解决办法。
(本报专电)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秘书长发表年度报告
呼吁国际社会加强联合国作用
新华社联合国九月十一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今天发表的一九八六年度联合国组织工作报告中警告说,如果国际社会不能加强和振兴这一国际组织,那将“危及世界的未来”。
这一报告将提交给即将召开的第四十一届联大审议。报告指出,联合国在本年度遇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财政危机”。德奎利亚尔建议从政治方面采取措施,并实施行政改革,把联合国从这一危机中解脱出来,因为“在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中,联合国作为世界事务中的一个强大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力量,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某些人批评联合国在地区性冲突面前无能为力的说法,秘书长指出联合国所做的最有效的工作是限制冲突的扩大,并提供谈判的机会以减少武装冲突。他承认联合国无力真正“解决”许多武装冲突。为此,他提出几项建议,以加强联合国、特别是安理会在这方面的作用。首先,他敦促“普遍遵守《宪章》的条款和宗旨。”在这方面,他举例称赞中国和英国本着《宪章》的精神,“以政治家的胸怀”,就香港的前途达成了一项“着眼未来”的协议。
就地区性冲突,他着重谈了柬埔寨、阿富汗、中东、中美洲,两伊冲突及南部非洲等问题。
关于柬埔寨问题,他说联合国在各个级别上为政治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种种努力都未能取得任何进展。秘书长本人去年访问了该地区,以寻求全面政治解决的办法。他在报告中指出,“我认为军事方式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不带任何先决条件的真心诚意的谈判才是唯一出路”。他表示愿意提供帮助尽早开始谈判,以便恢复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阿富汗问题上,他指出,联合国一直致力于促成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冲突。从一九八二年起,秘书长的私人代表一直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间进行斡旋,主持“间接谈判”,以期达成一个包括苏联撤军的全面政治解决的方案。这些努力迄今进展甚微。秘书长强调说,谈判拖得愈久,形势就会变得愈加严峻。
德奎利亚尔把纳米比亚独立问题称之为“尚待解决的最迫切的非殖民化课题”。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联合国大会将于本月十七日至二十日召开特别会议,专门审议纳米比亚问题。
报告还谈到了裁军与发展、能源开发、人权、难民等问题。
这一报告是德奎利亚尔作为联合国秘书长五年任期结束前夕提出的。回顾过去五年的经历,他总结说,联合国并非十全十美,但“它几乎有着无限的潜力,来为世界和平和人民的福利奠定一个牢固而持久的基础”。


第6版()
专栏:综述

有条件的让步掩盖不了竞争
本报记者 顾耀铭
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欧洲裁军会议第一阶段最后一轮谈判即将于本月19日结束。随着终止日期的迫近,这个历时两年半的会议状况究竟如何,就越来越引人瞩目了。
欧洲建立信任与安全措施和裁军会议是根据1983年欧安会马德里续会的决定召开的。会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84年初在斯德哥尔摩开幕,前后已进行了十一轮谈判,目前进行的是最后一轮谈判。这个阶段的会议旨在讨论减少欧洲发生常规战争危险的信任措施,然后将会议的最后文件提交给今年11月将在维也纳举行的欧安会续会审议,决定是否转入会议第二阶段,进一步讨论欧洲裁军问题。
两年前,当斯德哥尔摩欧洲裁军会议开始之际,美苏关系和欧洲局势都相当紧张。当时欧洲国家,特别是参加会议的一些中立和不结盟国家普遍要求和平、裁军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对会议寄予很大期望。然而,美苏两家在会上互相指责,争吵不休,会议长期陷于停顿状态,就连确定会议的程序性问题就耗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去年10月,美苏为了给举行首脑会晤创造气氛,就会议程序达成妥协,欧洲裁军会议才进入实质性讨论。然而,今春双方在通报空军活动范围等问题上又发生严重争执,会议再度陷入僵局。直至今年6、7月,随着两个超级大国在对策上有了一些松动,斯德哥尔摩会议出现了转机。
苏联鉴于欧洲国家普遍要求和平和裁军的愿望,在广泛的范围内向美国展开了和平攻势。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上,苏联也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宽容态度,近两个月内接连作出了让步。美国为了避免被动,也相应作了些让步。其中主要的是,美国同意向华约通报美军从本土向西欧调动的情况,苏联则表示接受对军事活动的现场核查。这两个问题原是谈判中最棘手的,双方能够妥协,使与会代表感到欣慰。据一些国家的代表介绍,在通报军事演习和部队调动、邀请军事观察员进行现场核查以及交换军事活动计划等方面,会议将会取得一些成果。
然而,会场内的乐观气氛并不能掩盖美苏双方在其他许多问题上依然存在的严重分歧。尽管会议已近尾声,双方的互相指责声还没有停止。从已透露的情况看,双方虽在一些问题上作了妥协,但落实到具体措施,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例如,苏联虽同意现场核查,但坚持外国观察员必须乘坐被核查一方提供的飞机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在指定区域内活动。北约国家对此大为反感。它们认为这样的现场核查就只能听任苏联摆布了。又如美国虽然原则上同意向华约通报部队调动情况,但在通报规模上,并没有满足华约的要求。正如一些观察家指出,苏美双方的让步是有限的,只是出于策略上的需要,为自己在欧洲裁军讲坛上争取主动地位。
人们认为,斯德哥尔摩欧洲裁军会议最后如果能够达成一些协议,将是件好事,但这些协议并不能掩盖美苏之间依然存在着的争斗。(本报斯德哥尔摩9月9日电)


第6版()
专栏:

美总统特使访问中美洲五国
哈比卜在访问中保持“绝对缄默”
新华社巴拿马城9月11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的中美洲特使菲利浦·哈比卜11日结束他的中美洲之行,离开这里回国。
在为期四天的闪电式访问中,哈比卜分别会晤了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的总统。
巴拿马外长豪尔赫·阿瓦迪亚在对报界谈到哈比卜的访问时说,里根的特使表示,美国政府认为“中美洲和平与合作纪要”是可以签署的,但它“必须符合拉美国家和美国的利益”。哈比卜还重申,美国将继续支持孔塔多拉集团谋求中美洲和平的进程。
哈比卜在整个访问过程中,一直保持“绝对缄默”,仅在哥斯达黎加表示过他的使命是寻求和平。
西方通讯社对哈比卜此行的真正目的多有猜测。有消息说,他试图说服某个国家为美训练尼反政府武装分子提供基地。
前已报道,在美国国会通过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组织提供一亿美元援助后,中美洲各国政府已先后表示,拒绝美国利用其领土训练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分子。
哈比卜这次中美洲之行是他今年3月担任里根的中美洲特使以来的第五次访问。


第6版()
专栏:资料

尼加拉瓜共和国
尼加拉瓜位于中美洲中部,东濒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南同哥斯达黎加接壤,北与洪都拉斯为邻。全国面积十二万八千平方公里,是中美洲最大的国家。尼加拉瓜是农业国,主要产品有棉花、咖啡、香蕉。工业基础薄弱。首都马那瓜,人口三百余万,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69%,其余为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居民多信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古代,尼加拉瓜是印第安人聚居地之一,十六世纪,西部地区居住的尼加拉奥人是当时最大的部族,据说尼加拉瓜的国名就是由此而来的。
尼加拉瓜于152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独立,并成为中美洲联邦成员。1839年成立尼加拉瓜共和国。从1855年到1933年五次遭到美国武装入侵和长期占领。1927年,民族英雄桑地诺领导人民进行反对美国占领军的游击战争。在美国指使下,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司令索摩查于1934年杀害了桑地诺,并于1937年出任总统,建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索摩查家族独裁统治。1961年,以桑地诺命名的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开展了反独裁的游击战争,终于在1979年7月19日推翻了索摩查政权。
革命胜利后,尼加拉瓜新政府对内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没收索摩查家族财产和土地、进行土地改革,实行国营和私营并存的混合经济政策。对外实行主权和自决、独立和不结盟、反帝、反殖的政策。由于美国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各方面对尼加拉瓜实行高压政策,目前,尼加拉瓜面临顶住外来压力、捍卫民族利益的艰巨任务。
中国和尼加拉瓜于去年12月7日建立外交关系,从而揭开了两国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