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夏天的音响
王兆军
已经好几年没有回乡做庄稼活了。去年秋天,我家种了六亩麦子,父母那边也有四亩余。往年父母身体硬朗,加上兄弟子侄们的帮助,倒也不愁。今年父亲得了病,母亲的腰也弓了。我便决计回家收麦,也好听听那久违的故乡的仲夏的音响。
劳动者把做活看成是神圣的,虽然夏收时节劳动强度大,但乡亲们仍然顽强不息地做。晨鸡初啼,就能听到人喊牲口叫,早炊的农妇把风箱拉得呱嗒呱嗒直响,唤小孩推磨的声音,磨镰刀的声音,收拾拉麦子车辆的声音……把一个清凉湿润的早晨变得热火朝天。及至我下地时,就见许多人已经割完大片带露的麦子了。锃亮的镰刀在麦子间发出刷刷的声音。白天不必说,就是夜晚,乡村仍然不得宁静。人们把收到场上的麦子堆在脱谷机旁,机器一开,隆隆地响,麦子从脱谷机里出来,发出欢乐而又急躁的呜噜呜噜的大音。老太太们拍着孙子孙女,等待贪活晚归的儿女们回来。很多人家要到半夜时分才能吃晚饭。凌晨一两点,还有声音:看场的人计算着今年的收成,传说着各种粮色的行情,打听别人什么地块种什么作物,揣摩树苗和西瓜哪一样收入更有保障,咒骂在集市上敲诈他们货物的带红袖箍的值勤人员……这些声音还没有息,早起的人就已经活动了——这给人感觉农民好似整个夜晚不睡觉。
乡村仲夏的音响,主旋律是和谐的,欢快的,生机如涌泉勃勃不息。生产和分配的方式同人们的思想正好协调,乐曲也就好听了。我家的麦子是长得一般的,但也收了两千多斤。在生产队的那些年,我们一家经常一年分不到一百斤麦子。现在的一年至少等于过去的二十年!这不能不使农民感到高兴。
但是,在整个乡村的乐章里,也有很重的低音。鲁南,沂蒙山根据地,这个曾为中国革命做出那么大贡献的地方,还有些很穷的村落。北部六个县,有近百分之三十的人口,年收入在一百五十元以下,不得温饱。平均一人单衣不足三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棉衣破烂不堪,好象忆苦教育时用的道具。我看见过这样的场面:一个村庄没有一眼水井,旱天时要到很远的涧谷里去提。那里只有一个很小的泉,五分钟能淌一碗水。村民们排着队,每次将一人一勺一桶吊着送下去。那人就一勺一勺地舀。铁勺磨豁了。铁勺子把石坑挖得更深了。勺子在石板上滑过,发出尖厉的叫人不能忍受的声音——这也是仲夏的乡村的音响啊!听久了这种声音的人,面部表情都有几分麻木。这些地方,很少听到读书声,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文盲。交通又不便,土货不出,外货不入,信息闭塞。有父子二人从山沟里偶尔去公社驻地岸堤,儿子第一次见了电灯和二层楼,便大惊,对老子说:“爹,这是北京啦!”老子说:“傻儿!到界湖才算到了北京呢!”界湖只是他们的县城。
这种声音久久地刺激着我,也刺激着一些希望干点事业的当地干部。改革后的沂南县级班子,抓住了本县“农业腿长,工副商业腿短”的问题,在工业上狠下了功夫。那里有个鞋厂,几十年了,就生产那么几样布鞋,满足于开出工资而已。县里领导和厂里一起琢磨,放开胆子,想方设法,决心用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现在他们生产的旅游鞋已经使工厂达到年利润一千万元。还有一个羽绒制品厂,一下子就和欧洲签订了十万件睡袋合同。年利也达到一千万元。在这些工厂里,也能听到一种音响。这种音响是发自深处的不甘贫穷不甘落后的壮士之音,是卧薪尝胆的发奋之音。在那机器轰鸣,纫针扎扎的音响里,可以看见一股涌流的民族精神的血液。这个县前几年信访案件多,县委针对干部素质差的问题,办了三期学习班,把全县党政干部轮训了一遍,讲法律,讲党纪,讲政策,学文化。他们用一件件本地的案子做材料,汲取教训。培养干部不是一件容易事啊。这个县就是在这不容易的事上肯下功夫。你看见泥泞小道上的行人了吗?听见鞋子在泥道上发的那种声音了吗?艰难、坎坷,稍不小心就会摔倒——那就是沂南特有的声音。
郯城县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讨饭的多。有一种乞丐,手拿一根竹竿,竹竿上掏了些洞,每个洞里安了小铜钱。这种东西叫“化子鞭”。乞丐挥动化子鞭,或撞头、或碰肩,好景好玩。问他为什么讨饭。答:“没得吃。”“怎么没吃?”“大水淹了。”那种花鞭的声音和浓重的郯城口音,我记得十分清楚。麦收之后,我去郯城看朋友,问还有没有耍化子鞭的。朋友告诉我:“没有了,郯城人并非有做化子的癖好,而是因为穷。”老百姓说他们三十六岁的县委书记张敬涛很能干。他上台以后就把那些搞派性活动违法乱纪的局长科长整了下去,把当官说假话的毛病也给治了。县长莫西云走村串屯,调查老百姓因各种摊派而负担过重的情况,向中央写了报告。不久,中央下来文件,老百姓不用再交那么多冤枉粮,摊那么多冤枉钱了。
这也是一种乡音,一种朴实无华的百姓心声。
夏天,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万物勃发,草木葳蕤,各种声音都在那片土地上汇集:既有优美的主调,也有明显的不谐和音。我祝愿故乡的乐曲更加激动人心,盼望那深谷中铁勺舀水的声音和愚昧可怜的对话早一天消逝……


第8版()
专栏:

抒情诗六首
刘湛秋
静默。夕阳下的铁桥
静默。夕阳下的铁桥
浮起玫瑰般的幻想
心不再象铁锚
感情追逐飞驰的汽车
记忆中岸边的水草
少男少女天真地凝望
一切都变得那么遥远
一切又呈现得那么近
生活因铁桥而直起了胸
已厌倦了呆滞的宁静
钢铁在组合另一种风景
它不是花朵,却有美的习性
树林里一片碧茵的草地
树林里一片碧茵的草地
青藤在风中嬉戏
阳光柔和得象轻纱
跳吧,绿色的波尔卡
海滨铺展金黄的沙滩
雨后怒放出彩色的蘑菇伞
波浪在悄悄地说话
跳吧,蓝色的波尔卡
雪橇驰过冰冻的日影
冬天的笑声明亮又纯洁
枝杈上缀满了雪挂
跳吧,白色的波尔卡
广场上升起夜的焰火
天空散落下一串串藤萝
旋转的人溶进了飞霞
跳吧,红色的波尔卡
愉快象毛茸茸的春草
愉快象毛茸茸的春草
在亲昵我,在温暖我
活跃的思想喷涌着
鲜花一朵又一朵绽开
裹着奇异的香露
啊,难以言传的兴奋
啊,无法感谢的宁静
小屋里只有我一个在思想
而我永远年青的恋人
便是这柔美的阳光
美丽的小溪穿过橙子林
美丽的小溪,穿过橙子林
碧绿的河水镀上一层金
香味象一团团散开的波纹
浪花冲洗着清丽的鸟鸣
倒影,令人沉醉的倒影
花莲蓬小船在溪上航行
忽然一个橙子落进船舱
碰碎少女瓷瓶般的笑声
金陵的夜
音乐在旋转,跳舞的人也在
旋转
冰激淋在旋转,啤酒的泡沫
也在旋转
打扮过的人欢声笑语象湖水
上的波纹
三十七层的屋顶是一张奇妙
的唱片
灯火的夜在脚下也在天空
星光的河在天空也在地面
艰辛的半生,欢乐的一瞬
我的思绪也在旋转,却毫不
晕眩
孤独的单簧管……
孤独的单簧管
波动着湖水的蔚蓝
在月下,枫树挂满银币
白色的恬静,一只夜飞的鸟
鱼儿早已沉没,浮萍无声
孤独的单簧管
吹出的不是孤独的哀吟
是月色下少女的舞步
是夏日森林中的溪水
是一个未发现的人间仙境
吹奏它的是位孤独老人
手背的青筋象枝蔓
干瘪的两颊象树根
但他吹出令人颤栗的美
更象是少年热恋成熟的青春


第8版()
专栏:

风筝梦
徐振武
阳春三月,我回到了阔别十八年的老家——浙北莫干山下武康镇。
我这次回来,主要是看望年迈的祖母。下车来到家门前,只见门锁着。邻居告诉我,每年这个时候,七都村的余蓉蓉总要把我祖母接去住上几天。七都村离武康镇只五六里路,那是祖母的娘家,我的孩提时代的许多时光,是在七都村度过的。那里,有我的童年的美好记忆,有我的童年的伙伴余蓉蓉。我们曾在潺潺的小溪畔捉蜻蜓、抓蝴蝶;曾在那绿茸茸的草地上,悄悄地谈论,偷偷地思念余蓉蓉的远在海峡那边的爸爸。听祖母说,蓉蓉的爸爸是位国民党军官。解放前夕,来不及带走在乡下祖父家中的年仅两岁的女儿蓉蓉,便携妻子匆匆去了台湾。村里人都很同情父母不在身边的小蓉蓉。
山还是这样葱郁,水还是那样清澈。原来山村弥漫的泥土香味和烟草气,如今又掺进了柴油机的油味。山道两边的毛竹林,比十八年前更加修长、茂密、挺拔;一阵春风吹过,只见凤尾摆动,竹叶沙沙。
刚进七都村,便见绿色的草坪上,蔚蓝的天空下,翻飞着一只只美丽的风筝,象蝴蝶,象白鸽,象蜻蜓……这些栩栩如生的风筝,在一群少儿的嬉闹声中,忽上忽下。
记得儿时,每逢寒食清明,祖母总要给我和蓉蓉做一只竹制的风筝。
竹蔑在祖母那颤巍巍的手中翻动,我和蓉蓉蹲在祖母的膝前,盯着祖母的每一个动作。编着、扎着,祖母情不自禁地说道:
“蓉蓉的爸爸小时候最喜欢玩风筝,他缠着我,要我教他扎风筝。后来,他自己会扎了,他扎的风筝比二狗、小蛋他们的好。每年清明节,他总是赤着脚,拉着风筝线,在村头的田埂上飞跑,把风筝放得好高好高……”
“奶奶,我爸现在还喜欢风筝吗?”
“喜欢的。风筝放得再高,线头还是系在地上的。”
仰卧在软软的草地上,望着变得影影绰绰的风筝,蓉蓉忽闪着眼睛问:“武哥,你说我们的风筝放得这么高,我爸爸会看见吗?”
“会看见的,肯定会看见的。”
“下次,我叫奶奶做个大风筝,我爬在风筝上,你把我放上天去,我就会看见爸爸了。”
“人这么重,放不上的。”
“能放的!”
“放不上的。”
蓉蓉哭了,扑簌簌的眼泪直往草丛里钻。我怕了。祖母对我说过,蓉蓉的爸爸妈妈都不在,要我对蓉蓉好。我赶紧对蓉蓉说:“别哭啦,蓉蓉,我有个办法,明儿我叫奶奶给你画一张像,挂在风筝上放上去,你爸爸不就看见你了吗?”
蓉蓉笑了,但又噘起嘴说:“可我还是看不见爸爸啊!”“那,那就叫你爸爸也放一只风筝,也挂上一张像,你不就看见了吗?”
现在想起来,童年时代那些天真的想法,真是幼稚可笑。然而,尽管可笑,我却始终未敢忘怀。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天真的风筝梦还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岁月变幻沉浮,它也变幻沉浮;道路颠簸曲折,它也颠簸曲折……
村口老槐树下,有一座爬满青藤的小院——那是余蓉蓉的家,我的童年的小乐园。
祖母伸出青筋凸起的手,抚着我的脸颊,眼中含着两眶泪水,紧盯着我,嘴唇喃喃地:“回来啦,你终于回来啦!”
是啊,终于回来啦。风筝飞得再高,但线头始终系在地上啊!
坐在记忆中的厢房里,望着蓉蓉家里那崭新的沙发、电视机、立柜、电风扇等高档家具,我心中真是感慨万千。老祖母坐在竹榻上向我娓娓叙说:“你离去的十八年里,每年三月,蓉蓉总要把我接来,让我给她讲当年我教她爸爸扎风筝的故事,叫我教她扎风筝。清明那天,她总要放好多好多风筝,每只风筝上都写着她爸爸妈妈的名字……”
“蓉蓉呢?她到哪里去了?”
“蓉蓉和她的丈夫,带着他们的女儿小盼盼,到福建海边去了。我在这儿给他们看几天家。”
“到福建海边去?”
“昨天走的。小盼盼高兴得直嚷,说要见外公去!她可想外公哪!”
“蓉蓉爸爸回来啦?”
“蓉蓉写了一夜的信,念给我听时,直流眼泪。真可怜的孩子,从小没再见过爹娘的蓉蓉,从没见过外公的小盼盼!哎……”
“信?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到福建去寄呢?”
“不是寄,是准备用风筝送过去。你早一天来就好啦!这次,蓉蓉扎的白鸽风筝,要多美有多美!也不知能否到她父母手里?”
我止不住潸然泪下。古时苏武牧羊,曾托鸿雁传递思乡思亲的悲愁;海上漂泊的信瓶,也会传递几百年前海难者的音息。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地球上,早已有高速公路、双轨铁道、航空海轮、传真电波、卫星通讯,想不到一道海峡,竟隔断了所有的现代化通讯……
灯光隐约中,我看到了蓉蓉留在桌上的《人民日报》,《两岸合作,振兴中华》的评论员文章赫然在目,“思仇终是同根,他助莫如自助。”
踱出庭园,朦胧的月色中,我似乎看见小盼盼在蓉蓉的怀中,拉着高飞的白鸽风筝,呼唤着:“外公,外公,你看见我放的风筝吗?”
我也仿佛看见海峡那一边的海滩上有位老人牵着风筝,老泪纵横地:“蓉蓉,小盼盼,总有一天,我们会一起放风筝……”
相信这不是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