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屺老不老
——为朱屺瞻先生画展而作
宋文治
欣悉朱屺瞻先生第二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个人画展,感到非常兴奋。屺老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著名国画家,他的艺术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是当代中国画坛享有声誉的革新画家。
今年九十五岁高龄的同乡前辈朱屺瞻先生,出生于江苏太仓县浏河镇。我从青年时代便经常到屺老处请教,得到他的爱护和帮助。他为人敦厚朴实、谦虚乐助和爱国爱乡的高尚品德,给我以深刻的印象。他今天走出一条有自己风格的艺术道路是十分不易的。屺老在艺术上勤奋好学,兼收并蓄,勇于创新。他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中国画传统艺术注入新的血液,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纵观屺老长期的艺术实践,我感到他始终是立足于优秀的民族艺术传统这一基点上。他对外国的艺术营养,能够巧妙地“融”进自己的作品中去。他以为中国的艺术,如果没有自己民族的个性,没有时代的特色,则不可能立足于世界。屺老早年东渡日本求学,从素描入手,兼习油画。他对于法国著名画家塞尚、马蒂斯,荷兰著名画家凡·高等人的作品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从他回国之后所创作的一大批风景、静物油画中,可以看到当时他的画风深受后期印象派的影响。四十年代,他在上海寓所收集大批世界名画复制品和许多艺术资料,以供借鉴学习。更重要的是屺老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探求颇为精深。我见过他收藏的青藤、白阳、石涛、石溪、八大、潮江、昌硕、白石等诸大家的许多艺术珍品,每当同道、后辈前来,他便乐于示人,和大家一起赏阅研究,让人真有依依不舍、乐而忘返之感。我还经常看到屺老在清晨习字。他喜爱“爨宝子”碑的朴厚丰茂,喜爱“张猛龙”碑的雄俊健美,喜爱金冬心书法的结构奇特。记得四十年代初,他送我二张册页,画的是墨荷、墨蟹,两幅作品均有青藤、白阳的雅淡清逸之气,同时画上都用焦墨题记,书体看得出受到金冬心的影响。屺老当时对我说:“我画画是玩玩的,乱墨涂鸦,人家是不会喜欢的。”这句话在我脑海中至今记忆犹新。其实屺老画画完全不是玩玩的,这仅是他个性的一种表达。对待艺术的创造,只要他认为是好的,便会执著地去追求。他不计名利,不取媚于人。屺老的这种精神在他以后的艺术道路上充分地展现开来,从而使他的艺术越发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屺老的艺术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底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及独特的表现技法,这是和他严肃的治学精神分不开的。就是在十年动乱时期受到了折磨(他当时已是八十岁高龄了),但还精心地去临摹五代、宋、元各名家的作品。
全国解放以后,屺老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他的艺术不断焕发青春的光华。他曾多次不顾年迈,坚持深入生活,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大大开拓了创作的思路和活力,加上他有丰厚广博的知识和对绘画的深刻认识,促使他的艺术风格不断变化。近年来,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他精神焕发,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一大批山水、花卉作品。这些画,构图概括,用笔粗犷奔放,并大胆地以墨代色,以色代墨,墨色相间,绚丽多彩。他的画简而不草、艳而不俗,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朝气。
看屺老的画,我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天真烂熳的童真稚气,笔法熟而后生,洋溢着一种拙朴清新的气息。这种气息,我觉得对于一位这样高龄的画家来说,尤为难能可贵。屺老的艺术在今天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完全不是靠什么“捷径”所取得的,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探求,勇于进取,才有今天这样丰硕的成果。他经常这样说:“我艺术上还是小弟弟,还要学习。”我想,屺老的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后学来讲,应该有所启迪。
我衷心祝愿屺老为祖国为人民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珍品。(附图片)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一位执著的编辑家
——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林辰同志
降云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能看见一个个头不高但长得敦实的老人在伏案工作,他总是那样认真,那样执著。他有时也用浓重的四川口音乐呵呵地同你切磋学问,亲切而又十分平易。他就是老编审林辰同志。
林辰的编辑生涯同鲁迅著作是紧密连在一起的。他于1951年从事编辑工作以来,出版了《鲁迅事迹考》和《鲁迅述林》等研究专著,并且是出版社内唯一参加过新中国成立后两版《鲁迅全集》注释、编辑工作的人,为鲁迅著作的出版付出了大半生的精力。
鲁迅著作犹如一部百科全书,注释工作浩大而又艰难。在第一版全集中,林辰同志负责注释了五种著作和《书信》的一部分。在第二版中,他参与修订了二十余种著作的注释。这其间,从资料的搜集、注文的撰写到最后定稿,他查阅了大量古籍及现代著作和报刊。与朋友谈天,三句话不离注释;下班后泛览书籍,也是在为注释翻捡资料。鲁迅在《准风月谈·四库全书珍本》中引了一位考据家的话:“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明、清两代考据学家很多,其著作更是不计其数,到哪里去找出处呢?林辰同志查阅了《荛圃题跋》和《书林清话》等书,都没有结果,第一版时只好不注。二十年过去了,他读书时处处留意,终于在清代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一《六经雅言图辨跋》中,看到了陆氏对明人妄改乱刻古书的这段批评,并在第二版全集中补注了这一条。注释工作就是这样,有时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不知要花费注家多少劳动。
为了能出版比较完整的《鲁迅全集》,林辰同志“大海捞针”,在辑佚工作上花费了很大的心血。五十年代末期,林辰同志在北京图书馆庞杂的鲁迅手稿里,清理出《〈古小说钩沉〉序》原稿。“文化大革命”期间,林辰刚刚从干校返回北京,就每天跑图书馆,常常是北京图书馆善本室里的第一位读者。他终于从鲁迅的部分藏书和手稿中,发现了前所未知的鲁迅佚文《〈云谷杂记〉跋》和《〈百喻经〉校后记》……同时还发现了几种鲁迅辑录或校勘的整部古籍。有位作家曾这样称赞林辰:“他的劳动丰富了《鲁迅全集》的内容,这样的劳动是不应该被人忘记的。”
编辑、注释工作,离不开研究。林辰同志在考订鲁迅生平事迹、研究鲁迅对于中国古籍的整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古小说钩沉》,这是鲁迅生前没有完成的一部遗稿,对于研究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此书前后没有序跋,在编次上,也看不出作者的意图和体例。鲁迅生前对这部书究竟是怎样计划的?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和周作人都曾说应该分为四部分,但林辰前前后后花了近十年的时间,终于查明了全书应该分为五集,大胆而科学地提出了《古小说钩沉》的新的编排次序,并写出了《鲁迅计划中的〈古小说钩沉〉的原貌》等一组有价值的文章,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现在他虽然已年逾古稀,仍然为鲁迅著作的编辑出版继续工作。(附图片)


第8版()
专栏:电视之窗

祖国文明源远流长
——电视纪录片《在交汇点上》观后
汪岁寒
北京电视台导演郭晋生继去年录制颇具新意的《希望之光》后,最近又推出一部新作:纪录片《〈在交汇点上〉——石湾陶瓷厂的信息》。从纪录片中追求强烈的艺术性是广大新闻影视工作者的夙愿,但长期以来,有些电视纪录片只是纯客观地把一些建设项目或新闻事件摆出来给大家看。《在交汇点上》则不是这样,它在纪录石湾美术陶瓷的同时,深深理解了石湾美陶的历史意义,是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作者发现了石湾美陶自身所拥有的内涵,包括远古中国仰韶文化中的陶器,中间经过了秦代伟大的兵马俑军阵,直到今日名传中外的石湾美术陶瓷新品,提出了石湾世代袭传的陶瓷精品“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升华”(摘自解说词)。陶瓷人物的面部肌肉与灼灼有神的眼睛,伴随着荧幕上出现的蹒跚的老人——骑炮的儿童——欢乐的人群——飞速的溜冰……
电视片的画外音:“现代化的进程迅速而又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民族的生存方式。当代中国,再一次处于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令人深思。也就在这个交汇点上,我们看到艺术家们已经向陶瓷中熔入了陶瓷艺术的新观念。陶瓷制品的造型已不象古时那么凝重和肃然了,结构上也突破了平板与对称的旧例。而是将创新和守旧、文明和野蛮、和谐与倾斜等等对立的两极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竟使“传统的权威面临从未有过的挑战”!(摘自解说词)也正是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能使远古与未来交汇在一起。一件艺术作品如果为它自身所占有的空间大小展现在你面前,其审美价值也仅仅约束于自身而已。如果我们通过在佛山祖庙寻根的华侨老人,以及在屏幕上逐代出现的一系列代表作品,再通过今天的任何一件陶瓷新品,可以感受到远古以及走向未来的艺术道路,那么,在播放此片时,就能使屏幕上出现的形象所包含的意义达到相当深刻的程度,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事物的丰富内涵能否通过一定的媒介达到观众心里,那就要看主创人员的执著追求和理解程度如何了。我看一部电视纪录节目的艺术性应当表现在内涵的深邃程度和外延的广袤程度的结合方面。
《交汇点上》这部艺术性纪录片是成功的,解说词和图象的配合非常和谐。欣赏此片,我通过它了解到祖国文明源远流长,鲜明地感到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伟大祖国在前进。


第8版()
专栏:听乐札记

听歌中的思索
——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漫议
季明
三个多月来,有近二百位歌手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北京,参加了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观众从电视屏幕上观赏到七十多位歌手决赛的现场实况。民族、美声、通俗三种类型以及多风格的演唱,加之穿插其间的音乐知识介绍,对于普及音乐文化是有益的。
组织大赛有利于推出新的歌手,但扶植新人新作的关键还要靠经常性的工作。大奖赛的组织者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从获得名次和没有获得名次的歌手中聘请了一批电视特约演员,为青年歌手提供了艺术实践的机会。
当然,观众对这届大奖赛一些歌手的演唱水平还不十分满意。我认为除了歌手的基本功、技巧和艺术表演还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歌曲的佳作还太少,甚至有的演员选择的歌曲在内容、形式、风格上有明显的缺陷。声乐艺术包含着作品与演唱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有一个环节欠“火候”,势必会影响水平的发挥。这次大奖赛,是演唱的比赛,虽然没有进行作品比赛,但是作品在其中却起到了无法忽视的作用。所以,今后的比赛,无论是组织者还是选手本身,都不可忽略作品的选择这个决定性的因素。优秀歌手唱优秀歌曲,观众才能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
这次比赛在普及音乐知识、开阔观众音乐艺术视野方面,开了一个好头。但要清醒地看到,民族唱法还要发展,离形成系统的我国民族声乐学派还有一定距离;美声唱法要真正在群众中得到知音,还要在民族化和时代感上下苦功;通俗唱法更需要疏导,促其健康发展。有了充满希望的歌手,还得有好的作品。我想,在这些关系声乐事业兴衰的关键上,电视台应发挥出它的优势,做出特殊的贡献。


第8版()
专栏:

老木匠
〔选自《朝鲜族美术作品、延边摄影作品展》〕
金元弼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