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唐山地震十年后,我国地震科学工作者在思考:
发展地震科学 减轻地震灾害
国家地震局局长 安启元
十年前的7月28日,一场七点八级强烈地震,突然在唐山发生了。顷刻之间,将这座拥有百余万人口、具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灾情之重,为世界地震史上所罕见。
在唐山地震十周年之际,人们不禁会忆起那劫难的日子,思考那些与自己今后命运相关的问题:当初为什么能在1975年2月4日成功地预报了海城七点三级地震,而与海城相距仅三百五十公里、发震时间仅相隔十八个月的唐山地震却没能在临震前打个招呼?当今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究竟如何?从海城、唐山等大地震中得到哪些启迪?今后将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来推动地震预报工作和整个地震事业的迅速发展?下面,我想就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地震预报是党和人民赋予地震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地震预报是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前沿学科,也是当今世界上的科学难题之一。地震预报之所以困难,是由于地震在地下深处孕育、发生,而人类在揭示大自然奥秘方面,今天仍处于“上天有路,入地无门”的状况。现在人们可上“九天揽月”,但对地下钻探的最大深度却只有十几公里。因此人们无法直接观测地震孕育、发生的过程,只能通过它在地壳表面形成的间接现象去判断,再加上地壳结构的不均匀、干扰因素极其复杂、室内难以模拟实验等,这就大大增加了认识地震的难度。因此,地震科学发展迟缓,直到本世纪初,人们才逐步开始了围绕地震烈度区划的远期预报。而有计划地正式提出和从事以检测地震的前兆为基础的短临预报,还仅仅是六十年代以后的事。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是世界上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解放以来,我国就发生了六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三百一十五次,其中七级以上强烈地震四十六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
党和国家对地震预报十分重视。早在1956年就把地震预报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课题列入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8年进行过局部小规模的地震前兆调查。但大规模的地震预报实践和研究则是从1966年邢台地震以后开始的。
探索的道路艰难曲折
继邢台地震之后,我国大陆又相继发生了渤海、通海、炉霍、永善等七级以上强震和数十次中强震。这些地震的发生,给地震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通过对多次大地震的观测、研究、总结,逐步取得了一些经验性的认识。例如,多数大地震前会出现多种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具有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在临近大震发生时,往往会出现地下水位和水质的大幅度突变与动物习性异常等宏观现象。有的大地震在震前还有小震活动密集、进而转为平静、尔后发生大震等特点。
正是基于这些经验性认识,我国地震工作者曾较好地预报了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尽管预报的震级为五至六级,实际为七点三级,但这次预报使灾区绝大多数居民在震前离开了住宅区,转移了重要的物资设备,对震时易发生燃烧、爆炸、泄毒等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了紧急预防措施,避免了重大损失,收到了减轻地震灾害的实际效果。这一事件,是世界地震科学史上第一次取得实效的预报实践。当时,中外地震工作者都受到很大鼓舞,看到了地震预报的希望。但也有人过于乐观,把复杂、深邃的地震预报问题看得过于简单了,误认为人类已经掌握了预报大地震的真谛。
可是,运用这些经验性的认识却没能对唐山地震作出预报。面对唐山震后的一片废墟和目不忍睹的震灾现场,广大地震工作者同遇难者的亲友和震灾的幸存者一样沉痛万分。
唐山地震未能作出预报从根本上说是科学上的原因
回顾唐山震前,人们对包括唐山在内的京津唐渤地区并不是没有注意,更不是没有积极进行工作。当时,尽管“四人帮”对地震工作的干扰和破坏是严重的,但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广大地震工作者为保卫首都安全,对京津唐地区的震情监视工作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早在1974年6月就把该区列为一两年内可能发生五至六级地震的主要危险区。1976年初,全国会商会上进一步指出该区在当年内存在发生五至六级地震的可能。唐山震前一两个月内,京津唐及外围地区陆续出现了一些突发性异常,地震部门很多单位多次派人去现场调查情况,核实异常(其中河北省地震局派往唐山的六名地震科技人员,在唐山地震时不幸全部遇难)。当时很多地震部门都不同程度地作了有震的估计。但是,对震级估计得较低,对何时、何处发震却说不准。正在等待更多的震前异常和前震出现时,唐山大地震突然发生了。
回顾这段历史,便可看出,唐山地震未能作出短临预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没有从科学上认识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预报方法是经验性的,而经验总是有其局限性。海城和唐山的地震类型不同。从邢台等地震总结出来的经验适用于海城地震,而不适用于唐山地震。海城地震前两天即有五百多次前震活动,而且在震前两个多月就开始出现了较多的宏观异常,表现为“三起三落”,这就能够较早地提醒人们的注意。然而唐山地震前既没有小震活动,地下水位、水质和动物习性等宏观异常也出现得很晚,这些都同海城地震大不一样。而且,由于海城大震距唐山大震的时间太短、地点太近,再加上和林格尔和大城地震的发生,使华北地区的异常复杂化。因为一次大地震前、后都会出现异常,人们还没有能力区分是前面这些地震后的异常,还是将要发生地震前的异常。此外,从以往的经验看,有些地区宏观异常很多,但后来并未发生地震。特别是对京津唐这样的地区发布地震预报,不能不考虑其十分严重的社会影响。这一切都给分析判断和决策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因而未能作出短临预报。
当今地震预报的能力和水平
唐山地震以后,对邢台地震以来取得的经验性认识进行了反省,并以极大的决心,艰苦的工作,对二十年来积累的大量观测资料和分析预报方法,以及各种观测条件、手段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的清理和研究攻关。从而对我国地震活动的特点,及其前兆异常现象的多样性、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至今还没有掌握地震活动的普遍规律,对地震的认识基本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预报方法是经验性的,预报水平比较低。
目前,能作出短临预报的地震还占少数。一般对那些有前震、临震异常出现得较早且明显的强烈地震(这种类型的地震约占三分之一),有时能做出某种程度的预报,但报不准或报不出的情况也有。至于对那些无前震、临震异常出现得晚又不明显的地震,还难以作出预报。
当今,国际上一些地震科学发达的国家所采用的地震预报方法也是经验性的,预报能力和水平都不高。他们在试验性预报中,也是有成功、有失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有位知名的科学家讲得很形象:“海城地震预报成功,唐山地震没报出来,这就是当今国际上地震预报的水平。”还有一位外国学者说:“中国在经济上属第三世界,在地震预报上却是第一世界。”
在海城、唐山等大地震的启迪下更加奋力攀登
二十年来,我国在地震预报的实践中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这当中,有成功的欢欣,也有受挫的悲痛。对于致力于探索地震规律的地震工作者来说,无论是成功还是受挫,都是对地震规律认识上的飞跃、深化,经验上的逐步完善。积二十年来十几次大地震预报实践的经验,特别是受唐山震例的启迪,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地震预报是极其复杂的科学难题,要揭示地震的奥秘,掌握其规律,准确地预报地震三要素(地点、震级、时间),必须在预报实践和研究的道路上坚持长期不懈的登攀。
为使广大地震工作者有统一的意志和明确的奋斗方向和目标,我们在总结、汲取二十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对地震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制定了我国新时期的地震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多路探索,加强地震预报和工程地震的研究,推进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不断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减轻地震灾害,发挥地震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地震工作是党和人民需要的事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只要广大地震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扎扎实实地工作,励精图进,勇于开拓,就一定会在预防地震、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使地震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5版()
专栏:建议

园林建设中应让植物唱主角
刘金 罗铮
园林是城市环境美的主要内容,在现代化城市规划中,园林绿地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城市里建设绿洲,让花草树木作城市园林的主角,能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年来,我国在保护环境和园林绿化建设事业上有了很大发展,不仅园林部门工作卓有成效,许多厂矿、企业、机关、学校、部队和广大农村也都在大搞植树、绿化、美化、香化、彩化环境的活动。据统计,全国用于城市园林绿化育苗的苗圃面积达一万多公顷,拥有公园九百多个。
园林植物以其优美的姿态、丰富的季相变化、美丽的景观和宜人的芳香发挥其保护和美化环境的功能作用。许多园林植物如桂花、白兰、黄兰、米兰、玳玳、洋槐、樟、松、柏等,其花或枝叶内所含挥发油,散发到空气中能杀灭多种病菌,同时这些芳香植物还可以生产天然香料。许多果树既有春华秋实的四时变化,还赠予丰富的美味水果。
一些先进国家,提出城市要与大自然共存,要广植花草树木,见缝插针,把园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功能作用放在第一位。城市绿地面积一般达到30—40%,最高达到70%。
为了充分体现植物是园林美的主角,在树种规划上,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发掘利用当地野生植物为园林建设服务;具体安排上应作到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并重,以丰富不同季节的景观。要尽量利用乔木、灌木来发挥园林植物的色彩美,提倡开发宿根草本花卉,适当运用一二年生草花,花坛只宜用于重点位置,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以节约经营管理费用。除树木之外,还应布置一些开阔的草地供休息、运动或集体活动。在建筑物前的空旷草地,更可衬托出建筑物的壮丽辉煌,所有空地都应以草坪及草本地被来覆盖,力求做到黄土不露天。
搞好城市绿化,首先要作好规划设计。绿化设计的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规则式,也要有自然式、混合式,根据绿地的周围环境和性质来考虑选择哪种形式合适,使每一块园林绿地的布局力求精致、大方、美观。园林绿地中,绿色植物应占主要地位;园林小品如亭、榭、云墙、月洞门等只能适当安排,比重要小。水池、假山、喷泉等要严格控制,不宜滥用。
让公园走向居民区,让森林进入城市,让更多的园林植物为美化城市、净化环境服务。此外,还应加强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选种育种,培养更多的园林植物,为保护环境、美化生活作出贡献。


第5版()
专栏:科技专访

特种水产特种产业
——访汉寿县特种水产研究所原所长游洪涛
王孟湘
在洞庭湖滨,有一个湖南省汉寿县特种水产研究所。近几年,它为全国近二十个省提供人工养殖甲鱼种苗五万六千只、牛蛙苗六十五万只、龟种一万多个,培训特种水产饲养员五百多人。每当人们谈论起这个研究所的成果时,总要把前所长、省劳动模范游洪涛夸赞一番。而游洪涛却总是说,我没什么,事情是大家一起做的。
游洪涛今年三十九岁,从事甲鱼的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研究已经有十三个冬春了。他没有大学文凭,但他的论文和著作的署名却与大学教授的名字列在一起。有的日本友好人士从报纸上了解到他的成就后,用汉字给他写信,希望建立友好联系;然而,这位原来只有初中文化的游洪涛,竟用日文给这位友好人士写了回信。
记者访问了游洪涛同志:“你是怎样使甲鱼由野生到家养的?”他一边沏茶,一边说:“这还得从十三年前谈起”。
那是1973年,游洪涛在汉寿县文蔚乡为外贸站承担甲鱼的储存寄养工作。他亲眼见到十七吨甲鱼,由于得不到合适的饵料,不到半年便饿死四吨。为解决饵料,他牺牲了个人的休息,不分上班下班,不管白天黑夜,长年累月、风雨无阻地观察甲鱼的生物特征,了解和熟悉甲鱼的生活规律。通过观察甲鱼的摄食和排泄,解剖甲鱼的肠胃,弄清了甲鱼是以动物为主食、兼吃植物的杂食性动物。
为了调配好甲鱼饵料,他自学了大学生物系的课程,研究了动物学、动物胚胎学等方面的知识。从饵料报酬、饵料系数、营养价值、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和同志们一起,从七十多个组合饲料中筛选出六个搭配饲料,解决了甲鱼家养的饵料问题。
甲鱼,系桌上珍品。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甲鱼可以“软坚去石,滋阴补阳”。但由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们只抓不养,甲鱼的自然产量逐年下降,达到了濒临绝种的地步。当今世界,人工繁殖甲鱼已形成一个新的产业。日本所产甲鱼,人工繁殖占80%。为了发展这一新的产业,游洪涛在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李筠的支持下,又成功地进行了甲鱼的人工繁殖。繁殖成活率达95%以上。
十余年来,游洪涛积累了上百万字的资料,摸索和掌握了孵化甲鱼所需的最佳条件,模拟甲鱼生长的生态环境,合理地设计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孵化室。用他所设计的甲鱼孵化室进行孵化,比自然孵化时间几乎缩短一半。
然而,游洪涛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不断地进取。今年4月,游洪涛从特种水产研究所调到县科委任技术员后,有人劝他“把研究工作暂时停一停,先捞一张文凭再说。”游洪涛回答得很干脆:“试验不能中断,工作不能耽延。甲鱼的人工繁殖普及推广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要求每年向全国提供甲鱼种苗十至二十万只、牛蛙苗一百万到二百万只,并培训饲养技术员二百名。如果单纯追求文凭,把工作停下来,那样对国家损失太大了!”
游洪涛离开研究所后,深圳一家养殖场以每月一千元的高薪聘请他当技术顾问,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的追求是发展一个新的产业。”(附图片)
上图为游洪涛(右)在帮助专业户进行龟和甲鱼的人工孵化。 
 张万强摄


第5版()
专栏:

高层建筑能抗震吗?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 周炳章
近几年,城市里的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十层和十层以上的建筑统称为高层建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共有高层建筑近一千栋。
高层建筑的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新课题,除了防火、防风振外,高层建筑的抗震问题,更为人们所关注。
高层建筑早期在国外发展时,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开始人们一味用限制建筑物的高度来应付。随着地震工程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经过多次大地震对高层建筑的考验,人们在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后,把房子盖得越来越高了。
人们也许会担心,高层建筑更容易被强烈的地震摧毁。我们说不会的。首先,地震的强烈程度是有一定的极限的,不会无限增长。至今地球上发生过的最大地震为一九六○年的智利大地震,震级八点九级。这次大地震也没有毁灭所有地面建筑物。
根据近代地震工程学的研究成果,按照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建造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工程经验等,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只要设计计算正确、结构构造合理、施工精心,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是完全有保障的。
当然,高层建筑抗震毕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无论在理论研究和设计经验上都还不十分成熟,还有不少新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继续探索。通过众多科研工作者和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一定能最终征服地震给地面建筑物造成的灾难。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直升飞机”叫法不科学
韩明阳
把直升机误称为“直升飞机”,在国内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这种不科学的叫法不仅遍布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电影中,还出现于不少工具书和词典里。尽管《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对此已作了正确论述,但时至今日,已纠正了的还仅限于一些专业报刊,这和我们这个已有七十年航空事业发展史的国家是不相称的。
有人把“飞机”简单地理解为能在空中飞行的机器,这是不科学的。当代能在空中飞行的机器很多,大体可概括为三大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航空器是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它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包括气球、飞艇、飞机、滑翔机、直升机、旋翼机、扑翼机等。
如果有人把气球叫作飞机或气球飞机,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说叫错了,同样道理,直升机和飞机也不该混为一谈的。
什么是飞机呢?飞机是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推力、由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什么是直升机呢?直升机是以动力驱动的旋翼作为主要升力的来源、能垂直起落的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虽然它们都是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但二者不是从属关系。应当统一不再把直升机称为“直升飞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