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广州市民主评议各级领导干部
百分之九十七获得多数群众信任,百分之三思想作风等有问题
本报讯 记者蒋涵箴报道:广东省广州市开展民主评议各级领导班子工作。中共广州市委书记许士杰对记者说:市级和区、县、局级领导干部,获胜任和基本称职票超过半数的占97%,不足半数的只有3%。
4月份以来,广州市有一百三十八个部委办、局、总公司、区、县直属单位开展了这项工作,有二万七千多名干部、职工参加这项活动,对各单位领导班子进行了民主评议,对每个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无记名投票的民意测验,并推荐可以进入领导班子的人选。在这基础上,全市各区、县、局、总公司领导干部和市直部委办副处级以上干部一千四百多人,对市委、市政府、市纪委领导班子进行评议,对领导成员进行信任投票,并推荐下届班子人选。
在评议领导班子时,各单位结合检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没有不正之风,对每个领导干部的德、能、勤、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议;在推荐领导干部时按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从经过实践锻炼的同志中择优推荐。被评议的领导班子,则以群众评议的意见为基础,过好民主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进作风,改进工作。
通过评议,充分听取了群众对领导的意见。不能获得多数群众信任的干部既有一直在位的,也有近年来新提拔的。这些同志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思想作风有问题;虽有文凭和专长,但缺乏组织领导能力,不适宜做行政领导工作;德才平庸,且不思进取;缺乏实践锻炼,有文凭而无水平,确实挑不起担子。
民主推荐领导干部,有利于广泛发现人才。许士杰说,今后组织部门将以这次群众推荐为重要依据,对干部进行考察了解,择优选拔。民主评议、推荐领导干部工作活跃了民主气氛,广州市委已作出决定,今后要把这一工作形成制度,每年进行一次。


第4版()
专栏:

分析论证新问题 有的放矢提建议
侉子庄乡成立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本报讯 河北省丰南县侉子庄乡去年9月成立了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一年来,该会针对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调查研究,提出建议,并撰写二十多篇理论文章,为乡党委决策提供依据,成为党委的“智囊团”。
侉子庄乡近年来生产发展很快,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五千七百万元,比1980年翻两番;人均收入七百五十三元,是1980年的五倍。但是,乡里也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干部以权谋私,青年缺乏理想,甚至吃喝赌博、犯罪的现象也出现了。乡党委在事实面前受到触动,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去年9月,由乡党委一位副书记牵头,乡、村及乡办企业有关人员共十四人组成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研究会成立后,定期召开思想分析会和论证会,有的放矢地提出并解决问题。例如,他们在调查中发现全乡出现二百亩撂荒地,及时向乡党委汇报并提出建议,乡党委立即在群众中开展教育,摆正工农业关系,同时从企业利润中拨出七十万元搞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生产。研究会还建议,农村每二十户,企业每个车间设一名政工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党委更加耳聪目明。乡钢窗厂一青年因家庭不和想轻生,政工员及时发现,协助领导解决他的具体困难,使他回心转意,努力工作。乡党委有了这个“智囊团”,两个文明建设抓得更好,去年底,侉子庄乡被评为全省文明乡,今年6月,乡党委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马在新)


第4版()
专栏:

咸阳市工商银行拆散裙带关系 调整三百多同一单位工作人员
本报讯 据陕西日报报道:陕西省咸阳市工商银行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顶住各种压力,对本系统夫妻、父子、兄弟姐妹同在一单位工作的干部职工进行了调整,到目前,已调整了三百零一名,基本解决了裙带关系,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拥护。
最近几年,由于“内招”和接班顶替等原因,使具有亲属关系的职工聚集在同一单位工作的现象愈来愈严重,无形中形成了“帮帮派派”,致使在解决和处理个别人的问题时,常牵一动百,很不利于工作。
针对这一情况,行党组研究决定,对全系统有裙带关系的人员,内部进行调整。原则是区别对待,稳定业务骨干,就近安排,业务和住宿条件不变。为了区别不同亲属关系,他们又分别制定了具体界限。兄弟姐妹在一个单位的,调出一个到另一个县区支行;夫妻在一个单位的,在保证夫妻团聚的前提下,调出一个到不同的下属单位;子女和父亲或母亲在同一个单位的,如果其父母身边还有其他子女,在银行工作的子女也进行跨县区调离。
三原县支行有一名中层干部,一家五口人同在一个行工作,爱人是出纳员,两个女儿是会计员,女婿是信贷员。现在,这位干部的大女儿和女婿调离到邻近的泾阳县支行工作,小女儿调到三原县支行基层分理处工作,避免了亲属之间的直接领导和业务监督关系。
在调整过程中,他们不搞“一刀切”。对五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同志和知识分子家庭,属调整对象,但家庭确有困难不能到外县区的,采取在本行科、股、室或基层办事处、分理处分散调整的办法,进行照顾。
为了杜绝今后造成新的亲属聚集,他们对新招职工和接收复员军人中的三十六名有亲属关系的,全部进行了跨县区分配。(附图片)
新阵式 哈笑
(原载《吉林日报》)


第4版()
专栏:

法制教育通俗化的有效方法
我国第一部法制教育电视系列片在沪首映
新华社上海8月6日电 (记者张高鹏、吴复民)由冶金职工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我国第一部法制教育电视系列片,今天在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召开的“全国冶金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举行首映式。
这套由冶金工业部组织十五家钢铁企业联合拍摄的电视片,名为《发生在生活之中》。它以各企业发生的不同案例为蓝本,由《黄金戒指》、《绝交之后》、《凝固的笑声》、《这不是家庭问题》等四十集短剧组成,通俗形象地介绍了刑法总则、分则和各条款的内容。在试映过程中,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全片经司法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政策研究室审定。
出席首映式的司法部部长邹瑜称赞冶金部应用电视进行普及法律常识教育的作法,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他说,以案释法,以事说法,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也是法制教育通俗化的有效方法。冶金系统的这一尝试,对于推进普法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据了解,冶金工业部把拍摄电视系列片作为对全系统三百万职工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目前有关宣传经济合同法、继承法、婚姻法、民法的电视系列片正在陆续拍摄之中,预计年内即可拍摄完毕。


第4版()
专栏:

福建纪念林白水烈士就义六十周年
新华社福州8月6日电 (记者崔葆章)民主革命烈士林白水就义六十周年纪念会,今天在烈士的故乡福建省闽侯县青圃村举行。林白水是我国早期的民主革命者和革命新闻工作者。他青年时代即与黄兴等革命志士一起,积极从事反清活动,曾两度赴日,并先后营救过被捕的黄兴、章炳麟、章士钊、邹容等数十名革命志士。他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创办《杭州白话报》、《俄事警闻》、《警钟日报》、《中国白话报》等报纸,以新闻为武器宣传爱国,鼓吹革命。他是我国最早用白话文办报的新闻工作者之一。1926年8月,因他在主办的北京《社会日报》上发表文章,痛斥贪官潘复与军阀张宗昌,被张宗昌杀害于北京天桥,时年五十二岁。1985年7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证书追认林白水为革命烈士。
福建省和福州市以及闽侯县的党政负责人和林白水烈士的亲属共一百多人出席了纪念会。


第4版()
专栏:

北京市纪委专题讨论会提出
纪检工作要真正保护支持改革
本报讯 坚定地、正确地查处干扰和破坏改革的案件,是真正保护、支持和促进改革。这是北京市纪委7月14日至8月2日召开的纪检工作如何置身改革、服务改革、促进改革专题讨论会提出的。
通过联系实际学习讨论,与会者统一了认识:纪检部门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查处破坏和干扰改革的案件。无论什么单位,发生了违法乱纪的问题,都应认真地、正确地查处,不能有例外,不能划“禁区”。这一点要坚定不移。
与会者举出大量事实证明,查处违法乱纪案件,给改革和生产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市外贸局系统以查处案件为突破口端正党风,带动民风,正气上升,促进了改革,企业经济效益大为提高。
大家认为,对有些人打着改革的旗号,搞歪门邪道,以权谋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严肃查处就不能保护改革。对那些锐意改革的同志被指控为搞不正之风、违法乱纪的问题,大家认为应澄清事实,分清是非,保护改革者。
与会者认为,查处案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掌握政策界限,千万不能因为查处案件不当而挫伤改革者的积极性,给改革和生产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王华轩 熊永年)


第4版()
专栏:

拉萨群众欢度“雪顿”节
据新华社拉萨8月6日电 (记者群桑、师文宴)拉萨各族人民8月5日在罗布林卡欢度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传统“雪顿”节。来自全区的八个藏戏、歌舞、话剧团体和青海、甘肃、四川等省的藏戏和其他文艺团体也参加了这一盛会。
今年的“雪顿”节,从8月5日开始,将一直连续到13日。在昨天的开幕仪式上,各藏戏团、队的演员们头戴白色、黑色面具,身着戏装,手持五颜六色的吉祥“哈达”,分别代表藏戏的四大流派向“雪顿”节献演。
“雪顿”,藏语意为酸奶盛宴。据有关资料记载,“雪顿”节在十七世纪以前纯属宗教活动,后来“雪顿”节增加了演出藏戏的内容。专程前来参加“雪顿”节活动的文化部部长王蒙和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主要领导人出席了昨天的开幕式。自治区党委书记伍精华,身穿藏族服装参加了这一活动。


第4版()
专栏:

兰州出现一个田园式综合型公园
市府立碑纪念部队为古城建设作出贡献
据新华社兰州8月6日电 (记者苏新发、顾月忠)兰州市内黄河边上新出现了一个占地九百六十亩的田园式综合型公园,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兰州市人民政府日前在这里立碑,纪念兰州军区部队为古城市政建设作出的贡献。
这座沙岩石碑正面镌刻着“兰州军区部队援建雁滩公园纪念 军民共建文明园”二十一个大字。背面的隶书碑文记载了兰州军区部队与兰州人民一起建成雁滩公园的功绩。


第4版()
专栏:

香港霍乱病患者人数增加
新华社香港8月5日电 (记者黄越)香港4日又发现有四女一男患霍乱病,加上前数天发现的在内,目前全港已证实的霍乱病患者共有十二人,其中一名老妇患者已死亡。
港九新界八个霍乱防疫注射站4日起为市民注射疫苗。荃湾区接受注射的人较多,约有千余人。出现霍乱病人较多的观塘区,4日有几百名市民前往诊所接受防疫注射。香港工会联合会属下的五个诊疗所,由4日起免费为会员注射霍乱预防针。


第4版()
专栏:外事简讯

外事简讯
▲由卡米洛·戈赛内议长率领的巴拿马议会代表团,8月6日在广州市南郊参观访问。晚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天设宴欢迎巴拿马客人。宴会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定石向客人介绍了广东省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情况。
▲尼泊尔王国外交大臣乌帕德亚雅一行结束了在中国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8月6日上午乘飞机离开广州经香港回国。尼泊尔客人是在访问了北京、西安后于5日下午抵达广州的。
▲由五位音乐家组成的爱尔兰铜管乐团8月6日晚在北京海淀影剧院举行访华首场音乐会。
文化部副部长宋木文,爱尔兰驻华大使沃尔德伦以及一千多名首都观众欣赏了音乐家们的演出。
爱尔兰铜管乐团是根据1985年两国文化合作协定前来我国访问演出于8月4日抵达北京的。乐团还将在北京演出一场,然后去西安、广州等地演出。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抢救民族文化遗产
华菊仙
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五彩缤纷、瑰丽多姿的民族歌舞,名震世界的英雄史诗,蕴藏丰富、流传久远的民间口头文学,富于民族特色的天文、历算、医药、绘画、雕塑、建筑艺术、蜡染、刺绣、织锦以及内容丰富的文献古籍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对丰富和发展我们祖国的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抢救、整理、出版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工作取得很大进展。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已出版藏文本五十二部、蒙文本十部,还出版了一些汉译本。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巨著《玛纳斯》首次用柯尔克孜文印刷成书。规模宏伟的中国民间歌曲、民族民间舞蹈、民间谚语、民间歌谣、民间故事等十大集成书的搜集、整理工作正在进行。相当一批少数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大理的三塔,等等,已由国家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民族药的普查工作和少数民族药典的出版,是我国历史上的创举。为了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在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委托国家民委于1984年建立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各有关地区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几年来,已出版了十余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三百多种。
但是,这一工作的进展还很不平衡,不少有关地区和部门对保护和发掘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很不重视,致使一些反映解放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民族的社会经济生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方面的文物不断遭到破坏,有的已经散失;有些已经搜集到手的文物、古籍,由于没有妥善保管亦被毁坏;有的甚至被卖掉;相当一批熟悉民族文物、古籍的专家年事已高,后继乏人。这些情况说明,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应对这一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尽快组织力量,采取切实措施,提供必要的条件,积极抢救祖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第4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为《格萨尔》世代流传
——记藏族民间老艺人扎巴
今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四个单位在京联合表彰了为抢救、整理英雄史诗《格萨尔》做出贡献的民间艺人、专家、学者。在受表彰的人中,有位身材魁梧、满头银发的藏族老人,他就是来自西藏的著名《格萨尔》演唱艺人扎巴。
英雄史诗《格萨尔》在我国藏族、蒙古族人民中广泛流传。它的内容丰富,篇幅浩繁,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伊里亚特”。《格萨尔》记述了藏族人民崇拜的传说中的英雄格萨尔王,降妖伏魔,抑强扶弱,为人民谋求幸福的故事。
《格萨尔》是经历代少数民族民间艺人的演唱流传下来的。目前这些演唱艺人已为数不多,扎巴就是其中最年长的一位。
扎巴老人出生在西藏昌都专区边坝县阿拉贡乡,父母亲都是农奴。他从小就爱听民间艺人演唱《格萨尔》,十一二岁已会讲一些格萨尔的故事,二十多岁开始经常在群众中演唱。
据扎巴老人讲,他能演唱三十多部《格萨尔》,现已录制了二十一部,已整理成文字的有五部,其中《门岭大战》、《仙界占卜九藏》和《松岭之战》已分别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和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据初步统计,已录制的二十一部篇幅相当于二十部《荷马》史诗,比三部《红楼梦》加起来还要多。西德著名的史诗专家、波恩大学中央亚细亚研究所前所长海西希教授看了《格萨尔》艺人演唱的实况录象片后说:“我到很多国家去作过考察,但没有一个国家有你们那么多优秀的演唱史诗的艺人,象扎巴老人那样杰出的演唱家就更没有了。他是你们的国宝!”
1981年,扎巴老人当选为自治区政协委员和自治区文联委员。前年,在拉萨举行七省、区《格萨尔》艺人会演时,正值老人七十九岁生日。自治区《格萨尔》领导小组和文联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祝寿活动,并颁发了奖状和奖金,表彰他在《格萨尔》抢救工作中做出的重大贡献。
历尽沧桑的扎巴老人感慨万分,他激动地说:“《格萨尔》是藏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珍宝。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尽一切努力唱好《格萨尔》,将珍宝献给祖国献给人民。”
岗日曲成 边锋


第4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新宾积极整理满族文化遗产
辽宁省新宾自治县是满族故乡。满族文化悠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由于清王朝统治中国二百余年,满族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至深。为抢救满族文化遗产,县政府于1983年积极赞助成立了新宾满族文化研究会,并拨出专款来开展工作。同时,发动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全面开展对满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搜集、整理工作。各乡镇组织人员对所属村屯中六十岁以上的满族老人登记造册,对蕴藏在民间的满族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及满族民俗资料做了全面普查和整理,有的已编印成册。在普查中,对用满语唱的民歌、祭祀歌录了音,对民俗实物资料及满族各家所藏的谱牒、满文资料等拍了照。县文化部门对满族舞蹈、秧歌等进行了系统的录象。
经过三年的努力,已摸清了满族文化遗产在全县的蕴藏语量。现在已经整理出满族民间故事二百余篇,满族歌谣、谚语百余则,历史资料和民俗资料近二百万字。有些资料已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刘庆华


第4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百年唢呐声
维吾尔族著名的民间乐手曼苏尔,今年一百一十二岁,吹唢呐已有百年的历史了。
曼苏尔生在新疆麦盖提县一个贫穷的民间艺人家里,十二岁开始跟着大哥学吹唢呐。他掌握了“刀郎十二木卡姆”的音韵技法,后来便成为麦盖提县独一无二会吹“十二木卡姆”的人。
1964年,北京举行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时,曼苏尔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接见。他高兴得热泪直流。他吹奏的“刀郎十二木卡姆”全曲已由中央歌舞团专门录制了磁带,作为民族珍品保存起来。现在曼苏尔仍很健康,儿孙满堂,过着愉快的晚年。  (侯宇振)


第4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宝贝林园”——罗布林卡
古木参天、鸟语花香的罗布林卡,被藏族群众称为“宝贝林园”。
它如同一块硕大的翡翠,镶嵌在古城拉萨的西郊。一到节假日,藏族群众总是扶老携幼,带着食物和炊具,举家到罗布林卡游玩。他们在林荫处搭起帐篷,结好帷幔,便弹起六弦琴,跳起踢踏舞。从早到晚,笑声不绝于耳,弦歌远近相闻。从这幅宛如古代的春郊冶游图中,可以体味出西藏人民新生活的欢乐。
相传在十八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罗布林卡还是野兽出没、杂草丛生的荒野。由于七世达赖噶桑嘉措常来这里沐浴,所以当时的清朝驻藏大臣便在荒草丛中修建一个凉亭。此后,七世达赖又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宫殿——噶桑颇章(颇章,是藏语宫殿的意思),罗布林卡从此成了历代达赖的夏宫。宫苑戒备森严,只有在雪顿节(藏戏节)时,平民百姓才能在远远的树林里享受达赖和嘎厦官员与民同乐的慈悲。
后世的达赖由于不满足原来的建筑,相继扩建和新建一些宫殿。这样,罗布林卡内便形成了西藏独特的宫殿建筑群。除开这些富丽堂皇的宫殿之外,罗布林卡还有汉族风格的亭台楼阁,使得整座林园既有西藏寺庙式的浓郁宗教色彩,又具内地园林的幽雅情趣。罗布林卡还是西藏壁画的展览馆。各个宫殿里的雕刻、壁画是藏族各代能工巧匠的心血结晶,一向被视为艺术珍品。这些壁画,可以说是用连环画形式表现的一部西藏简史。
近年来,人民政府对罗布林卡作了大规模的整建和维修。十三世达赖修建的达赖图书馆和金色颇章,已修葺一新,向群众开放。汪延


第4版()
专栏:

这是坐落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国防科工委某训练基地。三十二年来,这个基地试验定型一百多种常规兵器装备了部队。图为科技和参谋人员在进行高射机枪精度射击试验。
邹毅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