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综述

西哈努克军在战斗中壮大
新华社记者 马胜荣 本报记者 刘爱成
七年多以前,一些拥护西哈努克亲王的柬埔寨爱国者,面对越南的侵略,不能容忍自己的同胞遭受侵略者的蹂躏,拿起武器在柬泰边界地区建立了小股武装。如今,这支武装已发展成为拥有一万二千多人的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活跃在柬埔寨西北部的一些省份,与民柬联合政府领导下的其它抗越力量协同作战,奋力打击越南侵略者。
1981年3月,西哈努克亲王宣布组成“争取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的柬埔寨民族团结阵线”,任命英丹为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的军事领导人。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在柬泰边界地区不断以游击战的形式展开对越南侵略者的进攻。虽然当时这支抗越武装的力量还不强大,但已给越南在边界地区的据点造成威胁。
1982年6月,柬埔寨三派抗越力量宣布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极大地鼓舞了柬埔寨人民的斗志,也促进了各派抗越力量的发展。
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总司令诺罗敦·拉纳烈王子前不久接受中国记者的专访时说,抗击越南侵略需要全体柬埔寨人的努力,三派抗越力量的联合不仅加强了打击越南侵略的力量,同时也促进了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的发展。
1984—1985年旱季,侵柬越军纠集了数万军队,出动了飞机、坦克和大炮向民柬抵抗力量在柬泰边境的基地发动猛烈的进攻。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识破越军企图一举吞掉他们在边境的主要基地——达敦营地的阴谋,一面抵抗越军的进攻,一面从达敦营地转移,保存实力,采取新的战略。
1985年雨季,他们整顿部队,化整为零,分成小股部队,转移到敌人后方。1985—1986年旱季,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深入到马德望、暹粒和奥多棉吉等省以及桑歧河沿岸地区,并建立了一些流动基地。他们采取打了就走的办法,神出鬼没,摧毁越军据点,炸毁敌军弹药仓库,破坏敌人的运输线,袭击敌人运输车队等。
在内地作战的过程中,西哈努克部队还经常同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部队和民柬国民军配合作战。在民柬联合政府三方部队成立军事协调委员会后,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更是积极配合友军作战。在3月28日袭击马德望的战斗中,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配合其他民柬部队在战斗中取得重大胜利。
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能深入内地持久作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得到了当地柬埔寨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参谋长夏卡朋王子最近对记者说,部队深入内地后,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受到群众的欢迎。他说,侵柬越军缺粮经常到村子里去抢粮,老百姓手里剩下的粮食很少,但是,每当民族主义军来到村子里,老百姓们都主动地把粮食拿出来送给自己的战士。村民们看到民族主义军灭敌除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报名参加部队。
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在内地不仅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同时也常常得到一些韩桑林部队官兵的帮助。韩桑林官兵有时集体带枪投诚,有的经常暗地传送情报。
据夏卡朋介绍,今年上半年,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出击敌人近三百次,打死敌人六百七十多人,打伤六百六十多人,俘虏三十二人,同时还缴获敌人大量武器弹药。
夏卡朋表示,他们决心与其他抗越力量一起战斗到底,直到把越南侵略者全部赶出自己的国土。


第6版()
专栏:

英联邦七国首脑会议开幕
与会国对制裁南非态度有明显不同
新华社伦敦8月3日电 (记者程克雄、于承志)讨论南非问题的英联邦七国首脑会议今天下午在这里开幕。会议从一开始就有迹象表明,与会国对制裁南非的态度有明显的不同。
参加会议的有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印度总理拉·甘地、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作为会议主席的巴哈马联邦总理平德林。会议的使命是回顾去年10月英联邦四十九国首脑拿骚会议以来南非局势的发展和考虑英联邦应对南非进一步采取何种措施,以促使南非当局取消种族隔离制度。
今天下午,会议听取了英联邦派到南非进行和平劝说的七人“名人小组”的报告和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关于他今年7月作为欧洲共同体使者的南非之行的报告。“名人小组”在拿骚会议规定的半年期限届满后于6月提出报告,一致认为和平劝说无效,只有实行经济制裁才能迫使南非当局改弦易辙,防止南非的爆炸性局势变成一场大流血悲剧。豪外交大臣的南非和平使命也遭到失败,于上月底空手而归。
平德林总理今晚在他以会议主席身份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与会者“一致认为,南非在结束种族隔离方面没有取得足够的进展,南非政府方面没有取消种族隔离的真诚愿望。”他宣布,会议明天将“考虑对南非应采取的进一步的措施”。
但英国官员在今晚召开的另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反复强调拿骚会议以来南非的“改革”“已有进展”,只是“从拿骚协议的角度来看,进展还不够”。他们拒绝回答撒切尔夫人是否也认为南非政府没有取消种族隔离的真诚愿望,只是表示英国政府仍然认为全面经济制裁“无助于促使南非政府采取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步骤”,声称和平谈判是“结束南非种族隔离的唯一途径”。
英国政府坚持反对经济制裁南非的立场,在国内外引起了日益强烈的批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今天上午在伦敦发表的一次演说中,就逐一驳斥了英国政府反对制裁南非的论点,强调指出在历次和平努力均归失败以后,非洲人民和全世界绝大多数爱好和平的人民都要求对南非实行全面经济制裁。(附图片)
图为英联邦六国首脑和英首相撒切尔夫人及英联邦秘书长(后排中)在会谈前合影。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英国反种族隔离运动发表声明
呼吁政府对南非实行制裁
新华社伦敦8月3日电 英国反对种族隔离运动今天发表声明,呼吁英国政府对南非实行强制性制裁措施。
今天是英联邦七国首脑会议开幕日,英国反对种族隔离运动是在《观察家》报上发表这项声明的。
声明批评英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有关对南非实施制裁的决议,呼吁英国政府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对南非实行强制性制裁措施,立即实施1985年英联邦拿骚首脑会议作出的对南非的制裁措施。
这个组织今天还在英联邦七国首脑会议开会地点附近举行了示威游行活动。


第6版()
专栏:

国际舆论评戈尔巴乔夫许诺从阿部分撤军
普遍认为撤军数量速度不能令人满意
本报讯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7月28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发表讲话,宣布苏联到1986年年底将苏军的六个团从阿富汗撤回。此事引起了一些国家政界和舆论的关注和评论,有的表示欢迎,有的反应谨慎,有的持观望态度,有的表示怀疑,有的则认为这是“一种姿态”,“毫无实质内容”。
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欢迎苏联宣布在1986年年底之前从阿富汗撤出八千军队的行动,希望这是“朝着苏联军队全面撤出阿富汗迈出的小小的第一步”。澳大利亚政府发言人说,堪培拉欢迎苏联削减驻阿富汗军队。泰国副外长阿伦·帕努蓬指出,六个团的苏军撤出阿富汗是件“好事”,这种撤军也应扩大到印度支那。泰国《曼谷邮报》说,戈尔巴乔夫的讲话如果是“真诚的”话,将会给世界这一地区的和平带来新的机会。
有的报刊和政界人士认为,戈尔巴乔夫关于苏联从阿富汗部分撤军的许诺是“外交姿态”。芬兰的一家报纸《新芬兰报》说,苏联准备部分地从阿富汗撤军的建议,主要是一种政治姿态,没有什么军事意义。西德基民盟—基社盟说,苏联撤军的建议是“莫斯科的动听调子”,西方对此必须小心。美联社就苏联的部分撤军建议发表评论说,苏联计划安排的撤军规模不大,苏联的行动主要是作出的一种姿态,而不是要急剧改变苏联的军事政策或政治政策。
国际舆论普遍指出,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数量和速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日本外务省发言人说,苏联计划从阿富汗撤出六个团的兵力,“从质量和数量上说都是不够的”。英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六个团只是目前驻在阿富汗的苏军的5%,即使六个团撤走了,仍然有十多万苏军呆在阿富汗。芬兰《赫尔辛基新闻》说,苏联将从阿富汗撤走六个团的军队是令人感兴趣的,但还不足以解开问题的症结。苏联在阿富汗的军队超过十万,因此削减百分之几的军队不会使基本的军事格局发生实质性变化。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卡尔布说,“对苏联占领阿富汗问题只有一个可以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苏联立即全部撤走驻在那个国家的大约十一万八千人。”
一些国家的舆论还指出,苏联宣布从阿富汗撤出的将是在阿富汗用处不大的部分军队。路透社指出,由于阿富汗游击队没有飞机,苏联的三个高射炮团在阿富汗作战中不会起重大作用;阿富汗大都是崎岖不平的山地,装甲团在那里的用处很有限。


第6版()
专栏:

侯赛因表示支持伊拉克和平新建议
新华社安曼8月3日电 约旦国王侯赛因3日打电报给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表示支持萨达姆为结束两伊战争提出的和平新建议。
侯赛因说,这一建议“表达了所有阿拉伯人民和真正的穆斯林的心愿”。
侯赛因在电报中还呼吁伊朗领导人从有关各方的利益出发,对这一和平建议作出迅速和完全的响应。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2日给伊朗领导人的公开信中,呼吁结束持续六年之久的两伊战争,并为结束这场战争提出了五项条件。


第6版()
专栏:

马来西亚大选结束
执政党国民阵线获胜
新华社香港8月4日电 据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今天报道,为时两天的马来西亚全国大选投票已于昨晚结束。
执政的国民阵线(简称国阵)的十三个成员党,在一百七十七个联邦议会席位中,共赢得了一百三十四个席位,占全部议席的三分之二以上。
取得三分之二多数议席,对执政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拥有这个多数,它在通过法案和修改宪法时就不会受到反对党牵制。
由十三个党组成的国民阵线,自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一直是马来西亚的执政党。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大选结束后在吉隆坡新闻中心发表谈话说,这次大选结果表明人民信任政府以往实行的各项政策。


第6版()
专栏:

为改革政治体制和结束黎巴嫩内战
杰马耶勒建议举行议会特别会议
本报大马士革8月2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报道: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昨天在黎巴嫩建军节之际发表讲话,建议举行一次黎巴嫩议会特别会议来讨论改革政治体制和结束内战的问题。
他说,他将参加这次会议,政府所有成员也应当参加,以便共同讨论“在平等和均衡分配权力”的基础上议出一项和平协议。他建议改革现行的按教派分权的政体。他说,任何一项和平计划关键在于分阶段地取消按教派分配权力的体制。他还呼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与他一起努力来重建黎巴嫩的和平,他要求叙利亚恢复作为调解者的使命,并强调黎叙两个阿拉伯邻国有必要建立“突出的关系”。
观察家认为,杰马耶勒的建议是他为结束黎巴嫩危机和修补黎叙关系作的新尝试。


第6版()
专栏:

墨菲“闪电式”访问以色列
本报大马士革8月4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报道:此间消息说,随同布什正在埃及访问的助理国务卿墨菲为解决埃以塔巴问题于昨日突然对以色列作了一次“闪电式”的访问。
据报道,墨菲去以色列携带了关于解决埃以塔巴问题的一个“新主意”。此间外交人士说,美国期望在布什访埃期间,埃以能就塔巴问题达成协议,以便布什能参加协议的签字仪式。昨晚,墨菲与以色列总理佩雷斯进行了会谈,但未能使塔巴问题的解决“取得突破”。外长沙米尔反对现在就塔巴问题签署协议,理由是协议全文尚未准备就绪,而且草签的协议必须事先经过内阁会议的同意。墨菲已于当晚返回埃及。以色列政府则决定在四十八小时内派代表团去埃及继续谈判塔巴问题。


第6版()
专栏:

苏联与以色列进行领事方面接触
新华社莫斯科8月4日电 苏联外交部新闻局局长格拉西莫夫今天证实,苏联正与以色列进行领事方面的接触。他强调,这种接触“不带政治性质”。
格拉西莫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由于苏联在以色列有产权问题,并需要在领事业务方面对去以色列的苏联公民进行帮助,苏联外交部已派领事局的官员去以色列。
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苏联将与以色列恢复外交关系。他表示,只有在中东问题解决之后才能复交。
格拉西莫夫还说,伊朗副外长贾瓦德·勒里贾尼已到达莫斯科,将就国际问题和苏伊双边问题与苏联方面磋商。他说,苏联同意让由于两伊战争升级而从伊朗撤走的苏联专家分批返回伊朗工作。


第6版()
专栏:

苏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塔雷津参观我经贸展览
新华社莫斯科8月4日电 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国家计委主席塔雷津和部长会议副主席沃罗宁今天参观了正在这里举行的中国经济贸易展览会。
在一个半小时的参观过程中,他们详细了解了一些展品的生产情况。塔雷津参观后在贵宾留言簿上写道,祝愿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更大成就。
中国展览团团长解建群和中国大使李则望陪同参观。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瓦努阿图将宣布二百海里经济区
南太平洋国家瓦努阿图正在澳大利亚空军帮助下勘测它的海洋位置。它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宣布其二百海里特别经济区,以保护本国海洋资源。
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瓦努阿图由七十三个岛组成,拥有人口十四万,沿海盛产金枪鱼。
日本举行反战反核争取和平集会
日本1986年反战、反核、争取和平集会8月3日下午在东京举行,会议呼吁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坚决反对美苏进行核扩军竞赛。会议还号召人们警惕并坚决反对日本政府中部分人美化侵略战争和企图重新走军国主义老路的危险倾向。
这次集会是由宇都宫德马、田英夫、冈田春夫、黑田寿男、坂本德松和清水正夫等日本著名社会活动家发起的。
越南十一万四千多公顷稻田被淹
据报道,由于暴雨和红河河水泛滥,目前越南北部地区已有十一万四千多公顷的稻田被淹,其中有相当大面积的水稻秧苗由于泡水时间过长而死亡。这场洪水灾害是7月中旬的几场暴雨和台风造成的。
南斯拉夫二百种商品被限期降价
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率,南斯拉夫市场上有二百种与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商品被限期降低价格,并且在今后四个月中不准涨价。
这是南斯拉夫联邦政府一项新的决定。这二百种商品包括小汽车零部件、家具、服装和一些纺织品、啤酒、汽水以及一些建筑材料和原材料。
联邦议会最近还通过了“物价社会监督制度法”新条款,规定凡是有意垄断价格,扰乱市场,抗拒社会监督以及非法涨价者,对其不仅要追究经济责任,而且要追究刑事责任。
法国和美国的两大电讯公司合并
法国政府7月31日表示同意法国国营通用电气公司与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合并营业。
这两个公司发表的一项公报说,在新公司的股份中,美方占37%,由法国公司监督的欧洲股份公司占63%。新的合资公司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讯企业。
英国在塞浦路斯空军基地遭袭击
据英国国防部发言人8月3日晚在伦敦宣布,英国在海外最大的空军军事基地——设在塞浦路斯阿克罗蒂里的空军基地3日遭到火箭和迫击炮弹的袭击,两名妇女受轻伤。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挪威通讯

北冰洋的明珠——斯瓦巴德群岛(三)
本报记者 刘绪民
严禁狩猎
走进朗伊尔城的机场大厅,一眼就看到一幅醒目的“来者须知”的告示。一条横幅上写着“欢迎……,但是……”的字样,下面挂着一排巨幅照片,用图标示在岛上:不准拣鸟蛋,不准惊动鸟兽,不准乱扔废物,不准破坏文物等一道道禁令。
斯瓦巴德群岛动物群过去极为丰富,地上行走的有北极熊、北极狐和野鹿,水中游动的有鲸、海豹和鱼虾,天上飞的有几十种鸟禽。但在群岛主权归挪威之前,这块无主之地的动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的濒于灭绝。挪威行使主权后,对群岛的动植物群逐渐保护起来。今天群岛上共建立起三个国家公园、三个自然保护区和十五个鸟禁猎区,占群岛总面积的44%。在海上也建立起护鱼区。
斯瓦巴德群岛上的动植物生长在生存边缘地区,生长过程缓慢,加之环境极易受到破坏,生态平衡非常脆弱,因此挪威对整个群岛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即使在非保护区,狩猎也要限定季节和限于个别种动物。在自然保护区里,则严禁一切建筑活动,也不准机动车辆通行。在鸟禁猎区里,不准惊动鸟,严禁鸣枪,经过附近的轮船不准鸣笛。由于自然保护措施得力,执行严格,群岛上的动物群近些年来繁殖很快。在朗伊尔城时刻都可看到三三两两温顺的小野鹿窜入街道和住家的院子里寻觅食物。
挪威当局对地表的保护也十分重视。群岛上虽无公路,然而机动车辆必须按照规定的行车路线行驶。尤其令人钦佩的是,在这荒无人烟的辽阔土地上,却禁止随地乱扔废物。按规定,在野外的垃圾能烧的则烧掉,烧不掉的带回驻地扔到垃圾箱里,禁止留在地面上或者埋在地里。
北极熊
北极熊是斯瓦巴德群岛的标志,到处有北极熊的标本。在朗伊尔城,到处可以看到以北极熊作标记的用品和纪念品。
群岛上现有的四千多只北极熊,主要生活在东部沿海的大块浮冰上,以捕捉海豹为食。当秋天到来后,漂流的冰块逐渐冻结在一起,北极熊便随着结冰的边缘向南部和西部漂移。春天到来时,它们又掉转头来向东迁移,回到夏天生息的地方。在西部海岸,人们夏天有时会遇到失群的北极熊。这种北极熊往往因过度饥饿而极其凶恶。
生活在群岛上的人讲,北极熊主要吃海豹,一般不伤害人。但饿极了的北极熊什么都吃,见了塑料也嚼上几口。居住在群岛上的人家家都有猎枪,出远门要带上猎枪,以防与北极熊遭遇。
北极熊属于完全被保护的动物。遇到北极熊,要尽量躲避开,只有在自卫的情况下才允许开枪,而且不准打脑袋。警察对报称自卫打死北极熊的人要进行审讯和调查,如发现是有意开枪的,开枪者要受罚。凡被打死的北极熊一律充公。这样一来,不是为了自卫,也就无人去捕杀北极熊了。
(续完)(附图片)
图为生活在斯瓦巴德群岛东部沿海的北极熊。


第6版()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多哥总统埃亚德马7月31日在总统府接见了中国驻多哥大使李培宜。双方就今后加强多、中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交换了意见。
△马里总理马马杜·登贝莱8月2日接见了中国驻马里大使周海萍。登贝莱说,他对特拉奥雷总统今年6月访问中国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因为这次访问进一步加强了马、中两国的友谊和促进了两国的关系。他表示将为进一步发展马、中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而努力。
△由中国援助整治的姆波利农场第二生产区的二百二十四公顷农田2日已移交给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农业发展部长贝勒卡伊尔和中国驻毛里塔尼亚大使崔杰出席了移交仪式。姆波利农场位于毛里塔尼亚南部塞内加尔河流域,水源充足、土质肥沃,适宜种植水稻。中国方面在移交这片农田时还为毛里塔尼亚方面备好了稻种、化肥和小农具。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若非制裁,更待何为?”
上周末,美国参院外委会通过对南非实行严格经济制裁法案。评论家们说,这是给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和里根政府的“一个明确信号”。
最近以来,国际社会要求制裁南非的呼声日高一日,不仅猛烈冲击南非种族主义小朝廷,也迫使各国不能不表明态度。美国参院外委会在此时通过制裁法案,意味颇为微妙,一是抢在正在举行的英联邦小型首脑会议之前表了态;二是给反对制裁南非的里根总统出了难题:此项法案如在参院全体会议上得到两党支持,里根将面临无法否决的局面。《国际先驱论坛报》在一篇题为《制裁更迫近》的评论中说:“英国和美国政府已经发觉,大势难以阻挡了。”
制裁南非之势确实紧迫。就英国方面而言,由于坚持反对制裁南非,英联邦运动会开得大失水准;豪外交大臣南非之行失败,使撒切尔夫人遭到来自欧洲共同体方面的压力。在此情形下,有消息说英国“第一次”考虑接受对南非的“有限制裁”,以防止英联邦的破裂。还有消息说,今秋可能为此召开英联邦四十九国紧急首脑会议。
当然,美国参院外委会提出的制裁措施还是有限的。不过这些事态的发展毕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世界舆论的大势所趋。最近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上有两个颇有意思的问句:“若非此时,更待何时?”“若非制裁,更待何为?”近期内,国际舞台围绕制裁和反对制裁南非问题的两种势力将进一步摊牌,其结果如何,且拭目以待。
·刘班·(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