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调查报告

希望在行动中
——湖北荆门市委纠正不正之风纪实
今年年初,湖北省荆门市委从纪检部门了解到:近两年来,荆门市滥占耕地、违纪营建私房之风愈演愈烈。据统计,全市党员干部和职工建私房的有八百三十九户,其中,副局级以上干部二十五人,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市委决定,狠刹当前突出的几股不正之风,以清查违章违纪建私房为突破口。
清查工作一开始,群众就拭目以待:“这回清查党员干部建私房的问题,还不是查小不查大,查软不查硬,抓个把‘垫底’的,杀鸡给猴看看算了。”市委理解群众的情绪。他们知道,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实在在地干一件。在市直副局级以上的二十五名干部违纪建私房的问题中,市保险公司一位副经理、党组副书记的问题比较典型。这位党组副书记一家四口人,住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本无住房的困难。他于1984年4月至9月在城郊建造一栋两层楼私房,建筑面积达一百六十多平方米。对此,市保险公司的群众有的直接找市委领导反映,有的写信揭发。可是当进入清查时,却遇到重重阻力。在这节骨眼上,市委专门听取了对这位党组副书记违纪建私房清查情况的汇报,市委书记张明春同志同有关方面的人员到现场察看,找群众座谈,又召开公司党组负责人会议,对抵制清查的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
清查工作重新展开。这位党组副书记在建私房的过程中,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多占土地,挪用公款公物,无偿动用本系统运输工具,金额达六千七百元。是批评一下了事,还是严肃处理?常委们认为,对领导干部错误的姑息,实质上是害了干部,也有损于党的事业。不管他过去工作怎么好,现在地位有多高,只要他违章、违纪、违法,就要严肃处理。于是市委研究决定:给予这位党组副书记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并建议主管部门撤销其副经理职务;私房归公,通报全市。市委对这位党组副书记的果断处理,推动了其他大案要案的查处。今年1月至4月,二十五名市直副局级以上干部建私房的问题已基本查清,对严重违章违纪的,已处理了三人,查清待处理九人;经省纪委立案的四个大案,已结案并处理了三个,另一个正在查处之中。
这个市违纪营建私房相当普遍,除去市直副局级以上干部,还有五百六十八户干部职工。城区的清查能否进行到底,关键要看市委对市直机关干部的态度。张建华,是关键层次中的关键人物。此人是市工人文化宫干部。经调查,他在建私房过程中,利用负责管理文化宫基建工作之便,严重侵犯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合计价值一千七百元。后又伙同走私犯贪污公款三千七百余元。
然而,就在市纪委根据张建华违法违纪的性质、情节作出处理的时候,有人出来求情,并亮出了某领导的招牌。面对关系网,市委负责同志明确表示:“我们查处违法违纪的人,只看本人的错误事实,既不搞株连,也不看任何背景!”关系网被撕破了,说情风被堵住了。市纪委于今年3月作出决定:给予张建华开除党籍处分,并建议行政给予留用察看一年的处分;建房中侵占款上交财政;欠交土地征用费限期付清。
市委、市纪委不讲情面,秉公执法,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营建私房,推动了城区的清查工作向纵深发展。到5月底止,城区五百六十八户中重点立案的一百零六件,各区党委和纪检机构已进行了坚决处理。
在后港镇古定桥泵站旁,一栋小洋楼拔地而起。楼房占地面积七百五十平方米,分主楼、副楼,大小二十三间。房主人是后港镇副镇长郑元书。他家收入并不高,楼房建起后,郑元书不仅不欠外债,还新添了组合式家具两套和一台彩色电视机。群众看到如此规模的楼房和豪华的陈设,议论纷纷,眼盯眼地看着市委对郑元书建房的问题咋处理。市委对郑元书的问题十分重视,市委书记张明春同志指出:“不能让这个问题在整党中滑过去,不要因为是镇一级干部就放松要求,心慈手软。务必从速调查,严肃处理。”于是,市委一方面组织力量彻底清查郑元书建私房中的问题;另一方面结合农村整党对党员干部进行一次生动的党风党纪教育。警钟敲响了!少数犯有这样或那样错误的党员、党员干部在整党中主动检查自己的错误。仅后港镇就有六十多人主动交待错误,退出违纪金额五万余元。 (湖北《党员生活》供稿)


第5版()
专栏:

既当后卫 又作前锋
——贵阳市纪委支持和保护改革启示录
本报记者 舒瑜
如何改善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使之与改革同步前进?中共贵州省贵阳市纪委的回答是引人深思的。
保护勇于改革的人们
在一百三十八万人口的贵阳市,杨楷称得上是位新闻人物。这位贵阳市新型装饰材料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自1982年出任以来,领导全厂职工锐意改革,使连续十六年亏损、濒临破产的企业年年盈利。杨楷当上市劳动模范,飞短流长也随之而来。厂里有个职工叫何云华,因为其妻在厂里调资只升了一格,便咬定杨楷“整”了他们,于是写信给省、市有关部门,罗织了杨楷“严重以权谋私、骗取荣誉、打击报复”等十四个“问题”。重病在身的杨楷,背后又挨上一箭,虽没“落马”,也曾“勒马”踌伫。改革者遭打击的反应是立竿见影的:厂里的生产和改革的步子放慢了。
市纪委及时派出调查组,对十四个“问题”逐一核查。真相弄清了——何云华纯属诬告。今年5月27日,贵阳市纪委和贵阳市建材公司在市新型装饰材料厂召开大会,严肃处理了何云华的问题。诬告者败下阵去,杨楷重新挺立起来。
过去一谈到纪委的工作,有人往往脱口而出:“纪委嘛,就是处理党内违纪案件的机构。”处理杨楷被诬告事件,表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贵阳市纪委书记黄晋裳由此深受启发:查处以权谋私等党内违纪案件,当然是纪委的重要工作,但它决不是工作的全部内容。改革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大局,纪检工作必须为改革服务。纪委只有坚决查究那些阻碍、压制改革的行为,才能当好改革者的坚强后卫。对于在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市纪委大力加以扶持。近年来,市纪委先后表彰了杨楷、刘元举、李显应等一批勇于改革的先进人物。当改革者受诬告、遭困扰时,市纪委又及时站出来,为他们撑腰:“落马”的,扶他上马;“勒马”踌伫的,激励他继续奋进。
划界限 多引导
查处违纪案件,是困难的。解决那些是非界限难以分辨、正确与错误交织在一起的问题,更不容易。
市塑料公司的例子具有代表性。这个公司的经理李振东,于1984年7月上台后,在所属系统抓引进、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为发展塑料生产作出了成绩。不久,几封匿名信寄到市委、市纪委,告李振东倒卖紧俏原材料,从中牟取暴利。市纪委一查,塑料公司确实卖过原材料。不过,其中大部分是滞销品,少数是紧缺物资。市委、市纪委把有关部门负责人召集到一起,专题讨论此事。会议从晚上八点一直开到十二点,经过争论,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李振东一心一意搞活经济,并不是为个人捞好处,主流是好的;但他毕竟让公司卖了一些紧缺的原材料,这是工作中的失误。李振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作了自我批评,同时表示坚持改革方向,决不走回头路。市有关部门在调整塑料公司班子时,决定仍由李振东担任经理。事后,市委书记李万禄说:“改革是在探索中前进的,不可能举足投步都百分之百的正确。我们既要保护改革者的开拓精神,也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不能护短,不能因为一听说支持改革,就连改革中的失误和缺点也不敢提了,似乎一提缺点就是打击改革。”对于那些坚持改革、但在改革中有过闪失的同志,市委、市纪委不是揪住他们的“小辫子”不放,更不是简单草率地把他们拉下马,而是及时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在改革中不断完善自己。
新旧体制的急剧转换,往往使改革的综合配套一时跟不上,出现一些政策界限不清的情况。市委、市纪委经过调查研究,于1985年3月划分了十一条政策界限。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到今年5月,又补充、修正为“十四条”。有章可循,投入改革的人们心里踏实,干得更欢了。
重视自身的改革
贵阳市纪委一位同志对记者说:“只当判官,不当主角,就不能推动改革。纪委既要当好改革者的后卫,又要一马当先,作改革的前锋。”
重视自身的改革,是贵阳市纪委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过去,案子送来了,才派人去查;现在他们主动走出去了解情况,碰到难题及时处理。
单纯办案的局面在改变。党性党纪教育列入市纪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不仅抓得紧,而且注意形象性、系统性。从1984年以来,市纪委每年在全市开展一至二次党风大检查。先进典型巡回报告团、评比表彰活动,有声有色,很吸引人。
为了提高纪检干部的素质,更好地保护、促进和支持改革,市纪委举办多期纪检干部培训班,组织纪检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破除左的思想和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同时,鼓励纪检干部参加电视大学、业余大学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分期分批地将年青的知识分子干部放到基层挂职锻炼。纪检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不断提高。
经济体制的改革呼唤着纪检工作的改革。展现在纪委面前的,是一条既充满艰辛又充满希望的道路。


第5版()
专栏:新风赞

有求必应的土博士
湖北省公安县金狮区委组织委员王心海每次在农家门前过,农民总是亲热地向他打招呼:“喂,土博士,请进来歇会儿,我有个难题想向你请教请教!”
农民兄弟之所以送给他“土博士”这么个雅号,是因为他自1982年11月从教育战线调到区机关工作以来,热心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传播外地先进经验、报告产销信息。不过,他所传递的这些内容并非祖传秘方,而是靠收集报刊资料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他在区机关工作仅三年多,收集农技小知识、天气谚语、商品生产信息、治病验方等一万八千四百多条。为了广泛搜集,他每年订阅十余种报刊,并将剪下来的资料分门别类地贴在集子里。
1984年5月,鸡瘟蔓延到全区。他立即从剪贴的资料里找到了四十五条适合本地取方的验方,刻印了一百二十份,发给各村和部分养禽专业户。农民采用这些验方后效果很好,一些没有得到验方的农民纷纷跑到区里向他索取,他只好又赶印了三百五十多份。1984年春,大湖乡高峰村一组村民林运民眼见许多乡邻找到了致富门路,自己却无技可施,急得团团转。王心海得知这一情况后,考虑到高峰村产麦多,可以搞转化增值。于是他从资料集里找到了一篇《怎样制小圆饼》的文章,抄下来用信封装好托人带到老林家里。自从老林家生产小圆饼以来,每天增加收入三四元。
农民遇到了疑难,能解答的他就一一相告。三年多来,王心海已为五千多户农民传递信息、小验方等一万二千余条。当地农民说,王心海真是有求必应的“土博士”。
(汤青华)


第5版()
专栏:一理一议

提出希望不能代替指出缺点
尹世全
有一位党员干部,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往往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动辄训人、骂人,群众对他意见很大。在其考察材料中,大讲他的优点之后,只轻描淡写了这样一句话:“希望以后更谦逊一点,进一步注意工作方法,把工作搞得更好。”
据一位长期搞干部管理工作的同志讲,类似这种以提出希望代替指出缺点的现象并不少见。干部考察材料中有,毕业生和军队转业干部的鉴定中也有,甚至在发展党员的组织意见中和党的民主生活会上,也时有出现。
有些同志认为,写鉴定材料只提希望而不讲缺点错误,是讲究方法,既不得罪人,又表达了意思。殊不知二者虽有密切联系,但毕竟不是一码事,不能相互代替,不能划等号。我们作鉴定,写发展党员的意见,应当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同志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指出优点、缺点,自然也可提出希望,但绝不能掺杂私心杂念,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以提出希望代替指出缺点的害处,在于它不能使组织上准确地评价一个干部,有可能造成提拔使用不当,甚至误将朽木当良材使用。同时也会使我们队伍中某些有这样那样缺点错误的同志飘飘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切实改正自己的毛病,更快地进步。


第5版()
专栏:编读往来

“晚霞”映红了我们
贵报“党的生活”版发表《晚霞在燃烧》一文后,我们这里的干部战士争相传阅。一些平时爱发牢骚、讲风凉话的同志也说,读后深为感动。有的说,任永志夫妇离休不享清福,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为人民服务的事业,真是好样的,他们是我们军人的榜样。我们部队的一些基层党团组织,还引导大家学习任永志夫妇的事迹,畅谈体会。任永志夫妇象燃烧的晚霞,映红了我们军营里年轻人的心。
河南确山驻军 毛建中


第5版()
专栏:编读往来

愿我们的党员都象他
读完七月一日“党的生活”版刊登的《“老解决”解决新问题》一文,深为赵子岳同志的事迹所感动。赵子岳同志说得好:“演员是出头露面的人,成千上万的观众眼睛都看着,做好做坏影响可大了。自己要按党的要求去做一个演员,又要以演员的身分来维护党的形象。”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每一个党员都在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如果所有的共产党员都能象赵子岳同志那样,成为群众心目中的“正面角色”,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就会更高。
湖南岳阳铁路机务段政治处
程呜争


第5版()
专栏:编读往来

象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
“党的生活”专版七月八日发表《拦车记》一文,读后使我们感动不已。以前,我们把不正之风看成“癌症”,认为难以根治。读了《拦车记》,象旱苗喜逢春雨,把我们的心田滋润。小胡无名小辈,给我们树立了楷模。
河南鄢陵县张桥医院七十八名青年


第5版()
专栏:剖析与思考

是“服务”,还是勒索?
黑龙江省七台河这地方,遍地“乌金”,有的地方挖下十几米深就出煤,农民认准了办矿挖煤是一条致富路。有些掌握实权部门的人便在“煤”上“作文章”。首先是在销售煤的环节上卡农民。这里的煤炭运销货场从书记、主任、调度到现场员、煤质员、检尺员等,各自都有勒卡农民的办法。他们有的暗示;有的公开索要;有的因一己之利没有满足就给人家“穿小鞋”。桃山、缸窑沟、七台河三个货场的十三名科级干部中,存在严重以权谋私和经济问题的就有十一名。七台河货场原调度李忠海,想买房子,找到四新村的党支部书记,要在交通要道处给弄一个房号(占地)。可是那个地方根本就不准盖民房。李忠海又说:“那就给弄一车松木杆吧。”党支书明知村里没有,也只好满
口答应。过了几天,松木杆没送上去,这位调度就把给四新村运煤的九台车调走给了别人,村里无奈,只好买了五十五根松木杆送去。李忠海的要求满足以后,煤就开始运了。
农民得罪不起的又何止货场一家!新兴区农业银行办事处二十几岁的办事员鲍海波,一天到红卫村去“查帐”,声称村里现金管理有问题,张口就要罚款一万七千元。村里按惯例,毕恭毕敬地请他吃喝一顿。鲍海波还不罢休,坚持要罚款。后来党支书把他单独请到里屋,恳求说:“兄弟,咱农民挣点钱不容易,你有啥事就直说吧。”他才说明来意:“盖房子缺钱,借我三千块吧!”村里不敢怠慢,第二天就给了他三千元。
在七台河,农民看得很清楚,同样的煤,为什么有的矿一吨也不积压,而有的矿却卖不出去?其中的奥秘是,要用自己手中的物质去满足某些人以权谋私的欲望,才能达到目的。四新村党支部书记朱崇善,自称是“送礼大王”,经他手三年送出了十一万多元的钱物,涉及到五十五人,超千元的有二十七人。村里1982年修了个养鱼池,去年送出去五千多斤鱼。这还不够,还要花高价从市场上买鱼去送。朱崇善因行贿已被收审。
七台河的某些部门,靠“关系”,靠请客送礼办事相当盛行。四新村1983年有七千吨积压煤,其中有两千吨是次煤,每吨七元也卖不出去,可是因为与一家宾馆“联营”,找到了与货场的特殊关系,每吨交两元好处费,结果全部以二十二元五角一吨的价格卖了出去,每吨可以净赚七元多钱。中心河乡企业公司车队一个叫于耀的人,自己根本不办矿,只是凭关系到处低价买次煤,便可以每吨十八元、二十一元或二十三元的价格,卖到煤炭运销货场,即使是煤矸石,当场就被垫在路上,也不要紧。因为他已向货场书记、主任、调度等人行贿六千元。他在短短三个月就获暴利一万三千元。然而有的小矿的农民,由于没有钱行贿,煤卖不出去,煤堆长满了蒿草,有的因自燃而报废。
全市几百个小矿,无论是缺少原材料、资金,还是卖煤,都要靠“送礼”。送礼的规模不断升级,名目不断翻新,从开始送点茄子、辣椒,到送现金上千元。
1985年,四新等三个村送礼共花了十一万七千元,占三个村公共积累的10%以上。一位会计称这是“关系成本”。三年来,送礼涉及全市五十个单位,三百多名党员、干部。
七台河市委在整党中,派人调查了桃山、七台河等煤炭运销货场勒索农民的问题,公布了四新等三个村送礼行贿的账单,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到目前为止,全市有二百四十七人退回了钱、物,并作出检讨,有四人因触犯法律被逮捕或收审。
(中共黑龙江省委整党指导委员会供稿)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几个煤炭销货场等单位的一些党员和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勒卡、坑害农民,确实触目惊心!
从煤炭销货场,到银行、税务、工商、交通部门等,这些单位的职责本来就是为基层服务,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可是,在这些单位中,有些党员和干部由于个人私利的驱使,完全违背了自己所肩负的任务和职责,把服务变成了勒索,把“支农”变成了“坑农”。这些,难道能够容忍吗?
对于这些人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群众,坚决揭露,一查到底,严肃处理。七台河市委就是这样做的。他们把农民群众揭发出来的煤炭运销货场和市里其他有关业务部门的以权谋私问题,立即进行通报,责成有关部门认真查处,该检讨的检讨,该退赔的退赔,该法办的法办,推动了这些部门的整党工作,巩固、发展了整党的成果。


第5版()
专栏:

得意忘纪 吴之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