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也谈陋室
唐前燕
引用《陋室铭》的通讯报道多起来了。《陋室铭》是借题发挥,围绕它新作的文章也是借其中两句话来发挥:只要“唯吾德馨”,那就“何陋之有”!
果然“唯有德者居之”,陋室就不是陋室了么?“精神”真就这么容易地变成“物质”、代替“物质”了么?
不必高谈什么唯物论,小学生也知道陋室就是狭小简陋的屋子。自然,所谓陋室的标准不同,因时因地而异,又有实指和虚拟之别。鲁迅在北京时认为生活过于安逸,工作便为生活所累了,床下常备网篮,随时准备出走,他暂时执笔于东壁下的那“绿林书屋”或称“老虎尾巴”,就是这位一代宗师的陋室。毛泽东早年在延安居住和工作过的窑洞,不用说也可谓陋室。列宁在拉兹里夫湖畔写作《国家与革命》的地方,连陋室都够不上。古今中外确有许多伟大的、高尚的事业不是在华堂美屋而是在“陋室”完成的,虽说并不是只能在“陋室”里完成。景云里的鲁迅故居、克里姆林宫的列宁办公室,都不能算“陋室”了,却也无损于主人的“德馨”。
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大都已经顾不上或说暂时还顾不上什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其陋与不陋的界线在于人均居住面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各占地多少平方米,那是考据专家才关心的事情。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在1982年已经达到四点四平方米,近三年当又有所提高。低于这个平均数的,该就可称当代的陋室了吧。
比如,报载一位中年的有贡献的生物学家一家三口的住房仅九平方米,又一位有三十七年教龄的老教师,与老伴、女儿、女婿、外孙女三代同住在一间二十平方米、最低矮处只有一点五米的简易房里,都是不折不扣的陋室主人,仍然奋发乐业,取得成果,表而出之,加以褒扬,是完全应该的。然而据此就说“他们的陋室,正是四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因此“何陋之有”云云,则至少让人感到逻辑不全。有的城市“全市尚有几万户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到四平方米”,假如他们改善了居住条件,“前沿阵地”再宽绰一点,是更有利于还是不利于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呢?再说那些已经“分到称心的住房,实现了多年的夙愿”,不再住陋室的知识分子或工人,难道就是退出“四化建设的前沿阵地”了吗?倘有些身居陋室却并没有因此发愤做出大成绩,甚至不那么“安于”“乐于”的居民,是否就否认他们实际上也在为党和国家“分忧”、“分担困难”了呢?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大大加快了住宅建设进度。这才使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有所增加;但缺房户仍然为数不少。原因何在?一是人口增加,二是分配不合理。人口增加是有数的;分配不合理是突出的。
正视这一点,想办法解决,才能切实做到“为国家分忧”,“为党分担困难”。当然,较好地解决城市居住问题,不仅要有资金,还要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政策,怕还得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这应该向通情达理的群众如实讲清,同时对于目前在住房问题上给党和国家增添了“忧”和“困难”的种种,也不要回避,不要怕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光是宣传少数先进者甘居陋室,孤立片面地表扬他们被人抢占之后悄不做声,说这种在生活上的“马虎”“窝囊”,“多么值得赞赏”!拜读之下,未免令人瞠然,不知道这究竟是观念的“更新”,还是倒退!
陋室就是陋室。今天来谈《陋室铭》,自然不是为了咀嚼一篇古文,而是涉及如何加快住宅建设、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正确处理群众生活福利的问题,也必然涉及住房分配中的不合理和不正之风问题。如果离开这样的宏观背景,把住房紧张的实际问题转换为如此单纯的道德话题,以至鼓吹“唯吾德馨”便“何陋之有”,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以为这样的宣传跟最近报端一度提出的“奖金下去了,生产上去了”的口号一样,恐怕反效果会大于正效果;与宣传者的意愿相违,是无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全党办报,全民评报,是我们新闻工作的传统。读报有感,姑妄言之,未必全面,也算知无不言吧。


第8版()
专栏:文坛风景线

“宽”的向往与追求
邵璞
《诗刊》借屈原逝世周年日,曾举行了一个端午诗歌联谊会。会上,张志民代表《诗刊》和他自己,向三百多位与会的诗人和文艺界知名人士交了一个底,此底可以一字蔽之:“宽”。他热情洋溢地告诉大家,《诗刊》所热衷的是“双百”方针,它将以热情的手,迎接各种流派的诗作,鼓励各种流派和风格的探索与创新。言志的“交响曲”和言情的“轻音乐”,欢迎;闻所未闻和见所未见的,欢迎。最近,在《诗刊》编辑召开的谈心会上,张志民与《诗刊》另一位主编杨子敏和大家切磋的,还是关于怎样实现“宽”的问题。
张志民是今年刚被中国作协任命的《诗刊》主编。他对“宽”字如此厚爱决非偶然。“宽”,可谓他终生的奋斗目标。他十二岁参加革命,直到五十年代才转业到地方,为啥?为了求“宽”。有诗为证:“家住京西/山沟窄/背包一打上五台。”就为日子太穷,走投无路。
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革命胜利后,我们的建设和文学事业依然未能走上一条宽广的道路,尤其是“文革”十年中,禁区无限扩大,致使人们感到路子“窄”到无立锥之地;空气“窄”到令人窒息。这“窄”给整个中华民族,给我们的国家,给张志民自己,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回想起那段亲身经历,张志民沉痛异常。他说,一九六八年他被投入监狱,四年后他出狱,由自己押送自己转到湖北农场劳动改造。粉碎“四人帮”后,当他再度进京时,几乎又是一个穷光蛋了。“宽”与他情同手足,不“宽”,便是绝路一条呵!
他的心,也是宽的。一九六八年,在被押往监狱的囚车上,他竟带着手铐打起呼噜来。张志民笑着谈到这件往事,他说这不是胆大,而是心中有数。他相信历史,相信自己。他在湖北农场改造时写下这一首绝句:
秋风肃起谷上场,人踏马踩遍体伤,
千筛万捣始成米,不禁风吹必是糠。
由此可见他的胆识,他的胸怀。
因为他吃“窄”的苦太多,他深切体会中华民族为“窄”所累,所以,他对“宽”的渴望胜于生的渴望。近几年,他写了《要允许四不象》、《挤》、《多见就能少怪》等许多呼吁“宽”的文章。
他渴望着“双百”方针的真正实现。
他执著地追求着“宽”。
他殷切地期待着真正诗神的降临。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知曙集》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知曙集》,是谷长春同志搁笔二十余年后的杂文新作的结集。作者于光明重返大地之后,仍关注着现实生活中那些最紧迫、最尖锐的问题,干预生活、鞭挞黑暗,同时为改革大业擂鼓助威,为民族昌盛热情讴歌。文章虽有直白等不足,但透着诚意与热忱。
(张禾)


第8版()
专栏:

黄海采珠(二章)
吴淮生
将军石
黄海中广鹿岛南端的海面上,伫立着一尊礁石,远看英武挺拔,宛若骑士,当地人名之曰“将军石”。
九十余年前,这一带是甲午海战的疆场,那一页悲壮的历史已经翻了过去,民族的耻辱已经被海水冲刷,被流光荡涤,为新中国雄姿之光辉所洗雪。然而,人们是不会忘却当年海战殉国勇士的,“将军石”名字的由来,也许就和纪念甲午的英雄有关吧。
我过将军石,来到一座更远的岛上,住在一个靠山面海的哨所里。岛呈“凹”字形,似一把巨大的绿色锁,挂在祖国的东大门上。我所在的这个哨所,在岛上也是远离人寰,就是到军人服务社去买纸烟与火柴,高高低低,坑坑洼洼,来回也得好几个小时。哨所的战士们却甘守寂寞,终年过着与天风、海涛、林木为伴的生活;有的同志戌守在这里已七阅春秋,度过二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了。倘如前面说的,海岛是一把锁,他们便是锁上的簧;靠着他们门,才能紧紧锁住。
翌晨,哨长陪我在门前的山崖上看黄海日出。只见大海托起了一个鲜红的火球,整个海天都被笼罩于火球散射的霞光之中,壮丽极了!霞光将我面前的哨长年轻而雄健的身躯,勾勒出极其清晰的轮廓:他面对翻腾的大海,两臂抱在胸前悄然而立,象他脚下的岩石一样稳当,一任晨风吹拂身上的军衣。这形象、精神和气质,使我恍然觉得真象昨天在海上见到的将军石。
海岛书店
岛上,静静地立着一所小屋:粉白墙,灰青瓦,两间铺面,一排明亮的玻璃窗。这是岛上唯一的书店,被四周的大海托着,开设在这天涯海角。
虽然是小小书店,却也开架售书。一张大条桌上摆满了各种颜色封面、厚度参差和开本不同的书籍,象在桌上砌了一层奇异的花砖。另外,还有靠墙的书架,好似印花壁纸和五彩壁毯,不过却任人们摩挲。摩挲者是渔民、教师、中学生、军人……在岛上的短暂日子里,我差不多每天都来此一趟,也就成为书店的常客了。店主人为一男一女,都三十多岁,对来客总是笑脸相迎,轻声细语,态度从容谦和。我不便深问,也许,是一家夫妻店吧。
客轮靠岸了,码头就在小屋的左边。于是,店主人忙碌起来,顾客也来帮忙,用小拉车从码头上运来一捆捆新书,那里面,系着店主人传播知识的心意,也系着顾客求知的深情。打开纸包,一叠叠书露出来,张洁的《沉重的翅膀》飞过海来了,艾青的《归来的歌》、张贤亮的《绿化树》,以及《针灸学》、《会计原理》也都纷纷来这天涯小店落户。还有杂志:《当代》、《文汇》月刊、《大众电影》、《八小时以外》……
天色将晚,顾客们相率离店,腋下夹着刚买来的书,带着急于探索的神情或急于欣赏的快意踏黄昏匆匆归去。于是,山坡上、海岸边、绿树中,亮起一扇扇灯窗……


第8版()
专栏:

只可惜没进过学
李克因
史太君和王熙凤,是荣国府两大能人,但文化水平都不高,属“准”文盲之列。她们也会点文绉绉的酒令,却是只能动口,不能动手。王熙凤连账也不会记,所以用彩明当文书。
这两位却都论过文,且相当精辟。
在除夕的家宴上,听女先儿说书,刚听了两句,老太太已经知道下文,说“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不过是佳人才子,最没趣儿”。然后很发了一通议论,倒也言之成理。
王熙凤在夸宝玉屋里丫头小红嘴巧时,顺便埋怨自己一些佣人嘴笨:“他们必定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得我冒火……”
都是家常话儿,却中了写文章的一大弊。
这二十来个字可以理解为思路不清,废话太多。行文原宜力求通达,并有点可读性;讲话则应简练,也有点“可听性”。高元钧说山东快书,书帽以后,马上来个“闲言碎语不用讲,表一表打虎的武二郎”,随即进入正题。那书帽其实也非闲言碎语;内容精采,娓娓动听。
老说那一套话,再加上嗯嗯啊啊、这个这个,听来确实着急。若再硬加些不恰当的形容词儿,配套句儿,就更麻烦。“恶意诽谤”、“有意造谣”等提法,就很费解。诽谤还分善恶吗?
只可惜史太君和王熙凤没进过学;不然,她们文章的语言一定很漂亮。


第8版()
专栏:

平原浪涌
刘益善
大浪涌来,碧青色的
大浪涌来,金黄色的
在季候风的鼓动下
倾尽了九天的河水
荡动起来荡动起来
生命在这里复活
沉静在这里消亡
从天边来,向天边去
是我不息的心潮
向着强悍的父亲滚动
父亲是平原上的岛屿
带着些许的留恋
作一刹的缓冲
再向前推过去推过去
走向成熟走向收获
只要云彩不停止飘动
就有无垠的浪涌
平原警醒着躯体
搏动着儿子的希求和企盼
向父亲扬起手臂奔去
父亲是平原的桅樯


第8版()
专栏:

思〔版画〕 董其中


第8版()
专栏:

岁月的梭
王耀东
岁月的梭,在你身边飞旋
左一条经线,右一条纬线
你织着划向希望的风帆
贫困打上的洞眼
躲不过你的指尖
灯光下,你抽出
情丝一缕,缝补一家人的温暖
你的心是缫锅
银丝在你头上打闪
家庭是一块美满的锦缎
光彩耀目的是你的血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