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生物记忆·材料记忆·机器记忆
记忆科学已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庞天仪
关于记忆的研究,过去仅仅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偏重于对人的记忆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形状记忆合金及电子计算机识别记忆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业已打破了传统的记忆模式,给“记忆”赋予了新的涵义和新的用途,出现了诸如生物记忆(动植物)、材料记忆(形状记忆合金等)、机器记忆(电子计算机)等分支,使“记忆”逐步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记忆科学。

就生物记忆而言,著名心理学家莫里斯·普拉丹斯(1874—1958年)认为,它的目的实际上是保持过去,预见未来。
人的记忆与“兴趣”和“情感”有很大关系,一个人每当回忆起某些曾经激动人心的事件时,其“记忆库”就会情不自禁地打开,过去的事件总是那么历历在目,生动逼真。生物记忆是通过一些习惯性动作或意识,顽强地表现出来,并对以后的行为有指导作用。

1963年,美国海军武器研究所的w·伯拉报告了镍钛合金的记忆效应:在室温条件下,将一根非常坚硬的镍钛合金棒浸入液氮,它就突然复软,一扭就弯(但不会折断),再浸入热水时,它会突然弹回至原来的形状。这种弯曲、弹直可以在冷、热水中无限止地重复,永不疲劳。这就是说,镍钛合金有一种对形状进行记忆的能力,只要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它就会发生形状互换。自此,形状记忆合金等记忆材料(包括有机弹性化合物、高分子记忆材料等)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已有许多国家正着手将此类合金投入实用。美国的雷克姆公司,曾用形状记忆合金接头连接F—14型战斗机的导管,迄今无一发生事故,这是形状记忆合金高效益实用化的开端。依据同样原理,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将形状记忆合金用于宇宙飞船的天线上,英国德尔塔公司用记忆合金生产了汽车化油器中的喷油嘴,日本古河电工公司用记忆合金制造了全自动电子干燥保管库干燥断续器开关的驱动源,美国雷克姆公司还将形状记忆合金用在油田管道连接、海底电缆铺设等方面。
形状记忆材料的用途非常之广,全世界到八十年代初已有这方面的专利一百多件。1974年以来,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开了十二次,我国自1976年以来亦逐渐开展这项研究。

1946年,全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首次引入了记忆存贮器,实现了“机器记忆”,达到了生物记忆原理上的变革。电子计算机以它惊人的记忆容量、敏捷的运算速度、精确的判断能力,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
首先,它与生物记忆不同,存贮记忆的内容可以适时复制。人类个体死亡,会带来记忆内容的消亡。“机器记忆”则不然,能够把知识永久寄存下去,从而大大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其次,它不仅可以在工程设计和科研计算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利用它识别记忆的功能,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劳动工具,帮助人们承担许多业务工作,提高工效若干倍。大量的重复劳动、危险作业、管理控制等均可以被计算机所代替。

纵观记忆科学的研究应用进展,可以得到一种启示:把记忆科学的原理、方法引用到社会的各个部门和领域,必定会带来更大的效益,取得更多的成果,同时也会促进各行各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例如,我们可以将电子计算机存贮记忆功能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经济决策、计划编制和生产控制,实现高效率的自动化信息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成效,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显而易见,大力开展记忆科学研究,对加快四化建设进程,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5版()
专栏:

粮食是人类最主要的营养源
北京营养源研究所 朱相远
人类的食物链,短链以素食为主,长链以肉食为主。但不论长短,除捕捞和放牧外,约有90%的营养皆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粮食。因为养殖业所需的饲料,也是以粮食为主,大多数的肉食品都是由粮食转化而来。
粮食既然是人类最主要的营养源,粮食生产也就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农业活动。全世界有80%的耕地用于种植粮食。目前世界粮食总产量约二十亿吨左右。粮食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大宗的主要为以下七种:小麦、玉米、稻谷、大麦、薯类、大豆、高粱。
我国人多地少,现有耕地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但它却生产出占世界20%的粮食,养活着占世界21%的人口。这说明我国粮食生产的复种指数与单产水平,皆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业技术普及成果的一种反映。同时也说明我国人均年占粮量,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世界人均年占粮量约四百二十公斤,而我国长期徘徊于三百公斤上下,1982年首次突破三百五十公斤,1984年已达四百公斤。
从营养需求来看,一般认为人均日摄入热能二千四百大卡,蛋白质七十克、其中动物蛋白占30%,就算达到标准了。1959年,我国曾进行过第一次全国营养调查,人均日摄入热能二千零六十大卡,蛋白质五十七克、其中动物蛋白不到3%。1982年进行了第二次营养调查,人均日摄入热能已达二千四百八十五大卡,蛋白质六十七克,据估计,动物蛋白约占11%。我国人均日摄入热能量,已超过标准八十五大卡。这说明我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现在我们正开始由温饱型逐步向讲究营养的小康型过渡。其重点是提高人均蛋白质日摄取量,尤其是增加动物蛋白所占之比重。这将是一个艰巨的历程。我国人均草原占有面积仅为世界人均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严重退化。我国90%的肉类、80%的奶类产品不是来自牧区,而是来自农区。这就要求提供足够的饲料粮。如果人均蛋白质日摄取量中动物蛋白增加1%,每年就要多投入约四百五十万吨饲料粮。
目前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时,每年仍净增一千多万人口。预计到本世纪末人均年占粮量将达四百二十公斤左右,而国际上一般公认的粮食过关标准,为人均年占粮五百公斤。要达到这个水平需要在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上,作相当艰巨的努力。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作为我国主要营养源的粮食问题,绝不可掉以轻心,必须继续努力增加粮食生产。


第5版()
专栏:

迎接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论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一书简介
郑海天
“正象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也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对于人类科学发展的这一预见,正在我们的时代变为生动的现实。如今,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关于人的科学”,正在广大的范围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它们之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在日益增多和繁荣。
但是,在我国,由于科学、教育事业的长期闭塞和落后,不论是自然科学工作者还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和研究手段、工作方法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现代科学的综合化、一体化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我国科学和教育的体制、政策、规划、组织等,虽然比过去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同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四化建设的科学需要相比,也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国科学、教育界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从理论建设到实际应用,从科学事业本身的信息交流、课题研究、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到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咨询、参与决策等等,都已开始出现了多学科团结协作、共同攻关的喜人景象,成为我国科学事业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召开了以“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从宏观和微观的各种不同角度,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管理科学和各种新兴学科的相互结合问题,进行了历史的、现实的、理论的、方法的和有关政策、措施等各方面的有益探讨。湖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论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一书,就是选择这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优秀论文,经作者修改、补充后汇编出来的。


第5版()
专栏:

形状记忆丝绸
日本东洋纺丝工业公司,最近研制成功一种世界上首创的形状记忆丝绸。这种丝绸采用从丝线中提取的蛋白质,不用化学药品处理,经特殊加工捻纺后,就具有记忆形状的功能。
这种被誉为“超丝绸”的形状记忆丝绸,被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重新恢复到捻纺后的状态。由于它具有这样的高蜷曲性和高回弹性,将被广泛用于编织毛线衣和作工艺丝线之用。
(朝银)


第5版()
专栏:小知识

“世界粮食日”的由来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FAO),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它成立于1945年10月,目前已有成员一百五十多个。我国于1973年11月派代表团出席了第十七届粮农大会,并当选为理事国。
粮农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在1979年召开的第二十届大会上,作出一项决议:自1981年起,将每年的10月16日规定为“世界粮食日”,并提出了“粮食第一”的口号。
其目的在于通过“世界粮食日”活动,唤起各国政府与人民,重视世界上长期存在的粮食紧张问题,尽可能地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贮备,消灭饥馑现象。


第5版()
专栏:科学知识

中医宝库中的自然疗法
药膳·药枕·药浴
上海市中医医院 沈丕安
近些年来,世界上出现了一股中医中药热,许多国家开始研究“无痛苦治疗”,寻求在生活中防治疾病的“自然疗法”。我国传统医学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相应,比如我们民间所用的药膳、药枕、药浴,就是结合日常生活防治疾病的一些传统疗法。
古书《周礼·天官》记载,“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夏解缓宜食苦以坚硬,秋收敛吃辛以发散,冬坚实吃咸以和软”。这是当时人们对四季饮食养生方法的归纳。中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又载“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说明药物以治疗、食物以养生的关系。
我国第一部中药专著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许多食物可以当作药物来应用,如红枣、芝麻、鸡蛋、葡萄、芹菜等,开创以食当药之先例。中国最早的热病学和内科学著作——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许多药食结合的方剂,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鸡子黄汤、甘草小麦大枣汤等,是用汤剂来治病的。
盛唐时代孙思邈的《千金备急方》食治篇是我国第一篇专论食疗的论文,提出了饮食治疗的概念,记载了大量的药食结合的食品和方剂,如乌鲤鱼煮汤治疗水肿病,现代还常应用。他的弟子孟洗写了《良疗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饮食疗法的专著,计三卷二百二十七条,书中最早记载了花粉食品。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是一本老年人食疗的专著。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载有育婴、妊娠、饮膳、卫生、食性、禁忌等,是一本营养学专著。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食物四百余种、药酒七十五种、药粥四十二种,对历代的药膳进行了汇总。
在我国食疗、药膳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明确了食物与中药相结合的关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药以治疗,食以养生;以食佐药来治病,以药佐食来养生,构成了我国独特的食疗药膳的理论体系。
我国传统食疗、药膳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指导正常人和病人的辨证施食。二、制作日常养生治病的疗养食品。三、烹调菜肴的药筵。这里只谈谈辨证施食。
中医临床有辨证施治、辨证施护和辨证施食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常人体质虚弱者称体虚,慢性疾病的虚弱称虚证,体质虚弱分阳虚、阴虚、气虚、血虚四种类型,再结合五脏称五脏虚证。
食物有四气五味的区分,四气又称四性:寒、热、温、凉。五味是苦、酸、甘、辛、咸。此外尚有平性与淡味。不同的性味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如生姜、辣椒性热能胜寒,羊肉、鸡肉性温能温阳补虚,绿豆、西瓜性寒能清火退热,甲鱼、鸭子性凉能清补阴虚,桂元、红枣味甘能补脾胃,百合味苦能补肺清热。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性质和人体的阴阳气血的体质,又可将食物分为平补、温补、清补三类。
平补食物是指那些不论正常人或病人都可食用的食物,是维持健康和生命所必需的食物,如谷类、豆类、水果和蔬菜等,这类食物性能平和,或稍偏温,或稍偏凉,长期服用,一般没有不良反应,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病人均可食用。
温补指食性温的食物,如牛肉、羊肉、乳类、荔枝、桂元等,阳虚者常吃这类食物可帮助生热,改善怕冷的感觉;阴虚之体则不宜多吃,多吃反会加重内热,而出现咽干、牙龈肿痛、出血、便秘等证。
清补指食性凉的食物,如生梨、生藕、芹菜、百合、甲鱼、螺蛳等。阴虚者常吃这类食物可以清火,能改善怕热的感觉。其中有些食物在夏天可以消暑;阳虚之体者则不宜多吃,多吃反而会更加怕冷或影响消化,使大便变稀。
此外,尚有温散的食物,性味辛热,如辣椒、胡椒、桂皮、生姜、花椒等。这类食物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在寒冷和潮湿的地区,人们常用以御寒和除湿,这类食物一般不作为营养性食品,而用作调味品或用来克服某些食物的寒性。阴虚之体者不宜食用,食了会加重内热,正常人常吃也会产生虚火。有些地区人们习惯于吃辣的食物,则又当别论。
药枕是采用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中草药做枕头芯子,曾在民间广泛流传,如绿豆壳枕头可以在夏天用以清暑热预防痱子;菊花决明子枕头可以改善高血压头晕、升火,使人头目清凉;灯草枕头可以使人容易入眠;茶叶枕头预防小儿感冒发热等。做枕头芯子的中药一般均含有芳香性的挥发油,有一股香味,通过与头部皮肤接触,由皮肤毛孔吸收,而起到防治疾病的功效。
药浴在古代是常用的洗澡方式,香汤沐浴,就是采用芳香性的中药煎汤的。一类是局部薰洗,如外伤、关节痛用苏木、红花、羌活、五加皮等活血祛风药煎汤薰洗。另一类是进行全身性薰洗,如用香樟树创花煎汤洗浴,治疗全身性风湿性关节炎。用槿树枝叶煎汤洗浴,治疗广泛性的皮肤病和脂溢性脱发,这些均是民间流传常用的方法。


第5版()
专栏:

保护天体标本——陨石
卞德培
今年4月15日,茫茫宇宙意外地为我国大地送来了一批珍贵礼物——一次规模颇大的陨石雨降落在湖北省随州市淅河镇大堰坡乡。
每年陨落到地面上来的陨石为数不多,它们中的多数又都落在海洋里或陆地上人迹罕至的地方。陨落而被人们最终收集到的陨石,一年只有寥寥的几块。
陨石是当今人类能获得的地球外物质的最大来源。它比之花费大量财力从月球或其他天体上取回几百公斤岩石,要简单省力得多。
从表面看来,陨石跟一块普通的石块或铁块,没有太大不同。但它是在地球上无法具备的条件下形成的,又长期保存在特殊环境中。有人错以为陨石中含有黄金、金刚钻等所以才珍贵,实在是很大的误会。
陨石这种难得的天体标本,所传递的科学信息,与一系列基础学科和重大科学问题,有着密切关系,如:天文学和天体演化学、空间科学、力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生物学和生命起源、大气科学等。陨石研究对许多技术科学如航天技术等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鉴于陨石的重大科学价值,各国都很重视陨石的收集和研究工作。以收集工作为例,仅据《世界陨石目录》(最后的版本为1977年版)来看,迄今共收集到二千三百零九次陨落的陨石标本,而英国博物馆(自然历史)的收藏达一千三百二十次。目前,有好几个陨石收藏单位的藏品都接近千次或超过千次。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宽广,有着丰富的陨石记载,包括一些世界上最早的陨石和陨石雨记载。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历史上的陨石标本,绝大多数已丢失,保存下来的寥若晨星。我国目前已知而确实可靠的陨石线索和标本,不足百次。
这些陨石当中,多数是建国以来收集到的,包括新陨落的和新发现的。我国已知可靠并有标本的陨石雨共七次,其中五次是1971年以来陨落(1971年吉林双阳陨石雨于1975年无意之中发现)和收集到的;另一次为广西南丹陨铁雨,它可能陨落于1516年,1958年被科学工作者发现,共十九块,估计总重九千五百公斤,至今这些陨铁中的大部分仍留在发现原地。
为使我国的陨石研究工作改变分散落后面貌,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应尽快地组织起来发挥我们的优势,有计划有领导地协调做好陨石研究和科学普及各个环节的工作,如:及时上报陨落消息,保护现场,保护标本,综合考察(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陨石雨),协调和协作研究,搞好标本的陈列和保管等。


第5版()
专栏:

我国大黄鱼人工养殖取得重大突破。福建省宁德地区水产技术站的科技人员把人工育成的大黄鱼苗移植到海上网箱进行养殖。  夏念长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