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8月1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穆加贝号召全国团结捍卫主权
卡翁达再次呼吁西方制裁南非
喀麦隆谴责南非对津赞进行报复
新华社哈拉雷8月11日电 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11日在哈拉雷举行的阵亡英雄纪念集会上说,面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经济破坏和军事侵略,津巴布韦人民最强大的武器是团结起来捍卫祖国的主权。
他说,南非当局最近实行的经济破坏活动使年轻的主权国家津巴布韦面临威胁。南非当局在最近几个月中对津巴布韦和其他前线国家的侵略清楚地表明了它的种族主义立场。
穆加贝谴责南非当局支持津巴布韦破坏分子进行暗杀、纵火和抢劫等颠覆活动。他号召全国人民密切注视南非的行动,并立即行动起来对南非当局进行有效的反击。他说,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人民要准备忍受痛苦。
穆加贝重申,津巴布韦支持国际社会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实行强制性制裁。
新华社卢萨卡8月11日电 赞比亚总统卡翁达11日再次敦促西方国家对南非政权施加压力,迫使它放弃种族隔离政策。
卡翁达在接受乌干达驻赞比亚大使递交国书时说,尽管赞比亚受到南非的经济压力而面临严重困难,但赞比亚将继续呼吁世界对南非实行制裁,并反对种族隔离政策。
最近在伦敦召开的英联邦七国首脑会议上,赞比亚率先要求对南非实行有效的经济制裁,南非因此对赞比亚进行报复。
新华社雅温得8月11日电 喀麦隆外交部今天在这里发表公报,强烈谴责南非种族主义当局对津巴布韦和赞比亚在最近举行的英联邦七国首脑会议上要求对南非实行制裁采取报复措施。
公报说,喀麦隆政府认为,这些报复措施是南非当局同国际社会的较量。公报指出,这些措施意味着南非当局根本不想同南部非洲的大部分黑人以及代表他们正当要求的各社会政治组织进行积极的、建设性的对话,却想把不符合时代的局势永久保持下去,而这种局势的永久保持只能导致南部非洲的全面动乱。
喀麦隆政府认为,南非对津巴布韦和赞比亚进行报复决不能使国际社会屈从于南非的压力,而只会促使国际社会进一步声援这两个国家。喀麦隆政府赞赏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勇气,重申非洲团结的政策,并表示准备通过双边或多边途径同这两个兄弟国家讨论各种措施,以帮助它们对付这种新的较量。


第6版()
专栏:

  南非当局一意孤行
  要遣送百余万邻国黑人劳工回国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约翰内斯堡消息:据外国通讯社报道,南非当局劳工部门一位发言人11日说,南非将采取措施,把来自邻国的大约一百三十万“非法”黑人劳工遣送回国。
据南非劳工部门官员称,另外将有三十五万“合法”外国黑人劳工留在南非。对这些人的政策将“取决于他们的表现和他们本国政府的政策。”
南非当局曾宣布,如果对南非的强制性制裁付诸实施,南非将把外国黑人劳工遣送回国。


第6版()
专栏:

  居内久强调巴基斯坦民族融洽和团结
  决定禁止各政党在独立日举行集会
本报伊斯兰堡8月12日专电 记者史宗星报道:巴基斯坦总理居内久8月11日晚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宣布,为维护8月14日这个历史性节日的尊严,避免冲突,执政党穆斯林联盟决定取消原定这一天在拉合尔举行的群众大会。他呼吁反对党也不应该在这一天举行群众集会和游行。
8月14日是巴基斯坦的独立日,执政的穆斯林联盟和反对党组成的“恢复民主运动”都在全力准备在拉合尔举行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居内久指出,某些政党正试图把独立日变成一个政治冲突的场合。他说,“独立节不是闹党派纷争的日子,而是促进民族融洽与团结的日子”。
居内久总理在讲话中再次拒绝了反对党提出的今年底重新举行大选的要求。


第6版()
专栏:

  安哥拉击退南非军队数次进攻
新华社罗安达8月11日电 安哥拉国防部今晚在这里发表公报宣布,安哥拉武装部队昨、今两天在安哥拉宽多库邦戈省多次击退南非军队的入侵。
公报说,安哥拉武装部队昨天在南部宽多库邦戈省的奎图夸纳瓦莱镇经过激战,击退了入侵的南非军队的进攻。今天凌晨六点,南非军队投入三个营的兵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重新向安哥拉武装部队阵地发起进攻,并使用了装甲车和坦克。安哥拉武装部队今天上午再次击退入侵者。下午,南非军队又发起了进攻。
安哥拉国防部说,到公报发布时为止,安哥拉武装部队已打死南非士兵四十人,俘虏四人,击毁一辆装甲车,缴获一辆军车。安哥拉方面两名战士死亡,二十三名平民被南非军队的炮火炸死,八人被炸伤。


第6版()
专栏:

  西哈努克看望柬埔寨难民
  号召爱国者抛弃前嫌团结反抗侵略
本报泰国素辇府绿山营地8月11日专电 新华社记者马胜荣、本报记者刘爱成报道:民主柬埔寨主席西哈努克亲王今天上午来到泰国东北部素辇府绿山营地看望这里的柬埔寨难民,号召他们团结起来,同越南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
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于九时来到营地,上千名儿童举着西哈努克主席的画像,站在从营地大门到广场的近四公里的道路两旁,热烈欢迎亲王的到来。
西哈努克拱起双手,表示同群众团结在
一起,同心协力地打击侵略者。
绿山的难民营建于1985年3月,当年旱季,侵柬越军向柬埔寨抵抗力量设在柬泰边境地区的基地发动大规模进攻,迫使成千上万的柬埔寨人逃入泰国境内。泰国出于人道主义,收容了这些柬埔寨人。目前,这个营地共有四万二千多难民。
当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来到广场的时候,人们挥手欢呼。人群中的蓝色横幅上写着“越南人滚回去!”“打倒越南侵略者!”等标语,这些标语表达了难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和把侵略者赶走的决心。
接着,西哈努克亲王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他说,柬埔寨所有的爱国者都应抛弃前嫌,团结起来,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他强调指出,民柬联合政府三方之间和各方内部的团结极为重要,抵抗力量之间的矛盾只对越南侵略有利。西哈努克说:“柬埔寨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把越南人赶走。”
西哈努克对联合国难民组织及其他友好国家捐赠献给难民的粮食、物品和衣料等表示感谢。西哈努克最后还视察了难民营的小型纺织和缝纫作坊以及难民营的医疗所等,向正在这里工作的人员表示慰问。(附图片)
8月10日,西哈努克亲王到柬埔寨北部一个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抗越基地视察,受到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 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坦桑尼亚总统会见陈慕华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8月11日电 坦桑尼亚总统姆维尼今天下午在总统府接见了来访的中国国务委员陈慕华。
陈慕华向姆维尼转达了中国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李先念和赵紫阳的问候,并转交了一封李先念主席邀请姆维尼总统访问中国的信。姆维尼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姆维尼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对坦桑尼亚的援助,并希望两国间的友谊与合作在未来的岁月中进一步得到加强。
谈到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时,他说,坦赞铁路现在所发挥的作用比十年前所设想的要大得多。
今天上午,陈慕华与坦桑尼亚副总理兼国防和国民服务部长萨利姆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举行了会谈。陈慕华上周末抵达这里进行四天访问。她将于明天上午会见坦桑尼亚第一副总统兼总理约瑟夫·瓦里奥巴。


第6版()
专栏:札记

  伊斯塔帕的呼声
上周在墨西哥的旅游胜地伊斯塔帕,举行了一次六国集团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及其通过的《墨西哥声明》,似乎只是国际性的“文山会海”中的又一页记录,然而人们注意到,从伊斯塔帕传来一些不同凡响的声音。
会议响亮地提出:无核国家有权积极参加核裁军讨论,“决不能接受少数大国对世界命运的主宰”。会议指出“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愈益严重”,美苏作为核大国对核裁军负有特别义务和责任;会议呼吁各国人民、议会和政府支持六国的和平努力,积极敦促美苏首先停止一切核试验。
这次会议宣布了一项计划:建立全球性的监查系统,以迫使美苏停止核试验。会议呼吁在美苏核试区建立五至八个监查站,并要求美苏各向国际开放二十至三十个地震监测核试验站以观测反应。会议还宣称:如果美苏不参加,这些国家就“自己干”。
评论家认为,尽管六国本身做起来尚有困难,但这一倡议“会得到足够的支持”,“十几个国家拥有先进的科学和工程能力使这一系统运转,迹象表明有些国家愿意这样做。”另一些评论家在指出六国集团此举的意义时说:这是监视核军备竞赛的“第三个耳目”。
两年前成立的六国集团,参加者虽然只有墨西哥、阿根廷、希腊、瑞典、印度和坦桑尼亚,但是这个集团在成立的当时就提出“五大洲和平倡议”,并孜孜不倦地为核裁军和和平事业而努力。而在最近的会议上,德拉马德里总统说,“我们只希望成为全人类的代言人,以便大声疾呼:防止毁灭、防止战争、确保这个拥有巨大创造力的神奇人类的生存。”关于“第三个耳目”的建议要实行当然会遇到困难和障碍,但是,伊斯塔帕发出的呼声确实代表了五大洲人民的心声。
·刘班·


第6版()
专栏:

  塔巴归属问题会谈结束
  埃以完成国际仲裁协议草案的起草
本报开罗8月11日专电 记者安国章报道:埃及和以色列关于塔巴问题的会谈10日下午在这里告一段落。双方完成了就塔巴问题提交国际仲裁协议草案的起草工作。这一草案不久将提交各自政府讨论。
会谈结束后,埃及代表团团长纳比勒·阿拉比以三方代表团的名义,宣读了一项会谈声明。声明说,“埃以双方关于塔巴问题的会谈在美国的参与下,除了涉及仲裁人选和有关的技术问题外,双方完成了仲裁协议的起草工作。并将把协议草案提交各自的政府进行讨论。双方还通过了协议附本中的有关技术措施,并就选择中立仲裁人的方法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声明指出,双方一致同意,将在两三周内解决仲裁人选和技术措施。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双方将立即签署正式协议,并提交国际仲裁机构对塔巴问题进行仲裁。
以色列代表团和参与会谈的美国代表墨菲已离开这里前往以色列。下周,双方将在以色列继续会谈。


第6版()
专栏: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黎巴嫩力量”内部又发生严重冲突
本报大马士革8月12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报道:8月10日凌晨,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黎巴嫩力量”内部在贝鲁特东区发生激烈的军事冲突。双方动用了火箭炮、迫击炮和机枪等各种类型的武器。一切街区被密集的炮火封锁,出入贝鲁特东区的通道被切断。
事发之后,在长枪党领导人的调解下,双方经过谈判同意和平解决争端,同意把各自的武装撤离街头和拆除路障。战斗直至傍晚才告平息。这是自今年1月“黎巴嫩力量”武装推翻前执委会主席胡贝卡以来基督教民兵内部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冲突事件。据报道,参加“黎巴嫩力量”的民兵都要接受三个月的军事训练。此事遭到“黎巴嫩力量”内部一部分人的反对。他们认为,现任主席盖亚盖亚的决定是企图把“黎巴嫩力量”改组为一支正规军,从而脱离长枪党的政治领导。人们注意到,这次事件正是发生在黎巴嫩各派为政治解决黎巴嫩危机而频繁活动的微妙时刻。8月1日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提出举行一次由总统和政府成员共同参加的黎巴嫩全国议会特别会议讨论政治改革和结束内战的问题。随后,黎巴嫩总理卡拉米又提出建立一个由黎巴嫩六个主要派别组成的委员会讨论全国和解问题。目前黎巴嫩各派正围绕这两个建议进行各种政治活动和磋商。“黎巴嫩力量”的两派冲突发生在这个时候不是偶然的巧合,反映了它内部对如何政治解决黎巴嫩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和斗争。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临时部队与黎民兵冲突
新华社贝鲁特8月12日电 来自黎巴嫩南部的消息说,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法国士兵和逊尼派“阿迈勒”运动民兵于今天清晨发生激烈冲突。
据临时部队一位发言人宣布部署在黎巴嫩南部阿巴西耶附近的法国部队营部遭到炮击,有七名法国士兵受伤。
据黎巴嫩电台今天广播,到目前为止,双方伤亡人数已达十七人,这是迄今为止临时部队和当地穆斯林民兵之间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冲突。
“阿迈勒”运动一位发言人指责法国士兵挑起了这场武装冲突;但是法国方面则宣称,冲突发生的原因是他们的军营受到袭击。
据报道,由于“阿迈勒”运动的一个当地民兵组织的领导人和他的卫兵11日晚上遭枪杀,黎巴嫩南部苏尔地区的局势也极为紧张。


第6版()
专栏:综述

  中美洲局势新动向
  本报记者 郭伟成
最近一个时期,中美洲局势变得更加令人担忧。受到美国国会批准一亿美元援助鼓舞的尼加拉瓜反政府力量,正计划扩大政治和军事行动;美国仍拒绝与尼加拉瓜政府对话;尼加拉瓜同邻国的关系趋于紧张。
据此间报纸报道,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力量计划用美国政府的援助来扩编一支三万人的正规部队,甚至将拥有自己的空中力量,同时还扬言要成立一个与马那瓜政府相对抗的“平行政府”,以迫使尼加拉瓜政府进行“对话”。
此间外交人士指出,尼加拉瓜反政府力量的活跃,是与美国政府的强硬态度有关的。美国一方面悍然决定给予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力量援助,另一方面却对尼加拉瓜政府提出的尼美对话的建议不予理睬。前不久,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利用去联合国之际,途经美国,在芝加哥向里根总统提出八点建议,邀请里根访问尼加拉瓜,同他所希望见到的所有政治阶层会见,并且可以到他认为合适的地区去走走,同尼加拉瓜人民进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谈话。奥尔特加还提出愿与美国缔结一项友好条约。奥尔特加的这一外交行动得到尼加拉瓜各阶层的普遍欢迎。此间观察家认为,这是尼加拉瓜政府历来所采取的最灵活的外交行动。然而,美国却表现出人们预料得到的姿态。白宫拒绝了奥尔特加会见里根的要求,也排除了里根访问尼加拉瓜的可能性。
尼加拉瓜与其他几个中美洲国家对孔塔多拉集团6月初提出的和平纪要新文本存在着分歧,为此彼此之间的隔阂有所加深,矛盾有所激化。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曾几次举行外长会议,而将尼加拉瓜排斥在外。最近,尼加拉瓜也向国际法院控诉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支持和庇护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洪都拉斯则指责尼加拉瓜与本地区外的大国结盟,将东西方冲突引进中美洲。
中美洲局势的现状使孔塔多拉集团感到担忧。墨西哥总统德拉马德里对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说,孔塔多拉集团和平斡旋的最大障碍之一是美国对尼加拉瓜反政府分子的支持。为了实现和平,孔塔多拉集团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推动各方谈判。但是,它不能代替各方采取政治决定。德拉马德里强调,要摆脱孔塔多拉集团活动目前的停滞状态,不仅需要中美洲国家间进行对话,美国和尼加拉瓜之间也应进行对话和谈判。
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已决定尽快召开外长会议,恢复为实现中美洲和平而进行的努力。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是否能真正按照平等、不干涉内政、不诉诸武力的原则谈判解决分歧,这是孔塔多拉集团和平斡旋成功的关键。(本报墨西哥城专电)


第6版()
专栏:

  泰国王批准炳为首的新内阁
本报曼谷8月11日专电 记者刘爱成报道:据泰国国家电台报道,泰国王今天批准以炳·廷素拉暖为总理的新内阁。
新政府由民主党、泰国民族党、社会行动党、公民党和其他无党派人士组成。炳·廷素拉暖没有参加任何党派,自1980年以来,他一直担任政府总理。这次是他第三次组织各党联合政府。
新政府有五名副总理和三十九名部长和副部长。五名副总理是:民主党主席披猜·拉达军、泰国民族党主席差猜·春哈旺、社会行动党秘书长蓬·沙拉信、上届政府副总理颂提·汶耶猜和公民党主席天猜·西里三攀。国防部部长由无党派人士、原国防部副部长帕年·干达叻担任。西提·沙卫西拉仍任外交部长。原财政部副部长素提·信沙尼(无党派)升任财政部长。原副总理巴蜀·顺他兰恭担任内政部部长。其他各部由四党分摊。


第6版()
专栏:

  美澳外长举行会谈
  对新西兰不让美军使用港口表示不满
新华社华盛顿8月11日电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澳大利亚外长海登从10日起在旧金山举行了两天的会谈。双方讨论了美国粮食出口问题和澳新美防御联盟的前景。
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对新西兰不允许带有核武器的美国舰艇访问新西兰港口表示不满。美方申明在新西兰改变上述立场之前美国将结束根据澳新美条约对新西兰安全所承担的责任。
舒尔茨为美国补贴粮食出口的作法辩解说:“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相互合作才能加以解决。”
海登则强调说:“那些大量补贴粮食出口的国家的行动,不仅对澳大利亚的利益而且对我们地区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危害。”
这次美澳两国会谈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制订双边防御协定。这次会谈把新西兰排除在外,取代了通常每年举行的澳新美安全条约三方会谈。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和澳大利亚国防部长比兹利也参加了这次会谈。


第6版()
专栏:

  戈尔巴乔夫会见长征
新华社莫斯科8月12日电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今天在这里会见了越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长征。
据塔斯社报道,双方就当前国际局势交换了意见,并讨论了苏越关系的现状和前景。戈尔巴乔夫重申,苏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越南,并对越南解决面临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援助。长征表示完全支持戈尔巴乔夫上月底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讲话中的“新倡议”。
双方强调指出,苏联和越南“决心继续协调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戈尔巴乔夫和长征还表示,“苏联和越南重申愿意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立场,对亚太地区局势的健康化和巩固普遍和平具有重大意义”。
长征是应苏共中央邀请于7月26日来苏联“休假”的。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昂纳克会见新驻德苏军总司令
民主德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昂纳克十一日在柏林会见了新上任的苏联驻德武装力量集群总司令瓦利里·别利科夫大将。
六十一岁的别利科夫原为苏联喀尔巴阡军区司令。
苏杰出历史学家德鲁日宁逝世
据塔斯社报道,苏联杰出的历史学家尼古拉·德鲁日宁于八月八日逝世,终年一百零一岁。
由戈尔巴乔夫签署的讣告中说,德鲁日宁是苏联天才的教育家和历史科学工作的组织者,是苏联通俗历史著作家和宣传家,是苏联中央革命博物馆创始人之一。
美国一名军官要求在古巴避难
据官方报纸《格拉玛报》十一日报道,美军驻联邦德国的一名上尉要求在古巴政治避难。
该报说这位名叫乌戈·罗梅乌·阿尔梅达的美国军官是因为不满美国当局的中美洲政策而采取这种行动的。他已于十一日抵达哈瓦那。
日将在硫黄岛安装超视距雷达
据日本报纸报道,日本防卫厅最近宣布,日本将在硫黄岛或西南群岛安装一种能监视大约四千公里目标的超视距雷达,为预警和天气预报提供一种崭新的侦察设备。
消息说,日本防卫厅将花费大约一点八五亿美元从美国购买这种雷达,装设工作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安装超视距雷达,是一九八五年日本内阁通过的日本中期五年防卫计划项目之一,它是为改进和加强日本防空能力和海上航道监视能力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美西北部一天发生数百起山火
旧金山消息:美国西北部的牧区和森林十一日发生三百七十多起火灾,烧毁了七万多公顷的牧场。
这些山火是由闪电引起的。据传感器记录,在十二小时内这一地带曾发生六千八百次电击。美国的消防队员正在进行灭火。(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一句话快讯

  一句话快讯
▲日本由于结构性萧条和受日元升值的影响,8月以来一些大型企业陆续倒闭,其中有五家企业到11日为止负债额超过一百亿美元。
▲美国由于航天飞机发生事故,放弃原来与日本相似的计划,决定正式参加日本从明年起着手研制观测太阳活动的第十四号科学卫星“太阳A”计划。
▲苏丹为了对付威胁东部产粮区的蝗虫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将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用于对付蝗虫的四百万美元。
▲以色列总理佩雷斯10日说,即将举行的苏以会谈的主要议题是苏联犹太人问题,而不是两国恢复外交关系问题。
▲美国总统里根为了压古巴政府释放政治犯,正在考虑对古巴实行更严厉的经济禁运。
▲法国国营石油公司和一些国际石油公司的分公司已停止进口利比亚石油,以表示它们对美国对利比亚制裁措施的审慎的支持。
▲新西兰总理朗伊11日威胁说要退出南太平洋论坛,认为主持该论坛的瓦努阿图总理利尼把它变成了一个政治性论坛,而不解决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印度总理拉·甘地11日说,英联邦不会因英国反对进一步制裁南非而破裂,经过伦敦英联邦小型首脑会议之后英联邦可能会变得更强大。
▲苏丹和埃塞俄比亚正在筹备召开七十年代初成立的苏埃部长级委员会会议,以促进合作和双边关系。
▲尼日利亚10日发生一起两辆公共汽车相撞的严重车祸,至少七十二人死亡,三十三人受伤。
(本报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