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日自民党在参院选举中获压倒优势
中曾根将召开国会特别会议履行手续组织内阁
新华社东京7月8日电 (记者李守贞)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于7日深夜揭晓,继在众议院之后,执政的自民党又在参议院取得压倒优势。
参议院共有二百五十二议席,每三年改选一半,议员任期六年。在这次举行的众参两院同日选举中改选了一百二十六名议员。自民党改选六十六人,有七十四人当选,加上未改选的六十九人,共达一百四十三人,大大超过了表决通过法案时所需要的一百三十六席这一“绝对稳定多数”。
在这次参议院改选中,社会党改选二十二人,当选二十人,加上补进的无党派当选者一人为二十一人,连同未改选的二十一人,在参议共有四十二人;公明党改选十三人,当选十人,加上补进的无党派当选者一人为十一人,连同未改选的十四人,共有二十五人;共产党改选七人,当选九人,连同未改选的七人,共有十六人;民社党改选七人,当选五人,连同未改选的七人,共有十二人;新自由俱乐部改选一人,当选一人,连同未改选的一人共二人;其他小党派和无所属改选五人,当选五人。
在自民党于众参两院议员同日选举获得创纪录的胜利之后,中曾根首相将于本月下旬召开国会特别会议,履行当选首相的手续,立即组织第三届中曾根内阁,并于今秋举行国会临时会议,审议和通过国营铁路民营化法案。日本报纸认为,今后的日本政局将围绕着中曾根同安倍、竹下和宫泽等“新一代领导人”之间的新老交替问题展开复杂的斗争。


第7版()
专栏:

联合国国际和平年协商会议结束
我代表强调中国重视开展国际和平年活动
  新华社罗马7月5日电 (记者李振刚)联合国国际和平年各国协调组织代表协商会议今天在这里结束。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和交流各国开展纪念国际和平年活动的情况和经验以及如何为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向第四十一届联合国大会提交关于国际和平年报告作准备。
 国际和平年中国组织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刘庾寅在谈到中国开展纪念国际和平年活动的情况时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确定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的决议受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中国在1985年5月成立了国际和平年组织委员会。今年3月2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大会”,赵紫阳总理在大会上阐明了中国政府执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中国在裁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并郑重宣布,中国已多年未进行大气层核试验,今后也不再进行大气层核试验。刘庾寅说,今年上半年,中国一些地方已先后召开了维护世界和平大会或座谈会,举办了“纪念国际和平年中国美术、摄影、书法展览”、“全国百名歌星纪念国际和平年演唱会”等活动。此外,他还介绍了中国将在今年下半年进行纪念活动的计划。
这次会议是在昨天上午开始的。联合国国际和平年执行秘书奥斯特洛夫斯基和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分别主持了昨天和今天的会议。近五十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第7版()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从众参两院选举看日本政局
本报记者 孙东民 黄晴
日本众参两院同日选举,以自民党空前胜利、在野党严重受挫而宣告结束。日本政局又一次发生戏剧性演变。
象以往一样,日本的报纸、学者、政治评论家们在选举一结束便纷纷发表评论,认为选民们在要么自民党取得稳定多数、要么执政党与在野党势均力敌的选择中,多数选民选择了前者,给十余年来自民党和在野党伯仲不分的政治格局打上了终止符,确定了八十年代后半期日本政治的基本方向。
这次两院同日选举,自民党的胜利和在野党尤其是社会党与民社党的挫折是显而易见的。包括以无党派竞选、当选后宣布加入自民党的在内,自民党在众议院增至三百零四席,一举夺回五十四席,在参议院的席位也由解散前的一百三十一席增至一百四十三席,双双获得了“绝对多数”。从选举情况看,自民党候选人的当选率众院为93.16%,参院为86.2%,在各政党团体中均居首位;自民党在众院的选区,“独占区”由四个增至十五个,原来的五个空白选区完全消除;除了一贯占优势的农村选区,在大城市中的议席也大有增加,反映出自民党势力从农村向大城市渗透的趋向。而在野党情况却相反,除共产党获得议席数持平外,社会、民社、公明诸党均告后退,民社党书记长大内启伍竟榜上无名。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评论家和舆论界在分析自民党取胜的原因时,除了指出朝野双方在政治实力、资金、组织技术、政策号召力的不同以及自民党新领袖为扩充势力、竞相卖力游说而取得不少支持票外,更重视把它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分析日本的社会结构和国民意识的变化,这就是“生活上的保守主义”和“意识上的保守化倾向”。《东京新闻》在一篇社论中认为,这次选举“鲜明地显示出保守回归和政治意识方面保守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对现状的肯定、满足于目前的“小康生活”。一位政治评论家指出,目前日本社会相对稳定、物价上升幅度低,面对与外国的经济摩擦,对前景有捉摸不定的不安,一种求稳怕乱的心理促使他们选择了战后一直致力于发展经济而且取得成功的自民党,而自民党在选举中提出的“安心、安定、安全”的口号正符合了占选民约40%的无党派市民阶层,他们寄希望于自民党这一连续执政的识途老马。
象自民党这样连续执政三十六年的政党,在西方国家中绝无仅有。不少人归因于这个资产阶级政党的“柔性结构”,利用被称作“保守党共同体”的派系,选择幅度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在野党的主张。特别是中曾根执政后适应世界性的变革潮流,大搞行政、财政、教育改革,强调国际化和利用高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在舆论上步步占先,压缩了反对党的发言阵地,同时削弱了工会组织的力量。相反,在野党却拿不出一个清晰可行的执政蓝图,也减少了自己的号召力量。
自民党的胜利和社会党的受挫,大大改变了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势力对比,自1955年以来出现的自民党与社会党两大政党对峙的局面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日本报纸甚至认为这是“社会党用自己的失利拉上了‘五五年体制’的帷幕”。很显然,包括社会党在内的在野党今后面临着如何积蓄力量、东山再起的艰难课题;而自民党则可以利用在国会内的绝对多数,比较顺利地提出所要通过的法案。自民党是否能够利用选民给予的这个机会顺利推行行政、财政、教育、产业结构、税制改革等改革方案,以及能否在紧缩财政下扩大内需、解决与外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正受到内外的关注。
此间人士认为,由于自民党挽回了上次大选的败局,中曾根派占据党内派系的第二把交椅,中曾根首相加强了在党内的主导权。要求改变自民党禁止三次连任总裁的党规,让中曾根10月底届满后再任总裁的呼声已有所闻,政局的焦点将集中在中曾根是否三任总裁以及新领袖是否接班的问题上。不过,大选的胜利虽带来了政局的稳定,同时也孕育着自民党党内派系斗争再起的因素。在大选中进一步加强了实力、准备接班的自民党新领袖竹下登、安倍晋太郎、宫泽喜一等都否定中曾根首相三选的可能性,福田、铃木前首相表示反对三选或延长任期。目前,围绕着连任或接班的交锋正在开始,第一个回合便是中曾根首相本月下旬第三次组阁和自民党内的人事安排。不管如何,自民党的领导权由七十年代的三(木)、角(田中角荣)、大(平)、福(田)之手,通过铃木、中曾根交给竹下、安倍、宫泽等新领袖的动向,是此间人士的普遍看法。
日本报纸报道,中曾根首相今天上午举行了大选后首次内阁会议,决定本月22日召开特别国会,接受国会提名任首相后,组织第三次中曾根内阁。中曾根首相表示,今后将报答国民的期待,倾听在野党的呼声,“稳健、踏实”地从政。人们注视着众参两院同日选举后的自民党政权如何迈出新的步子。
(本报东京7月8日电)


第7版()
专栏:

密特朗抵苏正式访问 最高苏维埃设宴欢迎
戈尔巴乔夫同密特朗会谈讨论停止军备竞赛问题
据新华社莫斯科7月7日电 法国总统密特朗今天抵达这里对苏联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的欢迎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宴会上表示,希望西方对苏联的裁军建议作出积极而具体的响应。
戈尔巴乔夫说,苏联愿意扩大苏法协调与合作的领域,使苏法对话成为世界政治中健康趋势的动力。
密特朗在宴会上特别强调法国的独立性和它对盟国承担的义务。
他说,法国为自己的独立感到骄傲,它忠实于对盟友的义务,同时自主地作出决定。
密特朗说,法国防御政策的目标是遏制敌人对它的侵犯,并努力使自己的武装力量经常保持在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水平上。
密特朗指出,在一些地区性问题上,法国同苏联的立场有的相同,有的有分歧。
新华社莫斯科7月7日电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同法国总统密特朗举行首次会谈,着重讨论了停止军备竞赛问题。
塔斯社报道说,会谈是“令人感兴趣的和内容充实的”。戈尔巴乔夫阐述了苏联现阶段对外政策的原则,解释了苏联最近提出的关于使国际局势正常化的建议。
他希望法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将能促进停止军备竞赛。
双方指出了会谈的重要性,认为这种交换意见有助于取得具体的积极成果。(附图片)
图为戈尔巴乔夫与密特朗合影。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

瓦尔德海姆宣誓就任奥地利总统
新华社维也纳7月8日电 (记者李春亮)前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今天在奥地利联邦大会上宣誓就任奥地利共和国总统,从而成为奥地利第二共和国的第六任联邦总统。
瓦尔德海姆在就职演说中感谢奥地利人民赋予他以联邦总统的重任,他衷心感谢人民对他的信任。他表示将全力以赴,为奥地利人民,为世界和平服务。他的演说结束后,与会的各党派议员长时间热烈鼓掌。
瓦尔德海姆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今年5月4日,在第一轮总统选举中,他获得的选票占全部选票的49.64%,即没有超过半数。在6月8日举行的第二轮总统选举中,他由于获得了全部选票的53.9%而获胜。但是,由于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历史问题而在奥地利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一些争论乃至风波。
昨天和今天早上,分别有数百名青年人在维也纳市中心和议会大厦外举行示威和集会,反对瓦尔德海姆担任奥地利总统。


第7版()
专栏:

美国世界人口研究所统计
世界人口达五十亿
新华社华盛顿7月7日电 美国世界人口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今天的某个时刻世界人口将达到五十亿。
这个研究所估计,世界人口每四至五天就要增加一百万,每年增长约八千五百万。在过去三十五年里,全球人口增长了二十亿,预计今后三十五年,人口将增长三十亿。
该所研究人员说,人口高速增长使得世界的资源过快地消耗。而将来,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问题也将日益尖锐。
该研究所对人口的估计数字与联合国稍有差异。联合国估计,世界人口达到五十亿的时间是明年3月份。


第7版()
专栏:

德奎利亚尔调解“彩虹勇士”号事件成功
新西兰将释放法国两名特工人员
本报巴黎7月7日专电 记者马为民报道:法国总理府今天上午宣布,法国和新西兰两国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调停下,就解决“彩虹勇士”号事件达成了一致协议。新西兰将在近日内释放它监禁的两名法国特工人员。
据法国总理府发言人介绍,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有四项内容:法国向新西兰正式道歉;法国赔偿新西兰七百万美元;法国的两名特工人员将于本月25日前离开新西兰,前往法国在南太平洋豪岛的一军事基地居住三年,其间可同家人团聚,但不得与新闻界接触,在两国政府达成新的协议前,他们不得离开该军事基地;新西兰可同过去一样,向欧洲共同体出口其产品。
法国总理希拉克今天上午在一项简短声明中表示,法国“无保留地接受”德奎利亚尔秘书长做出的上述安排,并对他和荷兰首相吕贝尔斯表示衷心感谢。另据报道,新西兰总理朗伊称这个协议是“合理而公正的”。两国政府将在近日内签署这个协议。
去年夏天,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船只“彩虹勇士”号准备对法国在南太平洋的核试验进行一次抗议航行。7月10日,该船在其停泊的新西兰奥克兰港被炸。事后,新西兰逮捕了在其国土上活动的两名法国特工人员,并于去年11月判其十年监禁。法国经过调查虽然承认“彩虹勇士”号系法国海外安全总局的人炸毁的,但一直要求新西兰释放上述两名特工人员。两国间的这个纠纷迟迟未能解决。
德奎利亚尔秘书长调停此事件成功扫除了法—新关系正常发展的一块阴云。另一方面,围绕法国在南太平洋进行核试验问题,两国间的分歧将依然存在。


第7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理事会批准同美达成农产品贸易临时协议
双方暂不实施报复措施争取谈判解决争端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7日电 欧洲共同体部长理事会今天正式批准共同体委员会7月2日同美国达成的关于农产品贸易的临时协议。
批准这项协议的决定是由共同体财长理事会作出的。理事会委托委员会将决定通知美国并要求美作出相应决定。
这项为期六个月的协议规定,在今年年底前,双方暂不实施在农产品贸易冲突中宣布的报复和反报复措施,双方同意,争取在关贸总协定范围内通过谈判求得冲突的圆满解决。共同体方面保证在此期间使美国每月向西班牙出口的玉米、高粱等五种农产品不少于二十三万四千吨。
这项协议是双方妥协的产物,意在避免贸易冲突升级。


第7版()
专栏:

根舍表示愿为美苏裁军谈判竭尽全力
佐林指责里根对苏联新建议明褒暗顶
新华社波恩7月7日电 联邦德国外长根舍7日在波恩会见了苏联驻日内瓦美苏裁军谈判首席代表维克托·卡尔波夫,同他就裁军问题进行了会谈。根舍对卡尔波夫说,联邦德国政府愿为促进各级裁军谈判作出一切努力,并对美苏举行新的首脑会谈感兴趣。
当天晚上,卡尔波夫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苏首脑举行新的会晤的先决条件是,要创造美苏关系的积极气氛,并保证就一、两个有关太空和核军备的问题取得实际的结果。
最近,根舍将前往苏联访问。卡尔波夫应邀来波恩进行为期一天的裁军政策磋商显然与根舍的莫斯科之行有关。
新华社莫斯科7月6日电 苏联中央电视台政治评论员佐林6日晚上发表电视评论,指责美国总统里根对苏联6月中旬提出的新裁军建议的态度。
苏联在这次建议中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立场有所松动,允许在实验室内进行这项计划的研究工作,但条件是双方就至少在十五年内不退出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达成协议。同时,建议美苏把战略核武器数量削减到同等水平。里根一反过去的表现,多次发表谈话,赞赏苏联这一建议,表示美国“原则上接受”。
佐林认为,里根对苏联裁军建议态度的转变“显然是为了拖延时间”,因为“美国首都发出的言论并没有用实际行动来充实”。他指责美国在刚刚结束的苏美日内瓦裁军谈判中“仍然未从旧的、非建设性的和不现实的立场上作丝毫移动”。


第7版()
专栏:

马来西亚判处两名携带毒品的外国人绞刑
本报讯 二十九岁的澳大利亚人钱伯斯和具有英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二十八岁的巴洛因携带毒品入境,触犯马来西亚法律,7日清晨在吉隆坡被处以绞刑。他们是因携带毒品被马来西亚处以绞刑的第一批西方人。
1983年11月9日,建筑承包商钱伯斯和电焊工巴洛因携带一百七十九克海洛因在马来西亚槟榔屿机场被捕。依照马来西亚法律,携带零点五三盎司(一盎司合28.35克)以上毒品者将被处以绞刑。去年8月1日,槟榔屿地方法院以贩毒罪将他们判以绞刑。一年来,他们的家属和律师多方奔走上诉,要求减刑,均未获成功。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也曾请求马来西亚政府赦免他们,但马来西亚有关机构不予理睬,维持原判。(附图片)
图为马来西亚警察押送被判绞刑的携带毒品者走出法庭。
本报电视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