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虔诚的整人和挨整
上官冰
写“文化大革命”的作品,据说已经太多了,再多就不大利于“向前看”了。我不敢说已经看尽一切这种题材的作品,多不多我都没有根据来判断;但是,只就我所看过的来说,总有一种“隔了一层”之感。这就是我以“牛鬼蛇神”的身份参加过来的那个“文化大革命”么?似乎是,又似乎不是,说不清究竟隔在哪一层。
某日,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来谈。他说:“将来的人,从现在的文艺作品中知道的‘文化大革命’,只是‘坏人整好人’而已。其实,哪里是这么简单呢?我们当‘牛鬼蛇神’的,当时往往比革命群众更虔诚些。”
我不禁拍案叫绝:着!我苦思已久的隔膜正在这里,被他几句话就点透了。
真的,“坏人整好人”只是后来高度简化出来的公式罢了。而当时,至少是“文化大革命”的初期,绝大多数人无不相信是“好人整坏人”,是广大革命群众起来整“一小撮”。可怕的是这个绝大多数里面,绝大多数是好人,他们正是在号召之下,凭着这个信心,理直气壮地去“整”那“一小撮”,或者赞同别人去“整”,或者不反对别人去“整”。更加可怕的是被“整”的人里面,也有相当一些人虔诚的相信,或者努力说服自己相信自己确是“修正主义分子”,应该被“整”,才可以得到挽救,即使不是“修正主义分子”,也总有错误,被“整”得痛一点也是良药苦口利于病。他们的处境迫使他们比群众更虔诚地相信这一点,才活得下去,否则“牛棚”里就不可一日居了。如果没有这一切,如果一边只是一群“打、砸、抢”的暴徒,一边都是清醒的自知无罪无辜而遭冤受屈之士,“文化大革命”是不可能搞起来的。我读过的写“文化大革命”题材的作品,没有一部写到那种整人者与被整者共同一致的虔诚,我觉得隔了一层的就在这里。
我常设想,如果我是后代人,或是外国人,读了这些作品,会发生一系列的怀疑:怎么一夜之间,全国那么多人都上了真正只是一小撮的反革命阴谋家的当,都跟在少数“打、砸、抢”的暴徒后面去整好人呢?被整的那么多人,为什么都那么俯首帖耳,任人鱼肉,不见一个挺身而出,辩明自己的清白,维护自己的权利呢?……其实也无须做什么设想,我的小外孙就曾问过我:“解放军是不是都归江青指挥?”我说从来不是。他瞪圆了小眼睛,问得我无词以对:“那江青这些坏蛋,解放军为什么早不把他们抓起来呢?”
巴金同志倡议建立“文化大革命纪念馆”,我举双手赞成。我认为这是千秋大业,意义不下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但是“文革纪念馆”里,不能同那两个纪念馆完全一样,不能只陈列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迫害革命干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的罪证,还得展现出当时那种整人者和被整者共同一致的虔诚来,这才合乎真实,合乎科学,合乎历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这做起来不易,合适的展品恐怕很难搜集。譬如当时“牛鬼蛇神”们都写过一次又一次的交待和检讨,其中不乏虔诚之作,现在大概很难找到了。又如当时的“革命小将”们写过不少日记、信札、决心书,其中更多虔诚之作,现在大概更难找到了。我希望认真努力去找,也许还有奇迹似的例外残存,找到多少是多少。退而求其次,不是当时的史料,而是后来诚恳的回忆,例如巴金同志自己的几本《随想录》(如《探索集》中《说真话》、《再论说真话》等篇),也是很有价值的。可惜的是这样的材料也不多。再退而求其次,我们鉴别展品时,可以运用一个否定的标准:凡是有意无意否认自己或别人当时的虔诚,渲染自己或别人当时如何清醒,如何洞察阴谋家的诡计,这类的材料,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再退而求其次,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希望文艺家更真实地再现“文革”的历史,再现出那个大邪恶附大虔诚以行的时代来,不过这当然不能充作展品了。


第8版()
专栏:

德语俳句
(十二首)
萨比妮·梭模凯卜

春日第一天
瞽叟行乞门洞前
举首试温暖

旭日成金光
照耀花坛射四方
瞬时好红妆

试看果树下
经年落叶厚如床
万花竞菲芳

我若伐我树
阳光直泻当如注
惜将浓荫误

我入我小园
忽闻啼鸟声声喧
景色更鲜妍

且请入森林
落叶层层艳如金
返景入深深

野蔷薇果丛
落日如火映山红
垂头籽实重

栖身荒漠处
何人遗下谷一束
今夜风如割

今夜落也否
犹有独果悬高树
明月悄无语

叶落树枝单
乌鹊啼啼绕树端
冬日已不远
十一
积云渐遮天
风起风落云又散
大地仍寂然
十二
瞽叟且行乞
无人相问无人看
或有小儿怜
王蒙译
〔译者附记〕萨比妮·梭模凯卜女士,是联邦德国的俳句专家,获博士学位。今春与诗人、英语教学电视系列片《跟我学》的制片主持人福格尔博士来华访问,我曾与他们见面。见她俳句写得有味,词汇又较简明,引起了不妨试译的念头。
这十二首“德俳”,原于一九八一年发表于西德《阿普洛波德》杂志上,写了一年四季,有童心,有返朴归真、向往自然(目前西方很流行的一种思潮)之意,也很有些东方意趣。
按,中国的“绝句”影响了日本的“俳句”,又影响了德国,目前在德国写俳句相当流行,号称“德俳”。这位德国女诗人自己把这些德俳译成了英语,(该算是“英俳”了吧?)我又据之试译成了中文,成了“汉俳”。交流,交流,诗的语言畅通无阻,何其乐也。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五日


第8版()
专栏:书林漫步

贵在探索
——读《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思考》
舒忆
中国古典小说源远流长,但研究薄弱的状况近年才有了改变。华夏出版社、重庆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思考》(胡邦炜、吴红著)论文集,是这一领域两位中、青年学者的新书。书中论文具相当功力,富于新的见解,表现了我国中、青年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创新精神。
小说是新兴的文学样式,在中国近古文学史上占有辉煌地位,但传统文化心理轻视小说,不少资料佚失,给研究工作增加了困难。此书两位著者重视古典文学研究的资料搜求和考据,例如对从四川省图书馆藏书中钩沉出的清人《读红楼梦随笔》进行的悉心考证,使这部著作得以重新刊印问世,丰富了红学研究的资料;早在“文革”期间,即注意从所谓“四旧”中搜求古典小说资料,对当时抢救下来的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佚文的研究,也引人注目。更为可贵的是,该书作者不满足于小说的考证学,而是进一步深入对古典小说思想艺术堂奥的探索,努力把古典小说的研究置于科学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从《三言》《二拍》追溯到宋元话本,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论及清代的《红楼梦》《镜花缘》《老残游记》,探讨中国古典小说与历史生活的关系,小说观念的演变,小说人物的历史审美意义和艺术创作规律;对过去被视为“禁区”的《金瓶梅》《老残游记》、金圣叹、刘鹗等古典小说作家、作品,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如认为《金瓶梅》一书传达了早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信息;金圣叹是推动中国古代文学向近代过渡的文学批评家;刘鹗不是汉奸,而是清末较早思索中国命运,且具一定科学知识的进步人物等,论之有据、言之成理,有利于澄清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影响,对我国一些古典名著和作家的曲解、误会。
这本古典小说研究集在研究方法上,既注意古典小说与时代的政治、经济联系,也不忽视民族的历史文化心愿、精神素质、乃至作家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对创作的影响;还适当汲收运用国外一些新的研究观念和方法,如比较文学、心理分析等,事实证明,多所收获。


第8版()
专栏:

谢雨辰和他的《夜行货车》
孟广钧
《夜行货车》是台湾导演谢雨辰到大陆来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根据台湾作家陈映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在大陆,把台湾小说拍成电影并不是新鲜事,但由台湾导演来改编台湾作家的小说,所叙述的又是台湾的故事,这还是第一次。影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值得一看。
小说《夜行货车》是陈映真的代表作品之一。篇幅不长,人物不多,但却很有概括地、艺术地反映了台湾社会的种种矛盾。而且象征笔触较多,改编起来难度相当大。而银幕上的《夜行货车》,做到了忠实于原作的精神,又丰富了原作。编导谢雨辰把原作中提到的门卫老张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完整人物,而且把他推到前景,成为主人公之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雨辰为什么要增加这样一个人物,又如此偏爱他,给予他重彩浓墨呢?其中有缘由,得从头说起。
谢雨辰在北京定居下来开始工作后,朋友们送剧本给他挑选,有的还向他推荐古装历史题材,可是都不中心意,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1984年5月下旬,谢雨辰应邀参加中国电影家协会在济南举行的电影金鸡奖和百花奖的授奖大会。群众对电影、对电影工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深深地激动了他,他再不能总思考了。在和夏衍同志见面时,他倾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夏老建议他拍熟悉的生活和人,可以在台湾乡土文学中作一些选择。
夜晚,他回味着老前辈的话,眼前浮现出各色各样的人和事。他想起从孩童时代起便熟悉了的一些人和事。那是在读小学时曾接触到的败逃到台湾去的国民党军队,那些人因为没有营房,就占据了仓库、学校和一些公共场所。谢雨辰就读的国小操场,也安营扎寨住上了大兵。谢雨辰和他的同学们课余时常去找那些十七八岁的士兵大哥哥讲故事给他们听。来自祖国各个省份、操着南腔北调的士兵给孩子们讲的尽是自己家乡的故事。有时,好奇的小谢雨辰问大哥哥们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房子,那些士兵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是从大陆来的,我们要回自己的家,不会在这里久住下去!”他清楚地记得,有些大哥哥说这些话时眼里含着泪珠,面部显出痛楚。可是年复一年地过去了,小谢雨辰长大了,大哥哥们也都老了,却没有一个人能返回自己的故土。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一个一个地离开国民党部队,怀着无限的乡愁,挣扎在台湾社会的最底层,当工人、摆摊子、扫垃圾、开计程车、当门卫……想到这里,谢雨辰认为自己有义务把这些人的境遇用艺术去告诉所有的中国人。他又想起自己所喜欢的陈映真的小说《夜行货车》,里面所反映的是台湾现实的一个侧面,其中还有一个门卫老张,完全可能是个“大哥哥”类型的人物。为什么不用小说作为基础加进“大哥哥”的遭遇进行再创作呢?!谢雨辰就这样做出决定。
他找出陈映真的小说,反复阅读。在台湾初读时,他只是直感地被作者的多主题艺术构思和技巧所吸引,被作品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所感动。如今,他从新的角度来看小说所反映的复杂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了。对题名也有了新理解。小说中的主人公詹奕宏、刘小玲以及他将要予以血肉生命的老张和艾丽丝等人都是被社会所忽视了的,完全没有自我的人。在台湾那个社会里,与其说他们是人,不如更确切地说他们是货,是被装载在台湾——那列长长的夜行货车上的一堆货物。天晓得在何时何地会被卸下去……
谢雨辰终于把《夜行货车》搬上了银幕。一个活生生的老张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他被国民党从大陆裹胁到台湾,慢慢地爬到炮兵团长的职务,可是老来却被一脚踢出去,只能在台北违章区的小破屋里找个栖身之所,连当门卫糊口也不得长久,最终在他乡做了异鬼。他是多么怀念大陆啊,以至生前早早立下遗嘱:生不能还乡,死也要托人把骨殖带回山东老家去。
影片《夜行货车》有很现实的意义。在台湾,天知道有多少个老张,各阶层的思乡病患者又何止千千万万!


第8版()
专栏:

在黄海边……
冯乃宪
车到苏北县城,我惦记着去看黄海。
一片湿漉漉,溢满海腥味的无际滩涂,水天相连,海潮推起层层白浪。
有个拄着单拐的身影在凝视远方,我向着他走去。好大的风啊!我脱下鞋袜,深一脚浅一脚,象是打醉拳。架拐的人就在前面,风摇撼着他与大地间的支撑。我伸出手,想搀扶他。
“你?”我没想到,面庞是这么年轻。
他友好地笑笑:“和你一样,来看海的。”
“一个人?”
“说好是三个人的。”我看见他面部轻微抽搐,又四下望望——只有一串左脚印和拐架留下的圆坑通向路边。
他看出了我的疑惑,从上衣袋里掏出了一张折皱的照片。
三个风华正茂的新兵,左边的就是他。翻过来,几个稚气而有力的字:“祖国战士,黄海之子”。我明白了,我觉得血液一下涌上了头,心往下沉……
他告诉我,他们在猫耳洞里,做过贝壳、海螺镶嵌的梦;在站哨的夜晚,向星星表达了对海的问候。他们立志在未经雕琢的滩涂上盖起新房;憧憬着在柔细的泥滩边恋爱,还要种上南国的山茶花……
他抖着挎包,将一包深褐色的泥土,撒在脚下。泥土渐渐被海水浸润,与泥滩融为一体。他拿出三粒金黄色的弹壳,端详良久,猛的一撒手,不远处,溅起了三个水花。
涨潮了,拍天的叠浪吟唱起深沉的悲歌,轻掠的白鸥簇拥着海水的花环。
我和他,肩并着肩,我们的心潮在黄海的荡激中汇流了……


第8版()
专栏:大地

黄山云〔中国画〕宋文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