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闲话牙龙湾
  胡昭衡
在海南岛三亚市召开的广东省医药职工教育工作会议开幕式上,我听到市委书记朱家仁同志畅谈开发海南岛旅游事业,他特别突出地介绍了牙龙湾。先讲黄镇同志在参观时当场赋诗,把牙龙湾比作人间仙境;接着传达赵总理的话:牙龙湾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还说到霍英东先生应邀来作重点考察,并盛情敦请我们也去看看。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建议;同时我们又读了《海南日报》刊载的作家吕梁热情洋溢描述这一仙境胜地的文章。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虽不相信有所谓人间蓬莱仙境,但作为游客心目中的仙山琼阁,——使人感受到心旷神怡、神工鬼斧、层台耸翠、复道行空之旅娱美境,我确信是存在的。在我们祖国大地上,我就亲身有过这样不止一次的经历。因之,听了上述介绍,不免心向往之。
次日,我们一行要去陵水、万宁,顺路参观了牙龙湾。海湾景色极端迷人!碧绿清澈的海水,镶白软细的沙滩,扑面几个迷茫岛屿,靠背一围青秀山屏……我没有多少国外旅游知识,也敢肯定她有成为旅游胜地的前景。不过,当我坐在码头旁乱石上把双足泡入海水中时,片刻手足清凉,身心宁静,一点凝思莫明其妙地突然压上心来。这个“可以建设成国际性天然海水浴场”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呢?海南岛是个宝岛,牙龙湾是个宝地,我们以什么思想来指导并怎样努力去开发她呢?远在天涯,近在足下,并不是没有经验教训可寻。
于是我头脑里酝酿出两节小诗。其一是,“交口赞誉牙龙湾,漫比仙境落九天,定评胜似夏威夷,虚——实须探‘开发关’。”其二是,“牙龙海水清濯足,一洗北来万里尘。远瞻旅游此地好,天成海山——事在人!”
事在人为。自然条件虽是优越,而要使她成为国际性的第一流的海水浴场,激烈的竞争因素须考虑在内;尤其使之具有中国的、地区的、民族的特色招徕持胜,作到就更是不易。国际旅游点,从基础设施到服务项目是要配套的;尤其现代交通电讯条件,必须具备。从总体设计到统筹建设,从优质服务到先进管理,都是要以开拓精神坚持改革方针,经过辛勤切实的努力才能获得最佳成果。而我们的起点还是低水平的。仅从服务方面来讲,就在今晨,我们乘汽车离开闻名遐迩的“鹿回头宾馆”,在大门口被一位坐椅子上的工作人员拦住,他要收“停车费”。对住宿旅客收停车费!我是否少见多怪呢?这可以说是件不屑一提的小事,但当时也引起我一点联想,发展旅游业并非仅有资源条件和开发政策就能奏效收益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也有条件开发现代化旅游业;我国人民日益改善的生活,需要、也有可能发展旅游。不过,这都不能片面考虑资源优势,不顾实际局限条件,一厢情愿,急于求成;而要对国内外旅游形势发展的近况远景进行科学分析,全面切实研究自身条件之优缺并如何扬长补短,建设与改革结合,探索与规划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以求胜利实现我们的事业和理想。
据我听到的三亚市委书记介绍,并看到一个关于开发海南岛旅游资源专家论证会的建议资料,其中提到1990年,全区拟定每年接待旅游客人一百万人,十分之七是国内旅客。一年间国内有七十万人来海南岛旅游,按十亿人口的大国来讲,这数目当然不成问题。但如落实一下,需要与可能并非不存在矛盾。首先就必须解决对开展国内旅游的认识及必要条件。如果我国有关国内旅游活动缺乏相应的政策规定和有利措施,譬如允许开会者就近旅游或结合开会旅游,和改善交通条件以及其他,我看实现这一要求就不容易。至于国际游客来往多少,那还要看牙龙湾作为旅游胜地的内在机能、诱引力量和竞争条件。对夏威夷我不了解,与之比肩齐声可能尚须有个发展过程。理想目标应当是有的,开发海南旅游也具备很优越的天时、地利与人和条件,只要有切实可行据以实现的方法步骤,建成人间仙境般的海水浴场是有可能的。须好自为之。
乘风破浪,切实开拓,尽力而为,实事求是,现代旅游之“人间仙境”并非幻想。这里,让我用当时所写的《天涯海角》一诗来结束这场“闲话”:
“天涯海角长梦寻,喜今暮年此登临。海阔天空开拓浪,高瞻远瞩改革魂。胜境招客为我‘利’,宝岛诱人‘治’民贫。敢望全国小康日,前茅位列海南人!”


第8版()
专栏:

  消息
  于克有一朵来历不明的云爬上我们的头顶我们头顶的那一大片蓝得可爱的天宇谁也说不清它会牵来一片舒心的霞色还是裹挟来一阵恶风冷雨不能选择也无法回避可是为什么要苦苦等待让不安的猜测象沉重的石磨一样压迫和
耗尽自己即使一场风雨来临你怎么能断定它会浇灭热情淹没信心却不能洗涮空气甚至催生新的希冀何必象一棵摇摆不定的树夜夜竖起一千只眼睛永远为踪迹不定的风奴役如果是种子就愉快地埋进黑暗的泥层如果是雪花别让自己的冰冷玷污春天
的荣誉哪怕为此要付出一切不管是世人珍视的洁白还是花一样的形体我都将默默地紧贴着大地——这就是我在那朵云上能够读给你的唯一的消息


第8版()
专栏:文坛风景线

  目光四射的老人
  赵晓东
一位八十七岁的老人,而且是文学家,一见面就说:
“二十世纪是以加速度进步的电脑时代。电脑逻辑要求从五个角度去判定是非,而不是简单地肯定和否定。今天看世界一切东西都是如此。但到了光脑时代,思维逻辑又会变化……”
我点点头,忙不迭抽出笔记本。
“二十世纪是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时代。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已密不可分。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经济……”
我简直有点吃惊了。
“综合时代要求有综合观念。为什么要提倡写短文章?因为全世界一天早上发行的报纸就要消耗一个巴西那么大面积的森林。森林少了,整个地球的气温都上升,要影响生态平衡哩!”
言之凿凿,一点不容人置疑。
他就是盛成教授。书房墙上挂着一枚在法国标志着最高荣誉的骑士勋章——去年3月,为表彰盛成对发展法国语言文学和促进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法国政府给他颁发了这枚勋章。桌上摆着一部《1986—1987年法语作家年鉴》。盛成跻身于从一万个作家中精选的三千名流,不仅因为那部二十年代末给他带来全球声誉的用法语写作的传记文学《我的母亲》,还得力于他用近代标准法语完成的新作。
叶落归根。他回到祖国,现在正在潜心研究马来语与中国古汉语的渊源关系,同时继续用法语写作旨在促成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归一集》系列作品。盛老早年在巴黎大学主讲“比较蚕桑学”,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学家,现在谈起家乡江苏乃至中国农村的经济变革仍然非常在行。他精通包括印度梵文在内的六、七门外国语,常同域外归来的儿女们探讨电脑在汉文字方面的应用。他患有目疾,读书只能借助放大镜,仍每天伏案八、九个小时,关注着世界科技、文学的新动向。
“二十世纪最富特征的一点,可以用一个法语单词来概括,叫做Vigueur,就是‘强有力’。”盛老对这个译法似乎不甚满意,“还应加一个字,叫作‘强有活力’,也就是中国古话说的‘自强不息’!”
我望着面前这位与本世纪几乎同龄的耄老,仿佛看到那个十一岁便参加辛亥革命,受到孙中山赞赏的赤心童子;那个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与周恩来结下战斗友谊的热血青年;那个叱咤法国文坛,与毕加索、海明威、罗曼·罗兰成为莫逆之交的多才学者;那个投身抗日烽火,在十九路军浴血奋战的英武军官……于是,我明白了,这个在精神上充满活力,追随着本世纪历史脚步的人,是永远不会衰老的!


第8版()
专栏:纵横录

  骏马犁田与老牛历险
  牧惠
友人给我寄来一本《扬州八怪诗文集》。读到《南朝》,有一段按语,觉得很有意思:
“昔人谓陈后主、隋炀帝作翰林,自是当家本色。燮(郑板桥自称)亦谓杜牧之、温飞卿为天子亦足破国亡身。乃有幸而为才人,不幸而有天位者,其遇不遇,不在寻常眼孔中也。”杜牧之在“评法批儒”时被尊为法家。他曾自称“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喜欢研究,所以那时有人说他同曹操一样是“长于论兵”有“王佐之才”的作家。由此看来,虽然他曾经轻狂放荡,“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如果他当了皇帝,会不会破国亡身,就很难说。但是,写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类佳句的温飞卿,竟然同一班贵族无赖子弟出入歌楼妓馆,赌博纵酒,沉迷女色,确实同毫无心肝的陈叔宝差不多。
在历史上,既当皇帝又当作家或学者两方面都有一定成就的,很有几个。曹操、曹丕父子是众所周知的。齐高帝萧道成的书法同王僧虔不相上下,他儿子齐武帝萧颐是个学问家,有学术著作二百余卷。此外,如北魏孝文帝元宏清朝的康熙、乾隆等等,也不能说是不学无术之辈。可见皇帝兼翰林并非绝不可能。
至于唐玄宗就比较复杂了。在粉碎韦后的政变中和执政前期,都很有魄力和作为。开元之治,使他获得同李世民并称的名声。但是,后来却糟。那原因,同他用人不当并且一心一意地去当梨园领袖有一定关系。史书中说他“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可见音乐水平不低。戏曲界因此把他当作祖师爷。他到底是当皇帝好还是当导演好,或者先当皇帝提前当太上皇然后去当导演好,这就说不清了。
除了上述这类人外,确实有一批“作翰林,自是当家本色”的皇帝。李后主的词是一流的,宋徽宗是很好的画家和书法家,这也是比较出名的。明代的天启皇帝天天忙着操斧锯,把大权交给魏忠贤,让魏搞得乌烟瘴气。南朝宋后废帝刘昱本人等同流氓强盗,他身为皇帝,夜间带着一群人去偷狗,而且杀人有瘾,一天就干掉几十人。象刘昱这样盗匪式的暴君,那就更不用说了。
杜牧之、温飞卿当皇帝,只不过是郑板桥的设想;只适合当翰林、当导演、当建筑师、当手工艺人的人,包括那些只配坐班房、赴刑场的流氓无赖角色,偏要让他去当皇帝,却是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度定死了的。郑板桥说他们“不幸而有天位”。清朝顾嗣协《杂兴》诗云:“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可以作郑板桥那段按语的补充。按理说,我们今天不再有什么世袭制度,这个问题的解决可能比那时容易些吧?


第8版()
专栏:

  天意怜幽草
  顾执中
当人间孕育着的百花齐放时,谁会关怀到被人践踏在脚下的视为卑贱的草?只有唐代诗人李商隐偶然在诗中,叹为“天意怜幽草”,算是为草鸣了不平。
在我庭院中,门前两小方块的土地上,我种着不少花,金银花、凌霄花、虎刺梅、令箭荷花、夜来香、茉莉花、月季花、菊花等等,独没有一株草。我一发现小草在地上冒出来,就随手拔掉,不令她生长繁殖,虽然我并不是仇视她,但鄙视她,不重视她,则是显然的。
草如有知,定会向我提出鄙视她的抗议。如果真是这样,我就答复她说:“你看,花,几乎都是姣艳动人,有的甚至芬芳扑鼻。独你,不论是什么草,令人说不出是什么形态。所以诗人说你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或者‘绿杨著水草如烟’,凄凉得只写道,‘滩头细草接疏林’,‘六朝文物草连空’,尽管你有互长的生命力:‘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实不足道。”
草怫然抗辩道:“别这样瞧不起我,你的说法是无知的。我们草虽不及花的美丽可爱,可是对人类作出了极为巨大的贡献。千万牛马羊群,生活在草原上,就依靠我们为生。没有我们,要马群以劳力为人类服务,牛羊以肉供给人类就不可能。只此一端,我们的功劳已十分浩大,所以古之诗人,有诗写道:‘半坡草多牛散行’,‘牛群食草莫相触’,不是亲眼目睹,是写不出的。还有,我们草有防止水土流失的功劳。广泛的河套区域,曾有一时忽视种草,水灾就来了;经专家找出原因,又复重视我们,水灾就消失了。森林中的树木,没有我们,水就不能久存,生长会成问题。纵然我们生得不及花好看,我们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胜计的。因此,在鼓励百花齐放的同时,不能忽视百草的争荣。”
我深深地感到草的控诉是正确的,默然无以应。从兹以后,我再也不敢鄙视草了。
在人类的社会中,自然不特有花,而且也有草,草所覆盖所在皆是,她是社会的生活与建设的基础。没有她的贡献,人类的衣食住行都成问题,一切伟大的事业,都无从谈起。百花齐放,是在百草争荣的前题下实现的。草是可贵可爱的,她们默默无闻地每时每刻不求人知地献出力量,作出牺牲,为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而努力。人人都知爱花,人人也应该知道爱草。


第8版()
专栏:

  北国春晓〔版画〕      莫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