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论坛

对青年干部要用而不疑
  李侃
近几年来,河北邢台地区有三千名青年干部被提拔到县、乡领导岗位上。随着新老干部的交替和领导成份的变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老同志认为青年干部“没经验”,“不稳当”,“靠不住”,工作不放手;而有的青年同志思想有顾虑,该自己定的事也不敢定,工作不大胆。要处理好这个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青年干部的作用,我以为作为老同志,特别是现在仍然担负领导职务的老干部要从思想上解决一个“用而不疑”的问题。
有些老同志对青年干部不放心,主要是担心他们把握不住方向,工作出偏差。“扶上马”之后,自觉不自觉地在手中牵一条“小绳”,或者进行“遥控”。结果是,既让人家工作,又是百般的不放心。青年干部“当家不作主”,怎么能搞好改革,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呢?
目前我们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业,不仅年轻干部有一个学习的问题,老同志同样要在实践中探索,在这方面实际上没有多少
“老本”可吃。青年干部固然有许多长处,但并非“完人”,肯定会有一些短处和弱点,工作中如果出现失误并不奇怪,对他们不应苛求。老干部应该和青年干部很好地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推进改革。
要信任青年干部,就要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的同志是带着框子看人,搞小圈子,老觉着“自己种的瓜甜,别人种的瓜苦”,对自己培养、推荐的干部放心,对其他人挑三拣四,在干部领导层中形成团团伙伙,“来个书记换一茬”,使得一些青年干部不可能把精力全部用在工作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地区于去年9月建立起干部实绩档案,作为考察干部和确定干部升降的重要依据,不管衡量哪个干部都用一把统一的尺子——实绩,真正在对待干部问题上做到“一视同仁”。这不仅激发了广大青年干部锐意改革,奋发进取的精神,也防止了某些人在干部问题上搞不正之风,使年轻干部在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充分施展才能。
对青年干部不能因他们没有经验就不敢放手使用。要让青年干部在实践中去摔打,去创造,在实践的海洋里游几个来回,学会自己所需的本领,取得更多的自由。同时,要敢于让青年干部挑重担,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今年初,在调整县级领导班子时,邢台地委有意识地把十几名地直机关的青年干部选派到条件最差的县和情况较复杂的大县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这些同志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这些县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对青年干部而言,老同志的支持是十分宝贵的。老同志要多想到他们的难处,关切、帮助他们,为他们撑腰。切忌当面撑腰,背后絷肘。讨论、研究问题,要鼓励他们大胆陈述,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召开会议和部署工作,要多让他们唱“主角”,使他们在同干部群众的接触中逐步建立起权威。对青年干部少一些清规戒律,敢于支持他们去创新。青年干部说了错话,应当谅解,不要乱扣帽子;做了错事,也不应过分指责,而要善意地帮助开导他们。应由组织上承担的责任组织上要主动承担,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现在有人专爱挑青年干部的毛病,弄得一些青年干部40%时间用于干工作,60%时间要用于处理人事关系和各种纠葛,个别地方甚至形成“一个人做工作、三个人反对、五个人调查、十个人散布流言蜚语”。这对改革、对党风、对工作起着严重的腐蚀作用,影响着青年干部的成长。要对于对青年干部说三道四的人,做好教育疏导工作。对于那些别有用心制造和传播流言蜚语、甚至诬告的人,老干部要旗帜鲜明地予以驳斥、批评教育以至应建议追究诬告者的法律责任。
清人郑板桥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历史赋予我们老干部培养和扶持千千万万青年干部的光荣使命,我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以自己的辛勤工作,促使一大批青年干部茁壮成长起来。
(本文作者为中共河北省邢台地委书记)


第5版()
专栏: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为繁荣党的建设读物出力
现在,不少基层党组织不再为党的建设读物短缺而犯愁了。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4年成立了党建读物编辑室,至今已编辑出版的党建读物三十多种,总计逾五百万册。
两年多来,这个编辑室八位同志经常深入基层,听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意见与呼声,根据实际需要选题,组织稿件,编辑加工。他们了解到在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过程中,基层党支部干部的新成员较多,对党支部的工作不够熟悉,缺乏经验,他们便编辑出版了《党支部工作手册》一书,介绍支部工作的有关知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具体程序。这本《手册》已再版四次,总印数达一百六十八万册。近似这类现实性很强的书,还有《信访工作基本知识》、《怎样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以及即将出版的《干部人事工作手册》、《工会工作手册》等。
这个编辑室的同志认为,紧密配合全党工作编辑出版有关读物,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整党以来,他们编辑出版了整党学习文件的辅导学习材料、整党学习资料以及《“文化大革命”分析》等书。为加强工厂、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他们编辑了《实行厂长负责制后企业党委工作经验选编》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
新的历史时期给党的组织人事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读者的要求,这个编辑室及时编辑出版了《今天的思考》、《改革者的塑像》以及《论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人事制度改革探讨论文选》等书。编辑出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学》《政工干部必备》,除了介绍政工干部必须掌握的政治理论知识外,还介绍了其他领域的知识和当代科学技术新成就。 (曹进)


第5版()
专栏:

湖南黔阳县委整党后认真改进工作作风。图为县委副书记、县长赵印华(左二)在双溪乡和农民研究生产。
王斌摄


第5版()
专栏:

  暮年,也有人生的春光
  陈维伟
天有黄昏,人有暮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然而,海军离休干部、共产党员任永志、岳进夫妇,却在暮年寻找到明媚的春光。他们没有把离休视为“生命终结前的闲居”,而是精神饱满地跨入人生新的旅程,在不断向人民奉献光和热的同时,也更加充实和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也许有人不大理解:任永志是一位副师职部队干部,他与老伴一道离休,待遇肯定不低,何苦不图个安闲、过个舒适的晚年呢?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壮心不已”。一个共产党员的“壮心”,说到底就是奋斗一生,为人民谋幸福、谋利益。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并不会因年高而志衰。
世上不可能有神通广大的“全才”,每个人却会有自己的特长或专长,这正是为人民服务的有利条件。任永志夫妇离休后正是依据自己的特有条件——精通医术,开办了治疗眼疾的诊所。在这个小天地里,他们大显身手,创造了奇迹般的成果,编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他们的事迹值得人们学习和深思。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都怀有满腔热情,但却并没有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问题就在于是不是善于自己安排自己。还有一些单位、部门硬是给一些老同志挂上“名誉会长”、“名誉顾问”等头衔,其中不少人仅仅是利用老同志的名声为自己装门面。这样,就不如切切实实为老同志发挥余热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
近些年,我国已有数百万老同志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这样,安排好老同志的晚年生活,让他们把尚存的光和热继续奉献给人民,就成了一项关系我国四化建设和安定团结的重要工作。各地应当在保证这些老同志休息好、生活好的同时,为他们发挥“余热”、用其所长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一些既有益于老同志身心健康、又能取得明显社会效益的活动。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只要离退休老同志“壮心不已”,再加上组织和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他们一定能够寻找到暮年的灿烂春光,度过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晚年。


第5版()
专栏: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
  农村整党经验值得借鉴
前不久,贵报“党的生活”专版发表了陕西省南郑县和河北省丰润县有关农村整党方面的两篇文章,材料充实,观点鲜明,对于县委如何领导农村整党和农村基层整党解决什么问题,都讲得有根有据,实实在在,颇有借鉴意义。农村整党刚刚开始不久,下面很需要提供信息,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导。
北京市万寿路
李少仁 尤福贵
 不能忽视这样的干部
看了贵报六月十七日五版《年过半百又一春》的报道,颇为许龙超的事迹所鼓舞。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学生,仅用五百多天时间,学完了大学四年的主要课程,成了一名律师。一份聘书给他带来新的希望。兴奋之余,我不由想到,有少数地区和部门,不分青红皂白,抠年龄,抠文凭,将选干标准简单化,把一些许龙超式的五十岁上下有经验的老干部挤在一边,实在有些可惜。
河北省秦皇岛市木
材公司 黄振远


第5版()
专栏:

  晚霞在燃烧
  ——记海军离休干部、共产党员任永志、岳进夫妇
  本报记者 舒瑜 《人民海军》特约记者 赵岳龙 梁远兵
晚霞给苍翠的燕山染上一层淡淡的桔黄。燕山脚下的密云县季庄小院沐浴在柔和的霞光中。从季庄小院里,不时荡漾出一阵阵欢声笑语。谁能想到,谈笑风生的这些人,竟是不久以前濒临绝境的病员!
这个小院是一个没挂任何牌子、也没有任何正式称呼的诊所。主持诊所工作的是两位“老八路”——海军离休干部、共产党员任永志、岳进夫妇。
在新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1983年6月,某项国家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之一、海军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任永志离休了。四十三年戎马倥偬的军旅岁月,是那么紧张激烈,又那么多姿多彩。而现在,生活似乎突然变得平静而悠闲了。他曾在牌桌边消磨,也曾到湖畔垂钓,但内心一直难以平静,一连串的问号浮上心头:离休意味着什么?是生命终结前的闲居,还是跨入人生新阶段的开始?
任永志及其老伴岳进,分别是1940年、1939年参军的“老八路”。在部队里,他们当过多年的卫生员。解放前夕,任永志到第一军医大学学习,后来担任过海军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岳进是原解放军政治学院门诊部眼科主治军医,1 983年被批准按副师职待遇离休。一天,任大夫对老伴说:“世界上患眼疾的有五亿人,在失明的四千多万人中有三分之二是可以治愈的。我们都是眼科医生,虽然离休了,但还能做事。今后就在家里给人治病吧!”丈夫讲出了妻子的心里话,她咋能不高兴!
任永志、岳进夫妇把家庭当作诊所。遇上远道而来的求医者,他们帮助寻找住处,送医送药上门。外地来的患者进京住宿有困难,他们就在家里支个钢丝床,让患者住在家里。不到十个月,这个“家庭诊所”接待并诊治病人二百三十名。
1984年秋,任永志重返北京密云县。密云是任永志的老家,抗战时期他曾在这一带参加过战斗。当他了解到老区仍然缺医少药的困难后,便背起药箱,走村串户,来到密云县义务行医。有些中草药买不到,他翻山越岭自己采制。
任永志热心为群众义务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病人找上门来。任永志决定找个固定的医疗点,以方便群众求医。他骑着自行车,在密云县城找了一个又一个部门,终于得到密云县
人防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为他办“诊所”腾出了地下仓库的几间房。任永志和人防办公室的同志一起,挖土,搬石,填坑,修整了库前的路面。为了解决病人吃饭问题,他们又自己动手,垒起土灶,搭起锅台。1985年3月,诊所正式开业。后来,由于人防仓库另有它用,诊所就搬迁到密云县季庄小院。
来诊所治病的络绎不绝,任永志应接不暇。一天,他回到城里的家中,对老伴说:“这次是回来搬援兵的。你也去密云,怎么样?”老伴非常支持丈夫的工作,但她也有难处:老两口都去密云,把小孙子丢在家里谁来照顾?任永志说:“咱们花钱给
小孙子请个保姆吧。”没过几天,岳进也迁居到了密云。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这个小诊所,就象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是由近二十名病人和年过花甲的任永志、岳进夫妇组成的。
诊所里最小的病号叫张越,是位来自武汉的十四五岁的小姑娘。1984年3月的一天,张越突然感到眼睛疼痛。经医院诊断,原来是视网膜血管阻塞。有位医生悄悄地告诉张越的母亲:“你家会有个小瞎子啊!”张越在母亲牵扶下从武汉赶到北京,走了十几家医院,病情仍没有好转。母亲感到绝望了,牵着女儿到雍和宫,在一座座面目慈善的佛像面前点起一束束香,磕了一个个头,默默祈祷上苍赐给女儿光明,让她重新回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张越刚来诊所时,双眼失明,全身浮肿,连饭也咽不下去。任大夫先从调节张越的身体功能入手,消除她的虚肿症。接着,两老又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给她治眼病。见张越闷得慌,老两口就给她讲故事;见她胃口不好,就给她做可口的饭菜;她的生日到了,老两口就买来鲤鱼和蛋糕,为她庆贺。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张越的视力恢复到零点零五以上。大而亮的眼睛,跳跃着火花;湿润润的眸子,闪耀着喜泪。6月13日,张越出院了。临别时,任永志、岳进送给张越一件漂亮的上衣、一双白梁金边凉鞋和一双长统丝袜。张越的父亲拿出没有烧完的香,激动地说:“祈求菩萨,菩萨不能发慈悲。是两老给我女儿带来了光明。这香就留给你们吧!”
1985年7月,诊所里来了一位战斗英雄——熊宗起。熊宗起在老山前线的战斗中,为保护战友,两眼被炸伤后失明。在昆明一所军队医院住院期间,他的外伤性炎症久治不愈。后来,他又被送到北京治疗,但炎症还是反复发作,生活不能自理。熊宗起由父亲陪伴来到密云找任大夫。任大夫检查了这位前线功臣的双眼,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是一双多么不平常的眼睛啊!它曾洞察南疆边陲的秋毫;它曾瞄准入侵的敌寇;它里面奔流着渴望新生活的灼热激情!任大夫决心救活这双眼睛。有的人劝任大夫:“小熊的眼病很复杂,连一些大医院也束手无策。若收他进来,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就砸了!”
望着病人含泪的眼,任大夫心里一阵热。他回想起战争年代,自己负伤了,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背着他突围、脱险;自
己也曾冒着生命危险,使伤员痊愈并重返前线。当时,谁考虑过个人的安危和利害得失?想到这里,他对老伴说:“战士在前线流血流汗,不怕牺牲,我们怎能计较个人的名利、地位?在有限的生命里抢救更多的伤、病员,是我们光荣的责任。”
两个昔日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的“老八路”,今天又冒着风险为抢救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而冲锋陷阵了!他俩根据小熊的病情,详细研究了用中药、西药综合治理的方案。为了对症下药,万无一失,夫妇俩反复查找资料,直到深夜。
除了注射、服用大夫开列的药物之外,还有一味更重要的药,那就是大夫的深厚情意。小熊由于病痛厉害,久久难以入睡。任大夫就和小熊住在一起,亲自护理,昼夜伺候。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小熊的视力由失明提高到了零点三。
在贡献与索取的天平上,往往能衡量出人们的人生价值。某市有个“康复协会”,听说离休的任永志治好了不少疑难病,特地派人上门请他“出山”当顾问,每月愿付酬金三百元。任永志婉言谢绝了。有人还以为他不当顾问是嫌钱少,甚至猜测:“夫妻俩开诊所,准有大赚头。”不明底细的人哪里知道:任永志夫妇行医,不仅分文不取,反而贴进去几千元钱!
全套眼科器械、药棉、纱布……是他们自费买的,仅这些就花去一千多元!溪翁庄的张淑风为治眼疾,早些年背了六七百元的债。任大夫为她买药、打针、做手术,使这个陷入困境的农妇重见光明。张淑风找任大夫结算治疗费,老头儿一笑了之:“算啥钱哟!钱再多也买不到一双好眼呀!”
壮心不已 探索不止
眼睛被人称为“心灵之窗”。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具有良好的立体视觉和双眼视觉功能。眼睛的语言是最丰富的。正常的人眼每天约留下几万幅影像,能在光谱中看到一百六十种不同的色彩。有了明亮的双眼,才有眼和手敏捷而又精巧的配合,才能更有效地劳动和生活。失去了眼睛,给人们带来多大的痛苦啊!要医治失明的眼睛,仅仅怀有为人民服务的一片赤诚是不够的,还要有高超的医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小的诊所,系着千千万万人的心!来到这个诊所的,有的是患病二三十年、辗转十几所医院而医治无效的老病号,有
的是被宣布患了“不治之症”,怀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奔往“最
后一站”的。任大夫在欢迎病人的茶话会上郑重宣布:“绝不拿
大家作试验,不安全的药绝不采用,没把握的医疗方法绝不实
行。”每配制一种新药后,任大夫总是往椅子上一坐,头一仰,
认真地对老伴说:“老太婆,先给我试试。”
去年4月,河北省武警总队医院男护士王增民在一名军医搀扶下找到任大夫。小王患眼底视网膜静脉炎,右眼并发出血性青光眼。小王到几家医院治疗,得到的答复是:“只有作摘除右
眼球手术才能解除病痛。”小王的母亲听说后当即昏倒在地。
任永志、岳进夫妇反复地进行讨论、研究,一个中、西药
结合的治疗方案拿出来了。小王的陪同医生看到处方单后疑惑不解:“这种药是治疗外组织损伤的药,怎么用来治眼病呢?”第二天他专门跑到北京医学院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还是查不到这种治疗方法。他回来问任大夫:“这种方法是哪本书里写的?”任大夫笑了,一双亮眼透出睿智的光芒和温厚的神情:“别去查了,书上写的都是过去别人总结的经验,咱们现在做的才是以后要写进书里的东西。”经过任永志夫妇一个半月的精心医治,小王的眼珠保住了,视力恢复正常。小王回到战斗岗位后不久,捧着一尊雕塑品——搏击长空的雄鹰,来到北京,送给任大夫:“感谢两老给了我一双雄鹰一样明亮的眼睛!”
科学研究上的每一点新的突破都来之不易,而一旦有所突破,也容易招来怀疑和非议。习惯势力的巨大惰性总是阻止任何新东西破土而出。当任永志夫妇将眼疾、脉管炎等方面一些
“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的时候,有的人却说:“江湖医生糊弄人!治眼病给人吃跌打丸——从未听说过!”这话传到任大夫耳里,他淡然一笑:“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人们对科学和真理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勇敢地探索,才有可能在科学的领域中发现崭新的天地。如果我们不打破常规,老是原地踏步,疑难病就永远也治不好了!”
为人民解除病痛的强烈责任感,激发了任永志夫妇极大的学习热情。他们与老中医切磋医术,向民间医生寻觅秘方,吸收当今最新医学成果。在离休后的三年里,任永志夫妇为群众诊治一千六百余人次。
患脉管炎十年,差点截肢的教师,在讲坛边站了起来;
患视神经萎缩的盲童,回到明亮的教室,能看书写字了;
因失明而两次打算自杀的女话务员,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因为展现在她眼前的是蓝天、绿地和金灿灿的阳光;
一位重见光明的老作家,热泪纵横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词:“去年十月秋风起,眼失光明。心坠愁城,多少名医判‘死刑’。寻针觅药逢高手,百草群攻,朽目回生,今日青山山更青。”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任永志夫妇的晚年,就象燃烧着的色彩斑斓的晚霞,喷射出亮光和炽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