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胡耀邦瞻仰孙中山先生蒙难室
新华社伦敦6月8日电 (记者程克雄)正在英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今天下午来到中国大使馆,瞻仰了馆内的孙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室,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这位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的由衷景仰。
为推翻清朝统治而奔走海外的孙中山先生,1896年10月11日,从美国来到伦敦后不久,被当时的清朝驻英公使馆绑架,囚禁在馆内楼上一个偏僻角落的小房间里,与外界完全断绝联系。公使馆密谋把他押送回国处以死罪。孙中山先生幸得馆内英籍工人柯尔相助和著名医学家康德黎的大力营救,经英国外交部出面交涉,才得以脱险。
胡耀邦同志在李鹏副总理、政协副主席费孝通陪同下走进孙中山先生当年被囚禁十二天的蒙难室,瞻仰了孙中山先生半身铜像。
这座铜像是1937年作为中国特使来伦敦参加英国乔治六世国王加冕典礼的孔祥熙,奉命铸立的。
孙中山先生蒙难室是1933年设立的,不久前修葺一新。
胡耀邦总书记参观了孙中山先生蒙难室后挥毫题写了“孙中山先生蒙难室”八个大字。(附图片)
六月八日,胡耀邦总书记一行参观在中国驻英使馆内的孙中山先生蒙难室。
一八九六年十月,孙中山先生曾被清政府驻英公使馆囚禁于此室,后经好友康德黎多方营救,于十月二十三日脱险。
新华社记者 齐铁砚摄(传真照片)


第6版()
专栏:

胡耀邦会见英社会民主党领袖欧文
新华社伦敦6月9日电(记者苏金琥、虞家复)正在伦敦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今天上午在他下榻的海德公园饭店会见了英国社会民主党领袖戴维·欧文博士。
胡耀邦是在参观英国议会上、下两院后会见欧文的。
会见时,胡耀邦和欧文就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都希望中英友好合作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联部部长朱良等参加了会见。


第6版()
专栏:英国通讯

前景光明的中英关系
本报记者 陈特安 李云飞
6月9日上午,英国外交部方形大院里充满了中英两国热烈友好的欢乐气氛。临时搭起的检阅台两旁摆满鲜花。通往唐宁街十号的路上铺着红地毯,中英两国国旗在微风中飘扬,军乐队奏着悠扬的迎宾乐曲,英国首相玛·撒切尔在这里亲自主持正式欢迎胡耀邦总书记的隆重仪式。
上午九点四十五分,身着深蓝色大衣的玛·撒切尔首相来到检阅台旁询问欢迎仪式的准备情况。十点正,乐声嘎然而止,整个大院似乎在屏息谛听着不远处传来的大笨钟的报时钟声。这时,胡总书记乘车缓缓来到,当胡总书记走下汽车后,撒切尔首相迎上前去,两国领导热烈握手,亲切地互致问候。胡总书记一见到撒切尔首相就说:“一年半没见面了。”撒切尔首相回答说:“欢迎,能在这里见到你真是太好了!”两位领导人的握手和问候象征着十分良好的中英关系,也体现了中英两国人民要长久友好下去的共同心愿。撒切尔首相请胡总书记登上检阅台,这时,军乐队奏起了中国国歌。随后,仪仗队队长用中文向胡总书记报告:“总书记,请您检阅仪仗队!”胡总书记检阅了由英格兰皇家警卫第二营组成的仪仗队。他们头戴传统的高顶熊皮帽,身着红色上装和黑色红条裤,显得十分威武雄壮。检阅完毕后,撒切尔首相向胡总书记介绍参加欢迎仪式的英国政府高级官员。胡总书记也向她介绍了李鹏副总理和费孝通副主席等陪同人员。老朋友重逢格外亲切,彼此交谈中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随后,两国领导人并肩步入与外交部大院毗邻的唐宁街十号首相府。
胡总书记会见了撒切尔首相后,前往英国议会大厦,参观并会见英国议会英中小组主席艾德勒和小组成员。艾德勒主席盛赞英中友好合作的加强,他幽默地对胡总书记说:“人民日报记者问我,胡总书记访问英国会不会进一步促进中英关系的发展,我说,不会。因为现在中英关系已经十分友好了,仅仅说促进不够了,而应当说它将使两国关系更加牢固、深厚。”顿时,大家都会意地笑了起来。胡总书记带头鼓掌,表示赞同。一位访问过中国的议员也兴奋地对记者说:“胡总书记这次来访是英中关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将给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以巨大的推动。”
的确,中英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更是获得了迅速发展。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都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年半前,胡总书记结识撒切尔首相时,正值她专程前往北京签署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胡总书记的这次来访,是继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署以及赵紫阳总理去年访英之后,中英关系的又一重大发展,而女王陛下今年10月对我国的首次访问,则将为中英关系增添新的一页。
昨天傍晚,胡总书记特意前往设在我国驻英国大使馆二楼的孙中山先生蒙难纪念室参观。这是当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蒙难的地方。1933年辟为纪念室,最近使馆重建时又妥加保留并且修葺一新。房间很小,里面放置着孙中山先生和他的英国老师康德黎先生的半身铜像。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先生于1896年辗转来到英国,却不幸被清政府驻英公使馆派人诱至公使馆,拘禁在这个小房间里,并拟密解清廷予以杀害。在这危急关头,孙中山先生通过馆内的英籍工人柯尔及其妻子把密信送给孙中山先生的老师康德黎爵士。康德黎爵士旋即多方奔走营救,终于使中山先生脱险。孙中山先生自1896年10月11日至23日囚于此室,历时十二天。他后来在谈到这一段经历时说:“予之政治生涯实始于是年,予之以奔走国事而姓名腾诸英人之口实始于是地。”
胡总书记怀着浓厚的兴趣听我国驻英大使胡定一的介绍,并仔细地观看室内的每一样纪念物。他指着朝南的窗户并掀开窗帘说,这大概就是当年把密信送出去的地方吧。胡定一大使回答说,是的。之后,胡总书记在使馆的大厅里题写了“孙中山先生蒙难室”几个大字,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表示了对这位中国革命的先驱者的崇敬和景仰。
孙中山先生当年在伦敦的经历是中英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现在中英两国的关系用撒切尔首相的话来说,就是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人们认为,中英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
(本报伦敦6月9日电)


第6版()
专栏:

贝鲁特激战短暂停息后再度爆发 伊朗叙利亚同双方会谈进行调解
新华社贝鲁特、大马士革6月8日电 黎巴嫩什叶派“阿迈勒”运动民兵同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之间的激战短暂停息后,于8日下午在夏蒂拉和布拉杰奈堡两个巴勒斯坦难民营地区再度恢复。伊朗和叙利亚正分别同交战双方领导人会谈,进行调解。
在8日下午的激战中,双方动用了坦克、迫击炮、反坦克火箭和机枪,战斗一直持续到8日晚上,有一名巴勒斯坦人被炸死,九人被炸伤。
自5月19日双方武装力量在巴勒斯坦难民营开始激战以来,双方已有八十多人被打死,五百四十多人受伤。这种持续不断的激烈冲突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关注。
叙利亚副总统阿卜杜勒·哈利姆·哈达姆8日在大马士革同黎巴嫩什叶派“阿迈勒”运动领导人贝里就这一冲突进行了两小时会谈。
会谈结束后,“阿迈勒”运动领袖贝里对记者说,他将在二十四小时内同巴勒斯坦民族拯救阵线的代表团就如何结束武装冲突问题进行谈判,叙利亚副总统和黎巴嫩德鲁兹民兵领导人琼卜拉特也将参加这一谈判。
另外,由伊朗外交部副部长穆罕默德·阿里·贝沙拉率领的伊朗代表团结束对叙利亚的访问后,8日抵达贝鲁特。有消息说,伊朗代表团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调解“阿迈勒”运动民兵同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在贝鲁特难民营的冲突。但另有消息说,伊朗代表团访问的目的是为了调解以叙利亚军队和叙利亚支持的“阿迈勒”运动为一方同以伊朗支持的真主党民兵为另一方的关系。这两派曾在贝卡谷地发生武装冲突。(附图片)
伊朗首都德黑兰群众6月6日举行示威游行,抗议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李鹏会见英能源大臣贸工大臣
新华社伦敦6月9日电 (记者于承智)陪同胡耀邦总书记访问的中国副总理李鹏今天上午分别会见了英国能源大臣彼得·沃克和贸易和工业大臣保罗·钱农。
李鹏副总理和彼得·沃克大臣满意地回顾了英、中两国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关系。双方对两国在石油方面合作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李鹏副总理和保罗·钱农大臣对两国的经济贸易发展感到满意,并就今后如何开拓新的合作领域交换了意见。双方相信,两国在经贸方面的合作还将进一步发展。
会见是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第6版()
专栏:

坦博号召南非黑人行动起来
大规模纪念索韦托惨案十周年
南非当局扬言将镇压纪念活动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来自卢萨卡的消息说,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领导人坦博8日在卢萨卡呼吁黑人行动起来,使6月16日索韦托惨案十周年纪念活动成为“大规模群众斗争的开始”。
坦博在广播讲话中号召南非和纳米比亚青年使用一切可行手段来摧毁种族隔离机构。他说:“通过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在斗争中要勇敢,要团结。”
谈到最近南非对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袭击时,坦博指出:“我们越是前进,博塔之流就越会在绝望中反扑。我们要加紧斗争,使他们不能占有历史的主动权。”
据约翰内斯堡消息,南非当局9日发出“最强硬警告”,扬言它将对6月16日索韦托惨案十周年纪念日那天可能发生的黑人暴动采取严厉行动。南非当局的电台在它发表的一篇评论中声称任何纪念活动都将被视为“不祥之兆”。评论威胁说,“在目前情况下,负责维护法律和秩序的力量如不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那是不可思议的”。
索韦托惨案发生在1976年6月16日,这天大约有六百名反对种族隔离的黑人示威者被南非当局打死。南非黑人每年都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


第6版()
专栏:

非统解放委员会主席对南部非洲形势表示乐观
南非袭击未能达到威慑邻国目的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6月8日电 非洲统一组织解放委员会主席、尼日利亚外交部长博拉吉·阿金耶米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他对南部非洲的形势表示乐观。
他是在南非上月军事入侵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赞比亚后,对南部非洲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后得出这一印象的。
他说,解放战士继续斗争的承诺和决心使他受到鼓舞。他说,值得一提的是前线国家在反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斗争中作出了牺牲。
他指出,南非的袭击并没有达到威慑邻近非洲国家的目的。
他说,由于里根政府给安哥拉反政府武装——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军事援助,有必要在物质和外交方面加强对自由战士的支持来对付美国的军事援助。
阿金耶米是在访问了安哥拉、赞比亚、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后到达这里的。这是他五国之行的最后一站。
非洲统一组织解放委员会于1963年7月成立,总部设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其任务是向非洲的解放运动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


第6版()
专栏:

伊朗和巴解希望发展关系
新华社科威特6月8日电 据阿联酋《团结报》8日报道,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同由伊朗革命卫队部长杜斯特率领的高级代表团最近在突尼斯就双边关系的“积极和消极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会谈。
伊朗代表团表示了伊朗“同巴解组织恢复关系的诚意”,巴解方面也表示希望扩大双方在政治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并建议伊朗结束同伊拉克的战争。
杜斯特转达了伊朗领袖霍梅尼对阿拉法特访伊的邀请,阿拉法特接受了邀请并表示,他访伊时将再一次为结束两伊战争进行调解。


第6版()
专栏:

朝鲜谴责美国和南朝鲜海军联合演习
新华社平壤6月8日电 朝鲜《劳动新闻》今天发表评论,强烈谴责美国和南朝鲜从今天开始举行的“海军联合演习”。
据报道,美国和南朝鲜在朝鲜东海举行的这次“海军联合演习”将持续到6月14日。美国第七舰队将参加这一演习。美国和南朝鲜方面声称,这次演习是“为了提高联合作战能力”。
这篇评论指出,美国第七舰队是参加朝鲜战争、并对朝鲜的和平城市、村庄进行过狂轰滥炸的“臭名远扬的海盗舰队”。
评论强烈谴责这一军事演习是“激化朝鲜半岛及其周围的局势,妨碍重开北南对话,威胁亚洲和世界和平的犯罪行动”。评论指出,这清楚地表明了美国对朝鲜、对亚洲战略的“军事冒险性质”。
评论强调,朝鲜人民和世界人民希望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重开北南对话,实现国家的和平与和平统一,决不允许美国和南朝鲜当局冒险的战争阴谋活动。


第6版()
专栏:

布基纳法索总统谈布马边界问题
强调必须和平解决领土争端
新华社阿克拉6月7日电 布基纳法索总统桑卡拉今天在这里强调了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必要性。
桑卡拉是在对加纳进行一天正式访问时说这番话的。
桑卡拉今天上午到达阿克拉时对记者说,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布基纳法索和加纳的双边关系。
他在谈到布基纳法索和马里的边界冲突问题时说,在阿尔及利亚和其他一些非洲国家的调解下,布、马两国正就此进行谈判。他说,和平解决领土争端问题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使两国致力于本国的发展。
在访问期间,桑卡拉同加纳国家元首罗林斯进行了四个小时的秘密会谈。据加纳通讯社报道,会谈主要涉及该地区的安全局势和双边问题。
桑卡拉已于今天下午回国。


第6版()
专栏:新闻综述

贝鲁特难民营冲突日趋激化
本报记者 陈积昌 周国铭
自5月19日黎巴嫩什叶派“阿迈勒”运动民兵和部分黎巴嫩政府军与巴勒斯坦武装在萨卜拉、夏蒂拉和布拉杰奈堡难民营爆发冲突以来,已持续二十多天,死伤达数百人。虽然双方曾多次达成停火协议,但墨迹未干,冲突又起。难民营战斗愈演愈烈,支持巴勒斯坦人的社会进步党、逊尼派的“二月六日运动”和“警卫者”,与“阿迈勒”运动、复兴社会党和政府军第六旅在贝鲁特市区展开激战。目前,难民营已被“阿迈勒”运动民兵围困,水电被切断,粮食和医药短缺,形势十分危急。6月初,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在突尼斯再次向阿拉伯国家紧急呼吁,要求平息难民营的流血冲突,制止从黎巴嫩驱赶巴勒斯坦人的阴谋。
据报道,这次贝鲁特巴勒斯坦难民营战斗是“阿迈勒”运动民兵与难民营居民发生争执而引起的。事发后,“阿迈勒”运动指责巴解组织试图重返贝鲁特,在难民营建立武装割据。巴勒斯坦方面则谴责“阿迈勒”运动企图用武力消灭难民营的巴勒斯坦武装,一手控制难民营。人们记得,也是在一年前的5、6月间,“阿迈勒”运动民兵和黎巴嫩政府军与巴勒斯坦难民营武装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激烈战斗。最近这次难民营流血冲突实际上是去年难民营战斗的继续,牵连着复杂的政治背景。
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营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1948年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迫使巴勒斯坦难民向黎巴嫩和其它阿拉伯国家迁移。在几次中东战争之后,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越来越多。目前在黎巴嫩共有十三个难民营,几十万巴勒斯坦难民。萨卜拉、夏蒂拉和布拉杰奈堡是位于贝鲁特近郊的三大难民营。1969年,巴解组织和当时的黎巴嫩政府曾达成《开罗协议》,允许巴勒斯坦难民和巴勒斯坦武装在黎巴嫩的存在。1982年6月,以色列借口巴勒斯坦难民营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威胁,大举入侵黎巴嫩,遭到巴勒斯坦武装与黎巴嫩抵抗力量的共同抗击。同年9月,以色列伙同基督教右翼势力,制造了震惊世界的萨卜拉和夏蒂拉难民营的大屠杀惨案。
以色列的侵略使黎巴嫩形势发生急剧变化。1982年9月和1983年12月,巴解武装力量先后撤出贝鲁特和特里波利,巴勒斯坦难民营主要依靠自己的武装民兵保卫安全。另一方面黎巴嫩内部各派力量的对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叙利亚支持的穆斯林民兵在与基督教民兵反复较量之后,占据优势。得到巴勒斯坦人支持的黎巴嫩逊尼派力量与什叶派势力矛盾逐步激化。
1984年2月,“阿迈勒”民兵和社会进步党的德鲁兹民兵联合控制了贝鲁特西区和南郊。“阿迈勒”运动进而要求解除难民营的巴勒斯坦武装,由该组织民兵负责难民营安全,遭到巴勒斯坦方面的拒绝,他们坚持巴勒斯坦难民营必须由巴勒斯坦人保卫。因此,控制与反控制就成了难民营历次战斗的焦点。去年历时一月的难民营冲突虽经有关各方的谈判暂告平息,然而导致难民营局势紧张的多种因素依然存在。去年年底,“阿迈勒”运动、社会进步党和基督教派的“黎巴嫩力量”,在大马士革签署了结束内战的三方协议。其中包括:结束一切非黎巴嫩武装在黎巴嫩的存在;解散所有民兵组织;收缴一切黎巴嫩人和非黎巴嫩人的武器。最近,叙利亚表示,黎巴嫩不能回到1982年巴勒斯坦武装撤离前状况。
难民营的流血冲突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和忧虑。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都发出呼吁,要求双方立即实现停火。黎巴嫩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难民营战斗是“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对处于危机之中的黎巴嫩局势无疑是火上加油。


第6版()
专栏:

菲副总统劳雷尔接见我作家代表团
新华社马尼拉6月9日电 菲律宾副总统萨尔瓦多·劳雷尔今天晚上在这里会见了中国作家代表团。
他对中国客人们说:“我一直极力赞成发展菲中关系。我为目前菲中两国人民之间的紧密联系、较多的文化交流和接触而感到非常高兴。”
劳雷尔说,为了加强菲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他即将赴中国访问。
由袁鹰率领的中国作家代表团是应菲律宾儿童文学协会的邀请,于5月27日到达菲律宾访问的。代表团将于6月10日离开马尼拉回国。


第6版()
专栏:

芬兰外长会见我对外友协代表团
新华社赫尔辛基6月9日电 (记者郑焕清)芬兰外交部长帕沃·韦于吕宁今天在这里会见了由章文晋会长率领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代表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亲切友好的谈话。
韦于吕宁在会谈时说,芬中两国存在着传统的友好关系。近年来,这一关系有了新的有力的发展。他说,中国外长吴学谦不久前对芬兰的访问非常成功。芬兰总理索尔萨也即将访华。他表示相信,两国之间高级访问的增加以及贸易和文化往来的加强必将使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芬兰第二教育部长比约克斯特兰特和司法部长埃克塞尔分别会见了中国客人。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黎巴嫩议长侯赛尼出访法国
应法国议会邀请,黎巴嫩议会议长侯赛因·侯赛尼六月九日离开贝鲁特前往法国进行访问。据黎巴嫩议会方面透露,侯赛尼将与法国领导人就黎安全和中东局势等问题进行会谈。
六月八日,法国外长在欧洲共同体外长会议上指出目前黎巴嫩局势比以前任何时候都糟。他强调说,法国政府不打算从联合国驻黎巴嫩维持和平部队中撤走它的一千五百名士兵。
侯赛尼离开法国后,还将抱着同一目的访问莫斯科。
叙利亚总统接见伊朗副外长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六月七日接见了来访的伊朗副外长穆罕默德·比沙拉提,双方讨论了中东局势和双边关系问题。
叙利亚通讯社报道了比沙拉提向阿萨德递交了伊朗总统哈梅内伊的一封信。
比沙拉提是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关系经约旦国王侯赛因调解而有可能解冻的情况下访问大马士革的。伊朗十分担心叙利亚和伊拉克会改善关系,伊朗报纸曾经警告叙利亚,说它同伊拉克关系的改变,将会对叙利亚在中东的“进步作用”产生影响。
摩国王将释放七十一名囚犯
据摩洛哥马格里布新闻社报道,在开斋节之际,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采取了宽恕措施。根据这些措施,将有七十一名囚犯提前释放,二十九名囚犯部分减刑,另一名从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
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油库着火
据巴基斯坦广播公司六月八日晚上报道,白沙瓦的一座主要油库七日上午失火。消防队经过二十一个小时的奋力扑救,大火已得到控制。
大火是在工人向一个油库卸油时开始燃烧起来的,结果导致三个地下油罐中的十八万升汽油和煤油着火。报道说,起火原因尚不清楚。
有十二支消防队参加了灭火。作为预防措施,油库附近一些居民已经撤离。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