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创造良好环境 帮助排忧解难
  长沙市理直气壮为改革者撑腰
本报讯 长沙市委和市政府理直气壮地为改革者撑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了全市经济改革的蓬勃发展。
近几年,社会上刮起一股非议改革者的冷风,一些勇于改革的同志被搞得灰溜溜的。长沙卷烟厂厂长肖寿松,从1984年7月上任以来,大刀阔斧地整顿企业,当年由全市闻名的亏损大户,一跃成为全市首屈一指的税利大户。但烟厂的改革触犯了少数人,他们向上级领导部门和新闻单位散发材料,说烟厂是虚盈实亏的“假典型”,弄得肖寿松非常苦恼。市委书记王众孚、市长王克英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先后三次到烟厂当众为老肖辟谣“正名”,并写文章,介绍长沙烟厂的改革经验。现在,肖寿松和他的同事们心情舒畅,今年头五个月,实现税利三千四百多万元,单箱税利居全省第一。
长沙市委、市政府保护、帮助改革中的先进人物,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排忧解难。长沙汽车发动机总厂厂长范崇武,去年3月任厂长后,使工厂在短期内生产能力增长十倍,劳动生产率提高六倍。可是,厂里少数人抓住他在改革中的某些缺点和失误,大作文章,搞得范崇武日子很不好过。市委和市政府领导不为闲言碎语干扰视听,在范崇武处境最艰难的时候,主要负责同志来到厂里充分肯定了他坚持改革的成果,鼓励他振奋精神,改正缺点,继续前进。目前,范崇武的问题,经有关部门调查基本澄清,几个诬告者受到查处。 (王先春)


第2版()
专栏:

  万里希望沿海省市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定政策
  重视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 万里副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重视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他说,长期以来,我们对海洋和海洋里蕴藏的巨大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也不够。沿海的几个省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希望大家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把海洋这一门科学或者说这一领域的事情,从研究到应用,从科研到教学,结合得更好一点,把我们的海洋事业尽快搞上去。
万里讲话共谈了五点意见。
第一,要充分认识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对我国的重要意义。他说,我国现在有十亿人口,下一个世纪人口还会有所增加,我国土地就这么大,要寻找新的资源就必须面向海洋。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广阔得很,谁都可以去开发、利用,就看是否有本事了。要研究如何从中央到沿海各省、市、地、县各级都来重视对海洋的研究和开发。
第二,认识一致了以后,就要加强领导。沿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把海洋研究、开发、利用、保护作为一件重要大事。目前海洋科学技术力量分属七八个部门,要研究如何使这么分散的力量形成一个协调的、有中心的、又各有侧重的海洋科研、开发体系。同时,组织起来以后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还是要按照各个地区的不同条件,按照不同海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科研和开发的重点,搞出近期计划和“七五”、“八五”期间的规划,把研究、开发、利用、保护各项工作都组织起来。当前最紧迫的任务,首先是要发展养殖业,改善我们人民的食品结构,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质,让人们的饭桌上有肉、有鱼。对鱼、虾、贝、蟹和海带、海参等各种水产品,凡是可以发展的都要大力发展。我国沿海有大面积的滩涂,也要很好地开发、利用。
第三,要确定政策。在开发、利用海洋方面,对外开放必须加快速度。第一,是要加快引进好品种。第二,要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包括某些先进的养殖生产设备。他说,有许多比较先进的设备,按我们的工业水平应该是可以搞出来的,问题就是没有认真研究,所以这方面非要和工业部门结合起来不可。再有就是要学习外国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基础理论。引进也好,科研也好,开发也好,都需要人才,所以,凡是沿海的各个县都要有计划地培训这方面的专业户,提高他们的科学知识和养殖水平。要有计划地吸收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批这方面比较优秀的专业人才,为这项事业服务。
他说,对内搞活,就需要搞一些立法性质的政策或规定。我们政策的出发点就是如何鼓励人们向养殖业投资、投力,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大力发展养殖业,就需要有点政策,有些政策省里可以自己定。要制定能够促进生产的、促进开发海洋资源和滩涂资源的政策。产品出来后,还要加工、包装、运输,这是一套系统工程。按我们的工业基础,在有的方面是有能力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的,问题就看是不是当作一件大事去搞。
第四,为了长远的发展,必须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前些年近海捕捞过度,有些水产资源严重衰退。要坚决保护资源。科研机构要不断地研究,看水产资源是在增长还是在减退。要经常了解信息,过度捕捞不行,这关系到子孙后代。还有个防止水污染问题,这方面要管严一点,应该有比较好的监测手段。
万里谈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要发展远洋捕捞。他说,不要只在近海转,要到世界各大洋去,沿海有条件的省应当组织一下。总之,海水养殖、淡水养殖都要大发展,捕捞业也要发展,要改变人民的食品结构,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第2版()
专栏:

  珠峰海河山水知音
  本报记者 肖荻
天津、西藏相距遥远,但西藏自治区主席多吉才让却挥笔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一载辛劳,日日夜夜风风雨雨,问相关何处?天津西藏兄弟相亲;
千秋功业,子子孙孙世世代代,视情意安在?珠峰海河山水知音。”
漫步拉萨,你会看到:
崭新的拉萨剧院雄伟壮丽。剧院前花坛里的月季俏丽、水灵。月季,是天津的市花。去年正月,天津援藏职工在北京登机时宁可少带行李、食品,也要把一千棵月季带往高原。到拉萨后,他们喘息未定就动手栽花。现在,那花朵比天津的还大、还美。
根据中央的决定,天津市为西藏承建的拉萨剧院、自治区群众艺术馆、那曲医院住院部、那曲风能试验站,全部提前竣工交付使用。在西藏人民眼里,这更是渗透天津人民情意的四朵鲜花。
一千五百多名天津援藏职工在艰难的拚搏中,写出了光彩夺目的篇章:中建六局机械员陈锡洪,顶风冒雪三闯唐古拉山,催调材料,保证了施工需要。天津二建工人在拉萨剧院工地,从每天工作三小时增至十四个小时,抹灰班长董志强为突击任务连续奋战十七个小时,下班途中竟困睡在路上……
干部在第一线的模范行动,是最有力的动员。拉萨、那曲两个指挥部指挥李玉良和顾隆祥,坚持在现场指挥,和工人同甘共苦。天津市援藏办副主任、六十一岁的工程师于海川,是各省市援藏队伍中最年长的一个,人们说“老于,你拚了老命啦!”
老于三次赴藏,在第一线连续紧张工作五个多月。高原缺氧,年轻人尚感胸闷气憋,老于更感呼吸困难,但他坚持不吸氧气袋里的氧,怕把自己惯娇。天津援藏单位有二十多个,第一线组织施工、协调劳力、监督质量、调拨材料……急如星火,难题很多。他任劳任怨,一次尽管很累了,还抢着去海拔四千七百米的那曲工地。有时没有汽车,他就从住处步行到剧院工地,往返要三个小时。在西藏一年多,老于从没逛过一趟拉萨的闹市八角街,也没登过一次近在眼前的布达拉宫。
尽管条件很差,但他们的工作是非常认真的。他们精打细算,节省建设资金。剧院铝合金窗质量差、座椅不稳,他们从天津叫有关厂家派人来藏一一修好。
在天津建同样规模、水平的剧院,尚需两年,而拉萨剧院,仅用了二百三十二天就提前四个月交工了。不仅外观壮美:金黄色的屋檐,蓝白瓷砖装饰;“热巴情”藏舞、藏戏雕塑,富于民族特色。施工质量也很高。难怪西藏自治区验收时,确认四项工程质量全优,领导同志乘兴挥毫,写下那副激情洋溢的对联。
天津老百姓认为自己家有人援藏是一大光荣。天津园林局把每一家属的录音都捎到西藏,她们嘱咐亲人:为了帮助藏胞,好好干!
今年6月8日,于海川又进藏回访工程。别人都劝他别去,可是老于非去不可!


第2版()
专栏:

  搞好协作配套 开展科研攻关
  东方锅炉厂全力保国家重点建设
本报讯 四川省自贡东方锅炉厂,全力保国家重点电力建设工程,认真搞好协作配套工作,为发展能源工业作出新贡献。
东方锅炉厂是我国制造大型火力发电站锅炉的重点工厂之一。在去年全国装机投运五百万千瓦的机组中,有一百四十万千瓦共七台电站锅炉是这家工厂制造的。这七台锅炉保证了六个国家重点电力工程的机组按期投产。今年,全国又有五百万千瓦装机投运,要求按期完成,东方锅炉厂承担了其中七家大电厂的七台共一百三十五万千瓦的锅炉制造任务。全厂职工奋力拚搏,在3月底,完成了浙江镇海电厂四号炉制造任务;在4月底,完成了山东邹县电厂急需的第二台配三十万千瓦机组的巨型电站锅炉制造任务,于5月9日,已全部发往工地,为工地安装工程争取了一个月的时间,受到水电部、机械工业部贺电表彰。
这个厂在保国家重点电力工程中,把遇到的许多难题,变成了科研和攻关的课题。为适应生产需要,厂内加紧技术改造,自行设计和制造工装五百九十多套;还对主要生产车间进行了工艺平面布局的调整。巨型锅炉的主要部件——汽包,长二十二米、重一百七十五吨,用一百四十五毫米厚的超厚型合金钢板制成。而厂里的卷板机最大限度只能卷一百二十毫米厚的钢板,原有的自动焊接设备也用不上。面对这些困难,高级工程师陈荣舫设计出一种多用模具,采用四千吨水压机把超厚型钢板用压制方法制成汽包筒体;六名经验丰富的电焊师傅连续轮番焊了五天五夜,按期完成任务。
东方锅炉厂全力保国家重点电力建设工程,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值、利润、电站锅炉千瓦数,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王典洪)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何来“一公两”
  孙占荣
走进一家商店,买了一包茶叶,问营业员重量多少,答曰:“一公两。”闻之愕然,“公两”是什么单位?“一公两”又是多少?直到走出店门,细细琢磨,才恍然大悟。这不伦不类的“发明”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商业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对宣传、贯彻法定计量单位担负着较重的任务,影响是很大的。要顺利地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应先从商业部门做起。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培训、宣传工作,走好第一步,切勿“土洋结合”,闹出笑话来。


第2版()
专栏:

  郝建秀在湖北考察时谈开创出口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在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
新华社武汉6月21日电 (湖北日报记者、新华社记者)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郝建秀6月6日至20日考察了湖北的武汉市、沙市市和荆州地区的二十多家工厂、企业。她强调,创造出口创汇工作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开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6月6日至8日,郝建秀参观了武汉毛纺织厂、印染厂、市纺织工业批发市场和工艺美术社等八家企业。她看到这些工厂生产的色调新颖的大花被面、绣绒床单、巴力纱和儿童折叠裙等名优产品后认为,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她提出,湖北棉、麻资源丰富,要把这些资源利用好。要改变出口的产品多是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状况,多出深加工、精加工的终端产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湖北棉、麻资源的优势。
郝建秀考察了“洪湖赤卫队”的故乡——千里江汉平原。这个地区的十一个县,去年县县出口产品收购额超过千万元,沔阳县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郝建秀认为,地、县在出口创汇上可以做出了不起的贡献,创汇工作要城乡一起上。
一路考察中,郝建秀看到许多出口产品是在五六十年代的老设备上生产出来的。郝建秀称赞这些企业的干部职工为创汇工作出了大力,流了大汗。老企业的工人素质好,基础管理好,如果技术改造再跟上去,就会如虎添翼。


第2版()
专栏:

  为争取今年农业取得较好收成
  贵州省领导深入农村组织群众抗旱
据新华社贵阳6月21日电(记者刘扬深、刘子富)中共贵州省委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办实事,带领各族人民与干旱等自然灾害作斗争,为争取今年农业取得较好收成打基础。
今年以来,贵州省春旱、冰雹而至,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面对重重困难,省委常委纷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组织领导抗灾斗争。到目前为止,九名常委中除一人因生病未下去外,其余八人先后到六个地、州中受灾较为严重的三十个县开展工作。他们走向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调查了解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情况,及时将抗旱用的汽油、柴油、水泥、水管等急需物资组织调往生产第一线,动员群众协力抗灾,同时,及时安排了缺粮户的生活问题。由于抗旱得力,尽管今年全省水稻栽插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但旱地作物的播种面积有所扩大,而且播种质量较好,管理较细。
省委书记胡锦涛通过调查,发现受灾严重的毕节地区缺粮问题突出,便及时与省有关领导和粮食部门商量,决定给这个地区增调一千万公斤粮食,使这个地区夏收前群众的口粮问题基本落实。
乌江沿岸的遵义、湄潭、余庆等县,是贵州干旱最严重的地带。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朝文来到这一带,白天察看灾情,晚上同基层干部商讨干旱条件下增产增收的对策。


第2版()
专栏:

  客商云集 千家经营
  长葛县董村形成衡器专业市场
本报讯 据河南日报报道:长葛县董村已成为我国两大衡器生产基地之一。每逢集市,这里的衡器专业市场交易活跃,出售衡器配件的专业户达三四百家,省内外八方客商云集,日成交额达十万元左右。
董村乡木杆秤生产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成为该乡一大支柱产业。到今年5月,全乡从事木杆秤生产的农户发展到一千一百九十九家,有二千二百人就业,年产值达一千万元以上。


第2版()
专栏:

  高速旅游气垫船首航长江三峡
本报讯 6月6日早上七点四十分,“三峡”号旅游气垫船首次从宜昌市大南门码头开出,经葛洲坝二号船闸航行至屈原故里——秭归。全程八十三公里,仅航行两小时十分钟。“三峡”号是第一条航行在三峡的气垫船,由中国船舶公司上海七○八所设计、重庆造船厂建造。船身由铝合金制成,客舱美观舒适安逸,可载客六十人。沿途游客可饱览西陵峡内“三游洞”、“灯影峡”、“黄陵庙”、“黄牛峡”、“牛肝马肺峡”、“青滩滑坡遗址”、“兵书宝剑峡”、“屈原故里”等名胜古迹。 (石冬)


第2版()
专栏:

统一管理 综合开发
  福州改革住宅建设管理见成效
福州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对全市住宅建设实行统一管理,综合开发,加快了城市建设速度,促进了商品住宅的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七个新村住宅群,已交付使用的商品房有五百三十四座,七十八万多平方米。
1982年开始,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对全市住宅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综合开发,新建的住宅小区都同时建有商业网点和其他公共设施,使市容有了很大改变,加快了商品住宅建设速度。


第2版()
专栏:

  工贸农贸联合 增强企业活力
  辽宁一至五月出口创汇势头好
辽宁省今年1至5月外贸收购、出口和成交金额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57.9%、50.3%和42%。由于受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影响,辽宁省今年出口创汇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这种情况下,辽宁省广泛开展了工贸、农贸联合,推动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外贸生产和出口企业的活力。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冲破“壁垒”振兴“三河”
  ——肥西县三河镇的调查
  本报记者 吴长生
出合肥,南行百里,便是肥西县三河镇。这里,曾因太平军李秀成、陈玉成重挫湘军李续宾的“三河大捷”而闻名遐迩,但记者访三河,并非出于凭吊古战场的雅兴,而是想亲眼看看,这曾被称为“皖中商业走廊”的古镇,是怎样复兴的。
三河的苏醒
汽车开到三河镇边,却不能进镇,一行人只好沿着弯曲的小巷,步行入镇。没想到只百十米,就踏上镇中街面了。喝!好一派热闹景象。“丁”字形的大街,足有十来米宽,站在三岔路口,左右张望,难以看到尽头。县委同来的老施说:“总共有七八里哩。”青石板道,老式门面,商店、饭馆一家紧挨一家,大多保持着古朴的风韵。时已过午,但街上的菜担、肉案还没全部散去。菜仍是青灵灵的象要滴水,藕依旧泛着牙黄的嫩色;去净羽毛、砍掉头脚、劈成两半的鲜鹅,肥瘦相宜的猪肉,以及活蹦蹦的鲫鱼,招徕着一拨拨迟到的顾客。街西头的竹木市场上,直立、平躺着一排排、一根根来自皖西大别山区的“远客”。羽毛收购站前,拥着出售羽毛的农民……
三河镇复苏了!据介绍,镇上四个街道办事处、两个行政村,一万八千多人,去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两千二百多万元;商品销售额近七千万元。这里是肥西、庐江、舒城三县的交界处,人称“鸡鸣闻三县”,而距三县的县城恰恰都是三十来公里,在这个范围内没有大集镇,因此自然成了经济中心。每天有近万人上集,最多时超过三万。光往返于肥西、合肥方向的客车就多达四十班。近年来,老的商业部门扩大了规模、增加了项目。现在,镇上国营、集体的商业网点共有一百多个。个体工商户就更多了,大约有五百多个,其中不少是新进镇的农民。农副产品集市贸易逐日兴旺,传统的大米交易也开始恢复。
历史的“后遗症”
变化是令人欣喜的,但三河人也有不少苦恼。镇党委书记陈维祥说:人家走十步,我们才能迈一步,能高兴得起来吗?
最让人头疼的“污水河”。三河,即杭埠、丰乐、南河三条河流在此汇合。古镇正是兴于“水”的。过去,两河绕镇而过,一水横贯其间,加上交叉的河道,镇内几乎处处可行船停舟。水路上通大别山区,下经巢湖可抵合肥、入长江。四周巢湖平原鱼米之乡,都与三河水道相连。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优势,使三河很早就成为皖中大米、家禽、鱼类、竹木山货的集散重镇,曾有“装不完的三河”之说。最兴盛时镇上的各类行、店、栈、坊上千家,光米行就有一百三十余家。四十年代后期三河开始走向萧条。特别是七十年代中,治理杭埠等河流时,只强调防洪,不顾对一方经济的严重影响,竟堵死了三河镇赖以生存的进镇河道。水流不进镇,船也驶不进镇。原来的活水道变成了死水沟。镇中座座拱桥依在,但看不到昔日“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的盛景,只见宽宽的故河道中汪着一荡灰褐色的腻水。历史的失误,把经济命脉变成污染之源。三河人民不仅要受污染之苦,而且蒙受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仅镇中的数十家工厂、几百家商店因水路被堵,每年倒运货物、产品的费用,损耗就要增加几十万元。
随着古镇经济的复苏,人们治理“污水河”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人们清楚:要振兴三河,非得恢复优势,通水不可。人们也清楚:实现这个愿望,理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三河人实在是力不从心。镇里的经济可以说是一个空壳子。为什么会这样“惨”?人们纷纷诉说起“条块分割”的苦处。
无形壁垒的困扰
三河镇虽小,但存在旧经济体制的弊端不少。
首先是“条”与“块”的矛盾。上级各经济部门在三河几乎都有下伸单位,国营的百货分销处、工厂、粮站,集体的供销社、航运公司,二轻系统的九个厂……它们在三河是有实力的“大户”,但上头又各自有“婆婆”,占着镇上的一块地盘,却与镇上基本没经济联系。各单位独自作战,赚钱,按“条条”上交。镇上好处得不到,麻烦却不少,许多市政服务工作都得镇上做,磕磕碰碰的事还时有发生。例如,为了发展经济,最近镇上与合肥市某大厂建立了联系,对方准备把自行车手闸扩散给镇上生产。可镇里缺少资金,没法较快建厂房、买设备,县二轻系统的两个厂,部分现成的厂房、设备本可利用。但因为镇管不了厂,又不愿把到手的生意让出去,所以只好忙着到处筹款,坚持自己干。看来总得突破这种分割,逐步建立一种新的协调的经济关系,才更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块块”内部的上下矛盾也很突出。近几年,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三河镇的税收逐年增多。但过去,镇上只有帮助催税、收税的责任,却得不到一点税收增加的实惠。每年税金全数交县,县里再往回拨必须的“人头费”。去年县里给了镇上点超收留成,全镇完成税收一百九十七万元,比上年增长11%多,超计划十一万元,“留成”只有一万多元。而镇上一年路灯电费、维修费就要用六千多元。主管工业的副镇长,手中只有八千元“机动财力”。长期“只取不予或少予”,使三河镇财政极其困难,许多急需办的事情都办不成。
此外,“块块”之间、“条条”之间、条条内部,也常有磨擦。从舒城县东来的公路,就是因“块块”的分割,在镇西成了“断头路”。接这个“断头”,不仅涉及到钱财问题,还涉及到外县、外地区居民的拆迁困难,愈发难办了。曾是交通枢纽的三河,如今变成梗阻的结块,汽车从镇西到镇东竟要兜上百里路的大圈子。前些年,统购统销制度,更是人为地割断了邻近的外县各乡与三河历史上形成的紧密经济联系。三河镇所属农业人口不过四千,耕地不足两千亩,基本没有售粮任务,庐江、舒城两县的主要产粮区恰恰靠近三河,但行政区划的阻隔和限制,却使拥有一万五千吨库容能力的三河镇粮站不能放手收粮,人为地改变粮食的自然合理流向,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面对这众多的难题,复杂的矛盾,三河镇的领导一筹莫展。尽管下伸的都是“神经末梢”,但谁也动不了。难怪一位领导苦笑着说:“‘条条’有‘婆婆’,‘块块’分割着,既没权力也没实力,叫我们怎么总揽全局呢?”看来,“壁垒”不破,三河镇是难以真正复兴的。肥西县的领导看到了三河的难处,已采取了“放权让利”的一些措施。但由于配套改革的问题没有解决,许多问题他们也无能为力。
上述种种情况,鲜明地暴露了历史失误造成的严重后果,更暴露了现行体制钳制经济发展的弊端。它说明,改革的迫切,也反映了改革的艰难。但是,三河镇毕竟是已经复苏了,经济自身的冲动力,必将冲开“污水河”、“断头路”,也必将冲毁道道“壁垒”。三河镇的振兴不过是早迟、快慢的问题而已。


第2版()
专栏:

为了加快通信事业的发展,天津市通讯器件厂积极生产小型电话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占地少,效率高,价格便宜,适合居民宿舍区和高层住宅安装电话总机的需要。图为工人正在组装交换机。 王京隆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