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6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良师益友 风范永存
——纪念李维汉同志诞辰九十周年
平杰三
我和李维汉同志是在1950年3月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期间认识的,当时正处在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党内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维汉同志在这次会议上作了题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的报告。他以党和毛泽东同志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为指导,深刻阐明了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系统地提出了各方面统战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和基本工作方法,着重批判了党内的关门主义倾向,也指出了迁就主义的危害。他的这个报告为建国后的统战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规划了具体道路,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一一都明确地解决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我虽然也读过维汉同志(罗迈)的文章,但对他并不十分了解,经过这次会议,他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1954年,我从华北局调来中央统战部,从此一直在维汉同志直接领导下和他共同工作多年。在长期的共同工作和相处中,他的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意志,高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严谨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和对党的纪律的模范遵守,都给我以深刻的教育和影响。如果说这几十年我为党做了一些工作,有一些长进,这是和维汉同志的教育、帮助和熏陶是分不开的。我常以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维汉同志逝世快两年了,今年6月2日是他诞辰九十周年。回忆往事,更加激起我对他的深切怀念。

维汉同志是我们党建党初期的老党员。早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底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就担任了党的湖南省委书记,参加领导湖南的大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参与和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来长期担任中央一个部门的领导工作。1948年底,他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在党中央领导下主管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历程中,为党和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也犯过错误。在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还受到过错误批判和不公正的处理。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身陷囹圄,精神上、肉体上备受折磨。无论是处在顺境或者逆境,无论遭受多大的挫折和委屈,他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始终坚贞不二。他的信条是,一要革命,二要党。
他在1977年从“流放”地回京,这时已是七十九岁高龄了,还身患重病,但革命精神并不稍衰。他常说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要团结起来向前看。他认真回顾和总结建国以来统战工作的经验,写出了不少重要的有指导意义的文章,作了不少重要讲话,并出版了他的《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著作。他还向中央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建议。例如关于对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人进行复查和平反改正的建议,受到中央的重视和采纳,使这个发生在五十年代中期的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终于得到实事求是的纠正和妥善处理,为党赢得了民心和挽回了声誉。他在党的十二大的书面发言,尖锐地提出了从各级领导班子中彻底清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残余分子的极端重要性,使与会同志受到很大启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他在晚年把写作回忆录当作为党工作的最后努力,为此倾注了许多心血。为了弄清一个问题和史实,他不断地找人谈话,开小会,下去调查。他病逝前三个月,插着氧气管,还在病榻上修改回忆录的文稿,直到停止呼吸,与世长辞,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维汉同志有高度的政治理论修养,善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分析形势,提出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他是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理论的模范。他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毛主席著作是很刻苦、很勤奋的,我在和他共同工作期间,常常看到他深夜不眠,认真研读,思考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马列和毛泽东著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求得正确答案。建国初期,为了研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他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大量有关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的著作,从中得到启示,向党中央提出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特别是公私合营这一主要环节,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道路,受到党中央的赞扬和采纳。
维汉同志常以自己亲身的经历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他说,过去自己曾受过经验主义的束缚,参加革命后,工作一直积极,服从领导,遵守党纪,不闹独立性。从组织上说这是优点。但是在思想上缺乏自觉的能动性,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中央的领导正确时,他的工作成绩比较显著;当中央领导错误时,他的错误也比较突出。他说,1931年以后感到学习理论的重要,到苏联去学习了一年多,又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理论脱离实际,结果在工作中还是犯错误。直到延安整风中,受到毛泽东同志的启发,才真正懂得要把握住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并以此解剖自己,总结经验,找出毛病所在,改变理论同实际相脱节的学习态度。他说,这是他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和世界观上的一次转变。他还说,自己真正懂得一点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就是在延安整风时期把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始的。

维汉同志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具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工作作风。他常说,调查研究的方法是跟毛主席学的。从延安整风以后,就一方面注意学习理论,一方面在工作中注意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事物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得益很大。他说,坐在中央机关里没有饭吃,要走出去,到下面去讨饭吃,就是要到下面去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前进。建国以来,每当统一战线发展的关键时刻,他总是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抓住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针政策,报经中央批准后实行。如他在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所作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报告;1953年提出的经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提出统战工作以教育为主的“七年方针”;1959年到1961年三年暂时困难时期提出“神仙会”的方法,在党外人士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调整党同党外人士的关系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1961年提出的《统一战线的形势与任务》的书面意见,以及在民族工作上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性意见,无一不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实际相结合而提出来的,因而符合实际,具有开创性,在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上能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正是因为他重视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做到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因而能够提出一些独创性的见解。例如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是一个有开创性的贡献。又如关于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发展趋势问题,他根据我国的具体实践,冲破传统的认为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和激烈的观点的束缚,提出这种看法同我国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实际发展和党的政策不相符合的论断。还有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他提出的关于统一战线性质和民主党派性质变化的论断,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变化的论断,关于民族关系变化的论断,等等,无不具有独到的见解,并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维汉同志的这种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和由此进行的对统一战线形势的分析,提出的任务,同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党中央越来越“左”的倾向和“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是相悖的,因而在1962年到1964年李维汉同志遭到两场错误批判,直至“文化大革命”中更受到残酷迫害。在不幸的日子里,他仍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精心阅读马列著作,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认真总结经验,考虑了许多问题,也反省了他在1957年后的一些“左”的错误,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清楚了。
在晚年,他通过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提出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的著名论断,对于全国统战理论的研究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维汉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最后的重要贡献。

维汉同志有坚强的党性,一切从党的利益和要求出发,时时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家属的要求也很严格,一身廉洁,公私分明,从不搞特殊化。他勇于开展自我批评,在工作中经常用自己犯错误的教训和改正错误的努力,现身说法,教育同志。他对三十年代在江西苏区所犯的错误,多次在党的会议上作公开的自我批评。他写回忆录,强调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以集体为主,总结经验为主,反对突出个人,突出自己。在回忆录中,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一点也不隐讳,并且诚恳地进行自我批评。他有高度组织纪律性,把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视为自己的天职,能够自觉地服从组织。历史上,他的工作岗位几经升迁变动,甚至从中央负责人之一降为组织部一名普通干部,他都愉快服从,从无怨言,而且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和工作,争取做出好成绩。他在统一战线工作中非常注意同党外人士广交朋友,交挚友,交铮友,同党外朋友平等相待,对朋友真诚帮助,也欢迎他们提出意见和批评,处处表现民主作风,因而赢得许多党外朋友的尊敬和爱戴。
纪念维汉同志的诞辰九十周年,缅怀他的光辉业绩,我们一定要学习他无限忠于党和人民,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革命品德,更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共同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4版()
专栏:

“公车私用”追踪记
新华社记者 顾万明
5月18日上午十时许,哈尔滨市奋斗副食品商店地下餐厅前,驶来了一列十七辆车的轿车队,一时交通为之堵塞。在这支显目的婚礼车队中还有一辆乐队车。顿时,乐曲高奏,好不热闹!可坐在首车里的新娘、新郎却迟迟不肯下车,原来是录像车未到。围观的群众气愤地说:“婚礼摆场面,越来越不象话了。”
机警的人们记下了其中八辆车的车号,向记者作了反映。记者通过市交警大队监理科查明了这些车的车主:除两辆车属出租汽车公司外,其余都是单位的汽车。“公车私用”情况究竟如何?记者就其中的三辆车作了一番追踪。
07——2340:车主是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一位院领导告诉记者,18日上午八时半,轿车接了一位领导,此后就不知车的去向了,院领导不知道司机赴婚礼之事。记者问他们是否有“公车私用”的收费制度,得到的回答是没有。
07——6277:黑龙江省交际处车队的车。在车队办公室内,一位负责人说,18日以前,这辆轿车就调到省人代会上去了,属会议用车。显然是“会议车”开到婚礼上去了。
07——7138:这原是市救护站的汽车,现已转卖给市商业干部学校。这个学校的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经过查问,是司机的一个朋友求他把哈尔滨歌剧院的乐队拉到婚礼宴席上去,听说新郎是某建筑公司的一位经理。记者问“公车私用”是否收了费,得到的回答也是没有。
从“公车私用”的追踪中,记者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不少单位对司机和车辆缺乏管理,经常不清楚汽车的去向。有的单位没有车库,班后和星期日,汽车由司机随意掌握,为“公车私用”大开了方便之门;二是许多单位对“公车私用”没有收费制度,只要单位领导点头,即可慷国家之慨,摆个人之阔。
记者还在追踪中听到了群众的强烈反应,仅仅一个婚礼就调动了十多辆公车,此风不刹,全国一天该有多少公车在私用啊!“公车私用”不仅使国家经济受到巨大损失,而且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记者漫步街头,面对着滚滚车流,不禁停步沉思:在街上飞驶的这些汽车中,究竟有多少是“公车公用”,又有多少是“公车私用”?这难道不值得各单位在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中认真查一查吗?


第4版()
专栏:

联系实际 进行党的根本宗旨教育
海军某大队党委开展“共产党员得失观”讨论
本报讯 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余秋里最近在听取海军某舰艇大队开展“共产党员得失观”讨论汇报时说:“这个问题很重要。得和失,得什么?得祖国安全,得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没有我们这个军队,祖国就有可能受敌人的欺侮。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建设精神文明,就是理想、党性教育的具体化。”
今年3月初,正在这个大队蹲点的总政整党调研组和大队党委发现,不少同志心里都有一个“小九九”,感到在部队实惠不如地方多,生活没有地方安定,个人吃亏太多,产生了迟走不如早走的想法。大队党委便引导这些同志站在全局的角度,正确处理个人的“得”与“失”。他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重新算了三笔账:一是党的培养帐。大队党委五名常委,其中四人有大专文凭。他们回顾自己成长的历史,感到与党的给予相比,自己献出的却太少。二是对党的贡献账。这些年自己虽然为大队建设作了一些工作,与革命先烈对革命的贡献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三是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账。为国为民作出个人的牺牲,是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应尽的义务。个人吃再大的亏,也应正确对待,积极工作。
“共产党员得失观”的讨论,帮助大队党委成员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矛盾。党委提出了“立足本职夺金牌,献身海疆作表率”的口号,并提出要做到“六个带头”,使部队建设出现了新局面。(张泽南)


第4版()
专栏:

云南省军区党委领导深入千里边防
扎扎实实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本报讯 人民解放军云南省军区党委领导成员努力改进领导作风,深入边防部队调查研究,扎扎实实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区部队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云南省军区担负着中越、中老边境三千多公里边防线的守备任务,所属部队分散,点多、线长,加之云南地形复杂,一些地区交通不便,给军区的领导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去年10月,军区党委新领导班子成员到职后,党委制定了《关于克服官僚主义,改进领导作风的若干问题的规定》,把深入基层、深入边防搞好调查研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来抓。司令员王祖训、政委赵坤一开完交接班会就一同深入边防。他们跑遍了中越边境的扣林山、者阴山、狮子山、罗家坪大山、四连山以及老山地区的几十个边防连队和阵地、哨所,了解了边防一线部队的军政素质、阵地部署、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在地处中越边境的某县,他们了解到县人武部领导班子的部分成员在部队精简整编、武装部即将划归地方建制的情况下不太安心,就逐一找他们谈心,引导他们向为国捐躯的烈士和扎根边疆的英模学习,从而使这个人武部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决心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建设和保卫边疆献出自己的一切力量。在面对越军挑衅的某边防连九号阵地,王祖训、赵坤一同连队干部一道认真察看了地形,分析了敌情,调整了防御部署,使该连在当晚仅用十五分钟就击退了越军一次数十人的进攻,取得了毙敌十余名,我方无一伤亡的战果。
去年10月以来,云南省军区党委七名常委每人至少有两次深入边防连队,帮助解决问题,每次一般都不少于二十天。他们每到一地,不要部属陪同,不层层听汇报,而是下到阵地、哨所、猫耳洞,帮助基层干部正确处理作战训练和精简整编中遇到的问题,及其他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对基层出现的一些问题,他们也做到了深入基层及时处理。今年初,某部发生了一起事故,军区政治部主任喻忠桂在接到发生事故的报告后,当即从昆明连夜驱车赶赴现场,对事故及时进行了妥善处理。
(王昭 舒瑜)


第4版()
专栏:漫话

榜样·希望·力量
李平
几个年轻人在一起议论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痛心疾首,牢骚满腹,觉得此风久刹不绝,且不断花样翻新,似乎已成“绝症”。一位老干部让他们看看云南省安宁县青龙寺乡灭火战斗中的几幕情景,从那里边找找光明,找找希望:
西南曙光机械厂干部左光勤,年纪大,身体差,但奋不顾身参加灭火战斗,别人劝他,他说:“我是党员,党员带头冲在前,群众就会跟上来。”
海军驻厂的七名领导和干部一听到灾情就毫不犹豫地冲上火场,在救火勇士壮烈牺牲的现场,六位海军干部的遗体,倒在离防火带最近的地方。
烈士亲属没有一人提出不合理要求。军代表袁清明的妻子文金华是农村妇女,至今无工作,家里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一个半瘫痪的老人,但她让烈士放心,坚定地表示:“老父亲我养着,我再苦再累也要把两个孩子拉扯成人,要他们象你一样,对得起国家。”
在水火无情的生死关头,在失去亲人的悲恸时刻,他们用自己平凡而又壮烈的行动,普通而又闪光的语言,给人们进行了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多看看这样的行动,多听听这样的语言,人们的灵魂也会受到净化,情操也会得到升华。无庸讳言,目前在党内确实还有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社会生活中也有阴暗面和丑恶现象。但是,在党内更多的是牢记根本宗旨的共产党员,在社会中更多的是在关键时刻英勇无畏的解放军指战员和有淳朴厚道、深明大义的人民群众,这是共产主义事业能够胜利也必定胜利的保证。我想,发牢骚之中有不满于不正之风的积极因素,但它于纠正不正之风是太消极了,还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最有用。


第4版()
专栏:

胡启立田纪云会见新疆地震灾区少年儿童参观团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记者何平)对于来自新疆地震灾区的四十名少年儿童来说,这是终生难忘的一日:今天下午,他们在党中央所在地中南海,见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启立、田纪云。
这四十名少年儿童来自新疆西南部的乌恰县和疏附县乌帕尔乡。去年8月25日,这两个地方发生地震后的第三天,胡启立和田纪云即赶赴灾区慰问、救灾。
下午四时许,一向幽静的中南海湖畔传出一阵阵孩子们的欢笑声。来京参加“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新疆地震灾区少年儿童参观团的小朋友们,身穿鲜艳的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服装,在这里等候着中央领导同志的会见。
“迪里努尔。”胡启立和田纪云一眼就认出了那个曾在去年地震中受伤的维吾尔族小女孩。当时,是胡启立同志用自己的车把她送到医院治疗。迪里努尔伤好以后,曾给胡启立写了一封信,表示感激。胡启立和田纪云也给她写了回信。
胡启立和田纪云拉着迪里努尔的小手关切地问:“腿上的伤全好了吗?没留下什么后遗症吧?”当他们得知迪里努尔的腿伤已经痊愈时,连声说:“好!好!”并把她拉到身旁,和全体小朋友一起合影留念。
参加今天会见的还有: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源潮。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厅里,胡启立、田纪云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
当胡启立同志听说灾区各族人民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团结奋斗,已经重建家园后,高兴地说:“新疆地震灾区各族人民在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奋斗、坚毅顽强的精神,是值得赞扬和提倡的。”
胡启立说:“我们的祖国辽阔广大,人口众多,是一个团结、统一的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为了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就是要加强党政军民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是我们事业必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胡启立说:“少年儿童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要实现在下个世纪中叶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目标,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希望你们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把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田纪云接着胡启立的话说:“希望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来内地参观,加深对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回去以后,把你们的见闻和感受,讲给亲戚、朋友、邻居、同学们听,并转达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和问候。”
胡启立和田纪云代表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向孩子们每人赠送了一本地图册和笔记本,李源潮也代表团中央和少工委向孩子们赠送了礼品。
迪里努尔代表小朋友们向胡启立和田纪云敬献了维吾尔族花帽。


第4版()
专栏:

习仲勋谷牧会见香港知名人士罗德丞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习仲勋和谷牧同志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香港知名人士罗德丞。
罗德丞是应全国政协邀请于5月29日来北京参观访问的。


第4版()
专栏:

皮雷斯总理在常州参观访问
据新华社常州6月1日电 佛得角共和国总理佩德罗·皮雷斯和夫人一行今天在常州市参观了市少年宫,同数百名少年儿童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
佛得角客人是今天上午乘飞机从南京到达常州的。


第4版()
专栏:

雷洁琼会见美国女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访华团
据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雷洁琼今晚在北京饭店会见并宴请以苏姗·墨瑟副教授为团长的美国女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访华团。


第4版()
专栏:

日本朋友访问解放军三○四医院
本报讯 5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四医院接待了五十三名曾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过贡献的日本战友。
三○四医院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二十九后方医院。这批日本战友就是原来投身在这家医院,做救死扶伤工作的。
这批日本朋友是应中日友好协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邀请,前来中国旧地重游和回院探望的。他们之中有:因抢救中国伤员被炸瞎双眼的北原女士,有自费出版二十万字小说《走中国之路》而获盛名的医生元木和男。
他们是1952年回日本的。他们回国后,组成了“长白协会”,一直为日中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努力工作。


第4版()
专栏:

郝树才追悼会在延长县举行
新华社西安6月1日电 原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郝树才同志追悼会,5月31日在陕西省延长县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民政部副部长邹恩同、陕西省省长李庆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严克伦等发来唁电并送了花圈。
郝树才1935年参加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战争年代曾先后荣立四次特等功,两次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两次荣获特等劳动英雄的光荣称号。1955年他自愿回乡务农,任村党支部书记。1979年,他辞去村支书的职务,到离家十几里外的山上为集体护林造林,直至逝世的前三天,他还在山上劳动。延安地区和延长县一千多名干部、群众参加了追悼会。


第4版()
专栏:

一位残疾人的追求
——记保定市劳动模范李保玉
一个双腿有残疾的人,能自谋生活门路,不给社会增添负担,就算不错了。然而,河北省保定市个体劳动者李保玉却远远不止这些。
李保玉今年四十二岁,幼时患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几年前,他在保定市裕华路开了一个小小修鞋店,早出晚归,可有时空手回家,没有分文收入。对此,家里人觉得很奇怪。有一次,他妻子悄悄跟在他后面,要看个究竟。原来,他并没有去店里,而是艰难地摇着手轮车,奔往驻军某部为子弟兵义务修鞋去了。
对李保玉义务修鞋的事,妻子支持,老母亲赞成,但也遭来不少非议:“一个残疾人能挣几个钱糊口就不错了,还为社会尽啥义务?”“这个人真‘傻’,残疾了还想出风头”。李保玉听后说:“残疾人也应该懂得人生的价值。我不能为个人而活着。”儿童节到了,他到幼儿园、小学校为儿童义务修鞋;建军节到了,他为驻地的子弟兵义务修鞋;教师节到了,他又为人民教师义务修鞋。体育场开运动会,或者哪里搞大型施工建设,他都要去尽一份义务,他每年为人们义务修鞋一千多双。
李保玉除修鞋外,还和妻子办起了一个杂货店。收入增加了,多余的钱怎么花?他对妻子说:“日子好过了,咱应该把多余的钱用在为群众和社会办好事上。”1 984年,保定市石油化工厂发生火灾,他手摇轮椅车赶到市委,捐献二百元钱给受伤的工人兄弟;去年离“六一”儿童节还有十几天的时候,他就开始为儿童们筹措款项,购买礼品。他先后摇车到保定市儿童基金会,地直机关幼儿园捐款,给市金钱胡同幼儿园送去一批玩具,5月30日他又专程去河北省儿童基金会捐款。今年春节,李保玉买了近百元的礼品慰问保定市光荣院、社会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去年,保玉认购一千元国库券。知道他家底的同志劝他少买一些,他说:“支援四化建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先国后家,一分也不能少购。”今年初,他主动找到税务局把月税收额由六十元增加到一百五十元。4月中旬,当他听了老山英模报告团的报告后,亲手做了皮鞋,买来了地球仪、香烟、糕点等,寄给了前线战士。
李保玉对社会、对国家慷慨无私,可对自己、对家里人却十分“小气”,花点钱总要算计了再算计。有谁能想到,这位经商几年的人和他的妻子,竟然没穿过一件毛料服、一双象样的皮鞋,孩子们穿的鞋也是补了又补,到现在,家里摆的仍是十几年前的旧家具。有人问他图个啥,他总是乐呵呵地回答:“图的是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对社会有用的人。”几年来,他多次被评为保定市先进工作者,今年3月被评为市劳动模范,今年5月2日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吴子敬


第4版()
专栏:

青年女工鲍桂荣为保卫国家财产,挺身排险,不幸造成终身残疾。鲍桂荣的事迹在报纸上发表后,得到了广西桂林机械厂青年何阳的钦佩和同情。他千里迢迢来到煤都辽宁省抚顺市,把自己的爱情献给了鲍桂荣。婚后,何阳精心照顾鲍桂荣。戴士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