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如何发挥优势
——制定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问题
孙效良
最近,许多地方都在研究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就我接触到的情况看,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这就是如何发挥优势。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发展规划,各省、自治区的发展规划,都属于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研究经济区域发展战略要回答的首要问题,不应是各个产业部门如何协调发展,而应是发挥什么优势,形成什么特长。规划经济区域的发展,应当围绕发挥优势这个核心。
(二)优势,包括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发展什么优势产业,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内容,是较高层次的问题;发展什么优势产品,是研究产品结构的内容,是较低层次的问题。从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需要来说,主要是研究发展什么优势产品,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具体,容易落实。
(三)哪些产品是优势产品,标志只有一条:市场占有率。哪种产品在全省、全国、全世界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它就是省内、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的优势产品。这样,就把优势产品这个抽象概念,变成可以定量分析的东西了,就便于在制定规划时具体把握了。至于多大的市场占有率才够得上优势产品,并不一定需要有固定不变的标准。举例来说,如果某市生产的某种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为5%,那就意味着全国有二十个这样的厂家,就能满足全部需要了,我看这就可以看成是优势产品。当然,市场占有率“不厌其多”,因为市场占有率越高,意味着优势越大。
(四)某种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至少要有两个条件来支持:一是质量拔尖、水平拔尖;二是成本低而效益大。二者居其一就可以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成为优势产品。当然,兼而有之更好。明确这一点,对于研究如何发挥优势大有用处,因为它指出了我们做工作的主攻方向。
(五)优势产品有两种存在状态:现实的优势产品和潜在的优势产品。对于现实的优势产品,在规划中应考虑如何支持其发展,即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潜在的优势产品,在规划中应考虑使它由潜在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
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如果只考虑发展现实的优势产品,而不考虑如何把潜在的优势产品变为现实的优势产品,那么经济发展就会停滞。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不少地方的规划中有这种苗头。在一定意义上说,能否不断发现潜在优势产品,并把它们变为现实的优势产品,决定着经济区域发展的前途。
(六)发展现实的优势产品,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工作: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增加其产量;二是不断提高其质量和水平。比较起来,后者更难,也更重要。因为能否保持优势地位,必须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如果不能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今天的优势产品就可能成为明天的劣势产品。
(七)把潜在优势产品变为现实的优势产品,也需要从两方面做工作:一是发现,二是形成。这两方面的工作难度更大,我们也更不熟悉。
哪种产品是潜在优势产品,不是可以由人们随意确定的,而是由先天的和后天的种种条件决定的。先天条件包括自然资源、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等。其中资源条件尤为重要,因为自然资源的分布乃是地域分工形成的自然基础。后天条件包括历史发展形成的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运输条件和协作环境等等。先天的和后天的条件,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客观的。
发现潜在优势产品的全部工作,就是具体调查和分析先天的和后天的种种客观条件,从而得出哪些有可能成为本地区的优势产品,哪些不可能成为本地区的优势产品。离开分析客观条件去“发现”优势产品,那是注定要碰壁的。
在分析客观条件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某种自然资源丰富,但加工技术不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出选择,是对决策者的考验。总的原则是两条:一是地区发展战略服从全国发展战略;二是以经济效益为最终标准。
发现潜在优势产品,还要支持其转化为现实的优势产品,这就是“形成”优势。“发现”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形成优势是人们主观努力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
(八)发展现实的优势产品,发现潜在优势产品并支持其形成现实的优势产品,都需要我们去做工作。一是要进行规划;二是要制定政策。具体如何规划,需要什么政策?这要靠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去调查、去研究。总的原则是:优势产品就发展,不是优势产品就放弃。
经济区域与自然经济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发挥优势。其中包括发展自己的优势产品通过交换满足其它经济区域的需要;也包括放弃自己的劣势产品通过交换从其它经济区域获得供给。
(九)全国的经济发展规划与经济区域的发展规划,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各个产业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比例决定发展规模,发展规模决定发展速度,发展速度决定投资分配,投资分配决定建设项目。后者强调发挥优势,以发展优势为核心来制定发展规划。
(十)以发挥优势为核心的经济区域发展规划,其实际内容和制定方法与传统的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差别。可否考虑这样的程序:
——以市场占有率为标准,分析并明确现实的优势产品,确定每种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的目标;
——分析客观条件,明确潜在的优势产品,确定每种潜在优势产品形成现实优势产品的时间进度和要求;
——确定每种优势产品的生产企业;
——制定发挥或形成优势产品的经济政策,包括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产品开发、形成生产能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扶植政策;
——集中各种优势产品的发展规划,形成经济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
——如果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还要加上创造发挥优势所必需的社会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
以上只是个大致思路,具体做起来肯定还会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但思路的转变具有决定的意义。新的思路才能产生新的具体办法;不抛开老思路,“新办法”只能是老办法的变型。


第5版()
专栏:

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宏观管理
朱培慰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特别是适合家庭经营的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更加迅速。到1985年底,我国农机总动力已达二点八四亿马力,各种农用拖拉机已达四百六十六万台。“六五”期间,我国农村中新增加的农机总动力和各种农用拖拉机,分别为前二十八年(1952年到1980年)总数的43.9%和79.4%。农业机械在抢季节、抗灾害、夺丰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机的广泛使用还使大批劳动力从农田中解放出来,转入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善,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城乡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农业机械已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进一步改变了过去由农机管理部门采用行政手段层层分配、统购包销的办法。现在,农民是根据自己生产和运输的需要,自主选择购买农机的。购买农机的资金,除银行有少量贷款外,主要靠农民自筹解决。在农机经营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时期,农机经营只有国营和集体的形式,现在大多是由农民个人经营和联户经营,形成国营、集体、合作、联户、个人等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局面。总的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健康的。
但是,农机事业在农村放开搞活以后,也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是随着农民个人和联户购买农业机械的不断增多,不少地方出现农机重复购置、利用率低的现象。例如,东北有些地方,按生产需要说,大中型拖拉机早已饱和,但小型拖拉机仍在不断发展。河北全省有五十六万眼机井,与机井配套的电机和柴油机却有一百二十多万台,已超过了双配套(即一台柴油机和一台电动机)的需要。
二是运输机械作业增加很快,拖拉机配套比逐年下降,主要田间机械作业量逐年减少。1980年,我国农村拖拉机的配套比情况是:大中型拖拉机为1∶2.4,小型拖拉机为1∶1.05。到1985年底,前者下降为1∶1.34,后者下降为1∶0.89。与其他国家相比,这是非常低的。由于拖拉机配套比下降,主要田间机械作业量除机收以外,机耕、机播、机插面积都有所减少。
三是农用动力机械增长与能源供应增长比例不协调。“六五”期间,我国农用动力机械平均每年以一千七百多万马力增长,农村平均每年农用柴油不仅没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从而平均每马力供油量不断减少。1980 年平均每马力柴油供应六十九公斤,1985年下降到只有四十八点六公斤。由于油、机比例不协调,造成不少地方大忙季节缺油停机。据科研部门测定,即使每马力供油量达到八十公斤,按柴油机满负荷计算,也只能工作四百个小时左右,即四十至五十个班次,这个利用率还是比较低的。因此,解决农用动力机械与柴油供应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是农村中超期使用的拖拉机和内燃机不断增多。这些机具不仅作业质量差,牵引功率低,而且修理费和油耗也大大增加。全国匡算,1985年底已有近六千万马力农用动力机械使用期超过十二年以上,预计到“七五”末期,全国将近有一亿马力农用动力机械使用期超过十五年。因此,有计划地对农村超期使用的农机进行更新换代,已势在必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微观搞活的同时,还要加强宏观管理。农业机械化能否健康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从外部条件来看,农机化受能源、资金、劳力转移等因素的影响;从内部条件来看,受拖拉机与配套、配件比例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要求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协调制约农机发展的内外诸因素,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只有这样,农业机械化才具有活力和后劲,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农村改革的新形势。
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宏观管理,应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业机械的销售要加强计划性。农民根据自己生产和运输需要,自主选择购买农机,这个方针必须坚持;但也要根据各地情况和油料供应可能,对农业机械实行计划销售。现在,有些农机供应部门已初步摸索出计划销售的经验,要进一步加以总结,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逐步推广。
第二,要运用信贷和价格等经济杠杆,来指导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去年上半年抽紧银根,银行对农民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贷款严格控制后,不少地方大中型拖拉机滞销问题很突出。现在,多数地区农民对农机产品的要求是“一要小,二要好,三要价钱少”。湖南省的水田耕整机发展快,农民总结出三句话,就是“一头牛的价钱,两头牛的功效,半头牛的消耗”。今后如何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三,对农村超期使用的动力机械,要有计划地更新换代。现在国家对汽车的更新改造抓得很紧,任务明确。而农村中面广量大的拖拉机、内燃机等农用动力机械的更新改造问题,虽然已经提出来了,但还没有真正列上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看来可以采用行政手段和经济办法相结合的措施。经过严格检测,对低能超耗严重的农用动力机械,可以停止供油、停发证照。同时,在经济上国家要拨出专款,对农民分别不同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以鼓励农民及时对农用动力机械更新换代。
第四,坚持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服务。在“七五”期间,要重点提高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积极提高拖拉机的配套比,逐步增加农田机械作业量,为实现粮食高产、稳产服务。同时,积极发展林牧副渔各业的机械化,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


第5版()
专栏:

进一步搞好城乡居民储蓄
姜渭渔
储蓄是银行通过信用手段,把分散在居民手中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用于经济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运用储蓄变消费基金为积累资金,是许多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一条重要途径。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西德的经济迅速增长就明显表现出这一特征。据日本《经济白皮书》统计,1956—1963年,日本居民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西德占9%。这种储蓄率是当时美国、法国的两倍左右,是意大利的三倍多。
随着国民收入特别是居民收入较大幅度的增加,我国居民储蓄近几年持续高速增长。“六五”期间,居民储蓄平均年增长率为32.3%,总增长额达一千二百二十三亿元,相当于1949—1980三十二年间总增长额的三倍。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比1980年前提高了一倍。储蓄已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天,如何进一步发挥储蓄的作用,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正处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近几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国民收入出现超分配的情况。为了给经济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为了理顺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需要及时抑制和消除这种国民收入超分配的现象。在这方面,搞好储蓄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般来说,储蓄本身可以增加货币回笼,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特别是对消费品的需求,平衡商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之间的差额,稳定物价。不仅如此,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储蓄存款,有选择地向企业提供贷款,还可以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发展,而避免通货膨胀。因为银行在通过储蓄吸收存款的基础上向企业发放贷款,实际上是把社会上原有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用于解决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困难。这种从消费基金向生产基金的转化是等量的,既不会因此而增加货币发行,也不会增大社会总需求,改变的只是需求的物质构成,即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变为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增大社会总供给。显然,在总需求膨胀时期,用储蓄投资增加近期供给,从而求得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一种积极的对策。这种措施可以弥补仅仅从抑制需求方面考虑问题的局限,与利用财政赤字或信用扩张增加货币投放相比,更有着截然不同的宏观效应。
当前我们在控制货币投放、抑制总需求膨胀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已趋缓和,但膨胀余波未息。在建的基本建设、过大的投资规模,挤占了并且还在挤占大量的流动资金;已经形成生产能力的投资项目,迫切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投入运行;紧缩期间不可避免的原材料、产成品积压和某些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一系列因素,加剧了流动资金供求之间的矛盾。这就形成了投资膨胀、需求膨胀与现有生产能力开工不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并存的局面,特别是流动资金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正常运转的“瓶颈”。因此,一方面继续压缩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另一方面在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的同时,适当扩大流动资金供给,保证现有企业生产正常运行,已是当务之急。扩大流动资金供给,钱从何处来?积极开展居民储蓄是一个重要来源。应该注意到,近几年居民储蓄虽然增长很快,但仍有潜力可挖。据测算,近几年居民手持现金每年递增20%左右,现金持有量约为储蓄量的50%左右。因此,要鼓励银行积极做好储蓄工作,实行“多存多贷”,尽最大可能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以扩大流动资金的供应,把对消费市场的巨大压力转化为促进近期供给增长的推动力。这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除了用于增加流动资金以外,储蓄资金能否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呢?从原则上说,它是可以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但使用的程度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关键在于实际运用中的相机抉择。在固定资产投资已过度膨胀与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再用储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当然是不明智的。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利用储蓄资金的一个适当的部分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则是可行的。它不仅可以增加积累,而且可以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不过,利用储蓄资金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应用于建设周期较短的原材料供应等有保证的短线项目,以便尽快投产,收到近期即可增加产品供应的效果。
储蓄和消费是居民收入的一对孪生兄弟,从静态分析,它们相互制约,互为消长。用于消费的份额增大,储蓄就会减少;反之,储蓄增多,消费就要减少。但是从动态分析,它们却可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储蓄的运用可以扩大生产增加供给,提供日益丰富的消费品。不仅如此,储蓄还可以引导消费,促进人们消费构成的改变,进而改变产业结构。现在一些银行开办的耐用消费品储蓄、住宅储蓄、独生子女储蓄、旅游储蓄等就具有这种意义。居民通过储蓄延缓消费,不仅是对经济建设的支持,而且可以得到更高层次的消费保证。因为储蓄可以把这种专项延缓使用的消费基金投入特定的生产、服务部门,为满足居民特定的消费需求及早进行准备。这样,储蓄既有利于消费结构的合理变化,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当前我国消费结构逐渐从吃饭穿衣等低层次需求向非必需品和耐用消费品演进,消费逐渐显示出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储蓄在这里作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是不容否定的。
应该看到,目前我们对储蓄在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认识还很不够,我国的储蓄事业还很落后。利息率长期偏低,既不能鼓励储蓄,又难以限制落后企业贷款的使用。近几年虽经几次调整,名义利率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妥善消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利率制度。人们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存钱不如买现货的想法,希望把储蓄作为财富贮藏手段的人还缺乏安全感,从而常常诱发一些不正常的短期经济行为。另外,我们目前的储蓄服务还很不周到,服务网点严重不足,现代化水平低,人员素质差,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就是尽快实现基层专业银行本身的企业化,使之成为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第5版()
专栏:书刊评介

读《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讨论举要》
孙言诚
《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讨论举要》一书,已由齐鲁书社出版。该书汇集了近代中国几个主要历史事件的争论材料,再现了三十多年来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探讨情况。对于历史研究工作者,它提供了学术情报,省却了翻检工夫;对于初学历史者,它是个很好的入门向导;对于一般读者,它又是一幅研究现状的鸟瞰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近代中国是一个矛盾错综复杂的时代,历史的发展趋向是多头的,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也是多层次的,评价近代历史的事件和人物,比任何历史阶段都困难,而近代历史所留下的可供争论、探讨的问题也比任何历史阶段都多。唯其如此,在中国历史学的研究领域里,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队伍最为庞大。复杂的历史、庞大的队伍,导致了研究成果的丰富多彩。不要说一般读者,即使是近代史的研究工作者,恐怕也很难进行全面的把握。《举要》的出版,正是为大家提供了方便。
《举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材料的全面和客观。从鸦片战争到北洋军阀,中国近代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每个历史事件中的大大小小问题,《举要》几乎都涉及到了。特别是对那些持有不同看法、引起过学术争论的问题,《举要》尽量搜集,鲜有遗漏。对不同的学术观点,《举要》的作者都能以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出全面、详尽的介绍。尽管作者常常也是争鸣中的一家,但却从不流露自己的倾向,真正做到了不偏不倚。当然,作者也不是把观点简单地排列一下,而是下了一番消化、整理的功夫。繁杂的问题,纷纭的说法,经过作者的条理,成了鲜明的几种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举要》十分注意反映新的学术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都被重新提出来讨论,不少禁区打破了,新的学术观点如雨后春笋。《举要》用了相当多的篇幅介绍这一段时间的研究情况,并且对于新的观点、新的争论,给予了特殊的注意。例如对刘步蟾的由贬到褒,对左宗棠的从否定到肯定,对洋务运动的多角度分析,对太平天国经济政策的探讨等等,《举要》都作了较多的叙述,甚至对那位“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昏愦典型叶名琛的新看法,《举要》也没有遗漏。这些,都充分反映了近年来近代史研究的深入情况。
《举要》不仅综述各家的观点,而且常常在文章的开头勾勒一下研究进程,文章之后又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期望。由于作者都是从事近代史研究的学者,深知个中甘苦,所以提出的意见弥足珍贵。例如:对鸦片战争史的研究,作者提出要加强理论性问题的探讨和理论概括,注意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综合考察,不要局限战争过程的阐述;对戊戌变法的历史,作者提出一些扑朔迷离的可疑现象,建议从档案史料入手,深入探讨;对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作者提出要扩大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要解决具体问题。凡此种种,都颇能启人深思,有助于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
如果说《举要》还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对于从总的方面来把握中国近代史的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没有涉及,或者说涉及不够。例如近年来关于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的讨论,《举要》就涉及甚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