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3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在纪念抗大建校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李鹏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建校五十周年。我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向曾在抗大学习、工作过的革命老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人民教师表示亲切慰问!
抗大创建于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抗大作为当时中国一所最革命、最进步的无产阶级新型学校,曾在国内外产生过重要影响。抗大的历史功绩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近十年时间里,先后培养了十多万名干部。这些革命的种子洒遍全国,为我党我军的发展壮大,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二是革新教育思想,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为我党我军的干部理论教育以及整个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三是倡导抗大作风,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促进了延安和其它革命根据地的精神文明建设。
半个世纪来,抗大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一直教育鼓舞着我国人民前进。今天,我们纪念抗大,就是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发扬抗大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要结合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正确地学习抗大的基本经验,推动教育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为此,我们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第一,要象当年办抗大那样,重视人才培养,抓好教育工作。1936年,我们党的工作重心正由国内革命战争转向抗日民族革命战争,需要重新训练干部,有计划地培养大批新干部。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对抗大十分重视和关心。毛泽东同志亲自为抗大制订正确的教育方针,他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还经常到学校讲课、作报告。《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就是为抗大学员所作的讲演。1939年,抗大挺进敌后办分校,各地党政军负责同志同样关心抗大的教学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如此重视教育工作,就是因为通过办教育来培养大批人才,是完成中心任务的一个特殊重要环节,抓住了这个环节,整个革命工作的链条就带动起来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必须更加重视这一成功的历史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和关心,并且制订、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去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抓教育的自觉性越来越高,积极性越来越大,教育战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当前,迫切的问题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自己领导范围内的教育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所谓具体指导和帮助就是:一方面,要逐步解决学校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经费、校舍、师资等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主要负责同志应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亲自到学校去,到师生中去,就教育体制的改革,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以及当前教学工作中一切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出主意、想办法,扎扎实实地把教育工作抓上去。去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后,许多地方和部门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到大专院校向广大师生宣讲会议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了一个好头,要坚持做下去。今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教育事业发展的状况,应当成为考核该地区、该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期内政绩如何的重要标准之一。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重视人才培养,象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七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一定会有一个蓬勃发展。
第二,要发扬抗大理论联系实际好学风,勇于探索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新问题。大家知道,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但是死啃书本、理论脱离实际的坏学风尚未得到彻底清理。抗大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坚决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方针,教学活动都是密切联系当时中国革命最迫切的抗日战争问题展开的。与此相适应,抗大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实行启发式、研究式和实验式。广大学员特别是那些多年从事国内革命战争的红军干部,经过短期学习,不仅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理论、战略战术加深了认识,并且受到了生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增强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从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只有针对新的实际,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且善于运用它来探索、解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新问题,才能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近七年多来,我国城乡的经济政治形势之所以越来越好,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定地实行了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只有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用符合实际的新结论来代替那些过了时的老结论,才能继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近几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干部理论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要从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入手,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发扬起来。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中,同样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必须认真解决。各级党校和其它干部学校,要注意不能使自己成为只是发放文凭或合格证明的机构,而应当充分发挥干部学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这个优势,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探索、研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新问题,从而真正成为新时期干部训练的最重要基地。
必须指出,抗大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短期培训。这种方式,是适应当时斗争任务需要的,这种短期的干部培训和职工教育今后还可以继续采用。但是,现在我们面临搞改革,搞开放,搞现代化的新任务,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因此,有计划的系统学习和正规培训,应逐步成为干部教育的主要方式。“文化大革命”中,抗大的教学经验曾遭到严重的歪曲,被用来否定书本知识,否定课堂教学,打击广大教师和青年知识分子。这种“左”的错误,绝不能重复。
第三,要继承和发扬抗大作风,振奋民族精神,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抗大师生在政治方向、工作作风、战略战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良作风,本质上是中国无产阶级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表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也是我们伟大民族处于上升时期具有的精神状态。这种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不仅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和平建设时期仍然需要。当年发扬抗大作风,曾经使得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成功地经受了战争环境的严峻考验。今天我们在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抗大作风,必能有效地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对我们队伍的侵蚀,在全体人民中激发起一种奋发向上、坚韧不拔、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把我们的事业引向新的胜利。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抗大作风应当具有新的内容。今天,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来说,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总任务、总目标;讲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在各项改革和建设中,顽强拚搏,不怕艰苦,不怕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讲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就是要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工作方针、方法,讲究决策科学,提高领导艺术,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这种优良作风,是我们完成“七五”计划和实现四化的巨大精神力量。它的精神实质,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一切学校、机关、企业、部队和其它团体组织,都要把发扬抗大作风,实现“四有”要求,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抗大作风一定要在新的时代大放光采!
第四,广大知识分子要象当年抗大师生那样,实行与工农相结合,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当年的延安,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抗大,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来这里求学的,既有久经考验的工农干部,也有全国各地和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抗大的教职员工中,既有革命化了的知识分子,也有知识化了的工农干部。在共同革命理想的基础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密无间,教学相长。他们毕业以后,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工农相结合,为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勇挑重担。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错误理论的影响下,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正确原则,受到了严重歪曲,变成了对知识的蔑视和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纠正了这种“左”的错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也有了新的涵义。所谓“结合”,最重要的是指:(一)知识分子深入实际,把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二)在社会实践中,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交朋友,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许多知识分子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很可贵的品质,是工农群众应该学习的;而在青年知识分子身上存在的某些弱点,如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忽冷忽热等,只有在接触实际和接近工农群众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克服。近几年来,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在与工农相结合的正确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很大成绩。例如,一批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决策活动,提供咨询服务;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领域的一批理论工作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各条战线的改革和建设,提供有科学根据的建议和材料;一批科技工作者,为了贯彻“星火”计划,主动到农村和贫困山区工作,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帮助发展乡镇企业;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同企业挂钩,把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研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经济效益;去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抽出三千名干部组成讲师团,到地方帮助培养师资,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大专院校的师生,纷纷利用假期和实习的机会,到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某些技术难题和探讨各种社会发展问题;许多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厂、农村和边防哨所,热情为工人、农民和边防战士演出,如此等等。广大知识分子,在接触实际、为工农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振奋了精神,增长了才干。
我国城乡改革的深入,各项建设事业的兴起,整个社会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愈来愈高。这是历史的进步。我们广大知识分子,一定会认清这个趋势,不能有丝毫满足,更不能停止不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我国广大知识分子一定会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为振兴中华作出巨大贡献!
同志们,今天参加大会的许多同志,来自军事院校。我们希望,在继承和发扬抗大精神方面,军事院校要走在全国院校的前列。国防大学作为我国最高军事学府,具有特别重要的责任。抗大曾经造就大批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和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我们的国防大学和其他军事院校,要以抗大为榜样,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努力造就大批指挥现代战争的高级军事人才,造就大批具有丰富治军经验的高级政治工作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建立新的功勋!
同志们,最好的纪念莫过于实际行动。让我们大家行起动来,发扬抗大精神,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第4版()
专栏:

继承发扬抗大优良传统,造就大批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优秀人才
——在纪念抗大建校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杨得志同志们:
今天,抗大老校友和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建校五十周年,这对于继承发扬抗大优良传统,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代表中央军委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抗大老校友以及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敬意!刚才,李鹏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作了重要讲话,我完全赞同。
五十年前,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为了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我们党所提出的政治主张,训练干部已成为主要的一环。抗大的建立,就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变化,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为培养大批干部,夺取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所采取的重大决策。历史早就证实了这个决策的正确性。抗大以其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中国革命史和我军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抗大以崭新的教育制度、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优良的校风,培养造就了一代新人。抗大总校和分校先后为我党我军培育了十多万名军政干部,不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老抗大”,至今仍然是党、政府和军队的重要领导骨干。抗大的校风,在各条战线至今仍然是召唤人们团结奋斗,发扬正气,抵制歪风的精神力量。
抗大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在长期的艰苦战争环境中,继续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抗大师生在政治上,高举起革命的爱国的旗帜,站在时代的前列,以实现党的总任务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己任,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际,不畏艰难险阻,不顾个人安危,勇于为真理、为人民、为革命事业而献身;在作风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艰苦奋斗,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窑洞大学”的独特风格而驰名中外。抗大的这些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可以鼓舞斗志,抵制腐蚀,过去对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抗大精神将永葆青春,不会凋谢。
同志们:
抗大为我们提供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在培养干部、造就人才上更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养人才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当年,为了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高潮的到来,适应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对创建和发展抗大,培养人才,锻炼干部,从各个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毛泽东同志亲自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从制定教育方针,审定教育计划,确定领导班子,到参加抗大集会,给教职员上课,个别谈话,出版校刊,以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都抓得很紧。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都担任兼职教员。毛泽东等同志的著作,有许多就是在抗大上课的讲稿和教材。各抗日根据地的中央局、军分会的领导同志,也都把办好抗大分校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经常到分校作报告和指导工作。正是因为党中央、中央领导同志和各级领导机关都这样重视,抗大才得以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下来,遍地开花,培育出那么多立场坚定、善于治党治军、指挥作战的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需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有一支浩浩荡荡的科学技术大军。就军队建设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不断改进,军事思想、战略战术、作战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知识和人才作为战斗力的因素,越来越重要了。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是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现战略转变之后特别重要的任务。对于这一点,我们各级领导同志,首先是高级领导机关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关心和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人才要有明确的严格的标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既是抗大的教育方针,又是抗大培养人才的明确目标。正是遵循着这一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抗大造就了许许多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他们为着实现党的路线,为着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把马列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针和观察问题的望远镜、显微镜,发扬革命和拚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以及在技术上、业务上精益求精的精神,英勇奋斗,勇往直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培养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总的标准就是小平同志说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个“有”,是相互密切联系的有机体,一条也不可缺少。从军队来说,就是要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人民,具有为国防建设建功立业的志向和献身精神,具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必要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高度的纪律性,具有健壮的体魄。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理所当然地要求我们的干部一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懂得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在现代战争中,没有现代军事科学知识,是难以取得胜利的。现代战争对于人的政治责任感、勇敢精神、纪律性、坚韧性和协调一致性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为培养大批能够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而努力。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须进行教育训练改革。抗大培养人才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改变了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废除了脱离实际、学用脱节的旧的教育方针,实行了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学与用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改变了旧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了尊敬师长、爱护学生的新型师生关系;废止了单纯注入式,实行了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启发人们自觉地思考的教学方法。抗大的这些改革,对于培养抗日救国人才起了巨大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抗大这些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新的情况和特点,赋予新的内容。党中央十分重视教育改革,为此专门作出了决定。军队的教育训练,也必须适应新的情况,进行改革。在指导思想上,改革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既要为当前部队建设培养人才,又要培养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军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要从我军的实际出发,吸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成果和科技成果,注重研究和解决当前部队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预测十年、二十年以后世界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把握军事发展的大趋势,探索未来战争的战略战术。还要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只要我们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扎扎实实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就一定能够使我军的教育训练出现新的面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军政素质的全面合格的人才。
同志们:在党中央领导下,抗大为我们党、军队和人民留下了丰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抗大学习、工作过的同志,不仅要牢记抗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而且要通过我们的宣传教育和模范行动,把抗大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传下去,让它融汇在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放出灿烂的光辉,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发挥出新的鼓舞和推动作用。


第4版()
专栏:

全国刑事检察业务会议指出
决不能放松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斗争 采取措施迅速把大要案上升势头压下去
本报讯 记者张锦川报道:5月30日结束的全国刑事检察业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从全国范围看,社会治安总的形势比较好。但是,在有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大案要案有上升势头。为此应引起各级检察机关领导的足够重视,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把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压下去,巩固和发展“严打”斗争取得的胜利成果。
这次会议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主持召开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的副检察长及八大城市刑事检察处长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着重讨论研究了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特别是大案要案上升的原因,检察机关怎样协同政法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把大案要案上升势头压下去,以促使社会治安的进一步好转。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易辰在会上讲了话。他说:打击刑事犯罪斗争的当务之急是要保持“严打”声威,严厉打击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
他还强调指出,检察机关当前既要把打击经济犯罪做为主要任务来抓,又绝不能放松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他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在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时,妥善处理“两打”关系,抓好“两打”斗争,进一步加强对“严打”斗争的领导,真正做到从思想认识、领导精力、工作部署、力量安排、业务指导等几个方面绝不放松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斗争。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冯锦汶在会上做了总结讲话。


第4版()
专栏: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
公安部制定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规则
据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公安部最近制定的《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对建筑高度超过二十四米的宾馆、饭店、医院以及办公楼、广播楼、电信楼、商业楼、教学楼、科研楼的消防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强调这些高层建筑的消防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本着自防自救的原则,实行严格、科学的管理。
这个规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的,共分八章、四十二条,于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规则说,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领导。各单位应把预防火灾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使防火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高层建筑的施工、经营或使用单位,必须确定一名领导为防火负责人,全面负责消防工作。
规则提出,新建、扩建和改建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其他有关消防法规的要求。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颁发前建造的高层建筑,凡不符合要求的重要消防设施和火险隐患,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规则要求高层建筑内动用明火作业时,必须由经营或使用单位的消防安全机构批准。动火单位应严格执行动火制度,采取防火措施,做好灭火准备。餐厅、舞厅、酒吧间以及游乐场、礼堂、影剧院和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必须按照额定人数售票,场内不准超员。建筑物内禁止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教学、科研、医疗等工作必须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可按不超过一周的使用量储存,并定人、定点、定措施,予以妥善保管。居住宾馆、饭店的旅客,不得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带入建筑物内。建筑物内严禁焚烧可燃物品,燃放烟花爆竹。严格吸烟、用火、用电管理,防止引起火灾。宾馆、饭店的客房内,不准使用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具。在客房内不得安装复印机、电传打字机等办公设备。确因工作需要的,应经消防安全机构审批。
规则提出了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要求,这就是:建筑物内的报警电话及其他报警设备必须保证灵敏好用。高级宾馆和饭店要设有与附近公安消防队直通的火警电话。消防控制室应设专人昼夜值班,随时观察、记录仪器设备的工作情况,及时处理火警信号。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一旦发现火警,必须及时报警,并迅速采取扑救措施。经营或使用单位的领导和消防安全机构的负责人以及义务消防人员、职工,闻警后必须及时赶赴火场,扑救火灾。宾馆、饭店各楼层服务台的值班人员,在火灾紧急情况下,必须负责引导住客迅速安全转移。客房内应有安全疏散路线指导图。规则还对消防设备和奖惩办法作出了规定。对于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的消防管理,规则提出可由房产部门参照本规则实施。


第4版()
专栏:

中日代表团愿意共同解决中日贸易不平衡问题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中国贸易代表团和日本通产省扩大贸易访华团今天下午在北京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与会双方代表一致表示,愿意共同努力解决中日贸易不平衡问题。
日方代表团团长、日中经济协会代会长河合良一在讲话时说,几天来访华团拜会了中国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就发展日中贸易等问题进行了友好的建设性的交谈,取得了成果。双方就发展日中两国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和重要性取得了一致意见。日本方面愿意在中国扩大出口、建设出口生产基地方面作出应有的努力。
中方代表团团长、经贸部部长助理沈觉人说,双方通过坦率地交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进一步加深了相互理解,彼此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各自应尽的责任,明确了今后合作的方向和具体目标,其成果是积极的。他强调说,我国政府认为中方大量贸易逆差长期持续下去是不行的,因而有必要采取扩大中国向日本出口的积极办法发展中日贸易,而不采取消极的办法。他表示相信,只要双方真诚合作,坚持不懈的努力,问题会得到解决,中日经济贸易关系一定能够发展。


第4版()
专栏:

康克清会见外国友好人士
据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刘文汇)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庆龄基金会主席康克清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宋庆龄日本基金会代表团团长小川平四郎、美国孙逸仙夫人基金会主席乔治·戴维思,哥伦比亚基罗基金会主席帕乌丽娜·基罗等十三位外国友人。会见后,康克清设宴招待了外国友人。


第4版()
专栏:

张劲夫会见日本通产省扩大贸易访华团领导成员
据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国务委员张劲夫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中经济协会代会长河合良一和由他率领的日本通产省扩大贸易访华团的顾问及其他领导成员。
张劲夫说,中日两国要长期友好下去,必须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来解决中日贸易不平衡问题。如果不扩大中方向日本的出口,就会影响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同时双方也必须正视眼前的问题,包括技术转让同贸易结合、进出口贸易相结合等。
他说,只要双方根据发展两国关系的四项原则,共同努力,发挥各自所长,两国就不会成为竞争对手,两国贸易发展的前景是广阔的。


第4版()
专栏:

5月31日,赵紫阳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由日中经济协会代会长河合良一率领的日本通产省扩大贸易访华团。
新华社记者 刘建国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