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康克清写信鼓励文艺工作者
繁荣儿童文艺创作
本报讯 最近康克清同志分别写信给“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和“全国少儿歌曲创作座谈会”,鼓励文艺工作者努力繁荣儿童文艺创作。
康克清同志给“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的信中指出:“儿童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自1981年5月,党中央发出‘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的号召以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儿童少年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娃娃从小走正路,文学艺术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一首好歌、一部好电影,往往给孩子们留下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儿童文学艺术工作,给孩子们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中国有句老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树人的重要和艰巨。广大的儿童文学作家、艺术家,你们是孩子们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委托。希望你们深入生活、深入孩子,更好地遵循艺术规律,增强创作的时代特色,塑造更多能够激励儿童少年奋发向上的生动有趣的形象。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儿童文艺的百花园里,必将呈现出一派万紫千红的喜人景象。”
在给“全国少儿歌曲创作座谈会”的信中,她说:“虽然我未能参加你们的盛会,但关心少年儿童的心情,我们是相通的。很多同志反映,当前优秀的少儿歌曲很少。今天,全国有名的少儿歌曲作家和有关领导,聚集一起,共同研究、探讨这个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你们做了一件绝大的好事。一首富有时代色彩和儿童情趣的优秀歌曲,为亿万少年儿童所喜爱,它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往往难以用语言来估量。少年儿童们在歌唱活动中,能丰富知识、陶冶性格、美化心灵和加强友爱,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对他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我热望广大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工作者,都能拿起笔来,为三亿少年儿童不断谱写优秀儿童歌曲。”


第8版()
专栏:

为了儿童电影事业的繁荣
——“六一”前夕访于蓝
本报记者 杨昌凤
于蓝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文艺工作者,四十年代后期走上影坛。她曾在电影中成功地扮演过《龙须沟》中的程娘子、《林家铺子》中的张寡妇、《革命家庭》中的周莲、《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早已闻名于国内外。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于蓝又被人们称为“童星”而受到赞扬。
于蓝怎么会“返老还童”呢?话还得从头说起。
正当于蓝在艺术上处于黄金时期,可以在表演艺术天地里驰骋一番的时候,十年动乱开始了。影片《革命家庭》被江青、康生等人打成“毒草”,于蓝也被列为黑线人物,到农村去劳动。尤其不幸的是,于蓝在一次拆房劳动中从房顶上摔下来,头部受了伤,半边脸的肌肉从此变僵硬了。这个事故对一个需要丰富表情的演员来说,真是个致命打击。不久,她又患乳腺癌,接连动了两次手术,身体日益虚弱。动乱结束,于蓝已年过半百。但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于蓝重新振奋精神,投入工作,改行当了导演。1981年春天,文化部决定成立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委派于蓝担任厂长。
于蓝现在回忆说,当时只是想到应该把国家和少年儿童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在电影战线上为我国的少年儿童做些工作,却没有想过自己一但担任厂长后担子有多重,困难有多大。她清楚记得,当时周扬同志语重心长地嘱咐她:要象《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厂长那样披荆斩棘,努力办好儿影厂。儿童电影制片厂诞生的消息传开以后,全国各地的少年儿童、教师、家长以及其他各方人士纷纷写信到儿影厂,表达他们对“儿影”的期望,有的还寄来了捐款。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使于蓝感到温暖,同时也使她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担子分量有多重。
儿童电影制片厂从成立的时候起,就得到了老大哥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大力帮助。但是,永远依靠老大哥决非长久之计。为了筹经费,为了搞基建,为了快出片,于蓝到处奔走呼吁。在拍摄影片的外景地,她又到那里去慰问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工作的同志,和他们一起研究怎样才能把片子拍得更好……。就这样,年逾花甲的于蓝,经过五个春秋的辛勤耕耘,和儿童电影制片厂的全体同志一起,总算把这个厂从襁褓中的婴儿哺育成年满五周岁的茁壮幼儿。
五年来,在于蓝的主持和老大哥厂的帮助与合作下,“儿影”共拍出故事片十七部,电视剧十六集,还摄制了几部教学片、美术片和译制片。其中故事片《四个小伙伴》、《应声阿哥》、《小刺猬奏鸣曲》、《岳云》、《十四五岁》等分别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儿童故事片奖和文化部、妇联、教育部与团中央等单位联合委托儿童少年电影中心举办的“童牛奖”。《四个小伙伴》还在国际上获得意大利的季伏尼最佳荣誉奖和法国的郎市青年观众奖。现在,儿影厂的基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年底竣工之后,他们就会有自己进行影片前期生产的工作基地了。
面对这些成果,于蓝该降低她的嗓门了吧?不,她仍然在大声呼吁: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儿童电影事业,切实帮助儿童电影制片厂提高影片质量,拍出更多的受小观众欢迎的儿童片来。她还呼吁:有关部门要疏通儿童影片的发行渠道,以便更多更快地把影片送到少年儿童观众中去。
当然,我们也期待着,当人们知道了在儿童电影事业中升起的这颗“童星”的欢乐与苦闷之后,会从各个方面来关心和帮助我国儿童电影事业的发展。(附图片)
于蓝和孩子们一起猜谜语。


第8版()
专栏:

《还魂曲》的艺术追求
冯光钰
5月的首都舞台,百花竞艳。在第二届北京合唱节中,江西省赣剧团演出的大型声乐套曲——传奇清唱《还魂曲》(黄文锡编词,程烈清、张翼、鸣泉作曲),以其富有新意的艺术追求,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还魂曲》系根据明代杰出的江西籍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改编而成的。将汤显祖的长篇戏剧文学巨著浓缩为几十分钟的合唱音乐,不单是从一种艺术形式到另一种艺术形式的变化,而且是用新的艺术语言,开拓新的审美领域的创造性劳动。如何在原著基础上写出新意,委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既要体现原著浪漫主义的精神面貌,但又不能亦步亦趋。按照合唱艺术形式的需要,编词者以精妙的细节选择和得体的剪裁,运用传奇清唱特有的结构,拓展了原作的意境和氛围,细腻地表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追求自由爱情幸福,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两个人物身上的绻绻情思,沁透出人性美的芬芳,赋予古老的爱情题材以拨动当代观众心弦的艺术魅力。这是应予首肯的。
清唱剧音乐的创作,最困难的是怎样发挥独唱、重唱、齐唱、合唱等艺术手段的功能,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化为听觉艺术的形象。《还魂曲》的音乐创作,从歌词所提供的感情内容出发,植根于民族音乐土壤,以江西古老的戏曲声腔为素材,采用柔丽优美的青阳腔为基调刻画杜丽娘的音乐形象,用古朴清新的弋阳腔为基调刻画柳梦梅的音乐形象,并有机地吸取赣剧和青阳腔曲牌的音调加以揉合发展,呈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别具一番风情。全曲素材简练集中,四个乐章(《游园》、《惊梦》、《幽会》、《还魂》)和序曲、尾声的结构严谨,安排有致,配器色彩变化较丰富,这对深化主题,渲染环境气氛具有积极的作用。青阳腔、弋阳腔特定音型的重复、摸进和变化发展,贯穿全曲,通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定盼到月落重生灯再红》、《魂断蓝桥红线折》等唱段,为我们刻画了一对封建时代追求爱情美好生活的青年男女形象。
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还魂曲》在借鉴欧洲清唱剧的创作经验时,将我国戏曲音乐的独特技法融溶进去,结合得较贴切,为发展我国的民族合唱艺术作了可喜的探索。作曲者善于取“帮腔”与“合唱”的艺术手法之长,将两者融合运用,交织一体,充分发挥“帮腔”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及“合唱”烘托气氛、表现内心底蕴的作用。在第四乐章的合唱《牡丹亭畔寻芳墓》中,采用富于戏剧性的戏曲紧打慢唱手法,将音乐逐渐推向高潮,有效地烘托了柳梦梅期待丽娘还魂归来的急切心情,思情绵绵,缭绕天际。这些都是富有魅力的。(附图片)
《还魂曲》剧照
本报记者 李彤摄


第8版()
专栏:

青少年的“小图书馆”
在现代社会中,面对书山学海,怎样为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良好基础?怎样才能以较少的时间获得令人满意的阅读效果?这是不少青少年面临的难题。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图书馆》丛书,就是为解决这一难题寻求有效的途径。
《小图书馆》丛书以高小、初中学生及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为主要对象,1986年内将出至一百二十本。这套丛书突出的特点:一是内容广博,丛书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思想品德修养等六大类,其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二是编选精当,丛书编者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从知识的海洋中精选细择,确定选题,约请有经验的作者分别采取节、缩、改、编等方法,用心加工。对于长篇巨著,则尽量保留原著概貌,节选其精华;三是注重引导,每本书前都载有“前言”,概述丛书要旨,另有专文分析全书内容并介绍该书作者生平,引导读者了解作品和作者。
《小图书馆》丛书既可单独选购,也可供家庭、学校、工厂、乡村、连队成套购买,作建立小型阅览室用。
(笑童)


第8版()
专栏:

《绿岛小球迷》“六一”播出
“六一”节,中央电视台播放厦门电视台录制的儿童电视剧《绿岛小球迷》(上下集)。该剧描写了鼓浪屿的孩子们为了得到一个足球而发生的一场小小风波,情节生动。在艺术处理上编导注意表现儿童情趣和描绘儿童心理,避开说教的俗套。摄影很有特色,鼓浪屿的风光拍摄得相当迷人。编剧张力、陈元麟,导演陈栋梁,摄象刘海涛。小演员全部由厦门的孩子们担任。 (见左图) (吴义)(附图片)


第8版()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江西、内蒙古少年儿童艺术团在京联欢江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少年儿童艺术团“六一”前夕应邀来到北京,与首都少年儿童联欢。来自老革命根据地和内蒙古草原的孩子们,给首都小朋友带来了两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舞节目,如江西苏区儿童舞《八月桂花遍地开》、赣南民间舞蹈《山区娃娃乐》、瓷瓯表演等。他们还将一道为残疾儿童和驻华使馆的外国小朋友作专场演出,并应邀进中南海作汇报演出。(肖兆)
△睢宁儿童画在京展出江苏睢宁儿童画六月一日起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近三百幅作品生动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张心灵)
△杭州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五月中旬,中共杭州市委和杭州市文联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一百多位作者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共商繁荣创作大计。杭州市委制定和逐步落实了繁荣文艺事业的两个“十条措施”。会议还邀请北京几位文艺评论家作了学术报告。(钟本康)
△鞍山举办“千山书荟”钢都鞍山五月下旬举行了“千山书荟”,鞍山市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工作者近百人参加。“书荟”进行了观摩演出,并宣读专题论文,讨论了说书艺术的改革创新问题。
(张世英)
△电视剧《父亲》在日本获奖中日合拍的电视剧《父亲》(上下集)在日本第十届JNN电视网协会上荣获优秀作品奖,同时日本照明家协会授予照明单项努力奖。该剧描写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铁路老工人收养日本孤儿的故事。(屏)


第8版()
专栏:电视之窗

小学生作文搬上屏幕
根据小学生作文改编的儿童电视系列剧《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自去年国庆节陆续播出后,受到广大少年儿童以及家长、教师的欢迎。它既是儿童的世界,也是成人的世界。孩子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也是值得父母们思考的。“六一”期间,中央电视台将播出新近录制完成的《铁索桥》和《唱给妈妈的歌》。
这一组儿童系列剧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录制,由张天民、苏叔阳、李洪洲、李保元改编。导演金萍。全部计划拍摄数十集。 (延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