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随笔

书展上的翩翩联想
陈翰伯
我一辈子都在和书打交道。读书,编书,买书,还在书店卖过书。四十年代在中外出版社,我直接发行书,自己收账。我喜欢书,有时找到一套多卷本的缺卷书,可以兴奋和喜悦好几天。解放以前,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搬迁,个人藏书的散失起码三次,至今痛惜不已。
最近,北京举行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书展,读者们看到,三十多年来我国出版的图书实在是丰富多采的。不过,我们出版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咸,在这个展览会上读者们是看不见的。出版这个行业,我们自己还没有把它摸透,有些友邻部门对它认识不足,就更是不足为怪了。从长远看,出版是一种智力开发的工作,是同四化建设直接相关的。胡耀邦同志说过,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攀登三座高峰,第一是思想理论的高峰,第二是文学艺术的高峰,第三是科学技术的高峰。在这三个方面登山的同志们,你们一定离不开图书吧?图书是先行者;有了成果也要把它写成书,书,又是文化的积累者。所以,对于出版事业,不能把它看成通常的轻工业,向它要过多的利润。再进一步,还应对出版业作智力投资。如果洒上一点甘露水,就可以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四化作出更大贡献。
在这个展览会上,看不到我们后台的工作。但是我们希望各行各业的同志能够深入地了解我们,给我们创造更多的优良环境和工作条件,我们的工作势必会反过来满足你们的要求,推动你们的工作。这种话说说不算数,请同志们拭目以待,等它几年,必定会相信我这里说的话是对的。
目前社会上对我们的工作有些批评,如:买书难,出书难。我们热切地欢迎这些批评。希望这种批评还能引起与我们有关的各方同志的注意,如:造纸、机器、运输、金融等等。在我们这个宏观世界里,不只有我们一颗星星,而是有众多的星座和星系。既然处在同一个宏观世界里,我们就是一个整体。几年前我曾碰见某部门的一位负责同志,他竟然说:“出那么多书干什么?有什么用?”今天我希望这位同志到书展上来参观参观,想一想,如果我们这个国家一本书都不出,那会是个什么世界?显然,只会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离四化成功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有人批评部分出版社走上了歪门邪道,我们承认有这一回事。但是我们相信他们能够改正,出好书,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出力。
我恳切地希望各方同志在这个展览会上参观的时候,多想想怎么帮助我们这个出版业,让众多的出版单位象一株株树苗,受着甘露的滋润,往上生长,成树,成林。


第8版()
专栏:电视之窗

青春的价值在于奋斗
——看电视剧《青春无悔》
李源潮
我的思绪被电视剧《青春无悔》重新带到了那些熟悉的垦荒队员之中。这是一个用浪漫的色调拍摄的记实故事:三十多年前,一群热情而幼稚的上海青年,响应党中央、团中央的号召,高举着“向困难进军”的旗帜,到江西鄱阳湖畔的荒滩野岭上安家落户,垦荒创业。艰苦的自然条件,复杂的社会环境,使他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困难和坎坷,使他们的思想上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但是,他们靠着青年人最可宝贵的为理想献身的热情和向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在艰苦奋斗中体验到欢乐,在忍饥受冻中结下爱情,坚韧奋斗了三十个春秋,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了一座繁荣富裕的“共青城”。这个剧再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青年的一个创举。
《青春无悔》所描绘的是一群青年人的青春画卷,这幅画卷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垦荒时期展开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之后那一辈青年人奋斗成长的脚步。中国革命有三个开拓时期,就是创建新中国的开拓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拓时期和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开拓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人民的事业都离不开青年人的奋斗,而青年人也只有在为人民事业的英勇奋斗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青春的价值。在创建新中国的开拓时期,英勇奋斗就要流血牺牲,在当时有志气的青年中,提倡的是不怕流血牺牲,也正是那些青年在历史的前进中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开拓时期,青年人的英勇奋斗主要不再是流血牺牲,而进到了忍饥受冻、和困难作斗争的阶段。电视剧中的两个感人镜头生动地展现了这种情况:在洪水把垦荒队的劳动成果都冲毁了之后,张平凉和卓文惠婚礼席上只有几颗荸荠,垦荒者们用《向困难进军》的诗和歌使婚礼洋溢着青春的欢乐;当共青垦殖场被宣布解散,垦荒队员们除了掉在湖底的三万块红砖外一无所有的时候,怀着孩子的卓文惠无言而坚定地走进冰凉的湖水里捞砖,使几乎丧失信心的人们又激发起不向失败低头的勇气。五十年代中国有志青年的奋斗热情和受理想鼓舞的乐观态度跃然屏上。今天,忍饥受冻这个阶段也过去了,但是我们又处在新的开拓时期,那就是要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第一流的社会主义强国。在这个伟大的开拓时期,人民的事业同样离不开青年人的艰苦奋斗、奋发进取。在电视剧的结尾,无数支火炬在夜色中汇成一面闪光的团旗,象征着五十年代中国青年举起的艰苦奋斗的火炬要在新的形势下发扬光大。
《青春无悔》较好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青年人最常见的幼稚是把现实理想化、把事物绝对化,五十年代的青年更是这样。在建国初期,几乎整个社会都在用一种理想化、绝对化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当时的青年怎么会不幼稚?但是幼稚的热情有时也能成为奋斗的动力,因为幼稚会在奋斗中变为成熟。《青春无悔》的上半部正是用青年人幼稚的言行组成了闪光的镜头,反映出他们洁白无瑕的心灵和理想主义的热忱。剧中最有光彩的人物是卓文惠,她的第一场感人的戏恰恰是她为大家摸鱼落水之后作了不该作的检讨。哪一个时代青年的热情不是和不成熟融在一起呢?对于开拓时期的青年人来说,奋斗的热情是比成熟更可贵的品质。青年人希望自己的热情能得到保护,希望自己的不成熟能得到理解,在这点上,编导和青年的心是相通的。
江伯川是剧中塑造得较好的主要人物形象。他的出现对不了解社会实际的青年们是深刻的一课。和那些城里来的有文化的小伙子们相比,他显得朴实无华,甚至有点土里土气,但在长期艰难的历程中,他就显出了劳动群众身上所特有的光彩。剧情的发展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有文化的青年人要通过和劳动群众相结合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大有作为。
当然,《青春无悔》这个剧也还有不足之处,从艺术角度看有的地方也粗糙了一点,但这毕竟瑕不掩瑜。更重要的是这个电视剧用形象的语言启示着当代青年观众:中国青年的光明前途要靠自己用双手去开辟、创造。(附图片)
左上图:电视剧《青春无悔》剧照


第8版()
专栏:

人们爱书
袁晞
有人说出版业不景气,也有人说书籍过剩了,看看全国书展你就会知道,其实不然。
购票的人们
4月20日书展开幕那天,早晨三四点钟售票车前就排上了长队,为的是购买上午十一点进场的第一轮票,抢购好书。几个从远郊乘头班公共汽车来的学生没买到第一轮票,懊悔地告诉我,他们该更早一点骑自行车来。从那以后,每天早晨,革命博物馆前都能看到长长的购票队伍,北京4月的拂晓春寒料峭,但丝毫没减退爱书人的热情,好心的工作人员决定六点多卖一次早票,让早起的人们买到票后,能去吃一顿热饭,再来安心看书展。待早来者进场时,售票车前又排起了第二条长龙,长长的、弯弯曲曲。
看书的人们
书展开办以来,每天平均有二万多人观看,在北京的展览会中是创纪录的。一走进展厅,你就会被热气腾腾的气氛所感染,从第一个展厅到最后一厅,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学书刊到生活用书、少儿图书,数百个书架前都让人站得满满的,无一空隙,有的地方甚至有四五层人之多。一个女同志抱着一本《经济控制论初探》边看边抄,她对我说,难得找到这么多好书,来这儿就打算看一整天,还带了干粮。在艺术厅里,工作人员指着角落里一个专心临画的小伙子说:“你看那人,一进门就坐在地上画,几小时没动窝儿。”看看这醉心艺术的人,我没敢打扰他。象这样站一天、看一天的又何止十人、百人……
买书的人们
全国各地的购书者纷纷向书展涌来,有单位的采购,更多的是为了个人的阅读和收藏。在售书厅我见到一对专程从天津来的夫妇,已购了近百元的书籍,妻子看着厚厚的一摞,丈夫又挤向了柜台。文学柜前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十分钟内,就见到十几人买走了数十本长篇小说《新星》。每天发售一百册的《辞海》缩印本,总是一抢而空。科技书柜前,人来人往;少儿书柜前,老少争购;生活用书的柜台险被推倒。价格较高的港版图书也很畅销,购书者还多是个人。在售书厅,到处都可见一捆捆、一堆堆准备发往外地的图书。一位东北某工厂图书馆的同志说,我们小城市书店进书种类不全,这次一定争取多买些同志们喜爱的书。
据北京市新华书店统计,书展销售部从开展到4月30日已售书一百五十万册,日平均十三万余册,而北京最大的王府井书店以往日均售书仅四万册。不仅是在书展销售部,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购书者还涌向了北京市各个书店,使北京市新华书店各门市部每日总售书量增加了近二倍,截至5月1日已卖出近三百五十万册。
然而,许许多多的人仍认为,展品中书种较多,但销售的书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这次书展能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多出书,出好书。(附图片)
在全国图书展览展厅里 本报记者 陈志摄


第8版()
专栏:

切忌“一道汤”
毛继增
人各有貌,花有各色。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传统艺术都是独树一帜的,各具风采,千姿百态。
稍微涉猎一下民族文艺表演,不免感到有些生硬模仿的现象。一个节目得了奖,受到赞赏,一种形式获得一定的效果,便纷纷仿效,或者照搬,以致有些表演大同小异,缺乏鲜明的个性。如一些歌曲中不分具体内容都“啦啦啦啦”。再如有的少数民族地区文艺团体的歌唱表演,其乐队不外乎二胡、琵琶、笛子、扬琴,或者全端西洋乐队,缺少本民族、本地区的乐器,和有特点的伴奏乐队。这种“一道汤”,令人倒胃口。
只有深入到生活中,认真学习民族民间艺术,才会创作出富有鲜明特点的艺术!


第8版()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山东等地歌舞团进京演出 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一百周年之际,山东、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的歌舞团在北京参加了游园、演出。成立不久的山东交响乐团年轻的演奏员们演奏了难度较大的世界名曲,和自己创作的有山东风味的管弦乐曲《啊,泰山》、《鲁北的春天》。山东歌舞团演出了一台反映山东新面貌的音乐、舞蹈。辽宁歌剧院演出一台中国歌剧《情人》和一台外国著名歌剧。内蒙古赤峰市民族歌舞团、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文工团,又使我们看到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歌舞。 (似 茵)
△北京市儿童艺术剧团成立 首都百万少年儿童盼望已久的北京市儿童艺术剧团最近成立。5月6日该团将公演反映现实生活的儿童组合剧《和月亮交谈的六个晚上》。另一出日本著名儿童剧《卡莱多尼亚号启航》不久也将公演。该团将为小学生(特别是郊区和山区的小学生)送戏到校。 (秦)
△马三立相声艺术研究演出活动中国曲艺家协会天津分会最近举办了马三立相声艺术研究座谈会,并在活动期间举行“马氏相声专场”演出。演出的收入将购买书籍赠给老山前线战士。马三立是相声界的老前辈,从事相声艺术近六十年,在演出传统和现代节目中,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世英)


第8版()
专栏:

在北京、上海同时举行的我国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已圆满结束。图为英国国际莎士比亚学会主席布洛克·班克(中)在北京观摩演出后,向我国演员表示祝贺。
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