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通讯

当代愚公搬山记
——记太原钢铁公司共产党员李双良
新华社记者 崔济哲 尚代江
在钢铁企业里,每炼一百吨钢要排出二十至三十吨废渣。日积月累的废渣堆成了一座座渣山,侵田占地,污染环境。怎样把渣山搬走,是各个钢铁企业的一大难题。
一个奇迹出现了。太原钢铁公司在三年里搬走了半座渣山。他们处理了五百六十多万吨废渣,不但没花企业一分钱,还给国家创造了二千九百多万元的财富。
领头治渣搬山的是一位年已花甲的老人——共产党员李双良同志。
“要一辈子豁出来为人民服务”
事情要从1982年年底说起。
岁末,一个让人挠头的消息传遍太钢:排渣告急!建厂五十多年来炼钢排出的废渣,已经堆起了占地两平方公里、高二十多米的“王屋山”。厂里人议论说:渣山就象五行山,太钢好比孙猴王,渣山不搬,太钢难活。
治理方案一个个提出,又一个个被否定了:有的需要几千万元的投资;有的会给太原市带来严重污染。
年已六十的爆破工段长、共产党员李双良,也在苦苦操心着这件事。他想: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改革,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一些事,通过改革都办成了,难道不能通过改革把渣山搬走?他决心晚年要办成这件事。
但是,他的老伴第一个反对他搬渣山。老伴问他:“你六十岁了,为什么还要去治渣山?”
李双良说:“治不住渣山,我对不起党!”
老伴这下子有些激动了,说:“你这一辈子风风雨雨,‘四清’中被错误地开除党籍、撤销副厂长职务,十年内乱中又受到批斗,挨了那么多整,受了那么大冤屈,从来也没埋怨过,还有什么对不起党的?”
李双良沉思良久,对老伴说:“1955年入党时,我说要一辈子豁出去为人民服务,这话你还记得不?”
老伴不吭声了。李双良语调凝重地说:“那过去的十几年,我没能为党多做工作,愧对了党。我是共产党员,搬不走渣山心难安啊!”
夫妻俩一直谈到深夜,老伴想通了。
从第二天起,李双良每天清早上班前都挤出一两个小时,到渣山现场调查,一连四十多天,风雪无阻。
通过调查研究,治渣方案渐渐地在他脑子里形成了。他果断地向公司领导提出承包治理渣山的要求:不要国家投资,个人不多要报酬,只要一个治渣权,保证在七年内搬走太钢的渣山。
太原钢铁公司同意李双良的治渣方案,与他签订了承包合同。
依靠改革使渣山低下了头
七年内要搬走堆积了五十多年的渣山,还不花太钢一分钱,能行吗?有人怀疑,有人担心。李双良心里却十分踏实。是改革,使他有了主心骨。他心里有一整套治渣搬山的方案。
他先找到太原市交通局交通管理站,向他们说明搬掉渣山对太钢的重大意义,用调查来的数据说明经济上的可行性:每吨废渣至少含有五十公斤废钢铁,一月处理十万吨废渣,可回收五千吨废钢铁。按收购价每吨一百二十元计,可得六十万元,除去人员工资、运输费用和其他开支,还有大量节余。最后,他要求交通管理站先租给他六十部汽车拉废渣,费用到月底结算。这样的交易显然有风险,但管理站终于被说服了。
李双良又向一些民工包工队作了同样的宣传解释,要求他们自带工具参加劳动,月底付给工资。这些人也答应了。
李双良凭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信誉和求实精神,解决了人员和车辆问题。1983年5月1日,李双良带领五百多人的搬山队伍登上了渣山。屹立了数十年的太钢渣山,第一次被撼动了。
五百多名民工按事先规划好的区域、工序,有的爆破,有的翻渣,有的拣废钢铁,有的装车;拣出的废钢铁和分类处理过的废渣按指定路线汇集,再装上汽车外运。回收的废钢铁直接运到太钢炼钢厂。李双良对雇来的车辆、人员,全部按工序、工种实行了严格的承包责任制;对渣场正式职工实行按工段承包,按回收废钢铁数量提奖金。
1983年6月初,李双良的第一步计划实现了。全月共运走废渣八万多吨,回收废钢铁近四千吨,共卖得四十七万元。除去支付汽车运输费、民工和职工的工资、奖金,还结余十一万元。
李双良并没有沉浸在初战胜利的喜悦中,他又在盘算着加快搬山速度的方法。
按李双良的规划,拣出废钢铁之后的废渣,一部分能利用的被送到附近的矿棉厂作原料,其余的运到东山沟填沟造田。每运一吨废渣要支付运输费三元零八分。李双良到处寻找处理废渣的新途径。他骑着自行车,在城南城北、河东桥西转开了。看见盖房、修路的,他就凑上去介绍用废渣充当回填料的好处,然后补充一句:“我们太钢渣场免费提供废渣。”三伏天他蹬车紧跟着装运垃圾的汽车,一跑就是十几里,兴致勃勃地查看了一个又一个垃圾坑、回填点……
李双良把这些新发现告诉大家:每缩短一公里运距,一年就能少支出运费二十多万元。他还宣布了就近寻找废渣回填点的奖励办法。渣场职工立即动了起来:下了班大伙四处奔忙,短短十几天就找到了几十处共需上百万立方米回填料的地方。渣场只支出三百多元奖金,就节省了六十多万元的运费。
李双良发现铲车不够用经常窝工就找来报废的砸铁机、废钢板,和老工人反复试验改进,只花七百元钱,就制成了四个自动装车“漏斗”,比铲车效率高出九倍。每装一吨渣,还能节省装车费四角二分,一年又省下几十万元钱。
他的背开始驼了,眼角的鱼尾纹也更深了,但渣山终于低下了头。承包时,李双良计划用三年时间搬走三百万吨废渣,到今年3月底,已搬走了五百六十万吨,相当于太钢废渣堆积量的一半多。
去年,李双良退休了。有些单位高薪聘请他出任技术顾问,他都拒绝了。他干脆地说:“我退休后的生活已经定了,就是要挖掉这座渣山。每月挣十六元六毛钱的退休补差,我心甘情愿。”
在李双良心里,事业比金钱更重要。共产党员的这种价值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
李双良承包治理渣山,仅八个月,就纯盈利一百四十多万元。于是流言蜚语一时就象搬渣山扬起的阵阵灰尘:
“李双良承包渣山可发大财了,捞足了……”
“李双良搞承包有野心……”
其实,他每月除领取整份工资外,只拿和渣场工段干部一样多的奖金。
李双良,这位坚韧热情的“老愚公”,没有在黑压压的渣山面前却步,却为那些流言深感苦恼。
但是,一种强大的责任感使李双良欲罢不能:渣山是压在太钢头上的“五行山”,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搬不走渣山绝不回头。他决心不后退。
八十年代,这个改革的年代,毕竟不是是非颠倒的岁月。太钢党委站出来支持李双良,党委机关报《太钢报》刊载了支持李双良承包治理渣山的文章,披露了李双良一心为公、不图私利的事实。厂内外,广大群众都表示支持李双良。
李双良退休之后不但没少操一点心,反而更加仔细认真了。他带领大家又回收了铜、铝、耐火砖、碳砖、加热炉渣等十多种有色金属和耐火材料,价值二百多万元。
到今年3月份,李双良承包治理渣山已盈利八百二十七万元。他把其中二百万元上交太钢公司,用四百万元购置机械设备,二百万元用于现场改造。
记者在阳春三月来到太钢,眼见太钢的渣山变小了,渣场变美了,昔日只能通过一辆自行车的渣山小路,现在变成了十二米宽的柏油大道。几幢新楼正在渣山腾出的地方拔地而起。记者接触到的职工,都交口称赞李双良搬山不止的坚韧精神,称赞他为国家、为企业、为太钢群众办了件大好事。
记者拜访了李双良,这位新时代的“愚公”并没有为已取得的成就所陶醉。他向记者算了一笔帐:尽管他能在1990年前将现在这座渣山全部搬走,可是太钢每年还要排出各种废渣六十多万吨,不要几年又会形成一座渣山。李双良说:“我不能这辈子挖了老渣山,再给后人留下座新渣山。我要亲手把渣山建成废渣综合利用的加工厂。”
李双良制订了新的规划:五年后将这里变成“绿色王国”,将让渣山永远从钢城销声匿迹!
(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放开经营 一举四得
——郑州市实行蔬菜购销体制改革的调查
李海甫 姬世法
郑州市自去年初蔬菜市场放开以后,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居民食菜量增加,国家补贴减少,收到了一举四得(菜农、居民、蔬菜公司和国家)的效果。今年三、四月份,该市的蔬菜供应出现了淡季不淡的好形势。蔬菜日均上市量二十五万多公斤,品种有芹菜、菠菜、蕃茄等十多个。菜价稳中有降。好形势的取得得力于市委、市政府全面改革蔬菜购销管理体制,放开蔬菜市场,搞活经营,在蔬菜改革上走出一条新路子。
产销见面放管结合
蔬菜市场放开,菜农和个体商贩大量进入市场以后,怎么“放”,怎么“管”,“放”和“管”怎么结合才算适当?一次,一位副市长在碧沙岗菜店买菜受到很大启示。这个菜店抽出四个人,一间门面,提供磅秤、结算、行情等项服务,他们把附近国营、集体伙食单位所需蔬菜品种、数量进行登记,然后让菜农按时间、按品种、按质量送菜,产销见面,双方满意,结果这个菜店不但没有亏损,而且还有盈利。它成功的奥秘就是“产销见面,放管适度”,这是新的蔬菜批发市场的萌芽。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改变包销,在国营菜店推行产销直接见面的办法,国营菜店主要搞好“组织、协调、监督、服务”。并在市区设立了三百二十六个服务站,专门接待菜农和储户。蔬菜公司职工为菜农和储户过磅、收款,买卖双方自由成交,与此同时改进了方便菜农的结算办法。这样,不仅大大方便了产销双方,而且减少了环节,避免了浪费,国家还减少蔬菜损耗补贴五十多万元。由于上市均衡、量大,还做到了蔬菜价格稳中有降。菜农、居民、蔬菜公司、政府四方面皆大欢喜,都说去年冬贮菜供应是“建国以来最好的”。
政策优惠 促进生产
蔬菜市场繁荣的基础是生产,为了稳步发展蔬菜生产,郑州市委、市政府对发展蔬菜生产采取了以下措施:
确保近郊以菜为主。市政府明确规定“不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菜地盖房屋、仓库,搞停车场,不准在菜田内挖鱼塘,建果园和林场或改种其它作物。
以工副业补菜,降低菜田承包费,鼓励菜农积极种菜。1985年近郊菜田不仅保持稳定,而且“四播”(注:即一年播种四次)面积超计划5.3%。
稳定菜农收益。去年5月份近郊部分春菜遭受雹灾,市政府除拨出三万元救灾款外,还及时动员大的伙食单位购回能吃的菜,减少菜农损失,冬贮中直接明补给菜农五十六万元,奖售一百五十万公斤平价粮。
积极发展远郊商品菜生产。郑州市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机,采用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办法,引导远郊菜粮轮作。去年秋淡期间,中牟、荥阳两县就为城市提供了冬瓜、晚豆角、晚蕃茄、青葱共八百多万公斤。此外,在提供技术咨询、搞好为生产服务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上述措施不仅大大提高了商品菜的产量,改善了市场供应,也明显地提高了生产效益。去年菜农人均收入普遍比上年增长25%以上。
发挥国营蔬菜公司主导作用
市场刚放开时,由于不适应新形势,一些国营菜店带头涨价,一些菜店弃菜改行,市场上缺少主导的力量,品种忽多忽少,价格暴涨暴落,比较混乱,市民很有意见。这种情况使市委、市政府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市场全面放开以后,国营菜店的任务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更应该发挥蓄水池作用,搞好余缺调剂,发挥主导作用。为此,市里规定对蔬菜的补贴节余,归蔬菜经营部门使用,以提高国营菜店参与市场调节的积极性;其次,积极开拓经营新门路,创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扩大代购代销业务;第三,搞好余缺调剂。去年旺季,市蔬菜部门积极组织调出蔬菜,防止了“菜贱伤农”,淡季积极购进蔬菜,防止了菜价暴涨,起到了蓄水池作用。国营菜店还主动进入集贸市场设摊点二百六十多处,平抑菜价,带头文明经商。采取这些措施后,郑州市蔬菜部门经营日益活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去年全年比市定亏损计划减少五十五万元,比1984年实际亏损减少一百零二万元。


第2版()
专栏:

雨花茶今年产量将大幅度增长
为纪念雨花台牺牲的革命先烈创制的南京雨花茶,今年产量有大幅度增长,预计可生产一百一十担左右。
南京雨花茶创制于一九五九年。它形似长青的松针,条索浑圆紧直,锋苗挺秀,冲泡后汤色澄澈,香气高雅,在全国众多名茶中独具一格。由于一直采用手工制作,二十多年来年产量不足十担。
一九八四年,南京市从国外引进了一批茶叶转揉机,形成了制作机械生产线,使雨花茶产量大增。去年生产了六十多担,今年可增加到一百一十担左右。它是我国第一个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名茶。据有关专家鉴定,用机器生产的雨花茶在外形和内在质量上均已达到标准。


第2版()
专栏:

八城市儿童食品评选活动揭幕
来自全国八大城市的八十四种优秀儿童食品五月十日开始在上海第一食品商店进行展销评比,争夺国内首次颁发的“六一”儿童食品奖。
“六一”儿童食品奖的评选活动是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组织的,旨在集中消费者意见,了解市场需要,促进儿童食品生产的发展。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南京、西安八大城市的五十四家食品厂参加了这次活动。评选活动将持续十天。


第2版()
专栏:

湛琼联合驳船运输公司发展快
我国第一家港际联合的交通运输经济实体湛琼联合驳船运输公司发展迅速,船队规模已由两年前组建时的四只小驳船,扩大到拥有一万吨位的船队,为缓和海南水上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加速海南岛经济区的开发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以来,这家公司陆续投入运营的七艘船只,共完成近三百个载重航次,承担了湛江港至海南一半以上的物资运量。去年,联营公司盈利四十万元。


第2版()
专栏:

河北引进保鲜牛奶生产线投产
河北省引进的塑料软包装鲜牛奶生产线最近在汉沽农场投产。
这条生产线包括牛奶保鲜和塑料包装袋生产两个车间。它用电力将鲜奶加热至一百五十摄氏度,四秒钟后消毒完毕,在无菌的情况下将牛奶装入特制的双层塑料袋。加工后的牛奶味道可口,符合国际卫生标准,一种可以存放十五天,一种可以存放两个月。这条生产线每天可加工二十四吨鲜奶,产品主要销往天津、北京、秦皇岛等城市。(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强化管理机构 提高产品质量
沙洲县乡镇企业改善检测手段
本报讯 记者龚永泉报道:江苏沙洲县乡镇企业在抓产品质量中,逐步改善产品检测手段。去年全县共投资三百多万元,添置理化测试设备和仪器,已有一百二十二个骨干企业建立了设备、仪器较齐全的计量室或理化测试室。这些企业的产值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20%左右。
沙洲县在对全县乡镇企业产品质量大检查中,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除了经营作风不正外,没有完善的检测手段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强化产品质量管理机构,这个县成立了县标准计量局,加强领导,使产品质量的检测和监督制度化。
改善产品质量检测手段,使检测科学化,有力地促进了产品质量提高,也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锦丰乡医疗器械厂去年投资九万多元,添置了一套检测设备仪器,对全厂各工种、七十四道工序上的生产工人所做的二千多个零部件制定了系统检测标准,并实行各项标准完成好坏与职工经济利益挂钩的浮动工资制。这个厂的止血钳、猎刀等产品远销美国、日本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汇九十多万美元。
在改善测验手段中,沙洲还注意“土法上马”,发挥小改小革作用。晨阳乡弹簧厂生产录音机芯弹簧,原来质量测试靠人工,费力费时,可靠性差。他们组织技术人员研制成了疲劳寿命测试机,既保证了产品测试的准确性,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第2版()
专栏:

既是科研机构又是经济实体
莆田渔业技术开发中心效益好
本报讯 记者张铭清报道:福建省莆田县渔业技术开发中心既承担科研课题,又生产出口养殖产品,还示范推广养殖技术,一年多来,这个开发中心“一身三任”效益显著。
1984年底,福建省科委在莆田县召开浅海滩涂技术综合开发论证会,确定了西埔垦区水域综合开发利用等三个课题。刚成立的莆田县渔业技术开发中心承担了这些课题。按论证确定的技术措施实施一年,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产值六十一万多元,利润十八万多元。
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石斑鱼在港澳市场供不应求。但以前一直用钓捕作业网箱暂养,不仅生产量少,而且有大量不合格的小鱼被淘汰。莆田渔业技术开发中心在灵川乡下尾村的一百二十三亩土池试养石斑鱼,已初步掌握土池养殖石斑鱼的关键技术和生长习性。今年准备放苗二百担,产值可达六十万元。
虾贝鱼藻多项目、多层次立体养殖是西埔垦区水域综合开发利用课题的主要内容。在这里的七百二十亩虾池和一百五十亩淹没水区域中,有石斑鱼网箱及鲷、鲻鱼、对虾、牡蛎,池底有花蛤、江蓠,混养、套养形成了生态平衡。
莆田县浅海滩涂开发势头猛,项目多,鱼虾贝藻同步发展,传统养殖转向科学养殖,高档品种迅速发展。1985年海水养殖面积达到八点零二万亩,产量四十九万多担,在全国十四个养殖、捕捞万吨县中名列前茅。今年,莆田县的海水养殖面积将达八点五五万亩,产量达五十五万担。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大前门”消失的背后
曾祥杰
前几天,为了买一条上海产的大前门香烟,我在北京的城东城南跑了近二十里路,出进十二家大小商店,最后还是没有买到。令我不解的是,这些商店的货架上从前经常摆放着它,怎么一下就全消失了呢?一家商店的营业员的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团:市里刚发下严禁搭售商品的通知,因好烟销得快,商店怕次烟更销不出去,于是把好烟先留了起来。这大概又是商店的一种“对策”吧。
国家政策是十分明确的,深受人民拥护,经营部门这种“对策”,于国、于民、于己都不利,还是应该老老实实按国家政策办事才是。(附图片)
张飞:要买肉得搭双我大哥编的草鞋。
(原载北京晚报)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明智之举
赵志文
沙洲县为了改善乡镇企业产品检测手段,去年投资三百多万元,添置理化测试设备和仪器。这是一项必要的“基本建设”。
近几年,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产品的数量、品种都较可观。然而,毋庸讳言,有些企业的某些产品质量不高。究其原因,除了极少数企业经营思想不端正,只顾捞钱,粗制滥造以外,绝大多数是与企业的生产条件与检测手段落后有关。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没有一套严格的质检制度和必要的测试设备仪器,要生产出质量稳、标准高的产品,那是不可能的。乡镇企业在刚刚起步时,由于资金、条件所限,在质量检测方面一时达不到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质量检测手段就不能停留在低级阶段——不能只凭眼看、手量、耳闻、鼻嗅……而应代之以测试设备和仪器。这不仅省气力,更重要的是使质量检测可靠、科学。
沙洲县为改善质量检测手段舍得花一大笔钱,是明智之举。质检手段科学化,是把“质量第一”落到了实处。沙洲县乡镇企业的产品质量优良,市场逐渐扩大,经济效益与日俱增,就是有力的证明。


第2版()
专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植树造林注意生态效益
在新疆天山南北广袤的原野上,生产建设兵团百万农垦职工抓住黄金季节,植树造林,取得了显著成绩。兵团造林已由垦区内扩大到垦区之外,着眼点由经济效益转向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的农三师,到4月上旬已在沙漠前沿垦区造林四万三千亩。他们还采取挖桩更新、嫁接换种的办法,对附近的荒漠胡杨次生林进行改造更新。近年间,兵团在沙漠边缘兴建家庭林场近二千个,新植林带约二十万亩。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北京至银川169/170次列车,自1984年开设了清真餐车。回族旅客称它为“穆斯林之家”。
新华社记者 陈思禹摄


第2版()
专栏:

北京市一批名胜古迹正在修复
北京十三陵昭陵、宛平城、广化寺等一批名胜古迹正在修复,修复后将为古都增色添彩。
另外,芦沟桥、先农坛太岁殿、智化寺山门殿、云居寺大雄宝殿和山门殿等一些名胜古迹也将在近期内动工修复。


第2版()
专栏:

如皋捞江潮淤泥制砖少占耕地
江苏省如皋县许多砖瓦厂捞江潮淤泥制砖一亿块,少占耕地五百亩。
如皋县轻工建材公司深入实际调查,发现横贯县境的河流中,淤积了大量江潮带进来的红土,只要将它与沙土掺和起来,就是极好的制砖原料。这样,既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又能达到疏浚河道的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