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纳尔逊美术馆
蒋元椿
从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向北眺望,可以看到远处一个小高地上有一座带廊柱的长方形建筑,这就是以珍藏东方古文物著名的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
威廉·洛克希尔·纳尔逊1841年生于印第安纳州的富家,三十九岁时来到堪萨斯城,同年创办《堪萨斯城晚星报》。这张报纸鼓吹改革,敢于针贬时弊,在堪萨斯城的发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收藏了许多东方和西方的艺术品。1915年逝世时留下遗嘱,用他的遗产购买已经去世至少三十年的艺术家的作品。他的报纸现仍在出版,但已经换了主人。
玛丽·麦卡菲·阿特金斯生前是一位不肯花钱、不善交际的妇女,1911年去世时留下遗嘱,把价值三十万美元的房地产捐献出来,供兴建美术馆之用。
1933年,在纳尔逊故居所在地,一座美术馆建成了。这里除了珍藏有欧洲的伦勃朗、戈庚、塞尚、凡高、戈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外,还有印度、中亚和中国的许多艺术珍品。中国艺术品收藏之丰富和精美,令人惊叹。珍品中有殷墟甲骨,商周青铜器,辽金雕塑,明清绘画等,其中龙门石窟浮雕女供养人及侍从群像和辽金时代木雕观音像,艺术价值极高。这些都是这个馆的前馆长西克曼从中国获得的。
劳伦斯·西克曼是科罗拉多州人,生于1906年,曾在哈佛大学研究艺术史。1930年毕业后,根据哈佛与燕京交换学者的协议,到北京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他在北京出入琉璃厂,广交古董商,遍游华北各地。1935年回国。二次大战时再次到中国。
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的艺术系教授玛丽琳·格林特莱博士是研究辽金时代雕塑艺术的专家,承她的好意,向我提供了一批资料。其中有一份西克曼讲他得到龙门石窟浮雕经过的材料。据他说,他在1931年秋天去龙门石窟呆了一个星期,看到这些浮雕像,并拓了摹本,当时并无被破坏迹象。后来他在北京发现有人出卖从浮雕上凿下来的小块石片。1933年3月他再去龙门,发现那里已经遭到很大破坏,许多浮雕被凿走,佛像的头部被盗。1934年他最后一次去龙门,浮雕已经荡然无存。他后来发现残片散落在北京、开封、成都、上海,有的甚至到了德国。他开始收集这些残片。从1939到1940年,他用了两年时间将这些残片根据过去的照片和摹本复原,1941年展出。但其中某些部分始终未能找到。
用整块木料雕成的观音像,十分精美。西克曼在1931年在天津附近一座辽代寺院里发现它时,它已被断成两截,扔在雪地里。1932年他托北京一个姓刘的人买这个观音像,没有买成。后来他几经曲折在巴黎买到了它。据格林特莱考证,观音像的护膝部分是打仗时穿的甲胄,虽是男性,却有女性的丰腴和温柔。她认为,辽代圣宗的母后承天(982—1031)曾率军与宋军作战,最后缔结澶渊(今濮阳)之盟,相安了多年。这尊观音像就是以承天为原型雕刻的。我对佛教没有研究,无法分析她的判断,但她这种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热情,却是令人钦佩的。
在纳尔逊美术馆欣赏这些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作为中国人,心情是复杂的。这些珍品在这里起了文化交流的作用,使美国人民得以了解中国文明的悠久和伟大。另一方面,自从上个世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古代艺术珍品流落到全世界的,可谓不计其数。这怪谁呢?西克曼的文章最后引用了美国艺术史学者兰顿·华尔纳的一段话:“如果我们因为买了这些残片而遭到批评的话,为了把这些残片组装起来而付出的热爱、劳动和金钱,应该使所有的批评停下来。这件工作本身就是服务于中国的事业。”西克曼接着说,“而且,所有关心中国文化传统的人,都宁愿让这幅后妃的浮雕仍然留在遥远的河南,仍然是它为之而雕凿的平阳石窟的整体的一部分。”我认为,西克曼的话说得不错,关键是中国人民要争气,使近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某些事情不再重演,对人民加强爱护历史文物的教育,并使那些肆意盗窃、破坏文物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我们也应该欢迎有更多的美国朋友到中国来欣赏、研究中国更多的新出土的古代文物。


第7版()
专栏:

雕在石头上的战歌
胡素
组雕《转移伤员》把我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人民在南共的领导下与德、意法西斯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这件雕塑逼真地描绘了当时的战斗生活。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两个卫生员正扶着一名身负重伤的战士从山上走下来。三个人的身躯都有点前倾,表明他们是从高处往下边走。受伤的战士是组雕的主体,形象甚为生动。他是一个大个子,下半身负伤,两腿无法着地,身子有点蜷曲,他两臂伸开,全身重量都压在两个卫生员的肩上。尽管身负重伤,但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扬起头,双目远望,面部的神情仍然十分坚定。这是一张非常典型的游击战士的脸,由于生活艰苦,营养不良,他颧骨突出,面部清瘦。不过,在消瘦的脸上,还是透露出一种英雄气质,表明他那坚强不屈的内心。扶伤员的两个人同样有着粗犷的战士气质。其中有一个人迈着大步向前走,显示出他的焦急心情。这两个卫生员的脸部稍稍往下低,这就更突出受伤战士的头部。三个人体结合得非常紧密,如同是山上一整块岩石。整个雕像具有庄严宏伟的纪念碑特色,给人一种崇高的感觉。雕塑家曾以不同材料创作过多件《转移伤员》,这是其中最好的一件(见左图)。
作者安东·奥古斯丁基奇(一九○○—一九七九)是著名雕塑家梅斯特罗维奇的学生。战争年代,他一手拿枪,一手执雕塑刀。战时,他曾被选为南人民解放反法西斯会议副主席。战后,他在贝尔格莱德美术学院任教,并被选为南斯拉夫艺术科学院院士。(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巴黎的夏季时间
蔡立人
去年8月,我们从阿尔及尔取道巴黎回国。阿尔及尔与巴黎同属一个时区,本应没有时差,但巴黎奥利机场里所有的电子钟竟然比我们的手表要快一小时。原来这是巴黎的夏季时间,要比实际时间快一小时。
实行夏季时间的意义,一到晚上就看出来了。当晚九点钟,室外天色还亮,看电视时还要拉窗帘,九点半以后,天才慢慢暗下来。十点半,我们照例关电视机就寝,实际上这时才九点半。这样,我们就早睡了一小时。
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快要六点钟了。看看窗外,不少早起的人们已在锻炼身体,我们也下楼去活动活动。过了一会,天色才慢慢亮起来。这时我才想起,刚才实际上还不到五点钟呢!大家都早起了一小时。实行夏季时间的意义之一就在于促使人们早睡早起,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减少电力消耗。
据说苏联从1981年开始实行夏时制,第一年就节约二十五亿度电。蒙古从1983年开始实行夏时制,每年约可节约八百万度电。


第7版()
专栏:

丘布特野生动物记趣
管彦忠
汽车疾驰在沙石路上。
“请看,那是美洲驼。它与羊争地不争草。它的毛可织地毯,肉相当于二级牛肉,骨头在工业上有用……”导游乌戈向我们介绍着。顺他所指,只见低矮的灌木林中,几只红褐色的美洲驼(又名原驼),有的在安闲地吃草,有的闻声向汽车张望,似乎在打量我们这些来瓦尔德斯半岛上作一日游的不速之客。
瓦尔德斯半岛位于阿根廷南部丘布特省大西洋岸边。它面积不大,却栖息着不计其数的野生动物。
在半岛东部的鹅卵石海滩上,几只海象懒洋洋地躺着,灰色的皮肤没有光泽。雄海象长有一个长长的、能伸缩的鼻子,因而得名。大海象长可达五至六米,重三到四吨,真是庞然大物!雌海象身长一般在三米左右,只有几百公斤重。这种远海哺乳动物,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夏去春来,到海滩上只是为了寻偶和繁殖后代。一只雄海象的“配偶”可多至四十个。为求偶,雄海象间常发生激烈角斗。雌海象一胎生一仔,小家伙生下来就有一米半长,靠吃母奶长大,但成活率只有50%。据说半岛上有海象三千多只。
更给人饱眼福的是金字塔角的海狮群,半岛上约有两万多只。上百只海狮或卧或坐在石块上(下图),不时发出类似牛犊的叫声。雄海狮脖子粗大,毛短而发黄,体重可达三百多公斤,而雌海狮重不到它的一半。每年12月底至次年3月是海狮繁殖期,怀胎需十一个月。哺乳期中,雄海狮日夜照看着“伴侣”。就在我们参观的半小时内,有三只小海狮出世。小鸟飞来,啄去胞衣。它们和平相处。
半岛以南一百多公里处的托姆波角是企鹅的世界。在四十八公顷地的范围内生活着两百多万只麦哲伦企鹅。海滩上,丛林里,它们或挺肚蹒跚而行,或闭目养神,或水中畅游。这里的企鹅个头较小,脖子和胸部间的白羽毛上有两条黑色羽毛带,故被称为“扎两条领带的小绅士”。企鹅每年9月至次年4月来这里生儿育女。据说,企鹅有惊人的记忆力。42%的企鹅第二年回来时仍住到上年住过的窝里,其余的也都在旧窝的附近。与“轻浮”的海象不同,企鹅实行“一夫一妻制”。雄雌企鹅轮流孵蛋四十天左右,刚出壳的小企鹅有十来厘米长,躺在父母身下,靠父母吐哺,两个月后才能独立生活。
丘布特省海岸地区干旱而荒凉,物产匮乏,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第7版()
专栏:

南极矿产资源的展望
石其光
南极是人类发现的地球上的第七大陆,它是一个最冷、最高、最干旱、风最大但却最少受污染的大陆,总面积约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约为世界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比美国大一倍半。南极全部裸露的陆地不到1%,冰盖大于99%,冰的厚度最高达四千八百米,平均厚二千四百五十米,固体淡水是这个大陆上最丰富的“矿产资源”。
南极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区为巨大椭圆状,称东部南极或称大南极,是前寒武纪及晚前寒武纪和古生代环绕其边缘的稳定的古地台或“地质”,沉积物沿着西部边缘富集并构成横贯南极山脉的大部分。东部南极自古生代以来基本稳定,地质上的沉积实际是水平的。
早在十九世纪前,当时的捕鲸船就在南极半岛海滩上找到一些奇形怪石。1830年美国在南设得兰群岛发现一些树片化石,二十世纪初瑞典考察队发现了巨大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植物化石、绝种的大企鹅和鲸鱼化石残迹,从而更加引起考察队的兴趣。1900年后是极地探险的英雄时代,随之对南极也有更多的了解。有些考察南极的地质学家认为,南极大陆和其他大陆十分相似。后来在南极发现种子蕨舌羊齿化石,因而有人认为各大陆曾经一度相互连结。魏根纳提出的大陆漂流说,就是以从南极得到的舌羊齿化石与南美、非洲和印度等地所产化石十分相似为根据的。
1950年后考察南极的国家越来越多,英国、美国、阿根廷、比利时、苏联、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智利、法国和挪威等国先后考察南极,获得了大量的资料。
地质学家从侵入东部南极的火成岩,得到许多古地磁数据,表明冈瓦纳大陆在一亿多年前侏罗纪时已开始解体,而西部南极则是一系列地壳碎片,从放射波回转探测中得知冰盖厚度与盆地的底部地形有关。
预测南极矿产资源的方法,在地质上是重建组成冈瓦纳大陆的成分,用此方法已经预测油田存在的可能。许多人希望在南极或环绕南极找到沉积盆地,南极大陆架似乎希望很大,可惜南极大陆架比世界其他大陆架更深,并且大部分为四五百米厚冰层所覆盖。苏、日、法等国在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及罗斯海等地也积极寻找沉积盆地。著名的深海钻探计划已揭示了甲烷和乙烷。由于国际海洋钻探计划的成功,据说近期有希望在威德尔海挖掘调查井。在横贯南极山脉的很多地方含有二叠纪的煤,东部南极查尔斯王子山附近所含优良品质的煤比冈瓦纳古陆上任何其他地方的煤都要好。
铁矿可能是南极的最大金属资源,最大的铁矿在查尔斯王子山和麦克罗伯逊地,条带状构造铁矿和蚀变岩厚达七十米。在彭萨科拉山可能含有惊人的潜在矿床,该地分布广泛的层状基性侵入体的面积大于五万平方公里,岩石内富含硅酸铁、镁、钙,并有铬、镍。以铜为主的许多矿物组合遍布南极半岛,强矿化度的物质可能在南设得兰群岛和乔治岛上,那里铁、铜、钼的硫化物和铁的氧化物极为丰富。
南极大陆的许多岩石里都含有锌、铅、银、钼、镍、铬、钴、金和其他金属矿化物质,在横贯南极山脉和玛丽伯德地有铀、钍。有人估计南极至少有九百处重要矿床,但只有20%露出于冰盖表面。非金属矿物中有些是现代富集的,有各种云母、石墨、萤石和宝石等,并且有些是伴生于其他矿化物质内,这就更增加其经济价值,使南极大陆的矿产资源的前景更为广阔。
有些人认为如果开发南极矿产资源,碳氢化合物应居首位,有人估计南极大陆架含石油可达四十五万亿桶,但是由于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困难,特别是有关南极的国际协议的约束,至今还没有哪个国家愿承担开发风险。
南极的富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将来,这些资源必将造福于全人类。


第7版()
专栏:域外拾零

列宁格勒的“祖母俱乐部”
唐修哲
利季娅·鲍里索娃正对着镜子精心打扮。不行,还得去趟理发店,一定要漂漂亮亮地去参加祖母俱乐部组织的晚会——“十九世纪的音乐”。
她是苏联列宁格勒教育工作者文化宫祖母俱乐部的成员,这个俱乐部里有一百三十七位祖母。其中,有五孙绕膝的老太太,也有年仅三十六岁的年轻奶奶;有自然保护的积极分子、花卉种植能手,也有擅长量体裁衣的时装设计专家;有人领导着“音乐客厅”的活动,有人组织了编织小组……
祖母俱乐部已有四年的历史。克拉夫季娅·海特是创始人之一。一次,女儿对她说:“你是什么祖母啊?不会讲故事,连带孩子上街散步都成了问题。”海特觉得女儿的话说得对。祖母理应是孙子、孙女最亲近、最需要的人。可是,到什么地方去学会当祖母?就这样,她产生了组织祖母俱乐部的念头。
俱乐部主要有三项任务:向祖母们传授现代家庭所需要的医疗、教育和心理学知识;帮助祖母们保持健康和旺盛的精力;组织她们参加有趣而又丰富的娱乐活动,让成天忙忙碌碌的祖母们能好好歇一歇。
俱乐部组织的报告、座谈都有着诱人的名称,如:“活到百岁不觉老”、“在职祖母一天二十四小时,怎样把各种事情都干得井井有条?”、“家庭中的气氛”、“美的几分钟”等等。做报告的都是知名人士、教授和专家。
“谁是最好的祖母”的竞赛妙趣横生。赛厅里装饰得象节日似的,全无比赛气氛。桌子上放着各种美味的食品:外形象兔子的馅饼、入口就化的面制的“蘑菇”……参加者比赛唱催眠曲,讲故事,制做玩具……祖母们把有趣的和有益的见闻都带回家去转给了孙子、孙女。“考虑未来”的讨论会,郑重其事,老太太们认真讨论青少年如何选择职业的问题。会后,她们把正确的意见带回去及时开导孙辈。
俱乐部成员大都是有文化的现代妇女,有广泛的兴趣,爱上剧院,阅读杂志,参观游览。有人曾经提议俱乐部开辟一个育儿室,祖母们集体活动时,轮流值班看孩子。一番争论后的决定是:不行,祖母不应包揽抚养孩子的全部义务,应让年轻的夫妇充分体会当父母的困难和责任。
俱乐部的活动如此有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妇女。甚至有些目前还没有孙辈的妇女也想早点为当祖母做准备。一次,祖母们的聚会被一位祖父打断了:“请原谅,我们家的奶奶病了,派我来逐字逐句地作笔记。”打那以后,常有祖父要求加入俱乐部的申请。现在,由清一色妇女组成的祖母俱乐部正热烈地讨论一个新问题:让不让祖父们参加活动?


第7版()
专栏:

多伦多电视塔
申明河
加拿大安大略湖畔的多伦多电视塔高五百五十三点三四米,比巴黎埃菲尔铁塔高二百三十二米,比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高一百四十一米,比莫斯科电视塔高十六米,因此有些加拿大人视其为国家象征。
电视塔于1973年2月6日破土动工,1976年6月26日建成,耗资四千四百万美元。
多伦多电视塔,结构独特,造型美观,色调鲜艳。电视塔一层设有餐厅,另外还有纪念品商店、小电影厅等。在距离地面三百四十六米的那层,设有世界上最高的舞厅。在距离地面三百五十米处,是可供五百人同时进餐的旋转餐厅。这个餐厅每隔六十五分钟旋转一次,客人在开怀畅饮之际,还可领略安大略湖风光和多伦多市容。为便利游客,塔上设有三级了望台。登上离地面四百四十七米的最高一层了望台,在天气晴朗时,可视度达一百二十公里以上,极目远眺,美国城镇依稀可见。
电视塔装有四部高速电梯,每小时可将一千五百名游客送达顶层。自开放以来,每年有二百多万游客慕名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