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大地

塔与歌的深情
赵大年
“欢送你们第二次赴朝!”
这是登机前,中国作家协会和朝鲜驻华大使馆同志们齐声送别的话语。
这也是挑起文思的金针。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六人之中,半数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再加上一位延边朝鲜族的诗人,就过半数了。真称得上是一个亲人访朝代表团了。
中国民航客机飞越鸭绿江上空时,机舱里顿时活跃起来。“葛洛同志,快看!”“认得!认出来啦!”“丹东!呀,新义州!”“鸭绿江大铁桥上正过火车哪!”这些简短的欢呼声,立刻将我变回了十九岁的志愿军战士。深夜里冒雪踏冰跨江作战。那时寒风刺骨,炮火连天,大铁桥被炸,新义州浓烟滚滚,连安东市也落下了“B—29”的炸弹……作为战士和文人,这是无法忘怀的呵。
平壤,这个美丽的城市,在电影里、画片上,我们见过多次了。有人说平壤的公园很多,也有人说平壤市本身就是一座大花园。今日亲见,果真如此。建筑宏伟,富丽堂皇,街道整洁,绿地环绕,服饰漂亮,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这样的形容词再写出一大串来,也不为过。但我也亲见过遭到战火破坏的平壤,一片瓦砾,城无完室。1953年停战以后,我还写过一首志愿军参加建设的小诗:“……军长铲土,师长抬筐。重建平壤,第二故乡!”
在牡丹峰前,葛洛同志提起了战时的地下剧场(就在牡丹峰上)。1952年,以巴金为团长的中国作家、艺术家赴朝访问团曾在这里观看过盛大演出。他们还受到了金日成同志的亲切接见。葛洛同志至今还保存着金日成同志与代表团谈话的笔记。据葛洛同志回忆,地下剧场相当宏大,灯火通明,虽然敌机不断轰炸,剧场里照样演出许多美好的歌舞节目,充分显示了朝鲜军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然,现在更有金碧辉煌的万寿台大剧院罗。朝鲜同志说,地下剧场已保存下来,作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教育的现场。
使我激动不已的是参观志愿军展览馆和友谊塔。这个展览馆是平壤“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的一部分。门前刻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红汉字。它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图片,都使我倍感亲切。大厅的一面墙上,悬挂着数十幅志愿军指战员的照片或画像。他们是名垂青史的特级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杨根思……以及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毛泽东同志的长子毛岸英烈士。我熟识罗盛教。他是与我同年参军、同一支部队的文书。去年我刚写过一篇关于他舍身抢救朝鲜落水儿童的小说。此时望着他生前的照片,浓黑的短眉,圆鼓鼓的眼睛,那表情,真象是嘱托我们珍重和继续加强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又象是欢迎我们重访战地,回到了他为之献身的英雄国土。望着盛教的遗像,我的眼睛湿润了,再一次想起金主席为罗盛教纪念碑的题词:生活在朝鲜三千里江山的人们永远怀念罗盛教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无独有偶。葛洛望着黄继光的画像出了神。原来他也熟识这位青年战士!在著名的上甘岭战斗前夕,葛洛来到武圣山主阵地采访,就是由通讯员黄继光护送到上甘岭前沿坑道去的。战斗打响之后,葛洛一直生活在指战员当中。他耳闻目睹了大量的英雄故事,最壮烈的莫过于青年通讯员以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英勇行为了。
当展览馆的女讲解员听到了这些事,便亲切地问葛洛:“这幅黄继光的画像,您细看看,象烈士本人吗?”
葛洛眼里也闪着泪花,点点头说:“画得很好,很象!我曾给黄继光拍过照片,这照片在二十多年前送给了我国军事博物馆筹备处征集资料的同志。”
来到上甘岭战斗的沙盘前,女讲解员叙述着战斗经过,葛洛同志也情不自禁地频频插言,补充着英雄们的故事。
“我真的可以为你提供许多活生生的内容哩!”
“是啊,您真是朝中友谊的见证人呀!”
我们站在一面弹痕累累、染着斑斑褐色血迹的红旗面前。这是插上老秃山主峰的一面“开路先锋”旗,上面用钢笔签写着我志愿军尖刀连全体指战员二百余人的名字。望见这面旗,我的心血直涌头顶……原谅我吧,亲爱的战友!作为代表团的成员,出于礼貌,我无法高声朗读你们的姓名了……但我认识你们每一个人!在出发前的誓师会上,作为文工团火线演出队的队员,我为你们唱过歌,献过酒,送过扎了红绸飘带的爆破筒和手雷。还记得么?是在我们演出队的歌声中送尖刀连勇士冲出坑道口的呀!我清楚地记得,这次攻占老秃山的战斗打得非常漂亮,全歼敌军一个加强营。我们尖刀连的勇士,生还者不足百人……现在,我毕竟不是讲解员呀,不能向主人细说往事。只能默默地向你们敬礼!亲爱的战友,我要向你们报告:我有一支笔,上月刚发表的中篇小说里,详尽地描写了这次攻坚战。我有义务继续写下去。这也是我怀念战友的一片心啊。
拉开友谊塔重达两千斤的铜门,我们看到了塔内四面的油彩壁画。它生动地记载了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的宏伟场面。这座花岗石纪念塔高达三十米,矗立在中国大使馆附近的山上。塔内正中央的巨型黄铜台柜里,珍藏着志愿军总政治部送来的四大本烈士名册。这名册虽然只记载了战斗英雄和团级以上的干部,不足志愿军烈士总人数的百分之一;却也是中华优秀儿女之精英,是上百万最可爱的人之代表啊!
我们膺获殊荣,得以亲手捧读烈士名册。名册上恭笔正楷写下了一个个光辉的名字,和他们的年龄、籍贯、功勋。有军长,师长,团长……绝大多数烈士年仅二三十岁。
又一个催人泪下的地方,在美丽的大同江畔,古建筑大同门和练光亭对面的练光女子中学里。当这些十几岁的小姑娘齐声高唱志愿军战歌时,我再也止不住自己的热泪了。这是友情的泪珠儿。我们一起歌唱,鼓掌,合影,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在众多幼小的心灵深处,继续培植着中朝友谊的鲜花。


第8版()
专栏:

吊绀弩
黄苗子
恸悼胡风作,青蝇句尚新,
世间吊人者,人亦吊其人。
三草煎心草,七哀喷血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黄埔鹰扬地,北荒草料场,
吁嗟九头鸟,晋粥七年强。
赤心炽于火,熬成千首诗,
诗成荐轩辕,魑魅乃享之。
瘦硬枯高杆,三红金水斋,
一朝枯瘦歇,灰尽灭干柴。
梦冷莫斯科,文坛老荷戈,
清明飘冻雨,无语慰周婆。
附记
我去劲松区看绀翁后十日,遽传噩耗,心怀恻怆,不是滋味。《吊胡风》是诗人于去年六月廿四日在人民日报八版发表的最后一首诗(可能《吊绀弩》不会是我的最后一首)。原句是:死无青蝇为吊客,尸藏太平冰箱里。
《三草》是绀翁的诗集,后来改名《散宜生诗》,从绀翁的《三草》,我想到王粲等人的《七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是偷杜甫赠李白原句,在此坦白。
绀弩早年是黄埔军校学生,参加过北伐战役,在“错划”时期遣戍北大荒,奉命留守宿舍,不料看守疏忽,宿舍草料着火。幸而周颖同志千里救夫,绀翁喜而以诗赠之,有“请看天上九头鸟,化作田间三脚猫”之句。“史无前例”之变,绀翁又被“请”入铁窗,与傅青主认同乡者七年多,他题《傅青主听书图》,有一句是:“晋牢餐粥七年强”。
第四首似不必冗赘。第五首的第一句,是根据绀翁回京后为“周婆”(周颖同志)写的诗句:“一冬园圃光葵杆,瘦硬枯高懒未除”,我理解为绀翁借“光葵杆”来自喻,外形亦颇相称。第二句的“三(国)红(楼)金(瓶梅)水(浒)斋”,是我给绀翁写的斋额,因为那时他写了许多有关古小说研究的文章。
末首只是想写绀翁在第一次革命战争后,曾留学莫斯科。返国后就从事文学活动。为了押韵,东拉西扯,没有什么深意。
也没有查日历,清明还有多少天记不清楚。但是记得绀翁吊萧红有两句诗:“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冻雨过清明”,不觉想到杜牧的名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悲思如潮,乱写一通,选抄六首,余不备录。


第8版()
专栏:

挽聂绀弩同志联
舒芜
匕首投枪,百练犹存鉴湖冽。
贞心劲节,卅年同仰雪峰高。
鉴湖在浙江绍兴,这里代指鲁迅。下联谓冯雪峰。五十年代中期,雪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绀弩任副总编辑兼古典文学编辑室主任,我在古典文学编辑室工作。(附图片)
绀弩速写 郁风


第8版()
专栏:纵横集

东湖之我见
萧体焕
东湖,是水乡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一颗明珠。
东湖风景区,位于绍兴城东五公里处。据历史记载,此地原是一座青石山。从汉代开始,民工相继在此凿山采石。千百年来,一代代石工手胼足胝,鬼斧神凿,遂成险峻的悬崖峭壁和沉幽的深潭。清朝末年,会稽人陶浚宣看到这里风光瑰丽,便倚山造景,筑堤匡水,铸成东湖,号称“天下第一大盆景”。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说的是人类在从事物质生产时,同时考虑着审美的需要,生产活动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的尺度来进行的。正是这一特点,构成了人和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
游罢东湖,内心如沸汤激腾,久久不能平静:试想,如果当地的先人,当初只图一己之利,一时之便,随意放炮炸石,滥施刀斧,凿平了事,何来今日的陶公洞、仙桃洞,供人观赏称绝呢?
我在遐想,好的传统需要好的继承,不文明的生产行为应当废弃。据笔者往来的一些地方所见,目前开发利用自然山水,不按照美的规律生产的行为时有发生。或者是开发矿山、挖土取石、搞基本建设,哪里方便就往哪里乱啃;或者是在俊美奇秀的风景区内,随意开山放炮,扒土取石,垦荒毁林,给人间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
现在社会上都在谈论资源。自然山水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对自然山水的开发利用,既应当有生产观点,也应当有审美观点。马克思的话值得牢记,人毕竟不同于动物,切不可只顾及本身的肉体需要,还应该考虑到本代人及子孙后代的精神需要。


第8版()
专栏:我与散文

刊物与读者的多寡
朱谷忠
“在当前如林的文学刊物中,小说、报告文学尽占鳌头,生机勃勃,唯独散文,无论从数量或质量上,都难与之相比,难以引人注目。”我完全理解说这话人的心情,但又觉得这一看法似乎有点片面。把散文同小说、报告文学放在一起相比,过于简单了些。因为不同的文学样式,能否放在一起相比是一个问题。即使可能吧,如果从质量上对它们进行相比,我以为也应严格地从它们各自的特点、个性和气质入手,分析它们是否遵循各自的艺术规律向前拓展,带给人们什么程度的影响,从而得出一个仍然可能是暂时的结论。如果光从数量上对它们进行相比,这就很容易造成错觉,以为现在专登小说、报告文学的刊物多,其它刊物上小说、报告文学的篇幅也大大超过散文的篇幅,这是与它们的读者多寡有关的。其实,尽管目前散文专刊和刊物上散文的篇幅的确太少,但它还是有它的“市场”的。试举一例:1985年7月,《福建文学》为了提倡散文创作,特意推出一期“散文专号”,出版后不仅立即脱销,紧接着就收到全国各地许多读者的汇款,纷纷要求购买该期刊物。之后,还得到不少作家、评论家的一致推崇。据《文艺报》不久前报道,全国读者阅读兴趣已出现了新的趋向:小说类期刊订数下跌,散文、理论报刊订数反而上涨!这不正说明了具有悠久辉煌历史的散文,至今仍拥有不可忽视的大量读者吗?如果散文创作进一步提高,满足读者各方面的审美要求,那么,它也会灿烂夺目的。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六十年散文诗选》
散文诗在我国是一种古老而又新鲜的文体。这种文体,可上溯到庄子《南华经》的某些片断以及屈原的《渔父》、《卜居》;现代文学家在二十世纪初叶才自觉地创作散文诗,并使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文体而被社会所认可。刘半农是我国现代散文诗的第一个作者。他发表在1918年五卷二期《新青年》杂志的作品《晓》,是我国第一篇现代散文诗。以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冰心、朱自清、何其芳、陆蠡、丽尼等前辈作家都写了大量的散文诗,使散文诗登上了走向成熟的高峰。在他们的引导和哺育下,当代很多作家持续地在这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艺术领域里攀登。
孙玉石和王光明编辑的《六十年散文诗选》,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精选了从“五四”到当前六十多年间一百多位作者的散文诗佳作。这些作品风格不同,写作时期不一,琳琅满目,各呈异彩,收集得相当完备。书前有郭风写的序,书末附有编者撰写的《散文诗的几个问题》。 (江齐)


第8版()
专栏:

菲亚特广告
蓝幽
不是在意大利
而是在中国在四川在德阳
广告对每个劳动者微笑着
霓虹灯以快乐的闪烁
从旁鼓动,提供着想象
踏着轻音乐,一位青年农民
走进他昨天的梦幻
走近现实走近那一扇橱窗
风是甜醉的而心并不飘忽
面对一万元标价他不再张惶
一九八五年的春意在涨潮涨潮
从田野向城市排挞扩张
那些童话般出现的漂亮小楼
需要真正现代化的般配
小汽车不再是玩笑不再是奢望
也许他并不知道:他买车
将成为一次冲击,成为
撼动沉滞的涨潮中的一朵浪
但他知道:明天
他自己将成为一则广告
驾着属于他的菲亚特
曳出一路自豪,一路热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