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大伪难辨更需辨
陈小川
顾荣是一个刻画得很成功的艺术典型。毫无疑问,这种干部在我们党内极少。但是细细一想,他们人数虽少,能量很大,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实在令人憎恶。憎恶他什么?似乎又难以捉摸,让人一阵茫然。
能说顾荣“左”?能说他右?他并不草菅人命,也不收受贿赂;不吹不拍,不阿谀,不谄媚;并非只会拍惊堂木,各打五十大板;也不自抹一些谦和亲善的蜜汁在嘴唇上。
细细切脉,才感到这一典型所患的是一种新式官僚综合症,姑且名之曰“顾荣综合症”。李鸿章认为,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若有人连官都不会做,就太不中用了。所谓做官的容易,是指旧社会的官不必管国计民生、规划蓝图,只需把权术玩得纯熟,就可以日进斗金。但是,做官要达到顾荣那样纯熟、圆滑、老练、炉火纯青的地步,实在很不容易。他的让人憎恶恰恰就在于让人抓不到什么把柄。他的浑身解数真是一部活脱脱机会主义“做官学”。
他谆谆教诲李向南不要说错话,就会有威信。他自己的确在众人前,包括对老婆、儿子,说的全是正确的话,几乎无可指摘。他批评冯耀祖“这是共产党的语言吗?”他到拘留所看儿子,若把他的话写在画轴上,俨然一幅《教子图》。他口里讲党性、讲原则,然而又分明让人感到统统是讲给别人听的,自己压根儿就不信这一套。
若透过干部服中山装去看,就觉得顾氏内瓤里新鲜货色不多。正如邵燕祥同志所说顾荣的确是“为做官而做官”的典型。此人面上含而不露,实际上心底权欲的地火在滚滚运行。其原动力,就是:“我要做官!”一切思维都以“是否有利于我做官”为轴心。他从不在表面上偏袒冯耀祖、潘苟世,也绝不挺身而出去做李向南的政敌;行使权力的时候不剑拔弩张,批评下属也不倾盆大雨;越是心腹,越是含蓄!全靠默契起作用。一个微笑,一个电话,一声似嗔非嗔的批评,都那么恰到好处。自己连生病也病得恰逢其时。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大伪,其手段如太极拳,以静制动,外柔内刚,留一手,退一步,“魑魅喜人过”(杜甫诗句,意即魔者悄然等待好人出事、失误),让对手自己往坑里掉。在顾荣看来,什么真理、正义、原则;表扬谁,批评谁;跟谁怄气,不跟谁发火,直至山林的毁与保、鱼塘的荒与养,统统没有客观是非标准,一切的一切就是“是否有利于我做官”。唯此唯大!所有进退取舍、举手投足、颔首摇头,均以此衡量。这就是“顾荣综合症”的原发病状。
旧时代官僚的权术,并不难识别,看他的顶戴补褂就知道。可顾荣的高妙之处在于他披着中山装,似乎既不违法,又无乱纪,就是缺一个东西:党性。他不象潘苟世那种山大王、部落酋长式的权力理想,让人一眼望去就嗤之以鼻。顾荣之可怕,也在于此。
患“顾荣综合症”的人,好象整天在干共产党的事,而实际上和共产党想的绝对是两回事。能够纯熟地把不是共产党的语言,翻译成共产党的语言,不细听,还让人琢磨不出其中的弦外之音。能够把与共产党格格不入的阴暗心理,在众人面前变得堂而皇之。如鲁迅所形容的那号人,在遗像前静默三分钟,心里想的不过是拳经。顾荣这种人,正是党内不正常的政治生活造就的一具活生生的怪胎。他们权力私欲的火运行起来,对党的腐蚀,不亚于癌症于人。因为他们好象也随着党的步伐在抬腿,而实际上他自己的发动机永远反着转,抵消着党前进的力量。
顾荣在古陵无疑是要下台的,我们当可聊以自慰。但是,今后的任务该是有一种法规,使患了“顾荣综合症”的人别挤到党的梯队里来才好,同时也使之成为一种疫苗,为别人造成免疫力。


第8版()
专栏:文坛风景线

他的水仙正在盛开
黄锦萍
一阵阵诱人的芳馨,从窗台向外飘散。我知道,那里有一个神秘的王国,生活着一位修筑彩色宫殿的老人——郭风。
他书房里的水仙开得早,而且很香。我踏进郭风书房,读着一页页洁白的花瓣,他就坦然揭开这种芳馨的秘密。
这位文坛老将,每天凌晨就起床写作。他说:“我从来没感到缺乏素材,并且迫不及待,就象迎春的凌波仙子,迫不及待地跑向春天;我一般选在精力最充沛,情绪最饱满的时候一挥而就。现在没有什么可顾虑的,尽可以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
我问起素材来源,他回答说:一是不断深入生活。去年仅在福建,他就跑了三十多个偏僻小县,几乎走遍福建省的每个角落。二是大量积累,加上几十年的创作经验,感受是很丰富的。
郭风的创作,不但数量多,而且艺术上不断创新,敢于进行自我否定。他很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每个时期的作品都不同,有玫瑰色时期,蓝色时期,米黄色时期等,以致读者猜不透作者的写作高潮。他所追求的,也正是毕加索这种坚毅的独创精神。
最近一个时期,他在内容及形式上都作了新的尝试,力图用不同的手法表现较为深刻的内涵。
至于艺术的感觉和思维,他说:“对于某种物象的特殊感觉,以至特殊关注,乃至长远在记忆中浮动和思维的心理活动,这种特殊的亢奋的心理状态,我以为是作家、艺术家特有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思维。”他例举了卓别林幼年对于海滨绍森德的各种情景的印象,不仅充满儿童情趣,而且对于海滩的色彩,海藻和柏油的气味的记忆到晚年依然如在昨天。他也一样,他三岁时父亲去世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在虎年,他准备写一个中篇儿童散文。“因为题材好,不敢轻易动笔”。


第8版()
专栏:

黄河故道(两章)
孔林
生命
在尚未被开垦的黄河故道,是风暴沙尘统治的无生命区。沙象猛兽吞食着地面上的生物,风是鞭子将空中的飞鸟抽落到地面,夏日的太阳有如炉中燃烧的火球,烘热了沙粒和空气。
然而,就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我看见一位退伍的军人,背着光秃秃的柳木棒,迈进不见人烟的沙原。
当年他可能不是一位指挥官,今日却想拉起一支征服大自然的新军。顺着他的脚印,留下一路木桩,横成行,竖成排,保持着相等的距离,象并肩行进的纵队。
春末夏初我再来时,那插在地上的木桩,摇动着绿色的叶片,同春雨低声细语,情意绵绵。据说在我离开此地不久,一个黝黑恐怖的夜晚,小树被风沙全部拔走了,那位退伍军人的上衣,是留在沙原上唯一的一片绿色。于是他又背起木棒,又一步一棵的插着木桩。
又过了几个春天,我再来故道时,沙原上已经是一片绿叶筛着清风,偶尔有几只过路的黄雀在这里休憩。树长的还不高大,但活下来了,叶片挨着叶片,枝杈靠着枝杈,仿佛在相互照应,为建设绿色的乐土携手并肩。
那位军人哪里去了!?怎么不见那绿色的军上衣呢?我顺着这支绿色的队伍向前寻觅。在绿色的尽头我找到了他,他已经把军衣脱掉,露着紫红色的脊背,但他仍然背着木棒,还在插着木桩,一步一弓身的向前走着。他要走多远呢?只有天知道。
钟声
沿着黄河故道葱茏郁茂的白杨林南行,车似轻舟,一路绿浪送行。
当进入鲁南平原的曹州地段,一阵阵浑厚宏亮的钟声,扇着晨风的翅膀飞出茂密的林带。迎钟声汽车穿林而去,挺拔伟岸的白杨林中,又传来悠扬悦耳的歌韵。
在这清露辉映的早春,百鸟争啼的良晨,金色的阳光似一缕缕绷紧的丝弦,从蔚然流翠的绿叶缝隙垂落下来,系在红色瓦片的屋檐上。那动听的音律从窗口腾空而起,这是戏曲学校的孩子们晨读的歌声。
密林深处有一方绿色的空地,象一隅池塘,柔和的阳光犹如甜蜜的梦,少男少女在梦幻般的绿色世界里轻歌曼舞。妩媚少女婆娑多姿,恰似浮在水面的红莲,挥刀舞枪的少年,轻悠悠的身段象水中灵巧的游鱼。
幽雅的线条,宛转的歌声,代替了狂风的呼嚎,风沙放荡的流窜。在恶梦中沉睡了几百年的黄河故道,当它醒来之后,唱出的第一支歌是育人育材的旋律。
我以敬佩、欣喜的目光,望着那翠绿的生命。
祝愿这些瑰丽的鲜花开遍原野。


第8版()
专栏:

(四川美术出版社供稿)
张文源


第8版()
专栏:

当代文化人肖像
邓伟
1976年我十七岁,曾在暑假中去北岳恒山旅行,用借到的一台老照相机拍摄了神奇的古建筑悬空寺。古代的建筑师给祖国留下了这不朽的作品,激发了我记录下这国宝的形象。1977年《中国摄影》刊出一幅李可染作画的照片,我观摩入神,爱不释手,就向杂志社写信,表达我对作品的感受。不久就收到该社编辑张文硕先生热情的回信,并附赠这幅肖像摄影的印件。正是这些逐渐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向摄影艺术的宏伟殿堂。1978年我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开始了我认真学习摄影艺术的征程。我用学院发的海鸥205旁侧取景照相机,给我的启蒙老师李可染、朱光潜拍了肖像照。这是一支雏鸟的第一次试飞。
我为朱光潜先生拍摄的一幅逆光像在英文版《中国文学》里被采用了。朱先生要我再放几张,我第一次送去了二十五张,但很快就被他的亲友和造访者索取一空。我立即感到我们的人民多么景仰自己的学者,需要看到他们的形象啊!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给我的感受很强烈。我随即又放了二十张,很快又分送一空。我为李可染拍的一幅侧逆光照,也用于他的画集、画展以及许多介绍他的文章里。
这两件事使我想起:洗印照片,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只有采取制版印刷的方法才能广泛传播。我们祖国有许多象他们二位这样卓越的专家学者,几十年来以他们深沉邃密的思想、优秀精湛的作品,影响和教育着千千万万的人。他们烨烨闪光的一生,本身就是人们学习的典范。广大的人民多么希望一睹他们的风采。
要采访和拍摄许多文化老人的形象,有不少实际困难;要拍出其品格素质、神态气度,更是不容易一次奏效。例如1980年暑假,画家石鲁患重病在西安住院,我决定自费往西安访问他,并为他拍照。到达以后由于石鲁病情较重,医生不让会客,经过多次走访,详细说明来意,终于感动了医生,允许在午饭后患者精神稍好时,完成拍摄工作。当时他说话已很困难,但当他听清我从北京专程来为他拍照,就激动地挥笔写下了留念的手迹和签名。此情此景,使我流下热泪。不久他就长离我们,再要拍摄,也不可能了。
1982年夏我毕业了,留在母校摄影系任助教。此后,我坚持利用工余和假日,积极争取做好为文化老人拍摄肖像的工作。我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保持人物形象的本来风貌,拍摄瞬间抓住神采特征,达到不仅形似、并且神似。中国画论里讲“观人之神,如飞鸟之过目,其去愈速,其神愈全。”这对现代肖像摄影来说,也是至理名言。因为摄影艺术就是“用光影作画”,是与绘画一脉相通的。实践证明:在胶片上记录得最理想的影像,往往也就是摄影者视感经历最为激动的那一瞬间的印象。
人物肖像摄影作品,不但具有欣赏价值,还应有文献价值。我不揣驽钝,勉力编成这本《当代文化人影录》(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但愿能实现这两方面的要求。在每幅肖像后都附有各人的简历以及他们自己写的对艺术、社会、人生的观感和为人治学的心得,虽然只是不多的几句话,却往往是几十年生活和思想的结晶,给予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印象。


第8版()
专栏:

月夜驼铃
(外一首)
董培勤
驼峰上贴着一弯晓月
负重的驼队
融进了星光嵌镶的夜色
无数次辉煌的穿梭
无数次缄默的跋涉
没有结尾,没有开始
驼奶茶烧好了么
手抓肉煮好了么
还有居延海晃动的诱惑
风,又吹来壮阔
为了驼铃奏响的年轻
我求索的步履不能停歇
拉驼人
刚刚出浴的蒙古包
揉着惺忪的眼睛
走向我,疲惫的年龄
戈壁是透明的
这天竟没有一丝风
因为风,才能拨响马头琴
驼铃呢
依然蹒跚地走向夜的地平线
和烈酒围拢的激情
骆驼喘着粗气
习惯了,这是跋涉者的积蓄
远方,有一块少女般的绿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