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采用多种形式培训中小学教师
  中共河北省丰南县委宣传部长 傅爱文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深感建立一支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根本保证。
从我们丰南县的实际情况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强了业务学习,中小学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教师学历的要求相差还很远。我们丰南县在“反右”、“文革”等运动中,有七百名教师被迫离开教育战线。这几年虽然落实了政策,但有些教师因多年不任教,业务生疏,知识老化,不适应新的教学任务和要求。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县又失去教师四百多名。新补充的教师,质量偏低,一般没经过师范院校的专门培训。据调查,全县中小学现有公办教师两千零四十八名,其中大专学历的二百六十四人,仅占12.9%;中师及高中学历的八百四十八人,占41.4%;达不到高中文化水平的有八百九十六人,占45.7%。此外,还有二千一百三十名民办教师,大多是十年动乱期间的初、高中毕业生。因此,如果我们不下大决心,花大气力,狠抓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就不可能完成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
当前,中小学教师要求学习进修的积极性很高,需要培训的任务很大,而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又很重,不可能丢下所教的学生去脱产进修学习。为此,我们坚持以在职培训为主,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培训工作。
我们的做法是:
一、开办不同规格的业余进修班。
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师开办了三种业余进修班:一是初中文化补习班,面向文化水平不足初中的小学低年级的任课教师。全县编二十七个班,五百四十人参加学习。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提供教材,从各乡中聘请五十四名骨干教师讲课,补习初中语文和数学,每周六集中上课半天,平时业余自学,学制二年。二是四年制中师班,主要招收十年动乱中高中毕业的教师。全县统一考试,择优录取了五百一十三名学员,设十一个教学班,先补习高中文化,后讲授中师课程。三是三年制中师班,参加学习的是1981年以后高中毕业新任教的青年教师,共十个班,六百零五名学员。这三种进修班,遍及全县三十个乡(镇),吸收了四十五岁以下的不足中师学历的广大中小学教师。为了保证学习质量,我们加强对进修工作的领导,严格考勤考试制度,检查学习情况。这几个班结业后,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
二、努力办好县师范。
为了充分利用县师范的设备和师资力量,尽可能多培训一些在职教师。我县在师范学校里举办了三种培训班:一是干训班,招收小学副主任以上、不足中师学历的中小学领导干部,共三十八名,学制二年,学习中师课程,毕业后回原学校任职。二是普通师范班,经统一考试,招收三十五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每年招收一个班,四十五名学员,学制二年,毕业后仍回原学校任教。三是英语培训班,对全县一百二十名英语教师分期分批进行脱职轮训,每期一年,现有二十九名学员。
三、委托代培。
为了培养具有大专以上水平的教师,我县由地方财政拨款,委托唐山教育学院、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和唐山大学,为我县代培师资四十八人,学习二至三年,毕业后回我县任教。
四、在职进修,自学成才。
委托代培因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很难满足广大教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们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参加电大、刊大、函大学习和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过在职进修,达到大专学历的要求。据统计,目前全县有一百一十九名中学教师,分别参加了电大、北师大、河北师院、河北教育学院、唐山教育学院等二十多种电大、刊大、函大的学习。
五、举办短期教材研讨班。
以上四种方法主要是解决学历达到标准问题,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辅导,并组织县级教改实验课十三次,选编各学科参考资料和练习题二百多份,及时发到任课教师手中。为了帮助教师掌握教材,改进教法,还利用假期,举办各学科教材研讨班,由优秀教师搞专题讲座,交流教学经验。
六、到外地拜师学艺。
根据各学科的教学实际需要,我们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到北京等地拜师学艺,先后共派出四十八名。有八名青年骨干教师到北京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拜那里的特级教师为师,学艺一年,效果很好。
七、请外地有名望的教师来县讲学。
我们请了天津市特级语文教师陈东升来县作了《关于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的学术报告,全县有一千二百多名教师听了报告,深受启示。我县还先后三次请北京市的六位中学一级教师、三位小学特级教师和北京教育学院的英语教师,分别讲了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示范课。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预计到1990年,全县80%以上的教师将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所有任课教师,都具有考核合格证书,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5版()
专栏:

  正确处理重点校和一般校的关系
  辽宁省金县教育局
如何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这是在办高中过程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有一个发展的过程。1980年,我们对全县的高中进行调整,保留了五所高完中,其中有二所是省重点校。当时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这几所学校该如何招生,实际上是应怎样平衡重点校与一般校的关系问题。一种意见主张分两批录取,重点校首先择优录取,然后再由一般校录取;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样做利少弊多。其理由是:一,重点校招生数多,约占全县的一半,尖子生都被录取走了,会挫伤一般校办好学校的信心;二,重点校都位于远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农村,如分两批录取,会造成县城里的大量尖子生流向农村,人为地增加重点校的住宿生,会浪费国家有限的教育经费;三,现在的五所高完中,有四所是老的高完中,这些学校从师资到设备都基本具备办好高中的条件,何必硬要向重点校集中尖子生和骨干教师,做“拆东墙补西墙”的蠢事呢!县委、县政府对此事十分关心和重视,先后召开了初中、高中的领导和老教师的座谈会,认真听取了他们对办好高中的意见,还广泛收集了社会各方面的建议。经过反复讨论,我们认为,办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可照搬照套和一刀切。金县地处大连市近郊,经济条件优越,文化教育基础也比较雄厚,现在的五所高完中都已初具规模,把重点校与一般校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依靠大家的力量,肯定会为全县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自1980年以来就把这五所学校比作“五朵金花”,既坚持抓好重点校的工作,更重视调动一般校的积极性,把立足点置于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上。
为使各校的师资能够配套,我们根据各学校的需要,从附近的初中选拔了一些既有学历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充实到高中任教。目前全县三百三十五名高中教师中,本科毕业的占39.4%、专科毕业的占45.4%,其余五十一名虽没有大学学历,但都是富有高中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在录取新生和学生分配上,我们坚持实行“统一录取,划片分配,就近上学”的原则和方法。每年招收的一千二百名左右的新生,由县统一录取后,按预订的计划分配给各校。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住宿生,减轻了国家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我们强调高中的教学工作必须因材施教,使高材生吃得饱、中差生也能吃得消。课堂教学,一般都着眼于中等生;对尖子生则开辟第二课堂,让他们更好地发展;对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自学课时,进行个别辅导。这样使各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调动起来。
我们从上到下,从学校干部到教师,都把五所学校看成是一所大学校。在全县成立了学科中心教研组,由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任组长,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任副组长、请有名望的校长或教导主任做顾问。各中心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教改信息,总结推广教改经验。我们还定期在全县范围内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开展优秀课评选活动,以推动教改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重点校有成绩,有经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一般校也有长处值得学习。因此,我们大力提倡校际往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的一般校能主动组织教师去重点校学习,重点校也能虚心学习一般校的经验。
最初有的同志说,我们调动两个积极性是在搞“坐山观虎斗”,会破坏学校之间的团结,会挫伤重点校的积极性。但是,实践告诉我们,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样做,增强了各个学校的办学活力,造成了学校之间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各校办学诸条件没有悬殊差别,自然在他们之间就不存有什么鸿沟,一般校也有信心和勇气争取与重点校并驾齐驱,开展友谊竞赛;重点校面对这个局面,更加看清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加紧工作,把学校办成名副其实的重点校,以带动兄弟校共同前进。
这种做法还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我们高兴地看到,各校的各个层次的教师都挖掘了自己的潜力,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分布在各校各科的骨干教师,都有了用武之地,在教学第一线影响和带动着其他教师,促进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去年评选出的优秀课和好课,遍及各个学校。
最根本的好处是促使各校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面对多层次的学生,各校更加自觉地担负起办高中的双重任务,开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安排了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坚持上好劳动技术教育课,农村学校还轮流组织学生参加校办农场的劳动,使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第5版()
专栏:园丁新事

  青春年华献苗山
  呕心沥血育桃李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有一位深受人们敬重的外乡“客家人”(松桃苗族对汉族同志的通称),他就是松桃民族中学物理教师周忠明。三十一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知识奉献给苗族山乡,培养了一批批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1955年周忠明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挑着简单的行李,翻山越岭来到苗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当时,松桃县贫穷落后,全县只有一条不通班车的公路联接着行署所在地,夜里靠桐油灯照明。艰苦的环境和生活条件没有动摇周忠明扎根苗山的信心。他一人承担了松桃中学物理课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没有实验设备他就自己搞“土设备”,三十多年来,他自制的实验器材有50多件,既解决了教学困难,又节省了开支。
周忠明同志说:“工作是我最大的满足”,只要有工作,他会忘掉个人的一切。1981年初夏,他骨痛病复发,疼痛剧烈,晚上无法入睡,但第二天他仍拄着棍子进教室讲课,后来病情恶化才在学校领导的劝阻下住院手术。伤口刚愈合,他又跑回学校要求上课,校长无法只好找木工做了一张高椅子让他坐着讲课。1983年,他的妻子得胆囊炎住院,他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也绝不耽误学生的一节课。学生们说:“周老师为我们苗家儿女费尽了心血!是苗家可敬可爱的亲人”。
周老师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了,但他壮心不已,依然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他说:“我愿为松桃的繁荣兴旺尽自己的力量,我希望看到更多的苗族学生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
龙沛云


第5版()
专栏:

  发展教育的现代化手段——卫星电视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 李大年 李薇
通信卫星是一种先进的信息传输工具,一颗同步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三分之一的面积,而且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高山大海阻挡不了卫星信号的传输。与其他信息传输手段相比,工程造价较低,因而在卫星通信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就有人设想和实验了卫星教育技术。现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印度、印尼、秘鲁等国都在大力发展卫星电视教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地广人稀,全州面积五十五万平方英里,约占全美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却只有五十万,而其中40%的人口分布在全州二百五十个社区,最小的社区只有十五到二十五个居民。全州居民虽少,语言却有十四种之多。这二百五十个社区中,只有15%的社区通汽车。社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独木舟和狗拉雪橇。很明显,在这样一个地区发展各级教育事业是很困难的。
州教育当局与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合办了一个专门的教育电台,称作阿拉斯加学习电台,并建立了二百五十个地面接收站及小功率差转台以覆盖全州,还建立了三个双向站可分别把节目上行到卫星。卫星每天二十四小时把文化教育节目播送到城市、新区以至偏远渔村的居民家庭中。教育节目多样化,多层次化,从幼儿园的小孩子、中小学生、大学生到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都可以从卫星电视中收看他们各自所需的课程。卫星还具有双向语音传输的电话会议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直接与教授交谈,提问题,并当场可以得到回答。该州的四百五十个高中学生就曾利用这一系统与远在华盛顿的登月宇航员座谈了九十分钟。
现代化空间技术和卫星教育技术的新成就,为居住在地理与气候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区居民提供了教育服务,这对于阿拉斯加州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密切与美国本土的政治、思想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发展中国家利用卫星发展教育事业较早的是印度。印度国土面积三百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七亿,境内语言种类多,全民教育水平低,文盲半文盲很多,加之电视广播发展较晚,覆盖面积只占全国的10%。为此,印度与美国合作在1975—1976年利用美国的应用技术卫星ATS—6号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卫星教学电视实验”,向广大农村播送扫盲、计划生育、卫生与健康、农业科技等教育节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多次实验之后,印度在1983年8月经由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发射了综合通信卫星InsatI—B号,使卫星教学电视工作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岛国,国土由一万三千个岛屿组成,分布长度大于三千英里。近年来由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很大,而全国四十二所国立大学只能接纳很少一部分青年入学,为此印尼在1984年利用卫星教育建立了一个“印度尼西亚远距离教育卫星系统”(INDESS)。它是一所开放大学,每年约提供五十门课程。主要专业有行政管理、商业管理、经济与发展、会计与统计等。目前注册学生人数已达六万八千人。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口的地理分布又极不平衡的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满足各方的教育需求是有很多困难的。主要是资金不足,校舍不够,缺乏有经验的合格的教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卫星电视教育技术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手段。近年来,我国在空间技术与卫星通信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卫星教育事业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并且已提到了日程上。去年下半年租用了国际通信卫星V号上的一个转发器用来向全国传送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国务院还向全国老革命根据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赠送并安装了五十三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均已开通。实践证明,这是加速全国电视覆盖面积,发展教育事业及密切各族人民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联系的好办法。今年2月份,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通信广播卫星,并且已开始传送电视节目,传输质量优于已租用的国际通信卫星。中央还决定今年再开辟一个专用的卫星频道来播放教育节目,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它必将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第5版()
专栏:

  苏州大力发展高等师范函授教育
江苏省苏州市通过自办、联办等形式,较大规模地开展专科本科函授教育。几年中已有四千四百多名在职教师从高师函授毕业,相当于国家二十九年分配给这个市大专教师的总和。
在发展高师函授教育中,苏州市把重点放在提高初中教师水平上。他们先后与苏州大学、华东师大、苏州铁道师院、上海体院等,联合开办了政治、历史、地理、中文、体育、心理学等专科。经过七年的努力,有三千八百多名初中教师达到了大专毕业文化水平,占全市初中教师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使苏州城乡初中教师达到学历要求的比例上升到百分之六十五,高于全省水平,提前实现了“七五”要求。
教师素质的提高,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九八五年,苏州市的初中普及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二,其中市区和沙洲县已经普及初中,苏州市区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由五年前的百分之三十一上升到去年的百分之六十七。
(钟勤华)


第5版()
专栏:

南京市农村学校基本实现“一无两有”
南京市经过三年努力,农村学校已基本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简称“一无两有”)。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他们采取市区、县、乡逐级承包的办法,使修建校舍的资金、材料、施工进度、工程质量都得到了保证。以省市拨款为辅,地方集资为主,较好地解决了“一无两有”问题所需要的经费。另外,他们还把“一无两有”同校舍校产的日常管理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了投资效益。新建校舍大多数基本达到标准化、规划化,二十年内基本不用大修。
南京市三年来共翻建、维修校舍六十万平方米,添置课桌八万七千张,凳子十一万四千条,拨给农村学校旧课桌凳三万五千套,农村学校校舍总面积也由一九八二年的一百五十四万平方米扩建到一九八五年的一百六十万平方米。
(张也可)


第5版()
专栏:

北京平谷县周村对小学生实行免费教育
北京市平谷县大兴庄乡周村党支部、村委会重视智力投资,在本村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对全村三百二十七名小学学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即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的学费及书费、书包、笔具、作业本等学杂费全部由村里开支。现在,全村已经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李永明)


第5版()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牧业职业高中,1979年以来为牧区培养了一百四十多名畜牧专业的人才,深受广大牧民欢迎。图为该校兽医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解剖学。 萨其拉图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