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建议

辽宁水灾说明了什么
  ——要认真抓好江河清障工作
  张学俭 王友恭
去年八九月间,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的辽河,接连发生四次洪峰,近二千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洪水,冲毁了辽河防潮大堤和小柳河水堤,致使盘锦市大面积农田和许多住房受淹,一些工厂及辽河油田的近三百眼油井、三十多座输油站、十一个钻井队被迫停产,造成了六点五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在这场无情的大水退去之后,人们不禁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泄洪能力在六十年代就已经达到五千立方米每秒的辽河,为什么到了八十年代反而经受不住不足二千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洪水冲击?
经过调查,现在人们找到了答案。在一份有关总结这次辽河大水经验教训的文件上,记载着这样一段话:近十年来,辽宁省对辽河、浑河、太子河等进行了清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决心不够大、态度不够坚决,辽河河道内尚有六百多公里民堤、套堤,四万多亩阻水树木,二万多间居民住房;行洪的滩地上还种植了大面积的高秆作物。……显然,正是这些人为设障的存在,才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洪水水位,影响了洪水渲泄,降低了河道防洪能力。再加上泥沙淤积、堤防失修老化等因素,最终酿成了辽河这次水灾。难怪在这次大水之后,一些报纸惊呼:辽河不治,辽宁不宁!
由辽河大水,人们自然想到了全国的防洪形势。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江河的河道不仅行洪障碍重重,阻水严重,而且每年因人为设障,阻碍洪水下泄而造成的水灾事件,也屡有发生。这里仅举发生在1982年的几件事:
7月29日,湖北十堰市发生了一场暴雨洪水,使第二汽车制造厂受到三千六百多万元的直接损失。据了解,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个厂违章在河道中布设建筑物和倾倒土石,引起行洪不畅。
黄河下游自1958年大洪水后,河两岸的村民在滩地上修筑了大量的生产堤。这样,一方面影响了河道排洪,另一方面因洪水漫滩机遇减少,形成了“悬河中的悬河”。1982年汛期,黄河下游发生一万五千三百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洪水,艾山以上河段的生产堤全部被扒开、冲毁,淹没面积达一百九十多万亩。
山西省沁水县城的一条大街和百货公司仓库都建在河滩里,将原为一百六十米宽的杏河河道缩窄到六十米左右。结果汛期的一场洪水,将上述建筑物全部冲光,经济损失二千万元。
辽宁大水和上述这几件活生生的实例说明,河道和河滩地是千百年来河水为自己开辟出来的一条必然通道,谁违反这个自然规律,不给洪水以出路,谁就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在我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防止洪水泛滥,于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今河南兰考、民权县境)之会上曾订立过盟约:“无障谷”,“毋壅泉”。意思是说,不允许只顾自己不顾大局地拦河筑堤,堵塞河道。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知道了“百川流行,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的道理,那么生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我们,不是更应该明白“河定民安,千载无患”之理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令人高兴的是,目前我国的防洪清障工作,不仅进一步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地方党政部门的重视,而且已引起水利、城建、交通、林业等许多部门专家的关注。为总结辽宁大水的经验教训,去年10月中旬,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名部门领导和专家汇集于辽宁水灾现场,参观了辽河的防洪清障情况,并交流了经验。大家一致认为,从现在起,下大力量进行河道清障,力争两三年内见成效,是完全必要的。
为保证河道清障的顺利进行,提高江河的防洪能力,专家们建议:
一、河道清障一定要坚持“谁设障,谁清障”的原则,河障未清而决了堤,要追究设障者的法律责任,并给予经济制裁。
二、河道清障工作,是涉及到群众、部门和地方三方利益的一个大问题,应结合当前的改革,研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妥善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三、防洪工作是一件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做好防洪工作又涉及到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因此,防洪工作要立法,以法治河。
四、当前我国各江河河道的管理落后,因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河道管理机构,并且依靠各级政府尽快划定河道管理的范围和护堤地。
五、目前,我国的一些新兴城市和新近建设的工矿企业,没有考虑到配套的防洪建设,一旦出事,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各地在城乡建设、工矿企业建设中,对防洪排涝工程都应做到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建筑设计应重视防火
  蔡智敏
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高楼大厦大量出现。这对于节约城市用地、降低征迁费用、减少国家市政建设投资、改变城市面貌以及增加住宅面积,无疑都有着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高层建筑物内人员密集,易燃装饰材料及电气设备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慢,灭火难度大。在我国,高层建筑因火灾造成重大伤亡损失的事例已发生多起,如1985年4月19日凌晨,位于哈尔滨市中心的“天鹅”饭店的十一层楼着火,共有十人死亡,七人受伤,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要杜绝工程的火险隐患,就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范的要求,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严格把关。设计是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现在尚有不少设计部门没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这一文件,有的设计单位甚至连《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也找不出一本。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尤其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防火问题往往被忽视。有的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盲目追求建筑造型装饰美观,忽视了消防安全因素。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单位的设计机构和设计人员,既不贯彻实施建筑设计的两个“防火规范”,也不将图纸报经公安消防监督机关进行防火审核,留下了许多重大火灾隐患。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纠正:
一、设计单位应抓紧检查是否备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文件,并及时组织设计人员学习,提高他们对防火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二、公安消防机关的建审人员要按照消防条例的要求,严格履行监督职责,经常深入设计单位和重点建设单位,提供、交流防火设计技术资料,征求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工程竣工时,应逐项参加验收,凡不符合要求的应限期整改。改好后方能批准交付使用。
三、设计单位在承接高层建筑和重点工程设计任务时,应主动邀请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参与设计方案的研究,共同制定出防火设计方案,然后再着手进行设计。各设计部门应设立安全防火设计自审小组,严格把关,做到防火安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不出图。设计部门在上报设计说明时,应把消防问题作一个专门章节加以阐述。
四、凡经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审核同意的设计,任何单位不得随意修改。如确需修改时,应申述理由,经原审核机关同意。否则,造成的停工、返工、拆除等各种经济损失,由擅自修改设计的单位和个人负责,后果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五、今后评选优秀建筑设计方案时,除了经济、实用、美观大方外,还应检查防火设计上是否周密、合理。凡不符合防火要求的,不能评为优秀设计。
除了以上各点之外,还需要各有关单位,如计委、银行、建工、劳动、环保、公安等单位协同把关,紧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工程的火险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夏时制与节约用电
  贡光禹
采用夏季时间制度,是节约电能的有效措施,特别是节约照明用电的有效措施之一。早在1916年,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奥地利、丹麦、荷兰、挪威等欧洲国家就已采用夏季时间制度。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令,实行“经济时”制度。欧洲共同体各国于1981年第一次共同采用夏季时间制度。八十年代以来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也实行夏季时间制度。解放前,我国上海等地也曾实行过“日光节约时间”。
各地区的昼夜长短取决于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和季节因素。实行夏季时间制度就是充分利用夏季日照时间长,进行自然采光,把时钟往前拨一小时。各国根据所在的纬度,有的是3月至11月,有的是4月至10月,一般是3月至10月共八个月实行夏季时间制。在此期间,每天比冬季提前一小时上班。还有“双倍日光节约时间”,是每年5月至8月把时钟再往前拨一小时,即提前两小时上班。
我国各地的日照时间夏季约十四个小时,冬季约九个小时。为了使时差变化过渡的影响小一点,一般可放在4月份第一个星期日零点和10月份最后一个星期日零点为变更时间,全国统一改点。实行夏季时间制度,提前一小时上班、学习和工作,利用日光节约能源,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受许多因素的限制,要精确地计算其经济效益比较困难。但根据英国1970年的调查,采用夏季时间制度,每年节约燃料费用约一亿英镑。1979年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夏季时间制度,照明用电节约5%—10%,节约的电能约占生活用电的2.5%—5.0%。1979年苏联动力及电力化工业部建议在苏联欧洲部分每年3月至10月实行夏季时间,仅家庭照明用电一年可节约三十亿度;如5月至8月采用“双倍夏季时间”,可再节约十亿度。1981年苏联实行夏季时间制度,82%的住户用电量明显减少,实际节电二十五亿度。
美国、日本、欧洲大部分地区所处的纬度与我国相近。我国实行夏季时间制度,根据各方面的资料和估算来看,可以节电数十亿度,经济效果将是显著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行夏季时间制度的经济效益将更加显著。
实行夏季时间制度不需要投资和设备,每年全国只需统一拨动时钟两次。国外的经验表明,人们对夏时制是会逐步习惯的,对生产、生活和学习也不会带来不便。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不必担心不适应夏时制
  窦莘元
每年大地春回时节,人们就会感到白天渐渐地变长,黑夜渐渐变得短了。这是因为自春分以后,太阳的直射就逐渐自赤道北移,北半球由春分的昼夜平分,逐渐转为昼长夜短。直到9月下旬的秋分时,又回到昼夜平分。从春分到秋分的这一段时期里,北半球的白天比夜晚长,每天太阳照射的时间,都在十二个小时以上。
以北京为例,从4月1日到9月30日,日长平均十三个小时五十二分钟,最长的夏至那天,达十五个小时一分钟,早上四点四十五分太阳就出来了,直到下午七点四十六分才落下去。在这春分到秋分的一段时期里,若把钟表适当拨快(作息时间实际就相应提前),按照日、地运动的规律办事,就可以充分利用日光,节约能源。
刚开始实行夏时制,人们往往有些顾虑。
我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经度约有62°,最西的一些地方,与北京要差两小时半,若再拨快一小时,不是差得更多了么?如乌鲁木齐及哈密所在的时区,与北京地区时间相差两小时,人们对这个时差已经习惯,并不感到有何不便。这些地方实行夏时制,北京也实行夏时制,同时拨快时钟,两地的实际时差仍是两小时,不会使人们感到不方便的。
我国南北地域也很长,有人担心在纬度低的地方,效益不大。其实,北纬20°的地方,如海南岛海口市附近,从4月1日到9月30日,日长平均十二个小时四十一分钟,夏至那天,日长达十三个小时二十一分钟。日长达到这样程度的地方,实行夏时制也是有效益的。实行三班制的工厂和机关,实行夏时制仍按正常作息时间上下班,住宅及一般办公室能早熄灯,亦可收到节能的效果。
至于铁路改点,也不用担心。据铁道部运输局的同志说,只要全国统一实行夏时制,而不是一些地方实行,一些地方不实行,铁路改点是没有困难的。
有人问:在夏天用提前一小时上下班来实行夏令作息时间就行了,何必要拨快钟表来实行夏时制呢?
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想法。其实,采用夏时制,只要仍按平时的钟点起床与就寝(实际都已提前了一小时),休息不会不够。
夏令作息时间与夏时制是两回事。夏时制必须在全国实行,不能在一些城市试点先实行。很明显,一个城市与周围地方时间不一致,是会十分不便的。
有人认为:南方夏季炎热,夜间就寝迟,再提前一小时上班,更会影响人们的休息与健康。是的,在南方最热的七、八两月人们睡得晚,以前南方夏季也多实行提早一小时上下班的夏令作息时间,人们也逐渐地适应了;而实行夏时制,电视等娱乐也提前一小时结束,为提前一小时就寝创造了条件。
夏时制对农村也有效益,将钟表拨快一小时,也能收到节电的效果。
开始不习惯是一个实际问题。但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明白了夏时制的由来与作用,克服怕麻烦的思想,把以往在标准时间的作息观念改变过来,不久即能习惯。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摇钱树”——苎麻
  远夫
在我国麻乡农民眼里,苎麻是“摇钱树”、“聚宝盆”。
我国栽培和利用苎麻这种多年宿根植物,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苎麻可利用的部分是韧皮,它含经济价值很高的纤维。纤维一般长五十至一百五十厘米,最长可达二百五十厘米以上。这种纤维洁白有光泽,拉力比棉纤维大九倍,遇水湿润后拉力更大,而且不易霉烂。它容易染色而不易褪色,弹性大于亚麻和大麻,耐热力强,吸湿性小,富有绝缘性,是优质麻之一。苎麻织物凉爽、挺括、牢固、舒适、有光泽,深受消费者喜爱。苎麻的根可入药,叶可食用。苎麻的这些特长,使得它在国内外市场上身价倍增,行销不衰。苎麻出口,精干麻每吨达九千美元。
发展苎麻生产,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好,前途广阔。苎麻在良好的环境下,栽种一次,多年受益,有的甚至达百年以上。一般亩产一百公斤左右,亩产高的可达一百五十公斤以上。我国南起海南岛,北至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均能种植,可谓“无土不生”。由于苎麻是杂交异质体,一般多采用无性繁殖。但因繁殖系数较低,品种优良性状难以保持,不能满足苎麻生产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创造了设备简单、成本低的嫩枝扦插繁殖法。湖北省沔阳县农牧部门也研究和试验成功了苎麻嫩梢带叶沙插法。专家们认为,这是在苎麻嫩梢带叶水插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是一种快速的无性繁殖法,适于推广应用。


第5版()
专栏:科技新成果

  高赖氨酸玉米品种“中单206”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1980年育成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中单206”。其产量接近或略低于目前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中单2号”,而赖氨酸含量却比“中单2号”高102%,1984—1985年参加全国高赖氨酸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名列第一。经“六五”玉米育种攻关专家组鉴定,一致认为“中单206”是目前国内最好的高赖氨酸玉米品种,赖氨酸含量达0.47%。在新疆、四川、浙江、江苏、湖南、辽宁等地都有种植,春、夏、秋播都获成功。
“中单206”品质好,也是优质猪饲料。新疆石河子兵团两年试验表明:喂高赖氨酸玉米,猪日增重五百三十六克至六百五十四克,比用普通玉米饲喂高29%—36%;每增重一公斤可节省饲料零点六七公斤至一点三八公斤,经济效益明显。(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黄中崟)


第5版()
专栏:科技新成果

  旱稻新品种A7927
我国北方地区水源紧缺,选择适宜的耐旱水稻品种是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条件之一。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育成了适宜旱种的粳稻新品种。其中A7927近年在京、津、冀、鲁、豫、皖北等地试验示范,表现早熟、耐旱、抗稻瘟病、穗大、粒大、出米率高、适口性好。1985年河南省伏旱无雨,A7927麦茬直播普遍生长良好,亩产二百五十至四百公斤。来自北方八省市观摩者认为其综合性状好,是目前适宜旱种的较理想品种。1985年推广一万余亩,今年将有较大发展。
A7927在黄淮地区的河南、皖北、苏北、鲁西南等地作麦茬直播,生育期一百一十五天左右;在京、津、冀、关中及山东其它地区生育期一百二十五天左右,可在初夏直播或育秧麦茬移栽;辽宁和吉林部分地区可一季旱种。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陈善葆 刘伯林)


第5版()
专栏:科技新成果

  水旱两用新稻种
沈阳农学院杨守仁教授及其助手利用抗稻瘟病、株形好的籼、粳、水、陆稻的八个品种为亲本,进行多次复交,选育而成的“沈农1033”,是适宜水、旱两用的水稻新品种。
1983—1984年在辽宁、河北、安徽等省试种近八万亩,大面积单产水平在六百公斤左右。
1981年开始进行旱作、旱种多点试验,单产亦达三百五十至四百公斤。1984年在辽宁省海城市耿庄乡前甘村连片旱种四十亩,单产达五百五十公斤。
大面积种植试验证明,由于该品种分蘖力强,栽培时应注意平稳促进,有效穗数保持在三十万至三十五万穗,即可达到单产六百公斤的水平。
(沈阳农学院科研处 张树林)


第5版()
专栏:科技新成果

  新疆育成高赖氨酸玉米新组合
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业所自1979年以来,在中国农科院李竞雄先生的指导下,开展高赖氨酸玉米的选育和利用研究,育成了可在新疆良好生长的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组合。这些杂交组合抗病、不倒伏、穗大整齐,亩产在五百公斤上下。
高赖氨酸玉米的赖氨酸含量在0.4%左右。通过三次养猪试验,用这种高赖氨酸玉米饲喂,猪的日增重较饲喂普通玉米高29—30%。每头育肥至九十公斤的猪,可节省饲料四十公斤,降低成本八元多。
(新疆农垦科学院 陆朝阳)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海南岛琼山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站副站长陈焕雄为开发我国红树林资源作出了贡献。他正在观察新育红树林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