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关于1985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6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
  ——1986年3月26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 王丙乾
各位代表: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在向大会提出1985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6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查。
一、一九八五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
在报告1985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之前,先向各位代表简要报告一下1984年国家决算情况。在去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我曾经报告了1984年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根据后来编成的国家决算,1984年国家决算总收入为一千五百零一亿八千六百万元(其中国内财政收入为一千四百六十七亿元),完成预算的112.2%;国家决算总支出为一千五百四十六亿四千万元,完成预算的113%;收入和支出相抵,财政赤字为四十四亿五千四百万元。这个决算数同去年3月间的预计执行数比较,总收入和总支出都有所增加,赤字则减少了五亿四千六百万元,情况是比较好的。为了弥补这个赤字,地方动用历年结余十四亿五千四百万元,中央财政向人民银行透支三十亿元。
下面报告1985年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这一年,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贯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精神,生产建设和各项改革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1985年国家预算任务超额完成,财政收入和支出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做到了当年收支平衡。
根据现在预计的数字,1985年国家财政总收入为一千八百五十四亿一千一百万元(其中国内财政收入为一千八百二十九亿元),完成预算的120.8%,国家财政总支出为一千八百二十五亿九千四百万元,完成预算的116.7%。收入和支出相抵,财政结余为二十八亿一千七百万元。此项结余主要是地方财政的结余,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留归地方支配使用。
在1985年财政总收入中,各项税收二千零一十亿八千二百万元,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收入一百四十二亿七千三百万元,发行国库券收入六十亿四千万元,向国外借款收入二十五亿元,其他各项收入九十五亿四千一百万元。此外,企业亏损及价格补贴共有四百八十亿二千五百万元,这些补贴去年在财政上是按冲减收入处理的,已在总收入中扣除。
在1985年财政总支出中,主要项目是: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拨款五百六十九亿七千三百万元,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一百亿零五千万元,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一百零一亿五千六百万元,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三百一十七亿一千六百万元,国防费一百九十一亿四千八百万元,行政管理费一百三十二亿九千六百万元,国外借款还本付息支出三十二亿五千五百万元。
1985年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表明,这一年我国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在坚持搞活、开放、改革方针的同时,认真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控制,国家财政状况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一)国家财政由略有赤字,转变为收支平衡。回顾过去,在1979年和1980年,国家为了调整经济和解决长期遗留下来的人民生活方面的问题,曾不得不付出代价,发生了财政赤字。从1982年起,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财政收入由下降转向回升,连续几年保持了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在1985年国家预算中,由于财政平衡上的困难,列有赤字三十亿元。财政有少量的赤字,虽然并不可怕,但它对物价和市场的稳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总是不利的。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为了消除财政赤字,稳定经济,国家在发展生产、开辟财源、增加收入、控制支出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而在收入和支出都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收支平衡。国家财政平衡的实现,对于进一步消除经济上的不稳定因素,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都会起良好的作用。
(二)在经济发展、财源扩大的基础上,财政收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多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始终徘徊在一千亿元左右,一般每年只能增收五、六十亿元。如果每年增收一百亿元,就是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从1983年起,财政收入开始稳定增长,1983年和1984年,国内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加一百二十七亿元和二百五十五亿元,1985年又比上年增加三百六十二亿元,增长24.7%。当然,去年的收入中也有一些特殊因素,如上半年工业生产超高速增长,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以及进口消费性商品较多,关税增加等,这是必须看到的。扣除这些不可比因素计算,这一年的财政收入仍比上年增长16%左右,速度是较高的。经过多年努力之后,我国的财政收入能够达到一千八百多亿元,这是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说明我国的经济在蓬勃发展,生财聚财之道是广阔的。
(三)合理分配和使用资金,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和智力开发的需要。这一年,国内财政支出比上年增加二百八十九亿元,增长19%。其中,国内基本建设拨款比上年增加九十亿六千万元,增长20%;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比上年增加五十三亿九千九百万元,增长20.5%。这两项支出都超过了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幅度。这一年的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重点建设工程进度加快,当年建成投产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九十七个,单项工程一百三十四个,其中能源交通项目分别占35%和72%。由于近几年新建了一批能源、交通项目,加上对原有企业认真进行了技术改造和企业活力的增强,我国的原煤年产量已达到八亿五千万吨,原油年产量达到一亿二千五百万吨,年发电量达到四千零七十三亿度,并新建了若干铁路、公路和通信设施。这一年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很快。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招收本科、专科等学生六十一万九千人,比上年增长30%。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普及初等教育取得了新的进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开始有步骤地实施。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新的成果,卫生医疗设施继续得到改善。体育、文化、新闻、广播和电视事业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也做出了新的成绩。
(四)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1985年,我们在工资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了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在有条件的少数大中型企业中进行了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试点,大多数企业仍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办法,但对职工的工资标准作了适当的调整。对少数由于奖励基金很少,进行调整工资标准有困难的企业,国家给予了适当的补助。总的说,改革的进展比较顺利。此外,在去年的价格改革中,国家适当地提高了猪肉的销售价格,为了不使人民生活水平因调整肉价而受到影响,国家财政还支付了城镇居民的肉价补贴三十一亿多元。这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确保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有所提高。1985年全国城市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和农民每人平均纯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分别增长10.6%和8.4%。总的来说,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存在的问题还不少,需要在今后的经济发展和改革中逐步加以解决。
(五)通过全面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初步整顿了财经纪律。根据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从去年年初开始,我们就强调必须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并对行政经费和社会集团购买力等非生产性开支采取了下达控制指标和紧缩开支的措施。这样,便扭转了1984年第四季度发生的那种支出增加过猛、一些单位突击花钱的不正常状况。与此同时,为了加强财政监督,切实纠正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从去年8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这次大检查,各级领导重视,动员面广,声势大,从国务院开始,各级都成立了专门班子,抽调了一大批人员,分赴各地区、各部门和一些重点企业进行检查,多数单位则按规定进行自查,时间持续五个多月,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次大检查处理了许多违纪问题,不仅增加了财政收入,有利于平衡财政收支,而且对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增强干部群众的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全局观念,也起了积极作用。
1985年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很好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一方面,经济上的某些不稳定因素尚未完全消除,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等。许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1985年国营企业的亏损额还不小。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财政上来,影响财政的稳定和平衡。另一方面,财政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收入中的跑、冒、滴、漏和支出中的损失浪费还相当严重。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和财政监督,继续同经济领域中的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此外,在财政收支安排中,需要与可能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尤其是在财政情况好转,日子好过一些之后,有时矛盾更突出,安排更困难。因此,形势越好越要抓紧工作,注意增收节支,决不能因为财政情况好转就盲目乐观。我们要不断地分析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一九八六年国家预算草案
1986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妥善地安排和组织实现这一年的国家预算,对于实现“七五”时期的经济与财政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建议中确定的方针、任务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1986年国家预算安排的主要原则是:正确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在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按照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措施,并继续有计划有重点地增强企业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技术开发和技术进步;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支出总规模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投资结构,着重增加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适当增加农业的投资,进一步支持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并确保财政收支的平衡。
现在提请审议的1986年国家预算草案,财政总收入和总支出各为二千一百四十一亿四千七百万元,收支平衡。
在1986年国家预算总收入中,国内财政收入为二千零八十六亿四千七百万元,国外借款收入为五十五亿元。国内财政收入的主要项目是:各项税收二千零五十六亿五千一百万元,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资金收入一百五十亿元,发行国库券收入六十亿元,其他各项收入九十六亿一千七百万元。此外,企业计划亏损补贴二百七十六亿二千一百万元,这些亏损补贴仍按冲减收入处理,已在总收入中扣除。
在1986年国家预算总支出中,主要项目是: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拨款五百六十七亿八千万元,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六十二亿四千万元,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一百一十七亿九千万元,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三百五十七亿元,国防费二百亿零二千万元,行政管理费一百四十三亿七千五百万元,国库券还本付息支出十一亿五千二百万元,国外借款还本付息支出四十一亿元,价格补贴支出二百七十七亿一千五百万元。此外,总预备费编列三十亿元,其中中央预备费和地方预备费各为十五亿元。
在编制1986年国家预算草案时,我们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对财政收支的结构和编列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并拟定了若干政策性措施,在这里需要作一些说明。
(一)关于今年改变价格补贴在预算上的编列方法问题。大家知道,国家支付的各项价格补贴,包括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的价格补贴、市场用煤补贴、猪皮制革补贴等,都属于政策性的补贴。这些价格补贴,过去财政上都是采取冲减收入的办法处理的。在近几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不少代表提出,应当把这些政策性的补贴由冲减财政收入改列财政支出,今年的国家预算已改按这样编列。这是预算管理制度上的一项改革。这样国家权力机关在审查批准国家预算时,能够更好地审查国家预算收支的实际规模和资金分配政策,全国人民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国家在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和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同时,把价格补贴放在明处,也便于加强管理和监督。1986年的国家预算,由于把主要的价格补贴由冲减收入改列支出,增加收入和支出各二百多亿元,预算收支的规模相应地扩大了。同时,我们在计算1986年国家预算收入时,还考虑了国家采取的某些政策性措施,如减征大中型企业的调节税,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减少进口高级消费品,以及去年改革企业工资和提高离退休人员待遇等影响今年增加成本、减少收入的因素。如果扣除上述各项增减因素,按可比口径计算,1986年国内财政收入比上年预计收入数增长8%左右,同今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4%的速度是相适应的。
(二)关于继续发行国库券,集中一部分社会资金的问题。为了适当集中社会资金,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从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已连续发行了五年。现在经济形势很好,国家财政状况已有很大好转,是否还要继续发行国库券呢?经过再三研究,国务院认为,近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增长很快,去年预计可达一千四百多亿元;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也大大增加,去年达到一千六百多亿元。国家每年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库券,并不会过多地增加各单位和城乡居民的负担,而对国家来说,集中这部分资金用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其他急需的开支,不仅可以加快重点建设和其他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还可以防止由于资金过于分散所造成的浪费现象,是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的。今年发行国库券的数额,比上年没有增加,但国库券的利率提高了。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使各单位和广大城乡居民充分认识发行国库券的重要意义,踊跃购买,以确保国库券发行任务的完成。
(三)关于进一步搞活大中型企业,逐步提高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问题。1986年国家预算草案确定,今年国家将拿出三十亿元的资金,分别对那些技术改造和出口任务重,对国家贡献大,而调节税率高的大中型骨干企业,逐步减征调节税,并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部分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我国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过去全国平均为4.2%,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之后,国务院已于去年颁布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条例,确定逐步提高折旧率,并对固定资产实行分类折旧的办法,预计到“七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平均折旧率可提高到5.5%。我国国营企业在实行利改税两步改革以后,已由上交利润改为交纳税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企业在按规定的税率缴纳所得税之后,尚需缴纳一定比例的调节税。对这部分调节税,今后要根据经济发展、价格改革情况和企业技术改造的需要,逐步地进行调整和调减,以利于企业在相同的条件下开展竞争,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去年我们已经调减了二亿元,今年将再调减二十亿元。这次调减调节税,一定要照顾到不同企业技术改造的实际需要,不能“一刀切”,搞平均分配。企业因调减调节税而增加的留利,应当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不准拿去搞职工福利或增加工资奖金等消费性支出。
(四)关于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安排问题。1986年国家预算在控制基本建设投资总规模的前提下,根据保证重点建设、调整投资结构的要求,对基建拨款共安排五百六十七亿八千万元,总的数额同上年持平。其中,国家安排的“拨改贷”基建投资为三百八十亿元,利用国外借款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为五十五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三十九亿元和三十亿元。地方用各项机动财力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为五十四亿元,比上年减少七十多亿元。今年增加的“拨改贷”投资,主要用于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继续缓和能源、交通、原材料的紧张状况。今年各地用预算外资金和银行贷款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一定要控制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银行信贷计划确定的数额以内,不能超过。同时,还应当重申,今后用预算外资金安排的基本建设,不论地方财政办的,还是各部门和企业办的,都要严格按国家的规定办事,把资金存入建设银行,由建设银行监督使用;在投产后,还必须自筹一些自有流动资金。
(五)关于适当增加农业投资和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问题。为了保持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从1986年起,国家将适当增加对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事业费的投资,并确定从国家征收的乡镇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税的增长部分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扶持农业的发展。1986年国家预算中安排的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为一百一十七亿九千万元,比上年预计支出数增加十六亿三千四百万元,增长16.1%,增长幅度是比较高的。这主要是为了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推广科学技术,支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以利于加速发展农村的商品经济。另外,国家为了支持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生产建设事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从1980年起在国家预算中设置了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资金,每年安排五、六亿元,到去年底共开支三十二亿多元。今年国家预算安排了八亿元,比去年预计支出数增长20.1%,增加的部分,主要用于老革命根据地,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尽快实现治穷致富。根据初步统计,今年国家用于支援“老、少、边、穷”地区的资金,再加上边境建设投资和事业费,拨给贫困地区的粮、棉、布以工代赈款,治理“三西”地区的资金,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照顾等,总数将达到三十亿元左右,说明资金并不算少。各地区应当按照分批治理的原则,把这些钱首先用于那些至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最困难地区,帮助他们增强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能力。
(六)关于增加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的拨款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发展科技、教育和卫生事业十分重视。在“六五”期间,我国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共拨款一千一百七十二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5.2%,超过了同期国内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递增11.9%和9.6%的幅度。1986年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安排了三百五十七亿元,比去年预计支出数增加三十九亿八千万元,增长12.6%,高于今年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上述经费,既包括经常性的事业费开支,也包括中央财政安排的一些专项拨款。如用于补助贫困地区普及小学教育经费五千万元,用于职业技术教育经费五千万元,改善中年知识分子医疗条件补助费四千六百万元,科学基金五千万元,发展中医专款由去年的二千五百万元增加为六千五百万元,新增加师资培训经费一亿元,并决定今年开征教育费附加,这项措施落实后,约可增加支出十亿元左右。此外,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也作了改进,中央级由原来分部门管理改为国家科委统一归口管理,并分别实行重大科研项目的招标、合同制和有偿使用办法。这对发展科研事业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有积极作用的。当然,现在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不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今后应当在生产发展、财政收入逐步增长的同时,继续增加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的拨款。
(七)关于工资改革所需资金问题。1986年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支出共安排了三十二亿元,主要用于去年工资改革中“翘尾巴”的开支和解决某些突出的问题,以及调整部分地区工资区类别等,所需资金已分别列入各有关支出项目中。对于继续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国营企业,因去年调整工资标准等而增加的开支,从今年1月1日起,国家将允许按每人每月平均七元五角的额度列入成本,再加上调整部分地区工资区类别增加工资开支列入成本的部分,全年共五十多亿元。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的奖励基金将会继续增加。目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妥善解决在工资、奖金问题上互相攀比的现象,通过改革逐步把各方面的工资关系理顺。目前我国生产发展水平还不高,国家的财力有限,工资方面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解决,而且消费基金和职工工资增长的幅度决不能高于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否则,我们经济的发展将缺少后劲,这是不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
各位代表,1986年国家预算收支的安排,总的说,收入打得是积极的,支出安排也是比较紧的。我们相信,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今年的国家预算是能够实现的。
三、为完成一九八六年国家预算任务而奋斗
为了保证1986年国家预算的圆满实现,继续做到财政收支的平衡,实现“七五”计划第一年的经济与财政任务,我们必须统一思想,群策群力,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我们必须狠抓增产节约,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财政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多年的实践说明,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生产,特别是在目前搞活、开放和改革的形势下,原有的财源需要我们去保护和发展,新的财源又需要我们去开拓和培养。我们必须着眼于广开生产门路,按照国家计划和政策大力发展各类生产事业,发展旅游业和各类服务业,壮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目前在生产、建设、流通领域中,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资金周转慢,建设周期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生产建设单位中,由于不尊重科学,不讲经济核算,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的工程损失、产品报废、物资霉烂等,浪费的资金是不少的。现在,人们对贪污有罪认识比较清楚,贪污一万元的案子,人人皆曰应该治罪;但是对浪费有罪,有些人就认识很差,以致浪费上千万元,却无人查问,或者以种种借口,解释辩护,推卸责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对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必须狠狠地抓,而且大有可为。各个经济部门和单位都要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人人关心经济效益,人人同各种损失浪费的现象作斗争。对于一些重大损失浪费事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必须查明情况,严肃处理,并追究领导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与此同时,各地区、各部门要重视和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产适销对路的商品,并降低成本和消耗,加速资金周转,缩短建设周期,用尽可能少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从财政工作来说,我们既要重视生财与聚财之道,也要重视用财之道,把钱用在刀刃上,管好用活,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要采取积极措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使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有显著的改善。要进一步狠抓扭亏增盈工作,对那些严重亏损、产不抵债的企业要坚决调整转产。对那些未经国家批准而自行上马的项目,财政和银行应当拒绝拨款;投产后发生的亏损,国家财政更不能予以补贴。在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各级财税部门要大力组织收入,保证国家预算任务的完成。
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意控制和节约财政支出。我们要从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这一要求出发,切实把财政支出规模和各项主要支出严格控制在国家计划和预算范围之内,执行中力求节俭,合理使用,防止浪费。去年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已达到一千零六十一亿元,比上年增长42.8%,规模已相当大了。今年国家计划安排为九百五十亿元,按这个投资规模进行控制,是今年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今年无论是预算内投资和预算外投资,也无论是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都不能突破国家计划。同时,还要按照国家计划的要求,积极调整投资的结构,合理地减少非生产性的投资和加工工业的投资,增加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业的投资,为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几年消费基金增长过快,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去年全国职工的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20.9%,这个速度也是很高的。今后为了把消费基金控制在适度的增长范围之内,财政上要认真控制用于消费部分的支出,特别是要继续严格控制行政管理费和社会集团购买力,并分配下达这两方面经费的控制指标。对于干部临时出国费用,也要从外汇和人民币的使用额两个方面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杜绝重复考察等浪费现象。此外,为了适应各类资金必须进行综合平衡的需要,国务院已确定,要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整顿各单位的“小钱柜”资金,并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以便合理地使用资金,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
我们必须按照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要求,认真做好经济体制改革的填平补齐工作,继续完善财政税收制度。除了我在前面已报告的对大中型企业调减调节税,逐步提高折旧率,进一步把大中型骨干企业和担负出口任务的企业搞活以外,1986年内还要继续完善工商税收制度。要结合部分商品价格调整后出现的新情况,对现行产品税的个别税率进行某些有升有降的调整。要进一步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适当调整增值税的税率和改进计税办法,并对有条件的矿产品实行从量定额征收资源税。要尽快制定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税收条例,并颁布试行。在财政体制方面,去年已经作了改革,今年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仍继续执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但对省以下市、县财政的管理办法,要总结经验,作一些必要的改进。对乡财政要按照农村政社分设的原则,在总结乡财政试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与此同时,国家财政还要集中精力,做好明后两年改革的准备工作,并积极配合和支持经济体制和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要从财政政策上和财力安排上,促进跨地区、跨部门的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
我们必须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认真纠正不正之风。这是实现今年国家预算、继续做到收支平衡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现在,由中央机关带头,端正党风,纠正不正之风的工作,正在全国展开,形势很好。结合这项工作,我们应当动员全国各条战线的干部和群众,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光荣传统,厉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并通过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切实纠正不正之风。
从去年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中揭露出来的问题看,经济领域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确实相当严重。有的从本位主义出发,知法违法,偷税漏税,截留利润,转移国家资金,或者超越国家规定的权限,擅自决定减税免税,提高企业专项基金的提取标准。有的以“改革、搞活”为借口,办集体性质的“公司”、“中心”,把全民所有制的财产、产品、资金、利润转为集体所有,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有的利用本行业的特殊条件,以权谋私,把一些商品、贷款、补贴和外汇等转给经商的亲友子女和关系户。有的不顾国家法纪和群众利益,乱涨价、乱收费、乱罚款,勒索克扣群众。有的个人主义膨胀,争相购买和更换进口小汽车,假借各种理由争相出国,用公款进行旅游,请客送礼,挥霍浪费国家资金。此外,还有少数人贪污盗窃,行贿受贿,投机诈骗,走私贩私,出卖经济情报等,已发展到严重犯罪的地步。所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单位和少数干部中,但影响恶劣,后果严重。它干扰建设,干扰开放,干扰改革,而且腐蚀干部,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同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是互有联系的。如果经济领域里的这些不正之风蔓延下去,不仅在经济上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会严重妨碍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任务的实现。因此,国务院决定,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经常性的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在最近几年内,每年都要选择适当时机,进行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并把反对铺张浪费现象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切实纠正经济领域里的不正之风,严肃法纪,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各位代表:今年一、二月份的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基本上是正常的。随着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随着各项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逐步完善,今年的国民经济必将得到更加稳定与协调的发展。这就为实现今年的国家预算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我们一定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为胜利完成今年的国家预算而努力奋斗!(新华社)(附图片)
  图为王丙乾同志在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李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