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波兰农业部长谈访华观感
  中国农业改革促使生产蓬勃发展
新华社华沙4月12日电 (记者文有仁)波兰农业、林业和食品经济部长斯·津巴在结束对中国的访问以后回到这里时说,他在中国看到了“中国农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和农产品市场的平衡”。
这是他刚刚访华归来在机场休息室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时说的。他说:“中国在农业经济改革方面进行了坚定的工作。”“我们看到在现行农业经济体制下人们的高度责任感和非常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
斯·津巴是波兰著名的农业经济专家、农业科学高级博士。他在这次访问中国期间考察了北京、黑龙江和吉林三省市的农业。他说:“我们访问了农户,同农民谈了话。我们了解到中国农业生产在产量和质量方面都在提高,农民收入迅速增加。这是在家庭承包制基础上农民生产责任感提高的结果。”“我们还访问了国营农场。中国的国营农场有更大的自主权。把工资与生产成果联系起来的做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国营农场对自己的生产结果有更大的责任感。”
津巴部长对他这次中国之行表示非常满意。他说,“这次成功的访问以及在访问期间两国农业部门达成的协议,使两国农业领域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第7版()
专栏:

  萨乌马非洲之行调查粮食情况
  呼吁帮助缺粮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新华社内罗毕电 (记者 叶志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萨乌马11日在这里说,到1990年,非洲的粮食情况将变得更糟。他认为,发达国家应帮助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而不是仅仅在情况紧急时把多余的粮食运往这些国家。
萨乌马11日上午抵达这里,开始其非洲之行。他将调查非洲1984至1985年度旱灾和粮食危机以来的粮食情况。明天,他将会晤肯尼亚总统莫伊。
萨乌马在11日下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1985至1986年度的世界粮食供应将增长4%,达到二十亿吨,世界粮食储备也将达到相当于世界粮食消费量22%的水平。然而,就在欧洲和美洲粮食堆积如山的同时,非洲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粮食短缺。
他说,到1990年,世界缺粮国家的粮食自给率将从1980年的85%下降到83%,非洲的人均粮食年消费量也将从1980年的一百二十八点五公斤降到一百二十六点一公斤,有的国家甚至会降到一百一十九公斤。
萨乌马指出,非洲以及其它第三世界国家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外汇短缺,缺乏农业资金和人口的剧增将会使目前的粮食情况更为困难。
他认为,如果西方国家能改变一下援助的方式,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化肥、农具和其它一些帮助发展粮食生产的方法,情况就会好些。他估计,在正常的条件下,一吨化肥可帮助非洲多生产五吨粮食。


第7版()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石油跌价引起巴西能源政策争论
  本报记者 兰才基 吴志华
国际市场石油大幅度跌价,给石油进口国巴西带来巨大实惠。据巴西石油公司最近提出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如果每桶原油平均按十四美元计价,巴西今年用于进口原油的开支可从去年的五十七亿美元减至三十一亿美元,即可节省外汇二十六亿美元。另外,由于外国大批中、小石油企业停产倒闭,用于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各种机械设备大量抛售,价格下跌,巴西购置这些设备和技术来开发本国石油的投资额将减少百分之四十,从而可节省五至六亿美元。仅这两项就可少支出三十多亿美元。
但是,石油跌价也给巴西执行了多年的能源政策提出了不少新的问题,如大规模发展酒精替代石油的计划是否应该改变?勘探和开发坎波斯深海油田的投资是否可以收缩,等等。特别是酒精生产计划,在巴西国内引起激烈争论。
巴西现行的能源政策,是在七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当时,巴西的石油消费量的百分之八十依靠进口,日进口量约八十万桶,在油价高峰时期,每年为进口原油需花费将近一百亿美元,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巴西政府考虑到国家长远战略利益,决心开发本国的能源资源,逐步改变依赖进口石油的局面。为此提出了两项重要措施:一是加速勘探和开采本国的石油资源;二是大力生产酒精来替代部分石油。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这项能源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到去年为止,巴西石油平均日产量已达五十五万桶,自给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近年内又在东南部海域坎波斯湾发现两个深海油田,估计蕴藏量约有二十五亿桶,如能充分开采,巴西的石油自给情况将会进一步改观。但开发深海油田需要引进技术设备,投入大量资金,在国际油价不断下跌的形势下,国内有人认为,开采成本太高,应该压缩投资,并建议重新审议这项能源计划。而巴西石油公司则竭力主张利用当前石油设备与技术价格下跌的有利时机,加速发展本国的石油能源建设,早日实现石油自给的战略目标。
从一九七五年起,巴西开始推行酒精生产计划,利用本国的自然条件扩大甘蔗、木薯生产,以此作原料大规模生产酒精,用以替代汽油。同时,政府还鼓励全国各家汽车制造厂商生产和改装使用酒精的汽车。十年内,巴西的酒精产量增长了二十倍,去年已达到一百二十亿公升,估计可节省汽油七百五十万吨,目前使用酒精燃料或酒精与汽油的汽车遍及全国。
不过,生产酒精成本较高,巴西政府为了鼓励人们使用酒精车,一直采取补贴办法使酒精售价比汽油低百分之三十。这样做增加了政府开支,加上扩大甘蔗种植面积以后出现了与粮食争地的问题,不少人对政府的这一政策一直持有异议。在石油跌价以后,争议一度趋于激化,人们纷纷提出重新评价计划,摔掉这个“财政包袱”。但这种意见不仅遭到汽车制造业和酒精生产厂家的强烈反对,而且使许许多多使用酒精车的车主感到担忧。前不久,巴西财政、计划、工商和矿能各部部长举行联席会议,专门研究巴西目前的酒精计划问题。会后发表的一个纪要提出,酒精计划暂时不作改变,石油与酒精的差价问题还需作进一步的“技术研究”,但政府将保证使用酒精燃料的消费者“得到实惠”。
目前看来,鉴于十年来发展酒精替代战略所造成的现实,以及能源政策对国家经济和安全的影响,巴西政府目前还无意对这一政策作出重大修改。(附图片)
上图画面为地球形象,正看英文意为“好消息!石油跌价啦!”倒看意为“坏消息!石油跌价啦!”
(原载美国《时代》周刊)


第7版()
专栏:

  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量逐渐减少
  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产量增加
新华社伦敦4月11日电 据英格兰银行季度公报报道,去年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二十四个成员国的石油需求量比1979年减少近20%,比1973年减少16%。
公报说,自1973年以来,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单位产品能耗下降了近40%;石油在能源总需求中所占比重从52%下降到1985年的43%。
公报说,这期间,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不包括苏联、东欧及中国)的石油产量增加了50%,从而挤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量。


第7版()
专栏:综述

  石油跌价与布什海湾之行
  林皎明
美国副总统布什4月1日宣布其海湾之行数小时之后,世界原油现货价格随即上涨了一美元多。这一敏感的变化,恰好表明他对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和阿拉伯也门的访问,是一次带有浓郁的石油政治色彩的旅行。
布什自己宣称,他此行的目的主要为“加强美国对海湾及阿拉伯半岛国家所承担的日益增大的义务”,其中涉及两伊战争、海湾航道、民主也门事件及“恐怖主义”等问题。然而,他与沙特领导人讨论的“稳定油价”问题,显然是这次出访的重点。
布什出访之际,正值世界原油价格跌落到八年以来的最低点。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4月初跌破十美元,每桶标价只有九点七五美元。照布什的说法,油价下跌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美国行家一般认为,低油价有利的方面,会促使通货膨胀率、银行利率、美元汇价、外贸逆差下降,因而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率。而弊的方面,首先表现在打击美国石油生产和与此有关的银行系统。
从实质上说,布什与沙特讨论“稳定油价”,是企图施展外交影响,促使沙特等产油国降低石油产量,从而促进稳定原油价格。尽管布什一再说,不要“错误地”将他这番话解释为“向石油生产国施加压力”,他“无意要沙特削减石油产量”,但他还是给沙特等产油国带去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即美国再也不希望油价象“没有带降落伞的跳伞员那样加速下跌”。
人们注意到,布什副总统几次讲话,强调的是油价继续下跌“将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威胁”。这种观点,显然代表了目前美国石油财团和有关银行人士的观点。根据美国有关能源研究部门的分析和预测,每桶原油售价十美元给美国带来的不利后果,至少会使能源工业和能源生产地区大大衰退;成本较高的油田和天然气将会停产;新的勘探将冻结;同时还会给向石油部门提供资金的银行系统和非石油能源的生产部门造成严重压力。布什警告说,必须提防低油价的长期影响,说这将威胁到美国石油工业的生命力。
就在布什与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王“非常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之后,他直言不讳地承认,美国和沙特在稳定油价方面没有找到共同点,甚至异乎寻常地着重点明,美国与沙特在油价问题上“存在分歧”。据透露,沙特原则上并不反对3月日内瓦欧佩克会议上印尼提出的一千四百万桶日产限额的折衷方案,但仍然建议需要和包括英国在内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共同召开圆桌会议,才能商讨石油市场的稳定问题。而美国,一方面反复宣布,“石油价格应由市场因素来确定”,另一方面又派副总统敲石油生产大国的大门,要沙特采取措施制止油价继续下跌。美国一些石油专家指出,坚持自由市场原则与施加外交影响,说服沙特采取措施,这实际上是“自相矛盾”的。
显然,油价下跌对美国产生的影响,究竟是美国新闻界所说的“风险”还是“恩惠”,或两者比例究竟如何,在美国政界是有不同看法的。因而,在处理美国与沙特在油价问题上的分歧时,美国表现出暧昧态度也就不奇怪了。
与石油问题紧密关联,两伊战争近况也是布什出访的重要议题。伊朗2月9日发动“曙光—八”攻势,占领濒临海湾的法奥半岛,兵临科威特城下,引起海湾国家的忧虑。海湾合作委员会利雅德3月外长会议决定,在紧急情况下动用联合防御部队。布什在访问中表示,海湾地区是美国有切身利益的地区,美国有承担保护这条石油运输通道安全的义务。布什还明确表示,美国“不愿意看到伊朗改变海湾的力量平衡或威胁该地区的国家”。里根政府将为国会通过允许沙特购买美国三亿五千万美元高技术防空导弹一事尽其努力。
布什在访问中表示,美国希望它与海湾国家的关系“不会随着世界市场上每天的油价而起落”,这恐怕并非诙谐之词,而是有感而发。在中东问题上,美国是步履艰难。它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僵硬立场,造成约巴协议的破裂,使中东和平进程重新陷入僵局。美国与海湾国家、特别是阿拉伯温和国家的关系,正在拉大距离。看来,布什的海湾之行也难以阻挡这种对美不利的趋势。美国不改变它僵化了的中东政策,即使副总统的亲善访问也无济于事。


第7版()
专栏:

  同舟共济四年有余 漂洋过海六万公里
  日本一家三口环球航海成功
新华社东京4月13日电 (记者姚力)日本爱知县名古屋的一家三口驾驶着自制的水泥船“绘梨佳”号成功地环绕地球一周,今天回到爱知县的蒲郡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环球航海成功的家庭。
据《每日新闻》报道,三十八岁的长江裕明在名古屋经营英语私塾,他的妻子今年三十七岁,女儿绘梨佳只有九岁。
长江裕明十年前开始对驾船航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说:“有人把盖一座自己的房子作为一生的梦想,而我的夙愿是驾驶亲手制造的船周游世界。”他于1978年着手造船,二年后完工,并以女儿的名子“绘梨佳”为这艘水泥船命了名。
1981年7月13日,长江裕明一家三口驾驶着“绘梨佳”号驶离知多半岛的常滑港,开始了艰苦的家庭航海冒险。他们横渡太平洋,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1983年7月抵达英国。接着他们又驾船驶入地中海,通过红海,跨过印度洋,于今年1月进入菲律宾海域。
在这漫长的四年九个月的环球航海中,长江裕明一家途经一百多个港口,行程六万公里,经受了海上狂风暴雨和巨浪的袭击,遇到过触礁、雷击等险情,体验了一家人生死同舟的艰辛与欢乐。出发时才四岁多的女儿绘梨佳在英国上过幼儿园,在荷兰念过小学,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环球航海少年。


第7版()
专栏:

  斯托克曼撰书批评里根的财政经济政策
本报华盛顿4月13日电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里根政府前预算局局长斯托克曼在他写的一本回忆录中说,里根在财政和经济政策上的“革命”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斯托克曼的这本回忆录即将于4月23日开始出售。他认为由于失败而造成的“大量堆积的公债”,将产生“催化的经济难题”。斯托克曼的书对里根政府的内阁成员,特别是里根的顾问作了尖锐的批评。他自己也承认了在任期内的一些过错。   
《纽约时报》在同一内容的报道中认为,斯托克曼在他当年的多数同事还在政府内的时候,他作为深知内幕的人公开谈论政府决策过程是十分罕见的。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乌兹别克发现原始人齿化石
苏联科学家在乌兹别克的赛龙古洞穴发现十颗原始人的牙齿化石。据考证,这是六十万年至七十万年前的原始人牙齿。牙齿的某些特征表明,这种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兽类的远古人类。 (融)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人类最早的文字
在伊朗和伊拉克分别发现了一些陶土标记,这些都是公元前3200年的文物。它们是古代人们用作记录牲畜和粮食等的标记。其中有球形、圈形、十字形和线形等(见左图)。法国考古学家戴妮丝·舒曼特—狄塞拉教授认为这种陶土标记是人类最早文字的胚胎形式。
(吴)(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希腊的“庞贝城”
桑托林岛上的古城阿克罗迪里被称为希腊的“庞贝城”。公元前一七五○年发生火山大爆发,古城被火山熔岩和瓦砾堙没。今天这里已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并且可供人们参观。桑托林岛是希腊东南爱琴海基克拉迪群岛最南端的一个小岛,岛上有桑托林火山。(附图片)
图为桑托林岛上古城的部分出土文物。
(德)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古埃及一位首相的第二个石棺被发现
  据埃及《今日消息报》最近报道,埃及考古科学工作者在开罗西南近郊著名的萨卡拉金字塔地区新发现了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17年至公元前1251年)时期的首相纳法尔·拉尼特的石棺。
新出土的石棺呈人形,长二点二五米、宽一点二五米,重达十五吨。这是被发现的纳法尔·拉尼特的第二个石棺。一年前,曾发现了他的第一个石棺。
开罗大学考古系主任赛义德·陶菲克博士指出,在古埃及及法老时期,只有国王死后,才可以有两个石棺,以防止盗墓者盗墓,而拉尼特身为拉美西斯二世的首相也有两个石棺,这证明,该首相在当时已享有国王的地位。这对研究古埃及及法老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华社)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日本出土一颗一千五百万年前的珍珠
  据日本《东京新闻》3月中旬报道,日本广岛县庄原市的业余化石收集者山冈隆信、于去年8月在公路工地发现一颗大约一千五百万年前的珍珠。这颗珍珠是从出土的牡蛎贝壳化石中分离出来的。
这颗珍珠直径约五毫米,重零点一七克,呈淡黄色,并掺有一点浅茶色。它虽然饱经沧桑变故,仍不失光泽。
日本岐阜县瑞浪市化石博物馆的奥村等研究人员通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对出土地层的调查,大体确定了它生成的年代。
据报道,这次出土的珍珠比迄今日本国内出土的最古珍珠早一千二百万年。
(新华社)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二千年前的捕鱼船
据以色列《国土报》报道,以色列考古工作者在“塔布里亚”湖畔发掘出一艘一米长的捕鱼船。据考证,这是二千年前古希腊人制造的船。在船周围,还发掘出了不少瓷器、古铜币、木制品等。(飞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