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创新与模仿
陈俊山
近年来,在文艺创作上,一会儿“现代派”,一会儿“寻根”,一会儿“洋”,一会儿“古”,有点叫人不解。
其实,这种“热”那种“热”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从十年动乱之后的文艺状况来考察,也可以看出它的必然性,因而不能笼统地否定或反对。但依我看,不论是学习西方现代派的,还是追寻历史文化形态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有一些模拟的痕迹,甚至有的是现炒现卖的,其中包括个别的获奖作品。有些青年作者缺少创作经验,出现一些缺点不足为怪。但此类作品竟受到赞扬,恐怕与不太熟悉外国的和中国的文化史大有关系。
现在的青年作者,能够直接阅读欧美文学作品原文的很少。即使能看懂原文,模仿得很象,对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也没有多少意义。敏锐的青年作者,由有些盲目地崇拜欧美文学,回归到自己民族文化的土壤上扎根,这个创作思想的转变值得肯定。但他们首先感觉到的,是在自己的“土壤”上有一个“断裂带”,面临的问题自然是到何处去“寻根”,寻找什么样的“根”?
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有民主性精华,也有封建性糟粕。就封建时期文化的总体来说,民主思想和民主文化并不占统治地位。即使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新思想、新文化要争取统治地位也极不容易。其它方面且不论,单说语言文字一项,它就是个顽固堡垒。“古文”统治了几千年,到清代更趋向复古。要冲破这种风气,使“白话文”战胜“文言文”,没有强大的冲击波是不可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免“矫枉过正”,是时代的发展使然,决非少数人所能左右。把它称为“文化断裂带”之始,显然是不妥当的。
事实上,“五四”运动的这个缺点,很快被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在残酷的抗战中期,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了关于文化遗产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即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后来又概括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文革”毁灭的是一切,不止于文化,因而与其说“文革”是民族文化的“断裂”,毋宁说是无产阶级正确的文化政策的“断裂”,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个正确方针的“断裂”。正因为有后者的“断裂”,才出现前者的“断裂”。
我们今天寻找什么样的“根”呢?换句话说,也就是继承什么样的文化形态或文化传统呢?比如说,是向老、庄、佛、禅里寻根呢,还是向孔、孟、商、韩里寻根?民族文化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是不可以草率回答的。现存物化的各种历史文化形态,哪些是真正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包括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这些问题,也有必要加以深入的研究。即使实地考察“民俗”,或从极深远的文化历史背景上勾出中国人性格的年轮,如果忽视了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民族精神,那么也势必使创作真地误入歧途。有一个青年作家,他的中短篇小说很有成就,他的语言朴素优美,生活气息浓厚,不论叙事写人都富有表现力,但他把这一切全抛却,而生吞活剥地去模仿明清笔记小说那一套腔调。如果这样“寻根”,那就不值得首肯了!
文化传统的继承,应该以当代的现实生活为基点,因而这种继承就必须革新。对于一切旧文化,要分清精华与糟粕,在思想内容上要看它是否有人民性,在艺术形式上要看它有无发展的意义。数典忘祖不对,但老背着因袭的重担也不好。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如果不有选择地吸收世界其它民族的文学艺术中适于自身有机体的养分,就不能革新传统,发展传统,创造新时代的文学艺术。对革新起决定作用的,是前进的新时代的新生活。人类全部的文化史,就是这样发展的。


第8版()
专栏:

  现代京剧《热血》在京公演
最近,兰州市青年京剧团在京公演了新编现代京剧《热血》(编剧裘诗唐、导演马天庆),第一次将谢觉哉同志的形象搬上了舞台。这是该团继《南天柱》之后,又一次尝试运用戏曲形式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业绩。
剧作表现了谢觉哉同志在抗战初期主持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工作期间,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团结国民党有识之士,发动西北人民群众,营救西路军红军战士,在长期落后闭塞的兰州地区点燃起抗日救亡运动的熊熊火焰的动人事迹。演出完整和谐,演员朝气蓬勃,显示出这支年轻的京剧队伍旺盛的创造精神。 (易凯)(附图片)
  京剧《热血》中的谢觉哉同志(白建云饰) 李宪摄


第8版()
专栏:影评

  《野山》小议
  天方
关于《野山》,人们已经写了许多,说了许多。近日读到的一份观众测试资料表明,99%的观众肯定了这部影片;那曾经引起非议的“换妻问题”,据说只有7%的人“感到不舒服,难以接受”(见《文艺报》总第476期)。
说实话,关于《野山》本身,我没有更新鲜的意见可以奉献给读者们。余下的只有一星半点联想,有关如何解释一部影片寓意的老生常谈。
《野山》的故事框架,当然是一个“换妻”的情节。“换妻”,说出来真有点骇人听闻,甚至“有伤风化”。作为情节框架,也确实是古已有之的老套套。可是,假如认定《野山》套用了“换妻”的情节框架,便是在大肆宣扬“换妻”,鼓吹“换妻”,号召“换妻”,那就非常骇人听闻了。
我们可以对艺术家说,请你们反映生活时,应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仅仅停留在生活的表面现象上。同理,艺术家可以对我们说,诸位欣赏文艺作品时,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仅仅停留在作品的情节框架上,拘泥于作品的皮相。
看《野山》的“换妻”,就要研究一下这个“换妻”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推动禾禾、桂兰、灰灰、秋绒两个家庭重新组合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换妻”有没有道理,合乎不合乎逻辑?
禾禾和桂兰志同道合。这一点,影片揭示得十分清楚。可是,志同道合并不就是爱情,不一定必然导致产生爱情。桂兰和灰灰志不同道不合,也不一定必然导致爱情与婚姻的破裂。认为男女只要志同道合就会相爱,或者反是,都是将生活简单化了。桂兰和灰灰的婚姻破裂,关键在于灰灰植根于封闭式自给自足经济的小生产者的狭隘与自私,几千年封建道德观念的习惯势力,由此产生了对妻子与其他异性交往的无端猜忌。这种毫无根据的猜忌,把男女之间任何正常交往都视为不正当关系,而与所谓爱情的“排他性”有着本质区别。灰灰反对禾禾“折腾”,无论怎样激烈、粗暴,桂兰都尚能忍受;唯独不能忍受丈夫的这种最无男子气概的猜忌与侮辱,因为这是对女性人格的最深损害。矛盾因此产生,家庭因此破裂,桂兰和禾禾也因此走向结合的道路。
于是,我们看出了《野山》的核心,不仅仅在于宛如一幅民俗画般地把农村经济改革的一角展示给观众,而是在于指出了必须对植根于落后的生产方式
(以灰灰与秋绒围绕石磨转为象征)的落后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变革的迫切性。《野山》的力量,从根本上说,是道德的力量。如果有人对我说,他从《野山》这部影片中,看出了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含义,我是不会感到意外的。
由此看来,《野山》虽然描写了“换妻”,却与宣扬“换妻”无涉。
人们近年来不断议论怎样提高观众的电影文化水平。我想,假使不能让观众在怎样比较准确地理解一部影片的寓意(这不等于要求大家对影片作出完全一致的解释)方面有所进步,则无论教会他们辨认多少种蒙太奇手法,也是无济于事的。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功到自然成
  ——访青年舞蹈演员张平
  本报记者 张世英
今年初,在日本畸玉县举行的第三届国际舞蹈大奖赛中,我国选派的成都市歌舞团青年演员张平、王春林表演的根据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说《家》改编的舞剧《鸣凤之死》(刘世英、岳世果、柳万麟编剧)荣获第一名。
日本一些报纸热情地称赞张平和王春林的演技,特别是知道张平已年过三十,而饰演的年轻少女逼真动人,更为之惊叹。我访问了张平以后,才知道这是她从事舞蹈事业十六年苦苦追求的结果。
提起张平的名字,人们不一定熟悉,但说到她表演的一些舞蹈、舞剧,很多观众是会想起她来的。她表演怀念周总理的藏族舞蹈《为了永远的怀念》,获文化部国庆三十周年优秀节目表演一等奖。尤其是在大型藏族舞剧和电影《卓瓦桑姆》中,她塑造的美丽动人、温柔善良的花仙形象,受到舞蹈界和观众的赞扬。1983年参加香港艺术节演出时,她也受到一些报刊的赞扬。
在掌声中,张平没有飘飘然。她又接受了风格迥异的双人舞剧《鸣凤之死》。为演好此剧,她一遍一遍地读原作《家》,又反复看电影《家》,以期加深理解。然后根据舞剧编导的要求,从人物出发,研究摸索如何用舞蹈的动作、动律来表现角色的思想感情。在舞台上,张平以准确的动作和丰富的内心感情,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做到了情寄于舞,舞表于情,形神兼备,情舞交融,使观众看到了一个在黑暗社会里,被压迫、被摧残的青年妇女——鸣凤的形象。观众感到她演的就是自己心目中的鸣凤,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
张平作为一个舞蹈演员,原来本身条件并不太好。但是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张平被歌舞团选上,从此便开始了舞蹈生涯。那时张平才十六岁,可是很要强。她不只苦练功,还爱留心琢磨。只有小学程度的张平,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文学艺术修养,几年来,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攻读了音乐、舞蹈、戏剧等文艺理论,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以及哲学、历史等书籍;学习了从初中到高中、大学的文学课程。井深源泉足,渠长水流清。她的头脑更充实了,思路更开阔了,表演更丰富了,达到了新的飞跃!(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文化艺术管理科学座谈会召开
3月28日,在文化部政研室和《中国文化报》于北京联合召开的“建立与发展文化艺术管理科学”座谈会上,几十位文化管理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一致呼吁:应该尽快把研究文化艺术管理学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与会同志认为,当前文化部门在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干部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还没有把文化艺术管理当成一门科学。大家分别从文化管理现状、文化体制改革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等方面,讨论了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管理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家认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应当紧密结合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探讨解决文化管理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文艺方针、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文化艺术企事业单位的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立法等。 (文政)


第8版()
专栏:出版动态

  出版动态
△《中国古代文学词典》(第一卷)已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五卷,收入近万条词目,约二百万字。分为“作家”、“社团·流派·并称”、“著作”、“艺术形象”、“文学体裁”等部分。
 (周 红)
 △《闻一多论新诗》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诗人有关新诗理论的文章,包括诗评、演讲录、序跋、书信等,是研究学者、诗人闻一多的重要资料。 (宋玲玲)
△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杨沫的《自白——我的日记》收录了作者自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八二年间的部分日记。全书五十余万言。(郭丽鸿)
△陈新的长篇小说《失踪者》,最近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描写一个外贸工作人员失足,历尽坎坷,又回到祖国怀抱的故事。
 (墨 迪)
△《水写纸字帖》已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种描红字帖用新型纸张材料制成,可用毛笔蘸清水反复书写几百次。此次出版的有颜体、欧体两种。 (张 京)
△以章回小说形式描述中外历代数学、物理、化学家故事的《数理化通俗演义》(第一册,梁衡著)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胜)


第8版()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联邦德国KHD公司男声合唱团来京访问演出 来自联邦德国科隆市的大型百人男声合唱团——KHD合唱团,4月12日、13日将为首都观众献上一台世界名曲音乐会。合唱团的成员都是KHD公司的工人和职员,这次他们在奥斯华·基乐斯先生指挥下,将与中国广播合唱团联合演出,并举行交流活动。 (王凯平)
△《郑州市儿童画展览》在京举行 由郑州市文化局、教育局、文联、工会、妇联等单位同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联合举办的《郑州市儿童画展览》,4月1日在北京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开幕。康克清同志和河南省长何竹康为展览剪彩。展览展出了郑州市儿童美术作品三百多件,同时展出该市近几年来出国参展、获奖的儿童美术作品三十八件。 (正)
△荀派名剧《霍小玉》搬上荧屏 最近,中央电视台将著名京剧演员宋长荣主演的《霍小玉》(改编执笔徐凌云)拍摄成电视戏曲连续剧。该剧新增《写兰盟诗》一场,由宋长荣当场画兰,使这一才女的形象更为饱满,全剧古色古香,富于诗情画意。
(霞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