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助“戈达德”们一臂之力
刘广义
也许是“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吧,前些日子颇为热闹了一阵子的“三室一厅住房,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家属农转非”一类的招贤榜文,现在似乎少见了。是否因为这么一招贤,许多地方的所需人才就解决了呢?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据说还是存在着不少具体问题。
它使我想起了一段关于火箭创始人、美国科学家戈达德的经历和遭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德国的一批火箭专家被迁往美国,并接受有关方面的技术咨询,这使那些德国人感到意外和惊讶:美国人为何不去请教本国的戈达德呢?原来,那些德国人正是根据戈达德提出的原理,而制造出震动世界的新式武器V—2型火箭的。
当年,美国有关当局把德国科学家迁往美国去,此举尽管带有强制性,但从广泛意义上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劫贤”吧,这点并非一无可取。然而值得人深思的是,只知“外地和尚能念经”,而偏偏忘记本地和尚中间,不仅有能“念经”的,甚至还是一本经的创始人呢!
不过,这还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克拉克大学任教的戈达德,是仅靠了一家博物馆的几千元的赞助和一位慈善家的捐赠,才得以进行火箭工程试验的,而且发射的时候,又遭到马萨诸塞州警察局的干涉,不得不移到荒凉的新墨西哥州去开辟发射场,情况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
由此,又使我想到一个我们自己至今还相当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具有一定物质条件的单位、部门,如果真的思贤若渴,深刻理解人才的重要作用,那么于招贤进才的同时,也能在扶育人才方面多做些努力,给正在艰苦奋斗中的“戈达德”们雪中送炭,助他们一臂之力,这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从某种角度来看,育贤高于招贤。发现人才、扶育人才比使用人才更为不易。招来的人才,毕竟是现成的;而扶育人才,却首先要花一番力气,耕耘在前,收获在后,这往往是有识之士才能办到的事情。
末了,得说明一下,笔者这样说决不是反对招贤进才之举,只是在这个问题上,补充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而已。


第8版()
专栏:

一个大写的人
——悼念作家俞林同志
鲍昌
俞林同志去世了,这个好人!这个大写的人!
说起来,我同他接触的时间很少,经常是十余载的睽隔,方能晤面一次。然而,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交也未必长相守,认识一个灵魂透明的人,不多几次也就够了。
第一次见面的印象是难忘的。1946年春,俞林同志穿着灰布军装,出现在张家口的华北联大。当时我是一个学员,我总是把他当作老师来看待的。
那时,他来往于张家口和北平之间,在军调部一个小组里工作,为了制止内战,同国民党进行谈判。他干这件工作是很适宜的,因为他参加革命前,在燕京大学学过英文。
用解放区人民的眼光来看,他确实有点“洋”。但只要他把那副白边眼镜摘下来,那长而黑黄的脸,那厚的嘴唇,就活脱出一个“土八路”了。一开口,更吐出浓重的冀中乡音。我记得他的自我介绍:“我老家是河间府,出过窦尔墩。现在呢,我们那里有无数窦尔墩。”后面这句话是说,他老家涌现出过无数抗日英雄。
三十年代,在北平市四中,他从一个年长的河南籍同学那里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启发。有一次,他和那位河南同学没有在听到“蒋委员长”的名字时随喝令起立,就被学校开除了。从此,他毅然地走向革命。十九岁,正当青春嬉戏的年华,他却在“一二·九”运动中,去同大刀水龙搏斗了。
在燕京大学时,他加入了“民先”,紧接着又入了党。“珍珠港事件”后,他到了晋察冀边区,当过宣传部干事,也当过阜平的一个区委宣传部长。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写出了成名作品《老赵下乡》。
于是,俞林同志的创作黄金时代开始了。到1957年之前,他陆续写出了《家和日子旺》、《韩营半月》、《借粮》、《和平的保卫者》、《并非虚构的故事》等一批中短篇小说,还有长篇小说《人民在战斗》。他随着解放军南下武汉,主编过《长江文艺》,当过中南文艺学院副院长,不久调到外交部美澳司工作。出国工作之余,还写过不少散文。
用“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来形容俞林的命运,也许是很合适的。1957年他刚出国回来,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被划成“右派”。他心寒了,他离开北京,带领全家去了江西。
六十年代初,他化名发表了些作品,谁料到,一片更为叵测的风云罩住了他。“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仅仅因为他在日本投降之后,奉组织之命接待了一组由北平到张家口参观的美国人,就被打成“美军特务”和“刘仁反党集团成员”。由康生下令把他抓进北京监狱。这一蹲,就是七个年头。
尽管如此,俞林同志没有在精神上坍垮下来,全部心情(从不解、困惑到自信、希望)都熔炼在他狱中的一首《念奴娇》词里:“清明佳节,忆亲人,遥望江南风物。虽是楚天千里外,望透关山如壁。油菜如金,红花似火,细杨柳轻雪。春光如许,应是地灵人杰。独居北国多年,苦雨凄风,春至花不发。且喜离离原上草,冰剑霜刀难灭。物换星移,蹉跎岁月,头上添白发。何须言老,他日弯弓如月。”这就是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劲节。
遗憾啊遗憾!俞林同志只享寿六十有八,便溘然长逝。粉碎“四人帮”后,他出任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局长,又迭被选为江西省文联主席和作协分会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为江西文化事业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但是他疲劳了,衰老了,急流勇退,积极主动地把担子移交给年轻的一辈。去年9月,我和他到天津参加解放区文艺座谈会时,他说:作家们都在“寻找自我”,他已经找到了自我的位置,那就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在晚年把未竟的作品写完。当话题转到一批文坛新秀时,他是那么热情,那么怀有期望。他曾对我黾勉有加。直到去世前一个月,他还给我来信,要中国作协支持《星火》杂志改刊为以发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为特色的刊物。
一个不该早行的人“早行”了。良师益友的过早弃世,使我憾生五内,无可奈何。俞林同志是质朴的,谦逊的,真诚的,善良的。他有长者之风,兼有慈母之心。真的,当他那样真挚地关怀后辈时,我看到的是一张慈母般的面容。
让我引用鲁迅怀念他的长妈妈的一句话,来为俞林同志祈祷: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他)的魂灵!


第8版()
专栏:我与散文

得益于兰姆
冯亦代
散文家董鼎山在《世界文学》今年第一期发表了《随笔两则》,其中一则《旧书店搜寻记》,谈到我托他在纽约觅购英国散文家却尔斯·兰姆的《伊里亚散文》一事。看了之后,一方面庆幸我得到一对好朋友的帮助,大海捞针,居然在纽约的旧书店里为我觅到一本久已绝版的好书;一方面也使我缅怀往事,想到了我和散文的不解之缘。
首先使我知道英国散文中有兰姆这位大师的,是1930年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梁遇春的《春醪集》。梁遇春的散文那时以他清新独特的风格驰骋在中国文坛上,而读了他收入《春醪集》一书中的《查里斯·兰姆评传》,才知梁先生文有所宗,原来他是私淑兰姆的。但那时我无由读到兰姆的原作,即使有了原作,以一个刚进高中的学生,又何能读得懂兰姆十九世纪的英文。一直到进了大学,在读英国散文一课时才亲炙兰姆的文章,一读之下简直就放不下来。那时功课紧,但我每天也必得花一些时间在《伊里亚散文》上,一面翻着字典,一面为他写的人物,如伦敦的乞丐,扫烟囱的苦孩子,肥妇,饕餮者和穷亲戚,以及烧猪等诸色人事,跟着作者的笔触时喜时悲,时而会心微笑,时而凄怆欲绝。从此我深为散文这种形式所迷恋,私愿有一天我也能学他的风格,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在文学各品种中,独爱散文的理由吧!
我学写诗不成,学写小说又不成,可是要我与文艺之神缪斯分手心有不甘,于是我就学写散文。我的第一篇散文写成后译为英文,刊在沪江大学的英文报上。什么题目早已忘却,但我横看竖看,总不是那么回事。几经研究,才发现我那篇短短的文章里,风花雪月,堆砌了那么多的华丽词藻,就缺少写散文最主要的东西——对人世的一点感情。这一点悟解,却是以后写作时迭经甘苦逐渐得来的。因为我那时误以为吟风弄月即是感情,而实际只是飘浮的东西;所以文章之要写得隽永,唯有真情始能得之。
我写的真正算得上是散文的,是1941年在香港《大公报》文艺版(也许是《星岛日报》的《星座》)刊出的《山城书简》。那时我刚经历过一次重庆的大轰炸,运尸体卡车驶过马路上的斑斑血渍,久久不能释怀。而我的心头郁结的是愤怒是悲哀无可发泄,就摊开稿纸给在香港的友人写了我的见闻与感受。我早已找不到这篇小文章了,但至今一谈到写抗战时的生活的文章,那幅惨景还会在我眼前清晰地浮上来。于是我又悟到写散文不在文字的花哨,而在于感情的朴实真挚。
去年我出版了几本散文集子,颇承朋辈的谬许。但说写文章的经验之谈尚早,情、真、朴三字也许只是我的一点心得而已。


第8版()
专栏:书林一叶

普及中国古典画论的新尝试
马鸿增
我国历代画论著作象一片浩瀚的大海,总数不下数百种。其中不乏美学思想的光华和创作经验的积淀。但由于语言文字的艰深,许多青年美术工作者难以通读。最近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许祖良、洪桥编译的《中国古典画论选译》,如细雨润苗,不仅部分地满足了青年读者的求知欲,而且也为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古典画论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这本画论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全篇翻译,分类编排。目前我国已经出版的几本画论汇编,基本上只是选注难解字句,甚至不注。而这本书采取了通篇译成现代汉语的办法,文笔严谨而流畅,根据上下文气,或取意译,或取直译,务求通晓畅达。为使读者查阅方便,编译者把这些画论原著拆散,重新归类。全书分山水、人物、花卉草虫三编,每编之中又分为若干章节,纲举目张。观其排列,虽未必全然妥当,但大体上是合适的,先大后小,先整体后局部,先原理后技法。其次,选文允当,力避重复。此书选译之著作,多为明清时期较有代表性者,凡是已有人翻译过的,一律不选。同时,编译者也考虑到,明清时期的画论虽无更多创见,但却有集中前人成果的长处,比较系统。因此也收入本书。他们的论述中,有许多精到的见解和创作经验之谈,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性。
总之,本书选译的画论,涉及到绘画创作的许多基本原理,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立意和笔墨的关系,艺术形式美的创造,乃至各种表现技法,都阐明了各自的观点。这是一本帮助读者直接、迅速地了解中国古典画论的良好教材,也是一本提供广泛、深入地研究中国古典画论的基础读物。


第8版()
专栏:春天的歌

春天的歌
春曲二首
叶晓山
春播
老农弯腰忙春播,
双手撒出万支歌!
万支歌——
飞进田间长绿禾,
流进秋场涌金波。
春江
斜风细雨听无声,
杏花渡口桨儿轻!
桨儿轻——
裁得两岸似画屏,
剪出一幅江南春。
山城春雾
尹安贵
昨夜的梦有清泉有暖风
一只天鹅飘然飞来山城
醒来果然看见她洁白的羽毛
一双柔软的翅膀漫天垂下
轻轻覆盖着初生的早晨
她独立在高楼的阳台上
衔着一枚红红的太阳
是她那温柔的翅膀一收
融融的阳光滴落无声
一个明丽的春天
飘飘洒洒在人间
透明的溪
车美萍
当紫燕从远方衔来
两岸柳丝的嫩绿
小船——我曾经冻僵的心
欢跃了,与出浴的鸭群
流一河透明的韵律
有时我很温顺
如羞涩一笑的渔家少女
帮大妈搓洗冬衣
洗去被浓雾染上的忧郁
有时又很调皮
爱与泥鳅一样的儿童们嬉戏
扬起浪花的巴掌
拍打他们腿肚子上的污泥
深山给我一颗晶莹的心
母亲的倒影才珍藏心底
为涤荡污浊而奔腾
哪怕迂回也充满希冀……


第8版()
专栏:

访日写生〔中国画〕
右:春芽
左:四月 王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