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关于发展电力工业的建议
杜同
“七五”计划草案第十三表:“七五”期间电站竣工投产装机总容量三千万至三千五百万千瓦,看来国家投资是巨大的。从发电量来看,1985年四千零七十三亿度增长到1990年的五千五百亿度也是巨大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2%是不算慢的;与工农业年平均增长6.7%,似乎也是匹配的。但是,工农业中主要耗电的是工业。由于计划中工业的增长率为7.5%,按常规工业增长一分,要求电力相应地也增长一分。由此看来,电力只增长6.2%就不够了。
此外,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用电近年已开始猛增,今后必然还将以更快的速度猛增。所以“七五”计划电力增长6.2%也是很不够的。
现在全国电力供需早已很不平衡,缺电严重。比如四川,现在是停三保四,而且保不住每周用电四天。比如江苏,停二保五,实际上也保不了五天。比如广州,必须以高价和外汇向香港买电,而且依然停电频繁。全国除西北、云南、广西外,所有工业发达的地区都严重缺电。“七五”计划的电力部分显然不是建立在填平补齐当前缺口的条件下制定的。它本身不是一个电力先行的计划,也不是一个力争与工农业生产平衡发展的计划。
这势必造成工农业增长越快,缺电现象越严重。缺电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大批的工厂停工停产,设备利用率不足,资金积压,人力窝工浪费。对国家来说,就是劳动生产率不高,经济效益不好,财政收入不够多。
按我们对“七五”计划的分析,如果能保证充分的电力供应,按四川现有设备就可以把工业产值提高30%或更多。由此不难看出电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我建议:
1.“七五”计划应保证完成三千五百万千瓦的装机,而不应是三千万至三千五百万千瓦。
2.小水电投资小,见效快,当年投资,当年受益,最能解决燃眉之急。建议“七五”期间增建小水电一千万千瓦。恢复小水电投资补助政策,鼓励地方办电,私人办电。
3.鼓励用电单位自备柴油发电,但国家要保证柴油供应。在当今国际油价暴跌情况下,减少石油出口,用于国内发展生产,增加工业产品出口才是明智的。
4.应制定法规,把已建及新建水电、小火电纳入国家大电网。如此才能减少小电站投资,充分发挥小电站的经济效益。
资金哪里来呢?建议:1.国家继续征收能源税用于办电。2.国家要厉行节约用电。对工业用电,特别是商业用电要大幅度加价。要加到这些行业感到非节约用电不可。加价收入应用于办电。3.要按电力生产特点,实行多种电价。4.削减其它投资用于电力工业。5.发行电力股票,吸收人民游资办电。


第2版()
专栏:

加速推广新型建筑材料
黄大能
根据1983年十二个大中城市的统计,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都在五平方米左右。我们“六五”期间虽然造了六亿三千多万平方米住宅,但如被二亿城镇居民除,每人每年也只增加零点六三平方米。按这速度前进,且不考虑人口增长因素,进入九十年代,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也还到不了十平方米。农村情况好些,但农村住房的更大问题是质量,是上下水道及卫生设备等问题。
几千年来人们习惯说“有土就有砖,有砖就有房”,所谓“秦砖汉瓦”,说明我国房建材料离不开砖。在世界各国都正加速发展各种大板框架结构建筑时,我国目前住房建筑,95%以上仍是砖泥结构。1985年我国小块实心粘土砖的产量已达二千七百亿块,每年以二百亿块的速度递增着。
大量小块实心粘土砖的生产,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每年要毁良田七万亩之多,其中很多还是城镇附近的良田。二是烧砖能耗大。1985年全国生产粘土砖的能耗相当于三千二百四十多万吨的标准煤。有些山区甚至毁林烧砖。三是每年运砖达二百亿吨公里,占全国短途运输总量的六分之一。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目前可能代替小块实心粘土砖的墙体材料不少,包括各种空心砖或砌块,灰砂砖,加气混凝土,废渣粘土烧结砖、非烧结粘土砖,各种纤维板材,混凝土复合墙板,石膏板等。
这就联系到另一重要课题:充分利用工业废渣问题。因为很多新型建材可以利用工业废渣,可以“变废为宝”。工业废渣在我国目前最突出的是煤矸石和粉煤灰两种。
近年各有关部门对上述问题已做了不少工作,然而收效不大,问题远未解决。因此我建议:
1、政府立法严格禁止烧砖毁田。即使不毁田,也应征收土地税及采取进城加价等限制措施。同时对可以替代粘土砖的各种新型墙体材料,特别是利用工业废渣的新材料要大力提倡,在贷款、税收等方面要贯彻优惠扶植政策。
2、国家有关部门应成立综合利用工业废渣的机构,把工业废渣切实管理起来。为此,必须先在认识上把所谓“废渣”看作完全可以利用的国家资源。要进行全面调查,提出综合利用规划,有步骤地投资开发。对科研、加工、运输、价格等进行协调,争取“七五”期间较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
3、应制订一些法规,在“大家办建材”方针下,对于废渣要做到“谁排渣,谁利用,谁处理,谁得益”。建材部门除技术上予以帮助外,可与电厂或煤矿合资建厂。对新立项的电厂或煤矿应同时考虑废渣利用的建设项目,争取做到同时立项,同时建设,同时投产。
4、综合利用工业废渣的产品都存在着价格低、利润薄、投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此,希望政府在贷款、税收、价格等方面尽量采取优惠扶植政策。


第2版()
专栏:

从速制定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
姚雪垠
我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事业上,尤其是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领域中,不能放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在提高国民的社会主义觉悟的工作上,不能不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我们的国家将来不仅要成为有高度物质文明的国家,也要成为高度精神文明的国家,很有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目前的情况并不能使我们满意。拿文艺界情况来说,三十年代在白色恐怖之下涌现了一批作家,艺术家,今天多数都是七十岁以上的人了,有的已经作古。那时进步阵营的青年作家常常如饥似渴地阅读
“违禁”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借以武装自己。这种优良传统如今在中青年中淡漠了,对西方各种流派感兴趣者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感兴趣者少。这种情况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很不利的。
我觉得,似乎中央至今还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整体设想,在思想文化战线上还缺乏明确的战略计划。我们对党的文化事业和出版事业的生产要求不应该等同于工农业生产,对精神生产不能等同于物质生产。
首先要明确我国的文化性质,大概有以下三点:
第一,我们所发展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文化,这一点不能有丝毫含混。我们既反对封建糟粕的重新泛起,也反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蚀,同时还防止教条主义的重新抬头。
第二,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植根于深厚的民族土壤,既是革命化的,也是民族化的。我们反对复古倾向,而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精华。反对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也反对盲目地学习西洋。
第三,我们的文化是面向大众的。文学艺术应表现为大众所关心的题材,采取为大众能够接受的文学艺术形式,培养大众健康的欣赏趣味。反对以赚钱为目的,将低级的、庸俗的、粗制滥造的所谓文艺作品投合群众中的落后趣味,美其名曰“为人民服务”。
为维护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发展,我们应该提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的百家争鸣,开展健康的批评。我们对不良现象和不好作品进行批评的时候,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办理。
要从速制定出版法,保障作者的正当权益。要进一步整顿出版界的混乱现象,限制或取缔一部分无益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书刊出版和发行。
要有步骤、有试点地在文艺界进行体制改革,取消吃“大锅饭”现象。有的团体人浮于事、积压人才,要压缩编制,精简人员,使留下的和疏散出去的人才都有发挥力量的机会。有的文艺单位,主席之外,副主席一大串;主编之外,副主编一大串。要下决心改变这种争官争地位的现象。通过改革,使文艺团体的面貌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第2版()
专栏:

为发展木本粮油进一言
王绪捷 王幼辉
我国人民对食品有个传统的观念:凡在耕地中栽培出来的谷类、豆类、薯类等,用以填肚皮“解饿”用的“主食”,称之为粮食。如蔬菜、干鲜果品、肉、蛋、奶等,虽然也是农业生产的食品,离了也不行,但只能充当“副食”的角色。凡从自然生长的森林树木上采集的种子、果实、花朵、嫩叶等木本粮油菜,虽然营养价值是高的,人们也是喜爱的,但因都是“野生的东西”,不把它们称做粮食、油料和蔬菜,而统统命名为“代食”、“野味”,更低了一等。这是十分不合道理的一种偏见。
野生和家生是相对的概念,从同是物质、都可以为人们所利用的这一点来说,野生和家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根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法则,对人们来说,只有尚未被认识和尚未被利用之物,并没有不可认识和不可利用之物。粮食树、油料树和干鲜果树,早在原始人的时代,就已经被人们发现和利用了,比利用各种农产品不知早多少万年!再说,农作物及其产品,不也都是从野生转化过来的吗?从大林业的观点看,发展木本粮油,并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各种食品问题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的科学工作。
粮食树、油料树具有对自然灾害抵抗力强、产量稳定、一种百收、需用劳力少等为农业所不及的特点。再说,大搞木本粮油能直接增加粮油产量,等于扩大了耕地面积,并且能改造自然、绿化山川、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生产木材、饲料、药材、纤维和一些工业原料等多种林副产品。一举数得,利益无穷。所以粮食树和油料树的发展、经营以及综合利用,有着广阔的前途。
河北省各地的群众在历史上的生产实践中,选择和培育了许多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树种,并采收其产品。其中,涉县、卢龙的核桃,迁西、兴隆的板栗,曲周、阜平、唐县、赞皇的大红枣,沧州、衡水的金丝小枣,太行山区的柿子、花椒,虽然已列入“干果”的范围,当作经济林或果树经营起来了,但目前还有山杏、榛子、沙棘、文冠果、横条等粮油树,林不以其为林,果不以其为果。太行山由南到北,都是采集野生树木的种子果实,用“土法”加工成油液,常年食用,一直到现在,还是当地几百万人民的主要食用油。其数量究竟有多少,目前尚难以计算确数。若是有领导有计划地把各地现有资源经营起来,予以科学的培育管理,再开展合理的综合利用,定能财源广阔,越来越多,永续利用。
“民以食为天”,是以各种食品为“天”,并不一定以所谓“粮食”为“天”。须知:栗子、红枣吃了照样“解饿”,杏仁油、核桃油并不比小磨香油差,横条子做的豆腐,质量也不低,宜广为宣传发展木本粮油的重要意义,再说,根据生活水平的变化,食物构成也相应地起着变化。过去,人们过多地吃谷物等主食。今后,在生活水平逐渐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所谓主食的需用量,将逐渐减少。木本粮油、干鲜果品的需用量将逐年增加,在这方面负领导责任的人们,更要高瞻远瞩,有预见性,因势利导地做出相应的安排。


第2版()
专栏:

重视教育是坚定不移的长远战略
罗元铮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已经受到各方面的普遍注意,尊师重教的风气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还远远没有被全社会足够认识。我们完全有必要从长远战略的新高度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教育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工作是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的工作。要重视教育工作,就必须懂得人才的价值,牢固地树立起相应的人才价值观念。封建社会搞愚民统治,对人才使用实行封闭式的专制独裁,人才受到压抑和摧残是必然的,正因如此,才有人发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哀叹!资本主义之所以战胜封建主义,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专业化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把大批人才从封建桎梏中解脱出来。当然,资产阶级使用人才是出于资本和利润的动机。资产阶级一方面从劳动力市场吸收大批人才;另一方面,弱肉强食的规律又吞没了大批人才。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发现和造就人才,既不能按资产阶级开发人才的方式,也不能只靠若干个伯乐来发掘人才,而应该把开发人才的工作作为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作为全社会各级组织、各个阶层的共同使命,形成一个能促使人才辈出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和制度,这个体系和制度包括如下五个环节:
(一)重才有诚。(二)爱才有心。(三)育才有术。(四)选才有方。(五)用才有道。
这五个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只要逐步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人才开发的一整套科学制度,形成社会新思潮,大批人才就会脱颖而出,长盛不衰。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旧体制的弊病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人才开发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比如妒才就是妨碍人才开发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封建等级观念和小生产平均主义思想的反映。求全,也不符合人才成长的实际。妒才和求全,都是缺乏人才价值观念的偏见,是导致浪费、压制甚至打击人才的思想根源。
实践表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真正的教育者总是以培育出胜过自己的人才为己任,并以此得到最大的欣慰。


第2版()
专栏:

聚集人才 共克难关
修瑞娟
我们要特别重视“爱护人才”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要在全国树立“发现人才光荣,埋没人才可耻;扶植人才光荣,压抑人才可耻;使用人才光荣,浪费人才可耻;保护人才光荣,迫害人才可耻”的良好风尚,要使全国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真正具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用才之胆、容才之量、育才之责。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必须抓紧两个环节:
一、要善于培养人才。
要培养一个人,先要识其所长。根据各自的长处,有的放矢,为他提供有利条件去发挥他的内在优势,发挥他的专长。派人出国也要掌握同样的原则,对每个人要有严谨的派出计划,不应该毫无目标地把人大批放出去,出去之后究竟学什么,学几年,跟谁学,都没有数。这样,自然会造成对放出去的人才失控,使人才外流。
至于在国外学习的人中,目前有些暂时未能归国,其中有的是对我国过去遗留下来的“言杀”人才的落后势力存恐惧心理;也有的是希望借助国外的资金和优越工作条件使自己的研究题目尽快出成果。我们只要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使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得到保障,问题便会得到解决。我们应当相信,出国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的。
二、要抓紧国内人才的培养,让成果出在自己的土地上。
1983年,我刚回国时,只有原来与我一起工作的一个助手和一个技术员。1984年秋,我作为中国唯一的正式代表出席世界微循环大会,单枪匹马在国际讲坛上比武,看到其它国家却有着几十人的科研代表团的强大阵容时,感想联翩,我多么希望代表祖国站在世界微循环大会讲坛上的不是我个人,而是千百个我国的微循环研究工作者!获得微循环青年奖的不但有外国人,也有我国的年轻人!我下定了决心,用自己的知识与心血培养起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微循环研究的尖兵队,使我国微循环研究事业在世界竞技场上长盛不衰。
我们采用的人才培养的方法是不分年龄,不论资历,放手培养,力图达到人尽其才。我们利用党和国家为我们提供的良好条件,建立起具有世界一流装备的实验室,并给每个人明确的课题与实验设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将八小时工作制改为弹性工作制,不计较每人几点上班、下班,而是讲求实际功效。这样,同志们的进取心都表现出来了,他们自动要求买了七张行军床,夜以继日连续作战,从同一条起跑线上,以各自最快的速度奔向明确的目标。
人才是我们的国宝,在此我愿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呼吁各级领导及全国人民要敢于排除种种世俗偏见和条条框框的束缚,要大胆起用一切有用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让一大批献身改革、有开拓精神的人才有用武之地。要尽快开创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大好局面。


第2版()
专栏:

集中力量开发支线航空
沈祖星 吴大观
赵总理报告中说:交通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七五”期间继续增加能源、交通……等的投资。我们认为,这抓住了发展国民经济的要害问题。
根据我国财力资源和航空工业的生产科研水平,目前不可能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干线飞机。中央、国务院对于发展民用飞机的方针已经确定:发展国产民用飞机要有重点。“七五”期间应集中力量发展新的支线飞机和农林专业飞机。支线飞机一般是指一百座以下、一千公里航段以内的客运飞机,并能在二级以下机场起降。
支线飞机具有灵活、方便、可靠、出勤率高、日利用率高和所需设备、机场设施简便的特点,对于地形复杂、运输量不太大的中小城市和地区的运输有较好的经济性。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形复杂、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旅游点和基本建设投资不够、耕地面积太少的地区,发展支线航空运输,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这是大大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
根据国务院下达航空工业部“七五”计划的任务,我国航空工业在保证国防建设需要的同时,要积极发展民用飞机,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现在已能生产的民用飞机有:双翼多用途小型运输机运五、支线旅客机运七、中型运输机运八,小型农林多用途专业飞机运十一、直升机直五和直九,已开始或广泛地在民用航线上使用。还有超轻型飞机蜻蜓五、蜻蜓六、蜜蜂三等。新型运输机运十二、经过改进的运七—100已经通过国家鉴定。
我们对加速开发支线航空提出几点建议:
一、建议国家把发展民用航空提高到战略地位上来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号召各地方、各部门及有关航空工厂合资建设地方航空公司,加速支线航空和专业航空的发展。
二、为了确保国产支线飞机有安全舒适经济的特点,并在国际市场有竞争能力,建议抓紧航空立法工作,加速建立有力的适航性机构,制定和颁布适航性条例,使国产民航飞机及其发动机设计、研制贯彻国际适航性条例。
三、发展支线飞机要立足于国内。为了提高水平,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国际合作的途径,同时国家要有相应的保护、扶植政策。坚决杜绝盲目进口国内有条件研制的飞机。国家应指定专门机构负责严格把关。
四、发展支线飞机和发动机,在有预研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渐改”的方式来改进改型,可以节省研制费用,缩短研制周期,减少风险,这已是国际上发展支线飞机常用的做法。
五、增加预研经费,大力开展民用飞机的应用研究,增加支线飞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的预研课题,例如桨扇技术、可靠性研究、柔性制造系统、座舱显示系统、胶接技术、复合材料等,以适应“军民结合、打基础、上水平”,为“八五”计划期间民航飞机更大发展创造条件。


第2版()
专栏:

开发立体农业经济是方向
马建猷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对土地需要的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对发展农业构成威胁。除应大力加强耕地的管理控制,尽量减小耕地损失率外,还应积极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结构模式,因地制宜设计多样化的立体农业结构,从单位面积上创造出二三倍面积的经济效益,以补偿失去的耕地损失。这是今后农业改革的方向。
四川从1984年起,把攀西地区米易县作为立体农业经济开发的试点。一俟取得经验即向整个攀西地区辐射普及。目前米易县立体农业有以下几种立体组合形式:
一、稻田区以稻、鱼、水生绿肥饲料、田坎栽桑或番木瓜等组成立体农业结构:空间产稻,水面产饲料,水中产鱼,四周产桑及瓜果。鱼的产值已超过水稻,饲料促进了养猪业,田坎养蚕产瓜。
二、蔗地以甘蔗为主体,早期蔗苗尚未出土,行间增种早番茄或西瓜。蔗株向上生长,西瓜覆盖地面生长。西瓜收后,蔗株成林构成荫湿的生态环境,即在其行间养蘑菇。西瓜与蘑菇的产值均达到甚至超过主产物甘蔗的经济收益。
三、河谷高温区发展芒果、木棉、香蕉、葡萄、番木瓜及提炼香精的香茅、玫瑰等植物,并发挥高温区的温室作用发展早熟蔬菜。多种作物高低间种,早迟套种,组成多样化的立体农业结构。今年早熟蔬菜发展到四千余亩,2月底3月初番茄、豌胡豆、蒜薹均已上市。蒜薹每斤仅售四角,胡豆角每斤一角,豌豆荚二角。北京这类蔬菜的价格要高出三倍以上。今后如解决了调车皮运输问题,既能以较低价格供应北方城市蔬菜,又能增加当地农民收益。
四、中山区发展梨、苹果、葡萄、玉米等,实行粮果套种。玉米收后种牧草,果草套种,发展牛羊。现又在研究葡萄棚下种蘑菇、地下产天麻,形成三层立体结构。
五、高山区计划发展耐寒经济林木和牧草。此项工作尚待调查、研究、规划。
米易县立体农业开发是一项新工作,时间短,经验不多。但从战略观点看,已显示出立体农业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改革方向。


第2版()
专栏:

形成首都独特的城市风貌
郑孝燮
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又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不但是我们的首善之区,也是世界瞩目的最能反映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面镜子。现在“七五”计划即将开始,北京作为首都面临着新的发展,其中关于城市风貌和建筑艺术水平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心。不能小看,这同首都的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
北京的城市风貌基本上应有两大基调,或者作好两类风貌分区。一为六十二平方公里的老北京城(或称旧城区)以及郊外重点文物风景区,这是北京古城风貌的精华,必须以突出保护文物古迹、历史传统及民族特色为基调,包括精心保护文物古迹本身及其保护范围;成片保留若干四合院胡同区;著名“老字号”的店面建筑,应表现传统风格特色。老北京城的新建筑要讲求民族化、现代化,并更强调民族化,着重体现中国味、北京味,同时应是新时代的一种创作。二是在老北京城外围大片开拓的新北京扩建区,可以着重多样化与民族化、现代化结合。但对一些关键的环境,例如从机场进城的大门,从铁路、从公路进城的大门等处,也必须带有民族味、北京味,给人以亲切印象,感到是到了北京,而不象外地,甚至外国。风貌分区可以大区中再有小分区,按照需要而定。小分区也应有基调。
要特别加强城市建设的立法和法治。按程序经过批复的北京总体规划,就是立法,在京任何单位、集体、个人必须遵守。其它如业已公布的建筑高度控制、取缔违章建筑等法规,都直接关系城市风貌与建筑艺术的管理,同样必须遵守。
要有宏观上的部署及国家计划的支持。北京以旧城为中心的西起石景山、东至定福庄、北起清河、南至南苑的规划市区,常住城市人口已超过四百三十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已达一万多人,其中老北京城的旧城区更高达二万多人,大大超过了伦敦、巴黎、华盛顿、莫斯科等城市的人口密度。北京如此拥挤不堪,从根本上说是同城市现代化的原则相违背的。而且现在每年有八百万平方米的新建筑在市区(包括老北京城)建成投用,五年十年就将达到四千万至八千万平方米。其中的老北京城若是再挤再高,势必成为高层建筑密集的“林海”,如同香港、深圳的面貌,也就不成其为北京了。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向外疏导建设的政策,除开发卫星城外,还可以向东沿铁路、公路研究论证建一串新城的方式。此外,还需要在重点新城,建设北京的第二个、第三个城市商业文化中心,使之逐渐形成第二个、第三个王府井大街、前门大街,就近产生吸引力。北京站大大超过饱和,恶性循环已经开始,世界名都的大门铁路客站,没有一个是如此的。北京西郊的铁路新客站,再也不能迟建了。总之,只有从各方面向外疏导,创造新环境,才能缓解和防止旧城区密集膨胀的恶性循环。首都如何建设是国家大事,多少年一小变,多少年一大变,影响所及,特别巨大。希望国家计委在加强综合平衡的改革工作中,能把首都的建设与发展纳入“七五”计划的重要议事日程,列为重点“块块”的计划专项,补充“条条户头”的不足。如果能够这样从根本上解决首都建设问题,相信必将有利于促进城市面貌及建筑艺术的提高。这是首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