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我国建成五十个商品粮基地县
近三年累计交售七百亿斤粮,商品率显著提高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经济日报记者田积金、新华社记者周贻昶)我国“六五”期间采用国家与地方联合投资形式建设的六十个商品粮基地县(市),已有五十个开始显示良好经济效益,其余十个正在续建。
据农牧渔业部统计,在联合建设的1983年至1985年期间,这五十个县(市)累计生产粮食一千六百六十多亿斤,比建设前的1980年至1982年增加了四百一十多亿斤,增长30%以上,比全国同期增长幅度高15%以上;粮食亩产提高约一百二十斤,比全国同期增长数高三十八斤左右;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七百亿斤,比建设前三年交售量增加三百四十多亿斤,增长近一倍;粮食商品率为40%以上,比全国同期高20%以上。
1983年,由国家计委、农牧渔业部、商业部、水利电力部和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八省协议商定,采取国家和地方联合投资、钱粮挂钩的办法,联合建设五十个商品粮基地县(市),以保证国家能收购更多商品粮。三年来,国家向五十个基地县(市)投资二亿五千万元,拨钢材、水泥九万多吨,木材二万四千立方米,基地所在省、地、县(市)也筹集了相应的资金和“三材”。
经过三年建设,到去年底,五十个基地县(市)已完成投资五亿八千万元,超过计划八千万元。江苏、吉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筹集资金,完成的地方配套投资总额超过计划23%。三年中,五十个县(市)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和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各县(市)建起了不同规模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成了八百七十五个区、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培训了各类农技干部九百六十多万人次,因地制宜地推广了各种新技术二千七百多项,改善、扩大灌溉、防涝面积三千九百多万亩,推广良种九亿斤。这样较大规模集中进行农业基本建设,是过去没有过的。


第1版()
专栏:

靠贷款上马复建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改革和开放救活了云南磷肥厂
结束十四年之久的难产状况,产品畅销国内外
新华社昆明3月7日电 (记者周晓频)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几经周折的云南磷肥厂如今呈现一派生机。这个目前我国最大的高效磷肥厂投产的部分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出口到日本、苏联和东南亚许多国家。今年,又签订了八百万美元的产品出口合同。
云南磷肥厂是我国唯一推广湿法生产高效磷肥新技术的示范厂。这个厂于六十年代开始设计、筹建,1973年正式动工兴建,由于资金不足,工厂基建一直处于“马拉松”状态。到1981年,前后建了十四年之久,被人们称为“难产儿”。
为了救活这个“难产儿”,使这个生产工艺先进的大厂早日为国家做出贡献,云南磷肥厂建设指挥部在进行周密的分析研究后毅然决定:不一头扎在国家拨款上,而要走改革的路,靠贷款上马。1981年9月,这个厂与国际信托公司签订了五千多万元的贷款合同,解决了资金问题,成为我国较早依靠贷款复建的企业。
巨额贷款既给云南磷肥厂增添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全厂干部职工深知这笔资金来之不易,他们杜绝过去吃拨款基建饭时大手大脚花钱的现象,办每一件事,开支每一笔钱都精打细算。
在复建中,这个厂还针对某些国产设备质量不过关,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情况,打开大门,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1982年,他们从国外引进了四台料浆泵和二台轴流泵,解决了三料过磷酸钙装置化工试车的燃眉之急。为了赶上世界磷肥生产的先进水平,几年来,云磷共引进了六项短线技术和一些关键设备,大大加快了建厂速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改革创奇迹,开放出效益。拖了十四年之久的云南磷肥厂,复建仅一年多,第一套装置——十万吨三料过磷酸钙车间便顺利投产了,其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50%,产品含磷量由40%上升到45%,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通用标准。产品不仅获得了国家优秀新产品奖,而且畅销国内外。目前这个厂已偿还了全部贷款的五分之一。


第1版()
专栏:

全国妇联举行纪念“三八”节招待会
中外妇女一千多人欢聚一堂共叙友情
本报讯 记者张砚、李德金报道:3月7日下午,首都人民大会堂里一片欢声笑语。为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全国妇联在这里举行了中外妇女招待会。
陈慕华、郝建秀、康克清等领导人与一千五百多名中外妇女亲切交谈,共度佳节。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的夫人莫尼克公主,各国驻华使节夫人、女外交官也出席了招待会。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帼英在招待会上祝词。她首先代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中国妇女,向来宾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她说,今年是我国执行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在这里,我要特别向来华工作的女外交官、女专家们致意。
张帼英向外宾们介绍了中国各族妇女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她说,特别令人感到振奋和鼓舞的是,我国各族、各界妇女正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勇于探索创新,为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张帼英说,争取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也是妇女特别关心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妇女愿意和各国姐妹们加强团结,增进了解和友谊。她说,目前,全国妇联已和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四十多个妇女儿童组织建立了友好关系。今后,我们希望能和更多的妇女组织开展友好往来,开辟多种形式的合作渠道。她相信,占世界人口半数的妇女将在谋求世界和平和国家发展的事业中充分显示自己的力量。
出席招待会的还有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京的妇女常委,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的女负责人等。


第1版()
专栏:

传播各行各业妇女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新成绩
全国妇联举行先进妇女理想演讲会
本报讯 记者李德金、张砚报道:3月7日,全国妇联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先进妇女演讲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出席,祝贺各行各业妇女在建设两个文明中取得的新成绩。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帼英主持演讲会。四位先进妇女代表,向首都妇女界一千三百多人作了首场演讲,会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理想之火在密林深处燃烧”。吉林省靖宇县第一人参场农艺师刘玉珍1970年大学毕业后,同丈夫一起来到高寒山区工作。经过十六年艰苦努力,研制成功了从人参地上部位用工业化提取皂甙,开拓了新的药物资源,实现了她为人民防病、治病,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的理想。
二十四岁的张福云,是一位有志气的农村女青年。1984年,她同邻村女友王雅琴承包了一座十九年无人管理,年年减产赔本的荒山。她俩吃住深山,披星戴月,在一百七十亩荒山上栽植了两千四百多棵杨树和八千多株落叶松,使荒山变成了绿洲。她被家乡河北省滦城县西沟乡群众称为改造荒山的“女状元”。
广西柳州市公共汽车售票员卢惠群,谈起文明服务感化乘客体会最深。她以真挚的感情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把工作做到乘客的心坎上。在老年人面前,她是“好闺女”,在孩子们面前她是“好阿姨”;在病人、残疾人面前,她是“好护士”;在外地人面前,她是“好向导”。她说,谁说服务工作没有出息?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我们心中想到乘客,就能以感情的纽带,把自己同乘客联系在一起。
英雄母亲、湖北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长李祖珍的发言,表现了一位普通妇女宽阔的胸怀和爱国之情。她同残疾军人结婚后,精心护理了十几年。丈夫去世后,她又毅然把独生儿子送到部队。去年,她儿子在对越还击战中光荣牺牲,她没有被巨大悲痛压倒,更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而是怀着对祖国、对战士的爱来到前线,亲自为烈士扫墓,勉励战士英勇杀敌,为保卫祖国立功。
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先进妇女演讲团,由科技、教育、工业、农业、服务、卫生等战线的十八名先进妇女代表组成。她们在北京还将举行三场演讲。


第1版()
专栏:

钢铁生产工艺的一项重大革新
首钢用回转窑生产钢质金属粒试验成功
本报讯 一种直接用回转窑生产钢质金属粒的工业试验已在首钢获得成功。它打破了高炉炼铁的传统工艺,是钢铁生产工艺的一项重大革新,对推动我国中小钢铁企业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
传统的炼铁方法,是将铁矿粉烧结成块,把焦煤炼成焦炭,投入高炉冶炼成铁,中间要经过三道工序。而首钢的新工艺并三道工序为一道,用一种专门的回转窑将铁矿直接还原成含铁90%左右的钢质金属粒,供炼钢使用。采用这种新工艺的好处是,一些中小钢铁企业的发展不需要花费大量投资去建烧结厂、炼焦厂和高炉,而且占地面积少,建设周期短。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建设同等规模的钢厂,采用这种工艺可节省投资四分之一左右,少占地三分之一强,建设周期缩短一年以上。这项新工艺对利用群采资源,发展地方中小钢铁企业,缓和钢材紧缺很有实用价值。
在六十年代初和七十年代初首钢曾两次进行这项新工艺的试验,去年又在过去试验的基础上恢复这项试验,经有关技术人员、职工的努力,取得了大量的数据,获得了成功。中央和冶金部领导同志对此十分重视。
(严欣)


第1版()
专栏:

周恩来铜像在江苏淮安故居内揭幕
本报淮安3月6日专电 我国第一尊周恩来总理铜像,今天下午在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内揭幕。
淮安是周恩来的故乡,1898年至1910年他曾在这里度过童年的十二个春秋,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这尊铜像为半身胸像,高八十厘米,宽七十厘米,厚三十七厘米,面容安详持重,眉宇间洋溢着那特有的勃勃英气,表现了周恩来青年时期立志为中华而奋斗的精神。
据了解,这尊铜像是从上海油画雕塑院八位雕塑家分别精心制作的六尊铜像中精选出来的。作者张一波是一位中年雕塑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他说,“我是怀着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来完成这尊铜像的。”现在这尊铜像安放在周恩来诞生的那间屋子里。 (唐宁)


第1版()
专栏:

让春光流溢祖国原野
本报评论员
“陋巷知春晓”。中共常州市委书记陈玉英同志的事迹,使人充满信心与希望。陈玉英甘居陋巷,深入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陈玉英同志身上,我们不是十分生动地看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甘苦与共的血肉联系吗?党靠这种联系立于不败之地,群众从这种联系中评判我们的干部和我们党。我们事业的希望,即在这种联系之中;我们党的春天般的温暖,来自这种联系。陈玉英同志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表现了共产党人一贯的优良传统,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当然不是说干部不能住高楼,不能坐小车,而是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住进了高楼,也要能下到陋巷去;坐进了小车,也要能挤公共汽车。除了年高体弱的以外,这都不是什么太难做到的事情。官气少了,不正之风也会少,工作才会搞得更好。宋代大文豪辛弃疾写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其中很有一点哲理可供我们咀嚼回味!
我们党内,具有陈玉英同志这种好作风的领导干部是很多的。地方,部队,中央机关,所在多有。正是因为有大量这样好的干部,我们才有信心、有力量去战胜不正之风,建设好的党风。把千千万万象陈玉英这样甘居陋巷,密切联系群众的好的领导干部的精神发扬光大,春天不就永驻于千千万万群众的心头、春光不就流溢于祖国每一块原野了吗?


第1版()
专栏:

陋巷知春晓
——访常州市委书记陈玉英
本报记者 金凤
一到江苏省常州市,就听说市委书记是位女同志。也许是历史条件的限制,即使在新中国,女同志担负主要领导职务的,依然不多。陈玉英担任市委书记,担子不轻。我很想看看她。不巧,她工作紧张,累病了,已住进医院。这就不便再去打扰她了。
我正在工厂采访,接到市委宣传部电话,说是市委书记要来看我。我立即赶回常州宾馆。
风雨中安步当车
天上正下着蒙蒙细雨。我站在接待厅门口,注视着一辆接一辆驶进宾馆的小轿车。
谁料,急风细雨中,一位中年女同志,打着把黑色尼龙绸雨伞,沿着宾馆的粉墙,急匆匆向我走来:“你是记者同志吧,欢迎你到常州来。我是陈玉英。”
我连忙握住她的手,不免感到有些意外。这几年,国内进口不少小汽车,有的还是所谓豪华型的。没有想到,这位常州市委书记,风雨中竟安步当车走来了。
我很想了解一下她的经历:“听说您是工人出身,看起来真象个知识分子。”她抿嘴而笑,没有作声。陪她来的市委办公室的小张在一旁介绍:“老陈是六十年代初华东纺织工业学院本科毕业生,当过科长、厂长,有工程师职称。她是一位新型的知识分子。”
我感到自己失言了。陈玉英毫不介意地一笑,说:“我是工人出身,而且可以说是血统工人。爸爸、妈妈都当过上海丝绸厂的工人。我念到初中一年级,爸爸生病去世,家中生活困难。我十三岁便进常州大成纱厂当童工。解放后当了干部,入了党。是党送我上了大学。虽说过去学了纺织工业专业知识,现在形势逼人,这点知识远远不够用了,还须加紧学习马列主义,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
话题一转,她谈到常州市的改革,谈到市委对改革的态度和指导思想,谈到常州的经济形势和干部、群众的思想情况。我送她出门,目送着她打着雨伞,在风雨中急匆匆走去。一辆接一辆小汽车,从她身旁驰过。后来听市委机关同志说,前几年她当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一直坐公共汽车上班。她说这样做有好处,可以多听到一些群众的反映和意见。
倾听最困难群众的呼声
“老陈最大的特点是全心全意工作,深入群众,注意调查研究,注重切切实实解决问题。”市委办公室的同志这样介绍陈玉英。
星期天,她到工厂去,到学校去,到农村去。平时在市委,只要有时间,她都到基层去,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常州市的主要工厂和研究所的情况,她都熟悉。1982年,常州市实行市管县的体制改革。两年中,武进、溧阳、金坛三个县的一多半乡,她都跑到了。情况掌握得具体,市委讨论工作,她能够冷静、准确地决策,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针对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或薄弱环节,她还作一些系统的调查研究。1984年,她调查了乡镇企业和专业户。1985年8月下旬,正是大热天,她又专程到三个市属县的十一个边远贫困乡作了调查。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陈玉英下午开完市委常委会,晚饭后乘车出发了。当晚九点多钟,她赶到溧阳县去。
吉普车在丘陵、岗峦、圩冲之间奔驰着。陈玉英白天走村串户,晚上召集干部座谈。了解到的情况使她焦灼不安。常州市区人均工农业产值已经达到一万多元,而她调查的十一个乡,1984年人均农工副产值只有八百五十三元,人均年收入二百五十元以下的农户占这些乡总农户的30%。武进县和丹阳县交界处的万绥乡石巷大队第十五队二十二户,人均收入九十三元。群众生活还很清苦。
陈玉英来到老队长家里。他家六口人,五个劳力,种九亩责任田,至今还欠生产队八百元陈超支款。他家正吃午饭,没有菜,一盆酱油汤下饭,陈玉英看了,心里十分难过。
这些乡也明白“无工不富”的道理,但乡村工业起步迟,效益差。1984年,这十一个乡的乡村工业平均年产值三百七十七万元,只占全市乡均数的四分之一,效益很低。企业利润低,上交乡村的就很少,各项社会性负担还要从人头、田亩上去筹,农民的直接负担比一般乡更重。
这些乡文化教育也很落后。她到的浦河乡,近三年中,只有七名初中毕业生考上高中。学校校舍紧缺,设备很差。
陈玉英回到市里,立即召开书记办公会议、市扶贫领导小组会议、县委书记会议,研究落实尽快改变这些乡村贫困面貌的措施。市财政拨款二十四万元,无偿支援这些贫困乡,抢修村办小学危房,维修校舍,添置课桌。市、县财政各拿十二万元,给这些乡的贫困户作为生产周转资金,三年后归还,不计利息,免征这些乡的贫困户农业税三万元。市里打算每年拿出一些钱,再向上争取一点,采取“民办公助”办法,帮助贫困乡修筑道路。帮助尚未通电的自然村逐步通上电。陈玉英还组织市各有关部门,对这些乡实行信息、技术指导和商品流通服务,引导他们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商品生产,帮助和指导他们办好乡镇企业……
看得出来,陈玉英的心,紧紧贴在最需要帮助的群众的心上,切切实实为他们谋利益。
居陋巷同甘共苦
听说陈玉英当了市委书记,还住在五十年代住着的普通平房里。我决定晚上去她家看看。
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打着雨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泥水,来到一所陈旧的平房门前。
叩响大门,开门的是陈玉英的爱人徐铎同志。他原是常州国棉一厂的高级工程师和纺织研究所主任,“文革”中遭到摧残,身体不好,退休了。他热情地陪我进屋,告诉我,陈玉英正接待一位来常州视察的中央领导同志,不在家。唉,真是不巧,又错过一次谈话机会。
我走进一座旧式厅堂。三开间的厅堂一分为二,住着陈玉英和另一户人家,各占一间半。徐铎对我说,这房子属于天宁区房管所,1955年他和陈玉英结婚,便住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了。
半间堂屋放着他家吃饭的方桌和儿子、媳妇两辆自行车,还堆着一些家用杂物,显得很挤。左面一间屋便是陈玉英夫妇的住房。房中放着一张双人床,一个五斗橱,一张写字台,一个书橱,都是陈玉英结婚时买的家具。用了三十年,家具自然陈旧了。一对单人沙发是五年前添置的,十四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和电冰箱是1984年买的。房后用木板隔了一个六、七平方米的小房间,放着一张单人床和一个衣橱。这里是陈玉英母亲住的地方。她回农村老家去了。逢年过节,由陈玉英的儿子用自行车推着她进城,和女儿、女婿、外孙团聚几天。
陈玉英只有一个儿子小鼎,今年二十八岁。小鼎和他的爱人小红现在都是常州半导体厂工人。他们安心工作,努力学习。他们前年结婚,新房原是堂屋后一间堆柴草的房子,没有窗户,四面不通风。陈玉英那时已担任市委副书记,并没有给儿子另要房子。她把柴草房翻修一下,对着过道开了两扇窗户,光线很暗,白天也要开灯,地面依然潮湿。陈玉英住的是老式平房,没有卫生设备,屋角放着一只老式的马桶。
看到陈玉英这样的居住条件,我不禁想起刚参观过的常州清潭新村中工人和教师的住房,比这位市委书记家好多了。新村中各家都有阳台、抽水马桶和洗澡设备,室中布置也很雅致,那里象陈玉英家这么凑凑合合呢?
我问老徐:“玉英同志的客人一定不少。他们来了,你怎么办呢?”他微笑着说:“人不多,我依然可以在一旁看书。人多了,我到后边小房中去。”他又笑着给妻子解释:“市委机关的同志多次动员我们搬家。玉英一直不肯。她说,几十年住下来,和邻居关系很好。当了市委书记,群众还是把她当作自己人,有事找她谈,有话找她说。这几年离休、退休的老同志一年年多起来,有些老同志的房子还没有完全解决。市里虽然建了不少新村,一些工人和教师的住房也还很挤。我家有这样的住房,就很不错了。”他说得很坦然。看来,这一对夫妻相知很深,尽管地位变了,还是把他们的位置放在群众之中,生活显得这样和谐、充实。
雨还是下个不停。想到老徐身体不好,我告辞了。打着雨伞,走出灵官庙弄。回头看看常州市委书记居住的这条陋巷,不禁想到我们的国家现在还很贫穷,还须艰苦奋斗几十年。虽则有极少数干部在“房子”、“车子”、“儿子”这些问题上张罗个人的私利,引起群众不满。但我们毕竟有更多的象陈玉英这样令人肃然起敬的好同志,处在领导岗位,甘心身居陋巷,与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他们懂得,陋巷中能听到群众的声音,陋巷中能闻到春天的气息。陋巷不会永远这样保存下去。不要几年,这些陋巷将会拆除,在这里将建起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陋巷知春晓,这难道不是我们的希望与力量所在吗?!


第1版()
专栏:

山西霍县发电厂幼儿园十分重视对幼儿的培养,1980年以来连续六年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单位并受到上级有关单位的表彰和记功。图为幼儿教师和孩子们在一起排练节目。 白志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