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思想教育和经济措施相结合
嘉善县积极做好粮食合同定购工作
本报讯 浙江省嘉善县采取思想教育和经济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做好粮食定购合同工作。今年上级给嘉善县下达的二亿斤粮食定购任务,现已全部落实到户,促进了当前春耕生产。
嘉善县是浙江省重点产粮区之一,县委、县政府为了确保今年粮食定购任务的完成,早在去冬就组织专门力量,在干窑镇对完善和落实1986年粮食定购合同进行了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展开粮食定购合同签订工作,到春节前,1986年全县粮食定购任务已全部落实到户,签好了合同。
这个县做好粮食定购合同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思想教育和经济措施相结合。首先对干部、农民讲清“无工不富”和“无农不稳”以及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关系,教育大家自觉服从国家计划指导,明确种好粮田,向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粮,是产粮区农民的光荣义务和应尽责任。在讲清道理的同时,积极落实国家规定的优惠措施及“以工补农”、“以副养农”的具体办法。
例如,除了保证供应部分平价化肥外,还规定交售定购粮食一万斤,奖售标准化肥一千斤。各乡(镇)村也根据自己财力、物力情况,实行“以工补农”、“以副养农”。据五个乡、四十六个村初步统计,共拿出贴农金五十三万元。干窑镇从镇、村两级企业利润中拿出十九万元补农,规定定购粮每百斤补一元;凡人均提供商品粮二千五百斤以上的户,每百斤补贴一元五角。同时对承包土地十五亩以上的户,在生产用地、物资供应上给予优惠。
二、农户自报和上下协商相结合。粮食定购合同,既不能用层层压指标的简单办法硬性摊派,又不能完全由农民报多少算多少。嘉善县采取的是通过协商把粮食定购任务下达到乡、村,各村根据上级下达的定购计划,依据过去的情况,拟定内部方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讲清任务情况,发动群众自报,在自报的基础上再协商。这样既保证了定购任务的完成,又改变了统派购时“一刀切”的做法。对少数自报数量距离甚大的农户,则采取进一步协商的办法做好工作,一般经过“二上二下”,即可以一致起来。
三、落实粮食定购合同和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罗星乡宝林村,地靠县城。这几年经济作物发展很快,成了有名的“西瓜村”、“番茄村”,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去年该村粮食合同定购六十万八千五百斤。今年一部分农民打算再调减粮田面积,要求国家定购任务由六十万斤减少到四十万斤。村干部通过算账,重新安排种植计划,把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稳定在去年的水平上。全县定购任务落实到户以后,不少农户重新调整了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全县粮食和经济作物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的种植业结构,弹性足,应变力强。
四、清理去年粮食合同和签订今年定购任务相结合。各乡、村本着既严肃认真又实事求是精神,分别情况,对完不成合同任务的农户分别情况,有的确有困难的予以减免,有的因主观原因有粮不交的,督促完成,完不成的,要交付违约金。
各乡、村、社的农民通过粮食定购合同的签订,进一步落实了全年生产计划,促进了备耕春耕生产。全县一个以培育春花、串换良种,兴修水利,翻耕秧田,积造肥料为主要内容的备耕春耕生产正在全面兴起。
(之群 传荣 世平)


第2版()
专栏:短评

订好粮食定购合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指出:“把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是粮食收购制度的重大改革,只能逐步完善,不可因为粮食生产出现年度性波动就动摇改革的方向。”目前,春耕生产已由南向北推开,及时地做好粮食合同的签订工作,是摆在农村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把粮食统派购改为合同定购,不只是收购方法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粮食政策上的重大改革。它关系到粮食生产者种植计划和产品出售方面的自主权能否进一步增强,生产与市场能否紧密结合,国家能否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指导粮食生产的问题。通过这一改革,粮食从生产到销售,进入在计划经济指导下的市场调节的进程必将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必将加速。
嘉善县在粮食合同定购工作中,把思想工作和经济措施相结合、农户自报和上下协商相结合等几条做法都比较好。签订粮食合同的工作,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不熟悉。我们一定要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农民了解合同定购制的性质和意义,增强全局观念、国家观念。合同是签约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平等结合,要特别强调双方的义务,强调经济手段。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生产资料供应农民,满足农民的生产需要,有条件的还要给以一定的优惠。只有这样,才能要求农民更好地履行合同。把合同看作是对农民的任务通知书,或对这项工作撒手不管,都是不对的。嘉善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组织工作,计划工作,同农民反复协商,工作做得细致深入,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今年,中央和国务院已决定降低粮食合同定购数量,增加议价收购部分,目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希望各地从实际出发,及早动手,完成合同签订,让农民积极地投入春耕生产,夺取今年农业丰收。


第2版()
专栏:

“重债在身 如负千斤”
——谈借债与还债的关系问题
袁庚
编者按 积极地合理地利用外资为四化服务,是加快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借债是要偿还的。只有合理地运用外债,切实增加收益,才可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做到既有能力还债,又有力量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袁庚同志这篇文章指出了不要轻易借债,而是首先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用好外债,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个观点十分重要。现在,有的同志习惯于按照吃“大锅饭”的思路和做法借外债,轻率拍板,而对于如何用债,如何还债,却很少动脑筋,导致外资使用的效益不佳。这个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这几年我们开发和建设蛇口工业区,资金来源主要是贷款,而不是国家无偿拨款。大部分钱是从香港银行借来的。我们在使用贷款时,并没有“一掷千金”的气派,而是小心翼翼。对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和债款偿还能力的研究,常常使我们的同志彻夜难眠。
过去我在香港招商局工作期间,第一个印象就是在香港当一个企业家不容易。香港作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许多银行都愿意向我们提供贷款。借钱容易,还款的压力很大。还不了帐,不但信用扫地,还要承担法律责任,甚至倾家荡产。这种风险,习惯于吃“大锅饭”的同志是体会不到的。
去年以来,我们蛇口工业区成立了十几个做生意的小公司,一批青年人当了公司经理,有的人真是踌躇满志。他们谈生意,做买卖,提起笔来一签字就是几十万、几百万元,以为合同一签,财源就会滚滚而来。什么商业风险,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仿佛全不在话下。结果短短几个月就出现了一连串的问题:积压,亏损,受骗等等,令人惊心动魄。
借债是要偿还的。对于青年同志,我常常引用香港的一些企业破产的例子告诫他们。这些企业在香港都曾风云一时,但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有个老板吃了一百五十片安眠药,用生命填补失误。这些都是我到香港后耳闻目睹的。
去年国内曾一度出现信贷膨胀,消费基金增长过快,基建规模过大和国家外汇储备减少等问题。原因何在?在于不少地方和企业(包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皮包公司”),利用我们放权的机会,为了一地、一企业以及个人私利,争先恐后地争投资、争贷款、争外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不计后果地提高福利。这些单位的负责人和我们的蛇口工业区的某些青年经理一样,在大把大把地扔钱的时候,压根儿没有想到会象香港老板那样,一旦破产,妻离子散,甚至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我们法制不健全,有的是无法可依,有的是执法不严。有了权,却没有相应地加大责任。给企业放了权,但没有触动传统体制的根基——“大锅饭”。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大胆支配资金、财产,却不必承担个人责任。
一九七九年初,上级提出开发蛇口工业区的计划时,有关领导同志曾考虑要把三十多平方公里的整个南头半岛划给我们,我们只要了一平方公里,搞了六年,现在才开拓到四点五平方公里。有些新来的同志埋怨我们当初为什么不要几十平方公里?不是我们想不想要,而是一个敢不敢要的问题。
在一片荒滩上,开发一平方公里的工业区,总投资将近一亿元。如果一开始就搞上几十平方公里,几十亿的债怎样归还呢?到一九八五年底,蛇口工业区总收入已达总投资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当时铺个大摊子,把三亿多元撒到几十平方公里土地上,肯定不会收到这样的经济效益。
靠一个企业的力量开发一个地区,在动用资金时要备加小心谨慎。从香港银行借钱,每分钟都要计算利息,如果我们采用行政系统指定施工队,听任少数人“磨洋工”、拖工期,后果不堪设想,这就迫使我们采用招标办法来改革工程施工。
又如深圳市为了加快蛇口工业区的开发工作,批准我们要人随时都可以进。我们算了一笔帐,每进一个人,工业区就要多投入二万多元的贷款资金,利息每月高达二百多元,加上工资、福利费,一个人一个月就开支五百多元。这就迫使我们严格控制管理机构的规模和工业区人口的增长。
总之,我们这几年在开发蛇口工业区的工作中,确实感受到“重债在身,如负千斤”的压力。人有压力,才有动力,压力调动了特区建设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事业的前进。


第2版()
专栏:

加强宏观控制 严格执行计划
张劲夫强调烟草行业必须实行国家专卖政策
本报讯 记者李文报道:烟草行业必须发挥集中统一管理的优势,加强宏观控制,实行国家专卖政策,从烟草种植到卷烟生产,都要严格执行计划,不能一哄而上。这是国务委员张劲夫3月4日在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经理会议上强调指出的。
张劲夫说,国务院多次强调指出,烟草及其制品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烟草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烟草行业必须实行国家专卖政策,而不能自由竞争、盲目发展。他强调指出,目前,我国卷烟的牌号很多,而真正的老牌产品又很少;整个卷烟工业的生产能力很大,而名牌产品的生产能力又相对有限;一方面上等烟叶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有些烟厂优材劣用,原料高配方,产品低档次。这些情况清楚地表明,必须发挥集中统一管理的优势,加强宏观控制和调节,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才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原料和生产条件,多生产一些优质名牌卷烟。张劲夫还说,烟草种植要坚决按计划办,适宜种植烟草的地区,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可有计划地逐步发展;不适宜种植的地区,要严格限产。各地要认真执行原料调拨计划,保证重点企业和甲级名牌卷烟的生产需要,使有限的上等烟叶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劲夫说,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吸烟要照顾健康的呼声,都对卷烟生产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希望烟草行业积极开发新产品,使卷烟生产朝着优质、高档和低焦油安全烟的方向发展。要积极开发和发展混合型、低焦油和中草药疗效烟,采用新配方、新工艺、新技术,努力减少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吸烟的安全性。


第2版()
专栏:

襄樊市百万农户加强田间管理
本报讯 据湖北日报报道:襄樊市百万农户加强夏粮作物田间管理,全市五百七十万亩夏粮作物已有四百多万亩追施了肥料,旱情严重的“四北地区”已有五十多万亩小麦得到了灌溉。
襄樊市的夏粮生产是该市粮食生产的大头。市政府和六县二市的农业部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夏粮作物的生长规律,科学地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


第2版()
专栏:

江西为植树造林做好服务工作
据新华社南昌3月5日电 (记者黄其庄、通讯员张辜)江西省植树造林进度快、质量好。到2月底,全省已完成整地三百万亩的计划,造林二百七十万亩,完成计划的90%。
江西省各级党政机关、林业部门,积极为农民植树造林服务,共组织育苗五万四千多亩,为农民提供苗木二十六万多株。全省还组织三千多名林业技术员进山场,为农民植树造林进行规划设计,在整地方法、林种搭配、造林密度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


第2版()
专栏:

机械部要求各地农机主管部门和企业
做好春耕急需农机和配件供应
本报讯 据中国机械报报道:机械工业部3月5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农机生产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认真做好当前春耕急需的各种农机产品及其配件的生产供应工作。
目前,我国农村普遍进入了春耕大忙季节,不少地区程度不同地出现了某些农机产品及配件供应不足的现象。为此,机械部特作通知如下:
一,各农机生产企业要把当前春耕春灌急需的小型动力机械、小型排灌机械、农机配件和小农具的生产提到突出位置,优先安排,抓紧生产,保证供应。
二,各农机经营部门要端正服务思想,改变“坐商”、“官商”作风,积极组织货源,把春耕急需的农机产品及配件,及时送到生产第一线去。
三,农机生产、经销部门,都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采取分片设点或巡回检查办法,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农机使用维修中的各种困难。
四,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生产调度,对农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动力、交通运输,要做好协调和落实工作;有关领导干部要深入第一线及时帮助解决问题。


第2版()
专栏:

定县营造速生丰产林二万多亩
本报讯 河北省定县充分利用沿河沙地和部分次耕地,大力营造以毛白杨为主的杨树速生丰产林,加快了平原绿化的步伐。去年,全县营造速生丰产林达二万四千亩,并实现了百亩丰产林一眼机井,每株杨树追肥一斤,满足了丰产林的水肥要求。 (张占军)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这一关把得好
贾文中
在抚顺市土产公司的两个零售商店里,最近相继发生了两桩事:一是一位顾客买了一把菜刀,开发票时却让营业员开铜水嘴子,被营业员拒绝了。另一个是一位采购员买二十个盖杯,开发票时则要求开水暖器材,也被拒绝了。虽然买卖没做成,但营业员却受到领导表扬,说营业员这一关把的好,没让搞歪门邪道的人钻空子。
在商业承包中,销售额高了可以多得奖金。看来这两位营业员是宁愿少得奖金,也不让搞不正之风的人钻空子,这种自觉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向的精神,是很可贵的。如果每个营业员都能把好这一关,也是对纠正不正之风作了有益的贡献。


第2版()
专栏:

交通部发出紧急通知
保证支农物资优先运输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交通部今天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优先安排支农物资的运输,保证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通知说,目前正是备耕、春耕季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主动与农业、商业部门联系配合,切实做好支农物资的运输工作。为此,通知提出:
一、各省交通厅(局)要对支农物资运输安排情况作一次全面检查,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物资的及时调运。
二、支农物资的运价要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费用,绝不允许以权谋私,乱提价乱收费,对违反者要严肃查处。
三、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的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到春耕第一线,了解支农物资运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做到不误农时,确保物资的运送。


第2版()
专栏:

李鹏方毅宋平等参观
建材工业现状展览
本报讯 三月五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国务委员方毅、宋平等参观了在京展出的建材工业国内外现状展览。这次展览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主办,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建材工业产品展览。展览以国内外对比的形式展出建材主要产品如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老房建材料、玻璃纤维、玻璃钢及非金属矿等的发展状况及科学技术水平。这次展览既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建材工业产品成果,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与国外建材工业的差距,表现出我国建材工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发展前途。
(李俊 方小翔)


第2版()
专栏:

霍英东一行赴海南岛考察
本报海口3月4日专电 记者冯霄报道:香港知名人士、全国政协常委霍英东,应广东省人民政府邀请,于3月4日中午从香港抵达海南岛,就发展海南旅游事业的问题,进行为期四天的考察。早在2月15日,赵紫阳总理接见霍英东时曾谈及发展海南岛旅游事业的问题,并建议他到海南岛去看看。2月27日,广东省省长叶选平、副省长杨立也曾在广州接见霍英东,征询他对发展海南岛旅游事业的意见。


第2版()
专栏:

新形势下新作为
——记张贵顺带领沙石峪农民不断开拓前进的事迹
本报记者 刘瑞武
编者按 二十多年前,曾以“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而出名的沙石峪农民和张贵顺,如今,把愚公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政策,重视科学知识,学习新技术,依靠科学技术致富,在经济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老劳模张贵顺这种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勇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这是对河北省遵化县沙石峪农民当年改天换地“愚公”精神的生动写照。二十年过去了,沙石峪和老模范张贵顺近况如何?我怀着很大兴趣来到这里。当我登上沙石峪高处远眺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在面前:那绿油油的柏树林掩护着山顶;苹果、山楂、核桃等果木林层层环绕着山腰;一排排的葡萄架,遍布山沟;山脚下是水渠环绕、土地平整的米粮川……好一个高、中、低错落有致,粮、林、果多种经营的立体结构!
在老模范张贵顺的家里,他回顾沙石峪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之后,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全力抓粮食生产,下了那么大的功夫,搞了一二十年,粮食总产没有达到百万斤;近几年,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调整产业结构,果品产量逐年提高。前年粮食总产突破了百万斤,去年的天灾严重,粮食总产仍达八十五万斤,葡萄和其它果品共产一百零五万斤,全村农业总收入比1978年增了一点七倍。
“爱新鲜”的劲不减当年
曾经当过沙石峪村四十年党支部书记的张贵顺,今年七十二岁了,他身板硬朗,思路敏捷,虽然在1983年夏退居二线,但是,他为全村人民操心服务的热情不减当年。他常说,我这个人有个脾气,就是“爱新鲜”,爱琢磨个问题。一听说哪里出了好经验,就想千方百计地学到手。正是因为“爱新鲜”,才使他眼界开阔,能不断适应情况的变化,为全村的经济发展出主意,求新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到了沙石峪。怎么更快发展?有人提出,办几个工厂;但村里一无技术,二无设备,三无原料来源。张贵顺说,如果靠沙石峪的名气找找领导,找找关系,或许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我们不能这么干。沙石峪要因地制宜,在一峪九坡十七沟的土地上作文章,求发展。于是,老劳模带领大家调整生产结构,进一步扩大果木生产的比例,做到以短养长,以果促粮,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经过两三年调整,沙石峪一千二百亩耕地,原为八百亩粮田、四百亩果园,如今倒了个个,变为八百亩果园、四百亩粮田。苹果、山楂、核桃、杏、桃等,产量逐年上升,群众生活逐年改善。特别是近年来,许多地方经济发展快,老劳模产生了在沙石峪栽植葡萄的想法。他认为,苹果、核桃等干鲜果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栽植葡萄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他三番五次地跑省果树研究所,向专家请教和学习栽葡萄的技术。1981年,他第一次在十七亩八分地里栽下一千七百株葡萄,第二年就结出了一串串紫里透明的果实。他还摸索出一套在本地栽植葡萄的管理方法。三四年的工夫,全村家家户户都栽植葡萄,收入近二十万元。
在发展干鲜果树和栽葡萄的同时,他们没放松粮食生产。一方面见缝插针,在幼树下间作粮食,并注意利用“四旁”等零星土地栽种果树;另一方面利用林果增收所提供的资金兴修水利,近几年全村兴修了一千米盘山水渠,将十几眼机井的深水泵换成潜水泵,水浇地面积由原来的四百亩扩大为六百亩。这样尽管粮田面积减少了一半,全村粮食总产量反而增多了。1985年人均占有粮一千多斤,比1978年增加四百多斤,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一百七十三元增至一千零三十八元。当干部就得为大家致富服务
张贵顺经常对现任村干部说,当干部,就得想着大家,为大家致富服务。他还针对栽葡萄、种果树的技术性强,1983年全村实行包干到户后,人们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同村干部一起兴办了村技术学校,按照农时季节的需要,传授种植果树和农田管理的多项技术。老模范上的第一课,是要求大家,用愚公精神学知识,靠科学致富。他还时常走东家串西家,看看谁家庭园里的果木该剪枝、打药、疏果,葡萄该施肥、掐蔓,满腔热情地为大家服务。
张贵顺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着干部们。老模范退休了,好作风,好传统却延续下来了。现任党支部书记阎福忠等村干部,在生产上都是行家里手,不论是田间农活,还是果树管理,都能做出个样子来,都能给技术差的农民以帮助。在沙石峪,果园管理承包到一家一户,但大都管理有序,修剪得法。由于技术措施跟得上,这个村的果品连年丰收。
丰收了,干部们想到要为多种经营的产品找销路;粮食生产需要及时解决良种、化肥、农药等问题。在老模范的提议下,村里又办起了服务站,为家家户户的产供销提供服务。1985年,服务站购进一万多斤种籽、二十吨化肥、两吨多农药,推销了苗木四十多万棵,水果八十八万斤。还与供销部门合办起水果加工厂,加工自产水果。去年仅葡萄一项就加工五吨多。
这一切,并没有使张贵顺满足。他兴致勃勃地又在盘算新的生产门路:他家院子里摆满了花盆,他正为家家户户搞盆栽葡萄作试验呢!


第2版()
专栏:

浙江省三门县随着淡水养鱼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鱼专业户纷纷在县城海游镇设摊投售活蹦乱跳的鲜鱼。看,真正的时鲜货。
徐松青摄


返回顶部